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學校沒有教過,但我認為人成年之後,遲早必須能夠對自己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 做什麼事情能夠使你發自內心感到快樂?
2. 心情低落、憂傷苦惱時,做什麼事情能夠使你獲得療癒?
3. 如果獨自一個人(例如去旅行),你是否能夠怡然自得?
要是有人能夠得出令他(她)自己感到滿意的答案,我想這個人的生活品質應該就還不錯。咦,我突然想到,或許有人會覺得「FACEBOOK」是個不錯的答案?
每天花半小時、一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滑手機、刷臉書,我想大家都跟我一樣,可以從中獲得不少的樂子。有時心情不好,瀏覽一下臉書朋友的近況,還可以幫助轉移注意力,達到消解負面情緒的作用。至於一個人獨處時,如果頗有餘暇,漫遊FB更是個殺時間的絕佳工具。
不過,引人入迷的事物總有它的副作用。不知是否有人跟我一樣覺得,Facebook所截取到的生活動態,多是比較偏向光明的那一面?雖說悲歡離合的人生經驗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比例,但我的印象是,臉書上的歡與合遠多於悲與離。
舉例來說,由於臉書奇妙的訊息推送規則,我們很容易就會「被告知」陌生人(=朋友的朋友)的結婚喜訊,但相比之下,我們卻極少透過臉書,聽聞朋友圈內外有伴侶感情失和或夫妻仳離的消息。難道說,玩臉書的人感情都比較順利?(其實不能完全排除這個可能性,說不定劈腿成習的男女自知在FB世界很難不被抓包,所以老早躲得遠遠的。)還是說,圈外朋友的好消息,比圈內朋友的壞消息更重要、更值得系統的推送?
是否,有一種人際關係的潛規則在臉書上同樣適用,那就是人們在社交場合中習於報喜不報憂。對於可能招致臉書朋友(其中有親有疏)驚訝、嫌惡、害怕、擔心、投以異樣眼光,以致使我們自己感到窘迫、羞辱、卑屈、自憐、難以自處的訊息,我們根本連想都不會想在這個平台上透露一個字。反過來說,我們自己也沒有那個心理準備,去面對和回應臉書朋友發布這一類的訊息。
或許就是因為我們集體在臉書上加重了光明的色彩,使得黑暗的沉重顏色顯得如此不恰當而自動向邊緣撤退——我們理所當然地觀看著夫妻的恩愛而非矛盾、孩童的甜美而非哭鬧、上班族休假的精采而非工作的乏味、家族團聚的溫馨而非親人關係的衝突、華服美食的消費而非財務收支的窘迫——臉書的世界,好比一場持續進行中的化裝舞會,人們可以隨時戴上自選面具,換裝進場,在場中與熟悉或陌生的人們談笑風生,擦肩而過,也可以隨時離場,還原回現實。而無法在化裝舞會中展現的那一面,就留給自己吧!在這個虛擬中帶著真實的網路社群空間,我們無法欺詐,卻可以偽裝;我們可以表達日常所想所感,但也沒辦法完全真心。
走文至此,大概有人會認為筆者是在批判臉書。其實我沒資格批判。至少,寫作本文的過程中,我就已經好幾次分心打開臉書來瀏覽。
如果臉書真的就是一個虛擬中帶著真實的社交場合,有著一段又一段隱惡揚善、報喜不報憂的生活切面,那它真的足以作為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嗎?我想,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臉書的存在,幫助我們維繫了許多在實體世界不容易或不可能維繫的人際關係,也使我們得以用一種有效率的方式完成情感上的相濡以沫。在這種情況下,捨棄它是不太理智的。如果它能夠成為本文開頭三個問題的補充而非唯一的答案,或許它的存在就不只是單純的娛樂休閒價值了。
1/28/2020
1/20/2020
人類史,一首不公平的歌:讀《槍砲、病菌與鋼鐵》修訂版
距離《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一書英文初版的1998年,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書中的觀念會不會已經過時了?相較於書中所探討的以十萬、百萬年為單位的人類歷史,十年、二十年還真不是太起眼。本文的討論和摘錄,是基於201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的修訂版(根據2005年英文修訂版翻譯),譯者為謝延光先生。
槍砲、病菌、鋼鐵,這三樣恰好都是我個人不太感興趣的事物,我想這是很大的原因當年沒有把如此暢銷並受到熱烈討論的書籍拾起來閱讀。另一個原因也在於它挺厚重,估計字數超過30萬,沒有相當的決志或熱情,還真是啃不完。不過,奮力閱讀完畢之後,覺得此書深具啟發性,也因此升起莫大的感慨:整個人類發展的進程,似乎在「馬太效應」的深刻影響之下--強者恆強,弱者復弱。原文副書名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暗示著不同的社會和族群,在人類歷史的洪流沖刷之下,命運大不相同;有些得到了豐厚滋養,強勢壯大,有些則受到無情的侵蝕剝削,奄奄一息。而且,這樣的趨勢暫時還沒有逆轉的可能。
作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生理學教授,他早年研究演化生物學和生物地理學,曾前往新幾內亞等原始部落進行數十年的長期考察。本書試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為什麼人類歷史發展至今,是由歐亞大陸的民族向外擴張和征服,而不是歐亞大陸被非洲或美洲的民族所征服?當今世界,仍然是由「生活在歐洲和東亞的民族,以及移居到北美的民族,控制著世界的財富和權力」(第003頁),各社會的發展和財富分配的不均衡,是怎麼形成的?
過去,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歐亞大陸的人種比較聰明和優秀,甚至有人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是造物主的旨意。然而不同種族之間,真有優劣之分嗎?作者試圖藉由人類學考古證據,以及科學性的推理論證,找出更具說服力的解釋來解答這些疑惑。
征服的條件
書名裡的三樣事物「槍砲」、「病菌」、「鋼鐵」,即代表著人類史上進行征服最有力的三項憑藉。槍砲即武器彈藥,也就是更精良、殺傷力更猛烈的暴力征服工具。病菌指的是對流行傳染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將病菌傳播給無抵抗能力的社會所導致的無形的征服。鋼鐵則泛指從鐵器開始的工業化生產能力,包括糧食生產設備、陸上及水上的交通工具等等。不難想像,擁有以上這些事物的社會,比起不具備這些事物的社會,在彼此競爭時,優勢的差異會有多大。書中直言,「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作用的歷史,就是通過征服、流行病和滅絕種族的大屠殺來形成現代世界的。」(第005頁)
然而,在漫長的人類史中,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某些社會率先發展出上列的優勢,而得以在向外擴張的過程中,壓制、征服甚至消滅了不具備這些優勢的社會?戴蒙德教授細膩入微地梳理了人類學和演化生物學的發現,像推理探案般,剖析歷史的進程。以下摘取要點,簡單敘述。
向世界的盡頭走去
欲知未來,先了解過去。根據考古學研究,大約7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起源於非洲。400萬年前,開始有能直立的人類出現。250萬年前,人類已在使用最簡單粗糙的石器。100萬年前,人類已走出非洲,出現在東南亞。50萬年前,人類出現在歐洲。此時,澳洲和美洲都還沒有人類的蹤跡。
作者認為,現代人類的歷史是在大約5萬年前開始的,他稱為「大躍進時期」。考古發現該時期有大量的石器、首飾等人工製品出現在東非、近東、東南歐、西南歐,顯示當時的人類像是開了turbo般,於幾萬年間加速發展起來,在生物學上和行為上都更趨近現代人(第007頁)。自此以後,地球似乎已經無法阻止人類的腳步。
大約4萬年前,人類開始出現在澳洲和新幾內亞,這意味著此時的人類已能製造水運工具,跨越海洋的阻隔而遷徙。
大約13,000年前,地球最近的一次冰河期結束,原本嚴寒不宜人居的北方,氣候開始變暖。人類來到寒冷的西伯利亞,越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大陸。最遲至公元前12,000年,美洲阿拉斯加一帶出現人類的蹤跡,到了公元前10,000年左右,人類已擴散至南美洲南端。
弱肉強食的人設?
若從700萬年前起算,人類等於歷經了七百萬年才完成了(大致)全球的擴張。起初步調緩慢,在非洲晃悠了六百萬年,在歐洲和亞洲又醞釀了數十萬年,然後才在四萬年間(從5萬年前至1萬年前),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忽然振作了起來,加速向澳洲、美洲的擴張。
有關這段從10萬年前到5萬年前人類能力的大躍進,作者認為原因是人類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完善,而語言的產生促進了人類族群的創造力。至於語言能力為何在這段時期有重大發展?可能是因為喉部功能的完善,也可能是腦部組織發生了某種質的關鍵變化。
語言具有如此關鍵的影響,令人好奇,是否還有其他因素能夠或已經導致人類能力的猛增式躍進?再者,是否有些能力的躍進是非普遍性的,也就是只先發生在具備某些條件的社會或族群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類進入澳洲和新幾內亞之後,大約3萬年前,該大陸上的所有大型哺乳動物跟著滅絕了。在人類進入美洲後也伴隨著類似的後果,大約在公元前11,000年,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也全數滅絕。雖然學界不盡然同意這些哺乳動物是被人類所獵殺而滅絕,不過作者認為可能性相當大,而且這樣的後果對於往後的發展有負面的影響。在澳洲和美洲的住民,失去了可供馴化的野生哺乳動物來源,導致其族群無法建立強大的農業生產,以確保充裕的糧食供應。
有一種感覺:遷徙到澳洲和美洲的人類,好像跟留在非洲和歐亞大陸的人類有基本的不同。在非洲和歐亞大陸也會有狩獵行為,但是數百萬年以來也不至於把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都消滅掉。書中分析,可能是因為澳洲和美洲大陸的野生動物從沒見過人類,不知恐懼,而偏偏這時期的人類在狩獵技巧上又已經比他們的祖先提升了一大截,兩個原因相加起來,導致這兩塊新大陸上的野生哺乳動物慘遭浩劫。
繼續加速一萬年
從人類抵達南美洲的一萬年前起,將時間快轉至十六世紀,也就是西元1500年前後,對中學歷史還有印象的人會記得這就是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開端。其中最具標誌性的歷史事件,是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這是人類社會透過長距離「海路」所進行的另一次全球擴張的開始。自此之後的數百年,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西歐國家,前往各地進行征服、掠奪和殖民,憑著強大而無可匹敵的槍砲武器,如入無人之境。從那時候到新近所發生的事,大家應該都有印象。
歐洲國家不是一夜之間變強的,但是為什麼,明明一萬年前地球上的所有人(無論族群大小或居住在哪裡)都是茹毛飲血的獵人,必須每天採集植物果實、捕捉野獸,求取生存和溫飽,怎麼經過短短的一萬年後(與七百萬年相比),有些族群能夠製造出槍砲、船隻,以及效率高的生產工具,凌駕另外那些還處在狩獵或農業生活型態的社會?
一萬多年的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
1
由於各大洲地理與氣候環境的差異,有些地區先天存在著較多的野生植物和動物,並且有充足的水源,比其他地區更適合人類定居、繁衍並壯大族群,並有機會從狩獵部落過渡到農業社會,也使人類「古文明」得以生發。例如,新月沃地,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一帶,在西元前8,500年率先開始了農業活動,當地社會逐漸建立系統性的糧食生產。
2
農業社會能否持續壯大,端視糧食生產的「報酬率」能否大幅提高。糧食生產率的秘訣在於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的「馴化」,白話一點說就是,能不能找到足夠多的植物和動物,並且進行「量產」,以供給人類食衣住行的各種需求。人類必須在野生植物中,篩選出容易種植、生長快、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單位產出量也高的種類。研究分析發現,適合馴化的野生植物,在地中海氣候帶,包括西亞、歐洲和北非,種類遠多於其他地區。
3
無獨有偶的是,在西亞和歐洲地區,適合馴化的野生動物種類也是最多的。具體而言,古代只有14種野生大型食草類哺乳動物得到馴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綿羊、山羊、牛、豬、馬),而其中有13種的野生祖先是「只出現」在歐亞大陸的。(讀到這一段,我深有感慨:歐亞大陸的「家底」如此深厚,世界怎麼有機會公平發展呢?)
4
糧食的生產報酬率越高,能養活的人口越多,族群就越能壯大,這意味著能夠進行有效率的「分工」--不再需要所有人都下地參與農事了,可以有一部分人去製造工具、整建房屋,有一部分人從事管理,甚至去從事發明、創造、研究等看起來沒什麼生產力的活動。
5
歷史向前推進著,歐亞大陸上的人類族群率先建立農業生產的社會,逐步開始了鐵器等生產工具的製造和改良,然後又有了文字、印刷術、火藥......沒有意外了,人類文明的主要進展幾乎都發生在歐亞大陸上。
天地不仁,人類的發展本來就談不上均衡或公平,在一萬年的時間內,有些地區發展出使用金屬工具和文字符號的社會,有些地區只是發展成沒有文字的農業社會,而還有一些地區仍然停留在使用石器狩獵採集的階段。差距就這樣拉開了。等到歐洲人能夠駕駛船舶展開長途的航行,擺脫陸地環境的阻隔,優勢族群就此開啟新一輪的擴張和侵略。
印加帝國和瑪雅文明曾經稱霸南美洲數個世紀,但是在1532年一小批西班牙人到來時,卻迅速地擒獲了帝國皇帝,擊潰了帝國軍隊。簡單地說,憑的就是槍砲、病菌和鋼鐵。
中國也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傲人的四大發明,歷史悠長,然而到了滿清統治的後期,卻屢屢不敵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成了那一輪文明競爭的弱者。
馬太效應停不下來?
時至今日,世界仍是由這些歐洲國家加上美國所主導。
站在歐洲人的角度看,那是一段意氣風發的時代;站在被征服和被侵略者的角度看,那是一段充滿血淚、殘酷屈辱的不堪歷史。
總結一下作者的主要結論:「不同社會之所以在不同大陸得到不同發展,原因在於大陸環境的差異,而非人類的生物差異。只有在能夠積累糧食盈餘的稠密定居人群中,也就是依賴公元前8,500年左右出現的農業崛起作為糧食來源的人群中,才有可能誕生先進技術、中央集權的政治組織和其他複雜社會特徵。然而,對於農業崛起至關重要的可馴化野生動植物物種只集中在全球9個狹窄的區域,這些地區也因而成為最早的農業故鄉。這些地方的原住民由此獲得了發展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先機。這些原住民的語言和基因,隨同他們的牲口作物技術和書寫體系,成了古代和現代世界的主宰。」(第479頁)
最初,比的是糧食生產:你能不能養活更多的人,使族群快速繁衍?
接著,比的是技術發展:你發明的工具能不能提高生產力,使族群更進一步壯大?
然後,比的是武力:你能不能防禦外部攻擊,有沒有能力以武力擴張,更進一步使族群壯大?
歐亞大陸很幸運地具備了糧食生產的最佳條件,超越了原生的非洲。至於在澳洲和美洲,不但人類社會進駐得晚,糧食生產的條件也相對不足。社會發展的優勢疊加性,使歐亞大陸於糧食生產這一步領先之後,在文明的進程上一路超前。有時是東亞(中國)地區發展得好一點,有時是西亞(中東)地區超前一點,到後來則是由歐洲地區獨占鰲頭。見諸歷史,啟蒙運動的科學思潮、大航海時代的征服、工業革命的技術發展,讓人覺得怎麼好處都給歐洲人占盡了,而許多歐洲人也真的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是上帝選來統治這個世界的。
我會猜想,世界上不同地區的讀者讀這本書,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身處優勢地區(歐洲)的讀者,或許會覺得「是啊,我們就是這樣得天獨厚」。身處劣勢地區(例如新幾內亞)的讀者,或許會覺得「我們也一樣聰明優秀,為什麼卻是被西方國家宰制」(可參考本書前言中,作者的新幾內亞朋友對他發出的疑問)。至於身處東亞(例如中國)的讀者,則會覺得「我們明明有機會領先,我們明明曾經領先,還有過四大發明,為什麼到後來卻是落後者?」關於最後一個問題,作者在修訂版的附錄中,做了簡要的答覆(第483-485頁)。
沒人喜歡輸的感覺
機率是嚴謹的數學,但它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它無法用來預測單一事件的結果。例如,一顆公正的骰子擲一次,擲出任一點數的機率是各六分之一,而我們並不能預測「這一次」會擲出幾點。
假設有甲乙丙丁四個人玩骰子遊戲。每擲一次骰子,會有一個人贏,贏家可以向其他玩家收10元。
規則:
莊家擲出1點或2點,甲贏一次。
莊家擲出3點或4點,乙贏一次。
莊家擲出5點,丙贏一次。
莊家擲出6點,丁贏一次。
很容易看出來,甲和乙贏的機率比丙和丁贏的機率高。甲和乙各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贏,丙和丁則只各有六分之一的機率贏。如果這個遊戲玩了10次、20次、50次,甚至100次,誰贏的錢更多呢?我們還是無法預測誰會贏,但是依機率合理推測,最有可能是甲或乙贏。
甲和乙有同樣的獲勝機率,但玩100次之後,如果贏最多的是乙(結果),那麼很有可能乙會覺得自己的運氣比甲好,而甲會有點不服氣,畢竟本來也有機會是最後贏家為什麼卻輸了。當然,這是在所有玩家都知道自己的贏面有多大時,才會有的想法。那麼如果,玩家事先並不清楚自己的獲勝機率呢?
如果事先不清楚自己的獲勝機率,就沒機會「算牌」,進行理性的預估,於是就沒那麼篤定,所能做的就是設法增加好運吧(求神拜佛、戴幸運符等等)。然後100次遊戲結束,假設又是乙贏最多,此時很有可能乙不但認為自己幸運,還會認定自己是被上天眷顧的--意思就是,上天一開始就打算讓乙贏--但這個顯然是不理性(沒有根據)的想法,是從一個既定的結果往前進行主觀歸因的心理行為。
這種現象十分常見。每一年出生的小孩當中,必定有一部分是天資聰穎,也有一部分是比較駑鈍。那些天資聰穎小孩的家長,想必有不少會認為是自己祖上有德,甚至也有相信自己小孩是文曲星下凡投胎的。然而,這些都是從既定的結果往前進行主觀歸因的心理表現。其實並沒有一個上天一開始就決定你的小孩是天才。自然的規則是,有些小孩聰明一點,有些小孩駑鈍一點,而剛好你的小孩是比較聰明的那一個。
繞了很久回到主題,機率的作用就是這樣,氣候環境的優劣是一次擲骰子,地理環境的優劣是另一次擲骰子,野生動植物馴化的條件、創造力的萌發......種種因素疊加起來,歐洲社會取得領先,而且大幅超前,這就是結果。每一次的「比賽」有優劣勢之分,但是大自然或造物主不是衝著你或我而來,不知道也不必知道你我是甲乙丙丁哪一個。結果就是這樣。
說這一堆其實是為了幫助自己擺脫落後於人的悲情。因為,悲情或怨憤是無益的情感,無法改變現狀也妨礙我們理解事實。我認為本書值得推薦閱讀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作者為了回答「為什麼有人領先,有人落後」這個問題,用滿滿的考古證據和邏輯推演,認真地分析原因。或許他提供的原因不是百分百充分,卻有難以撼動的堅實基礎,讓後人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延伸和探討--這其實就是西方科學與理性思維的威力展現,也是值得我們敬畏和學習之處!
本書出版之後,令作者意外的是,獲得了商界和經濟學界的迴響,例如比爾蓋茲就積極提出評價。商界人士從本書中得到啟示,開始探討,「如何以最佳方式組織人類團體、社會團體和商業團體,使得生產力、創造力、創新力和財富達到最大化?」(第485頁)這種從領先中找到成功因素,再加以歸納及進行系統化應用的模式,或許就是隱形的turbo渦輪加速器,助力西方先進國家持續保持領先?!
槍砲、病菌、鋼鐵,這三樣恰好都是我個人不太感興趣的事物,我想這是很大的原因當年沒有把如此暢銷並受到熱烈討論的書籍拾起來閱讀。另一個原因也在於它挺厚重,估計字數超過30萬,沒有相當的決志或熱情,還真是啃不完。不過,奮力閱讀完畢之後,覺得此書深具啟發性,也因此升起莫大的感慨:整個人類發展的進程,似乎在「馬太效應」的深刻影響之下--強者恆強,弱者復弱。原文副書名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暗示著不同的社會和族群,在人類歷史的洪流沖刷之下,命運大不相同;有些得到了豐厚滋養,強勢壯大,有些則受到無情的侵蝕剝削,奄奄一息。而且,這樣的趨勢暫時還沒有逆轉的可能。
作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生理學教授,他早年研究演化生物學和生物地理學,曾前往新幾內亞等原始部落進行數十年的長期考察。本書試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為什麼人類歷史發展至今,是由歐亞大陸的民族向外擴張和征服,而不是歐亞大陸被非洲或美洲的民族所征服?當今世界,仍然是由「生活在歐洲和東亞的民族,以及移居到北美的民族,控制著世界的財富和權力」(第003頁),各社會的發展和財富分配的不均衡,是怎麼形成的?
過去,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歐亞大陸的人種比較聰明和優秀,甚至有人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是造物主的旨意。然而不同種族之間,真有優劣之分嗎?作者試圖藉由人類學考古證據,以及科學性的推理論證,找出更具說服力的解釋來解答這些疑惑。
征服的條件
書名裡的三樣事物「槍砲」、「病菌」、「鋼鐵」,即代表著人類史上進行征服最有力的三項憑藉。槍砲即武器彈藥,也就是更精良、殺傷力更猛烈的暴力征服工具。病菌指的是對流行傳染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將病菌傳播給無抵抗能力的社會所導致的無形的征服。鋼鐵則泛指從鐵器開始的工業化生產能力,包括糧食生產設備、陸上及水上的交通工具等等。不難想像,擁有以上這些事物的社會,比起不具備這些事物的社會,在彼此競爭時,優勢的差異會有多大。書中直言,「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作用的歷史,就是通過征服、流行病和滅絕種族的大屠殺來形成現代世界的。」(第005頁)
然而,在漫長的人類史中,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某些社會率先發展出上列的優勢,而得以在向外擴張的過程中,壓制、征服甚至消滅了不具備這些優勢的社會?戴蒙德教授細膩入微地梳理了人類學和演化生物學的發現,像推理探案般,剖析歷史的進程。以下摘取要點,簡單敘述。
向世界的盡頭走去
欲知未來,先了解過去。根據考古學研究,大約7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起源於非洲。400萬年前,開始有能直立的人類出現。250萬年前,人類已在使用最簡單粗糙的石器。100萬年前,人類已走出非洲,出現在東南亞。50萬年前,人類出現在歐洲。此時,澳洲和美洲都還沒有人類的蹤跡。
作者認為,現代人類的歷史是在大約5萬年前開始的,他稱為「大躍進時期」。考古發現該時期有大量的石器、首飾等人工製品出現在東非、近東、東南歐、西南歐,顯示當時的人類像是開了turbo般,於幾萬年間加速發展起來,在生物學上和行為上都更趨近現代人(第007頁)。自此以後,地球似乎已經無法阻止人類的腳步。
大約4萬年前,人類開始出現在澳洲和新幾內亞,這意味著此時的人類已能製造水運工具,跨越海洋的阻隔而遷徙。
大約13,000年前,地球最近的一次冰河期結束,原本嚴寒不宜人居的北方,氣候開始變暖。人類來到寒冷的西伯利亞,越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大陸。最遲至公元前12,000年,美洲阿拉斯加一帶出現人類的蹤跡,到了公元前10,000年左右,人類已擴散至南美洲南端。
弱肉強食的人設?
若從700萬年前起算,人類等於歷經了七百萬年才完成了(大致)全球的擴張。起初步調緩慢,在非洲晃悠了六百萬年,在歐洲和亞洲又醞釀了數十萬年,然後才在四萬年間(從5萬年前至1萬年前),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忽然振作了起來,加速向澳洲、美洲的擴張。
有關這段從10萬年前到5萬年前人類能力的大躍進,作者認為原因是人類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完善,而語言的產生促進了人類族群的創造力。至於語言能力為何在這段時期有重大發展?可能是因為喉部功能的完善,也可能是腦部組織發生了某種質的關鍵變化。
語言具有如此關鍵的影響,令人好奇,是否還有其他因素能夠或已經導致人類能力的猛增式躍進?再者,是否有些能力的躍進是非普遍性的,也就是只先發生在具備某些條件的社會或族群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類進入澳洲和新幾內亞之後,大約3萬年前,該大陸上的所有大型哺乳動物跟著滅絕了。在人類進入美洲後也伴隨著類似的後果,大約在公元前11,000年,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也全數滅絕。雖然學界不盡然同意這些哺乳動物是被人類所獵殺而滅絕,不過作者認為可能性相當大,而且這樣的後果對於往後的發展有負面的影響。在澳洲和美洲的住民,失去了可供馴化的野生哺乳動物來源,導致其族群無法建立強大的農業生產,以確保充裕的糧食供應。
有一種感覺:遷徙到澳洲和美洲的人類,好像跟留在非洲和歐亞大陸的人類有基本的不同。在非洲和歐亞大陸也會有狩獵行為,但是數百萬年以來也不至於把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都消滅掉。書中分析,可能是因為澳洲和美洲大陸的野生動物從沒見過人類,不知恐懼,而偏偏這時期的人類在狩獵技巧上又已經比他們的祖先提升了一大截,兩個原因相加起來,導致這兩塊新大陸上的野生哺乳動物慘遭浩劫。
繼續加速一萬年
從人類抵達南美洲的一萬年前起,將時間快轉至十六世紀,也就是西元1500年前後,對中學歷史還有印象的人會記得這就是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開端。其中最具標誌性的歷史事件,是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這是人類社會透過長距離「海路」所進行的另一次全球擴張的開始。自此之後的數百年,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西歐國家,前往各地進行征服、掠奪和殖民,憑著強大而無可匹敵的槍砲武器,如入無人之境。從那時候到新近所發生的事,大家應該都有印象。
歐洲國家不是一夜之間變強的,但是為什麼,明明一萬年前地球上的所有人(無論族群大小或居住在哪裡)都是茹毛飲血的獵人,必須每天採集植物果實、捕捉野獸,求取生存和溫飽,怎麼經過短短的一萬年後(與七百萬年相比),有些族群能夠製造出槍砲、船隻,以及效率高的生產工具,凌駕另外那些還處在狩獵或農業生活型態的社會?
一萬多年的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
1
由於各大洲地理與氣候環境的差異,有些地區先天存在著較多的野生植物和動物,並且有充足的水源,比其他地區更適合人類定居、繁衍並壯大族群,並有機會從狩獵部落過渡到農業社會,也使人類「古文明」得以生發。例如,新月沃地,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一帶,在西元前8,500年率先開始了農業活動,當地社會逐漸建立系統性的糧食生產。
2
農業社會能否持續壯大,端視糧食生產的「報酬率」能否大幅提高。糧食生產率的秘訣在於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的「馴化」,白話一點說就是,能不能找到足夠多的植物和動物,並且進行「量產」,以供給人類食衣住行的各種需求。人類必須在野生植物中,篩選出容易種植、生長快、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單位產出量也高的種類。研究分析發現,適合馴化的野生植物,在地中海氣候帶,包括西亞、歐洲和北非,種類遠多於其他地區。
3
無獨有偶的是,在西亞和歐洲地區,適合馴化的野生動物種類也是最多的。具體而言,古代只有14種野生大型食草類哺乳動物得到馴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綿羊、山羊、牛、豬、馬),而其中有13種的野生祖先是「只出現」在歐亞大陸的。(讀到這一段,我深有感慨:歐亞大陸的「家底」如此深厚,世界怎麼有機會公平發展呢?)
4
糧食的生產報酬率越高,能養活的人口越多,族群就越能壯大,這意味著能夠進行有效率的「分工」--不再需要所有人都下地參與農事了,可以有一部分人去製造工具、整建房屋,有一部分人從事管理,甚至去從事發明、創造、研究等看起來沒什麼生產力的活動。
5
歷史向前推進著,歐亞大陸上的人類族群率先建立農業生產的社會,逐步開始了鐵器等生產工具的製造和改良,然後又有了文字、印刷術、火藥......沒有意外了,人類文明的主要進展幾乎都發生在歐亞大陸上。
天地不仁,人類的發展本來就談不上均衡或公平,在一萬年的時間內,有些地區發展出使用金屬工具和文字符號的社會,有些地區只是發展成沒有文字的農業社會,而還有一些地區仍然停留在使用石器狩獵採集的階段。差距就這樣拉開了。等到歐洲人能夠駕駛船舶展開長途的航行,擺脫陸地環境的阻隔,優勢族群就此開啟新一輪的擴張和侵略。
印加帝國和瑪雅文明曾經稱霸南美洲數個世紀,但是在1532年一小批西班牙人到來時,卻迅速地擒獲了帝國皇帝,擊潰了帝國軍隊。簡單地說,憑的就是槍砲、病菌和鋼鐵。
中國也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傲人的四大發明,歷史悠長,然而到了滿清統治的後期,卻屢屢不敵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成了那一輪文明競爭的弱者。
馬太效應停不下來?
時至今日,世界仍是由這些歐洲國家加上美國所主導。
站在歐洲人的角度看,那是一段意氣風發的時代;站在被征服和被侵略者的角度看,那是一段充滿血淚、殘酷屈辱的不堪歷史。
總結一下作者的主要結論:「不同社會之所以在不同大陸得到不同發展,原因在於大陸環境的差異,而非人類的生物差異。只有在能夠積累糧食盈餘的稠密定居人群中,也就是依賴公元前8,500年左右出現的農業崛起作為糧食來源的人群中,才有可能誕生先進技術、中央集權的政治組織和其他複雜社會特徵。然而,對於農業崛起至關重要的可馴化野生動植物物種只集中在全球9個狹窄的區域,這些地區也因而成為最早的農業故鄉。這些地方的原住民由此獲得了發展槍砲、病菌與鋼鐵的先機。這些原住民的語言和基因,隨同他們的牲口作物技術和書寫體系,成了古代和現代世界的主宰。」(第479頁)
最初,比的是糧食生產:你能不能養活更多的人,使族群快速繁衍?
接著,比的是技術發展:你發明的工具能不能提高生產力,使族群更進一步壯大?
然後,比的是武力:你能不能防禦外部攻擊,有沒有能力以武力擴張,更進一步使族群壯大?
歐亞大陸很幸運地具備了糧食生產的最佳條件,超越了原生的非洲。至於在澳洲和美洲,不但人類社會進駐得晚,糧食生產的條件也相對不足。社會發展的優勢疊加性,使歐亞大陸於糧食生產這一步領先之後,在文明的進程上一路超前。有時是東亞(中國)地區發展得好一點,有時是西亞(中東)地區超前一點,到後來則是由歐洲地區獨占鰲頭。見諸歷史,啟蒙運動的科學思潮、大航海時代的征服、工業革命的技術發展,讓人覺得怎麼好處都給歐洲人占盡了,而許多歐洲人也真的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是上帝選來統治這個世界的。
我會猜想,世界上不同地區的讀者讀這本書,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身處優勢地區(歐洲)的讀者,或許會覺得「是啊,我們就是這樣得天獨厚」。身處劣勢地區(例如新幾內亞)的讀者,或許會覺得「我們也一樣聰明優秀,為什麼卻是被西方國家宰制」(可參考本書前言中,作者的新幾內亞朋友對他發出的疑問)。至於身處東亞(例如中國)的讀者,則會覺得「我們明明有機會領先,我們明明曾經領先,還有過四大發明,為什麼到後來卻是落後者?」關於最後一個問題,作者在修訂版的附錄中,做了簡要的答覆(第483-485頁)。
沒人喜歡輸的感覺
機率是嚴謹的數學,但它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它無法用來預測單一事件的結果。例如,一顆公正的骰子擲一次,擲出任一點數的機率是各六分之一,而我們並不能預測「這一次」會擲出幾點。
假設有甲乙丙丁四個人玩骰子遊戲。每擲一次骰子,會有一個人贏,贏家可以向其他玩家收10元。
規則:
莊家擲出1點或2點,甲贏一次。
莊家擲出3點或4點,乙贏一次。
莊家擲出5點,丙贏一次。
莊家擲出6點,丁贏一次。
很容易看出來,甲和乙贏的機率比丙和丁贏的機率高。甲和乙各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贏,丙和丁則只各有六分之一的機率贏。如果這個遊戲玩了10次、20次、50次,甚至100次,誰贏的錢更多呢?我們還是無法預測誰會贏,但是依機率合理推測,最有可能是甲或乙贏。
甲和乙有同樣的獲勝機率,但玩100次之後,如果贏最多的是乙(結果),那麼很有可能乙會覺得自己的運氣比甲好,而甲會有點不服氣,畢竟本來也有機會是最後贏家為什麼卻輸了。當然,這是在所有玩家都知道自己的贏面有多大時,才會有的想法。那麼如果,玩家事先並不清楚自己的獲勝機率呢?
如果事先不清楚自己的獲勝機率,就沒機會「算牌」,進行理性的預估,於是就沒那麼篤定,所能做的就是設法增加好運吧(求神拜佛、戴幸運符等等)。然後100次遊戲結束,假設又是乙贏最多,此時很有可能乙不但認為自己幸運,還會認定自己是被上天眷顧的--意思就是,上天一開始就打算讓乙贏--但這個顯然是不理性(沒有根據)的想法,是從一個既定的結果往前進行主觀歸因的心理行為。
這種現象十分常見。每一年出生的小孩當中,必定有一部分是天資聰穎,也有一部分是比較駑鈍。那些天資聰穎小孩的家長,想必有不少會認為是自己祖上有德,甚至也有相信自己小孩是文曲星下凡投胎的。然而,這些都是從既定的結果往前進行主觀歸因的心理表現。其實並沒有一個上天一開始就決定你的小孩是天才。自然的規則是,有些小孩聰明一點,有些小孩駑鈍一點,而剛好你的小孩是比較聰明的那一個。
繞了很久回到主題,機率的作用就是這樣,氣候環境的優劣是一次擲骰子,地理環境的優劣是另一次擲骰子,野生動植物馴化的條件、創造力的萌發......種種因素疊加起來,歐洲社會取得領先,而且大幅超前,這就是結果。每一次的「比賽」有優劣勢之分,但是大自然或造物主不是衝著你或我而來,不知道也不必知道你我是甲乙丙丁哪一個。結果就是這樣。
說這一堆其實是為了幫助自己擺脫落後於人的悲情。因為,悲情或怨憤是無益的情感,無法改變現狀也妨礙我們理解事實。我認為本書值得推薦閱讀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作者為了回答「為什麼有人領先,有人落後」這個問題,用滿滿的考古證據和邏輯推演,認真地分析原因。或許他提供的原因不是百分百充分,卻有難以撼動的堅實基礎,讓後人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延伸和探討--這其實就是西方科學與理性思維的威力展現,也是值得我們敬畏和學習之處!
本書出版之後,令作者意外的是,獲得了商界和經濟學界的迴響,例如比爾蓋茲就積極提出評價。商界人士從本書中得到啟示,開始探討,「如何以最佳方式組織人類團體、社會團體和商業團體,使得生產力、創造力、創新力和財富達到最大化?」(第485頁)這種從領先中找到成功因素,再加以歸納及進行系統化應用的模式,或許就是隱形的turbo渦輪加速器,助力西方先進國家持續保持領先?!
1/12/2020
葡萄美酒敬人生:電影Sideways尋找新方向
年過四十之後,很多事看起來都不一樣了。
所謂的四十,不一定是從生日那一天起算,而是在意識到自己即將跨過四十門檻的那一刻開始。從此之後,思維和心境都會一點一點地發生變化。這說起來有點玄,但經歷過的人想必都知道是什麼感覺吧!
能打從心底歡快地度過四十歲這個關卡的人,我會很佩服他(她)。不是嫉妒哦,是真的佩服。因為這代表此人在過去近四十年的歲月裡,做對了很多事,而且也蒙受了幸運之神的許多眷顧。只不過,我想多數人不是這樣的;多數人,也就是平凡人,來到四十歲這個階段,想必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煩惱,這樣或那樣的挫敗,要享受輕盈簡單的快樂,不再那麼簡單了。
所謂的「四十不惑」,不就是很多事已經能看明白了,再也無法假裝沒看見,或出於自身期望加以虛飾。年輕氣盛時,遠大的彩色志向誰不曾有過?然而,一路前行的顛躓,不知不覺磨掉了純粹的熱情,人開始體認到,自己也就跟「其他人」一樣,是個血肉之軀。
走到這裡,制式化的成功典範不再那麼激勵人心,因為不惑之人更能明白,在平凡中踏實前行,能做到不忘初衷就很不容易了。而或許,《 Sideways 尋找新方向》(2004)這部電影可以為年屆不惑的人提供某種療癒。(附帶一提,本片導演Alexander Payne在2011年的另一部作品《The Descendants繼承人生》,喬治克魯尼主演,也很適合四十歲世代觀賞。)
《Sideways》電影的核心人物,正是即將邁入中年的兩位男性,他們相約從洛杉磯開車北上,前往北加州Santa Ynez Valley一帶葡萄酒產區,展開一週的假期。這趟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慶祝傑克(Thomas Haden Church飾)即將結婚,所謂的單身漢最後狂歡。
旅行的意義
負責規劃這趟旅行的是麥斯(Paul Giametti飾),傑克的大學室友。這兩人的個性大相徑庭,傑克開朗不羈,麥斯內斂沉鬱,不過這不妨礙他們真誠的友誼。麥斯很期待這次旅行,他深知這是兩個老友重聚的難得機會,畢竟等傑克成家後,再要結伴出遊就沒那麼容易了。
麥斯熱愛葡萄酒,品酒很有心得,造訪酒莊是他最大的樂趣之一。自從兩年前麥斯離婚之後,品酒少了個伴。他的前妻薇琪也喜歡酒,兩人曾有聊不完的話題,可是如今卻已分道揚鑣。兩年過去了,麥斯仍難擺脫婚變的失落,他暗自盼望還有破鏡重圓的機會,但是生活始終一團亂的他,用什麼挽回前妻的心?
唯一還能使他振作精神的是寫小說。他不久前才完成一部小說,投稿給多家出版社,最近終於有一家小出版社表示感興趣,並且正在進行第二輪的評估。如果說黑暗中總需要一點微光,這部小說正是麥斯中年逆襲的唯一希望。要是投稿能被接受,得以付梓出版,麥斯就能晉身publishing author出書作家之列,一掃幾年來的陰霾。
不過,雖然期盼小說能出版,期盼前妻能回心轉意,但是對人對事麥斯都不敢抱什麼希望,他是個悲觀的人。趁著這次出門旅行,他想放鬆心情,和老友共度假期,獲得友情的慰藉,暫時忘掉種種煩憂。
而傑克想的可不一樣。傑克把這趟旅行視為婚前僅剩的單身時光,他早就準備好伺機開展豔遇,而且絕不允許老是哭喪著臉的麥斯破壞好事。
傑克大學畢業後當上演員,曾是家喻戶曉的肥皂劇男主角,但年紀漸大後,更上層樓的可能性沒有了,現在他更多的是接演廣告片的旁白配音。他不甘心就此退出演藝行列,但已開始考慮,是否該跟著未來的岳父學習做房地產生意。
一星期的酒莊之旅,就在兩個男人各不相同的心情下展開。
麥斯不愧為葡萄酒老饕,對北加州一帶的酒莊、餐廳、葡萄園如數家珍,他帶著傑克造訪各酒莊,遍覽葡萄園美景。電影觀眾可以順便見識加州的招牌紅酒:Cabernet Sauvignon、Syrah、Pinot Noir,白酒則有Chardonnay、Sauvignon Blanc。其中,麥斯最鍾愛的是Pinot Noir黑皮諾,這種葡萄的皮薄,不喜炎熱,並且需要細心的栽培和照顧,可以說是比較敏感細膩的品種。其實,黑皮諾的「氣質」就像麥斯這個人的性格。
兩人去了一家麥斯常光顧的餐廳,在那裡遇到女服務生瑪雅(Virginia Madsen飾),長相氣質皆不俗。傑克對男女之事很敏感,察覺到瑪雅對麥斯的親切中帶有特殊的熱度,而麥斯似乎也對她有好感。傑克立刻開始敲邊鼓,勸麥斯採取主動。可是,麥斯大半個人還浸泡在失婚的惆悵裡,他沒有心思追求新戀情,況且勇氣也不足。
好巧不巧,隔天兩人去某家酒莊品酒時,傑克向火辣性感的服務員史黛芬妮(Sandra Oh飾)搭訕,攀談之間得知她也認識瑪雅,於是把握良機,約好四人晚上聚餐!傑克積極替麥斯製造機會,卻讓麥斯不太自在,畢竟他還沒準備好放下前妻(若沒外力介入,恐怕他永遠都不會有準備好的時候)。
麥斯眼看傑克無所顧忌地撲向史黛芬妮,把婚約拋在腦後,對這樣的輕率和不忠誠不以為然。但傑克根本聽不進勸誡,他一心只想放飛自我,根本不在意下個週末就要跟另一個女人步入禮堂。
故事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呢?在傑克的不斷鼓動之下,麥斯漸漸感受到瑪雅對他的關注,但是沉鬱的他,有可能和同樣內斂的瑪雅擦出火花嗎?而傑克會真的愛上史黛芬妮而無法自拔嗎?
枝節橫生,力挽狂瀾
曾看過有評論提到,這部電影與「中年危機」有關——過了年富力壯的青年時代,理想經受挫折的搓洗,人開始對現實質疑、對自己失望,然而此時,仍有一股想奮力掙扎,扳回一城的企圖。
麥斯歷經失婚,守著中學英語教師的工作,鬱鬱寡歡,不過他仍投注心力埋首創作,耕耘文學夢。他喜愛文學、電影、葡萄酒,只不過身邊似乎沒人懂他,唯一曾經知心的伴侶,如今已離他而去。
傑克年輕時風流倜儻,粉絲無數,然而煙花易冷,如今也終於來到事業不上不下的尷尬階段。更換人生跑道需要勇氣,需要能放下既有的虛華榮耀。傑克還沒下定決心。
瑪雅和史黛芬妮,在電影中屬於配角,然而這兩人的角色都正好是遭遇過婚姻挫敗的中年女性。離婚後,瑪雅考入研究所,攻讀與葡萄酒有關的園藝學科,追求日後的事業方向。史黛芬妮作為單親媽媽,認真工作著,並渴望能遇上良人良緣。
人生路上,每個人的境遇各不同,好或壞無法比較。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人總有遇上低潮的時候,而回應低潮、克服低潮的方式每個人都不同。在年屆不惑之時,假若境遇不如人意,你會怎麼面對?能夠笑著Let it go,還是試圖做些什麼來力挽狂瀾?
事業工作遭遇瓶頸,眼前的挑戰開始讓人感到力不從心。
身材容貌,到了只會或快或慢走下坡的階段。
婚姻感情,到了激情過後歸於平淡的地步。
曾有過的多彩青春,漸漸褪去了顏色。
曾以為可以任性奔赴遠方,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大多數時間都在與眼前的苟且纏鬥。接下來往哪裡走?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正確答案。但是最好也別為了向誰交代而給出政治正確的答案。
選己所愛,不忘初衷
電影的英文名稱叫 Sideways,其原意是側向(一邊),可引申爲事情有了預料之外的發展,橫生枝節之意。主角的名字麥斯(Miles)則暗示著「漫長之路」。這兩個字都呼應著劇情,也暗喻著人生。這趟旅行的確枝節橫生,最後還出現失控場面,造成情感破裂和難堪窘境,但也因為有如此激烈的意料之外,才促使當事人自省和覺察,體會到什麼才是自己想要,誰才對自己最重要。
其中,麥斯的心境有所轉變,他放下猶豫和悲觀,鼓起勇氣走向前,守護自己所愛。 若把人生比喻為一場馬拉松,後半段顯然比前半段更考驗毅力和耐力。然而,跑前半段時一心求勝的想法,到了後半段有可能發生轉變。若眼看著「獲勝」的機率變小,使人堅持下去的,或許不再是求勝的意志,而是「跑完全程」或「享受過程」的不忘初衷的無憾。
或醺或醉看眾生
看完電影,不知有多少人對葡萄酒產生了興趣?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這部電影的「後勁」挺強的。電影上映後掀起了一股熱潮,許多人前往電影拍攝地點尋訪酒莊,品嚐葡萄酒;美國加州產的葡萄酒整體銷量在此後幾年顯著成長。劇情中,麥斯對黑皮諾情有獨鍾,卻特別討厭梅洛(Merlot),於是梅洛酒成了唯一躺槍的受害者,銷售獨獨下滑。
藉著多次重看的機會,我把電影中出現的葡萄酒做個不完全記錄。
麥斯和傑克第一天出發時在車上喝的酒:
Pinot Noir黑皮諾白氣泡酒/Byron 1992年份/美國Santa Maria Valley
麥斯和傑克在Hitching Post餐廳喝的酒:
葡萄品種不明/Hitching Post自釀酒/美國Bien Nacido Vineyard
麥斯提到曾和前妻一起野餐時喝的酒:
Cabernet Sauvignon/Opus One酒莊 1995年份/美國Napa Valley
四個人在餐廳聚餐點的酒:
Sauvignon Blanc白蘇維濃/Fiddlehead酒莊/美國Santa Barbara
Pinot Noir黑皮諾/Whitcraft Winery酒莊/美國Santa Barbara
Pinot Noir/Botella酒莊Sea Smoke/美國Santa Maria Valley
Pinot Noir/Kistler酒莊/美國Sonoma
Pinot Noir/Pommard酒莊/法國勃根地伯恩丘Les Charmots
在史黛芬妮家看到、喝到的酒:
Pinot Noir/Richebourg酒莊/法國勃根地Côte de Nuits
Syrah希拉/Andrew Murray酒莊/美國Santa Barbara
麥斯珍藏,打算在10週年結婚紀念日開來喝的酒:
Cabernet Franc+Merlot/Cheval-Blanc白馬堡 1961年份/法國波爾多Saint-Émilion
讓瑪雅「入坑」愛上品酒的酒款:
Cabernet Sauvignon + Cabernet Franc/Sassicaia 1988年份 Tenuta San Guido酒莊/義大利托斯卡納
酒單本身沒什麼意義,若不親自品嚐,不可能知道酒的風味。(不過反過來說,就算有機會品嚐,也不見得能get到酒的美妙~)生活裡的種種酸甜苦辣,也是親身嚐過了,才會真懂那滋味吧!
以酒比喻人生的作品可能不少,十多年前的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再看。
所謂的四十,不一定是從生日那一天起算,而是在意識到自己即將跨過四十門檻的那一刻開始。從此之後,思維和心境都會一點一點地發生變化。這說起來有點玄,但經歷過的人想必都知道是什麼感覺吧!
能打從心底歡快地度過四十歲這個關卡的人,我會很佩服他(她)。不是嫉妒哦,是真的佩服。因為這代表此人在過去近四十年的歲月裡,做對了很多事,而且也蒙受了幸運之神的許多眷顧。只不過,我想多數人不是這樣的;多數人,也就是平凡人,來到四十歲這個階段,想必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煩惱,這樣或那樣的挫敗,要享受輕盈簡單的快樂,不再那麼簡單了。
所謂的「四十不惑」,不就是很多事已經能看明白了,再也無法假裝沒看見,或出於自身期望加以虛飾。年輕氣盛時,遠大的彩色志向誰不曾有過?然而,一路前行的顛躓,不知不覺磨掉了純粹的熱情,人開始體認到,自己也就跟「其他人」一樣,是個血肉之軀。
走到這裡,制式化的成功典範不再那麼激勵人心,因為不惑之人更能明白,在平凡中踏實前行,能做到不忘初衷就很不容易了。而或許,《 Sideways 尋找新方向》(2004)這部電影可以為年屆不惑的人提供某種療癒。(附帶一提,本片導演Alexander Payne在2011年的另一部作品《The Descendants繼承人生》,喬治克魯尼主演,也很適合四十歲世代觀賞。)
《Sideways》電影的核心人物,正是即將邁入中年的兩位男性,他們相約從洛杉磯開車北上,前往北加州Santa Ynez Valley一帶葡萄酒產區,展開一週的假期。這趟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慶祝傑克(Thomas Haden Church飾)即將結婚,所謂的單身漢最後狂歡。
旅行的意義
負責規劃這趟旅行的是麥斯(Paul Giametti飾),傑克的大學室友。這兩人的個性大相徑庭,傑克開朗不羈,麥斯內斂沉鬱,不過這不妨礙他們真誠的友誼。麥斯很期待這次旅行,他深知這是兩個老友重聚的難得機會,畢竟等傑克成家後,再要結伴出遊就沒那麼容易了。
麥斯熱愛葡萄酒,品酒很有心得,造訪酒莊是他最大的樂趣之一。自從兩年前麥斯離婚之後,品酒少了個伴。他的前妻薇琪也喜歡酒,兩人曾有聊不完的話題,可是如今卻已分道揚鑣。兩年過去了,麥斯仍難擺脫婚變的失落,他暗自盼望還有破鏡重圓的機會,但是生活始終一團亂的他,用什麼挽回前妻的心?
唯一還能使他振作精神的是寫小說。他不久前才完成一部小說,投稿給多家出版社,最近終於有一家小出版社表示感興趣,並且正在進行第二輪的評估。如果說黑暗中總需要一點微光,這部小說正是麥斯中年逆襲的唯一希望。要是投稿能被接受,得以付梓出版,麥斯就能晉身publishing author出書作家之列,一掃幾年來的陰霾。
不過,雖然期盼小說能出版,期盼前妻能回心轉意,但是對人對事麥斯都不敢抱什麼希望,他是個悲觀的人。趁著這次出門旅行,他想放鬆心情,和老友共度假期,獲得友情的慰藉,暫時忘掉種種煩憂。
而傑克想的可不一樣。傑克把這趟旅行視為婚前僅剩的單身時光,他早就準備好伺機開展豔遇,而且絕不允許老是哭喪著臉的麥斯破壞好事。
傑克大學畢業後當上演員,曾是家喻戶曉的肥皂劇男主角,但年紀漸大後,更上層樓的可能性沒有了,現在他更多的是接演廣告片的旁白配音。他不甘心就此退出演藝行列,但已開始考慮,是否該跟著未來的岳父學習做房地產生意。
一星期的酒莊之旅,就在兩個男人各不相同的心情下展開。
麥斯不愧為葡萄酒老饕,對北加州一帶的酒莊、餐廳、葡萄園如數家珍,他帶著傑克造訪各酒莊,遍覽葡萄園美景。電影觀眾可以順便見識加州的招牌紅酒:Cabernet Sauvignon、Syrah、Pinot Noir,白酒則有Chardonnay、Sauvignon Blanc。其中,麥斯最鍾愛的是Pinot Noir黑皮諾,這種葡萄的皮薄,不喜炎熱,並且需要細心的栽培和照顧,可以說是比較敏感細膩的品種。其實,黑皮諾的「氣質」就像麥斯這個人的性格。
兩人去了一家麥斯常光顧的餐廳,在那裡遇到女服務生瑪雅(Virginia Madsen飾),長相氣質皆不俗。傑克對男女之事很敏感,察覺到瑪雅對麥斯的親切中帶有特殊的熱度,而麥斯似乎也對她有好感。傑克立刻開始敲邊鼓,勸麥斯採取主動。可是,麥斯大半個人還浸泡在失婚的惆悵裡,他沒有心思追求新戀情,況且勇氣也不足。
好巧不巧,隔天兩人去某家酒莊品酒時,傑克向火辣性感的服務員史黛芬妮(Sandra Oh飾)搭訕,攀談之間得知她也認識瑪雅,於是把握良機,約好四人晚上聚餐!傑克積極替麥斯製造機會,卻讓麥斯不太自在,畢竟他還沒準備好放下前妻(若沒外力介入,恐怕他永遠都不會有準備好的時候)。
麥斯眼看傑克無所顧忌地撲向史黛芬妮,把婚約拋在腦後,對這樣的輕率和不忠誠不以為然。但傑克根本聽不進勸誡,他一心只想放飛自我,根本不在意下個週末就要跟另一個女人步入禮堂。
故事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呢?在傑克的不斷鼓動之下,麥斯漸漸感受到瑪雅對他的關注,但是沉鬱的他,有可能和同樣內斂的瑪雅擦出火花嗎?而傑克會真的愛上史黛芬妮而無法自拔嗎?
枝節橫生,力挽狂瀾
曾看過有評論提到,這部電影與「中年危機」有關——過了年富力壯的青年時代,理想經受挫折的搓洗,人開始對現實質疑、對自己失望,然而此時,仍有一股想奮力掙扎,扳回一城的企圖。
麥斯歷經失婚,守著中學英語教師的工作,鬱鬱寡歡,不過他仍投注心力埋首創作,耕耘文學夢。他喜愛文學、電影、葡萄酒,只不過身邊似乎沒人懂他,唯一曾經知心的伴侶,如今已離他而去。
傑克年輕時風流倜儻,粉絲無數,然而煙花易冷,如今也終於來到事業不上不下的尷尬階段。更換人生跑道需要勇氣,需要能放下既有的虛華榮耀。傑克還沒下定決心。
瑪雅和史黛芬妮,在電影中屬於配角,然而這兩人的角色都正好是遭遇過婚姻挫敗的中年女性。離婚後,瑪雅考入研究所,攻讀與葡萄酒有關的園藝學科,追求日後的事業方向。史黛芬妮作為單親媽媽,認真工作著,並渴望能遇上良人良緣。
人生路上,每個人的境遇各不同,好或壞無法比較。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人總有遇上低潮的時候,而回應低潮、克服低潮的方式每個人都不同。在年屆不惑之時,假若境遇不如人意,你會怎麼面對?能夠笑著Let it go,還是試圖做些什麼來力挽狂瀾?
事業工作遭遇瓶頸,眼前的挑戰開始讓人感到力不從心。
身材容貌,到了只會或快或慢走下坡的階段。
婚姻感情,到了激情過後歸於平淡的地步。
曾有過的多彩青春,漸漸褪去了顏色。
曾以為可以任性奔赴遠方,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大多數時間都在與眼前的苟且纏鬥。接下來往哪裡走?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正確答案。但是最好也別為了向誰交代而給出政治正確的答案。
選己所愛,不忘初衷
電影的英文名稱叫 Sideways,其原意是側向(一邊),可引申爲事情有了預料之外的發展,橫生枝節之意。主角的名字麥斯(Miles)則暗示著「漫長之路」。這兩個字都呼應著劇情,也暗喻著人生。這趟旅行的確枝節橫生,最後還出現失控場面,造成情感破裂和難堪窘境,但也因為有如此激烈的意料之外,才促使當事人自省和覺察,體會到什麼才是自己想要,誰才對自己最重要。
其中,麥斯的心境有所轉變,他放下猶豫和悲觀,鼓起勇氣走向前,守護自己所愛。 若把人生比喻為一場馬拉松,後半段顯然比前半段更考驗毅力和耐力。然而,跑前半段時一心求勝的想法,到了後半段有可能發生轉變。若眼看著「獲勝」的機率變小,使人堅持下去的,或許不再是求勝的意志,而是「跑完全程」或「享受過程」的不忘初衷的無憾。
或醺或醉看眾生
看完電影,不知有多少人對葡萄酒產生了興趣?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這部電影的「後勁」挺強的。電影上映後掀起了一股熱潮,許多人前往電影拍攝地點尋訪酒莊,品嚐葡萄酒;美國加州產的葡萄酒整體銷量在此後幾年顯著成長。劇情中,麥斯對黑皮諾情有獨鍾,卻特別討厭梅洛(Merlot),於是梅洛酒成了唯一躺槍的受害者,銷售獨獨下滑。
藉著多次重看的機會,我把電影中出現的葡萄酒做個不完全記錄。
麥斯和傑克第一天出發時在車上喝的酒:
Pinot Noir黑皮諾白氣泡酒/Byron 1992年份/美國Santa Maria Valley
麥斯和傑克在Hitching Post餐廳喝的酒:
葡萄品種不明/Hitching Post自釀酒/美國Bien Nacido Vineyard
麥斯提到曾和前妻一起野餐時喝的酒:
Cabernet Sauvignon/Opus One酒莊 1995年份/美國Napa Valley
四個人在餐廳聚餐點的酒:
Sauvignon Blanc白蘇維濃/Fiddlehead酒莊/美國Santa Barbara
Pinot Noir黑皮諾/Whitcraft Winery酒莊/美國Santa Barbara
Pinot Noir/Botella酒莊Sea Smoke/美國Santa Maria Valley
Pinot Noir/Kistler酒莊/美國Sonoma
Pinot Noir/Pommard酒莊/法國勃根地伯恩丘Les Charmots
在史黛芬妮家看到、喝到的酒:
Pinot Noir/Richebourg酒莊/法國勃根地Côte de Nuits
Syrah希拉/Andrew Murray酒莊/美國Santa Barbara
麥斯珍藏,打算在10週年結婚紀念日開來喝的酒:
Cabernet Franc+Merlot/Cheval-Blanc白馬堡 1961年份/法國波爾多Saint-Émilion
讓瑪雅「入坑」愛上品酒的酒款:
Cabernet Sauvignon + Cabernet Franc/Sassicaia 1988年份 Tenuta San Guido酒莊/義大利托斯卡納
酒單本身沒什麼意義,若不親自品嚐,不可能知道酒的風味。(不過反過來說,就算有機會品嚐,也不見得能get到酒的美妙~)生活裡的種種酸甜苦辣,也是親身嚐過了,才會真懂那滋味吧!
以酒比喻人生的作品可能不少,十多年前的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再看。
1/11/2020
誰在世界的盡頭等你?電影 I'll See You In My Dream夢中見
進入遲暮之年,人是否會不自覺地回顧前塵,想從中確立自我價值,得到「不虛此生」的結論?當人生軌跡底定,心知不像名人偉人傳記寫的那樣豐富精彩,也沒有值得留給後代傳頌的軼事,是否會帶來某種程度的失望,抑或是反而可以輕易「放下」,樂在平淡?剩下的日子(可能很短,也說不定很長)又會有什麼期待或計畫?
用這樣的開場白介紹《夢中見 I'll See You in My Dreams》(2015)這部電影,似乎嚴肅了點。不過,我猜想或許沒有太多人會出於純粹的娛樂目的而觀賞它吧!因為這部片子不同於一般娛樂片,它沒有什麼伏筆和懸疑,也沒有年輕俊美的男女主角,更沒有奇巧轉折的劇情,說實在的以電影來說有點平淡!然而看完之後,它卻能留下一道念想,令人不自覺「想像」起年老之後的情景。
先對得起自己
電影故事發生在陽光明媚的美國加州洛杉磯,凱蘿(Carol,Blythe Danner飾)的丈夫比爾故去二十年,她獨自撫養女兒成年。女兒現已離家工作,凱蘿自己一個人住。在她家附近有一家高級銀髮養生村(其實就是養老院,但是「養老院」這個中文詞不知怎的有點刻板而負面),凱蘿常去那裡和幾位女友玩牌聚會,打打高爾夫球,生活自在愜意。
然而,平靜多年的生活開始起波瀾,與凱蘿作伴14年的狗狗海柔病倒而離開了她。失去相伴多年的寵物,凱蘿感到失落,養生村的朋友關心她,趁機邀她入住,然而習慣獨居的凱蘿還是拒絕了。
過沒幾天,凱蘿在家中瞥見一隻黑色大老鼠闖入,嚇得奪門而出。此時,負責清理她家泳池的新工人剛好來到。凱蘿拜託他幫忙進屋查看,可惜並無所獲。不打不相識,凱蘿和年輕的洛伊德(Lloyd,Martin Starr飾)成了可以聊天的朋友。
洛伊德是本地人,先前離家去了德州奧斯丁,最近搬回來,陪伴身體微恙的母親。他雖然大學畢業,卻沒能找到適配的工作,只得暫時充當泳池清潔工。堪稱銀髮貴族的凱蘿和事業未成的洛伊德,這兩個人本來不會有交集,然而在閒談之間他們發現彼此有共同的愛好——唱歌。原來,凱蘿年輕時曾當過歌手,在紐約發展,後來不知為何離開了舞台。洛伊德也喜歡唱歌,在學校主修詩詞的他喜歡填詞譜曲,只不過,他的歌喉不怎麼樣。年齡和閱歷相差甚遠的這兩人很談得來,還相約一起去唱卡拉OK。洛伊德見識過凱蘿的演唱風采,對她多了一份佩服和好奇。
老鼠闖進凱蘿的家,同時間另一個人卻闖進了她的心,那就是新來乍到在養生村引起騷動的老帥哥比爾(巧的是他與凱蘿的亡夫同名,Sam Elliot飾)。多年未曾心起波瀾的凱蘿,竟對比爾動了心,而比爾也覺得凱蘿很迷人。兩人相約出遊,暢享人生。白髮鶴齡的這兩人,身體健康、生活無憂,短短的幾次交流,便覺心意相通,比爾甚至動了(再)結婚的念頭。不過,對理智的凱蘿來說,這個提議太突然,她並沒放在心上。
就在短短的幾週內,凱蘿的生活像是揭開了新的篇章,不但結識了可以談天說地的忘年之交,還收穫了多年來從未期待過的新戀情。此時的凱蘿,感受到人生的甘甜美好,即便已近黃昏。
怎樣的人生更值得?
電影雖然是娛樂產業,但往往透過故事的鋪陳,反映社會現狀,傳達時代精神。這部以老年人為主角,以銀髮族生活為主體的電影,描繪著現代社會中許多有經濟能力也還保持著充沛活力的老年人群。他們雖然淡出社會,卻不同於以往的「退休」人士。他們還是保持獨立自主,期待愉快、充實和滿足的生活,而且想要過得沒有遺憾。至於「沒有遺憾」的定義是什麼?恐怕每個人都不一樣。
電影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凱蘿和洛伊德的深夜對話。洛伊德做著泳池清潔工這個沒成就感的工作,但他懷抱著夢想。他認為,人最重要是「活在當下」(或者也可理解成「閃亮的剎那即永恆」)。在他的想像中,當夢想實現的那一刻(例如當上歌手在舞台演唱),必定感到此生無憾。然而凱蘿並不這麼想。她認為生活不是這樣截然劃分的,上台演唱,終歸只是生活一個極小的片段,除此之外現實中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去面對。換句話說,並不是有個理想實現了就是人生的實現,也不能說平淡無奇的生活就是委屈遷就。
詩和遠方令人嚮往,許多人總覺得眼前的苟且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常認為那只是暫時的,不願正眼看待。然而,實情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眼前的苟且才是常態。
洛伊德還年輕,還沒放下詩和遠方,凱蘿的觀點有點在潑冷水,但無疑也是更實際的。凱蘿說的一句話耐人尋味:No matter what you do, it’s all gonna run together by the time you’re 50. (不管你做什麼,所有事情會在你五十歲時衝著你來。)我的理解是,在年過半百之際(體力精力開始衰退,許多機會也不再為你開啟之時),過往所累積的一切作為與不作為,都會像發學期成績單一樣,以某種方式來到你眼前。
求仁得仁,種瓜得瓜。
將凱蘿和洛伊德的處境做個對照,好像符合世界的某種潛規則:有些事情,是靠努力得來的,有些事情,是因機遇造成的。只不過誰也無法肯定自己的努力會不會有成果,誰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機遇好不好。洛伊德繼續堅持填詞譜曲,以後說不定成為另一個方文山,但也可能一無所成。凱蘿的安穩生活並非來自她個人的努力,而是來自一場飛機失事——她的丈夫身故留下保險金,使她下半輩子生活無虞。功成名就的想法,對年輕人來說有勵志的效果,但人生走入下半場之後,努力了卻要學著對結果釋懷,機遇若不如意也得試著放下。
公不公平,多少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值不值得,只有當事人自己能決定。
握在手中的是什麼?
劇中那一隻不時竄現的黑色大老鼠,在前半段埋下了不安的情緒,至少讓觀影的我一直擔心它隨時會竄出來。這隻小動物的存在代表著什麼?我猜,它或許隱喻著凱蘿生活中不在控制範圍內的人事物。畢竟,老年人有別於年輕人,前者有其脆弱的一面,在平靜安穩的生活中,總有著不預期的隱憂。
凱蘿原是個生活規律、偏愛單獨和安靜的人,在一連串的變動之後,她似乎感受到,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為你選擇與人一起度過。她變得更願意開放自己的心,把握每一段可以have a good time的時光,她活得更加盡興。
片中還有個視覺焦點是凱蘿不時在飲用的霞多內Chardonnay白葡萄酒(感覺她喝酒就像喝水 :-D)。上網搜尋,得知片中出現的那款酒是加州索諾瑪Failla酒莊出品(置入行銷?)。霞多內葡萄所釀的酒,以無獨特個性著稱,這個品種的葡萄在不同的風土環境、釀製方法下,會展現不同的風味。細想起來,凱蘿不就是這樣的人?她的人生不追求豐功偉業,曾經當過歌手,一旦放棄之後連原因都想不起來。當老師的時候,可以去教沒人想教的健康教育和打字,然而當丈夫故去,她隨即退休。沒有眷戀,沒有抗拒,沒有懷疑,不尖銳卻也不圓滑,這樣的女子卻有著自己穩穩的核心。年輕人洛伊德覺得跟她很聊得來,甚至有點崇拜她。老帥哥比爾心儀她,覺得她與眾不同。這就像霞多內,喝的時候只覺清酸順口,過後味蕾卻會不時懷念那股餘韻。
片尾處,四位銀髮女士在牌桌上討論著搭遊輪去冰島的話題。羅娜擔心暈船、擔心吃壞肚子,充滿遲疑。莎莉則認為這正是旅遊好玩之處。原本沒什麼想法的凱蘿,突然有所觸動,決定Just do it。其實跟好友出遊,怎樣都好玩。正如老帥哥比爾說的,如果退休意味著省吃儉用、每天坐在家裡看電視、出門找最便宜的餐廳用餐,活著又是為了什麼?既然沒有誰能改變人生最終的結局,把握時光享受每一刻才是對人生最高的禮讚。至於那些不可避免的遺憾——先離開人世的親友、沒能實現的夢想,或許不必常掛心懷吧,因為他(它)們沒有被遺忘,在夢中定會相見!
I'll see you in my dreams.
用這樣的開場白介紹《夢中見 I'll See You in My Dreams》(2015)這部電影,似乎嚴肅了點。不過,我猜想或許沒有太多人會出於純粹的娛樂目的而觀賞它吧!因為這部片子不同於一般娛樂片,它沒有什麼伏筆和懸疑,也沒有年輕俊美的男女主角,更沒有奇巧轉折的劇情,說實在的以電影來說有點平淡!然而看完之後,它卻能留下一道念想,令人不自覺「想像」起年老之後的情景。
先對得起自己
電影故事發生在陽光明媚的美國加州洛杉磯,凱蘿(Carol,Blythe Danner飾)的丈夫比爾故去二十年,她獨自撫養女兒成年。女兒現已離家工作,凱蘿自己一個人住。在她家附近有一家高級銀髮養生村(其實就是養老院,但是「養老院」這個中文詞不知怎的有點刻板而負面),凱蘿常去那裡和幾位女友玩牌聚會,打打高爾夫球,生活自在愜意。
然而,平靜多年的生活開始起波瀾,與凱蘿作伴14年的狗狗海柔病倒而離開了她。失去相伴多年的寵物,凱蘿感到失落,養生村的朋友關心她,趁機邀她入住,然而習慣獨居的凱蘿還是拒絕了。
過沒幾天,凱蘿在家中瞥見一隻黑色大老鼠闖入,嚇得奪門而出。此時,負責清理她家泳池的新工人剛好來到。凱蘿拜託他幫忙進屋查看,可惜並無所獲。不打不相識,凱蘿和年輕的洛伊德(Lloyd,Martin Starr飾)成了可以聊天的朋友。
洛伊德是本地人,先前離家去了德州奧斯丁,最近搬回來,陪伴身體微恙的母親。他雖然大學畢業,卻沒能找到適配的工作,只得暫時充當泳池清潔工。堪稱銀髮貴族的凱蘿和事業未成的洛伊德,這兩個人本來不會有交集,然而在閒談之間他們發現彼此有共同的愛好——唱歌。原來,凱蘿年輕時曾當過歌手,在紐約發展,後來不知為何離開了舞台。洛伊德也喜歡唱歌,在學校主修詩詞的他喜歡填詞譜曲,只不過,他的歌喉不怎麼樣。年齡和閱歷相差甚遠的這兩人很談得來,還相約一起去唱卡拉OK。洛伊德見識過凱蘿的演唱風采,對她多了一份佩服和好奇。
老鼠闖進凱蘿的家,同時間另一個人卻闖進了她的心,那就是新來乍到在養生村引起騷動的老帥哥比爾(巧的是他與凱蘿的亡夫同名,Sam Elliot飾)。多年未曾心起波瀾的凱蘿,竟對比爾動了心,而比爾也覺得凱蘿很迷人。兩人相約出遊,暢享人生。白髮鶴齡的這兩人,身體健康、生活無憂,短短的幾次交流,便覺心意相通,比爾甚至動了(再)結婚的念頭。不過,對理智的凱蘿來說,這個提議太突然,她並沒放在心上。
就在短短的幾週內,凱蘿的生活像是揭開了新的篇章,不但結識了可以談天說地的忘年之交,還收穫了多年來從未期待過的新戀情。此時的凱蘿,感受到人生的甘甜美好,即便已近黃昏。
怎樣的人生更值得?
電影雖然是娛樂產業,但往往透過故事的鋪陳,反映社會現狀,傳達時代精神。這部以老年人為主角,以銀髮族生活為主體的電影,描繪著現代社會中許多有經濟能力也還保持著充沛活力的老年人群。他們雖然淡出社會,卻不同於以往的「退休」人士。他們還是保持獨立自主,期待愉快、充實和滿足的生活,而且想要過得沒有遺憾。至於「沒有遺憾」的定義是什麼?恐怕每個人都不一樣。
電影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凱蘿和洛伊德的深夜對話。洛伊德做著泳池清潔工這個沒成就感的工作,但他懷抱著夢想。他認為,人最重要是「活在當下」(或者也可理解成「閃亮的剎那即永恆」)。在他的想像中,當夢想實現的那一刻(例如當上歌手在舞台演唱),必定感到此生無憾。然而凱蘿並不這麼想。她認為生活不是這樣截然劃分的,上台演唱,終歸只是生活一個極小的片段,除此之外現實中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去面對。換句話說,並不是有個理想實現了就是人生的實現,也不能說平淡無奇的生活就是委屈遷就。
詩和遠方令人嚮往,許多人總覺得眼前的苟且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常認為那只是暫時的,不願正眼看待。然而,實情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眼前的苟且才是常態。
洛伊德還年輕,還沒放下詩和遠方,凱蘿的觀點有點在潑冷水,但無疑也是更實際的。凱蘿說的一句話耐人尋味:No matter what you do, it’s all gonna run together by the time you’re 50. (不管你做什麼,所有事情會在你五十歲時衝著你來。)我的理解是,在年過半百之際(體力精力開始衰退,許多機會也不再為你開啟之時),過往所累積的一切作為與不作為,都會像發學期成績單一樣,以某種方式來到你眼前。
求仁得仁,種瓜得瓜。
將凱蘿和洛伊德的處境做個對照,好像符合世界的某種潛規則:有些事情,是靠努力得來的,有些事情,是因機遇造成的。只不過誰也無法肯定自己的努力會不會有成果,誰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機遇好不好。洛伊德繼續堅持填詞譜曲,以後說不定成為另一個方文山,但也可能一無所成。凱蘿的安穩生活並非來自她個人的努力,而是來自一場飛機失事——她的丈夫身故留下保險金,使她下半輩子生活無虞。功成名就的想法,對年輕人來說有勵志的效果,但人生走入下半場之後,努力了卻要學著對結果釋懷,機遇若不如意也得試著放下。
公不公平,多少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值不值得,只有當事人自己能決定。
握在手中的是什麼?
劇中那一隻不時竄現的黑色大老鼠,在前半段埋下了不安的情緒,至少讓觀影的我一直擔心它隨時會竄出來。這隻小動物的存在代表著什麼?我猜,它或許隱喻著凱蘿生活中不在控制範圍內的人事物。畢竟,老年人有別於年輕人,前者有其脆弱的一面,在平靜安穩的生活中,總有著不預期的隱憂。
凱蘿原是個生活規律、偏愛單獨和安靜的人,在一連串的變動之後,她似乎感受到,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為你選擇與人一起度過。她變得更願意開放自己的心,把握每一段可以have a good time的時光,她活得更加盡興。
片中還有個視覺焦點是凱蘿不時在飲用的霞多內Chardonnay白葡萄酒(感覺她喝酒就像喝水 :-D)。上網搜尋,得知片中出現的那款酒是加州索諾瑪Failla酒莊出品(置入行銷?)。霞多內葡萄所釀的酒,以無獨特個性著稱,這個品種的葡萄在不同的風土環境、釀製方法下,會展現不同的風味。細想起來,凱蘿不就是這樣的人?她的人生不追求豐功偉業,曾經當過歌手,一旦放棄之後連原因都想不起來。當老師的時候,可以去教沒人想教的健康教育和打字,然而當丈夫故去,她隨即退休。沒有眷戀,沒有抗拒,沒有懷疑,不尖銳卻也不圓滑,這樣的女子卻有著自己穩穩的核心。年輕人洛伊德覺得跟她很聊得來,甚至有點崇拜她。老帥哥比爾心儀她,覺得她與眾不同。這就像霞多內,喝的時候只覺清酸順口,過後味蕾卻會不時懷念那股餘韻。
片尾處,四位銀髮女士在牌桌上討論著搭遊輪去冰島的話題。羅娜擔心暈船、擔心吃壞肚子,充滿遲疑。莎莉則認為這正是旅遊好玩之處。原本沒什麼想法的凱蘿,突然有所觸動,決定Just do it。其實跟好友出遊,怎樣都好玩。正如老帥哥比爾說的,如果退休意味著省吃儉用、每天坐在家裡看電視、出門找最便宜的餐廳用餐,活著又是為了什麼?既然沒有誰能改變人生最終的結局,把握時光享受每一刻才是對人生最高的禮讚。至於那些不可避免的遺憾——先離開人世的親友、沒能實現的夢想,或許不必常掛心懷吧,因為他(它)們沒有被遺忘,在夢中定會相見!
I'll see you in my dreams.
只聽說(詩)
只聽說,巷子裡藏著讀詩的人
字裡行間吐露溫柔
想跟清風比瀟灑
挽起晨光的衣袖
跳著走著
穿越鳥鳴的花園
午後總是
耶加雪菲的香氣推不開
妳的惺忪雙眼
手寫心愛的那首詩
一筆跟著一劃
看妳
琢磨這個字、那個詞
聽妳輕聲朗讀
而時光也逕自不回頭的流轉
字裡行間吐露溫柔
想跟清風比瀟灑
挽起晨光的衣袖
跳著走著
穿越鳥鳴的花園
午後總是
耶加雪菲的香氣推不開
妳的惺忪雙眼
手寫心愛的那首詩
一筆跟著一劃
看妳
琢磨這個字、那個詞
聽妳輕聲朗讀
而時光也逕自不回頭的流轉
1/10/2020
能看見(詩)
多少次
凝視熟睡的容顏
跟著夜的來臨
緩緩沉息
只餘呼吸的時刻
彷彿能聽見
生命延伸的聲音
多少次
擁抱飛撲而來
瞬時平息心間的攪擾
溫熱的小手握緊著
血脈
通過掌心再次確認
有時暗暗問天
也問自己所為何來
這關於意義的證明題
沒有答案
也無需強自尋索
該揭曉時自然
能看見
凝視熟睡的容顏
跟著夜的來臨
緩緩沉息
只餘呼吸的時刻
彷彿能聽見
生命延伸的聲音
多少次
擁抱飛撲而來
瞬時平息心間的攪擾
溫熱的小手握緊著
血脈
通過掌心再次確認
有時暗暗問天
也問自己所為何來
這關於意義的證明題
沒有答案
也無需強自尋索
該揭曉時自然
能看見
1/08/2020
想要一扇窗(詩)
想要一扇窗
無眠夜裡,思緒有以停棲
舉杯未邀明月
明月閒來湊趣
斗室鋪下皎潔空白
一字字寫就
心底
無人知曉的念想
想要一道門
劃定心的疆界
有時開啟
迎喧囂笑傲入境
有時緊閉
冷清中自有療癒
就是那一方
心靈生息之地
任月光
不請自來
任念想
忽遠忽近
任喧囂與冷清
無數次交換座席
就要那一方
就要纏情綿愛之外
也有
那一點點自由與單獨
儘管
不曾上癮的人
又怎麼
說得明白它的滋味
無眠夜裡,思緒有以停棲
舉杯未邀明月
明月閒來湊趣
斗室鋪下皎潔空白
一字字寫就
心底
無人知曉的念想
想要一道門
劃定心的疆界
有時開啟
迎喧囂笑傲入境
有時緊閉
冷清中自有療癒
就是那一方
心靈生息之地
任月光
不請自來
任念想
忽遠忽近
任喧囂與冷清
無數次交換座席
就要那一方
就要纏情綿愛之外
也有
那一點點自由與單獨
儘管
不曾上癮的人
又怎麼
說得明白它的滋味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