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2015

如果人生只剩一種信仰,你信什麼?

有時候,我會無可救藥地思索一些虛擬的假設問題,沒有任何實用價值,也不會有具體定論。

例如,我不時會想,到底是「人類的心靈(脆弱所以)渴求宗教」,還是「人類的心靈(崇高所以)創造了宗教」?換句話說,自古至今如此多的宗教普遍存在著與盛行著,這是反映了人類的心靈有缺陷,還是證明了人類的確具備有別於萬物的靈性?

我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不過,我認為現在倒是辯證這個問題的好時機。因為對現代人來說,無論形式上或實質上,宗教正從社會生活中剝離——它當然沒有消失,卻一點一點地淡出起居作息、典儀規範和心靈修持的主畫面,讓人不禁想問,人是否可以不需要宗教?

有一種說法是,人需要的是「信仰」,而宗教無非是諸多信仰中比較有組織架構的一種。那麼或許,與宗教信仰關係漸淡的人,可以或正在從別的信仰中獲取心靈的慰藉。


活在當下還不夠

想想也很有趣,人明明是血肉之軀,會老死,會腐朽,但同時卻具有細膩深邃的認知能力,可以思考「永恆」這樣的概念。或許可以說,人的脆弱就在於,他無法忍受自己的有限,他會對自己的(短暫)存在感到不安和焦慮。而人的崇高則在於,他會亟思超越有限的存在。至於如何超越?或許就是透過信仰,透過宗教。

在我看來,宗教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它促使人從高於自己的位置(例如神的位置)來審度自己,它使人相信「我不是宇宙的主宰。這個世界有著遠大於我的存在。這個世界的存在,有著遠大於我的目的」。宗教使人認清自己的有限,並且提供一些行為建議(例如修行、為善、持戒、認罪),讓人有機會去參與無限(例如永生、永恆)。

問題來了。在宗教信仰薄弱的環境下,人要如何處理存在的不安和焦慮?人會選擇用什麼方式超越有限,以便最後能參與或接近無限?人的脆弱和崇高會如何展現?再白話一點,人會選擇如何奮鬥,以便獲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信仰,隱性的宗教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在現今的中國是不鼓勵宗教信仰的。我還聽說,從小的學校教育倡導「世間無鬼神」的觀念,這相當於刨除了絕大多數宗教的根本教義吧。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信仰」什麼呢?我認為,現今中國社會,最普遍的信仰有兩個:房子和孩子。

簡單地說,房子與生存有關,孩子與繁衍有關。求取了生存,同時關注能否繁衍,讓家族的生命得以延續,這其實就是一種克服有限、參與無限的方式。

其實不分古今中外,擁有房產和子嗣是許多人的願望和畢生努力的方向。最近看到一個數據,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統計,2014年海外買家用於在美國購房的每1美元中,就有24美分是來自中國。記得過去日本、印度經濟分別大幅增長時,該國的富人也曾在美國、英國等地創造了購置房產的熱潮。

至於子嗣方面,華人對於傳宗接代的觀念似乎特別強烈,一些社會現象如選擇性墮胎、重男輕女、娶二房三房、女兒取名「招弟」「招男」,都是圍繞著這樣的觀念而產生的。

華人對房產和子嗣的投入,或許不只來自當下時代對存在的不安和焦慮,還源於千百年來祖輩生存經驗的傳承。對於常在洶湧動盪的歷史長河裡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民族,房產和子嗣,或許就是歷經無數次生死關頭的辯證之後,最無可退讓的信仰,並且如同寫進了DNA一般,啓動了代代傳承的模式。我們看到,許多人窮其一生奮鬥追求這樣的目標,也有許多人,因無法成全這樣的信仰,而懷抱著深深的遺憾。


信仰沒有對錯,但有後果

當今,有愈來愈多人對宗教投以質疑的眼光,認為宗教不科學、充滿傳統的偏見和不合時宜的權威、束縛人的自由、壓抑人性,甚至在世界的某些地方,還有人以宗教之名,行迫害和殺戮之實。如果說,宗教有可能產生偏差因此需要人加以理性的檢視,那麼信仰是否也一樣?宗教不是完美的,信仰更可能有缺陷。

懷抱信仰,並不是沒有風險的,對子嗣和房產的信仰也會帶來後果。試著想像,當上億人將半生積攢的財富投入到房產中,這整個過程會如何影響社會?(房價上漲不是唯一的後果。)當上億個家庭為了確保獲得子嗣,所採取的婚配和生育策略,又會如何影響社會?(性別比例失衡不是唯一的後果。)我們必須接受人的脆弱與崇高(反正也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辯證宗教、辯證信仰(可以改變)。

在我看來,宗教除了促使人從高於自己的位置審度自己,還促使人嚮往並追求一種「不只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而活」的人生。世界上幾個我們較熟悉的宗教,都有為社群奉獻的相關教義。比較起來我認為,有關子嗣和房產的信仰,比較不具備超越個人與家族的生命角度。

在多元價值的時代,愈來愈多人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有精神上的追求、相信人有倫理道德上提升的空間。無論如何我們仍有必要認清人類心靈的本質,為人的脆弱找到一個合適的依靠,為人的崇高覓得一個合適的伸展機會。過去,宗教做到了這一點,現在,我們可要靠自己了。

如果人生只剩下一種信仰,你信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我們的信仰不只反映我們的心靈狀態,也將決定我們的行為,而我們集體的行為將無可避免地深深影響這個世界。

3/21/2015

如何善用「忘卻」,讓弱勢變優勢?:讀《忘卻力》

是否有人跟我一樣,學生時代經常聽到師長這樣教誨:趁著年輕頭腦靈活清明的時候要多讀書、多學習。記得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有點不以為然——為什麼就要我們年輕人多讀書?這是不是成年人給自己的不讀書找藉口?

直至近幾年,我開始體會到那些教誨指的是什麼。

幾年前,我去國外參加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語言進修班,每星期五天,早上上課,下午跟同學一起在教室裡寫作業。小班制八人,除了我之外,其他七個同學都比我年輕一截——年紀最小的只有十九歲,最大的也不過三十出頭。在課程進行中,我人生頭一回感覺到何謂「力不從心」——學生時代毫不費力就能使喚的記憶力、思考力、反應力,在這個與年輕人同堂共學的幾星期內,讓我看見了它們的窘迫。雖然,基於個人的好勝心與民族的自尊心,當時自己仍奮力一搏,力求跟上,但我終於不得不承認,「思路敏捷」這種事不完全屬於天賦,其實有很大一部分跟「年輕」有關。

是的,成年之後,或早或遲,你我會開始感受到,能專注於閱讀一本書的餘裕愈來愈少了。此時可能會認為只是「時間不夠」的問題。但是中年之後,會進一步體認到,要學會一項新的(與認知能力有關的)事物,變得吃力了起來。

不過,本文並無意把結論引導至對老化衰退的感嘆,因為即便記憶力、思考力和反應力呈現下滑趨勢,我認為我們仍然可以運用一些「策略」,延緩這個趨勢對我們的影響。最近我讀到日本學者外山滋比古所著的簡體版《忘卻力——先忘後記的思考整理術》,從中找到了一些「活化腦力」的線索。(原文書名為《忘却の整理学》,繁體版有一本《先忘後記人生整理術》,但我不確定是同一本)


外山滋比古教授1923年生,現已九十多歲,是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的名譽教授,長年浸淫於英國文學和語言學研究的他,對於學習和思考的方法,有過深入的探討。在本書中他提到,世人以記憶為尚,總認為記憶力強的人就是厲害、記得愈多愈厲害,也普遍認為「忘卻」是不好的事。然而他卻認為一味拚命記憶知識會產生反效果,主張必須有技巧地「忘卻」,就好比呼吸必須透過相反的「呼」和「吸」兩個動作才能達成。


何謂忘卻?

首先要說,忘卻有一個很特殊的屬性,就是它無法透過意識的力量來進行——我們可以用力背誦和記憶,卻做不到用力忘卻(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失戀的人會那麼痛苦)。這意味著,忘卻在很大程度上無法為我們所「操控」,不可能預測和規劃。它有一種隨機性和神祕性,要等待科學研究來解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忘卻的壞處,例如背誦的課文在考試時就是想不起來,忘記人名、忘記電話號碼、忘記英文單字。在這些情況下,我想沒有人會認為忘卻是件好事。忘卻總在暗處悄悄施力,改變了記憶的內容,導致某些記憶被遺忘,某些記憶被扭曲,某些記憶被重組,等等。這一點,只要找兒時玩伴一起聊聊童年往事,互相對質,就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記憶是可以怎樣「變化」。

另一方面,記憶內容消失、扭曲,甚至重組,這其中隱含著忘卻的好處。試想,現代人每天接收到的「訊息」何其多,如果所有過目且稍微用心記下的訊息(包括文字、影像、聲音等)都成為堅固不催的記憶,那會累積成多麼大的腦容量負荷和浪費?忘卻的作用就在於,把多數的訊息過濾掉、捨棄掉,並允許訊息之間重組、融合,衍生出我們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靈感」和「創意」。


如何忘卻?

現代人普遍訊息過量、知識過剩,透過忘卻作用的過篩,可以把知識中有用、有意義的部分留下,轉化為思考的材料,產生想法和見解。至於如何讓忘卻發揮最佳作用呢?外山滋比古教授認為休息和睡眠是很重要的,他提到古人說的「三上」——馬上(車上)、枕上(睡眠)和廁上。

不管是否在車上、床上、馬桶上,我個人的理解是,要有適度的「放空」——在學習、記憶等有意識吸取知識或背誦知識的「輸入」(input)行為之間,適時的「放空」讓忘卻得以發揮作用。

人的認知過程其實是很奧妙的。是否注意過,在我們不特別想事情、放空、休息、白日夢或睡眠的時候,其實腦子並沒有完全停下來,總會有一些意念在流轉著,而這些意念往往看似偶然、無厘頭,甚至荒謬(尤其在夢中)。

或許還沒有人能解釋這種意識流轉到底有什麼作用,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人的記憶存取方式就是跟電腦不一樣。把白居易的長恨歌全文存在電腦硬碟,過兩星期再打開來看,是一字不差的長恨歌,但是一個人把長恨歌全文背誦起來,過兩星期再複誦,可不見得一字不差。人的記憶力遠不及電腦,不過,這個無法把長恨歌逐字背對的人,或許有能力編出一齣長恨歌的小短劇,而這卻是我們無法期望電腦做到的。


初老之人,如何向忘卻借力

其實《忘卻力——先忘後記的思考整理術》這本書並非針對成年人而寫,因此以下的內容主要出自我個人的歸納和總結。

成年之後,我們已不再需要為了考試而讀書、背誦,也擁有了許多記憶的輔助裝置(如電腦、手機或秘書)來避免忘卻的拖累。但是,工作上和生活上還是有許多思考的挑戰,我們也希望能保持生發創意和靈感的能力,能夠把誰都搜索得到的知識,透過我們自己獨特的思考過程,化為有意義的見解。當我們的記憶力開始落後於頭腦清明的年輕人,便可以(=不得不)讓忘卻來幫助我們發揮成年人的「獨特優勢」,包括:

從小累積至今的獨一無二的生活經驗
多年累積至今的專業知識
多年累積至今的情感經驗
巧妙規劃之後,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
摘取靈感和創意的火花,化為思考材料的好習慣
將思考的結論輸出,創造看得見的成果(文字、圖畫、影像)

前三項,都是經過了忘卻作用之後,所留下的人生精華。至於後三項,則是從現在起,可以更積極發揮忘卻作用的方法。僅供參考。

寫到這裡,我突然有個感覺:所謂的智慧,或許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吧!將自己看過的山水、走過的橋、遇過的人、讀過的書,透過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歸納、重組、連結、篩選,並隔著數十年的距離加以審視,那必定會是很有意思的見解。


3/12/2015

與其「比別人好」,不如「對別人好」:讀《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在書市中有一類很暢銷的書籍叫做「勵志書」,英文稱為self-help books——我不確定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或許「藉由閱讀一本書來開解個人的心理困擾」,就是self help。

可能也沒什麼人注意到,這世界上有些人是排斥「勵志書」的。記得初次聽到某個朋友宣稱他「不看勵志書」,我還滿驚訝的。是我的話,我可能會說「不看量子物理的書」、「不看恐怖片」,但從沒想過,勵志書是有必要被特意反對的一類書籍。經過那位朋友的「提醒」,後來我觀察到,自己可以說是很常看勵志書的那種人——不知這是好是壞,總之是事實。

在我看來,勵志書能幫助閱讀者審視內心,讓人警惕於那些使生命能量向下的信念和感受,並重新聚焦在那些使生命能量向上的思維和態度——你沒看錯,「重新」的意思指的就是,勵志書不能只讀一本。隨著日常生活心情的起伏、際遇的轉折變化,人需要激勵的時機實在有夠多,而勵志書就如同宅配的人生導師,在需要的時候,總有一本能為我們提供問題的解方。


一本後台很強的勵志書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是我在2015年2月台北國際書展會場看到的。有如Tiffany藍的書腰帶看起來很順眼,翻開之後,赫然發現內頁居然用黃色線條劃出了重點(這會不會太貼心啦,留點工作給讀者做好嗎?)。買下這本書,主要的原因是,我想了解一下,日本作者小倉廣先生是如何把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的學說,消化成100句人生革命的勵志格言。



話說阿德勒,心理學圈外的讀者可能會感到陌生。他的名字常與佛洛伊德連在一起(其實兩人有理念上的衝突),而佛洛伊德的名字又常與榮格連在一起(兩人都是學說深奧的大師)。換句話說,如果把當時歐陸心理學家的名字綁在一串粽子上,最醒目的可能就是這三人。雖然阿德勒的名氣始終不如另外兩位,但他的學說卻默默地發揮著影響力,直到現在。閱讀本書,有些人可能會產生一種印象,覺得裡頭很多觀念似乎都「聽過了」——八十年前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觀念,被許許多多的學者、專家、作家、顧問、講師有意無意地傳承了下來。


一切都是「自卑感」惹的禍?

多年前我讀過阿德勒的幾本著作(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卑與超越》這個書名,而「自卑感」正是阿德勒學說的一個核心概念。

阿德勒指出,每個人都活在「自卑感」之中。從幾乎無行動能力、事事都需依賴照顧者的小嬰兒開始成長,人注定在生命初期開始感受何謂「不如」(inferiority,又有次等、卑下之意)——相對於周遭父母兄姊的強大,自己總顯得渺小、羸弱、無能——而具體的自卑感可能來自身高不如人、智力不如人、體能不如人,或者是身體的特殊缺陷,例如長短腳、膚色深。

不得不說,造物主對人類心理構造的設計,真是用心獨具。首先,祂賦予人「比較」的本能,人年紀小小就有能力偵知自己和旁人的差別,並可以因此感到「自卑」。再者,人具備敏銳的「選擇性注意力」,是那種「與其關注自己的優點,更在意自己缺點」的靈長類,傾向於把自己的缺點和弱點放大。這樣一來,不可避免地,人受到自卑感的折磨,感到不安,甚至痛苦,就會想要「克服」。


逃避,還是超越?

如何克服自卑感?舉例來說,從小體弱多病的孩子,可能在體能上有自卑感,強烈感覺這方面不如人。他的克服方式,有可能是逃避體能上的挑戰(身體一不舒服就請假不上學),但也有可能積極投入活動,鍛鍊體魄,漸漸降低體能上的弱勢。換成是你,會怎麼做?

阿德勒主張,人對什麼感到自卑,以及選擇如何因應,溯及源頭都是自己在決定。換句話說,人有充分的自由,可以「決定」人生要怎麼活。只不過,實際上,人常常不願意行使這項自由,反而常常把人生的困難和痛苦歸因於外力或外人,採取消極的態度和作為。體能不好,我們常覺得是遺傳體質有問題、營養有問題,甚至是「命不好」,然後選擇在家休養、看病吃藥打針、求神問卜,即便可以勉力為之的活動,也選擇不參加。久而久之,體能不好成了此人的人生主題曲。

與其挑戰弱點、克服缺陷,我們會發現「找藉口」是更輕鬆便利的。把不足放大,把困難放大,把創傷放大,然後向大家宣布,就是這些不足、困難和創傷牽絆了我們,使我們無法成功和幸福。然而我們不願意承認的是,其實是我們任由自己被現狀束縛、被過去束縛,選擇逃避和否認,選擇怪罪外力和命運。

英文學不好,是因為英文老師很兇、講課聽不懂。
體能不好,是因為沒有「運動細胞」、不喜歡流汗。
考不上學校,是因為家境不好,或讀書環境不好。
人際關係不好,是因為「大家都討厭我」。

阿德勒的這句話耐人尋味:「人們利用一切東西,逃避人生的失敗。」逃避失敗的同時,不表示人在尋求成功。這背後隱藏的計謀是,只要能找到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來承擔失敗的責任,自己就不算失敗了。


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說,「飢餓感」的存在是為了促使人類產生覓食的行為,以確保個人的生存,那麼「自卑感」的存在或許是為了促使人類察覺身邊比自己強的人,然後產生超越和競爭的動力,以確保個人的生存和幸福。往好處想,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不完美、不夠好,有利於激發個人的奮鬥意志。

不過,阿德勒建議,想要克服自卑感,就不要對自己的「不夠好」做出過度的反應(例如逃避、否認,或是追求激進的成功),而是要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此外,想要克服「與他人比較」所帶來的不安和痛苦,阿德勒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人群身上,也就是去關心別人,對他人作出貢獻。說也奇妙,多做些服務人群的事,反而能讓人感受到自我的價值,產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而且也不再對別人的評價耿耿於懷。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這本書雖然不如大師自己的著作那樣原汁原味,但的確能使普羅大眾更容易親近他的學說,並從中受益。或許可以說,簡單的話語更直指人心,也更能創造改變。這本書可以當成急救書,在心情灰暗的時候拿出來翻閱,讀一讀精選的摘句,必有信心泉湧的功效!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非常單純。
#遺傳和心理創傷都不能支配你,無論過去如何,只有「現在的你」能創造未來。
#有許多以自卑感為藉口,逃避人生的膽小鬼。也有不少以自卑感作為發條而成就豐功偉業的人。
#逞強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不要努力「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變得很強」。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其實就連隱士也很在意他人的眼光。
#人生有三大課題,第一,「工作的任務」。第二,「交友的任務」。第三,「愛的任務」。而且這些任務越拖延,越難解決。
#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才能夠擁有勇氣。

3/04/2015

改變,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從霧霾調查《穹頂之下》說起

最近幾天,身在華文世界,似乎很難不閱聽到《穹頂之下》這部「柴靜霧霾調查」影片的相關消息。影片公開沒幾天,相關的回應、批評和延伸話題,已經鋪天蓋地,大聲叫好者有之,酸言批評者亦有之,而瀏覽一下從霧霾現象或柴靜這個人所延伸出來的各種討論,更是令人歎為觀止。例如昨天,我在微信公眾帳號上看到一則文章,以霧霾為引子,介紹了世界上空氣清新值得一遊的「洗肺聖地」。

其實不管好評、差評,關注和批評的規模,正反映這影片和出品人的影響力。總的來說,我敬佩柴靜女士以及她幕後的團隊:她們做了一件有利於大眾的事,挑戰了一個巨大、複雜、利害糾葛,但也無比重要和深刻的議題。別的不說,相信關心環保議題的人都能體會,要喚起大眾對環境議題的認知和關注,是多麼不容易,而《穹頂之下》卻做到了。



霧霾與懞懂

影片中,有一個小片段令我印象特別深刻:柴靜說,她過去一直以為,北京的霧霾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但是回顧歷史數據,顯示帝都的空氣汙染已存在多年。然後,她才恍然明白,十多年前她在這座城市裡所見到的、新聞報導的迷濛「大霧」,其實就是霧霾。

說起來,環境汙染最「狡猾詭異」的部分,就在於它的發生一開始總是悄無聲息。只能說,大自然實在具有無比的包容力,可以長期任由人類排放廢水、廢氣、廢棄物,然後以大海、大氣、大地來含納,稀釋這些毒害。當然,也必須說,人類實在具有無比的盲目性,似乎只要不是造成急性而直接而大量的死亡,就不太把汙染當回事。

總之,汙染,就是如此默默逐步累積,因此我們往往處於渾然不覺、毫無防備的狀態,直到­­——直到覺察真相的那一天。

這讓我聯想到,多年前看過的一部美國電影:《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由知名演員茱莉亞.羅勃茲飾演女主角艾琳——艾琳曾是身材姣好的選美皇后,但是後來生活不順,離過兩次婚後,獨自撫養三個小孩。她因為一場車禍官司敗訴,窮到無路可走,只好跑到委任律師艾德的事務所,賴著要打工。艾德只好讓她幫忙整理某個案件的檔案資料,沒想到,艾琳從檔案中偶然發現了蹊蹺。

美國加州辛克利(Hinkley)小鎮上的六百多位居民,長期接受PG&E電力公司的醫療補助。艾琳從檔案資料中看到,其中有一位居民唐娜.簡森(Donna Jensen)罹患了多處惡性腫瘤,她的丈夫也生病了。還看到,電力公司願意出錢買下唐娜家的房子。艾琳對此大惑不解,於是前去拜訪。唐娜說,她很感激電力公司一直幫忙出醫藥費。艾琳反問,為什麼電力公司願意幫忙付醫藥費?唐娜說,「哦,是因為鉻(chromium)」。

艾琳憑著一腔熱血展開了調查訪談,發現唐娜只知道了一半。電力公司的確是因為鉻的汙染而給予居民補償,但電力公司卻誤導了居民,因為汙染地下水的鉻,其實是毒性更強的「六價鉻」,並不是他們一直聲稱的「比較安全的那種鉻」。換句話說,電力公司多年來隱瞞實情,使無辜的居民暴露在危險的水汙染中,而艾琳所要做的,就是找出電力公司蓄意隱匿真相的證據,然後要求電力公司負起應負的責任。

因為《穹頂之下》,我竟想起這個電影片段:艾琳又一次來到唐娜的家,向她解釋電力公司所隱匿的資訊,以及六價鉻的實際毒害。唐娜這下才如夢初醒(把六價鉻和地下水汙染,以及她夫妻的病連在一起,一切都明白了),這時,只見她驚惶地飛奔到庭院中,急吼吼地呼喚正在夏日豔陽下戲水的孩子們趕快離開游泳池——那一刻身為母親的覺察,令人動容且悲痛。

電影的結局很正面,艾琳成功挖出了真相,並且與她的律師聯手,為居民們爭取到大筆的賠償金。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在當時獲得了熱烈的好評,許多人也受到啓發,為之振奮。誰不希望正義獲得伸張,受害受苦的人獲得解救呢?


推石頭上山

改變,什麼時候會發生?有害的趨勢,在什麼時間點會開始逆轉(如果有可能逆轉的話)?我只能想像,在改變發生之前,必須有愈來愈多的人產生覺察,然後採取行動,試著把那顆趨勢的大石往回推。一開始的努力必定顯得徒勞,使得接續的努力也看來可笑。一定有很多人會放棄,但或許有一些人還在堅持,用力地堅持或虛弱地堅持。然後,不知為什麼竟有人還保持著前進的步伐,有人還展現著信心,有人即使被嘲笑、被打壓仍沒走開。

一條看似永無盡頭的上坡道,愈走愈孤獨,眼看著只剩兩口氣,突然有人大喊「看到山頂了!」,於是沒放棄的人加把勁,旁觀的人跑過來加入,反對的人從石頭上下來,可以衝刺了,這顆石頭終於「奇蹟似地」翻越了山頂,滾向趨勢的另一邊。

社會趨勢的改變,終究要從人心的改變開始吧!而改變,或許要從最微小的覺察開始。

不久前,在內地的某個城市搭地鐵。其實已經習慣了,此地人們對於進出分流的地面指標並不放在心上。列車還沒來時,人們基本上會沿著箭頭指標,在車門兩側排隊等候,然而,當列車進站,車門開啓時,排在隊伍較後的人幾乎總會一湧而上,形成「圍住門口」的陣列。我真的不曉得,人們是否無法理解,「圍住門口」只會讓欲下車的人很難出來,而欲上車的人很難進去。

在這裡,其實不是要批評乘客的不文明,因為我知道所有社會都得經歷從「爭先恐後」到「排隊禮讓」的文明化進程。在那當下,我比較好奇的是,究竟要等到什麼樣的契機,一個城市的人才會開始覺察到,排隊是一種真正互利的行為,然後開始從「推擠」變成「禮讓」?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將是一場緩慢而漫長的轉變,得經過一個世代才能實現,還是能夠藉由教育或宣導,在幾年內成為市民的共識?

搭地鐵時,若大多數人都還停留在爭先恐後的意識層面,少數人單獨的排隊自律幾乎不會產生任何作用。環境汙染的問題不也一樣?如果大多數人還停留在「經濟成長凌駕一切」的意識層面,唯GDP是問,看不見環境永續對未來的重要,那麼少數人的自制也改善不了問題——沒有強烈的覺察,我們就不會覺得有必要戴上口罩,有必要安裝空氣過濾器,有必要確實執行法規,有必要叫起那些在無知中歡欣戲水的年輕生命。

世界需要盡可能多的人,來幫忙推石頭上山,好讓這個緩慢而漫長的過程,有可能因此稍微縮短一點。而我認為,柴靜所做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