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2

憂患之邦,需要怎樣的領袖: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

說到以色列,我想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不了解」以及「不想了解」。我也差不多。只不過,對我來說有個小小的記憶,那就是多年前曾有個機會可以去以色列。

多年前,我任職於一家兒童雜誌,有一期奉命寫一篇有關死海的文章(可能只有500字),然後有人要我去向以色列在台的辦事處或駐台代表處借調圖片。我連絡好之後就前往了。印象很深刻的是,在該單位的大門口有警衛駐守,來客都必須接受嚴密的檢查。如果沒記錯,當時警衛人員要我把鞋子脫下來受檢。雖然脫鞋受檢現在是稀鬆平常的事,但要知道當年可是還沒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而且地點是在台灣。我記得當時心裡有個OS:「這個國家真辛苦,要一直防範敵人。」

終於進去之後,與承辦人員洽談,那位有著黑色捲髮的年輕小姐似乎才剛來台灣不久,對一切都還不是很熟悉(也難怪會對我們這種小雜誌如此親切)。我們相談甚歡,離去時,對方還送我一個小紀念品。

過了沒多久,那位小姐打電話到辦公室來找我。原來他們有一個計劃要邀請台灣的媒體前往以色列作採訪(細節我忘了),她問我有沒有興趣。說實在我受寵若驚,覺得自己何德何能,一家兒童雜誌算是媒體嗎?那時候的我太年輕又太正直,想想覺得不可行,連跟主管請示都沒有,就婉拒了對方。

事隔多年,每次只要想到以色列,就會想起這件小事。要是當年真的去了一趟,現在……如果命還在,說不定會成為駐外記者什麼的啊~~而就算人生完全沒因此改變,至少我對以色列的了解也會比現在更深入。

所幸,並不是一定要去以色列,才能了解這個國家。最近的某期《時代》雜誌,封面故事正好是講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讀完這篇文章,剛好能夠了解有關以色列的兩件事。其一,這個國家的敵人一直都在,而且不是只有巴勒斯坦。伊朗發展核武,對以色列造成莫大威脅。其二,現任總理納坦雅胡是個厲害的領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該文章作者史坦格(Richard Stengel)隨著納坦雅胡(文章中常以暱稱Bibi稱呼他,但翻譯成中文有點奇怪,所以我還是用他的姓氏來稱呼)到以色列採訪,發現下至底層庶民,上至名流仕紳,都對他相當愛戴和肯定,認為他是唯一能領導以色列的人。納坦雅胡自陳,他的主要支持者是來自藍領階層。支持者將他送上連任大位,使他成為繼以色列國父David Ben-Gurion之後,任期最長的總理。他在今年五月的國會選舉中取得最大黨的優勢,聲望正隆,甚至有評論家稱呼他為以色列之王(King of Israel)。

就如同最近特流行的「歷史定位」話題,這位以色列的領導人也深知自己肩負著以色列的現在和未來,任重道遠。文章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想要有歷史定位,你得創造歷史。」(To be a historic figure, one must make history.)於是,大家都在看,納坦雅胡打算做什麼、怎麼做。

要談以色列的情勢或中東問題,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不過我倒是從納坦雅胡的成長歷程,更了解這位總理受人民愛戴的理由。

其一,納坦雅胡年少時跟隨家人移居美國,在美國接受教育,也因此對美國文化有相當的了解,更說得一口流利、無腔調的英語,這一點後來很受用。因為後來當他成為以色列對美國的發言人,以及成為總理之後,他很懂得如何影響美國的輿論:懂得如何跟美國國會、媒體、人民溝通,而不會只把注意力放在總統身上。據說,他的帥氣模樣與翩翩風度,使美國的猶太媽媽為他瘋狂(師奶殺手?)。美國可是有六百五十萬左右的猶太人口,是全世界猶太人口最多的國家。

其二,納坦雅胡似乎是很眷戀祖國的。當年父親要帶家人前往美國時,他竟哭了。後來他申請到耶魯大學的入學資格,卻決定暫緩學業,回到以色列從軍,這一入伍就是5年。或許以色列人都是這麼愛國,或許當年納坦雅胡已經打算未來要踏上政壇,不過這個當兵的決定還是相當不容易的。

其三,納坦雅胡後來沒進耶魯,而是重新申請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建築學位,因為他認為技術很重要。他後來又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並且在波士頓顧問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在那裡他學到一個重要的觀念:每家公司都該找到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才能夠在商場上殺出血路。納坦雅胡曾說他把同樣的策略運用在治理以色列。

一個國家領導人憑什麼受到人民的愛戴?絕不只是在競選的時候講動聽的話就足夠,當然更不是長得帥就行。知行合一是最基本的服眾之道。不管納坦雅胡想要有什麼樣的歷史定位,他深知自己的基本責任就是確保以色列的安全,確保這個國家能長久存續,畢竟這個國家正是處在永恆的憂患與生存危機中。

面對他國的威脅,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輕忽的。納坦雅胡不會隨便相信別人說的話,他有一個信念,就是質疑既定的信念。例如有人跟他說,伊朗會理性處理核武問題的啦,納坦雅胡就會反問:你怎麼知道?有人跟他說,巴勒斯坦想要追求和平,納坦雅胡也會反問:你怎麼知道?他認為沒有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的。任何事都要有證據,要查證,要有十足的把握。我想他要當的是硬頸的老虎,而不是示弱的綿羊,因為以色列只能容許勝利,經不起成為受害的弱者。

納坦雅胡直指伊朗是目前發展核武的國家裡,唯一不按牌理出牌的,也因此他認為這對以色列形成了重大威脅。以色列一方面揚言對伊朗發動攻擊,一方面尋求美國的支持。(在伊朗的核武發展完備之前,以色列的武力還有優勢,但是一旦伊朗準備好,以色列就無法制止它了。這是納坦雅胡很急的原因。)歐巴馬政府後來同意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使得伊朗的貨幣貶值了75%,造成物價高漲。制裁有效,但核武威脅是否就此解除,還要再觀察。

(2009年5月,納坦雅胡與歐巴馬的會晤)

Kindle使用初體驗

購入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好像已有幾個月了。現在我每天都會帶著它,某種程度上它是我抗無聊的最佳戰友,不管搭捷運、等車、等人、獨自用餐,只要有Kindle,就沒有所謂「浪費掉的時間」。

身邊有不少朋友都買了Kindle,據我所知,Kindle(基本款)、Kindle Keyboard(鍵盤)、Kindle Touch(觸控螢幕)三種都有人用。我的這款是鍵盤機型,稱為Kindle Keyboard 3G。雖然觸控螢幕似乎是時勢所趨,Kindle Touch上市之後,鍵盤機型就一副快被淘汰的樣子,我卻對它情有獨鍾,還特別選了白色。


記得自己在選購的時候,對所謂的3G功能相當的迷惘,所以現在說明一下。目前所有Kindle機型都有wifi連線的功能,但如果機型型號中加上3G,就表示可以透過3G連線。沒錯,Amazon很慷慨,提供免費的3G連線,讓Kindle持有者打開3G隨時都可連上Amazon.com。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它基本上也只能連到Amazon的網站而已,並不能真的「上網」哦(至於最新的Kindle Fire是否有更多上網功能,我就不太清楚)。

3G功能號稱在世界各地皆可使用(在它的網站上有告知覆蓋的範圍)。在台北可以用,還滿方便的。雖然曾「聽說」3G機型容易有不穩定的狀況,但是我從未遇過。我覺得既然用這部電子書閱讀器,當然是要隨時可以上網找書以及下載書籍比較方便。例如我訂閱了電子版的TIME雜誌,每週五打開3G就可以收下來,不管我人在哪裡。拿著Kindle到處去找wifi訊號多麻煩哪~(由於上網狀態比較耗電,所以我平常都是把上網功能關掉。)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部機器的3G和wifi功能是綁在一起的,如果關掉上網功能,就會兩種模式一起關掉。一旦開啟,機器搜尋不到wifi或wifi很弱,它就會自動使用3G模式。

使用至今,覺得像這樣的電子書閱讀器有幾個獨特的好處:

對眼睛友善的電子墨水(e-ink)
選擇這部電子書閱讀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電子墨水。它的螢幕不會反光,閱讀的視覺體驗接近紙本。比起電腦螢幕、手機螢幕、平板電腦螢幕,電子墨水的螢幕最適合用來進行長時間的閱讀,這一點無誤。

(電子墨水的螢幕可以顯示影像,閱讀起來不會反光)

輕巧的裝置,可以承載整書架的書
我用秤量了一下,Kindle Keyboard 3G的重量接近250克(再加上保護套會更重一點),而舉例來說《大債時代》一本的重量為400克。雖然愛書人通常不會嫌書重,不過如果帶著一部電子書閱讀器就可以存進一堆書,非常具有吸引力,因為這樣出門的時候就不必再猶豫到底要帶哪一本。再者,有些書根本不適合帶出門,例如在捷運上,你有可能用電子書閱讀器讀一段《紅樓夢》,卻不可能捧著紙本版啊~

字體放大縮小隨君便
對於像我這種視力已經快被老天爺收回去的人,電子書閱讀器能替代電腦螢幕閱讀,不但對眼睛來說比較舒服,還提供字體多段放大的功能,更加減輕眼睛的壓力,真的是福音!

(選擇字體大小的選單,共有8種尺寸)

(到我100歲的時候,應該也看得到這種字體)

環保,有可能但不一定
雖然電子書似乎有實現無紙化閱讀的潛力,但我個人其實對此持保留的態度。沒錯,紙是消耗性的資源,而且造紙和印刷的過程都會導致汙染,但畢竟樹木能夠生生不息,用過的紙張也能夠回收。那麼電子書閱讀器呢?其生產和回收會製造多少汙染,其實我們不清楚,既然不清楚就不能一味認定電子書比較環保。

說到這裡,還要提一提目前為止感受到的缺點。在此以我個人親身的體驗,說明電子書還沒辦法完全取代紙本書的理由。

我透過Kindle在Amazon.com訂了TIME雜誌,它是週刊,每週一期。收費方式是每個月從信用卡扣款一次,每次2.99美元(目前匯率約合台幣90元),粗略計算的話,每期不到25元。(目前在台灣,紙本的零售價每本200元,訂一年的話平均每本65元。)這樣看起來,電子版真的很便宜,不過,電子雜誌畢竟跟紙本不同。

首先,我發現Amazon.com銷售的是美國版的TIME,而我之前在書店買的紙本是TIME亞洲版,兩者的內容有部分出入,甚至有時封面也不一樣。雖然我不能說哪一種版本會比較好看或比較適合我,但是這個差異讓我覺得有點怪怪的。

再者,電子版的TIME雜誌基本上沒有圖片,也就是,少了那些由一流攝影師在世界各地拍攝到的珍貴畫面,這一點我是覺得還滿可惜的。在沒有圖片輔助、陪襯、烘托的情況下,只讀文字似乎比較沒feel。

最後,或許一般讀者沒注意,紙本雜誌的版面編排其實是一種行之有年的專業,例如標題的字體和大小和顏色、圖片的配置與尺寸,以及留白等,都會影響閱讀的感受。不過在電子版本裡,所謂的版型已經簡化再簡化,只剩下標題字比較大、內文字比較小,讀起來真的覺得少了什麼……

我特別去買了一本雜誌來作個對照,相信看了會比較容易了解。(請注意,這個說明不是要阻止大家用Kindle,更不是要阻止大家訂TIME電子版,只是讓大家了解電子版的雜誌內容跟紙本版有什麼不一樣。)我的希望是,將來電子版的雜誌也可以有圖片的呈現(就算價格貴一點也好,就算是黑白圖片也比沒有好)。

(2012年5月28日的雜誌封面: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他的暱稱是BIBI)

(紙本版,封面故事的其中兩個跨頁頁面。
我個人認為圖片的存在對這篇文章來說相當重要)

(在Kindle的螢幕上,完全沒有圖片。紅色部分為相同的標題位置)

是否曾經有人為你寫詩?

雖然這篇是舊文了,但重讀起來,那幅情景還是歷歷在目。重貼以為紀念。


上星期去做志工時,有個打電話來的小朋友,突然說要唱歌給我聽。她唱了好幾首,其中一首是吳克群的《為你寫詩》。這首歌我在廣播中聽過片段,只是一直沒機會完整聽一遍。

「為你寫詩」和「為你唱歌」,其實都是一種心意的表達,所以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在此我要再次謝謝那位小朋友,我何其有幸,分享妳那天的喜悅和熱情!

既然這首歌小學生都已經琅琅上口,我想應該還滿多人喜歡的吧!歌詞很有意思:

……
為你我做了太多的傻事,第一件就是為你寫詩。
為你寫詩,為你靜止,為你做不可能的事,
為你我學會彈琴寫詞,為你失去理智。
為你寫詩,為你靜止,為你做不可能的事,
為你彈奏所有情歌的句子,我忘了說,最美的是你的名字。
……

其實這首歌讓我想到我寫的一首詩,我為某個人寫的詩。當然,除了寫詩,我也順便做過一些傻事。

歌詞裡寫得沒錯,要為某人寫詩,要為某人做不可能的事,你可能需要(暫時)失去50%以上的理智(50%是我說的);因為在那當下,就是有非寫不可的心情。然而事隔多年,這一切反而成為給自己的紀念。偶爾想起來,還覺得滿驕傲的——我曾經,為某個人寫詩!

今天,那個人打電話來,祝我生日快樂。

他會記得這一天,我並不驚訝。光從這一點就可以了解為什麼當年我要為他寫詩了。一通電話,讓我回想起「為你寫詩」的心情。因為文字的存在,心情不會完全消失,因為沒有完全消失,所以可以有回憶。

我不知道那個人是否還記得這件事。如果他還記得的話,希望他偶爾也會為此感到驕傲:「曾經有人為我寫詩。」

是否曾經有人為你寫詩,或為你唱歌?

如果有,那我確信你是幸福的。

5/30/2012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得到幸運?:讀《Good Luck》

Good Luck:當幸運來敲門》不是一本普通的勵志書——兩位西班牙經濟學家花了三年的時間驗證「幸運」的法則,然後以八小時的時間合力寫出了這一則「追尋幸運草」的寓言。故事簡單,卻蘊含深意。

「……不只是生意人,各行各業胸懷大志的專業人士都曾獲益良多。人們藉此學會並接受了『運氣』和『幸運』的差別之後,在職場上往往能有優異的表現。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找到真愛呢!其他諸如運動選手、藝術家、科學家和研究員等,也都是受惠者……」兩位作者想要揭露的成功與幸運的祕密,就在這則幸運草寓言中: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國度裡,有一位名叫梅爾林的巫師。這一天,他召集了全國的武士,向他們宣布,在七天之內,廣大的歡樂叢林裡將長出神奇的四葉幸運草。這種幸運草將為擁有它的武士帶來無窮無盡幸運的魔力。

聽到幸運草,武士們無不躍躍欲試,然而一想到歡樂叢林何其大,要尋找那一小株幸運草簡直比海底撈針還要難,大家就都打了退堂鼓。唯一動身前往尋找幸運草的,只有黑武士和白武士兩個人。

兩人到達歡樂叢林後就分開行動,但都先後找到叢林裡的居民打探消息,包括住在叢林地底下的土地神、苦守著沒有出口的湖泊的仙女、叢林天后詩果雅、石頭娘娘史東。

黑武士一心認為自己可以「找」到幸運草,然而當土地神告訴他:「在我們歡樂叢林裡,從來沒長過半株幸運草。」「道理很簡單:樹林裡沒有幸運草,因為長—不—出—來!」黑武士無法接受這樣的答案;他認為,如果這裡沒有幸運草,一定是因為有人欺騙了他——不是這些叢林居民說謊,就是梅爾林說謊。

白武士相信會有幸運草,但並不認為幸運草是已經長好在某處等著他。因此當他聽土地神說叢林裡長不出幸運草,便推測是因為環境條件不符合。他決定自己來創造幸運草生長的條件。他在叢林裡找了一小塊土地,並照著叢林居民的指引,將土壤、水、陽光等條件一一做出改變。

故事的細節就不說了。結局是,白武士的那一小塊土地上真的長出了嬌嫩鮮綠的四葉幸運草。

全書結尾整理出10條幸運守則,包括:
*「眾人皆期盼能擁有幸運,但下定決心努力追求的人卻寥寥可數。」(第2條)

*「如果你時運不濟,或許是因為環境一成不變的緣故。若想要幸運臨門,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創造環境。」(第3條)

*「對於只相信運氣的人而言,創造環境簡直是無稽之談。對於致力創造環境者來說,運氣好壞,他們毫不在乎。」(第7條)

*「創造幸運即是將適當的環境準備妥當。機會並非運氣好壞的關鍵,因為機會始終存在!」(第10條)

作者提出,創造幸運的唯一要訣在於「創造環境」。只要我們願意去創造幸運所需的條件,幸運就會降臨。簡而言之,幸運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白武士的選擇

讀過這個幸運草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幸運是創造出來的」。不過這個故事留給我一個疑問,那就是「白武士憑什麼確定他選的那一小塊土地會有幸運草長出來?」在結局底定之前,他的這個選擇應該會令許多讀者跟著擔心吧?

其實白武士不僅選擇了那一小塊土地,也選擇了「相信」:他相信巫師梅爾林的話;他相信叢林居民們的話;他相信如果自己做些改變(翻動土壤、引來水源、調整日照……),幸運草長出來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順便一提,雖然他考慮了土壤、水和日照,卻沒猜測過幸運草的種子從何而來哩)。

雖然結局已經明明白白揭示,幸運會去敲「每一扇門」,但用此比喻人生:當我們在選擇工作、選擇對象時,是否能「相信」這個選擇終會帶來幸運與成功?我們能有這種無可救藥的樂觀嗎?人生中源源不絕的不確定感,不就是這麼來的?

想了好幾天,我終於想出自己的答案。

我想,如果幸運終會敲每一扇門,那麼無論耕耘哪一份工作、哪一個對象,都理應能得到幸運。俗話不是說「行行出狀元」——任何行業都有人獲得成功,而這些人之所以能成功,絕不是來自左顧右盼、抱持著猶疑和擔心,而是把力氣用在創造環境。

只要是自己抱持猶疑和不確定,所做的那項工作就無法做得長久,而且一定是一邊做、一邊懷疑和抱怨。

只要是自己抱持猶疑和不確定,所選的那個對象就無法走得長久,而且一定是一邊走、一邊擔心和害怕。

甚至,我們還會去尋求各種形式的「天啟」(例如求神問卜或算命),希望老天爺給個明示或暗示,希望那些宣稱有直覺或神通能力的人可以替我們分擔選擇的責任,讓我們可以順利一點「找」到對的工作、對的人。

這不就讓我們成了黑武士?

懷疑之心或許不可免,但如果因此放棄相信,而且不去創造環境,我們離幸運或許就會越來越遠。

這讓我想到多年前讀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他方》,封面上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當週遭的生活是如此地庸碌平淡,真實的生活似乎總是在他方。」也就是,人們(包括我自己)總是覺得眼前的生活太平凡,而遠方的生活似乎更為理想、更為獨特、更能實現自我。

看起來,我們總能找到夠多的理由,不去耕耘眼前的這一小塊土地呢!

(此書現在有新的封面)

放過父母吧!

有沒有看過一種人,不管在什麼樣的閒談中,都會很容易把他們的父母放進話題裡來?

「我媽很偏心,只喜歡我弟弟。」
「我媽答應的事,總是沒做到。她只顧著打牌。」
「我爸最寵我小妹了。」

父母應該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上半輩子最親近的人。但親近不代表關係一定很好,事實上,最親近反而代表最糾葛。對某些人來說,有關父母的記憶和話題,往往可以觸動最敏感、最脆弱也最激烈的神經反應。

傳統的教訓告訴我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過在現代社會,願意信奉這句話的人已經愈來愈少了。姑且不要用我們自己的父母來舉例,看看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不少父母沒有善盡親職照顧他們的孩子,不管是孩子一出生就棄養、未給予該有的飲食和保護,甚至以管教之名施以暴力虐待之實……閱聽過這麼多的事例,很難令人信服,這天下怎麼可能沒有不是的父母。

本文並不是要談孝順或尊親,而是想從「人類認知」的角度說明,我們每個人都可能不自覺地對父母懷抱不切實際的期待。之所以不切實際,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我中心」的動物。例如:

*我們有看過控訴父母忽略自己的人(例如「我媽媽對我哥哥比較好,這樣不公平!」),卻沒看過控訴父母偏袒自己、為手足抱不平的人(例如「我媽媽對我比較好,這樣不公平!」)。
*我們會記得父母沒買給我們某個玩具的傷心,但是可能不太記得在我們生病時,父母放下工作趕著帶我們去看醫生的憂心。

我的意思是,就算真的要控訴、審判父母,至少也要做到公平。記得父母沒買給我們的玩具,也要記得父母買給我們的玩具。記得父母給我們的處罰,也要記得父母給我們的照顧。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利益和立場去進行審判,那並不公平。

有人會堅持,自己在兄弟姊妹之間是受到忽視的那一個。這的確有可能是真的。有的父母重男輕女,有的父母偏袒老大,有的父母特別疼愛老么,有的父母甚至還會把小孩送給別人。不過,客觀上來說,要期待天下父母公平均等地對待每一個子女,本來就是不太可能的事。只不過,身為子女的人很難體會或相信自己的父母其實只是「平凡人」,有許許多多無能和無力的時候。許多人是在自己也為人父母之後,才能感同身受。

在子女的心目中,父母往往像天一樣崇高。或許因為期望特別高,一旦期望落空或打折扣,就會難以接受父母也是平凡人的事實。我們不一定要認同父母的每一個行為,但是真的不需要在自己長大成人之後,還念念不忘他們沒做好的事,控訴他們不是100分的父母。停止審判,其實我們自己也會比較輕鬆的。

5/29/2012

跟命運討價還價的女人:讀小說《睡吧,芙洛,睡吧》

小說家張翎於今年(2012)台北書展期間訪台,當時我買了她最新出版的小說《睡吧,芙洛,睡吧》,沒想到後來不但無緣參加她與哈金的座談會,也一直找不到時間讀這部小說。時間一晃就四個月了。所幸最後還是拜讀完畢,對我來說是相當引人入勝的故事,有達到unputdownable(讀不釋手)的程度。


芙洛是一個中國女子的名字,在加拿大的淘金地巴克維爾鎮上,中國人和洋人都是這樣叫她的。至於在她的家鄉,偏遠的中國北方小鎮順陽村,她被取名為小河,因為阿媽(母親)是在河邊生下她的。

這部小說的時間設定在一八六○年代。小河在小的時候,父母就幫她裹腳,寄望著她長大後能嫁給有錢人家,讓娘家沾點好處。但是沒想到,家裡的農事缺人手,小河自行放棄裹腳,下田幫父親的忙,學會了許多粗活。後來遭遇大旱,日子更難過了,小河被父母賣掉,以換取糧種。

因緣際會,小河被人口販子輾轉送到加拿大的淘金小鎮巴克維爾,賣給了當地一家中國酒館的主人吉姆當媳婦(妻子),取名芙洛拉,簡稱芙洛。

吉姆是個中國人,上一代從事刀匠的工作,他在前往巴克維爾的路上,因故失去了一條腿,成了跛子。既然無法進礦山淘金,吉姆便在巴克維爾開了一家酒館,生意不惡,而且他是當地華人的意見領袖。

芙洛離開故鄉千萬里,因為賣身,已無家可回。而眼前這個買她的丈夫,雖然不是壞人,卻跟家鄉的父親一樣,不太把女人當回事。或許是從小對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感到受傷,或許是賣身之後體會到從此只能倚靠自己,或許是成長過程中學會了各種鄙事,懂得自立自強,芙洛想方設法要謀求自立。

困苦的生活把芙洛磨練得身強體壯,個性堅毅,每天她都是鎮上最早起床的人,家中的大小事,舉凡煮飯洗衣、修爐補灶、養雞養豬、各種農事,她全都會做,甚至因為以前母親當過接生婆,她在旁觀摩多次也有了基本概念。做這些粗活不只是在盡媳婦的義務,芙洛深知「女人要有錢」的道理。她把自種的農作物拿到洋人的市場去賣,而更誇張的一點是,每當吉姆向她求歡,她都堅持要收費。吉姆雖然身為她的丈夫,也是她的主人,在這方面卻也只能順著她。

當時鎮上的洋人與華人是分開居住於街頭與街尾(這一點其實還滿耐人尋味的。明明大家都是從別處來淘金的外來客,洋人和華人卻是不相往來),彼此形同兩個世界。不過,不知為什麼,來自愛爾蘭的洋人酒館主人丹尼,卻對芙洛情有獨鍾。他三不五時會造訪吉姆的酒館,對芙洛有著似有若無的關心。

在一次與吉姆的牌戲賭博中,丹尼指定把芙洛當成賭注,結果竟然贏了。

雖然賭博的結果是算數的,芙洛卻無法順理成章地歸給丹尼。這中間當然牽涉到中國男人的面子,以及白人對黃種人的歧視。(如果硬要排順位的話,華人女子的地位好像最低?)不過芙洛終究得以離開吉姆,重獲人身自由。她在洋人區開了一家餐館「芙洛的廚房」,地點就在丹尼的愛爾蘭酒館隔壁。

芙洛遭到當地華人的排擠,也無法與丹尼發展正常的關係。然而,她並不因此氣餒或服輸,反而充分展現了堅毅的生命力。她仍是每天鎮上最早起的人,打理餐館的大小事,一心想要自立。而由於她膽識過人,沒有包袱又多能鄙事,每每遇到突發狀況,都有她挺身而出……

這部小說的敘事方式有個特別之處,那就是作家參考了一些史實,作為這部小說的基底。兩段史實就寫在全書的最開頭,似乎是想讓讀者在故事開展之前,就感受其真實性。歷史上,真的有中國女子被賣到美洲大陸,給有錢的中國單身漢當媳婦,也似乎真的有白人男子為中國女子贖身。(不久前,台灣不是也有新聞報導「曉鳳」的新聞,也早有不少台灣男子是在兩方地位有落差的情況下娶進外籍配偶。)

作家揉合了史實,加上虛擬情節的鋪陳,造就了這樣一部具有歷史感的小說。讀這部小說,讓我們彷彿回到一百六十多年前美洲西部開發、淘金的場景,看到中國人參與其中的身影。故事中還穿插著小河成長的歷程,讓我們不忘對照當時的中國農民是處在怎樣的困境之中。

如果說這部小說還有另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芙洛這位女性的角色被刻劃得十分強悍與堅毅。芙洛的人生際遇相當坎坷,然而比較特殊的是,她從來不放棄爭取生命自由的機會,而這是小說中其他華人女性角色所不具備的特質。因著這樣的特質,不管面對她的丈夫兼主人,或是她心有所屬的洋人,她都從不示弱。在家鄉,她總是順從父親母親的一切決定,為了解救家人,她選擇犧牲自己,也接受被犧牲的命運,然而一旦切斷了與家鄉的連結,她就是孤身一人了。身為一個人,她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也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由於作家本身旅居加拿大,選擇這樣的題材書寫,能個別著墨華人在美洲大陸上的發展經驗。過去我們常說「四海都有中國人」,這意指華人勇於向外拓展的精神,也呼籲華人出門在外應該互相幫助。比起過去,現在華人更是無所不在了,隨著中國的崛起與發展,未來我們勢必看到華人在世界各地都有更突出的成就,就像芙洛在長眠之時,不管洋人或華人都無法不表示對她的敬意。

後話:個人是覺得這部小說的書名太優雅了,不像作家的前兩部作品《金山》和《餘震》那樣有重量感。另外,封面的視覺似乎可以做得再強一點……我不是專家,只是覺得如果以這樣的書名和封面,在不認識作家的情況下,我可能會直接跳過這本書哩~

5/28/2012

只要還有一口氣,向前跑!讀《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2年級生》

真的是誤會!我買這本書不是為了參加馬拉松。實情是,上週在何嘉仁書店為了集點兌換會員卡,需要補足一百多元的差額,於是飛快在平台上瞄到這一本,就抓過來結帳了。

作者高木直子小姐已經在台灣出過多本漫畫,很遺憾的是我從來沒買過。我想大概因為我不是漫畫掛,加上不太注重個人生活風格這種事情,所以對於她一連串的漫畫作品都沒跟到。不過,因為常跑書店或逛網路書店,總是有機會瀏覽到她深具個人特色的漫畫封面,所以一眼就能認得出來。


如果說,我對《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2年級生》這本書有什麼期待,大概是想在裡頭找到業餘馬拉松跑者(=馬拉松2年級生)的跑步體驗。我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自己痛恨跑步,而這一點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改變。只不過,我並不會因為痛恨跑步就不跑步(很怪吧),而是在每次上跑步機鳥鳥地跑著的時候,繼續試圖領悟跑步的樂趣。

最近不是很流行一個觀念叫作「每天要做一件令你害怕的事」?其邏輯在於,人要勇於跳出自己既定的框框,人生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如果大家會覺得這個觀念有道理的話,那麼對於「每天要做一件令你痛恨的事」或許也不會覺得太奇怪吧!

為什麼痛恨的事還要去做?主要因為,跑步本身看起來不像是件壞事,而且放眼望去,許多跑者似乎都過得滿開朗又充滿活力的,那麼我想,因跑步而感受到的痛苦和疲乏,或許是有待克服的幻覺,或許是通往開朗與活力的必經之路,也或許僅僅是我還沒有參透它的真義。

所以我只好繼續跑,在跑步之餘,順便參考一下別人的看法。

不出所料,高木直子小姐之前出過一本《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1年級生》,依據簡介,該漫畫談的似乎是從沙發馬鈴薯體質轉換為馬拉松業餘跑者體質的過程,至於這第二本,談的就是作者如何在馬拉松的道路上更加精進:除了前往日本各地參加馬拉松賽之外,也揪來了更多的跑友,購入了更多的跑步酷炫裝備,更在每次比賽後大啖美食,狂飲啤酒……

眾所周知,每一場(全程)馬拉松賽都是42.195公里的路程。就算不跑全程,半程也有二十多公里,所以基本上我不得不佩服本書作者到處去挑戰馬拉松賽的精神和毅力。在不同的地方跑馬拉松,體驗到的是不同的風景、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氣候,還會有不同的食物和不同的突發狀況,因此雖然都是跑步,卻又有一種出門旅遊、與同好相聚的氛圍。看了這部漫畫,我有一種感覺,馬拉松跑者好像一旦邁開步伐,就再也停不下來。我強烈懷疑這當中有上癮的危險!

寫到這裡,才突然想起幾年前我其實讀過一對知名馬拉松跑者的書:《最美的奉獻》。迪克‧賀特先生(Dick Hoyt)和他的長子瑞克(Rick Hoyt),是美國馬拉松界知名的搭檔。瑞克自出生之後就罹患了腦性麻痺,雖然心智完全正常,四肢卻癱瘓而無法隨意行動。在他唸中學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要求爸爸帶他一起去參加一場慈善賽跑。爸爸迪克答應了,但是瑞克要怎麼跑?在眾人異樣的眼光中,爸爸推著瑞克的輪椅,完成了兩人生平第一次的賽跑。


不用懷疑,接下來兩個人都上癮了。當年的他們,就跟現在的高木直子一樣,到處找比賽去參加。而且迪克爸爸真的超猛,他不斷自我鍛鍊(會把沙包放在輪椅上推著練習),追求挑戰,後來曾與瑞克一起參加過超馬(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以及好幾次的鐵人三項(游泳、自行車、跑步)。馬拉松界還真是充滿令人敬佩的人哪!

這樣一想,我幾乎可以想像高木直子小姐的未來了(波士頓馬拉松在等妳喲~)。唯一的問題只在於,我到現在還是不了解,如果人類的身軀可以用來跑42.195公里,甚至100公里,那為什麼我跑個5分鐘就快受不了呢?這真是個謎啊!

(賀特父子是這樣跑過來的)

5/27/2012

健身房體驗第七週

哇,第七週,沒想到我真的撐過來了。眼看著重量訓練的日子就要滿兩個月了,真不可思議啊!可喜的是,我到目前為止都算是沒有偷懶,所以每週都有在進步的感覺。例如,對日常生活最顯著的影響就是,爬樓梯的時候變輕鬆了,甚至可以小跑步,搭捷運的時候,甚至可以帥氣地走樓梯也不覺吃力!

我想,我必須感謝我的教練以及我的同學。我的教練E先生相當專業,做事很有計畫,每次上課的前一天他都會傳簡訊提醒我。每次上課時,他會先設計好當週要鍛鍊的動作,並在一小時的課程之中進行完畢。對於新的動作,他會清楚講解要領,而且親自示範,然後要我實際操練看看。他會觀察我實際的狀況,再決定鍛鍊的份量輕重,也會指正我的動作。而且,無論我做得好或有點遜,他都是以正面的語言來激勵我。

除此之外,教練E先生還有一個小優點,就是他會知行合一地勤加自我鍛鍊,而不只是要求學員鍛鍊而已。記得幾週前的某一天,我曾在健身房裡偶然聽到有兩位歐巴桑在討論我教練,其中一位以驚呼的口氣說:「哇,他今天穿背心,我才發現他身材那麼好!」聽了連我都幫他感到驕傲,誠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哪!

至於我的同學Y小姐,已經跟隨這位教練鍛鍊了近兩年,對於重量訓練可說是相當有心得。在某種程度上,她可以說是教練的教練。她當然沒有任何健身教練的認證,但是她會對教練下指導棋,要求這位教練給我加重訓練……我想基於專業,這位教練應該不會屈服於惡勢力,不過我的確觀察到,有時當我練的份量較重而撐不太下去時,教練的嘴角會自然浮現笑紋,而我讀得懂那個表情的意思,那叫做「幸災樂禍」。

Y小姐非常認真地監督我,有時去健身房沒看到我,還會打電話問我為什麼沒有去……放眼全台灣,有多少健身房學員能像我這樣幸運,不但擁有優秀的教練、魔鬼的教練教練,還有緊迫盯人的教練特助呢?在這種情況下,要偷懶還真困難!

在上課的過程中,有時會跟教練交流健身的心得。記得有一次,教練稱讚我,說我很有毅力,某些動作可以一口氣撐完30下。我想了兩秒,回他說,每次做到一半覺得快撐不下去時,就會在心裡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身體,這不是我的身體…」這種試圖把疼痛隔離在外的思考法,好像是跟村上春樹學的(請參考他的跑步書)。教練對這個答案有點驚訝,他說當他覺得快撐不下去時,他會對自己說:「難道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嗎?……」看得出來,教練是個對自己挺嚴苛的人。

後來,我拿這個問題問Y小姐,同樣的情況下她會怎麼做?結果她有另外一招。她會跟自己說:「已經做完一半了,已經做完三分之二了……」咦,看起來好像我同學比較像正常人?

一路走來,深深感到身體的鍛鍊是一項「不進則退」的功課,有時候甚至也會想「這麼累到底是為什麼」,不過還好有教練和同學的激勵與指教,所以我想我很有機會堅持下去的~

5/26/2012

與KR女士的相遇:「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演講

在一個豔陽開心照耀的週六下午,我去參加了KR女士在國際會議中心的演講,主題是:清理後的「遇見」!

有關零極限和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老實說我沒有追得很勤。不過,我對於「清理」這個概念倒是一直懷抱著某種好奇。趁著這次有機會聽KR女士親自解說,就帶著一種找答案的心情來了。

KR女士的本名是Kamaile Rafaelovich,簡稱就是KR。她本人跟照片上的她給人的感覺幾乎一樣,充滿了自在、喜悅和平靜。她似乎喜歡穿著鮮艷的上衣,這種鮮豔的花色真的很有感染力。


演講的第一段,KR女士說明了「清理」的過程。因為這剛好就是我想聽的,所以個人覺得真是超讚的。我把我所理解的清理原則整理如下(不等於課程筆記):

人在生活中、生命中所遭遇到的「問題」,都與潛意識裡的「記憶」有關。這裡所謂的問題,可能是人所感受到的困難或障礙(例如缺錢),但也可能只是一個念頭(例如不喜歡某個陌生人)。至於所謂的記憶,則不只來自個人的生命經驗,也來自家庭、家族和祖先。

KR女士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今天遇到一個人,直覺自己討厭他。你對這個人的討厭並不只是來自今天這個當下的某個原因,其根源可能與你的家庭、家族、祖先有關。(補充:例如這個人身上的某個特質,可能在第一時間勾起你潛意識對過去某個人的記憶,因而帶出討厭的感覺。換句話說,如果只用意識去思考,你可能根本想不透為什麼自己會討厭他。)

問題往往伴隨著負面情緒,例如厭惡、恐懼、擔心、悲傷、憤怒等,但是也有可能伴隨正面情緒,例如沒有理由地喜愛某個人。

覺察到問題的存在時,我們並不需要去追究原因為何。事實上我們也不可能搞得清楚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問題的存在會影響到我們對當下事物的反應和判斷。例如對一個初識的人感到厭惡,可是那個人剛好是我們要在專案上合作的人,或是新交往的男女朋友的家人,如果我們任由這個莫名的厭惡影響我們,則不管專案或人際關係都會受到無謂的影響,帶給我們進一步的痛苦和煩惱。當我們覺察到這個現象,就可以有意識地進行「清理」,以期減少或消除這個問題帶來的影響。

記憶來自過去,基於某種原因而存留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如果讓過去的記憶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現在的行動,其實我們就是沒有活在當下,就是受制於過去。「清理」的目的是覺察問題,並把這個問題的記憶交給超意識以及神性(神聖的存有)去處理。透過清理,神性會把這個潛意識裡的記憶「中性化」,並進一步「歸零」。

*神性的部分或許有點難以理解,不過對人來說,清理基本上是一種「懺悔與原諒」的過程。我想這是因為過去的記憶形成的原因,不外乎:我的錯、別人的錯,以及誤會(不是任何人的錯)。透過懺悔和原諒的過程,可以讓記憶釋放,讓問題的記憶不再影響現在的我們,使我們不再用預設立場或偏見,決定現在或未來的事。

這世上,有些人因為成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或文化環境,因此內心深處(潛意識)有著「女性沒價值」的記憶。有些人因為家人曾經被騙錢、或自己曾經被騙錢,從此在金錢方面絕不信任他人,甚至變得很容易懷疑任何人。有些人因為曾經犯錯受到嚴厲的懲罰,從此小心翼翼深怕再犯錯……我們現在的行為模式、反應傾向,往往都與我們過去的經驗、家庭經驗,甚至祖先的經驗有關。就是這些記憶造成我們對人事物懷抱沒來由的恐懼、厭惡、擔心、排斥、喜愛、渴求……如果任由這些記憶牽引我們,其實我們就不是自由的人。

*那麼如何清理呢?根據《零極限》一書,清理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在心裡默唸或默想四句話:謝謝你、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

覺得太簡單嗎?的確有許多人覺得這四句話太簡單,於是會問各種實務上的問題,例如要說多少次才夠?需不需要大聲唸?可以用英文嗎?一定要針對特定事物來清理,還是可以把這四句話當成口頭禪?可以清理不認識的人嗎?可以清理寵物嗎?可以清理非生物嗎?……KR女士提醒,每當覺得不太確定的時候,就回到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的基本原則,也就是清理的基本原則:清理的主角是我們自己,而我們要做的是讓「我們」潛意識裡的記憶被神性所清理,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說那四句話。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清理工具,或是說,只要能幫助達到懺悔和原諒的做法,其實都是可行的。如果想知道KR女士或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提供了哪些具體的清理工具,請閱讀相關著作或上網查詢。

KR女士的演講,使我更了解清理的意義。清理並不是把問題移除,也不是把記憶移除,更不是催眠自己「問題不存在」,而是把記憶歸零。歸零的目的其實是「中正自己」,就好比一部磅秤要先校正歸零,才能用來正確衡量物品的重量,人在每個當下歸零,對外物的反應也才能出自當下最清明的判斷。

奇妙的是,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雖然有其理論架構,不過實踐的歷程卻是肉眼看不見的,甚至也是意識無法完全掌握的。KR女士提到,對清理的結果抱持特定的期待(認為清理一定可以解決問題),其實也是一種執念,這個執念也要被清理!

人本是七情六慾的動物,歸零並不是容易的事。古時候,人們在從事重大活動之前,都要先齋戒沐浴幾天,我想這就是某種程度的清理。唯有在心靈清明的狀態下,人才能做出明智的決定,通往幸福圓滿的人生路上也才不會鋪滿記憶的石子。

演講結束後,請KR女士在她的新書《零極限的美好生活》上簽名。她還親切地跟每個人握手~~開心啊~

(在YouTube上發現另一部也很棒的影片)

5/25/2012

抱錯嬰兒:This American Life人生故事

這是一則在美國公共電台節目This American Life聽到的故事(有關此節目製播的介紹,請見另一篇文:《聆聽美國的頻道》)。抱錯嬰兒(Switched at Birth)是一個錐心的故事。它發生在多年前,那個還沒有人會去挑戰醫師權威的時代。

1951年夏天,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個小鎮上,有兩個女嬰誕生在同一家醫院。這兩個嬰兒被醫護人員不小心搞錯了,於是兩位媽媽抱著對方的女兒回家。直到43年後,真相才被揭露出來,而當年的初生女嬰已經四十三歲了。當她們得知自己的親生母親另有其人,內心的震驚自不在話下。然而最令人不解的是,其中一位媽媽米勒太太,早在一開始就得知抱錯嬰兒了。但為什麼當年她不採取行動,換回自己的女兒呢?這兩位媽媽、兩個女兒,又分別受到什麼樣的衝擊?



「抱錯嬰兒」很像是連續劇裡才有的情節,沒想到還真的以極為戲劇化的方式在現實人生中搬演。這個故事中的兩位母親是米勒太太和麥唐納太太,她們於相近的時間內在同一家醫院裡生產,都生了女兒。出院回家時,不知道為什麼,被分到錯誤的寶寶。

米勒太太其實很快就知道不對勁,因為她發現抱回家的女嬰,體重少了好幾磅。她告訴丈夫這件事,沒想到丈夫卻回答她,說出這件事會令他們的醫生蒙羞(disgrace the doctor)。丈夫決定,就留下這個嬰兒吧!

米勒太太沒有堅持。這個女嬰被取名為瑪莎(Martha)。米勒家共有七個小孩,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其實從很多地方都看得出來,瑪莎和兄弟姊妹不一樣,例如瑪莎的頭髮是金色的,但其他的孩子的頭髮卻是深棕色的;瑪莎生性活潑,愛說笑話,其他人卻比較嚴肅、沉靜。

米勒太太心裡很清楚,她的親生女兒其實在麥唐納家,取名為蘇(Sue)。

米勒和麥唐納兩家人都是基督徒,分屬不同的教會,但彼此是認識的。只要有機會與麥唐納家的人見面,米勒太太總是特別注意蘇。她曾多次對麥唐納太太說,自己跟蘇「如同姊妹一樣」。麥唐納太太覺得這種說法很古怪。雖然米勒太太對蘇表現得很熱心,但她並沒有直接說出抱錯嬰兒的事(她曾跟自己教會的人說。不過儘管流言已經四處在傳,卻沒有人去告訴麥唐納太太)。

揭露不能說的祕密

就這樣,經過了43年(1994年),米勒太太終於打破沉默,寫信給兩個女兒——蘇和瑪莎——將真相告訴她們。麥唐納太太也終於得知這件事。(忘記是不是有做DNA親子鑑定。)這個真相,對誰的衝擊最大呢?

對麥唐納太太的衝擊?四十幾年來她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女兒蘇其實是別人的女兒。對她來說,這個真相等於奪走了她的女兒。失去蘇的失落感,似乎掩蓋過與親生女兒瑪莎團圓的好消息。

對蘇的衝擊?蘇回到米勒家認親,受到熱烈的迎接(雖然同時也有陌生和尷尬的感覺),而且一下子多了六個兄弟姊妹(她一直想要有很多個手足,因為麥唐納家只有兩個小孩),還有一大堆的親戚要認。她很高興能夠與自己的親生家庭團聚,但是她也同時對養育她的麥唐納家深懷感恩。對她來說,她等於多了一個家族。

對瑪莎的衝擊呢?瑪莎在成長過程中其實與家人有些格格不入。她覺得媽媽(米勒太太)對她一直沒有太多的期待,不支持她活潑外向的表達方式,也不鼓勵她上大學。至於姊姊們,甚至曾在長大之後直接對她說,她不是米勒家的人。當真相被揭露之後,米勒家的人把焦點都放在蘇的身上;米勒太太曾跟瑪莎說過類似「妳媽媽是麥唐納,妳媽媽……」的話,讓瑪莎有被遺棄和忽略的感覺。

至於米勒太太呢?大概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她沒有早點說出這個真相?難道她那麼畏懼自己的丈夫嗎?難道就為了不讓醫生蒙羞,可以捨棄自己親生的女兒?事隔多年,她把真相說出來,迎回自己的親生女兒,這樣對瑪莎公平嗎?種種的疑問,在最後揭開。

接受訪問時的米勒太太已經九十幾歲了。她細說當年,生下女兒之後好幾個月,因為自己身體虛弱而進出醫院多次。當時家裡經濟拮据(養七個小孩),受到醫生和醫生娘許多照顧。在這種情況下,的確很難去指控醫生給錯嬰兒。至於為什麼米勒太太不直接跟麥唐納太太攤開來直說呢?她回答,她向麥唐納太太說自己和蘇「如同姊妹一樣」,其實就是想暗示對方。要知道,當年還沒有DNA親子鑑定的技術,她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個血緣關係。

年邁的米勒太太說到自己終於認了親,情緒激動起來。對她來說,她只是一個想要認回自己親生女兒的媽媽;對她來說,四十幾年當中,見到自己的女兒卻不能相認,是多麼揪心的一件事;對她來說,揭露真相讓她了了多年的心願。

真相能療癒某些人的傷口,卻也可能同時讓另外一些人受到傷害。兩位母親,兩個女兒,一場抱錯嬰兒的意外,讓這兩個原本不相干的家庭,奇妙地牽繫在一起。這四個人,有著四種不同的心情,讓我們得以從四種立足點,去體會這場意外的錯誤帶給人的衝擊居然可以這麼不同。

或許值得欣慰的是,瑪莎和蘇這兩個被錯置了四十多年的女兒,雖然彼此沒有血緣關係,現在卻得以共同擁有兩個家族,參與彼此的生命。


如夢似幻的記憶拼貼:讀書會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

短篇小說作品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是環繞著昔日台北中華商場的場景所寫成的10部短篇小說。


看得出來,這部作品的文字建構與圖像呈現,都充滿了細膩的巧思和創意。整體而言,的確透露著魔幻迷離的氛圍,因此算是相當成功。封面的設計,據說來自作家本人,放在書店平台上或許不若其他書籍來得搶眼亮麗(因為色調的關係),但如果你願意把它拿起來細細端詳,應該很難不與封面上的那隻斑馬四目相對——怎麼會在這裡遇到你?——當然這可能是一種錯覺,你以為斑馬正在看你,但難道你不是正在看著牠……

討論這部作品時,似乎很容易陷入對中華商場的記憶當中(哇這無形中洩漏了大家的年齡,而我也因此被迫提供自己的出生年份資料給國稅局以外的人士)。不過,比起曾經住在中華商場那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棟樓房其中一戶的人,我們這些過客、訪客或外來人,其實對這個商場都只有淺薄清淡的印象,無法正確描摹出有關這個已然湮沒的社區的確實記憶了。

或許正因為這樣,這部作品也有某種記錄時代的意義。

回到作品本身,作家說故事的功力沒話說。簡潔又不失細膩的文字,在看似平鋪直敘之間,卻又將魔幻與現實嵌合得如此自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描寫,是魔術師用紙剪出一個小黑人,然後讓小黑人跳舞、與路人互動的過程。雖說世間魔術師的把戲有時候真的就是能令人瞠目結舌,但現在可是透過文字的敘述來使人瞠目結舌啊,這就不是魔術師的俐落,而是作家的俐落了。

令人佩服的是,小說中的魔術師,從第一篇出場當主角,接著在各篇的背景穿梭,隱約出現,乃至於在最後一篇的仿如謝幕之舉,那股神祕與迷幻的氛圍始終不減,甚至給人臨別一眼的震撼,留下了難言的餘韻。這餘韻已經超脫了對中華商場這排建築以及其居民的緬懷,而是呈現出對生命經驗的一種拼貼。拼貼的原始目的似乎是把記憶還原,然而在試圖還原的過程中,卻反而重新創造了一些原本沒有的東西……但那又不是全然沒來由的虛構,而是對人類情感與知覺經驗的另一種層次的詮釋。

傳說,在商場的女廁裡有一座可通往99層樓的電梯;傳說,若褻瀆了廟裡的石獅子,晚上他會來找你;傳說,算命師家裡的魚缸裡有一隻透明的金魚;傳說,西裝店師傅家裡有一隻雪白色的貓,有一天牠卻不知去向……都說人想要探求真相、搞清邏輯,但是在這部作品裡,我們發現魔幻虛擬的傳說更迷人,誰也不想質疑或戳破它。就好比欣賞一場魔術表演,或許我們可以說,觀眾原本就懷著一股甘心被擺弄的心情而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享受到意料之外的驚奇。

於是,記憶是不是那麼真實,已經不重要了。透過這10部短篇,我們或許能體會:消逝的物事,不見得已經不存在,它很可能還刻劃在當事人的心底。而心底留存的記憶,不見得完全真實,經過比對之後,人方能察覺自己視角的有限。

一部精心構築的作品,一場撲朔迷離的魔幻演出。

聆聽美國的頻道:This American Life

在iPod被我荒廢之前,This American Life是我最喜歡聽的網播節目(podcast)。可惜最近因為生活習慣的改變,聽廣播節目的時間只剩下每天睡著前的十分鐘(說不定只有三分鐘)。再加上近來好像都在收看TEDTalks,結果都沒花心思去追任何podcast節目了~世界上好東西太多也是種苦惱啊。

This American Life是美國芝加哥公共廣播電台製播的節目,如果翻譯成「美國人這樣生活」,不知是否恰當呢?記得對這個節目的初步印象是:主持人講話很快,咬字很「家常」,用來練習聽力似乎有點吃力。不過節目內容實在很有趣、很有料、很有味道。有興趣試聽的人,可以在iTunes Store找到它,或是直接上網到This American Life的網站下載收聽。



探觸人生的種種滋味

平常在台灣聽到的廣播節目,內容不外乎播放音樂、人物訪談、話題討論、活動宣傳,以及哈拉和賣藥等等。我對廣播節目的製作是外行,不過我推測台灣應該很少有廣播節目會用三個月以上的時間籌備一集的節目。

This American Life節目每週播出一集,每集會有一個主題,而主題本身就常常很耐人尋味,例如:Break-UP(分手)、It’s Never Over(沒完沒了的事)、Roadtrip!(公路旅行)、Home Alone(一個人的日子)。每集長度約一小時,除了開場和串場和預告之外,通常會有三個故事(story)。

所謂的故事,就是與主題有關的人物訪談,但並非單純的你問我答,而是穿插著主人翁與相關人物的訪談,以及旁白、獨白等等,更重要的是,還配上超有fu的音樂,整個兒讓人沉浸在那個氛圍裡(強烈建議:不想聽說話也不喜歡聽人說英語的人,還是可以為了那個fu而試聽看看哦)。

我聽過幾個讓人感觸很深的故事。例如在It’s Never Over那一集,有一位女士正面臨著一個沒完沒了的煩惱:她在七、八年前(確實時間有點忘了)向一位老人買房子,當時這位老人又病又窮,又沒有親人,名下只剩這棟房子。老人需要錢,所以必須賣房子,但是賣掉房子之後他就沒地方住了。於是他開出一個特別的條件:房子可以便宜一點賣,但是買主必須答應讓老人繼續住在裡面,直到過世為止。意思就是,買房子送老人。

當時,女士和老人都覺得,以老人衰弱的程度,應該沒幾年就會去見上帝。萬萬沒想到,房子易主之後,老人的身體狀況反而漸漸恢復了,就這麼住在已經不是自己的房子裡,一年又一年。經過了這些年,女士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孩,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可是這個附送老人的房子,讓她備感困擾。

訪談時,那位女士被問到,有沒有曾經期望老人快一點去見上帝?女士用略為窘迫,卻又誠懇的語氣回答,是的,其實有時候跟老人打招呼問好時,會私心希望他回答「不太好」!而老人被問到,會不會覺得住這麼久不好意思,老人說,這並不是他能夠掌控的,他不會有罪惡感。

在這段故事進行的過程中,聽眾可以聽到背景傳來悠揚的鋼琴彈奏聲,這是老人彈著鋼琴,樂聲迴蕩在房子裡。

一個沒有對錯,卻有著無奈和包容的真實故事。

因為熱血,所以有料

This American Life節目的製作小組為了蒐集題材,不斷尋找、徵集和篩選可行的故事,並在決定故事之後,出發到當地採訪故事主角和相關人士。一則故事的訪談錄音可長達12小時,而這些錄音資料經過消化、篩選和剪輯,出現在節目中只會有15分鐘左右。可以想見,前製、訪談和後製所需的時間和心力都相當吃重。此外,節目首播時還是以live現場進行。(曾經試著以預錄的方式播出,但是感覺不對,所以又恢復現場直播。)故事訪談的片段當然都先錄好並剪輯完畢,但是主持人的串場以及配樂,都是現場播出時即時搭配在一起。(據說每集現場播出時,錄音間裡都會聚集一堆「觀眾」。真想知道如何報名參觀。)

對於故事的選擇以及主題的設定,這個團隊是很有心得的。例如在Roadtrip!那一集,有個年輕人搭乘長程灰狗巴士穿越沙漠地區,車行了好幾個小時之後,還是在荒涼的沙漠中。年輕人試圖找同行的乘客攀談,但是大家都冷漠不回應,甚至在得知他打算錄音之後更對他敬而遠之。年輕人描述著那種荒涼和寂寞,讓人很能感同身受。

主持人Ira Glass主張,故事要好聽、吸引人,必須注重「細節」(吳念真導演也有這樣的看法)。他在進行訪談時,會引導受訪者描述事件發生的過程,包括時間、地點、情節的順序、相關物件……有具體細節的故事,就是會讓人忍不住想聽下去,想知道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事。細節引人入勝。然後,還要能在故事的結尾,引導出主角的反思(reflection),也就是故事的意義(significance)所在。

原來,結構的存在並不會讓一個廣播節目顯得呆板,反而是使它豐富且具有層次的要素。就像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嚴謹嫻熟的基本功不可或缺,美學的原理不可或忘。在節目的背後,有著如此嚴謹的製作態度,難怪那麼耐聽!

然後,我也熱血了一下

為了對這個節目,以及主持人有更多的了解,上網查到主持人Ira Glass的背景,也在YouTube找到幾則相關的影片。似乎Ira Glass很願意教大家如何製作電台節目,不但在影片中解說,事實上1999年時還與一位漫畫家Jessica Abel合作出了一本「教戰手冊」——《Radio: An Illustration Guide》。哈,我上亞馬遜書店把它買來了。薄薄的一本,只有32頁,17x23.5公分的詭異開本。相信應該是有很多聽眾熱愛這個節目,所以才催生出這一出版物的吧!

拜讀完一遍,對於這個節目的製作流程有了概略的了解,也讓人對節目製作團隊感到由衷的敬佩。作者知無不言,開誠佈公地娓娓道來。Ira非常鼓勵大家可以自己試試製作廣播節目。對於有心了解美國文化,以及喜歡欣賞好故事的人來說,這個節目是上上之選。

相關資料

(a) This American Life節目的網站www.thisamericanlife.org
屬於芝加哥公共電台WBEZ 91.5 FM的節目。因為是公共電台的節目,每年都會舉行募款活動,主持人會特別撥出時間來,呼籲大家捐點錢,幫忙支付網路傳輸費等等。

(b) 奇書《Radio: An Illustration Guide》, by Jessica Abel & Ira Glass
這本「書」的頁數雖少,內容卻比想像中豐富,總主題是:How to make radio that is good(如何製作好的廣播節目),子題則有:
- Where do stories come from?(節目中的故事是哪裡來的?)
- Things come together, or: glomming on(主題會自己成形)
- The art of the interview(訪談的技巧)
- Writing: getting your story straight(撰稿的技巧)
- Editing: the invisible art(剪輯)
- Putting music to words(配樂)
- From the top, take 2(節目開頭的引言)
- From the top, take 3

(c) 同場加映:This American Life 單集故事介紹:《抱錯嬰兒


有沒有閱讀習慣,反映你的「續航力」

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之後,許多人與書本漸行漸遠了。現代社會生活繁忙,沒時間讀書似乎是不得已的現象。既然我們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可以運用,養成讀書習慣就意味著,當別人在跟朋友吃飯聊天、看連續劇、唱KTV、外出遊玩時,你可能正沉浸在書中的世界。閱讀,不但需要對書投入,還得減少一些社交與娛樂活動。你必須取捨。

許多人都是隨著離開校園愈久,閱讀的量和質漸次下降。一年買不到幾本書來讀的人多不勝數,而一旦閱讀量減少了,漸漸地也會變得不太能讀進較具深度的內容。

請注意,這裡所說的「閱讀」,不是看報紙、看雜誌、看漫畫那種閱讀,雖然閱讀這些讀物多少有收穫,但不可否認,休閒和消遣的成分居多。我指的閱讀是,花時間和心力去了解某種知識、某種觀點或某種趨勢……這需要費點力,進行思考。

有閱讀習慣的人,有點像是有運動習慣的人,經常性地在鍛鍊自己的「思考肌肉」,經常性地讓自己反覆進行理解和思考的練習,經常性地在探索與推敲知識、觀點或趨勢之間的關連。透過這個過程,就會鍛鍊出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有鍛練思考和沒鍛練思考的人,經過一段時間,會顯現出差異。

或許可以說,重點其實在於鍛鍊思考、刺激思考,而不是閱讀的行為本身。因為可以鍛鍊思考的方式不限於閱讀,如果一個人經常性地透過網路上的資料在充實自己的知識和專業,或是經常性地參加研討會、教育訓練,增進自己在某個領域的知識和專業,那也會有鍛鍊思考的效果。只不過一般來說,有沒有閱讀習慣,是一個人有沒有在鍛練思考的很好指標。

在公司面試新進人員時,我一定會問對方,平常喜歡讀什麼書、最近讀了哪些書。我會試著從一個人閱讀的書當中,推知他們有沒有閱讀的習慣、有沒有在鍛鍊思考。在工作上,我要找的是有能力進行中、深度思考的人。

例如,如果一個人主要的閱讀內容只有漫畫,我會合理推測此人對較艱深的文字或知識是沒興趣的,甚至有可能無法掌握(漫畫愛好者或許比較擅長圖像思考)。又如果應徵者回答我,最喜歡的書是某一本好幾年前出版的書,那麼我也會合理懷疑,此人的閱讀習慣已經(開始)弱化了,因為這個人似乎很久沒閱讀啦!

在職場上工作,如果一個人很幸運地進入還算適合自己的行業,坐穩了位子,通常會開始覺得勝任愉快,然後或遲或早,會進入一個維持現狀的階段。此時,因為工作上游刃有餘,人不會感到有很迫切的需求要去鍛練自己的思考肌肉。不過,在所屬的業務領域中,漸漸地一定會有新的知識、趨勢或應用方式出現,但已經變成老鳥而選擇維持現狀的人,掌握這些新事物的意願和速度卻是愈來愈慢。

一開始落後一點點,還沒什麼感覺,就算沿用老方法辦事,還是可以把工作搞定。但總有那麼一天,維持現狀的態度已經妨礙到效率和創意,妨礙到部門甚至公司的發展。這時候,終於被迫update,開始想要找幾本書來讀,試圖填補跟不上社會脈動的空虛感。只不過,或許當今競爭激烈、淘汰快速的商場,不見得能給人充裕的時間跟上時代的腳步。

讀書是累的,要在工作之餘,用僅剩不多的空暇時間讀書,真的不容易。

書是昂貴的,一本書的價格大約200-300元,相當於一頓還不錯的簡餐。

如果沒有體認到閱讀的價值,沒有養成閱讀習慣,沒有感受到閱讀是一種享受,那麼我們很容易就會捨棄書本,去從事比較輕鬆快活的事。

不能否認,世界上有很多書讀了之後也看不出能派上什麼用場,博覽群籍的人也不見得一定成功。沒人能保證,閱讀一定可以讓人找到黃金屋或顏如玉。但如果你是個對自己職業生涯有所期許的人,如果你沒有鐵飯碗可以捧,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人生似乎正面臨瓶頸和停滯,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或許可以檢視一下自己是否還保有吸收新知的習慣(很可能進度已在落後了)。

想要與時俱進,一定程度的閱讀是少不了的。如果去觀察那些攀上企業高層且能持續呼風喚雨的人,一定會發現他們很用功,無論是在自己所屬的專業領域或一般領域,他們都在追求精進。他們會持之以恆地閱讀,藉由閱讀更新自己、壯大自己。無論是初出社會的年輕人,還是已成為社會中堅的中年人,都有機會透過這個閱讀的祕密,持續鍛鍊思考力,而且只要能設法跟自己的專業結合,靈活運用,一定能為人生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5/20/2012

謝謝邱永漢先生

邱永漢先生於5月16日在東京辭世,我是隔了兩天才看到新聞。有點訝異台灣媒體對這個消息的冷淡。或許這與他的生平有關?有興趣的人可上維基百科了解。

我讀過幾本邱先生的書,他的某些觀念影響了我,就算未來也會繼續影響下去。我記得自己還曾經打算要有計畫地閱讀他的著作,從中汲取所謂的賺錢智慧。

翻開我的財經書閱讀筆記,裡頭有邱永漢先生《如何成為有錢人》與《賠錢才學會做股票》這兩本書的摘錄。(剛順便查了一下博客來網路書店,發現這兩本書都已絕版~)

在《如何成為有錢人》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人對金錢的種種心態,例如他引用日本諺語:「嘲笑一錢的人將會因一錢而哭泣。」每次看到這句話,我都會再次提醒自己莫輕視小錢。他又說:「大部分民眾都是屬於無法控制自我欲望的不善理財者。」這句話我也謹記在心。


關於如何成為有錢人,邱先生的見解特別受用,而且值得深思:

*想成為有錢人,最好養成花錢小氣謹慎的習慣。
*一個人能耐心地存下相當於薪水收入而言一大筆錢時,就能掌握「用錢滾錢」的方法與技巧。……當你手邊擁有一大筆錢時,你才能夠理解、體會金錢的作用與威力。有這種體會和沒有這種體會的人,眼光和鑑識的層次完全不同。
*我發現這個社會大家都很忌妒出頭的人,所以最好不要招搖,盡量過不惹人注目的生活。
*愈有錢的人住宅愈靠近辦公室,愈沒錢的人距離愈遠。
*投資股票損失的人,多半是股價便宜時不看盤。

每一句話裡,都隱含著很細膩的社會觀察。


在《賠錢才學會做股票》書中,邱先生談到股票投資的原則,同樣觀察細膩,出言犀利:

*愈沒膽量的人,愈容易高檔買股、低檔賣出。
*自己進去買股票和賣股票情報獲利,根本是兩回事。
*股價暴跌才能製造新的回升契機。……身為投資者,最重要的是正確預測出接下來將走紅的產業與企業是什麼。
*景氣反轉時率先走下坡的,通常就是股票。……股票是對錢潮流動方向敏感的人玩的,無法掌握錢潮的人,其實不適合買股票。
*股票投資仍有一些永遠不變、必須遵守的法則:不要聽信證券公司營業員的建議、不要借錢買股票、不要太在乎股價指數,而應傾全力尋找潛力股。忘掉買價,專注研判股票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認為,股票市場是了解經濟發展與變化的「櫥窗」與「溫度計」,不是賺錢的地方。

在我心目中,邱永漢先生不只是「賺錢之神」,更是個俯仰無愧於天地的人。非常感謝有機會成為他的讀者。

另一件動物可以啟發我們的事:道德行為

有兄弟姊妹的人,是否在成長過程中的某個時刻,曾認定爸媽對自己「不公平」?有些人可能覺得爸媽重男輕女,有些人則心知爸媽比較重視老大或疼愛老么。無論如何,「不公平」的事情一定曾出現,「不公平」的感覺每個人都經歷過,重點是,我們如何讓這樣的經驗影響自己?

如果看到動物對「不公平」的處境也是超級不開心,是否能給我們一點療癒?

法蘭斯‧狄瓦爾(Frans de Waal)出生於荷蘭,是個生物學家,他的研究領域是黑猩猩的社會行為。他特別感興趣的是靈長類的道德概念。在論文與書籍中,他常把動物行為與人的行為做比較,使我們在看動物行為時,不是停留在純粹的生物研究觀點,而是能同時省察人之所以為人的處境與抉擇。這部TEDx影片所要談的就是動物的道德行為(Moral behavior in animals)。在TED網站上收看,可選擇中文字幕。



「人性」是個大家聽慣也用慣的詞彙,似乎暗示著除了人以外,其他的動物就沒有慈悲、同情、公平、正義等概念。這其實是個誤解。例如,狄瓦爾發現黑猩猩在打架之後會有和解的行為。在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競爭世界裡為何需要和解呢?似乎是動物個體之間也會有維護關係、修補關係的需要。

狄瓦爾指出,道德的兩個主要支柱是互惠(reciprocity)與同理(empathy),表現出來的就是公平(fairness)與同情(compassion)。

動物的合作概念

他先播放了1937年拍攝的動物實驗影片,來說明靈長類動物如何合作:圍欄裡有兩隻黑猩猩,合力拉繩子(各拉一條),要把箱子拉近圍欄,以取得箱子上的食物。由於箱子很重,只有一隻黑猩猩的話是拉不動的,因此產生了合作的需要。狄瓦爾要我們觀察,兩隻動物如何溝通以決定拉繩子的方式。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兩隻黑猩猩發展出同時性,也就是在同一個時點一起出力拉,這樣才有效果。

這樣的動作看起來似乎稀鬆平常,不過別忘了大多數的動物是做不出這樣的合作行為的。接著,另一段影片呈現,當兩隻黑猩猩其中一隻不餓或不想出力拉繩子時,另外一隻會怎麼做。

我們看到,不餓的黑猩猩會一直分心,想到旁邊去,但是餓的那隻黑猩猩會一直要同伴回來,不斷催促牠幫忙拉。而等到箱子終於拉過來之後……很有趣的是,這隻餓的黑猩猩倒是會把不客氣地把同伴的份吃掉(不會因為對方也出了力,就認定食物要一人一半)。

狄瓦爾指出,餓的黑猩猩很清楚自己需要幫忙才能達成目標;不餓的黑猩猩本身沒有拉箱子的動機,但還是願意幫忙,這就是互惠(你現在幫我,我以後幫你)的概念。

狄瓦爾自己則以大象做實驗。兩隻大象同樣要學會合作,把箱子拉近,以取得箱子上面的食物。大象很快就學會要一起拉(這一次,如果不一起拉,不但箱子不會移動,繩子還會扯掉)。

實驗中偶然發現,有一隻大象發現了省力的(作弊)方式,牠腳踩在繩子上,讓繩子不會被扯掉,然後讓另一隻大象做完所有拉繩子的動作。而箱子靠近之後,這隻作弊的大象倒是不會忘記把食物吃掉。大象的聰明程度有沒有超乎我們想像呢?

動物的同理心

同理心代表著能了解別人的感受,並與別人一起感受。其中一環是透過表情或身體模仿對方,與對方同步。另一環則是透過認知,也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所謂的設身處地。

舉例來說,呵欠會傳染的這個現象,就被科學家認為是一種同理的表現。黑猩猩和人一樣,看到同類打呵欠的影片,不久之後自己也跟著打呵欠。安慰也是人和動物都會有的行為。

動物的利他行為

利他指的是在意他人的處境。狄瓦爾介紹了一個利他選擇的實驗。兩隻黑猩猩待在相鄰的籠子裡,其中第一隻擁有紅色和綠色兩種顏色的代幣(token)。如果牠拿紅色代幣給實驗者,實驗者就會餵牠一塊食物。如果牠拿綠色給實驗者,實驗者就會同時餵兩隻黑猩猩食物。換句話說,紅色代表只有自己,綠色代表利他。無論這隻黑猩猩選紅色或綠色代幣,牠自己都有東西吃,所以如果牠偏好使用其中一種顏色的代幣,那就是牠刻意的選擇。

研究發現,如果第二隻黑猩猩都沒有任何反應或表示,第一隻黑猩猩使用綠色代幣的比例接近60%。如果第二隻黑猩猩有做出一些行為引起牠的注意,則選擇綠色代幣的比例會升高至65%左右。但如果第二隻黑猩猩是用威嚇的方式,第一隻選擇利他的行為會減少至53%左右。

似乎,黑猩猩本來就有某種程度利他的傾向,而同伴的行為將會影響這種傾向的強弱。人是否也很像這樣呢?如果我們要拜託別人幫我們,威嚇似乎不是很有效的方式。

動物的公平行為

最後一個實驗要探討動物的公平概念。兩隻僧帽猴待在相鄰的籠子裡(牠們原本是同一族群,所以可以說是互相認識)。如果牠們學會把一顆石頭交給實驗者,實驗者就會給牠們一塊小黃瓜。這樣的動作可以持續進行二十次,兩隻猴子都能學會這個流程。

接下來,實驗者改變給的食物。第一隻猴子拿到的仍會是小黃瓜,另外一隻則拿到葡萄。(對僧帽猴來說,葡萄比小黃瓜好。)這個差異,造成了不公平,兩隻猴子會有什麼反應呢?

第一隻猴子先拿到小黃瓜,沒事,吃下去。然後他看到第二隻猴子用石頭換到了葡萄。接著,第一隻猴子遞出石頭,再次拿到小黃瓜,咬了一口,確定不是葡萄,此時牠把小黃瓜往籠子外扔了出去!還搖動籠子、伸手拍打地面表示抗議。而在此同時,牠看到第二隻猴子又用石頭換到了葡萄。

第三次,牠把手上的石頭往牆壁上敲敲,似乎要確定自己的石頭沒問題,然後遞給實驗者,無奈這次拿到的又是小黃瓜,牠再次把小黃瓜扔出來……

狄瓦爾說,這就是「占領華爾街」的猴子版。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影片很好笑(如同現場聽眾的第一反應)或是覺得實驗很殘忍,但也就是這種對動物行為的觀察,幫助我們理解公平與不公平的意義與影響。他提到,許多領域的學者都不相信或不認為動物有公平的概念,但是這個實驗透露著不同的訊息。他認為,道德是演化來的,在靈長類動物的身上,不但有同理和安慰的本能行為,也有利他的傾向,也有互惠公平的概念。

遭遇不公平的對待時,人的直接反應其實會跟這隻僧帽猴差不多吧,只不過人因為經過社會化,懂得隱藏或修飾自己的反應。如果說對不公平的感覺是一種本能,那麼人類比其他動物強的,或許就在於可以選擇自己的回應之道。

狄瓦爾是一位活躍的科學家,2007年,獲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2011年,獲Discover選為偉大科學家(Great Minds of Science)。

5/19/2012

用優勢換自由:讀《不為老闆,我為全世界工作》

「全球的游牧工作人口,估計到2013年將達到12億!」回想起來,這應該是我買這本書的第一個原因,我想知道什麼樣的人在從事這種型態的工作。至於第二個原因,則是為了我的姪子和姪女。十幾二十年後他們將成年,得開始決定是否以及在哪裡攻讀研究所,得選擇如何開展自己的人生與事業,而屆時,全球的環境以及工作的條件,很可能跟現在不一樣。或許,游牧工作會是一種具優勢的生涯形態,我想幫他們了解一下這個發展。

《不為老闆,我為全世界工作》這本書有收穫,但是我只讀了一半。讀過內容,再對照原書名The Rise of Global Nomad: How to Manage the New Professional in Order to Gain Recovery and Maximize Future Growth,我是覺得這本書有一點點誤導。


簡單的說,這書的中文書名和呈現,讓人以為本書旨在說明游牧工作者的優勢條件在哪裡、從何而來,進而教工作人如何培養自己成為游牧工作者,以便在未來的世界中擁有競爭的優勢,無論到哪裡都是企業爭相網羅的人才。針對這部分,本書確實指出了一些趨勢,包括全球化如何造成企業向海外擴張、人才外派,游牧工作者的機會因此大增。作者實際找到在杜拜、倫敦、香港、紐約、雪梨等地遷徙的多位游牧工作者,請他們描述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樣貌。

不過,總體而言,作者撰寫本書的出發點,比較是在教跨國企業看清游牧工作者的特性與過去的外僑不同,進一步教跨國企業如何網羅及善用這類人才。

既然書買了,也讀了一半,就把讀前半部的心得記錄如下。

「游牧工作」的現象,或許對我們來說也不是那麼陌生。身在台灣的人,應該很習慣企業赴大陸或東南亞地區設廠這種事,而親朋好友裡或許就有人必須經常性地往返兩地甚至好幾地。這就是一種勞動力的流動。只不過,一直以來我們比較習慣工作者是長期甚至一輩子效忠同一家公司。但是現在的游牧工作者,則是效忠其游牧形態,換句話說他們可能每隔三五年就換一家公司,但都是屬於游牧工作,所以很可能每隔幾年就遷徙一次,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城市生活,等於逐工作而居。

游牧工作者在哪裡活躍?

作者指出,這些流動的勞動力大多流向亞太地區。這是因為已開發國家的市場成長力道已經趨緩,最近幾年又還處在金融海嘯後的療傷期,至於成長力道強勁、潛力十足的就是以亞洲為主的新興市場。當以中國為主的世界工廠,逐漸也成為世界市場,商業的座標軸似乎也開始偏移過來。企業與人才紛紛湧入亞洲以及各新興市場(例如泰國、越南、印尼、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肯亞、安哥拉、匈牙利、克羅埃西亞、烏克蘭、土耳其等)。這些新興經濟體邁入工業化之後,對於中產階級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游牧工作者都是哪些人?

時勢所趨,作者指出,新型態的全球游牧工作,將是1983年以後出生的Y世代(大約現在30歲以下)的舞台。他們從小與電腦為伍,很早就熟悉網路環境,擁有唸大學和研究所的機會,又搭上全球化的風潮。2008年之前全球景氣有一段長長的榮景,使得他們的成長過程相對順利。作者認為,「他們很可能會是歷來最具生產力的世代,因為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工作,運用科技,而且把改變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Y世代有著「過度自信、缺乏忠誠又反覆無常」的名聲,但這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成長的經驗與之前的世代都不同。他們的五個重要特質是:熱愛改變、精通技術、國際化與多元文化、具社會價值,以及強烈的自信。例如,他們想要盡可能取得對未來職業有幫助的經驗,可是他們不會去考成堆的證照,而是用大量多元的生活經驗(海外自助旅行、打工度假),向雇主證明自己的適應力與多元包容性。當他們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之際,正巧遇上全球性的不景氣,因此找工作對他們來說是一段辛苦的過程,但是其中有些人在父母的資助之下,得以去從事非典型的工作,例如去第三世界國家協助蓋學校、教英語、參與生態保育工作等。

什麼樣的人有條件成為游牧工作者?

首先語言是關鍵。放眼世界,以英語為母語或第二外語的國家,在經濟發展上多了一層優勢。例如印度因為有大批熟悉電腦和英語的年輕勞動力,快速成為世界的服務中心。相比之下,中國的工科人才也很強,卻因為沒有流利的英語能力為後盾,很難進入跨國企業工作。

此外,書中訪談了許多游牧工作者,他們的背景通常是來自混合國籍的家庭,居住在家鄉以外的地方,所以求學時被送進國際學校,從小就接觸多元國家、多元文化的同學和朋友。他們的家庭常因父母的工作需求而遷徙,使他們常跟著轉學、到處旅行。這樣的經驗使他們極能適應多元文化的環境,也常練就兩種甚至多種語言。不像傳統印象中,轉學生有適應環境、交朋友的困難,他們練就了社交能力,能快速與人連結。

至於他們的職業能力可能有兩種優勢,「一種擁有廣泛的商業專門知識,一種擁有深入的技術能力」,其中很高比例的人擁有「經濟、國際商業、企業管理」等商學學位。

對多元文化環境感到自在,又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技術,使得這群游牧工作者在跨國企業的商業場域中如魚得水,占盡優勢。讀到這裡,可以理解所謂的游牧工作者其實是具備了某些特定條件。如果工作者不是先天具備這些條件(例如父母其中一人的母語是英語,或自己從小在海外留學,或曾跟著父母派駐海外生活),想要爭取這種領高薪、生活多采多姿的機會,還真的滿拚的。

年輕人總會夢想走向世界,總會一心認為美好的生活在他方,想出去闖闖,想雲遊四海,我想我的侄子侄女以後很可能也會有類似的想法。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想提醒他們,練就流利的外語、增加國際文化交流經驗,以及擇定一兩種專業能力,會是正式進入社會之後,讓自己與眾不同的優勢。

5/18/2012

看清自己跌倒的所在:2011年丹佐‧華盛頓賓州大學畢業演說

網路的發達,帶來了種種的好處。其中一個,我覺得是時空的重組:「過去」發生的事,因為以影音的方式記錄下來,「現在」可以隨時播放重演。發生在「遠方」的事,因為以影音的方式記錄下來,等於跨越空間的限制,來到我的「眼前」播放重演。

美國大學的畢業演說影片,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些影片特別令人感同身受,我想可能是因為YouTube上的幾支演說影片演講者剛好都是我們熟知的名人,例如賈伯斯、歐普拉、JK羅琳、比爾蓋茲等,而我們每個人對畢業典禮這事也都不陌生。畢業典禮代表著人生一個階段剛剛結束,正要迎向另一個未知的階段,因此這時候人的心情是百味雜陳的。在這樣的心境之下,聆聽演講者的分享和祝福,特別有感覺。

2011年,賓州大學畢業典禮邀請了知名演員暨導演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來演講。他並非賓州大學校友,但他兒子是賓州大學學生。另外,多年前他曾與湯姆‧漢克一起演出電影《費城》,其中有幾個場景就是在賓州大學校園拍攝的。

首先必須說,這場演講的風格跟我之前介紹的幾部影片很不一樣。如果說芭芭拉‧艾倫瑞克的演說充分展露作家的犀利,艾倫‧狄珍妮的演說有如一場歡樂脫口秀,那麼丹佐‧華盛頓呢?他的螢幕形象是正直、勇敢、堅忍(我的理解),這要怎麼呈現在畢業演說中呢?

結果,出乎意料,他的演說很個人。我想他是有意卸下螢幕形象,選擇以更貼近真實自我的面貌,跟這一屆的畢業生真情相對。而即便演說的風格很隨性,仍然看得出演講稿是精心撰寫的。


一開場丹佐就說,他並不習慣參加這種場合,在那麼多人面前演講會讓他感到緊張。雖然他是演員,卻並不習慣與大眾面對面。既然這不是他習慣做的事,上台對他有壓力,為什麼他還要接受邀請,答應來演講?

首先,他的兒子唸賓州大學,因此以家長身分出席很合理。他說,他很樂意來看看他繳的學費是怎麼花的,而他很確定現場的許多家長也有同樣的想法。此外,雖然他在演藝生涯中見識過各種場面,甚至也見過總統歐巴馬,但是賓州校園內有許多人事物是他沒有見過或經歷過的。

他說,他深知上台演講有可能讓自己很窘迫,但事實上,他之所以認為自己一定要來,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有可能感到窘迫。這個邏輯需要稍微體會一下。

他說:「我發現,除非願意冒險,否則你不會在人生中獲得任何有價值的事物。」他也引用曼德拉的話說:「限縮自己、妥協苟且而不全力去活,是找不到人生熱情的。」(There’s no passion to be found playing small and settling for a life that’s less than the one you’re capable of living.)

他指出,上大學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確保自己有跌倒的機會。是的,有機會失敗和承受挫折,才有機會成長。但是他強調:「如果我要跌倒,我不要向後倒,我要向前倒(fall forward),因為這樣一來,至少我能看清楚自己將撞上什麼東西。」往前倒,意味著正面迎向失敗和挫折。

每一次的失敗,都讓人更接近成功。他說,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你一定會遭遇失敗,面臨窘迫,很慘、很衰,這是毫無疑問的。雖然這不是傳統畢業演說中會提到的事,但是請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它將是不可避免的。

表演工作者的生涯,恰好就是一個隨時都在面臨失敗的生涯。

丹佐說,三十年前他曾去參加音樂劇的試鏡,但因為自己不會唱歌,所以表演時怯生生的,唱歌唱得很小聲。不過不知為什麼他進入了第二輪試鏡,這次不是比唱歌,而是比演戲。本來他以為演戲是自己的強項,至少這一輪可以扳回一城,沒想到他的對手從容不迫地以舞台劇的表演方式呈現(唸台詞時誇張的清楚),而丹佐並不習慣這樣表演,於是最後他還是沒得到那份工作。

不過,他沒有因此放棄,也沒有向後倒。他不斷地為下一次、下一次的試鏡做準備。他不斷、不斷地祈禱。但他也不斷、不斷地失敗。他說,沒關係,如果你一直待在理髮廳裡,總有一天可以理到髮(=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

丹佐提到,去年他得到了一個機會,到百老匯表演舞台劇,而且因此獲頒東尼獎。演出的那家戲院,正好就是他三十年前試鏡失敗被刷掉的那家戲院。世界真小。

所以丹佐問:現場的畢業生,每個人都有成功所需的才華,但是你有沒有勇氣失敗?如果你從沒失敗過,那代表你從來沒嘗試過。他的太太曾跟他分享這句話:「想要得到前所未有的東西,你必須做些前所未有的事。」(To get something you never had, you have to do something you never did.)

他補充,在我們離開人世之後,所有那些我們未能實現的潛能,會充滿怨恨地圍繞著我們,因為它們必須跟著我們化為塵土。他對現場畢業生說,在你們離開人世之時,會有多少這樣的怨恨圍繞你們?你們接受了那麼好的教育,這個世界需要你們貢獻才華。

丹佐剛從非洲回來,他提到,這個世界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幫忙。非洲、中東、日本(去年發生福島核災)、阿拉巴馬、田納西、路易斯安那、費城……都需要你的幫忙。這個世界需要幫忙,而我們需要你的貢獻。所以,來吧,付出你的時間、才華、祈禱……。重點不是你有多少才華,而是你想付出多少?重點不在於你的才華是什麼,而在於你要怎麼用它?

丹佐回憶自己唸大學的經驗,當時他成績很糟,換主修換了好幾次,GPA只有1.8,學校已經建議他可以休學了。那是1975年,有一天,他在媽媽的美容院裡幫忙,發現店裡有個老太太一直盯著他看。

那個老太太對他說:「年輕人,我有個預言,你將會前往世界各地,對上百萬人說話。」那時丹佐才21歲,根本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他連自己能否唸完大學都不是很確定。不過那年夏天,他有機會去康乃狄克州參加YMCA的活動,並參與了一個表演(talent show),事後有人問他,有沒有想過投入表演事業,因為他演戲演得很好。這些話給了丹佐一些靈感,於是那年秋天開學,他最後一次轉了系,決心朝表演之路邁進。他後來成了演員,真的去到世界各地,並透過電影對上百萬人說話。

這就是丹佐的青春歲月,以及事業發展的契機。就像其他畢業典禮的演說者一樣,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與畢業生共勉。

最後丹佐提到,許多年前他拍了《費城》這部電影(1993年),片中,湯姆漢克飾演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因為罹患愛滋病而被開除。他想要告那家事務所,但沒有人願意代表他出庭辯護。直到後來,丹佐所飾演的律師終於決定挺身而出。

丹佐說,這部電影的部分啟示,正呼應了今天他想傳達的訊息:願意冒險(take risks)、願意失敗(willing to fail)。他所飾演的那個角色一開始只踏出一小步,然後慢慢地克服恐懼,增大他的步伐。所以,不但要冒險,更要對世界開放,接受新觀點,因為在冒險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將決定你這個人是誰。所以,今天丹佐給畢業生的勉勵是,無保留地付出自己吧,即便遇到失敗,也要記得,看清自己跌倒的所在,fall forward。

丹佐‧華盛頓曾贏得兩次奧斯卡金像獎,以及一次東尼獎。在這次畢業典禮,他也獲頒榮譽博士學位。

5/17/2012

夏蚊成雷?cheese伺候

夏天快到了,已經有朋友開始遭受蚊子的攻擊。不久前,跟一群朋友在咖啡館聊天,現場的蚊子似乎特別挑,直接瞄準某教授攻擊。而坐在旁邊的我,可說是處變不驚又波瀾不驚。沒錯!世界上似乎就是有蚊子的最愛,也有蚊子的拒絕往來戶!

到底蚊子是不是真的那麼不公平?關於這個疑問,我們無法借重「寵物溝通師」的靈通力來詢問蚊子本尊,但可以請教科學家。

在先前介紹過的科普書《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中(前文在此),其實也探討到蚊子叮咬的問題(位於第5篇)。書中提到幾個有關蚊子的常識,例如:

只有母蚊子會叮人:蚊子平常是吃素的(花蜜和果實的汁液),雖然你不願意相信,但優哥希瓦真的這樣說。不過,一旦母蚊子受孕,因為需要特定的蛋白質來形成蚊卵,所以一定要去吸食血液……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出於母愛,大家願意原諒蚊子嗎?

蚊子叮人不會癢:蚊子的口針很細,插入皮膚時,人不會有感覺。有癢的感覺是因為蚊子會在吸血的部位注入一種蛋白質以防血液凝結不好吸。就是這種蛋白質造成皮膚癢,甚至導致過敏……突然想到,或許蚊子並不是不叮我,只是我比較不感覺癢而已。

蚊子喜歡臭腳丫:你沒看錯。優哥希瓦指出,人的腳汗中含有一種混合成分(包括丁酸),似乎特別容易吸引蚊子。為此,優哥希瓦真的曾在非洲肯亞進行過一個實驗,把他穿過的襪子和剛洗好的襪子,分別放在「蚊子陷阱」。過了一整夜,赫然發現,乾淨襪子的陷阱裡只捉到兩隻蚊子,而穿過的襪子那邊卻有八十隻蚊子!


優哥希瓦建議,下次遇到蚊子攻擊,不妨來個調虎離山之計:把穿過的襪子掛在臥室門口,母蚊子就會被吸引過去。

不過,如果你覺得臭襪子不太衛生,想知道是否還有其他打敗蚊子的方法,那就不妨來看看另一位歐洲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巴特‧科諾斯(Bart Knols)來自荷蘭,是瘧疾專家,他在非洲東部和南部從事大規模的瘧疾研究已有十一年的經驗。在這場名為「終結瘧疾的起士、狗狗和藥丸」(Cheese, dogs, and pills to end malaria)的TEDx演講中,他介紹了避免蚊子叮咬、防止蚊子孳生、終結蚊子生命的三個方法。



演講中他提到,蚊子實在很煩,對他來說唯一不煩的只有,晚上睡覺的時候蚊子比較喜歡叮他的老婆~這似乎是人體氣味上的差異,也就是說,蚊子偏好某種化學物質的味道。科諾斯的博士論文就是在找尋這個答案。他做這些研究並不是為了好玩,而是為了解決瘧疾的問題。如果能知道蚊子的偏好,或許就能找出滅蚊的好方法,進而中止瘧疾的傳播。

他跟優哥希瓦一樣提到,有實驗為證,非洲地區的蚊子真的比較喜歡叮人的腳丫,因此開玩笑說,蚊子的英文叫mosquitoes其來有自啊!(toe是腳趾。)不過除了腳丫臭,cheese也很臭,科諾斯發現,尤其是一種limburger cheese,只要一小塊,吸引蚊子的效果奇佳。現在在坦桑尼亞,人們用合成的limburger cheese氣味來捕捉蚊子,效果是腳丫的兩、三倍!

那麼,蚊子跟狗狗又有什麼關係?

科諾斯提到,終結瘧疾的方法是滅蚊,而滅蚊的根本之道是不讓牠們長大。也就是,趁蚊子的幼蟲(孑孓)還在水裡生活的時候就找到牠們,然後一舉消滅。這比起追著一隻隻蚊子拍打的狼狽樣要來得帥氣又有效率多了。

好,那麼現在問題只剩下,去哪找到蚊子的幼蟲呢?別忘了非洲的土地也是滿大的(應該是說非常大)。所幸,聰明的研究人員想出辦法,他們訓練了一批嗅覺靈敏的狗兒,讓牠們能聞出蚊子幼蟲的味道,幫忙找出孑孓的藏身之處。

最後,痛恨蚊子的人還有另一個復仇的辦法。科諾斯說,這個辦法會讓人「很享受被蚊子叮」。怎麼說呢?解方就是一種小藥丸。小藥丸的成分沒說明,總之科諾斯做過一個實驗,吞下這種藥丸之後一小時,把手伸進一個充滿母蚊子的箱子裡,母蚊子們依慣例立刻飛撲過來叮他。但是,在這之後的三個小時,箱子裡的蚊子陸續死掉了……意思就是說,這種藥丸的成分可以讓蚊子滅絕,威力甚是強大啊!

可能由於這是第一次公開發表這種小藥丸,細節沒講得很清楚。看完之後心中升起許多疑問,例如這種藥丸吃了之後,人會不會覺得不舒服?如果是被瘧蚊叮,是否還是會生病、死亡?相信科學家正在努力讓研究更完善,以便有一天可以付諸實用。

科諾斯曾在聯合國工作,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的顧問,也曾是瑞士銀行Optimus Foundation的董事。2006年,他以比利時cheese會吸引瘧蚊的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同年亦獲得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特殊服務獎,2007年榮獲荷蘭艾克曼獎(Eijkman medal)桂冠。目前他是荷蘭瘧疾基金會的顧問委員會主席。

那些老是被蚊子纏上的人,是否會從這些科學研究中獲得一些啟示?以我來說,下次去台北東區的高級超市時,就想來找一找是否有limburger cheese,見識一下它到底有多臭,以及評估一下,用它來替代臭襪子會不會太奢華了些……

5/15/2012

為什麼教養的事,需要聽別人的建議?:讀《教養,有時需要換句話說》

本來我是沒什麼立場跟著大家討論「教養」這件事,因為自己沒有小孩,所以我講出來的意見大概都被父母們視為「理論」。而為人父母的辛苦和辛酸,我也沒有嘗過,所以不管有什麼意見(或建議),講著講著有時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起來。

不過,我還是終於決定寫完這篇介紹明橋大二醫師新書的文章,因為今天晚上聽我妹妹聊起她最近養小孩的心情。

她自陳,過去一向對小孩很有耐心(我可以作證),可是最近半年不知為什麼,常常容易發火,甚至有時幾乎要出現(我不確定是否已經出現過)歇斯底里的狀態。是的,我絕對可以理解,小孩在很盧的時候,會讓媽媽處於怎樣的情緒壓力之下……

既然再有耐心的父母都有可能飄移到臨界點,那麼教養這件事,實在就不能說是自己的事,也不是不干別人的事了。換句話說,為人父母者最好適時或經常尋求外援,別獨自承受育兒的壓力。我「建議」妹妹要給自己喘息的時間和空間,例如找機會讓自己獨處一段時間(孩子當然就交給別人顧)。而她也想到,或許不須要求自己每天晚上都煮飯給家人吃,偶爾外食可以讓自己比較輕鬆,也更容易愉快地跟孩子相處。

現代的為人父母者,似乎比過去的父母都更把教養子女當成人生的重大功課。對孩子投入更多資源和心力的同時,似乎也讓彼此之間少了一些緩衝的餘地。我有時候真的會杞人憂天地想,那些只生養一個子女的家庭,如何不對這個獨生子女抱持著高度的得失心?當孩子小的時候,她(他)會很享受父母以及所有長輩集所有寵愛於一身的獨特優越感,但是長大成人之後呢,我猜想她(他)可能(在某個時刻)會拚死想逃離這樣的集體關注……不過這畢竟也只是我的理論罷了。

好的,言歸正傳,父母若想要尋求一些外援,除了親朋好友之外,或許可以考慮讀幾本明橋大二醫師的書。

明橋大二醫師已經出過好幾本育兒、教養的實用書,從《教出耀眼的孩子》《這樣說,教出令人稱羨的孩子》《這樣讚美與責備,孩子知道你愛他》,到《教養,有時需要換句話說》等,都是用漫畫來呈現育兒教養的情境,透過「行不通」和「行得通」兩種情境的對比,讓為了教養孩子而常處於焦頭爛額狀態的父母,可以很快理解有效的教養原則,並付諸實踐。


除了可讀性高,這系列書還有一種療癒性。(這個時代很流行療癒,大概大家的壓力都很大。)明橋醫師會特別注意媽媽(主要照顧者)的心情,例如會不時肯定媽媽們已經盡自己所能去照顧孩子,同理媽媽們每天為了孩子忙得焦頭爛額,以及「無論自己多努力,總有人在旁邊指三道四批評小孩沒教好」的那種無助……

當然,最重要的是,明橋醫師把一些育兒教養常見的問題和情境(例如小孩很盧的時候)整理出來,給父母具體的建議,包括怎樣對孩子說出管教、安慰、同理、稱讚、責備的話。參考過這些經過深思熟慮的建議,為人父母者可以選擇不讓自己在情緒或壓力中失控,也能避免在無心之間讓孩子遭受不必要的言語傷害。

在《教養,有時需要換句話說》這本書中,明橋醫師回答了父母們最容易感到疑惑的20個教養問題。其中包括:

*自從生了第二個小孩之後,老大似乎會嫉妒,而出現「重回嬰兒期」的現象,讓父母很頭痛,這時候,該怎麼辦?
*不管寫作業還是練鋼琴,有時候只是提醒孩子哪裡要改進,孩子就氣得哭了起來,這時候,該怎麼辦?
*父母都想教導孩子有禮貌。但是教孩子跟別人道歉,孩子卻彆扭地不肯說,這時候,該怎麼辦?
*大家都說要多讚美孩子,難道不會把孩子寵壞嗎?以後孩子長大,會不會變成聽不到讚美就什麼也不肯做?
*孩子不喜歡上才藝班,該苦口婆心地勸說,還是為了他們好而逼他們去?
*孩子開始變得愛頂嘴,甚至開始會講髒話,這時候,該怎麼辦?

相信照顧過小孩的人都能體會,以上任何一種情境,在發揮到極致的時候,是多麼容易把大人搞瘋……所以,教養真的是亟需耐心和愛心的過程,許多父母在這過程中不時感到心力交瘁、無助和自我否定,許多父母其實需要支持。

為人父母者,唯有先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才能更輕鬆自在地照顧孩子的情緒。而在這個過程中,參考明橋醫師的建議,就可以學到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回應孩子的言語和行為,減少教養的挫折感。

所以看起來,教養的事,有時聽聽別人的建議也不錯~

有緣才能得見,有心才能讀通:《最重要的工作書》

三不五時,我們會在書市中看到某些書被稱為「經典」。說實在的,經典這個詞並沒有經過法律的認定,好像只要是夠古老的書,或是曾經過教育界指定閱讀的書,就自然具備某種經典的地位。鼓勵閱讀當然是好事,不過,有許多經典高不可攀或厚重得捧不住,令人敬而遠之,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經典到底有什麼價值,最好是親自品味之後再行決斷。而我們也不必認為經典一定要厚重才夠份量。像我心目中的經典《道德經》和《易經》,字數比任何一集《哈利波特》都要少,卻可能讓某些人窮畢生之力在闡釋、體會。

還有一種書堪稱經典,那就是明明寫於半世紀之前,但閱讀起來,其涵意完全不過時,而它談的也不是文化或宗教或民俗這類主題,而是工作倫理。這本歷經一甲子,已披上傳奇色彩的商業經典,就是《最重要的工作書》。


本書作者金恩(W. J. King)教授已於1983年辭世。在世時,他曾擔任奇異公司(GE)工程師,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工程學教授。

本書的最初版本,是金恩教授1944年於工程學雜誌發表的三篇專文,後來印製成冊,靠著口碑銷售了十萬冊。2005年,雷神公司執行長史萬森將之取材改編,自費印成《史萬森的不成文管理守則》贈送各界,受到奇異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和股神華倫.巴菲特的讚揚,《Business 2.0》雜誌更以封面故事大幅報導。

威爾許稱頌此書:「很棒!每一條都很有道理,幾乎涵括所有該知道的事!」巴菲特也強力推崇此書,他向史萬森多要來數十冊,贈送給自己的親友。

拿起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它很薄,只有144頁。再者,從翻開內文開始,就會驚訝地發現,作者所談的64條工作金律,怎麼每一條都切中要害!(不過我覺得是要在職場上打滾個三、五年以上的人,才會有比較深刻的體會。)64條工作守則看似平實無奇,卻是希望攀登職場階梯的工作人需要做好的基本功!作者所談的都是工作實務上具體的原則,包括處理事務、與他人共事、向老闆報告、籌組專案、進行會議、在職場更上層樓等諸多議題。

企業主管讀此書,一定會深深認同,也會希望分享給自己的下屬。
企業老鳥讀此書,除了認同,也會覺得「如果早點讀到這本書,該有多好!」
社會新鮮人讀此書,可能會覺得內容不錯,但或許會輕忽這64條工作守則所透露的微言大義。因為,有些事看起來真的微不足道,如果不是自己親身經歷或曾因此跌跤,還真無法把它們當成一回事。

本書的三個單元:
◎職場新人需要立刻學會的事
◎管理者需要做好的事
◎經常被忽略的專業能力與品格

以下就摘錄幾則來分享:

*剛開始被分派的工作,無論看似何其卑微和瑣碎,都要盡全力完成。
為什麼?「你在執行最初那些卑微任務時的態度和成效,很可能會受到密切的觀察,也許會因此影響你的整個職業生涯。」輕忽小事的人,很可能也不會有機會做大事。

*不要怯於大聲說出你的意見,要勇於推銷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談起專案內容時,表現出十分了解和信心滿滿的人,通常就會獲派去完成該項專案。如果你不想爭取那份工作,那就什麼都別說,而你一定會被略過,但是等到要指派更重大的職責時,你勢必也會被跳過。」遇事急著迴避責任,談到加薪升遷卻希望公司想到自己,這是說不過去的。

*不要忽視這個不變的真理:你的直屬上司就是你的老闆。
為什麼?「年輕人滿腔熱忱,亟欲大展身手,因而忽略、甚至僭越或跳過他們的上司,並不足為奇。但是他們遲早就會發現,大型組織並不會縱容這種做法。」在制度健全的公司,都是以層層負責的方式在執行業務,越級上報的行為違反了公司倫理,製造內部混亂,而這是不被容許的。

*你應該讓上司全盤了解所有的重要進度。
為什麼?「經理人的任務是取得足夠的資訊以掌握全局。因此,與其讓上司說出『為什麼沒人告訴我這些事』,倒不如冒險讓上司說出『不要拿這麼多細節來煩我』。」

*當你對另一個部門的服務有所不滿時,要向最直接負責相關工作的那個人(當事人),表達你的怨言。
為什麼?「在提出怨言時,跳過當事人,找上他或她的上司,將會引起強烈的憤恨,因而應該被保留到唯有當所有直接的訴求都宣告失敗時才使用。」

*如果你對於人們的動機有所懷疑,請先假定他們是無辜的,尤其是當你能夠這麼做的時候。
為什麼?「彼此不信任和相互懷疑,會引起許多完全沒必要的摩擦和問題。如果你假設同事都和你一樣聰明、理性和正直,他們就會很願意與你合作。」

*保持你和員工的就業力。
為什麼?「無論雇主提供你多少補助,你都必須設法趕上自己領域裡的最新科技,因為如果你在等待別人給你機會,就等於是等著自己被淘汰。」

書中還有許多珍貴的建言,無論何時翻開來閱讀,都能夠再一次溫習工作的重要法則:

◎當你把別人的事情攬過來做時,很有可能會忽略掉自己應該做的事。
◎如果你無意聽取、考慮或採納別人的意見,那就根本別問。
◎每次會議結束之際,要是出席者尚未明確了解工作的內容、負責人和時間表,就視同失敗。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說不知道,不過也要同時說「我會立刻找出答案」。如果你不確定答案,就說明確定的程度有多高。你的信譽將成為你最珍貴的資產。
◎讓大家都知道你有能力把事情完成。把工作完成本身,就是很有價值的。
◎不要坐著等別人把他們要做的事情做完——追著他們跑。
◎「一切都要最好的」,這是很自然的做法,然而當你這樣做的時候,跟你共事的人會很明顯地不願跟你共事。
◎如果你無法準時,那就提早。

職場上,有些細微卻無比重要的事,往往很少人拿出來談。或是有人拿出一、兩條來談,卻引申一大堆,談得天花亂墜,讓人聽了昏頭。這本《最重要的工作書》,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在六十年之後,再次受到商業人士的讚嘆與認同。它保留著當年言簡意賅的樸實風格,卻又傳遞出不受時代變遷影響、普世皆能認可的工作價值,值得工作人細細品味。

5/13/2012

守時的人,老天有賞

在商場或職場上,所謂成功的條件有很多,例如才華、遠見、知識、技術、制度、資金,甚至自信等等,不少書籍和雜誌都在討論這些成功的條件,但你很少看到守時這件事被特別列出來,或即使列了出來,你也不會特別注意它。然而事實上,頂尖企業的領導人,沒有不重視時間的。卓越的專案計畫,沒有不是緊追著截止期限戮力完成的。

當我們在學校求學時,就算上課遲到、作業遲交、考試沒準備好,頂多被老師罵、成績差一點,但我們很少因此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不準時的行為會這麼普遍,大概也不足為奇。但是在社會上,尤其對那些必須自負盈虧的民間企業來說,能不能按部就班、準時完成生產計畫、行銷計畫,依照計畫推出產品來銷售,就成了攸關存亡興衰的要事。

一家有前景的優秀企業,絕不會不重視時間。重視時間的企業,絕不會放任員工不守時、浪費時間,更不會拔擢沒有時間觀念的人進入企業的核心擔任要職。這應該是顯而易見的邏輯。

不過,守時指的並不是按照公司規定的時間上下班那麼簡單。(當然這是最容易衡量的一個標準。)不妨來檢視所謂的守時意識:

◎你手上負責的每一項工作,都有清楚的完成期限嗎?即使公司或上司沒有給你明確的規定,你也會自己訂定合理且符合整體目標的期限嗎?
◎有些工作無法一口氣在一天內完成,必須分階段逐步進行,那麼你是否會自己規劃進度,以確保在最後的期限內完成所有的工作?
◎有些工作的內容牽涉到與其他同事討論或合作,那麼你會將對方的工作進度一起列入時間規畫的參考嗎?
◎你所規劃的時間進度,有預留突發狀況可能造成的耽誤嗎?抑或是你認為,只要一有突發狀況發生(例如停電),就任由進度延遲沒關係,反正又不是你故意的?
◎你有想過,萬一突發狀況發生,工作無法在截止期限之前完成,該採取哪些應變的措施?
◎你有提早一點把工作完成的習慣嗎?還是習慣比期限晚一點才完成?
◎你會追蹤自己的進度,還是需要別人盯你?你的主管或同事常在催你或提醒你進度嗎?
◎你會把工作進度的規劃明確地記錄下來嗎?沒錯,不是記在腦子裡,而是寫下來或記錄在行事曆中。
◎跟你共事的人,跟你合作會覺得愉快,還是充滿壓力?

以我自己為例,在剛進入職場時,憑恃著年輕、腦筋好,並沒有養成把工作記錄下來的習慣。我自認為有時間觀念,凡事只要記在腦子裡,基本上都能夠按時完成。不過漸漸地,由於工作表現還不錯,公司交付的工作量愈來愈大、複雜度也愈來愈高,雖然我還是一樣認真、甚至更認真,卻開始出現把一些比較不急(但可能很重要)的工作拖延的狀況。可惜的是,當時的我一心認為拖延的原因在於主管交付的工作太多、對我的期待太高,而沒有去反省自己是否因為未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而影響了效率。

真的很可惜,這一點,我過了好幾年之後才領悟到。我領悟到,光是認真,光是努力,真的是不夠的。再聰明的人,也得用對方法,何況我們大多數人並沒聰明到哪去。

工作若能經過管理和計畫,執行的效率會高得多,優先順序的安排也會很清楚。在職場上,我觀察到,能掌握時間運用訣竅的人,才有辦法逐步且穩當地提升自己。在企業的主管階層,就幾乎都是這樣的人。

能尊重時間、珍惜時間並把握時間的人,才是企業想要的人。這絕不是上下班要不要打卡的問題,也不是工作有沒有按時完成的問題。要知道,有許多傑出的企業人都是提早上班、提早完成工作,跑在時間的前面,笑傲群倫。

但這還不是最高竿的。世界上有一小群人,不但善用自己的時間,還能把別人的時間當成資本來用,創造出倍數的價值。……不過,這種人我們就不會稱之為上班族了……

再好再壞,都忠於自己:Ellen DeGeneres畢業演說

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者講了哪些話?我不記得,因為我根本沒去參加畢業典禮。

喜劇演員、節目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在2009年受邀參加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位於路易斯安納州的紐奧良)的畢業典禮,擔任講者。這屆畢業生有個特殊名稱叫Katrina Class,原因是他們在2005年入學的那一年遇到了卡翠娜颶風。大家可能還有印象,這個颶風毀掉了紐奧良,當時該校學生往外地疏散,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有可能回到學校復學。



至於艾倫‧狄珍妮會受邀來該校演講,除了因為她現在很有名,也因為她跟紐奧良很有淵源。她是在紐奧良出生、成長的,這裡是她的故鄉,也有她成長的回憶。

艾倫不改詼諧風格,一開場就逗得全場大笑(鏡頭上,坐在旁邊的老先生不知是否為校長,笑得十分捧場)。她說,當學校邀請她來演講,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然後才去查,commencement是什麼意思。可是,她在家裡找不到英文字典,因為她太太的書都是用澳洲文寫的(事實上並沒有「澳洲語」這種語言~)。

艾倫提到,自己並非這所大學的校友,甚至她根本沒唸大學。她說,「我的意思並非唸大學浪費金錢和時間,不過看看我,我現在可是大明星(huge celebrity)。」

年輕時的艾倫,沒有企圖心,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她當過調酒師、餐廳女侍,也當過業務員推銷吸塵器。日子就是這樣茫然地過下去。她說那時真的不了解自己,例如那時她還會跟男生約會(艾倫是女同志)。因此她預言,未來這些畢業生裡會有很多人都變成同性戀,請父母做好準備。(這當然也是開玩笑的。)

接著,艾倫提到自己是如何走上演藝之路。

19歲時,她當時的女朋友出了車禍。艾倫不知情,還從車禍現場經過,沒有停下來。後來得知之後,她心情非常沮喪。當時她住在一間位於地下室的公寓裡,沒有錢,房間裡沒有暖氣,卻有跳蚤。人生整個茫然失措。她想,為什麼她的女朋友會突然死掉,為什麼房間裡會有跳蚤?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如果能夠問上帝,如果能夠打電話找到上帝,是否就能問個明白?

於是,她開始把這段與上帝的幻想對話寫下來。當然她都還沒上台表演過任何脫口秀,但寫完後心想,有一天我要上最知名的電視節目Tonight Show講這段。(後來這個願望真的實現了!)

艾倫開始站上舞台表演脫口秀,一路下來順利成功,還進軍全國性電視台。但是有一件事始終令她很困擾。她覺得她必須討好觀眾。她內心有個祕密,因為她是同性戀,她擔心一旦大家知情,會因此排斥她或不喜歡她。當時,她的事業已經進展到有自己的同名情境喜劇(Ellen),該節目相當受歡迎。艾倫補充,當然,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因為當時美國的總統還是白人。很久以前。

艾倫一直被羞恥感和恐懼所纏擾,這種隱瞞讓她非常不舒服。最後她終於決定,要讓世人知道她的性向。

或許有人會覺得,就算是演藝人員,有必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性向嗎?大家都知道演藝人員會到處被記者跟拍,當艾倫無法公開自己的同志性向,就代表:她在她的情境喜劇中所扮演的角色,設定上必須是跟男性約會或有曖昧,而不是跟女性,這對她來說很彆扭;在私生活方面,她不能公然跟女朋友有親密的互動(例如手牽手或親吻),更不能公開自己的女朋友;另一方面,她也會擔心要是有人刻意來「揭穿」她的性向,該怎麼應對。更別提若是性向公開,大眾是否會因反感而拒絕接受她,導致她無法繼續從事演藝事業。

但是,艾倫很想把這個祕密的負擔,從自己的肩上拿開。1997年,她在她的情境喜劇中「出櫃」了。她的角色出櫃,她自己也出櫃,向世人宣布:「Yep, I’m gay.」。這樣的舉動,對美國社會帶來不小的衝擊。即使是在美國這樣自由開放的社會,基於基督教的教義,許多人對於同性戀還是採取反對、漠視或敵視的態度。溫和一點的人,也會覺得「就算妳是同性戀,也別大聲嚷嚷吧」。

隨著出櫃那一集的節目播出,艾倫也接連上了各大節目去談自己,這意味著要把童年往事都拿出來講,而媒體也不會放過她的父母和家人,緊追著她成為同性戀的家庭因素(後來我們知道,人的性向是天生的,並不是後來養成的),以及她的同性戀愛交往史……

(艾倫因出櫃事件而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艾倫只想做回自己,做個誠信的人。當這波新聞熱度過後,當這一季的情境喜劇結束,不意外地,電視台停掉了這個長達六年的喜劇影集。突然間,艾倫失業了。

接下來的三年,沒有人來找她做任何的演出。她就像所謂的票房毒藥,無人聞問,沒人敢碰。這樣的處境讓她覺得自己受到懲罰,感到憤怒和傷心。然而,開始有一些青少年寫信給她,這些青少年說他們本想自殺,但是看到艾倫勇敢出櫃,他們感到受激勵而決定活下來。這讓艾倫感到人生有其意義。

後來,終於有人來找她開一個新的脫口秀節目,雖然過程中,他們費盡了心力才找到一家電視台願意播出。現在,艾倫的節目很受歡迎,她重新站起來了,現在她能夠坦開心懷,接受觀眾對她才華的肯定。(小胖吳育羣曾經上過她的節目。)

艾倫發現,這個失去一切的經驗十分珍貴,因為這樣的經驗讓她了解,人必須忠於自己。唯有忠於自己,人才不會活在恐懼之中,人才會有自由。無論如何,現在她知道自己是誰。

年輕的時候,艾倫想要成名,想要成為大明星,想要開好的車子,想要遊歷世界,但她後來認為,今天成功的定義並非這樣,真正重要的事是 to live your life with integrity(內外如一地過你的人生),而不是在同儕的壓力之下,假裝自己是另外一個人。唯有當我們忠於自己,我們才能用真正的自己,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

演講的最後,艾倫說,別擔心經濟,別擔心失業,也別擔心地球環境(這應該是反諷吧),反正紐奧良人已經從颶風中活下來了,還有什麼好怕的?最嚴重的災難往往會教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所以去應徵工作的時候,別忘了問面試官:公司是在海平面上嗎?

她說,如果對於這次的演講,你只能記得一句話,那就是:You are going to be OK. Just dance.

此生的毀壞與修補:讀米奇.艾爾邦《再給我一天》

當有第二個朋友送我《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時,我終於抱著姑且一讀的心情翻開了它。

然後,我讀了《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然後,我又讀了《再給我一天》

這三本書的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對我來說有一點點特別。他住在美國密西根州,曾是Detroit Free Press的記者。純粹因為我自己待過Detroit,就對這位作者有稍微多一點的親切感,這應該無可厚非吧。

米奇.艾爾邦的作品不會很難,即使是平常不太閱讀的人,翻開此書也可以一路順暢,沒有紅燈。他處理的主題是很世俗、很勵志的,而且帶有個人的色彩(從他在書中附的照片,你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部分經驗寫進故事裡)。故事的結構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你會感覺到他在鋪陳,他在營造某種氛圍,他在製造某種印象或錯覺,但我不得不說他的伏筆安排得很細膩,有點像魔術師——你心裡明白這其中一定有虛構的成分,但是一時看不出破綻,反而被吸引到情節裡去。

第三本《再給我一天》處理的是與最親的人的關係,包括父親與母親。


正值中年的奇克,日子過得很糟。卸下棒球球員的身分和光環之後,做的都是不稱頭的工作。財務出狀況,與妻子的關係不佳,還有酗酒的問題。他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但日子好像也只能這樣過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接到女兒來信告知「已經」結婚的消息,那種「自己竟未受邀」的強烈被遺棄感終於讓他承受不住。他決定要自殺。他決定在自己生命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這倒是挺浪漫的想法),因此他一個人開車疾駛,回到他出生的那個小鎮。

在那裡,他出了車禍,又從高塔上跳下,奄奄一息。他回到兒時的老家,在老家,他遇見了死去的母親。「再給我一天」指的就是與母親共度一天的過程(不得不佩服這點安排得很有創意)。

在這靈異般的情節安排中,我們得以和奇克一起回溯他成長的歡樂與疼痛。在這個過程中,他重新看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糾葛,尋求認同、崇拜、依賴、抗拒與疏離……。他也在這一天中看到一些過去未曾得知的真相(也就是祕密)。悔恨和傷痛,在這一天的過程中釋放了,最後得到的是了解和諒解。奇克重新找回自己與母親的連結,確認了對彼此的愛與祝福。

與父母的關係,是每一個人此生最重要的關係。朋友可以換,父母不能換,就是這麼簡單。生命的傷痛有許多是與父母有關,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每個家族裡都有部分成員不知道的真相(誰能得知所有的真相?),但我們卻往往以為自己知道的就是一切。對於不知道的事,我們是無法也不可能去了解和諒解的,於是傷痕也就無可避免地創造出來。當我們年近中年驀然回首,有時還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生命會被傷痕裝飾成眼前這個樣!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one more day,去修正過去沒做對的事,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原諒父母、原諒自己。在本書中,米奇.艾爾邦呈現了一個毀壞的生命,然後讓我們看到這樣的生命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修補的。

我在第三本書的作者簡介中發現,作者已經不是Detroit Free Press的記者了。現在應該在專事寫作吧。活在才華裡是很好的。看到他還是住在密西根州,很是欣喜。私自希望他不要搬走才好。

5/10/2012

這樣拍照,改變人觀看的角度

在這個攝影鏡頭無所不在的世界,攝影不但可以用來留存影像記憶,某種程度上也在呈現人的觀看角度。角度對了,照片中的一盤炒麵可以使觀看者垂涎欲滴;角度對了,一個陌生人的神情可以傳達出動人的情緒;角度對了,原本不起眼的事物可以帶來震撼。有些時候,我們真的能從欣賞照片中,看到不一樣的角度,並因此得到感動。

瑞克‧葛多提(Rick Guidotti)是個時尚攝影師,深諳以影像觸動人心之道。不過,這次他到TED演講,並不是來炫耀他跟哪些大明星、大人物合作過,而是要跟大家分享他從1998年起就投入的一項志業。這場演講的主題是「翻轉負面印象」(From stigma to supermodel)。



瑞克提到,多年前有一次他在紐約的街頭看到一個白子症(albinism)的女孩在等公車,他覺得她非常美,出於攝影師的直覺,他很想拍她!可惜那個女孩隨即搭公車走了。算了,如果真的對著這個女孩猛拍,瑞克可能會被當成怪叔叔。

不過,瑞克從此開始特別注意這類因基因變異,外貌與一般人不同的人。他真的去圖書館查詢白子症的資料(白子症是一種基因的變異,會導致缺乏黑色素,頭髮全白,膚色也較淺),並且驚訝地發現,資料中的攝影圖片幾乎都給人負面的印象。或許這是因為基因變異使這些人外表與眾不同,而這種不同往往造成疏離、歧視、孤獨、悲傷、自卑、受害。瑞克在這些攝影圖片中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形象。其實,基因變異並不是疾病(disease),只是人類型態多元的表現。瑞克想要扭轉世人對基因多元現象(genetic diversity)的負面看法,他想要透過攝影,讓大家看見基因多元的美。

光是這樣的發願,就讓人覺得瑞克是很特別的人,有著非常獨特的洞察。畢竟,我們早已習慣注視社會約定俗成的美,我們沒有想過,在主流媒體所選定的明星、名模、名媛的形象之外,還有其他美的定義。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接收主流社會的價值標準,並習以為常。

於是,瑞克開始找機會拍攝這類對象。他與社福機構合作(以免被當成怪叔叔),開始進行拍攝,而且還與主流雜誌合作,讓這些攝影作品發表在大眾看得到的地方。在他的鏡頭下,這些男孩女孩煥發出的神采,不但顛覆我們的刻板印象,更令人驚艷。瑞克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美,而瑞克發現,透過攝影這個過程,這些被拍攝的男孩女孩也找回了自信和活力。

瑞克創造了一種新的觀看角度,不過與其說這是他的理念,我更覺得他是出於熱情而做這些事的。相信看過這段影片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熱情與同理心。他的這系列攝影圖片不斷出現在各國的雜誌媒體上,而他自己更受邀四處演講。他也持續拍攝更多基因多元的人,並與他們的家屬、支持團體碰面。這個以美為名的願景,到頭來竟成了一場四處延燒的社會運動。

瑞克在業界有十五年的經驗,他為ELLE、YSL、GQ、美麗佳人等知名時尚雜誌或產業擔任拍攝工作。雖然主流社會對美的標準時常在變換,但瑞克總是想找出真正美的事物。1998年他創立了Positive Exposure這個非營利組織,意在捕捉與凸顯基因多樣性的美,並且挑戰世俗對外貌的汙名化觀點。

這些攝影作品從2001年起,在史密森博物館展出,主題就是Positive Exposure, The Spirit of Difference,後來也巡迴各地展出。

瑞克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家!

5/08/2012

人總有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讀艾倫.狄波頓《宗教的慰藉》

科學昌明至此,人還需要宗教嗎?

在這個無論什麼需求都似乎可以找到App來滿足我們的年代,宗教這話題顯得不合時宜。在一般的社交場合,我們已愈來愈少聽到人們在談論宗教。甚至,若有人想談論自己的宗教(或非宗教)體驗,還得看看在場人士的反應,如果大家反應冷淡(通常是),那就最好識趣地轉移話題吧!(但是本文不會轉移話題,只好交由讀者自行決定是否跳走~)

就來單刀直入一下好了:無論是不想談論宗教,還是不想聽別人談論宗教,這種迴避宗教的趨勢,其實隱含著一個危機(別誤會,不是天譴),那就是,在我們把宗教視為拒絕往來戶的同時,我們也不自覺地與宗教裡美好的事物分道揚鑣了。

那麼,有沒有可能不受宗教教義的約束,直接汲取宗教中的美好事物呢?你可能認為不行,但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認為「可以!」

基本上這就是狄波頓在新書《宗教的慰藉》(Religion for Atheists: A non-believer’s guide to the uses of religion)中所提出的一個主張。


狄波頓本身是個無神論者,也就是不信仰任何宗教,他的父母更絕,根本將教徒視為軟弱無主見之人。但是,狄波頓在這本書中卻懷著敬意,認真剖析宗教的價值。

他認為,宗教裡蘊含著許多美好的元素,如音樂、建築、繪畫與雕塑,值得我們欣賞品味;宗教在千百年的演進過程中,發展出一套慰藉心靈、教化人心的有效儀式,值得我們效法學習。而他的目的並不是要說服讀者信仰任何宗教,也不是要說服讀者棄絕宗教,而是以「實用」的觀點來檢視宗教對人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好處何在。

「實用」這兩個字,好像跟宗教很不搭?然而在這本書中,透過狄波頓旁徵博引,有條理又充滿機趣的闡釋,我們會發現,宗教正是人類文明中最講究實用性的一個領域!

例如,在第二章「社群意識」中,狄波頓解釋,宗教聰明地透過種種儀式的設計來強化人的社群精神。宗教顯然深知人的孤獨本質,也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的隔閡可以造成多大的痛苦,因此劃出了特定的場域(例如教堂),創造特定的氛圍(例如耶誕節),規定各種儀式(例如彌撒),讓人在遵循宗教儀式的同時,也學習彼此接納和包容。

狄波頓指出,現代的餐廳雖然也都講究氣氛融洽輕鬆,但是人們在光顧餐廳時,卻幾乎不會跟鄰桌的陌生人交流,結帳離去時,也不會特別感到今天自己與人產生了連結而心滿意足。至於宗教則鼓勵人們在儀式中流露真情、分享自己的脆弱、關心別人的痛苦,與素未謀面的人建立連結。

除了「實用」之外,宗教還有很「實際」的一面。例如,宗教教人要悲觀。

狄波頓解釋,基督教把希望寄託於死後的生命,認為所謂的完美是存在於天堂,所謂的完美是屬於上帝,因此從不認為人有可能完美、人間有可能完美,進而也不妄信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婚姻、人際關係、工作等,有可能永遠處於幸福美滿的狀態。正因為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基督教認為保持對世界、對人生的悲觀,才是最務實的。

這與當今社會(尤其美國)強調正向、樂觀,認為科學、科技和商業可以聯手拯救世界的觀點大相逕庭。狄波頓指出,最極端的希望往往會造成最強烈的焦慮與失望。宗教提醒我們世界的不完美,更協助我們接受與原諒自己的不完美。這能使我們在面對挫折時不致陷於極度自毀的狀態,也不致在別人失敗時認定對方是自作自受。承認自己的卑微和渺小,承認自己有很多事情做不到、控制不了,反而是一種釋放與解脫。這不就是宗教可以給人的慰藉?

宗教的慰藉》試圖擺脫一般宗教論述總愛聊不停的道德判斷,從宗教的核心價值談起,讓我們看到宗教之所以存在,絕不是因為那些天花亂墜的神蹟,而是它具備豐富深刻的內涵:精心構築的社群意識、仁慈愛人的精神、教育的方法、溫柔撫慰的力量、悲觀的態度、藝術和建築的美感。

如今,人有更多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如果因為不信宗教,就全盤棄絕以上這些美好的價值,豈不是太吃虧了?而如果有宗教信仰,卻因此排斥、否定其他宗教,是否也是一種損失?



狄波頓用他一貫知性風趣的語言,把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佛教)好好地審視了一番,剝除了教義的強制性和教條化,展現宗教美好而實用的那一面。無怪乎《觀察家報》評論,狄波頓「要是轉行傳道,想必會是個非常出色的傳教士」。的確如此!

5/07/2012

荒涼與甘甜的人生況味:讀書會電影《綠洲Oasis》

韓國電影《綠洲Oasis》不是一部娛樂片,所以如果想要消磨時間或大笑一場,千萬別看這部電影。但是,如果想要透過電影了解人性,尤其是脆弱、卑微、充滿罪咎的那一面,這部電影倒是很棒的選擇。


29歲青年洪忠都(薛景求飾)剛剛出獄,家裡並沒有人來接他。他在街上晃來盪去,終於回到家,卻發現家人已經搬走了。他不知道家人搬去哪裡了。晚上,他在一家餐廳白吃白喝,被餐廳留置、報警處理。最後,忠都的弟弟接到通知,終於來警局接他回家。

這時候我們知道,忠都是以酒駕撞死人的罪名入獄服刑;我們也知道,忠都的家人在他入獄之後就全然不聞不問。然而,在他與家人的言談之間,我們卻得知有隱情:酒駕撞死人的其實是他的哥哥。儘管忠都是個樣貌猥瑣、有過三次前科的人(其中一次是強姦未遂),他並沒有酒駕肇事。在哥哥出事後,他認為反正自己有前科沒前途,乾脆幫忙頂罪,這樣至少哥哥的人生不會毀掉。

出獄後的忠都,仍是家人眼中的麻煩。例如要他去幫餐廳送便當,他為了看熱鬧而把機車摔壞。這樣一個「男主角」,實在不是很吸引人。看他吊兒郎當的模樣,只能想像接下來的劇情必是惹出更多的麻煩。

不過,不知為什麼,忠都自己前去探望那場車禍中死者的女兒--罹患腦性麻痺、行動不便的韓恭洙(文素利飾)。

恭洙原本和哥哥嫂嫂一起住,但是後來嫂嫂懷孕了,哥哥冒用恭洙的殘障身分申請了一間公寓,夫妻倆自己搬走了,留下恭洙一個人住在原來的房子裡。或許有不少人對腦性麻痺這個病症不了解,以為腦性麻痺患者的智商是受損的。其實患者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通常與一般人無異,只是因為無法正常言語,行動極度不便,往往被迫與世界隔絕,失去了學習、工作與正常生活的機會。

這部電影用非常巧妙的手法來詮釋一個身障者的心靈世界。例如在恭洙出場之初,她獨自坐在客廳的地板上。導演並不讓我們直視她,卻讓我們看她用鏡子反射陽光,在牆壁和天花板上形成不斷躍動的亮點。那亮點幻化為白色鴿子和白色蝴蝶,在房間裡飛翔,反映的或許就是女主角突破身體囿限的渴望。

回到忠都去探望恭洙的情節。忠都來找恭洙的動機令人不解,他是對死者感到愧疚(酒駕肇事的不是他,難道他想替哥哥彌補什麼),還是同情恭洙的處境,抑或是對恭洙一見鍾情?

無論如何,行事不時衝動且很少考慮後果的忠都,竟在首次探訪恭洙時強暴了她,然後落荒而逃……

如果觀眾看到這邊還沒逃走或關機,就得準備好理解接下來的劇情轉折。

恭洙受到侵犯之後,大受驚嚇,也傷心地哭泣,但經過幾天的平復之後,她居然想念起忠都來了。或許這是因為長久以來,從來沒有人願意主動接近她,也從來沒有人說過她很美。

於是兩人連絡上,當起朋友來了。

忠都的出現,讓恭洙有了聊天的對象(是的,她能說話),忠都還會推著輪椅帶她出去透氣、去搭地鐵、逛街,甚至在高速公路塞車的時候,抱著她在馬路上跳舞。


有時候,他們兩個晚上會通電話。恭洙告訴他,自己很害怕夜晚房間牆上的那幅綠洲的圖畫,因為上面總有暗影在搖動(這就是本片一開始的畫面)。忠都向她解釋那是綠洲,圖畫中還有波斯女郎和一頭象,但恭洙始終無法釋懷。

恭洙的世界因為忠都的出現而有了更多的想像。她想像自己像個正常女孩,跟忠都一起搭地鐵、說笑玩鬧;她想像自己和忠都一起開心的跳舞,連波斯女郎和小象都跟他們一同翩翩起舞;她更想像自己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為忠都歌唱……

這段原本無人知曉的友誼和愛情,就在忠都帶著恭洙去參加母親生日宴會時,向家人公開。忠都的家人看到他居然帶著車禍死者的女兒出現,既吃驚又難以理解。尤其忠都的哥哥認為這根本是擺明了要給他難堪,他對忠都和恭洙都非常不客氣,整個場面鬧僵了。

遭到家人如此排擠對待的忠都帶著恭洙,心情低落。忠都帶她去唱卡拉OK,恭洙很想安慰他,但是又沒辦法做什麼……回到恭洙家之後,恭洙突然要求忠都跟她做愛。正當兩人交合之時,沒想到恭洙的哥哥嫂嫂突然回來,見到此一情景大驚失色,立刻報警……

一個有過前科的社會邊緣人,一個因腦性麻痺而與世隔絕的人,就算彼此發展出相知相惜的感情,大概也沒人相信吧!忠都被以強姦罪名收押,恭洙在警察訊問時因驚嚇過度而無法表達,至於兩方的家人,一邊是冷漠得完全不想為忠都辯解或求情,另一邊則是巴望著對方能拿錢來和解。

在全劇接近尾聲時,忠都趁牧師到警局來為他禱告時逃了出去。他一心只想見恭洙,而他想到自己能為恭洙做的,就是除去那綠洲圖畫上的暗影……

如果說參加讀書會的價值在於接觸自己平常不會閱聽的作品,藉此延伸思想視野,觀賞這部電影的價值就在於透過寫實與奇幻手法的交互呈現,讓我們去理解原本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或沒機會理解的人生處境。罪惡與寬恕,道德與虛偽,美與醜,脆弱與強大……這部電影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翻轉一次自己對世事的判斷角度,衝撞我們對人的既定成見。唯有當我們透過電影情節的戳刺而看見自己的狹隘,才有可能展開拓寬心靈的工程。

2002年,導演李滄東以《綠洲Oasis》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獎,2003年被韓國總統盧武鉉延攬,出任文化體育觀光部長。這位小說家出身的電影導演,大膽地探觸了人心中的無比荒涼之處,卻又細膩體貼地留給我們一捧綠洲之泉。

5/06/2012

痠痛中的迷人體驗:讀《潮人物:上班族跑步指南》

不不不,不可能!跑步怎麼可能變成流行?尤其對習慣久坐的上班族來說,怎麼可能願意離開低溫空調的辦公大樓,抬起虛軟無力的筊白筍雙腿,以每小時8公里以上的速度奔跑?這種速度平常只會用來追公車吧……

難道這是一股隱然成形的潮流而我未能洞悉……健身房跑步機上奮戰不歇的男男女女,街頭馬拉松比賽噴湧而出的參賽者……或許,愈來愈多人開始選擇鍛鍊肉體,寄望透過痠痛和汗水,把青春和活力贏回來!


這期的《潮人物:上班族跑步指南》很對我味,因為我目前的狀態也是「跑步的人」(雖然每次跑的時間很短),而雜誌所採訪的幾位跑步人士的跑步心得,讓我心有戚戚焉。例如:

盧廣仲:「跑步賦予我正面能量。」

跑步過程中,人的意念很自然地會從日常的煩瑣雜事,轉移到當下身體的實際感受。不管是跑得氣喘吁吁,還是已經形成規律的跨步節奏,負面的意念和低迷的情緒都會受到洗滌或沖刷而無法繼續停留,而達到心靈狀態更新的境界。

九把刀:「跑步讓我克服恐懼。」

因為恐懼,所以更要趕快跑完,嗯,這也算是戰勝恐懼的積極方式吧!「每件事都要試過,你才知道它不值得恐懼,就像跑步。」哇,這句話太貼切了。破除恐懼的最好方法,往往就是去面對它。不知有多少次,以為如果跑超過N分鐘自己一定會掛掉,但是一旦突破了,發現只是喘得超厲害、雙腿重得像石頭,但是並沒有掛掉~

張鈞甯:「跑步讓我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真的,透過跑步,人會更認識自己。首先會更認識自己肌肉的弱,然後更認識自己肺活量的虛,接著再發現自己沒有想像中的有恆心……如果經過一番掙扎之後終於能夠持續跑下去,則會發現原來腰和腿的肉是可以被甩掉的,而如果需要跑步過馬路或追公車,也會比較不狼狽……哇,真是不一樣的自己啊!

這個「上班族跑步指南」居然有一種療癒的效果,讓我知道,原來害怕或討厭跑步的人還是可以在跑步中找到力量;跑步就算喘到快要虛脫,肺好像要炸掉,也總是會活過來;而透過跑步鍛練意志力,更是每位跑者會收到的絕妙禮物(當然,跑得愈久,禮物愈大囉)。

而我最近正在實驗一種可增進跑步時鬥志的方法,那就是跟在帥哥或美女的後面跑。其實也不一定要真的帥或美,只要背影看起來似乎很帥或很美就可以了!這純屬個人的跑步心得。

跑步不太需要師傅,穿上T恤、短褲和球鞋就能跑了。但跑步有時需要友伴同好的互相激勵與打氣,就像閱讀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之後,對於跑步時的痛苦和心理狀態的調適,多了一個參考。《潮人物:上班族跑步指南》則是把幾位跑步好傑聚集起來,營造出「大家一起跑步」的打氣效果。

上班族,快跑!

5/04/2012

錢,到哪裡去了?

這是篇吃力不討好的文章。談錢,傷感情啊!許多人會認為財務狀況應該是個人私事,不會想跟人討論。在公司裡,不談論彼此的薪資,不過問同事的理財方式,好像才是不成文的默契。

不過我們也別忘了,人之所以去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賺錢、餬口、維生,或曰混口飯吃。不管喜不喜歡自己做的工作,我們都會期望透過自己的付出,換取物質報酬。想想看,上班族每週花四十多個小時在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能力和時間,才華和青春,無非就是想換取金錢,再用這些錢來完成人生的其他目標,不管是基本的溫飽、照顧家庭、休閒娛樂、身體健康……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錢都是「要角」。

不過,職場上有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許多人知道自己是為了賺錢而去上班工作,可是賺了錢之後,卻不太珍惜,很輕易的花用掉。

花錢,常是出於無意識的習慣,在需求感發生的當下,我們自然而然會想拿錢支付,換取我們渴求的東西。例如口渴了就去便利商店買一瓶飲料、想要悠閒地跟朋友相聚就去喝個下午茶、走在路上看到櫥窗裡的鞋子或衣服很漂亮就去買。需求本身沒有對錯,但如果一直無意識地花錢呢?卻會造成對我們自己不利的結果。

年輕人剛進入社會的頭幾年,可以用自己賺的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其實是一種成就感,而且由於社會新鮮人的收入水準偏低,存錢反而超沒成就感。但是,再過幾年,如果一直沒有訂定某種儲蓄計畫,也沒有養成用錢的紀律,就會自然形成無意識的消費習慣,猶如把錢包鑽了一個洞,錢會「不知何故」地一直花掉。

這會有什麼問題呢?首先,無意識的消費通常都只是在滿足短暫的感官需求,例如餐飲、服飾、影音娛樂等(再次強調,需求本身沒有對錯),這種自動化的習慣會讓我們忽略了,有一些長期的需求也很需要被關注,例如購屋置產、增進本身能力的學習、成家立業、失業或退休時的緊急準備金等。一個人如果只在意自己當下的幸福感,而忽視了長期的幸福,似乎不算是最好的人生安排。

再者,工作了五年以上,手邊卻還是沒有資產,或少量的資產始終沒在增加,其實人會開始有挫敗感。無論工作上再怎麼如魚得水,能力再怎麼強,人緣再好,五年之間必定會經歷一些高高低低,或許已經換過一、兩個工作。在遭遇瓶頸的時候,人會開始思考工作的意義、人生的意義,這時我們可能不會想到自己五年多來每個月其實過得還算快活,而是認定工作帶給我們痛苦。

「工作了這麼多年,卻連房子都買不起。」
「想要辭職,卻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想要留職停薪,出國去玩或遊學,手邊的錢卻不太夠。」

好像一切都變成是工作的錯。好像是工作把我們困在原地,每年週而復始的步調,壓力和責任,讓我們離年輕時夢想的人生愈來愈遠了。

但真的是工作造成的嗎?

工作本身可以是目的,透過工作我們發揮才華和能力,獲得成就和肯定。但工作也的確是獲得金錢報酬、社會地位和某種權勢的方式。社會地位和權勢,常會在我們離職之後就消失,但金錢報酬是否要留存一部分下來,作為日後的資源來使用(買房子、出國旅遊、遊學、成家立業),卻是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玩撲克牌遊戲「大老二」時,大家都知道基本的策略是,四張花色的2要盡量留到最後再出。這是致勝的規則。在人生中,也有一些致勝或立於不敗的原則(其中很多被寫下來,編成一本本成功勵志書)。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屬於贏家的這一邊,至少沒有人喜歡輸。只不過,對於什麼是贏、什麼是輸,可能我們心中要更有定見才行。

有沒有可能,稍微調整自己的用錢模式,可以讓自己確實進入贏家圈?

例如,買iPhone或iPad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但真的會讓我們成為贏家,抑或只是讓我們每天多玩臉書一小時?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金錢的管理當然也沒有標準答案。只不過,很確定的是,在財務管理上多用一點點心思,其實不是在限制自己,而是避免未來的捉襟見肘之苦,也是讓職場生涯更有意義、人生更充實幸福的方法。

畢竟,人生的意義該由我們自己決定,而不是讓工作來決定。

字裡行間,聆聽青少年

除了講電話,你的手機還會用來做什麼?現在的手機功能龐大,幾乎等同於一部小型筆電,人們用它來互通訊息,更用它來娛樂自己。更進一步,現在有人把手機的簡訊功能發揚光大,用它來幫助迷途徬徨的青少年。

南西‧盧柏林(Nancy Lublin)是在偶然間發現了簡訊的威力。她所任職的DoSomething.org非營利組織,每週會傳20萬封簡訊給各地的青少年,邀請青少年參與組織的活動,例如綠化學校環境、幫助街頭遊民等。南西發現,跟青少年溝通,使用簡訊的效果是傳e-mail的11倍。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在這過程中,開始有青少年「回傳」簡訊給她。

「我今天不想去上學,因為班上有個男生一直在嘲笑我。」
「我割了自己。爸媽不准我再這樣,可是一小時前我又割了。」
「他強暴我,而且叫我不能告訴任何人。他是我爸爸。有人收到我這封簡訊嗎?」

收到這些令人心酸、心碎的簡訊,南西很震驚。這些青少年透過簡訊告訴她,自己正面臨的真實問題。南西自己就是從事社會運動的,既然她聽見了這些青少年的聲音,當然想設法幫助他們。

「拯救生命的簡訊行動」(Texting that saves lives)這場演講中,南西說明簡訊不只是互通好玩的訊息,而是能傳遞求救、救命的訊息。



簡訊的流行是手機普及的結果,智慧型手機裡用的What’s App等通訊軟體,更因不必另外付費而廣為流行。南西發現,比起電話或電子郵件,青少年更喜歡用簡訊,因為簡訊具有即時性(現打現傳現收,人在哪裡都可傳可收)、私密性(螢幕小、無聲),可以讓人安心地寫下私人問題。另外,簡訊的開啟閱讀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有人會跟你說「我沒收到你說的那封e-mail」,但是幾乎沒人會說「我沒收到簡訊」。)

南西指出,現在的青少年平均每個月傳3339封簡訊(!),而單計算女生的話,每月更高達四千封。家裡有青少年的家長,大概已經了解,傳簡訊是跟孩子溝通最好的管道,甚至是唯一的管道(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們,可觀察一下是否有這樣的趨勢)。這就是青少年的新的溝通模式,透過這個模式,我們可以更了解、更接近他們。

於是,南西成立了一個「簡訊生命線」(text-only crisis line),讓青少年可以透過簡訊傾吐心事,甚至通報重大的犯罪行為。這個專線可以幫助上百萬個青少年獲得諮商或轉介的服務。更厲害的是,南西不只希望幫助青少年解決問題,更希望能預防問題的發生。

她認為青少年傳的這些簡訊形成了一個可供進行社會變革的資料庫,運用得當,這個資料庫可以成為青少年問題的感應器(censor),讓我們知道霸凌、自我傷害、厭食、家暴等問題,在哪些區域、哪些時間、哪些學校最常發生,並據以找出預測、預防的方式。有這些具體的資料庫,將可以進一步推動學校政策的革新,甚至影響公共政策的立法。

南西是DoSomething.org這個非營利組織的執行長和老人長(Chief Old Person)。這個組織是目前美國最大的一個服務青少年以及促成社會變革的組織。另外,南西還創辦了「成功上身」(Dress for Success)這個組織,其宗旨是在幫助接受社會救助的婦女,重新進入職場。

徬徨少年時,誰不希望有個可信任的對象指引自己走出青春期的風暴?可惜的是,許多人面對的是不善聆聽或一樣焦慮的父母,以及注重權威及集體利益的學校。南西的經驗,讓我們看到社福機構如何靈活因應社會的需求而調整自己的行動方針,並且設定高遠的願景,不斷尋求突破。

5/03/2012

擦手紙的完美使用法:Joe Smith的TED演講

上過廁所,洗完手,你會用紙巾擦手嗎?
廁所裡如果供應紙巾,你一次會用幾張?
為了把手擦乾,有時候好像都會拉個兩張以上?

喬‧史密斯(Joe Smith)是個律師,住在美國奧勒岡地區,他倡導使用紙巾的完美方法。這部影片其實短得不像TED演講,但是若有愈多人聽進演講者的話,並去實踐,就能確實拯救更多的樹。



「如何使用紙巾」(How to use one paper towel)這部影片中,史密斯提到,美國人每年用掉五億七千一百二十三萬磅的紙巾(無法想像這是多少),可是許多人用紙巾的方法都不對,形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因為大家很習慣一次用兩、三張,甚至四張,總覺得只用一張擦不乾。因此這裡他要教大家,如何用紙巾確實把手擦乾,又不會造成浪費。

口訣只有兩個字:shake和fold,也就是「甩」和「折」。

洗完手後,把手上的水分甩掉,而且要甩12下。大部分人都不會甩到12下。如果能甩到12下,手就不會那麼濕了。至於為什麼要甩12下呢?史密斯老先生的回答有點村上風格:就好像星座有12個,甩手也要甩12下……而且twelve是單音節的字(……好啦,隨便你規定)。

接著,拿出一張紙巾來擦手,而且要邊擦邊折(請參考老先生的示範),以便能充分利用紙巾乾的部位,把手上的水分吸走。

為了證明所言無誤,老先生示範了好幾次,使用不同款式的紙巾擦手,結果都一樣有效!是的,只需要一張紙巾(而不是兩張或三張),就可以把手擦乾。在這過程中,史密斯也一再提醒在場聽眾,記住這二字訣,以便回家之後可以落實在生活中。

不管廁所裡的紙巾是我們自己買的,還是學校、辦公室、公共場所準備的,紙巾都是砍樹砍來的。這個甩+折的擦手法,利己也利他,值得我們每天洗手之後,有意識地運用。

很帥的短片~~

5/02/2012

今天起,別再說自己數學不好

這個世界上,不喜歡數學的人真的很多,有時候我甚至懷疑,是否學校教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討厭數學?許多人一離開學校,就再也不碰任何跟數學扯上關係的東西。萬一遇上這類東西,逃不掉,往往就自稱:我數學不好、我不喜歡數學。

例如,現在有不少人都在投資共同基金,每月定期定額。但也許很多人並不清楚,基金的淨值是怎麼算出來的,或是自己每個月投入三千元,可以期待多高的年報酬,以及要投資幾年才有可能存到旅遊基金或買房子的頭期款。

倒不是我自己數學有多好,或是多愛數學,只是我認為「覺得自己數學不好」、「不喜歡數學」,是一種相當危險的態度。因為「心想事成」,當你先入為主地告訴自己,這個我看不懂、不想看,自然而然你就一定看不懂了,即使那些東西對你來說可能很重要。

排斥數學,就不會認真看待數字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

當然,基本的算術我們都會,例如去超市買東西,我們會拿出手機來計算,哪一瓶洗衣精的每毫升單價比較低。刷信用卡時,我們會比較哪一家銀行給的紅利點數比較多。我們也會注意哪一家加油站今天的油價有折扣、哪一家網路書店的運費優惠比較高,還會利用團購來跟商家殺價。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滿聰明的。在這些方面,我們的數學很好。

既然以上這些事,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做,實在沒理由說自己數學不好。

不過話說回來,世界上有一些數學是攸關人生幸福的,而我們多數人卻不想去了解。什麼是攸關人生幸福的數學?舉個簡單而且跟每個人都有關的例子:利率。

◎如果把錢存在銀行裡,每半年或每個月,銀行會付你利息。這個利息是你不必另外付出勞力就能獲得的錢。那麼,存款的利率有多高?
◎如果向銀行貸款去買房子,償還貸款時必須本金加上利息。這個利息是你用了別人的錢去購買資產之後,必須支付的租金。那麼,貸款的利率有多高?
◎如果刷卡消費,但沒有在繳款期限前繳清卡費,銀行就會開始收取循環利息。這也是你用了別人的錢之後,必須付出的租金。那麼,信用卡的利率有多高?

◎利率是會變動的。例如台灣銀行在某一天牌告的活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是0.330%,一年期定存利率是1.345%。
◎各家銀行的房貸利率不同。例如某家銀行是根據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2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0.345%機動計息。
◎信用卡的名目年利率範圍2.63%~20%。

低自0.330%,高至20%,這兩者相差了六十倍。但光是知道這些數字並不夠,因為我們可能感受不到利率20%代表的意義。

假設你有10萬元,存在銀行一年,活儲利息會有330元,定存利息會有1,345元。

假設你用信用卡刷了10萬元,一年後除了本金之外,還要還給銀行利息2萬元。(實際上不能欠一年,因為目前信用卡公司都規定每月有最低還款應繳金額。但是,按月分開還款,並沒有改變年利率20%的事實。)

其實這樣的數學也只是百分比和乘法、除法而已。但是,我們是否曾花時間了解利率的概念,並設法從利率中獲益(找尋對自己最有利的理財工具、避免積欠信用卡卡債)呢?

當我們一直告訴自己,我的數學不好、我不喜歡數學,很容易就會產生對數字的排斥,使我們在遇到這些攸關人生幸福、而且實際上並不困難的數學時,心生畏懼和恐慌,結果就是讓我們自己因無知和漠視,做出錯誤的決定,在人生路上吃虧受罪。

排斥數學的人,到頭來將被精通數學的人操控。

善用數學,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美好,或至少,了解數學,數學就不會成為我們人生的障礙。所以,勇敢面對數學吧!別再說自己數學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