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2014

試試看,用「整理」改變人生:讀《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

日本「整理諮詢顧問」近藤麻理惠小姐出新書了:《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沒記錯的話,這是她的第三本中文版整理書了。也許有人會問,「整理書需要看三本嗎?」我覺得這因人而異耶。如果讀完第一本,就完全掌握「怦然心動」的整理原則,並且100%付諸執行,那當然完全不需要再看另一本整理書。不過,到底有多少人能夠一次到位呢?



對我來說,「怦然心動」的整理原則非常好用。透過這個篩選原則,我終於可以大規模地執行捨棄物品的行動。以前自己在清理物品時,缺乏系統化的方法,而且丟東西的過程中總是滿懷著罪惡感、依戀和猶豫,結果每次捨棄掉的東西總是有限,整理後的稍微清爽感也是過沒多久就消失了。

讀完第一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也讀了《斷捨離》)之後開始整理,最明顯的效果是把衣服的部分整理好了。我記得當時,不只是把衣服拿在手上感覺「是否心動」,還乾脆把那幾套好幾年前高價買下,乾洗得好好的,但已不再穿的套裝重新穿起來「感覺看看」。結果呢,根本不需要判斷心不心動,因為緊繃的線條明白宣告著,它們早已不合穿!

除此之外,文件的部分也終於相當乾脆俐落地清理掉了。近藤麻理惠在書中特別提到,文件要統統丟掉。這點實在違反我的直覺,不過也確實有道理——那些久久以前上課的講義和筆記,還有歷年的各種帳單和收據,的確都不會再用到,也沒必要占據生活空間了(現在回顧,很難想像為何多年來留著那些講義筆記就是丟不掉,也從來沒翻閱過)。

整理過衣服之後,讓我最有成就感也最著迷的是,衣櫥居然前所未有地呈現七分滿的優雅風景。我常常望著那三分的空隙,感覺自己好有餘裕,心情也真的輕鬆很多,確實體會到「整理」對心理層面的影響。

第三本書最值得參考的內容我覺得有兩部分。首先是作者用照片分解圖說明衣物該怎麼摺。我真的照著摺了。摺好的衣服都顯得圓潤可愛(可能是因為不規則的部分都被包覆起來了吧),放進抽屜裡也顯得格外整齊。

另一部分是,近藤麻理惠在書中提到,每個人可能都有一些東西特別丟不掉,例如有人無法丟衣服,有人會囤積大量的清潔劑。這些地方就是整理的「淤塞」點。

對我來說,最不容易完成整理的是書籍。我並不是做不到「丟書」(嚴格說起來不是丟,因為只要是狀況良好的書我都是送到圖書館去參加交換活動),甚至可以說每年都固定會整理個一兩次,把書送走。但由於我買書也算滿勤的,新入手的書很快地又重新佔據清出來的空間。至於書架,永遠是滿滿的。在最近一次痛下決心的書籍大整理中,我還是只能做到把書塞滿書架(但地面不再有書,桌面剩一小疊)的地步。

我自己覺得,在這個淤塞點的背後,似乎存在著一個信念,那就是「一旦把書籍(像其他物品一樣)清掉,我也不再是我了」。

如果能請麻理惠親自到府諮詢,或許我就可以一次到位,把書籍也整理到只剩七分滿。但實際的情況是,我還在整理的路上,在與自己信念辯證的路上。雖然「用書的存在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也沒什麼不好,但現在的我更想試試看,一旦書架達到七分滿的狀態,人生是否會有另一番風景?例如更多的輕鬆清爽感、思緒更清明、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好好閱讀的書是哪一些等等。

「怦然心動」的準則讓人得以把生活中對自己真的有意義的事物挑選出來,讓它們stand out,凸顯出來,然後人就可以有更多心思專注在上面。經歷整理的過程,人也會更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什麼比較適合自己、什麼不適合,什麼對自己比較重要、什麼比較不重要。

當生活的空間不再散發擁擠的窒息感,心靈仿佛也因此出現空隙,變得更自由了。我期待著看到更多有趣的轉變。

8/09/2014

每一個故事都需要轉折:讀小說集《忽然一陣敲門聲》

已經想不起來,上一次到書店裡,花時間好好地挑選一兩本自己想看的小說,是什麼時候的事了。並不是不想看小說,而是覺得自己已經沒有那種把整個星期天奉獻給一本小說,一口氣暢快讀到底的資格了。

基於台灣每年書籍出版量之豐沛,這些年我想自己一定錯過了不少很好的小說作品,但是也沒辦法。直到前陣子,我在何嘉仁書店亂逛時瞄到一本來自以色列的短篇小說集《忽然一陣敲門聲》(Suddenly, a Knock on the Door),翻看了一下,咦,怎麼「忽然」覺得又對「小說」有感覺了。



特拉維夫的犀利怪才

小說作家艾加.凱磊(Etgar Keret)在這部作品中一共收入了三十一個「故事」,「忽然一陣敲門聲」就是其中的第一篇,也是一部極精采的開場之作。只要讀了這一篇,相信文學愛好者頭上的隱形天線(你有嗎?),都會不約而同地發出急促而響亮的警示聲:「注意!前方偵測到高濃度的文學物種!建議立刻鎖定,進行鑑識!」

結果呢,不讀不要緊,一讀才發現自己已搭上了這位小說家的故事雲霄飛車。他總能在看似稀鬆平常的小說情境中,一個句子的轉折間,就帶你穿越時空的縫隙,抵達另一個看起來不合理卻又描述得很合理的新的現實,讓人或心生疑竇,或瞠目結舌。於是只能帶著好奇心亦步亦趨地跟著看下去,甚至還得不時動用怠速已久的腦細胞,努力理解作家所建構的一切。

這可能帶著一點平行宇宙的概念(事實上,書中真的有一篇故事叫做「平行宇宙」),而說穿了,還不是因為作家的想像力和寫作技巧出神入化,讓人無法抗拒而跟著入戲。而且,在閱讀過程中你會感覺到,荒誕迷離詭異的平行宇宙中,有不絕如縷的「真實」不斷冒出來。

那樣的「真實」,是你我在撇開現實常俗之後,換個角度才有辦法靠近審視的。因為「真實」裡頭,往往包含著殘酷、恐懼、疏離、壓抑,以及種種不願面對的真相:

一個以色列女人,怎麼會忘記自己結了婚?
是什麼樣的時空條件,自殺炸彈會成為日常風景的一部分?
把舌頭底下的拉鍊拉開,你知道裡面是什麼樣的自己嗎?
如果有一個世界是根據你說過的謊言構築而成,你猜那裡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有一天,當你真的了解了生命的意義,接下來你會怎麼做?

凱磊的三十一個短篇小說,大多節奏輕快,但是,我自己讀了之後卻覺得裡頭有好多沉重的嚴肅的東西。

以色列,在世人的刻板印象中,就是一個戰火頻仍的地方,四周被敵人所圍繞。一般人(例如我)很難想像,那裡的人生活在怎樣的政治和信仰氛圍中。在那個和平很遙遠、暴力近在眼前的世界,人該怎麼與現實共處?從這部小說中,真是可以找到各式各樣荒謬怪誕,卻又令人能夠無比諒解的方法:

閉上眼睛堅決不看?打勾
做白日夢堅決不醒來?打勾
模擬平行宇宙?打勾
不斷在心裡默唸咒語?打勾!


舉重若輕,直擊良知要害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想著一個問題:偉大的小說或偉大的小說家,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對我來說,小說家是用藝術技巧「包裝真實」的人。偉大的小說家對於世間的真實和虛偽有敏銳而痛切的洞察(而且沒辦法裝作沒看到),於是透過故事的架構、劇情和節奏的安排,鋪陳出一個虛擬的時空,來展現這份洞察。

好的小說會讓讀者在進入故事之際,卸下平時的防備,僅僅以旁觀者的心態準備看好戲。在這樣的心態之下,讀者內心的真實有機會被故事觸碰到,而讀者也會在稍後覺察到,原來這場好戲根本和自己有關。小說家就是透過這種迂迴轉進的方式,觸動讀者內心深處的思維和情感。

凱磊很棒,他的想像力很豐富,他的寫作技巧很高明,但最令我敬佩的是,他直直瞄準了以色列當地社會的現況而書寫,用他獨有的敘事方式,引導讀者看到當中的荒謬、怪誕、壓抑、痛苦和扭曲,看到當中的許多不美好、不快樂、不政治正確,竟是我們為了追求美好、追求快樂、追求政治正確而創造出來的。

撰寫此文時,以色列正又展開對加薩走廊的攻擊,炮火無例外地殺害了包括平民在內的許多人,而該國政府依然一意孤行,無視於國際的譴責。相信許多人也跟我一樣,想不透為什麼這個國家要不斷地製造衝突,但在想不透之際,或許我們也該覺察,自己可能對這個國家、這個區域、這裡的人民太缺乏了解,以至於任何的關注、同情、譴責,其實都不存在什麼重量。

透過閱讀別的世界(例如讀這部小說),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每個人所認知的世界,其實是一個個意識形態的灌輸:我們對文明的定義、對貧窮與富裕的看法、對正義與邪惡的認定、對幸福和成功的想像、對朋友和敵人的區分,往往都是被教育系統、社會系統塑造出來的。而很遺憾地,有不少意識形態的存在,其本質上是為了少數人而服務,用來壓迫另一群人。若我們只是一味接收和接受,將有被洗腦和變得麻木的風險——因為我們將很容易忽略了,那些意識形態與我們不同(甚至對立)的人,其實跟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是有期盼、有想望、有牽絆的人。

對「正義」的尺度,我們需要進行更深刻的考察。而如果這聽起來有點深奧,或許我們可以先從「人」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和同理那些站在我們對立面或距離我們很遙遠的人。

在本書的第一篇故事中,凱磊藉由某個角色之口說出「我們想要逃離的就是現實」,並要求故事中的小說家憑空捏造,生出好故事來。我更想補充的是,好的小說家不但擅長帶領讀者逃離現實,更懂得帶領讀者看見真實。

因為,活得距離真實太遠,將是災難的開始。

6/29/2014

做你自己,有多難?:讀《小眾,其實不小》

前幾天在整理工作計畫的時候,赫然發覺已經六月底了——2014年已經過了一半啦。時間流逝得如此無聲且快速,有一種稍不留意就被拋在後頭的感覺,眼看著還有好些計畫處在停滯的狀態,有點心驚。

「打算去做某些事,卻一直因為習慣的牽制,遲遲未能展開新的行動,以至於始終沒有改變現狀。」這種情況,指的不單是我自己,也讓我想到最近讀的一本書:《小眾,其實不小:中間市場陷落,小眾消費崛起》(Niche: Why the Market No Longer Favours the Mainstream)。最近幾年,是否有愈來愈多企業都感到中間市場(=所謂的大眾市場)的陷落或消失,而興起一股「誰偷走了我的消費者」的慨嘆與心驚?看這書中的案例,似乎仍有許多企業還沒摸著頭緒——還在試圖以操作大眾市場的手法去掌握小眾市場,而陷入苦戰之中。



小眾,看不見就捕捉不到

若試著回答「小眾到底是誰?」「小眾在哪裡?」「要怎樣接觸小眾,把產品服務賣給他們?」我們可能會感到有點難度。

「小眾」這詞讓人聯想到的,或許是「冷門」、「艱澀」,甚至有「怪咖」、「不合群」等印象,而「小眾趣味」四個字也不免帶有貶抑之意,似乎暗示著,不但小眾會讓商家很難賺到他們的錢,小眾也樂於各自帶開,與主流保持著一段不親切的距離。

這也難怪。目前為止我們生活周遭,主要還是被所謂的「大眾傳播媒體」覆蓋,打開電視、報紙、雜誌看到的多數報導以及廣告,走在街頭看到的各種廣告看板,篇幅愈長、尺寸愈大的,其訴求對象幾乎全是所謂的大眾。小眾並非不存在,其實小眾一直存在,甚至你我都是某(幾)個小眾的一員,但是在現今社會的資訊傳播架構中,小眾是沒什麼存在感的(然而情況已漸漸有所不同)。

如果感受不到小眾的存在,在銷售產品服務的過程中也感受不到小眾的消費力,那麼企業會忽視小眾市場,也不是沒道理的。在企業的行銷雷達中,小眾就如同可以直接剔除的不起眼的小雜訊。企業不想理會小眾沒關係,但是企業或許很容易存在一種認知,那就是以為「只要我願意、只要哪一天我聚焦在某個小眾市場,我就可以掌握它」。我覺得這種輕視對手的態度才是最致命的。等到那一天,你開始想要來追蹤雷達上的那幾個小雜訊,可能才會赫然驚呼,怎麼他們也跟馬航MH370一樣,已經不存在於你的雷達畫面中。


大眾、大眾,都到哪裡去了?

《小眾,其實不小》一書的作者詹姆斯.哈金(James Harkin)是來自英國的趨勢觀察者,他提供了不少精采有趣,卻也令人深思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一些企業因為業績連連下滑,又搞不清楚原本的大眾消費者去了哪裡,便病急亂投醫,使出各種因應策略,把狀況搞得愈來愈糟。

曾經,美國Gap是一家非常知名且深受歡迎的服飾品牌(Banana Republic也在它旗下),幾乎可以說是老少咸宜。可是現在,人們過Gap而不入,尤其年輕人更是熱烈投入Abercrombie & Fitch以及Hollister等新潮品牌的懷抱。

曾經,麥斯威爾是家喻戶曉的即溶咖啡品牌,有事沒事都要跟好朋友分享一杯。可是現在,跟好朋友喝咖啡好像都要去星巴克或是那種用咖啡豆現磨現煮的咖啡店才對味。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從2000年到2009年底,發行量成長了近一倍,其讀者有五分之四來自英國以外的國家。反觀美國《時代》周刊,在同樣的這十年期間,發行量卻是下滑的。

為什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某些品牌淪為眾人皆知、卻無人喜愛的品牌?又是什麼原因,某些品牌起初看似小眾趣味,卻能悄悄坐大,虜獲人心,後來甚至人氣攀升,直逼大眾品牌?

如果大家像我一樣,對於這兩個問題還沒辦法想透,或許可以從這本書中抽絲剝繭,好好玩味一番。藉由作者的敘述,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那些供應大眾商品的企業是如何陷入苦戰,而其所採取的因應策略又如何使它們欲振乏力(其實這種案例也存在於我們身邊,只是我們身為老百姓,比較不會去注意那些開始過氣、無法引發熱情的品牌)。

看起來,當顧客流失,有兩個因應策略經常被這些企業所採用,那就是設法壓低產品成本以鞏固利潤,以及擴增產品線或修改產品以拉住更「廣」的大眾。

當顧客流失,銷售量下滑,砍成本可以保住利潤,這對有業績壓力的企業經營者來說,也許是最有把握也最容易施展的策略。但是,把產品品質降低了,顧客都不知道嗎?就算無人察覺,這砍成本的遊戲可以玩多久?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又有什麼影響?至於擴增產品線,或把產品修改得適合更廣的群眾,其風險就是讓企業品牌或產品面目變得更為模糊。不管是把一件商品變得比較沒個性,還是在商店裡賣更多雜七雜八的商品,會比較能挽回流失顧客的心或吸引新的顧客嗎?

以上兩種策略,似乎只能暫時穩住利潤,讓企業感覺自己有在因應,但是對於市場上消費型態的重要轉變,卻沒有展現更清楚深入的洞察。


不是大眾變了心,而是適合小眾的環境出現了

大眾型企業習慣以量制價、薄利多銷等經營方式,追求大量銷售一模一樣的產品到市場上,畢竟這樣是最省事、最具成本效益。然而,當市場上的產品和服務供應愈來愈多元,消費者的口味愈來愈挑剔;當國界的阻隔去除,消費者可以隨時上網搜尋千里之外各種新奇的東西、新竄紅的品牌、真正限量的商品,更可以立刻刷卡買下並等著商品快遞到家門口,那麼他們(也包括你)怎麼會甘願接受自家附近那些單一制式、平淡沒特色、質量普普的產品,即便它們價格實惠,即便它們是廠商強打強推的產品。

讀完全書我發現,本書的主要案例中居然沒有一家大眾型企業,在歷經中間市場陷落之後能夠真正改弦更張,成功挽回大眾市場或成功掌握小眾市場。是否大船真的難轉彎,只能像鐵達尼號,撞上命中注定的冰山?當企業太熟練於成本的操弄,也早已習慣將產品中冷門、艱澀、古怪的元素剔除,以排除消費者任何可能的抗拒,其實無形中也使自己喪失了掌握小眾市場很重要的兩種能力——我認為那就是對小眾市場的敏感度(即理解所謂的小眾趣味,開發適合小眾的商品,並制定相應的行銷策略),以及放下大眾,擁抱小眾的勇氣。

想要培養對小眾市場的敏感度,我們必須很接近這群小眾,甚至最好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如果你本來就是這群小眾的一員,那麼對你來說,了解這群人的想法、感覺、喜惡、呼吸的方式,都會容易得多。但如果你本來不屬於這群人,而你原有的價值觀又跟他們不太一樣(例如你比較重視成本效益,喜歡論斤買賣,而他們其實最想花錢買到好東西),那麼想要銷售產品或服務給這群人,對你來說就會比較吃力。

不過,儘管吃力,我認為只要願意學習和鑽研、跳下去泡得夠深夠久,終究是做得到的。但是說到改變心態,我認為反而比較有難度。因為習慣於工業生產大量製造思維的人,可能很難理解小眾的消費力為什麼足以成為一門好生意。除非企業原本的中間市場已經陷落到谷底,動搖經營的根本,否則實在很難讓人產生強烈的危機意識,以及改變的決心和勇氣。


小眾各玩各的時代,已經到來?

助長小眾市場的環境,主要就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進入一般人的生活視野,已經有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虛擬的世界,但無可否認未來網際網路涉入日常生活的程度會愈來愈高。當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透過網路尋索到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就沒有理由也沒有時間接受傳統大眾媒體餵養的資訊。在那樣的過程中,所謂的社群將會以有別於以往的方式連結在一起,在虛擬以及實體的世界,各自帶開,各玩各的,不斷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如果這裡頭蘊含著商機,企業當然不想被排除在外。那麼當小眾消費在崛起,到底誰能掌握這個市場?

關於這部分,有點遺憾的是,作者所提出的建議不多也不新,基本上大家可能都聽過。對於想要經營小眾市場的個人或企業,作者建議:要賣自己都熱愛的產品,才能吸引客人買單;要供應有特色、別人沒有的產品;不只賣產品,也要賣體驗;透過網路攬客,小眾也會變大眾;既然沒有大企業的包袱,就花時間慢慢做出好東西,讓人們看到你的努力。

遠見,總是比較難量產的,萬一預測得不對,還會遭到訕笑。不過還是說一下,如果以觀察市場、理解商業的角度來說,未來我會關注的是「有特色」:

1. 產品或服務有特色的企業
2. 經營者或經營理念有特色、有態度的企業
3. 懂得靈活運用網路工具的企業
4. 不自我設限、反應快速的企業
5. 跑得夠前面的企業

要具備所有的條件,好像也不是很容易?無論如何,這是我閱讀本書所獲取的心得。

6/22/2014

趣味藏在細節裡:讀狄波頓《無聊的魅力》

多年前,我購入了一片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的脫口秀專輯CD《嘗嘗這個!》(Taste This。沒錯,在那個古時候,專輯是錄製成CD銷售的,甚至也還有卡匣錄音帶,因為我也買了。)裡頭是狄珍妮這位喜劇演員脫口秀的現場錄音(順道一提,當年她還沒出櫃)。

記得專輯裡有一段講的是「搭飛機」(Airplanes)。狄珍妮說,好奇怪哦,人一上了飛機似乎就會對食物產生莫名的執迷。當飛機起飛,上升到穩定高度,大夥兒就開始心神不寧,巴望著空服員趕快出來送餐點。即便是短程航班,空服員只會給每個人發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飲料,人們卻也彷彿餓了好久似地,立刻把花生米啃個精光。她不解地問現場觀眾,要是人在陸地上,這包花生米出現在面前,你連看一眼都嫌浪費時間的,不是嗎?

飛機餐點也是一樣。明明那是好幾個小時之前在地面上預先準備好的餐點,只不過到了飛機上再加熱(所以大略等同於微波冷凍食品),怎麼大部分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她問,「難道真的有人以為,飛機客艙的另一頭有一座養雞場嗎?」

這段對航班機艙裡乘客行為的犀利觀察,讓聽眾會心大笑。或許很多人對於這種「機艙內飢渴症」(注1)的經驗心領神會,都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不過,我們從來沒想過要對這件事加以剖析探討。

其實,真的有人以飛機和機場為主題,寫成了一本書,切入角度不同,卻同樣令人拍案叫絕,那就是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注2)的《機場裡的小旅行》。

狄波頓是我認為有能力掉書袋(引經據典)卻又完全不會給人做作印象的厲害作家。有一年,英國倫敦的希斯洛機場邀請他擔任一星期的駐站作家,給他特別通行權,讓他能夠無死角地觀察機場從裡到外的方方面面,而他也把握這個機會,訪談了機場裡的過客和工作人員,住了機場旅館,參觀了空廚工廠,見過了機場裡的神職人員,挖掘出即便重度飛行常客也沒機會見識到的「機場」。此書篇幅不長,卻是獨特巧妙,值得一讀。


路過不要錯過,看到也要看見

其實,只要是狄波頓的資深讀者,對於他的寫作風格不會陌生:無論是稀鬆平常以致你視而不見的事物(例如機場),還是你認為過於複雜艱難而懶得去理解的事物(例如宗教),甚至是那些在背地裡支配著你的人生而你卻渾然不覺的事物(例如身份地位焦慮、性),狄波頓都可以用他知性幽默又善體人意的生花妙筆,把其中的迷人之處一點一點指出來給你看。經過他的詮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是平凡、乏味或無趣的。

也因此,當狄波頓又出了一本名為《無聊的魅力》(On Seeing and Noticing)的新書,就知道他又要來新鮮我們的耳目了。(讀了之後,發現此書的原文版成書已久。雖說不是最新作品,閱讀樂趣不變。)中文版的書名並非直譯,其意涵可能是「若能懂得看見(seeing)和覺察(noticing),原本平凡、乏味或無趣的事物之中,也有著迷人的魅力」。



當我們在家裡覺得沮喪且無聊,這時候比較適合去的一個地方就是機場。不是去搭飛機,而是去欣賞那個地方,就像欣賞一幅畫一樣。」(第33頁)

「造訪機場」這篇的開場段落讓我會心一笑。因為真的有過那麼一次,很久以前,我忘了自己為什麼心情沮喪,而散步走到機場去。不是去看飛機起飛或降落,也不是在機場裡到處小旅行(我沒有特別通行權),只是在大廳裡找了一個位子坐下,可能在沉思或發呆。置身在等候搭機的乘客和來送行的親友,以及他們大大小小的行囊之間,這些陌生人即將展開的旅程,以及他們彼此的離愁,跟我一點都不相干,然而就在那流動不息的景象,以及不時傳來的機場廣播的氛圍下,我彷彿更能直視內心煩惱的巨大,和渺小。如果說時間可以帶來療癒,其實空間也可以。後來,讀了《機場裡的小旅行》,我才明白,機場真的不只是一個送往迎來的驛站。


有了覺察,好事才會發生

狄波頓在本書中說明,無論是閱讀文學作品或欣賞藝術畫作,都能提高我們對世事的覺察力和敏感度——透過別人的眼光看世界之後,我們看世界的眼光將會變得不一樣。閱讀狄波頓的書,正有這樣的效果。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覺得世界上的事物最好能親身去經歷,因為僅靠想像和邏輯的推演,並無法帶來細膩而深切的感受。當然,在親身經歷之時,必須用心去看見、去覺察,撫觸細節的紋理,才能真正獲取其中的趣味和美妙。

對現代人來說,敏感度是一項奢侈的特質。身處在這個資訊只會更多、不會更少的世界,我們都練就了一身過濾資訊的本事,以便讓有限的心智能量保留給(比較重要的)工作和生活。然而,這種自我保護的機制無形中也使我們與周遭的事物保持距離,使我們有能力隨時「漠視」它們。久而久之,我們不再「看見」,也不真的「覺察」,而只是慣性地接受別人(新聞媒體、社交媒體、政府、學校)餵養給我們的資訊——它們餵什麼,我們就吃什麼。而我們也常任由這些資訊的內容和呈現方式,來決定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一旦發生了某個新聞事件,必須我們付出額外的關注才能理解,我們要不是整個忽略它,就是等待誰誰誰,準備「懶人包」來餵食我們。

節省心智資源,其實是人類腦神經的先天設定。就因為人有能力隨時調度心力,聚焦在重要的事,才得以生存、繁衍到現在,把地球上的其他物種吃得死死的。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何以現代社會眾人崇尚個性、特色,都好想與眾不同,但表現在許多生活面向、反應模式、臉書頁面上,其實我們根本很好預測,甚至很好操控。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每當社會上發生殘忍的殺人事件,新聞沸沸揚揚之時,大眾會認為應該速審速決,重判嫌犯死刑(明明平常我們都說自己是重視人權和尊重法律的國家);每當選舉來臨,必然有長達數月的造勢和攻防(真的是必然嗎),而最後卻經常是由選前一個月候選人或政黨的操作手法,決定了投票的結果(明明平常我們都說要選賢與能)。這些矛盾,我們是否視而不見?看不見,覺察不到,我們就不可能採取不一樣的行動,去改變我們其實並不樂見的諸多現象。

寫到這裡,怎麼變嚴肅了起來?非常抱歉,有關這點,實在要佩服兩位艾倫——狄波頓和狄珍妮——這兩位才是真正有功力,能夠以各自擅長的幽默詼諧,把知性的觀念和省察的提醒,包裝成可口的懶人包,讓我們能夠毫無抗拒地欣喜服用,也指引有意願的人重新「看見」,選擇「覺察」。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平凡、乏味或無趣的,世界上也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除非我們決意保持冷漠不看見。



注1:「機艙內飢渴症」,指的是人搭乘飛機飛行期間對食物所展現出的獨特反應。人在搭機飛行期間,食慾似乎變得特別旺盛,對於餐點的美味度標準也似乎較為降低。其成因可能與機艙內特殊的環境有關,如密閉空間、狹窄座位、以塑料盒盛裝食物等。如果學界不曾研究過這個現象,那代表又是我發明的詞彙。

注2:我居然把兩個艾倫(Ellen DeGeneres and Alain de Botton)寫在同一篇文章裡,真是太佩服自己了~這是無聊還是有趣?

6/18/2014

定義工作,定義自己:讀大前研一《賺錢力》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商業書讀得比較頻繁時,會覺得自己的思考好像也變得市儈,三句話不離「賺錢」、「成功」、「效率」、「管理」等等,彷彿商業邏輯成了地球上唯一的宗教教義。我也不想這樣,但就如同聯考考試科目決定了大多數考生用功的方向,生活在工商業社會的我們,也不能不在這套邏輯裡耳濡目染。

日本趨勢觀察家大前研一的新書《賺錢力》,某種程度上就帶給我這樣的掙扎。因為「賺錢力」這個書名實在太直接,彷彿作者(或是出版社編輯)已看穿我對賺錢和成功這類字眼之不具抵抗力,而毫不掩飾地以它為銷售的餌食。

好啦,你們贏了!

不過,雖然掏錢買了書,我也沒有輸,因為照例我從書中汲取了不少新知,也得以和原有的一些想法相互印證。


創造話題的歐吉桑

首先說一下,我覺得大前研一實在是一個天才(在此指涉正面意涵),主要理由是他很會創造話題。我沒有拜讀過他所有的書,但我記得他有不少著作,話題都在台灣掀起熱烈的討論,例如「看不見的大陸」「M型社會」「OFF學」「低IQ時代」「一個人的經濟」等等。我不清楚日本社會對大前研一的評價怎麼樣(只是猜測,敢於不假辭色批評政府和企業的人,可能不是太受歡迎),但是在台灣,他所創造的話題經常引起媒體跟著追,也有許多人搶著接他的口水,繼續衍生話題來探討台灣社會的現象。

或許這就是我掏錢買書的一個重要理由:我想看看久違的大前先生最近在關注什麼樣的趨勢(雖說「最近」,其實距離原文書籍出版也有快一年了吧)。



賺錢力:影響你未來二十年的謀生關鍵》這整個書名都很俗氣,甚至有一點誤導。其實內容並非字面所言,教人如何賺取財富。作者要說的是,全球商業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如企業IT化、機械人化與全球化發展等),已經衝擊到國家的發展、企業的存亡,以及個人的安身立命。他認為在這種時代,無論企業或個人都必須採取更開放、更積極的態度,找到自己的獨特競爭力(也就是賺錢力)。他認為每個人都要設法鍛鍊「自立謀生」的能力——這並不是指自立門戶創業,而是無論人在哪裡、在哪家公司工作,都有辦法生存得很好。

「無論世界怎麼變,我都能生存得很好。」要是能擁有這樣的自信,那真的太棒了。問題是,如何才能鍛鍊自立謀生的本事呢?大前研一指出,賺錢力來自「重新定義工作」。


非定型化工作中的競爭優勢

按照書中的定義,工作可分為「定型化工作」和「非定型化工作」兩大類。所謂的定型化工作就是那些制式化,按照一定步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這類工作原則上誰來做都行,也就是容易被取代;不但可以被其他人取代(本國人或外國人),甚至也可以被機器所取代。至於非定型化工作,往往牽涉到折衝協調、問題解決、重新建構等創發性的思維和作為,而這類工作就比較不容易被取代。

可想而知,自立謀生的本事必然包含非定型化工作的能力。若是有了這樣的能力,就不必擔心老闆認為你「可有可無」,不必擔心公司悄悄的把你的工作外包到大陸,也不必擔心Google新開發的某個應用程式會瞬間導致你的工作滅絕。

大前研一指出,能回答下面三個問題的人,代表你具備「可謀生」的能力:(第81頁)

1. 假設公司派你前往馬來西亞的工廠工作,請試著用英語向當地員工問候,並說明今後的工作方針。

2. 假設你被派駐海外,但有位重要的優秀外籍職員向你遞出辭呈,請說服他不要離職。

3. 美國的工廠必須關閉,請想辦法高價脫售給當地企業。

我的理解,第一個問題牽涉到良好的外語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而由於是派駐海外工作,其中也必然牽涉到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適應力。第二個問題牽涉到溝通協商以及談判能力。第三個問題則是與銷售力、談判力有關。

看起來,這些能力都是可以透過學習和鍛鍊而獲得的。作者提醒(威嚇?),現在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如果到了2030年仍無法練就妥善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勢必難以在職場競爭中生存」。

2030年的就業市場有沒有那麼嚴峻?還是大前先生設定的標準特高?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問題當中提煉出提升自我競爭優勢的線索,參考其中所牽涉的非定型化工作能力,接下來,就只是要不要下決心去培養和鍛鍊的問題了。


國家也要擺脫對「定型化」的依賴

在廉價勞動力和機器都無法取代的工作中,隱含著獨特的競爭優勢——其實這對個人、企業和國家來說都具有啓發性。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一個國家可以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就好;即便不想參與競爭,競爭也會偷渡入境。各國已經透過競爭,在爭取資源(石油、天然氣、原物料)、爭取人才(以移民政策吸引醫護人員、律師、基礎研究人才)、爭取市場(以自由貿易協定開拓市場)。在競爭的背景下,如果一國的主力產業沒有競爭力或正逐漸失去競爭力,那可就不太妙了。

例如美國曾是電腦產業的龍頭國家,後來卻因勞動成本上漲,而必須把製造外包給擁有廉價勞動力的國家。這種外包模式很有創意,也帶動了全球化,然而這種模式也讓許多國家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一旦某個產業在國內失去成本競爭力,企業就只能選擇「出走」海外,造成國家GDP下降、失業率上升等等問題。

人可以移民去追求新生活,企業可以遷廠到海外另起爐灶,國家卻動不了。大前研一認為,此時國家求取生存的關鍵,就是催生新的產業,使經濟活化,不斷再生。

大前研一建議借鏡美國。美國經歷過產業外移、企業競爭力下滑等問題,但政府持續營造對新產業有利的環境,競爭力不足的產業就放手讓它們倒。國家持續鼓勵新興產業(有潛力但不保證一定成功),鼓勵只有小部分人做得來的創造和開發,這其實就如同個人在鍛鍊自己的非定型化工作能力。


敢於捨棄昨天成功的自己

「大破大立」、「豬羊變色」、「翻天覆地」,對於現今這個時代,怎麼形容都不為過。才二十年左右的時間,網際網路已經重新建構了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而且影響還在持續擴散中。科技的發展,擴大了機器取代人力的幅度,對於「什麼才是機器無法取代的能力」,已經沒人敢斷言。二十年前的職種和產業,有些已經消失,而未來二十年,又是什麼樣的職種和產業會慘遭滅絕呢?一旦大風吹,吹的將是沒有準備的人,以及運氣不好的人。

想要具備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生存得很好的「賺錢力」,感覺並不容易,不過至少我們不是完全沒頭緒。我們沒辦法操縱運氣,但可以盡己之力做些「準備」。我們可以盤點自己的能力和資源,提升可以提升的能力,聚攏可以聚攏的資源,設法在挑戰來臨時,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除了前面三個問題所隱含的提示,作者還提供了另一個線索。他認為「有特色」很重要——那些具備特色又能不斷精進自己的人,若能找到「只有我能做的工作」(也就是難以被取代的位置),將有機會大幅超前同儕。

個人是如此,國家又何嘗不是呢?但願聰明的國家都能厚植本身的賺錢力,勇於捨棄不再賺錢的產業,用更積極的態度發展非定型的新興產業,找到屬於自己的特色,鞏固不可取代的位置。這樣,老百姓也就不必因為國內沒發展,而不得不背起行囊,選擇「出走」了。


6/14/2014

現在起,可不可以「做了再說」?:讀《賽斯.高汀的戳盒子宣言》

過去十多年來常讀商業書的人,應該會知道賽斯.高汀(Seth Godin)這個名字。

賽斯.高汀的戳盒子宣言》(Poke the Box: 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did something for the first time?)是我買的第一本高汀的書,但我自己覺得跟這位作家還滿熟的。我曾參與他另一本書《部落》(Tribes: we need you to lead us)繁體中文版的出版(所以讀過那本書),後來又開始訂閱他的電子報(大約有兩年以上的時間),發現他真是很勤奮的人,因為他的電子報每天都會發刊(=賽斯高汀部落格每天發文)。這一點,我想只要是從事任何形式寫作的人都能體會:要有紀律地每天孵文,而且達到每天發布的規律(不間斷哦),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別的不說,光要我每天讀完當日的賽斯高汀電子報,我都做不到了~只能說,成果不是偶然創造出來的。

賽斯高汀電子報的內容大多不長,談的多半是行銷的概念、商業模式的觀察與分析,另外也有很多勵志性的文章,對商業人士的工作美德和心態多所啓發。每一篇電子報我都會盡量讀:瞄一下標題,打開後先看第一段,如果有感覺、看得進去,就好好讀完;但要是看不懂或覺得議題與我太不相干,也就不勉強了。

這是我目前唯一訂閱且實際上真的會閱讀的內容電子報,兩年下來也是覺得滿恐怖的,因為我覺得久而久之,自己的思想會被此人感染(是好事啦),另外也會覺得似乎受惠於此人不少,於是當我最近看到他的新書出版,就覺得「買來看看好了」(也不是壞事啦)。



《戳盒子宣言》在形式上跟《部落》滿像,書裡的每篇文章都不太長(可能是部落格文章集結而成)。文章的篇名,許多都很有趣,也看得出來圍繞著書的主題在展開,但不知為何作家卻不提供目錄,使得讀者無法透過瀏覽目錄的幾秒鐘瞬間,掌握全書的架構,而只能順著一篇篇讀下去,或是翻讀、跳讀。我個人認為這在理解內容上會形成某種障礙,但或許作家就是故意在創造一種「掌握不了」的閱讀感,好讓讀者的腦子可以保持清醒,多一點懸念的刺激?純屬猜測。


戳盒子的好奇心與行動力

小孩子如果看到一個模樣特別,上面有幾個按鈕裝置的盒子,很可能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動手去戳它,每個按鈕都戳戳看會有什麼反應。有些小孩子甚至會把整個盒子拆開,想看看裡面是什麼東西。這種「戳」的行為,可以說是人的本能——想要理解眼前的事物,排除對未知的不安。然而,隨著人的成長、社會的演進,這種好奇心以及自發性的行動,似乎愈來愈減弱了。為什麼呢?

記得多年前Nike運動品牌提出「Just do it」的宣言時,許多人(尤其年輕人)都深受激勵。不過,正所謂「能自己醒來的人並不需要鬧鐘」(注1),Just do it這句鼓勵的話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不就因為遲疑和拖延是我們平凡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高汀用各種事例、各種角度詮釋,人是多麼習慣於not to do it。我們怕犯錯;我們受了良好教育,習慣獲得許可才去做某些事;我們企求師長、同儕乃至社會的認同,因此並不真的敢特立獨行;對於怕失敗、想逃避的事,我們還會講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別人無法說服我們去做,而我們自己也理直氣壯地留在不做的狀態。

《戳盒子宣言》的中文副書名「啓動未來的行動指南」,試圖點出本書的要旨,也是作者個人不斷在宣揚的理念:去行動、去嘗試、去經歷失敗;不要理會外在的限制,也不要等別人給你鼓勵,更別想著等條件俱足才要有所行動。現在,對!正是現在!就是開始行動的最好時機。養成「開始行動」的習慣,就是你最珍貴的能力。


是誰阻止你向前走?

例如,高汀在書中提到,做出重要工作的第一守則是「維持規律的工作」(第46-47頁)。他說,「藝術很難。銷售不容易。寫作很艱苦。改變很要命。」不管你在哪一行,想要創作、創造或做些與眾不同的事,一定會遭遇困難、障礙和煎熬。此時,他說,千萬不要去睡午覺、請假放空或去喝下午茶,因為這些反應都是你的大腦在逃避而已。

我一個人經營公司的頭五年,和蜥蜴腦的搏鬥似乎從未停止,但我從來沒有浪費過任何一天,也沒有睡過任何一場午覺。(我也遵守了每天在某個時間停止工作,週末也不工作的原則。這個作法有利有弊。)」(第47頁)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可以實踐到這種地步,我想就算成果還沒出現,馬步也已經蹲得夠穩了。

高汀所指的行動,其對象可以是任何你覺得想做或應該去做的事。工作上,它可能是一個你自己發想,覺得很有機會但不在公司體制規範內的新方案(你會立刻付諸行動,還是等待主管核可?)。生活上,它可能是一個你自己想到或從他處得知,一個可以使自己或他人生活更便利、更美好的革新做法(你會立刻付諸行動,還是在心裡想想就算了?)。個人事業上,它可能是你發想出來,覺得能夠創造利潤也能為人群謀福利的創業點子(你會立刻付諸行動,還是一直在「研究看看」?)。

說穿了,新穎的想法每個人都有幾個(或許你也正在醞釀幾個?),但是有多少人實際付諸行動了呢?很少。那你呢?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會拖延一些事,但有時候也覺得自己至少在工作上還滿有行動力。不過看了本書第189頁的這段,有被電流瞬間擊中的感覺。文中高汀說,有些人「總是有太多點子在腦袋裡打轉,筆記本裡寫滿各種想法,或是描繪美好未來的白日夢。」還有些人「總是忙著做筆記,寫下應該完成的事情,總是忙著發想概念,忙到沒時間真正去做任何事情。」天哪!這不就是在說我嗎?不瞞各位,「寫下各種應該完成的事情」可以說是我的興趣以及我覺得「應該做的事」。顯然這就是高汀說的,逃避行動的一種習慣(「隨身帶著一堆想法,像是背著一整袋石頭,保護[自己]不受批評和責難」。哎喲,被發現了!

想得太多,做得不夠,大概是我與許多人的通病,也是世界上會有這麼多遺憾和殘念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高汀鼓勵我們,把「開始行動」變成一種習慣。行動得愈多,會愈懂得如何實踐。「起身行動這個簡單的動作,其實是改變最深奧的祕密。向前走就是最可靠的商業資產。」這個概念並不是太令人驚奇,卻是要去實踐才有意義。

這是一本可以隨時拿起來翻看的小書(共216頁),用來檢視我們是否保持在「起身行動」的心態中。一旦發現自己陷入停滯(低潮在所難免),就可以趕緊改變。無緣閱讀此書的人,或許可以帶走這句高汀的叮嚀:「我只是想要鼓勵你開始行動。經常的。永遠持續著。成為一個付諸行動的人。」(第154頁)如果,過去的我們經常說了之後沒有去做,那麼不妨即刻開始改變習慣,想做的事,用最快的速度做了再說!



注1:這句話是我自己發明的。

6/09/2014

蒙塵的心,該如何打掃:讀《新.零極限》

不知為何最近常常聽到這句話:「改變別人最快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相信有一定程度人生歷練的人都能體會,從自身做起的重要性。然而知難行易,從我們的眼睛看出去,有問題的總是別人啊(看不到自己),會希望別人(先)改變也是很正常的。要是改變自己的過程可以簡化一些,那麼或許我們會更有動力去做吧!

逛書店的時候,看到《零極限》的作者出新書了:《新.零極限:透過未完成的清理,再度脫胎換骨的祕密》(At Zero: The Final Secrets to Zero Limits The Quest for Miracles through Hooponopono),想到自己好久沒「清理」了,於是帶著一種與老友寒暄的心情,把新書拜讀了一遍。



讀過《零極限: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的夏威夷療法》的人,一定知道所謂的四句真言:「我愛你、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這四句話是「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用來「清理」的話語。根據其概念,人所遭遇的種種問題,都與自身潛意識中存在的「程式」有關,也就是說,潛意識中的這些程式導致人作出特定的反應行為,並因此產生問題。

問題可大可小,都可能與某個程式有關,因此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是被清理的對象,尤其遭遇困惑、難題、衝突、不順遂時,就可以在心中多次默念這四句話,以達到療癒的效果。


從自己先改變的療癒

初讀《零極限》,我非常驚訝於它的簡單:居然只要用四句如此稀鬆平常的話,就足以清理各種狗屁倒灶的人生問題。不需要遵循特殊的儀式、不需要公開念誦、不必禱告祭拜,只要在心中多次默唸或默想這四句話。更不可思議的是,不必讓問題的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知情,當然更不必要求對方也要做同樣的清理。換言之,真的只需要自己默默在心中使用這四句話不斷清理,就可望改善問題的狀況。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認為人的潛意識中的確存在著許多需要被「清理」的東西,而這四句話,或許是所有清理工具中最簡單的一種。(萬一不是最簡單,也至少是最親切的吧!)

《零極限》作者喬.維泰利(Joe Vitale)在偶然的情況下,聽朋友提及有位治療師(後來知道是修.藍博士),曾在不直接接觸精神病患的情況下,使用一種特殊的療法,竟治癒了一整個精神病院的患者。任何人聽說這種事都會覺得難以置信,作者也是,他為此開啓了對荷歐波諾波諾這個夏威夷療法的追尋,後來寫成了《零極限》(修.藍博士是共同作者)。現在,他又出版了《新.零極限》,新書中最有趣的部分,似乎就是因為這四句話太簡單,許多人反而會對它產生懷疑:

「真的用這四句話清理就可以了嗎?」
「是否應該每天固定念個幾千次才有效?」
「四句話是否有正確的念誦順序?」
「我不習慣講『對不起』這三個字,可以不要講嗎?」
「我要求我的配偶(或子女)也用這四句話清理,可是他們不願意,怎麼辦?」
「都已經念這四句話念了一星期,狀況還是沒有改善,為什麼?」

啊哈!這些質疑作者都收到了,因此他在新書中花了滿長的篇幅在分享他自己清理的體驗,也答覆了許多相關的疑問。這會幫助我們放下速成速效的期待,更明確了解荷歐波諾波諾沒有那麼「神奇」:別以為輕鬆念個幾次,問題就必須瞬間消失,更別以為念個幾次,療癒就終身有效。

就我的理解,荷歐波諾波諾是一個隨時隨地可以運用的工具,幫助我們在生活中修心修行,清理潛意識程式的干擾,重新回到零的狀態(是的,我們必須不斷不斷地調整回到零的狀態)。在零的狀態下,我們才能以醒覺的意識去思考、行動。

讀完《新.零極限》,我想整理幾個對我來說特別有用的概念。


對問題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

要放下「別人應該改變」的這種想法,真的不容易。但唯有我們願意對問題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療癒才會真的發生。

不管是赴約遲到(因為塞車)、功課不好(家裡沒有適合讀書的環境)、業績落後(景氣不好)、人際衝突(對方不講理),我們太容易在自己以外的地方找到可怪罪的對象。此時,不妨用修.藍博士的話提醒自己:「有沒有發現,每當問題發生時,你都在場?」

問題會在我們的面前發生,即便不說問題是由我們造成,問題也一定跟我們有關。了解「問題跟我有關」,接受「自己是問題的源頭」,才能進一步開始「清理」,而且要記得,清理的對象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讓我模擬一下:如果認定問題是出在別人身上、問題該由別人負責,然後進行清理,這時我們在心裡清理的對象會是別人。這樣的清理,就算不帶有怨懟、責怪的情緒,也可能隱藏著一種傲慢,認為自己比對方厲害、高尚、正確。這種心態與零的狀態是有所偏離的。)

對問題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其重點在於回返自心,省察自己身上有一部分是與問題有關的,然後不管怎樣,就開始清理自己吧。幸運的是,根據荷歐波諾波諾的概念,我們並不需要探求問題發生的原因,所要做的就只是「清理」。


清理,為了回到零的狀態

我自己的理解,書中所提到潛意識的程式,有點像是傳統觀念中所謂的「無明」與「業力」。或許大家同意,每個人天生都帶有自己特殊的行為模式和反應模式,例如有人本性溫柔善感、容易信任人,有人則暴躁易怒或神經敏感,有人保護小動物,有人則會捉弄小動物。

行為與反應模式,以及隨之而來的人生際遇,無法完全以家庭環境或遺傳基因來解釋,於是被歸因於累世的因果。因果發生的詳情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它有可能被轉化為一道道的程式,寫在潛意識中。何謂程式?就是每當人生際遇中出現某個特定條件,這道程式就會執行,沒有例外(除非例外的狀況也寫在程式中)。

例如x+3=y,是一個簡單的程式。只要環境中出現一個x,無論數字是多少,程式都會執行:把x加上3之後,產生出一個y。

程式的本質就是一種規則,放在人的潛意識中,代表著各式各樣不受意識控制而自動執行的反應。意思就是,只要x出現在你的環境中,不需要你主動尋求,也不需要你覺察它的存在,潛意識中的程式會自動執行,產生出結果(y)。

x+3=y是一個看起來無關痛癢的中性程式,但如果程式換成:「焦慮不安+大吃大喝=平靜滿足」,又會怎麼樣呢?假設某人的潛意識中有這個程式,那麼當她面臨考試壓力而焦慮(x)、被同儕排擠而焦慮(x)、工作受挫而不安(x)、婚姻不美滿而憂鬱(x)時,程式都會自動執行,於是此人就有很多機會去大吃大喝,然後產生平靜滿足的感覺(y)。

很多時候,食物是具有療癒效果沒錯,然而如果我們被一個程式這樣綁定,每當感到焦慮就不由自主地大吃大喝以獲得(暫時的)平靜滿足,久而久之將衍生什麼後遺症,應該不難想像。

程式有規律,但也是死板而不知變通的。過去累世造下的因果,或是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建立的信念,都可能轉化為一道道的程式,植入我們的潛意識中,潛藏在察覺不到的內心深處。

例如:

曾遭受背叛的人,可能有一道程式:「無論遇上什麼樣的人,對對方的信任都要除以2。」

經歷過深刻匱乏的人,可能有一道程式:「只要有機會拿取,無論是正大光明或是偷盜的方式,都要比別人多拿到一份才有安全感。」

曾因弱小而遭受欺侮的人,可能有一道程式:「隨時隨地都要證明自己的強大,即便為此把別人踩在腳下也在所不惜。」

相信沒有人願意被這樣的程式所綁縛,如同機器人一般地活著吧!想要擺脫程式的操控,就必須擁有深刻覺察的心,隨時隨地讓自己處於「零」(空無)的狀態。因為空無,所以中正平靜。因為中正平靜,醒覺的心就有能力阻止程式的自動執行。想要回到零的狀態,就靠清理。


重新建立連結的四句話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好奇,為什麼荷歐波諾波諾清理潛意識程式的四句話是:「我愛你、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而不是「萬能的天神!請賜給我神奇的力量」?我認為,除了因為這四句話很正面,還有別的理由。

在問題的面前,「連結」是斷裂的。不管是我們與問題相關當事人的關係,還是我們與世界(宇宙)的關係,在此時都是處於某種不協調、衝突、隔閡、怨懟、誤解、憤怒或悲傷的狀態。或許可以說,連結的斷裂正是問題發生的源頭。許多潛意識中綁定的程式,其本質就是在保護連結斷裂後的自我。只不過,雖然程式自動執行的目的是在保護自我,卻會因此衍生出更多的問題。

例如:前世或小時候自尊曾被傷害(連結斷裂),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於是與他人保持距離(建立程式)。可是,由於與人保持距離(執行程式),失去了情感交流、愛與接納的機會,不但容易感到孤獨和孤立,也容易產生誤解、敵對、冷漠和傷害(問題)。

在問題的面前,我們可以透過這四句真言,修補斷裂,重新與世界連結。在默默念誦這四句話的同時,我們等於是在內心伸出手,開放自己,尋求與世界再次合一。願意展示自己的柔軟,反而代表你是夠堅強的。

原諒世界曾帶給我們的傷害(我愛你)。
感謝世界給予我們的美好(謝謝你)。
承認自己造成的傷害(對不起)。
請求與世界重新連結(請原諒我)。

這簡單的四句話並不簡單,也難怪有人即使只是在心中默唸「對不起」都感到有障礙。(但是修.藍博士說沒關係,如果不想說「對不起」,只是說「我愛你,謝謝你」也可以。我很好奇,是否曾有亞洲讀者向修.藍博士反映,「我愛你」這句話說起來也挺有障礙的~)

以上是我對荷歐波諾波諾的詮釋,摻雜了我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和自己的延伸。對於想要汲取原汁原味的人,當然自己找書來翻閱是最直接的。

我曾參加過修.藍博士和KR女士在台北舉辦的分享會。修.藍博士的分享會,給人一種沉穩又莫測高深的感覺,KR女士的分享會則散發著一種開放、空靈、平靜的氛圍。兩位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清理」的概念。無論是否認同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無論是否使用這四句話作為清理工具,我們的確很需要經常拂拭心上的塵埃,清理潛意識中的程式或無明或業力,才能以中正不偏倚的態度,面對波瀾起伏的人生。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清理,清理,清理!

6/04/2014

Underdog的結局

2013年秋天我在亞馬遜網路書店美國站上看到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又出新書了,一看主題就很吸引人,書名是《大衛與哥力雅》(暫譯,David and Goliath: Underdogs, Misfits, and the Art of Battling Giants)。



我曾讀過這位作家所寫的《決戰兩秒間》以及《異數》這兩本書,(似乎《引爆趨勢》也看過,但印象比較不深刻),一直覺得他很擅長挖掘事物背後未受充分解讀的現象。「以小搏大」的概念,我本來就很感興趣,也曾有過一些思考,因此很想看看葛拉威爾是怎麼詮釋大衛與哥力雅這個聖經故事,怎麼讓這個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過程,成為現代人在日常生活與商業世界中的借鏡與參考。

在等待中文版上市之際,我先下載了Kindle版試讀本。葛拉威爾在第一章中重新敘述了巨人哥力雅在戰場上找人單挑而大衛自告奮勇的過程。此時突然想到,既然我對這個主題已有很多想法,或許不必等到看完全書再寫心得,而可以在閱讀之前,先記錄一些自己的觀察。

Underdog,這個字Google翻譯為「哀兵」(好文言哪),網路字典(http://en.wiktionary.org/wiki/underdog)的定義是「處於劣勢的人」(Somebody at a disadvantage)和「被認為不可能勝出的競爭者」(A competitor thought unlikely to win)。這樣的解釋,差不多到位了。而我自己的翻譯和定義則是「落水狗」和「處於下風的人」。

在人生當中,我們一定都遭遇過像這種處於下風的狀態。也許是在客觀條件上落後於他人(例如比較矮小、比較不聰明),也許是在主觀條件上居於不利地位(例如比較不受權威者喜愛),而如果在這樣的劣勢條件下,需要與對手進行競爭,敗下陣的機會當然就很高了。那麼,underdog會怎麼做呢?


Underdog的選擇

其實,即便身為落水狗,也是可以有選擇的。首先最直接可以想到的選項就是『逃跑』或『認輸』,也就是,選擇不參與這場競爭。畢竟,並不是所有的競爭都值得去參與,也不是所有的勝利都值得去爭取,更何況,當贏的機率微乎其微時,或許更應該考慮保持戰力,看是要勵精圖治,伺機捲土重來,還是乾脆換一個對自己比較有利的戰場去作戰。

「逃跑」或「認輸」之外的另一個選項,就是「面對」。面對,在當下是比較艱難的,因為你必須去體驗那種落後於對手、輸的感覺,也必須承受來自對手或第三方的嘲諷、冷落和否定,而且這種狀態是一直持續,直到你翻轉劣勢或終於決定逃跑、認輸為止。

在這個難熬的處境之下,underdog不但必須克服自我懷疑,還必須積極專注於找出翻轉劣勢的方法。這說得簡單,其實並不容易。


在被唱衰的時候,如何避免陷入憤怒和哀怨,仍然專注於自己原定的目標?

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如何避免意氣用事的反擊,而是訂定計劃並有耐心地逐步實踐?

在面對懷疑甚至同情的眼光時,如何不被自己內心的軟弱所吞噬,仍然窮盡所有可能的努力,為未來還看不到的成果多累積一些籌碼?


在人生當中,我們一定都遭遇過處於下風的狀態。很可惜,有些人在這種狀態之下,先敗給自己的恐懼、軟弱、憤怒、哀怨,不願意面對現實,也不再企圖振作奮起。雖然這樣做能順利迴避落敗、慘敗的尷尬局面,卻無法讓自己離開下風處,於是通常只能繼續自憐自傷。

Underdog的結局

話說回來,我個人認為,身為underdog,只要不放棄,只要願意用面對的態度去迎戰現實,反而很有機會翻轉劣勢。

因為,身處劣勢的時候,我們可以是最警醒、最專注的。此時我們沒有餘裕浪費任何時間、金錢、心力與資源,所以會致力於提升效率。此時我們可以也必須快速放下身段,用最大的彈性去調整自己。此時我們的對手可能是鬆懈的、步調放慢的、沒效率的,並且開始出現僵化、判斷錯誤的情況,而underdog的機會就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增長了——但我們也必須夠冷靜和專注,才有能力看到情勢的消長。

我不敢說,是否在所有的競爭中,underdog都能夠扭轉劣勢,反敗為勝。或許沒辦法百分之百,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我很確定,underdog可以努力的空間始終夠大,甚至很大。只是underdog——處於劣勢的人、被認為不可能勝出的競爭對手、處於下風的人、被唱衰的人、不被看好的人、被冷落嘲諷否定壓制的人——必須先戰勝自己內心的軟弱和自我懷疑,願意有所改變,並且要有一段夠長時間的堅持和專注,那麼扭轉劣勢反敗為勝的機率就會不斷的提高了。

至於,多長的時間才是「夠長」呢?這不會有標準答案。不過我認為,可以參考「君子報仇,三年不晚」以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這兩句古老的話。也就是,不精準的估計,小的挑戰需要一至三年,大的挑戰需要三至十年。


(後記)本文撰寫時,還不確定繁體中文版是否已上市,不過現在確定了。《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全國各大書局均有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