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本站只寫過兩篇相關的文章,都是跟「疫情轉折」有關。回想2020年初,病毒開始肆虐全球,導致各國民生經濟和政治的混亂。到了2021年初,新冠疫苗問世,不久後台灣也因五月疫情緊繃而開啟了疫苗大亂鬥。接近年底時,又有Omicron變種病毒現身,其傳播力超強,使得各國疫情再次攀上高峰,但同時,這個變種病毒的特性顯得與之前的病毒不太一樣。
雖然專家都提醒新冠疫情「不會完全結束」,但疫情似乎已進入另一個階段。我個人對於疫情的轉折很感興趣,二月時看到歐美陸續放寬防疫限制,心想「是認真的嗎?」好奇「台灣也會跟進嗎?」於是有了2月23日的〈邁向疫情轉折點?〉,以及〈推敲一下疫情如何終結〉(3月13日)兩篇討論。
新的資訊一直冒出來,其實每個人都找得到、看得到,但我覺得或許我們已習慣兩年多來的防疫模式,某種程度上被思考的框架束縛住了,陷入某種慣性之中。例如,即便新的變種病毒致死率已明顯下降,以輕症和無症狀居多,我們還是下意識對新冠病毒懷著不成比例的恐懼之心。這種慣性使我們對防疫規定的修正有所質疑,也對眼前確診數不斷升高感到困惑甚至心懷牴觸。本文的目的,就是在這個時間點來暢想一番,當台灣邁向所謂「群體免疫」的過程中,我身為平凡小民可以如何預作準備。
Image by Engin Akyurt from Pixabay |
我們正面對什麼
2020年世界變了,2022年世界又變了一次。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力強,潛伏期短,容易在短時間內爆發大量的感染,然而一旦確診,輕症或無症狀者居大多數。傳播力變強,代表清零不易。輕症占大多數,代表它離重感冒更近一點。這兩者其實有矛盾:若大費周章去收治和匡列大量類似重感冒的患者和其密切接觸者,將極度耗費醫療與社會資源,而能達到的效益卻不成比例。就如我們最近已經看到的,當確診人數迅速增加個幾千,舊有的防疫規定就導致遭到匡列必須隔離的人暴增上萬,被匡列的人感到不堪其擾。
目標是什麼
台灣原本的策略是把病毒阻絕在國境之外,但是當(變種)病毒的傷害力下降,當別的國家陸續達到群體免疫,台灣這個「無病毒的保溫箱」顯得免疫力不足,無法直接開放邊境跟他國正常往來,繼續這樣下去等於自絕於國際社會。
目前看起來,台灣社會整體的目標是「群體免疫」。當人群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受到自然感染並產生抗體之後,可望在群體中形成免疫的屏障,使病毒傳播的途徑受阻(注意,並非完全中斷)。傳播受阻意味著感染的規模會下降,使疫情變成區域性的流行病。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便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速度開始降低,也只是傳播得較緩慢而已,若是病毒感染到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還是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病症。
自保之道
從這個角度看的話,遲早有一天,每個人都會遇上這個病毒,至於會不會感染、會不會發病,就看各自的免疫力在那當下夠不夠。那麼,如果遲早會遇到病毒的話,還需要防疫嗎?
我在前文〈邁向疫情轉折點?〉的最後一部分,已經有討論到面對解封趨勢的個人策略。最直接的策略就是打疫苗,以人為方式增強抵禦病毒的能力。當然,不管有沒有打疫苗,提升自身免疫力也很關鍵。保持睡眠品質良好、飲食營養、水分攝取充足、活動量適足,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再者,基本的自我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不出入人多且有人不戴口罩的場所,非必要不去醫療院所等容易有確診者出入的地方。
這些基本的防護,就是我們兩年多來一直在做的。只不過,願意或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因人而異,例如醫護人員、防疫人員沒有選擇,必須長期在風險高的環境中工作,為守護大眾健康而付出,真的很辛苦,謝謝他們。
躲過這一波
話說回來,就算防護也不能極端到每天躲在家裡不出門,或整日神經兮兮擔驚受怕。既然每個人遲早都會遇到病毒,那就意味著我們可能終究會染疫,這個風險無法歸零的話,我們能做的就是設法平順度過。如何平順度過呢?我認為,至少不要在醫療資源緊繃的期間染疫,以免被迫要與眾多的確診者爭搶醫療資源。這就像上下班盡量避開交通尖峰時間一樣,是基於自利利人的理性考量。
對社會整體來說,防疫的目標是讓民眾平順地走過群體免疫的過程,傷害越少越好。具體來說,在勢必有許多人先後染疫的過程中,如何以有限的醫療資源守護生病的人。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畢竟任何的資源都經不起短時間內的擠兌。
對確診者的醫療方針一直在滾動式調整,目前,為了降低病毒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對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行動限制比較嚴格,確診輕症者必須一人一室待在家中不可外出,滿十天後才可以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必須居家隔離三天,第四天起須每天快篩是陰性才可外出。未來一段時間,若疫情增長過快,也有可能會再推出餐廳禁止內用、學校停課、企業遠距上班等措施吧!
這也是我覺得在當前染疫不太划算的原因。目前確診者所受的限制比較多,一旦檢測陽性就形同要在家坐牢好幾天,即便身體很不舒服,若症狀不夠嚴重還是會被醫院請回家。有鑑於接下來還會有一段時間,醫療量能將持續緊繃,可能的話還是盡量避開這一波,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需要多久的時間回復正常生活?
邁向群體免疫的過程中,台灣想要把疫情爆發的曲線壓平,緩和對醫療、對社會、對經濟民生、對心理的衝擊,這一點很可以理解。只不過,病毒一旦被釋放出來,就不是人為能完全控制駕馭的。面對疫情的各種變化,我們還是得拿出抗壓力,相互鼓勵,平撫不安,依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步伐。
4月27日,政府宣布取消實聯制,也就是出入各場所不必再拿出手機掃碼,發簡訊送出個人資料了。不再仔細疫調追溯確診者的足跡,不再大範圍匡列接觸者,這些其實可以算是生活正常化的第一道曙光!說到底,疫調確診者足跡、匡列接觸者,以及實聯制,都是某種程度的對隱私的侵犯,取消這些規定,可以說是人性的回歸!
雖然現下疫情才正要飆升,但遲早會趨緩,我覺得不妨試著模擬疫情趨緩之後的發展。
我認為,當每日確診人數增加率開始下降,代表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開始趨緩。大約在這之前或之後,應該就會開始放鬆對確診者和密接者的限制。例如,不再匡列密切接觸者、減少確診者的隔離天數、入境檢疫的隔離天數減少或不必隔離。然後,最令我引頸期盼的,是取消戴口罩的規定,雖然這個規定很可能要到最後階段才取消。
至於疫情要到什麼時候才會趨緩?看媒體報導,李秉穎醫師認為大約需要「4到5個月陣痛期,才能從大規模的社區流行轉變為低度流行」。照這個時間推估,今年八月或九月或許就能看到曙光了!就算再給多兩個月的時間,疫情在秋天趨緩也是很可期待的,然後年底聖誕節與明年春節將可以恢復自由跨國旅行吧!
一旦入境不再有限制,意味著台灣與同等疫情狀況的國家將可以恢復正常往來。到時,不但商業交流可以恢復,也是重啟旅遊的時機。其實我最近聽說已經有人出國旅遊去了,實在很敬佩這些人超前思維,駕馭風險,勇敢做想做的事。蟄伏了兩年多的台灣人,是否準備好解封後的計畫?你第一個要實現的計畫會是什麼呢?
Image by Ronald Plett from 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