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2022

有自信跟誰都能聊嗎?:讀《最高閒聊法》

聊天,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但說到與陌生人或不熟的人聊天,相信有不少人會心生抗拒,甚至視為畏途。最近讀了一本教人閒聊的書《最高閒聊法:再尷尬也能聊出花來,一生受用的人際溝通術》,深感認同。確實,不順暢的聊天真是一整個尷尬,讓人很想躲起來或逃出去。試舉書中提到的幾個情境,讓大家感受一下:


上班搭電梯遇到隔壁部門主管,在短短幾十秒內要打招呼並閒聊。
工作會議召開,在等待人員到齊、會議正式開始前閒談交流。
同事相約聚餐,旁邊坐著比較不熟的同事,需要交流兩小時。
與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家人初次見面吃飯。


以上這些情境,許多人都有機會遇到,如果曾感到小小的無話可說的尷尬,或許可以從本書中學幾招,在需要時就可派上用場。本文中我將以自己的角度解讀此書,並摘取部分實用規則,與大家分享。



首先要說明,在這裡「閒聊」的定義就是沒有預設議題的聊天,不是與工作上的同事商討新一季的行銷計畫,也不是和親友分享股票投資心得。更精確的說,閒聊一開始的話題方向是模糊不明確的,但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進行互動交流,拉近彼此的關係。


塑造你的「閒聊風格」

書中沒有提到「閒聊風格」,是我讀完書後的個人心得。我覺得聊天怎麼聊,跟當事人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對內向的人來說,閒聊的障礙恐怕在於「其實沒有很想跟不熟的人互動」。有空的話,內向的人寧願獨處,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或是專注在書本或遊戲等事物上。真的要與人聊天,也想挑自己已經認可的對象,例如親密的朋友或家人。至於社交性的閒聊,能免則免。

另一方面,外向的人喜歡與人互動,對他們來說,停止聊天才是困難所在。令人羨慕的是,他們能夠流暢地開啟話題,也能從別人說的話中找到更多的話題。在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人更具備帶動氣氛的本事,能吸引現場所有人的注意力。像這樣的人,恐怕不需要「學習」閒聊—除非他們感覺到自己跟人閒聊的效果不盡理想。例如,雖然聊天的當下氣氛熱絡,有說有笑有爆點,但實質上都是同一人在說話,搶佔了所有的時間和注意力,而在場的其他人明明也有話想說,卻一直沒機會開口。像這樣的聊天其實不能算是交流,也可能並沒有達到拉近關係的效果。

我認為比較理想的情況是,每個人基於自己的個性特質,發展出適合自己的閒聊風格,換句話說,就是用自己感覺舒服的方式進行人際交流。所以,接下來就用這個前提來閱讀《最高閒聊法》,塑造自己獨一無二的「閒聊力」吧!


閒聊要「個人化」

既然是閒聊,內容就不會是正經八百的嚴肅話題,而不管聊什麼,都要設法帶上個人化色彩。具體而言,閒聊不是在單純交流資訊,而應該有更多的心情交流(第28頁)。因為分享出彼此的心情,更容易拉近人際距離。即便聊時事新聞,也要盡量分享經驗(第32頁),例如聊到昨天深夜有地震,不只聊地震有多強,還可以述說自己當時在做什麼,這樣就容易聊到感受和心情。此外,討論事情時不要只講意見,如果能分享彼此的喜好,話題會更有熱度(第78頁)。

同理,在閒聊過程中也可以針對對方的「個人性」多加著墨。例如初次見面得知對方的名字之後,可視情況詢問名字的由來(意思就是針對名字的特殊之處表示好奇和興趣)(第58頁)。以此延伸,還可以聊血型、星座、生肖,若對方正好也對此感興趣,便可增進談興,並藉此增進彼此的了解。

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興趣嗜好都有分享不完的心得,如果恰巧談及「喜歡做的事」、「最近熱衷的活動」,往往能打開話匣子(第62頁)。不過有一點提醒,當對方聊及興趣愛好時,我們要保持好奇心,專注聆聽,並真誠給予回應。因為如果開啟這個話題,我們卻無心聆聽,敷衍回應,反而會令對方感到失望和被否定。

書中建議,聊天不要只聊「彼此都知道的事」,而是可以請對方講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首先因為共同話題不一定容易找到,要有共同興趣就更難了。跟不熟的人聊天時,如果我們保持好奇心和開放性,請對方聊聊對我們來說比較陌生的話題,其實是讓我們增廣見聞的好機會(第70頁)。



展現對對方的尊重

既然閒聊是為了拉近人際距離,如何讓對方感覺跟我們聊天很愉快呢?綜合書中內容,我覺得主要就是展現對對方的尊重、肯定和讚美。

最簡單易行的就是在對方說話時仔細聆聽,肯定並同理對方的感受,而且要避免隨口反駁或否定對方(第36頁)。再者是與對方的表達「同步」,當對方表達感受時,我們可以應聲附和,並且用明顯的肢體動作呼應,這會讓對方感覺被聽到、被認可(第40頁、第90頁) 。

有時聊天氣氛很好,不自覺自己也很想講,卻無意間插嘴,打斷了別人的話。跟熟人聊天時這樣做或許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是與不熟的人聊天,最好注意不要搶話、不要偷話題,而是要耐心讓對方把想講的話講完(第74頁)。舉例來說,聊到出國旅遊,對方提到秋天去日本賞楓的體驗,讓我們忍不住也想說說去加拿大賞楓的事,可是這樣一講就打斷了對方的話,也很容易破壞了談興。

另一個表示尊重對方的做法,就是當對方在談自己的煩惱或困擾時,不隨便給對方提建議(第104頁)。一般情況下,人們談及煩惱,都有抒發情緒的需求,要的是被聆聽、被了解、被認可。至於煩惱怎麼解決,許多人內心其實都已有譜,並沒打算接受別人指導。即便對方明確要求我們給建議,我們也應以分析問題的角度協助對方「選擇」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給解決方案要對方接受。


閒聊這幾招,上班族必學

讀完本書我有一個感想:如果能早二十年還是職場菜鳥時就知道這些閒聊規則,我的上班族生涯應該可以減少很多尷尬和不安。

職場人常常會在搭電梯時不期然遇到同事或上司,甚至遇到老闆。因為不在預期之內,所以通常沒有心理準備,也因此許多人第一反應會是移開視線,假裝沒看見對方。其實這樣做感覺很不好,雖然避開了交談,事後卻帶著不安,也擔心對方對自己留下壞印象。本書建議,在這樣的場合,「上前搭話」才是最佳策略;說什麼並不重要,因為上前搭話的本身就展現了積極的態度,而這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石。那麼到底該說什麼好?首先是開口打招呼問候,如果時間夠長,就說些讚美(今天打扮很帥哦!)、請教(這件吊飾在哪裡買的?)、道謝(謝謝,那我先走了)的話。記得這些原則,以後搭電梯都不用再尷尬或驚慌了(第170頁)。

上班族另一個常遇到的場合是開會。去會議室開會,常需要等人員到齊,此時就是絕佳的閒聊時機,因為這段時間的交流是不正式的,可以藉機拉近彼此的關係,也有利於後續會議的熱絡進行。那麼,該聊些什麼好呢?

這個閒聊的時段,並不是在跟麻吉或閨蜜聊天,不用談任何深入的話題,但反過來說,也不宜直接切入去談等一下開會才要討論的議題。本書建議可以用「向對方請益」的態度,開啟對話(第164頁)。例如,可以就一般性的工作事務,向對方請教,「我最近有個煩惱」,揭露自己在工作上感到困擾的事,請對方指點迷津,或是以好奇的口吻,請對方分享工作的心得。一般來說,「被請教」的人都會感到受尊重,而非常樂意提供意見。

像這樣,只要把握住閒聊的規則,便可以大大提升在閒聊情境的自在感,真是太划算了!



做個有趣的閒聊者

想要跟人聊得上話,聊得熱絡,話題內容是一個重點。例如平常有稍微注意時事新聞或娛樂八卦,遇到閒聊場合有人提起相關話題時,我們才有辦法附和甚至跟進深聊。我們不必成為知識廣博的人,但至少要有兩、三個領域的常識儲備,然後如果有自己專精的領域就更好。除此之外,作者認為,閒聊時的重點不在於展示知識深度,而是要展現自己獨到的觀點,因為有獨到觀點才能提供新鮮的視角,讓閒聊變得有趣,也能在對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第166頁)。

聊天,說難不難,但是我們偶爾也真的會遇到腦筋空白無話可說,或用詞不當把天聊死的尷尬場面。其實,人際溝通的尷尬困窘是可以預防或是治療的,我們並不想成為溝通高手,只是希望在社交場合能多一份自在。


跟上司一起搭計程車公出,在車上該聊些什麼呢?
遇到對方自顧自說個沒完,話題卻乏味或令人尷尬時,該如何禮貌地切換話題呢?
當對方說話像說教,或態度很負面時,該如何禮貌地結束對話?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當對話頓時陷入沉默時,該怎麼做才好呢?


如果這些問題也困擾著你,不妨翻開《最高閒聊法》,參考書中實用的技巧,讓生活和工作上的溝通都因此更順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