2/07/2015

幾歲了還在「找自己」?這是不是教育的副作用

不知是否人進入中年之後,都會對時間產生另外一層的感受?我的意思是,年輕的時候,從沒想過(或可以說感受不到)自己會變老,而進入中年之後,不但開始感受到衰老這回事,也同時對於「年輕」和「年老」產生了愈來愈強烈的意識。

因為已經走到人生的中點,回顧過往,就有滿多東西可以歸納的。例如我常覺得有一件事是值得爭議的,那就是教育對人的影響到底是什麼。

顯然,現代社會的主流觀點,把受教育視為國民的義務和權利,而以華人社會來說,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被視為培養下一代成材最重要的途徑,其政治正確性毋庸置疑。

雖然我們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生存、生活所需的能力,也因此能夠好好地跟社會中的其他人相處,但是哦,我真的覺得,教育其實也具備著「馴化」和「制約」的功能,讓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容易被管理、容易被預測。

我們在學校學到了什麼

摸著良心說,十多年在學校的學習,有多少東西早已經還給老師?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教育的痕跡刻劃在我們的生命中,輕易抹滅不去。現在,來歸納一下。

幼兒園:我認為主要是學習其他動物也會做的事,例如認識周遭環境、自己進食、如廁和洗澡、唱歌跳舞畫畫、玩遊戲。

小學:主要是開始學習其他動物做不到的事,例如認字、書寫、做算術。

中學:主要是學習「不去做想做的事」,例如花更多時間在教室裡乖乖坐好而不是到外面去玩、花更多時間聽師長講話而不是表達自己、花更多時間寫作業和考試而不是跟朋友聊天談戀愛、克制青春期的起伏情緒和對性的好奇衝動而不是隨心所欲愛怎樣就怎樣。

大學:主要是學習「做不想做的事」。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主修之後,花一半以上的時間和心力應付必修課。報考研究所,同樣花大半心力準備無關痛癢的必考科目。

如果有人在求學期間感覺受到重重束縛,感覺自我性格受到壓抑,感覺挫折困難不斷,我們該覺得訝異嗎?

平心而論,建立自律和節制的習慣,本是教育要創造的結果,只不過,十多年的教育歷程也給現代人創造出不少副作用。於是離開學校之後,你我都得花力氣試著解除部分的「制約」,削弱部分的「馴化」。

畢業後:主要是練習「去做想做的事」

人在未成年的階段,最容易得到的教誨似乎就是「不要XXX」:不要貪玩、不要頂嘴、不要天馬行空不切實際、不要冒險、不要衝動、不要跟著感覺走。於是等到成年之後、畢業之後,大多數人都已經知道「不要」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但是對於自己要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想做什麼,卻是沒什麼概念。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都想「找自己」,而華人社會的特色則是,很多三十以上的人也都還在「找自己」。

我不敢說,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會是意圖使人失落自己,但看起來似乎,教育所創造的馴化和制約的成果,總是遠高於協助個人建立主體性。這是教育為了「量產」公民而必須作的妥協嗎?

簇新的校舍、導入3C的教具、高科技的研究設備、精心編寫的教案、經驗豐富的教育人員、傲人的升學率、亮眼的畢業生就業率,有好多好多指標可以用來評估一所學校的好壞、一國教育政策的良窳。然而就如同GDP這個數字無法反映國民的幸福快樂程度,最引人注目、也最具體的升學率和就業率數字,也無法反映受教者的人生滿足充實與幸福快樂有多高。

在「孟母三遷」的古老故事裡,我們看到孟子的母親有多麼重視孩子成長受教育的環境。現代,許多家長的「孟母精神」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願意為下一代的教育作出龐大的投資和犧牲。只是我在想,重視教育的普世價值觀中,是否容納得下對教育局限性的意識和覺察?

所謂的優質教育,不該是以苦讀拚命或昂貴學費為代價,卻只是讓孩子擠進設備比較完善的馴化機構而已。

「找自己」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學校教育有可能多幫點忙,導航一下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