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012

阿榮,不必再吃運功散了

2012年的大事之一,就是1月1日起台灣〈兵役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生效,將於2013年開始實施募兵制。

2011年12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兵役法〉部分條文,將停止徵集役男服常備兵現役。國防部宣布,於民國83年(19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台灣男性,在2013年屆臨役齡(18歲)時,不需服(強制性的)義務役,改為接受4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這難道沒強制性嗎?)。至於在此之前出生的男性,自2013年起,若未服過兵役,應服1年的替代役。

這對大部分的役男來說,應該是好消息吧?只不過,運功散的銷售量可能會開始下滑。

正巧,德國也決定廢除徵兵制了,自2012年起不再徵召青年入伍服義務役,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

德國實施募兵制的理由,主要是經費緊縮,無法維持龐大的軍隊陣容,未來將減少5萬人左右。另外,藉由募兵制來徵集志願從軍的青年,德國希望訓練出更精銳的部隊。

或許因為徵兵制的強制性令人反感,在台灣和德國,服義務役的男性多半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去當兵。俗話有云「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當兵似乎是件令人無奈卻又必須去做的事,不但要冒著學業、工作無以為繼的風險,還可能危及感情和婚姻。君不見台灣演藝圈的男性偶像,許多藉由保留在學身分,極力推遲入伍服役的時間,因為退伍之後演藝事業幾乎歸零的人所在多有,怎不教人心驚。

如果說當兵有好處,大概就是有人宣稱當過兵的男人會變得比較成熟(基本上好像沒錯,但這會不會是大部分男人在當兵之前太不成熟的緣故?)。不過隨著少子化的趨勢,讓寶貝兒子去當兵,真的會讓為人父母牽掛不已。

不過話又說回來,維持軍力畢竟是國家的大事,強國需要有壯盛的軍容來嚇阻(很多)敵人,弱國更需要有軍力來保衛自己。

以德國來說,納粹時期的德軍令歐洲四鄰喪膽,現在德國成了經濟強國,雖然態度上反戰,卻必須派出軍隊,到世界各地參與反恐、維和等任務,因為這是大國的「責任」。《2012全球大趨勢》分析德國廢除徵兵制的後續發展,認為在經費不足、人民普遍反戰的氛圍下,實施募兵制是否能造就出精銳的部隊,以負起國際間所期待的責任,是令人存疑的。

至於台灣,廢除了徵兵制之後,軍力會變強還是變弱?好像也得觀察觀察。

好男不喜歡當兵的現象,或許會在募兵制實施一段時間之後有所轉變。例如美國大兵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就還算不錯。美國自越戰結束後,1973年起停止徵兵,實施募兵制。(至少)從兩件事可以看出美國人對軍人的尊崇。

美國在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大批阿兵哥被送到海外參與戰事,後來隨著戰事漸歇,他們陸續返鄉。美國國內媒體與各團體透過溫馨感人的方式,宣傳這些大兵對國家的付出,也表達對他們的思念、歡迎與感謝。


(阿兵哥回家時受到狗狗的熱烈迎接)


這類影片在網路上有很多。另外,去年我在華盛頓特區參觀了韓戰紀念碑和越戰紀念碑,發現園區的設計規劃很特別。


韓戰紀念碑把殉國軍人的面容和身影刻劃在一片黑色牆上,讓人感受到戰爭確實是用一個一個真實的生命打出來的。看著這些軍人的形象,遙想他們當年在戰場上的拚搏,無法不令人動容,整個園區散發著肅穆的反省與追思的氛圍。

(Freedom is not free. 自由並不是沒有代價的。)

(慘白的塑像,像幽魂般,讓戰爭更顯淒涼。)

越戰紀念碑則是將為國捐軀的軍人名字逐一刻在碑上,以尊榮每一個為國犧牲的生命。相信這樣的方式,對他們的後人也會是一種慰藉和致敬。前來憑弔的人,或能感受到戰場上殺戮的殘酷,或能感受到犧牲者的英勇,或能感受到生命的偉大及脆弱。



在兵荒馬亂的大時代下,人命如螻蟻,不會有計算價值的餘地。但相信無論生在什麼時代,無論是承平還是戰亂,無論處於敵對的哪一方,我們誰都不願意自己的生命是無足輕重的存在。或許因為這樣,國家必須特別強調軍人的榮譽心與愛國心,不然的話,還真的不知道為何而戰。

(好怪的結論~)

1/29/2012

來吧,喝茶解鬱悶

眼看著農曆年的長假就要結束,不免感到有些憂鬱。當然,理性上知道必須收心了,不過情緒的調適總是慢半拍。於是,下午徒步走到常去的那家咖啡館,點一壺茶、一塊蛋糕,讀一本雜誌,就當成靜心的儀式。

這是《潮人物》第15期的「喝茶吧」特輯。很有feel的專題。




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對茶應該不陌生,可是或許「茶道」被捧得太高了,對一般人來說有點難以企及。常民百姓大概在超商買瓶裝茶來喝就很滿足了。至於茶種的辨識、茶器的品味、泡茶的技藝,以及茶點的搭配,要說簡單可以很簡單,說複雜也還真有點學問。所幸,《潮人物》為我們繪製了「找茶」的藏寶圖,介紹各種風貌的茶人與茶館,讓我們可以用最輕鬆的方式親近茶,享受茶的美好。

例如,雜誌中收羅了一些茶器,有的樸拙,有的精巧,有的古意,有的現代,能夠輕易地喚起我們對喝茶的記憶。然後是茶葉。不懂茶葉沒關係,《潮人物》帶我們走訪若干家各具特色的茶館、茶室,讓我們聽聽茶人們的生活體驗,看看茶人們的演示,從中感受茶可以如何滌清心靈的塵埃,為生活增添溫潤的況味。這當中的每一家茶館,看完之後都很想親身造訪一次。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認識一個家裡開茶行的學姊,她可以根據聚會時客人的需求(例如喜歡濃或淡、怕睡不著),把不同類型的茶葉混合搭配。要像這樣懂茶葉,實在不簡單,不過要讓茶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倒是很容易的。在憂鬱或壓力來襲的時候,找一壺茶來喝,讓它的口感和香氣撫慰我們,也讓它的回甘提醒我們:人生,如果能靜下來看得遠一點、深一點,或許那些令人憂鬱的事情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收假快樂。

1/28/2012

按讚之後,人們也會站出來嗎?

2012年科技業的一件大事,就是臉書(Facebook)這個擁有超過8億用戶的社群網站,打算在今年公開上市(IPO)。

社群網站近幾年很紅,這大家都知道,臉書的上市可望帶動相關網路公司的上市熱潮,這個也可以預期。那麼,社群網站的興起是否可能吸納過熱的投資,造成另一次的網路泡沫?機率不高,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猶原記得2000年的網路泡沫,我也躬逢其盛,當時在一家由傳統產業業主募資成立的網路科技公司工作,負責編輯一本少兒雜誌。(咦,這樣一回顧還真有點古怪呢。)總之,有關網路泡沫時期的胡亂投資、燒錢和坑錢的風景,我都見識到了一些~

臉書很紅,除了用戶多之外,還有人認為它促成了歐巴馬在2008年總統大選時的勝出,以及2011年初的茉莉花革命,讓好幾個伊斯蘭的專制政權變天。社群網站的影響力是一股新的勢力,無論是政黨或企業都不敢小看它們。

用過臉書的人都能理解,這個平台比BBS、部落格、MSN又更進了一步,幫使用者把新朋舊識全都拉在一塊兒。臉書打破了「距離」的隔閡,在網路的虛擬空間中為使用者建構了一個人際關係網絡,不管臉書朋友的物理距離再遠、再近都不成問題。臉書也打破了「時間」的限制,臉書朋友們不需要同時間上網,還是可以維持互動,因此也不存在時差的限制。更厲害(恐怖)的是,臉書建立了「資訊」的存續性(如果不是永恆性),任何貼圖、貼文都可以一直存在,既不會遺失也容易查找。這些特性也同時為使用者降低了維繫人際關係的「成本」。

不過,也正是臉書的盛行激起了有關隱私權的爭議。臉書的設定一再修正,逐步要求使用者表露真實身分,並提供更多個人資訊。例如,帳號名稱原來可以自己任意取,後來卻開始要求必須使用真實姓名。另外,原來單純的「朋友」,現在臉書建議你劃分出摯友、點頭之交、認識或不認識……

不但社群網站的用戶被要求提供種種個人資訊,未來,使用各類網路服務的用戶,也得釋出「被分析」的權利。Google最近通知用戶,將於3月1日起,針對六十多項產品實施一致的隱私政策(privacy policies),其中包括,只要用戶登入Google+、Gmail、YouTube等,就必須授權Google,讓Google得以分析用戶的使用偏好、搜尋內容等。Google宣稱這樣一來將可以提供用戶更快速、便捷、量身訂作的服務。

像這樣的政策改變會讓大家產生疑慮嗎?或許一開始會不太放心,但是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了繼續使用各種網路服務,網友們可能到最後都會接受這些改變吧?

對網路業者來說,個人資料若要更好用,它們就必須是真實的。例如,如果你提供的是真實的年齡和性別,當系統分析你的消費習慣,其結果才有商業上的意義,後續的廣告行銷才能更精準。網站業者當然希望用戶提供真實資料,但是,用戶想要以真實身分上網嗎?

《2012全球大趨勢》中專訪了臉書營運長雪柔桑柏格(Sheryl Sandberg),該篇文章標題為〈因為分享,所以更加關懷〉。桑柏格引述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的「分享定律」,主張數位分享資訊的數量會每年加倍。此外,她也指出,在網路上表露自己的真實身分,會是愈來愈普遍的趨勢,而且人們會發現「實名制」的好處。

實名制的好處自然是提高各種資料的可信度。若是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顛覆距離、時間、資訊、成本的傳統限制,使用者一旦表露真實身分,隱私的空間就變小了。這有利有弊。或許是我的妄想症發作:如果有個人想搞婚外情,並且同時瞞著元配和外遇對象,這個人就最好不要用真實身分上臉書,因為很容易被發現。

桑柏格認為,透過社群網站上更緊密的連結,將可以對世界造成深遠的影響。例如臉書上熱烈討論的話題,會透過按讚、留言、分享,而傳播給更多的使用者。這種一呼百應的效果當然是兩面刃,可以用來促成善舉,也可能造成難以想像的後遺症。曾一度盛行的「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網路廣傳的特性,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出匿名影片中人們的真實身分。

最後,令我比較好奇的是,桑柏格提到,「因情緒被激起所產生的連結,將會變得愈來愈真實可觸及。在網路上起的頭,不會只停留在網路上。」網路上的互動的確可以造成行為的改變,影響我們的消費方式、消費的店家,甚至投票選的總統和立委。中國政府會封鎖臉書,並打算要求微博使用者以真實身分註冊,絕非偶然。

只不過,透過網路連結促成的實際行動,到底會如何影響這個世界?是否會侷限在商業和娛樂的層次?另外,出於「情緒反應」所採取的行動,是否會像人肉搜索行動那樣,有時帶來傷人的後果?

桑柏格的看法,我們可以繼續觀察。

找到買Kindle的理由了~

時至今日,身為出版從業人員如果不關心電子書的發展,似乎很容易被認為是沒有危機意識,而如果還相信「紙本書不死」,更有可能被視為「狀況外」或「不諳趨勢」。不過,真正的趨勢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尤其一個成形中的趨勢,要掌握或跟隨,又談何容易呢?

自從去年擁有一部iPad之後,我曾一度認為電子書很有發展的潛力,因為蘋果公司所生產的這部平板電腦實在太迷人,不但可以輕易下載電子書,還讓人得以遠離書桌和辦公桌,拿著它到處走,就算想在蹲馬桶、等紅綠燈時打開來閱讀,都不成問題!這麼美好的使用經驗令人相信,電子書的推廣多了一個誘因!

不過,我也很快的發現,用iPad來閱讀會有一個困擾,那就是很傷眼睛。不管有沒有貼螢幕保護膜,長時間盯著iPad螢幕閱讀文字,其實還滿累的。尤其,單是用來看臉書、讀電子郵件、玩一下遊戲,一天份的眼力(和閒暇)很快就耗掉了,實在沒有多餘的額度可以用來讀電子書。因此,那些宣稱可以用iPad來閱讀電子書的人或是宣稱可以把電子書賣給iPad使用者的人,我懷疑他們自己是否曾經用這種方式讀完過任何一本書。

再者,據說iPad上市之後,推升了亞馬遜書店的電子書銷售,想必有不少iPad使用者都試過購買電子書來閱讀,不過,這種閱讀習慣真的能持續嗎?

這就令人好奇,亞馬遜書店的Kindle或是邦諾書店的Nook等閱讀器,是否對閱讀者比較友善?既然有許多美國消費者是透過閱讀器在讀電子書,以這些人的經驗來看,轉換閱讀習慣,捨紙本書就電子書,似乎不是那麼困難。

我曾經看過Kindle的機器,它的螢幕是使用電子墨水技術(E Ink),模擬紙本書的質感,不會有一般電腦螢幕典型的炫光又反光,因此甚至可以在陽光下閱讀。可惜沒機會拿來實際使用一段時間,看看眼睛的感覺如何。



去年底,亞馬遜推出新款閱讀器Kindle Fire,是彩色螢幕,不但可以閱讀電子書(包括全彩的繪本書),還可以用來上網。不過,Kindle Fire的螢幕不是E Ink,而是Vibrant Color IPS,這是什麼東東我也不清楚,只看到亞馬遜網站上已有網友在討論,不少人認為Kindle閱讀器的價值就在於它的E Ink display,雖然Kindle Fire有全彩螢幕,效果卻跟一般電腦螢幕比較像,因此對於有長時間閱讀電子書需求的人來說,還是比較偏好舊款的黑白螢幕閱讀器。

以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電子書可以沒有「書香」,但如果閱讀起來很容易令眼睛不適,我懷疑愛書人能撐多久。想要了解Kindle閱讀的實際體驗,我覺得有必要去借或買一部Kindle來試試看。這能幫助我回答兩個問題:

1.長時間閱讀電子書是可行的嗎?這個問題,或許美國廣大的Kindle使用者已經幫忙回答了。

2.長時間閱讀中文內容的電子書是可行的嗎?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多餘,但是以出版從業人員的角度,我覺得可以探究一下。

其實,既然已經有那麼多家廠商在開發電子書或閱讀器,理論上大家應該都想過這幾個問題了。不過,台灣的電子書市場遲無進展,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有機會親身嘗試一下,得到的結論說不定還比較實際一點?

期待電子書有所發展,不過,再怎麼說眼睛還是比較重要的。就是這樣。

紙本書PK電子書
紙本書電子書
到店面或透過郵寄取得直接上網下載
不需具備網際網路需具備網際網路設備及使用知識
不需要電力需要電力
定價較高定價較低
真實紙的觸感電子載具的新鮮感
需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閱讀沒有光線也可閱讀
分享方便,可以借人送人公版書外,不易分享、贈送
攜帶有重量只有電子載具的重量
儲存需要空間儲存不占空間
會有損毀之虞不易損毀(書店提供多次或無限次下載)
全彩印刷比單色貴全彩、單色成本無差別
改版(修改內容)費時改版快速

1/27/2012

購書習慣改變了,接下來……

消費者是無情的。

網際網路盛行之後,上網買書比較方便、比較便宜,消費者就上網買。消費者不會在意他家巷口的那家書店會不會因此倒閉。當電子書載具盛行,上網下載電子書比買紙本書更方便、更便宜,美國的消費者就上網買電子書。消費者不會在意紙本書銷量下滑會讓哪些商家遭殃。

電子書的售價比紙本書便宜,銷售業績對出版產業的營收貢獻比較小。換句話說,每一本紙本書若變成一本電子書銷售出去,出版社和網路書店都少賺了,實體書店更是沒錢可賺。在這種情況下,出版社和書店的獲利都下滑了,原本能支應營運的資金,有可能因此變得短絀。這就是Borders和Barns & Noble面臨困境的一個原因。但是,再強調一次,消費者不會在意出版業的獲利是否下滑、書店是否經營不下去。

銷售通路收的是「過路費」,不管是實體書店或網路書店,賣書原則上都是在收過路費,如果消費者不來買東西,就收不到過路費。目前,實體書店所面臨的現象是,來客一直在減少,相信有不少消費者已經習慣,到書店瀏覽書,回家後再上網買。這種購書習慣的轉變,使得台灣最大的網路書店(博客來)目前處於高度成長的狀態,年成長率高達兩位數。這表示有愈來愈高比例的消費者現在是改從網路書店這邊「過路」了。

在網路書店買書,有種種實體書店無法提供的好處,例如強大的搜尋功能讓你可以比較同類型或同一作者的著作、查看讀者書評、點閱與該著作有關的延伸資料,例如YouTube影片、媒體報導等,還可以讓你輕易找到實體書店已經沒上架的冷門書籍。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上網買書、然後就近到便利商店取貨的模式,絕對比親自跑書店要來得方便多多。從這一連串的誘因可以看出,網路書店的優勢幾乎是不可被逆轉的。未來,就算實體書店不會滅絕,卻也將變成a road less taken,來過路且有購買行為的消費者將愈來愈少。

台灣的網路書店發展比美國晚一點,不過成長的趨勢是相似的。尤其,在台灣,跑一趟書店所需要跋涉的距離,比起在美國是相對短得多,但台灣的消費者還是漸漸養成了上網買書的習慣,這一點更加證明上網買書的誘因有多強,這絕對不只是書籍價格或折扣的問題。也因此,一般實體書店要力挽狂瀾,把讀者拉回書店來買書,困難度非常高。

那麼,電子書的發展呢,台灣是否也會跟隨美國的腳步,有大群消費者購入電子書載具,開始養成閱讀電子書的習慣?

從去實體書店買紙本書到上網路書店買紙本書,差別在於購買習慣的不同。但是,如果改成買電子書,雖然和上網買紙本書的流程差不多,卻還牽涉到閱讀(使用)習慣的改變。電子書閱讀習慣是否建立,是電子書能否在台灣普及的一項重要因素。

無論是購書習慣還是閱讀習慣,終究要回歸到消費者的抉擇。經過消費者的篩選及淘汰之後,留下來的才是勝利者,也就是適者生存。因此,無論紙本書是否如某些人士所宣稱的那樣岌岌可危,我們最好正視這個現實:電子書市場能否壯大,紙本書會否衰退,都同樣要看消費者的臉色,而消費者是無情的。

等等,紙本書還沒死!

自從電子書的載具問世並量產之後,就從來不缺唱衰紙本書的人。

認為電子書是趨勢、紙本書市場將式微的傳統出版業者,或許出於強烈的危機意識,正專心致力於書籍內容數位化的工程,力求傳統出版與電子書出版能順利「接軌」,力求自己不被淘汰。至於主張電子書是趨勢、傳統出版將成為明日黃花的業外人士,或許出於強烈的樂觀心態,正想方設法在開發各種電子書載具或書籍內容數位化的技術,打算將來可以接收或取代出版產業。

哦,對了,還有消費者。或許也有不少消費者,覺得電子書的概念很新奇,買了iPad、Kindle等各式平板電腦或電子書載具之後覺得很好用,也覺得「電子書取代紙本書又何妨」。

的確,至少在美國,電子書市場已經有突破性的發展,不但載具和電子書的銷售量都持續成長,與實體書相較更呈現一消一長的態勢。未深耕電子書銷售業務的博德書店(Borders)已於2011年初宣布破產重整,而銷售Nook電子書載具的邦諾書店(Barns & Noble),雖然電子書業績成長,卻因為實體書銷售業績下滑,而面臨股價下跌、停止發放股東股息,以及尋求金援的窘境。

相比之下,美國最大的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com)卻風生水起,電子書載具Kindle和電子書的銷售都創下佳績,2011年年底推出的新款載具Kindle Fire銷售業績更是亮眼。近幾年,亞馬遜還分身扮演出版社角色,憑藉著對讀者購書與閱讀習慣的強大分析能力,推出具長銷潛力的經典書書系、專攻女性讀者的羅曼史小說書系,並簽下包括趨勢專家賽斯高汀在內的作者,成立The Domino Project書系。

不過,The Domino Project在成立近一年、出版了12本暢銷的電子書之後,卻宣告中止了:已出版的書會繼續宣傳銷售,但未來不會再出版新的電子書。高汀和亞馬遜都沒有進一步說明這個書系中止的原因。

電子書銷量成長,實體書銷量下滑,這種現象在美國發生了,不過還不是在台灣。由於發生在美國的趨勢往往會影響到台灣,因此在某些人的眼中,電子書市場是一片「藍海」,最好的策略就是趕快搶進卡位。不過,也有人認為台灣的電子書市場目前仍是一片「不毛之地」,太過躁進恐怕只會換來屍骨無存。

以現下來說,推測台灣電子書的發展,有點像在玩錢仙遊戲:遊戲參與者各將一根手指放在錢幣上,說是跟隨著錢仙要去的方向。不過,錢幣的移動以及到達的目的地,到底是出自錢仙(市場)的意志,還是遊戲參與者(業者)的意志呢?由於市場尚不存在,現在只看得到業者的意志,但業者的意志並無法代表市場的意志。嗯,就是這麼回事。

不過,無論如何還是得聽聽業者在想什麼。

1月24日的數位書籍國際會議(Digital Book World conference)中,邦諾書店的電子書部門副總裁Jim Hilt提到,2012年邦諾書店將把電子書的發展重心從「載具」轉移至「內容」。

他提醒業者,不要對電子書太過著迷,因為紙本書不會死(The idea that the print book is going to die some slow long death is actually a fallacy)。他強調,電子書載具的功能,過去是讓消費者閱讀以及尋找想要閱讀的內容產品。但是在未來,電子書載具必須能讓讀者享有如同置身在實體書店中的經驗。

此外,擁有電子書載具的消費者,一開始可能出於嘗鮮的心態,會積極購買電子書,但是等到新鮮感消退,消費者可能又會回到實體書店,或是再次購買紙本書。也就是,電子書和紙本書很可能會並存。

我也認為並存是比較可能的發展,至於怎樣並存,又可以有各種推測了。

本文新聞資料來源:http://www.mediabistro.com/galleycat/bns-jim-hilt-says-print-isnt-dead_b45901

1/25/2012

因為冷,所以我們存在

適逢冷氣團來襲,冷颼颼的空氣帶來蕭瑟的感覺,
披上圍巾,戴上毛線帽,把自己裹在厚厚的大衣裡,
用全身的感覺神經,驗證「寒冷」和「溫暖」這兩個詞吧!

這就是地球的體溫,我們共同感受著。

在奧修的某本書上寫著這樣的小故事:

在大雪紛飛的北冰洋上,一隻小北極熊問他的媽媽:「媽媽,我的爸爸是北極熊嗎?」
「當然是啊!我的孩子。」媽媽無限憐愛地說。
小北極熊抬頭望向迷濛的天際,看這冰凍的世界是如此遼闊無邊。他又忍不住問:
「媽媽,那我的祖父也是北極熊嗎?」
「傻孩子,你的祖父當然也是北極熊啊!」媽媽覺得這童言童語真是可愛:「你怎麼會這麼問呢,孩子?」
小北極熊的雙眼透著無辜和擔心:
「因為……因為我還是覺得好冷哦!」

奧修說的,如果你覺得冷,你就是冷。不必為你的冷找任何理由。
不必一邊發抖,一邊試圖說服自己:「我是北極熊,所以我不怕冷。」

因為能感覺到冷,所以我們存在著。

再老的灰姑娘都渴望救贖?讀《刺蝟的優雅》




在法國巴黎葛內樂街七號一棟名流聚居的高級公寓裡,有一個如隱形人般不起眼的女門房荷妮。她今年五十四歲,擔任門房的工作已經有二十七年的時間。自從丈夫死後,她就是一個人過活。從世人的眼中看來,她跟一般的門房沒有什麼差別,邋遢低俗,不值一顧。但是在私底下,她卻沉浸在心靈的世界當中。她熱愛藝術、音樂、哲學、電影,她讀托爾斯泰的小說,聽莫札特的音樂,喜愛靜物畫。只不過這樣的品味是祕密,從不外露,因為荷妮知道,這種文藝品味完全不符合世人對門房的印象。荷妮不想惹人非議。她寧可扮演世人眼中典型的門房。何況這樣最安全。

在此同時,這棟高級公寓中住著一個憤世嫉俗的十二歲小女孩芭洛瑪。小女孩的父親是國會議員。母親,在她眼中,是個矯揉造作的仕女。她還有一個符合嫌貧愛富形象的愚蠢姊姊。芭洛瑪對上流社會虛偽表面的生活厭惡透頂,更看不慣上流社會虛張聲勢的種種行徑。她心裡悄悄計畫著,要找一個家中無人的日子,放火把房子燒了,順便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世界在她眼中,不值得活。

這兩個人的故事,以穿插的方式分章呈現。這種分章的呈現似乎是西方文學中常見的手法,例如卡爾維諾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也是這樣。這種手法可以讓人有一種故事在同步進行的感覺,而且由於分章多,自然形成一種韻律感。

無論是身世、背景、年齡都迥異的這兩個人,卻因為一位新住客的到來而產生交集。這位住客跟一般的權貴人家很不一樣,他是曾經從商致富,極有教養和品味的日本人小津先生。小津先生風靡了這棟公寓裡的所有女性,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而他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他不會依身分、階級評斷他人。細心的他察覺到,荷妮讀過托爾斯泰的小說,這剛好也是他的興趣,於是小津先生推斷,她絕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樣平庸普通的女門房。

當荷妮得知小津先生注意到她,一開始非常驚慌不安。倒不是對文化藝術的興趣有什麼可恥,而是她向來已經習慣把自己的生活分成兩部分:對外人扮演專業的俗氣門房,以及私底下熱愛文藝而不為人知。她不知道是否適合將真實的自己袒露出來,與彬彬有禮甚至非常迷人的小津先生做朋友。啊,不同階級的人能夠做朋友嗎?荷妮就是書名《刺蝟的優雅》所說的那隻優雅的刺蝟,表面上難以親近,實際上很有節度、很優雅。

可以說,小津先生終於突破了荷妮的心防,讓荷妮能夠坦然開放自己,接受自己是個聰慧有內涵的人,接受小津先生當她的朋友。小津先生更試圖療癒她多年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傷痛,讓她對自己的人生燃起新的渴望。

有關這隻刺蝟是如何的優雅,書中有精采的陳述。當我將部分情節敘述給朋友聽時,不知為何大家非常感興趣,急欲得知荷妮和小津先生的後續發展。哎,真的很不想把結局講出來,因為我知道,身為讀者,實在不願意結局是這樣。

作者是一位哲學教授,在這本書中寫到多處關於哲學的思考。老實說,我覺得這對一般讀者應該會產生障礙。雖然我認為硬啃的話應該還是啃得動,但是閱讀時我採取的策略是快速掃過,因為我並沒打算從此書中學習哲學。

直到小說的後半部,小津先生出現之後,整個故事才有比較快速的流動,也更引人入勝。我想,一個日本人的角色出現在法國小說的場景中,本身就具備某種新奇感。倒是沒想過,法國人對於日本文化的觀感是如此的正面。小說中的這位小津先生似乎是一百分,很像是童話故事中的王子。而王子的出現,當然是要解救公主囉?

有一個朋友曾提到,這本書他看不下去,因為不知道在寫什麼。讀完之後,我大致能猜測原因。如前所述,這本書的敘述方式不是線形的情節串接,而是看似不相干的兩條線交織,到最後才產生交集,不習慣的讀者早就迷路了。另外,前半部的情節也比較凝滯,不像時下一般小說高潮迭起,峰迴路轉。

總的來說,這本小說可以說是不落俗套,同時也不脫俗套。作者設定的場景和人物,讀者會好奇,想一探究竟,此外文筆本身就很優雅細緻,讀起來很舒服愉快。不過另一方面,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甚至是太簡單了。沒有太多的轉折,也沒有什麼懸疑,對小說讀者來說可能會覺得不過癮吧。另外,故事中荷妮遇到小津先生的這個安排,有點讓我聯想到灰姑娘這一類故事,也就是在社會上處於弱勢的女子遇到具有社會優勢的男子,而終於被了解、被愛,找到獲得救贖的可能。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解讀。

至於最令人沉吟不已的,則是作者對結局的安排。我懷疑是否西方戲劇的傳統認為悲劇收場比較富有美感?如果可以的話,真想挑戰作者,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如果改變結局,會怎麼讓故事走下去?

1/23/2012

整理物品,整理內心: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新春伊始,相信許多人都立定了新年的計畫,我也不例外。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訂下的行動計畫只有三項。

以前的習慣,會把想執行的計畫盡量都寫下來,最多曾高達20項之多。當初會這樣做,是為了發揮「心想事成」、「寫下來的願望就會實現」的精神。不過,後來漸漸發現,寫得多不如寫得清楚,例如「多運動」很籠統,如果改成「每週運動三次」或「每週上兩堂瑜伽課、跑步兩次」就比較明確。

於是,今年把計畫的數量減至3項,但是每一項計畫都很明確,難度也提高。這是為了對自己傳達清晰的訊號:2012年除了工作之外,就把精力集中在這3件事吧。

計畫已經開跑了,不過,在訂立這3項計畫之前,其實不自覺地做了一些預備的功夫,其中之一,就是讀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



不知道是否有許多人都跟我一樣,一直以來總有些想要達成的目標,例如學習語文、上心靈成長課程、做志工、增進投資理財的知識、看經典小說、學電腦……為了完成這些目標,可能蒐集過或購買過相關的教材、講義、書籍、器材等。然而,基於種種的原因,這些目標後來大多半途而廢了,剩下的,是已經不使用卻也沒有處理掉的教材、講義、書籍、器材等。這些物品一點一點地累積起來,不但占據掉生活的空間,也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一件件「未竟之事」的遺痕。

未竟之事當然不會為我們帶來成就感,反而容易成為心靈的包袱,不時提醒著我們,沒做到或沒做好的事情有哪些。未竟之事不但使我們的過去蒙塵,也拖累我們向未來邁進的腳步。那麼,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只要「放下」。用一個整天的時間,收拾和整理自己的居住空間。抱著寬恕和感謝的心,簡單地回顧那些未竟之事,並將那些不再吸引我們的事情放下(丟掉或回收或致贈給需要的人)。整理之後,我們將會更清楚,哪些事情是我們真的想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瀟灑拋諸腦後的。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一個重點就是,在整理有形之物的過程中,每一次的取捨,都以「是否心動」作為判斷的標準。例如,滿櫃子的衣服,一定有你很愛穿的,也有你不想穿卻覺得丟掉很浪費的,或是你想穿但早已經穿不下的。此時,全部拿出來,一一觸摸,感受自己的感受,如果這件衣物讓你有心動的感覺,讓你覺得很愉快,那就留下它吧。如果這件衣物讓你心情複雜、猶豫不決,正代表它帶來某些不愉快、不開朗的情緒,那麼你可以選擇丟掉它,或轉手交給需要它的人。

本書作者近藤麻理惠認為,整理就是「透過物品與自己對話」。整理居住空間中的各項物品,無論是衣物、書籍、文件、小東西、紀念品、照片等,透過檢視自己的所有物,我們會更認識到目前為止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並理解到,目前為止的自己與理想中的自己,存在著什麼樣的差異。

許多人會覺得「在整理過程中丟掉物品」很困難,正是因為那些物品並不是偶然被送到我們的家中。那些經年累月之後「堆積」在我們身邊的事物,是受到我們有意識的選擇和無意識的吸引而來,反映的是我們「對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不安」。

說也奇妙,一旦這樣的判斷機制啟動之後,人會「上癮」,對眼前的事物會開始自動施以「心動與否」的判斷,也因此愈來愈了解,什麼樣的東西會吸引自己。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透過物品的取捨,重新選擇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你覺得「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或許可以嘗試這個另類的方法:整理房間!因為,透過有形物品的收拾和整理,我們也在收拾和整理自己的心。麻理惠說的,「整理房間之後,才發現心中真正的渴望」。

有讀者在讀過這本書之後,意外發現自己自童年時期起就懷抱的夢想,也有讀者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改善了婚姻關係。當然,整理人生的方式不會只有這一種,但這個方式有一石二鳥的功效:不但有機會為人生帶來戲劇性轉變,也會讓居家環境變得清爽舒適!

1/22/2012

把我們本該有的空間要回來:讀《斷捨離》

自從IKEA來台灣展店之後,成了許多人愛逛的地方。去過的人都知道,IKEA店裡不只陳列要銷售的家具,還會利用這些家具以及各種擺飾,布置成一個個居家空間,例如廚房、臥室、客廳……穿梭其間,人們很容易想像這些家具可以製造出什麼樣的氛圍和感覺。相比之下,一般家具店就沒有這種功能,比較像是倉庫或堆貨的地方。

為什麼IKEA店裡的虛擬空間會讓人感覺很舒服?顯然,該公司必然是聘請了優秀的設計師,精心巧思布置了一個個的空間。置身其中,令人立即感受到溫馨舒適,花錢消費的機率也大大提高了。甚至連我這種單身者,看了也會覺得「有這樣的家真好」。

不過,相信大家也知道,即便把IKEA家具買回去,家裡的空間似乎無法複製出同樣的feel?

其中一個原因,我想是因為在IKEA店裡的空間不會擺放「雜物」。所謂的雜物,包括:

成堆過期的報紙、雜誌
大量的衣物,其中90%以上都沒在穿
壞掉但不知為什麼一直沒丟掉的家電用品
抽屜裡各式各樣的小東西,若仔細審視,也是幾乎都沒在使用
一堆很久沒用的CD、DVD、電腦磁片
各種帳單、紙張、文件、照片……

如果沒有了雜物,相信就算不是使用北歐風的設計家具,居家空間一樣會很簡潔清爽。而如果家中有那麼多的雜物,就算使用再怎麼時尚、再怎麼昂貴的家具,好像都沒差了吧?




斷捨離》是一本教人如何「整理」的書,在開頭幾頁,用幾張照片展示整理前的狀態以及整理後的成果,讓人確實感受到整理前和整理後的巨大差別。相信看過的人都會驚覺,原來居家空間是在我們堆積了各式各樣的雜物之後,才失去了清爽的啊!原來我們自己就是謀殺空間的兇手~

本書不只教我們如何整理雜物,作者山下英子主張,想要整理就必須同時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因為居家空間的混亂,正反映著居住其間的人的心理狀態。所謂的斷捨離,指的就是整理收拾過程中的三個階段:「斷」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是捨棄多餘的廢物,「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嘗試過整理或收拾居家環境的人都知道,如果不能狠下心來,把不需要、不舒服、不愉快的物品丟棄(或處理掉),那麼整理的結果也只不過是把物品重新擺放,撢撢灰塵而已,這樣的整理幾乎沒什麼意義,因為過沒多久,混亂又會出現。

用斷捨離的觀念來審視居家環境,就會發現,那些難以整理的東西背後,都有一件件「未竟之事」。有的是因為整理時需要取捨作決定(照片、書、衣服),有的是因為丟掉時需要特別處理(家電用品或大型家具),有的是因為捨不得(曾經喜歡但已經舊了或壞掉的物品),有的是因為愧疚(別人送的禮物、信件),有的是因為浪費的罪惡感(從來沒用過、以後很可能也不會用的物品)。在每一樣丟不掉的物品背後,其實都有著某種牽絆,這也就是為什麼需要進行斷捨離,因為如果不改變心理狀態,再怎麼整理都是徒勞的。

書中提到的許多觀念,都很值得我們深思,例如:

*其實我們所擁有的空間一直是足夠的,但我們卻任由雜物占據原本可以自由運用的空間,任由雜物剝奪空氣、光線的自由流動。

*在我們長久保存的雜物當中,其實有很多是帶給我們負面情感和負面能量的,甚至那些該丟而未丟的物品,放久了也在增加我們心裡的負荷。

*把不需要、不舒服、不愉快的物品處理掉,我們才能被自己所喜愛的物品圍繞。許多人常常會把自己喜愛的物品珍藏起來不使用,反而一直在用那些百貨公司贈品等級的物品,這其實反映出我們覺得自己不值得的心態。

*在實際進行整理的過程中,才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留在身邊的是這些東西!」以書來說,我就發現,自己看過覺得好看的書,往往都借給別人了,而在我書架上卻有一堆別人借給我,但因為沒看而不知道到底該不該還給對方的書。這些書,也算是對心靈的一種牽絆吧!

*處理掉牽絆我們的雜物,我們對過去的牽掛、對未來的憂慮,也才有機會放得下。

斷捨離的終極展現

我特別欣賞作者提到的「七、五、一總量規制法則」。

七:看不見的收納只能放滿七成,例如衣櫃裡的衣服、書櫃裡的書、碗櫃裡的餐具,都要收拾到只放滿七成的狀態。因為這樣才有整理的餘裕。如果保持在滿載的狀態,很容易亂,而且還是會給人一種壓迫感。

五:看得見的收納,最多放滿五成,例如玻璃餐具櫃裡的杯具、開放式書架上的書。只要在心中比較一下,放五成和放滿的狀態,就可以知道差別何在。

一:展示收納只能有一成,例如客廳裡的玻璃展示櫃。只使用一成的空間,會讓人感覺十分開闊,就算客廳只有兩坪大,也不會有壓迫感。

或許有人注意到,《斷捨離》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兩本書同樣在教人如何整理。其實兩本書都認為整理這件事牽涉到人生,所以整理雜物的過程中也等於是在整理人生。如果要說有什麼差別的話,我覺得前者的理論基礎較強,能從思想上說服,使人堅定整理的信念。後者的實務建議比較多,對於如何「丟掉」這件事有更明確的主張,它幫助我確實把不需要的衣物丟掉(能徹底完成丟掉這個步驟,整理就不是問題了),也幫助我把辦公桌變得清爽了。

一旦啟動斷捨離的過程,它就會持續下去,一點一滴改變我們的人生。對於很希望自己的生活空間與人生恢復秩序、回歸清爽明朗的人來說,這兩本書值得一讀。

1/21/2012

哪裡才是療癒人心的地方?讀《在森崎書店的日子》

每個人都有癖好。有些人喜歡蒐集模型汽車,有些人喜歡改裝汽車,有些人喜歡看電影,有些人喜歡畫畫,有些人喜歡追星。每個人對自己的嗜好投入程度各有差異,有些人乾脆成了專家,有些人雖不至於是達人,但至少是個「迷」,而迷們的特徵之一,就是對其嗜好之物很有意見。

讓我很有意見的,應該算是書。倒不是我真的遍覽群籍,而是喜歡看書,也因為工作的關係,常需要探討書籍的市場性和銷售潛力。讀到喜歡的書,當然大呼過癮;讀到特別的書,也會覺得「原來也有這樣的東西啊」。至於《在森崎書店的日子》這本小說,一開始我覺得很難評價它,因為它的故事對我來說太簡單了,但是我又覺得它在某些方面寫得很成功。




《在森崎書店的日子》給人一種「小日劇」的感覺,所描寫的場景、角色設定,以及對話,很容易讓人想像電視劇的畫面會怎麼拍。說起來這應該是本書寫得好,能夠創造畫面感。事實上,書介提到,本書已經在2010年拍成電影上映了。

本書作者八木澤里志是1977年生,藝術系畢業,以這本《在森崎書店的日子》獲得千代田文學獎。書中敘述一個從九州鄉下到東京工作、二十五歲的年輕女孩貴子,在一段辦公室地下戀情中受挫後陷入低潮,此時她的舅舅悟叔卻突然跟她連絡,表示希望她到他經營的二手書店來幫忙。

悟叔的二手書店位於東京的神保町書店街,是第三代經營的書店。貴子自己對書並沒有特別的興趣,去悟叔店裡幫忙,算是一種逃避,也是一種療傷。不過,悟叔開朗的個性,以及書店街上幾位愛書、愛文學的人,讓貴子漸漸開啟了封閉的心扉。她不但交到好朋友,也開始愛上讀書。藉由貴子的探索,神保町書店街獨特的風情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據說這個書店街的規模很大,二手書店各自經營著不同領域的書籍,例如文學、漫畫、學術專業書籍、劇本等等,而悟叔的書店則是專賣日本近代文學作家的作品。

貴子一開始是出於無奈而來到森崎書店,過著「暫停」的日子,不過,慢慢地,她開始重新找回對人生的熱望。悟叔鼓勵貴子勇敢面對背叛她的人,悟叔也讓她發現,原來她的存在對悟叔來說曾是那麼的重要。原本思想單純的貴子,也慢慢領悟到,看事情其實不只有一種角度,而人心也不是單一的。

愛過人的記憶絕對不會從心中消失,甚至永遠都會帶給人心溫暖。」這是文案中的一句話,不過我覺得可以用來貫串整本書的意旨。雖然愛人的過程或結果可能是痛苦的,但只要我們能夠適度地轉換它(療癒它?),就能體會到「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終究,我們就是靠著愛帶給人心的溫暖,挺過人世間的每一場風雨。

想要療癒心中的傷痕,其實不一定要去到多遠的地方,因為「問題根本不在於地方」,悟叔說:「沒錯,就是你的心!不管人在哪裡、跟誰在一起,只要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心,那裡就是自己的容身之處。」當有某件事讓我們很想逃避時,或許真正的解藥就是面對(不過當然可以先準備好再去面對);當有某件事讓我們執著無法放下時,或許正該換個角度去看它。

這本小說很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故事其實不是很複雜,說的都是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人情世故,甚至有些情節也不難預料,不過作家能讓故事流暢地向前推進,細膩地處理主角的情感,就是這樣簡單的故事,讀罷之後才特別有療癒效果!

不過,還是有點小抱怨,就是書中的錯漏字多了一點。我覺得以這麼輕薄的一本小說,不能好好校對一遍,似乎有點說不過去?尤其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年輕的學子以及愛書人,不是應該用品質來對書表達敬意嗎?

1/20/2012

2012,國際換軌的一年?讀《國際觀的第一本書》

雖然有人引述馬雅預言,宣稱2012年世界將會毀滅,不過也早早有人主張,這是重生的開始。回歸現實,今年將如同往常,出現各種變動,身為老百姓的我們,也只有隨機應變。

1月14日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底定,接下來人民可以預期,馬政府將貫徹其「不統、不獨、不武」的主張,以及從九二共識出發,延續其兩岸政策。不過,既然兩岸關係牽涉到兩造,對岸的政治領導人是如何擘畫、推動其兩岸政策,就成了不能不關注的問題。對岸的領導人並沒有提出或同意「不統、不獨、不武」的主張,而所謂的九二共識,兩岸領導人所認定的內容是否相同,也還有待探討。

再者,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從來不是與世隔絕的互動,這中間會牽涉到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利害關係,因此,相關國家的態度和反應是如何,恐怕也不能不當成子題來了解。

大選之後,放眼世界,還有很多事情有待人們的抉擇:

俄羅斯將在3月舉行總統大選。雖然沒意外的話就是普丁。
法國將在4月和5月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薩科奇尋求連任。
中國將在10月召開十八大,胡錦濤和溫家寶準備交棒給習近平和李克強,而全國有將近七成的各級領導人都將進行接班。
美國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歐巴馬尋求連任。

其實,對老百姓來說,經濟有成長,社會有公義,一家有溫飽,應該就是對執政者最基本的要求了。只不過,這世界上有些政治人物往往還想追求更多的東西,而資源又總是那麼有限,因此就不免陷入爭奪,世界也就不會那麼平靜了。

這或許是我們需要關心世界大事的一個原因。



讀《國際觀的第一本書》:一條讓你與世界接軌的快速道路

「建立國際觀」這個話題,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新聞中出現一下。但是到底什麼是國際觀?分不清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伊朗和伊拉克,是不是就沒有國際觀?台灣人需要怎樣的國際觀?台灣人該怎樣建立國際觀?這些問題似乎還沒有人提出進一步的討論和解答。

為什麼要有國際觀?

國際觀,簡而言之,就是對國際情勢有敏感度,也就是對自己國家以外的地方感興趣,並且有能力了解。但是問題來了,當社會各界的意見領袖們沉痛呼籲台灣人應該要有國際觀時,我想許多人心裡可能會有一個聲音:沒有國際觀又不會真的怎麼樣,我以後又不選總統,也沒有立志去跨國企業上班,就算沒有國際觀,日子還是照樣過,不是嗎?

的確,如果我們不能體認到,了解台灣以外的世界,對我們有多重要,那麼每天報紙雜誌踢爆的名人八卦,或是電視談話性節目的口水大戰,已足夠用來打發時間了。可是,我們不能不體認到,我們是個有生存危機的小國。

如果台灣是一個資源和物產豐富,石油和糧食都不缺的國家,經濟力量強大到沒有人敢來惹我們,那是最理想不過的了。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台灣本身所擁有的資源相對貧瘠,雖然經濟表現不錯,卻高度仰賴出口。換句話說,台灣並沒有遺世獨立的條件。更重要的是,我們長久以來一直面臨著國家主權上的威脅,對岸的共產政權,沒有一天不想將台灣納入其國土。中國大陸的崛起,讓亞洲諸鄰國無不戒慎因應,台灣怎能天真地以為可以共享崛起的成果,而不必付出代價?

或許由於「中華民國」曾經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成員,目前仍是中華文化的復興基地,而且還是全球筆記電腦超過80%占有率的「製造大國」,我們並不覺得自己小,我們自認為是「泱泱大國」的國民。但是從台灣的外交現況、人民對國際事務的關心和參與,都在在顯示其實我們是小國:

……小國就算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她所關心的事務還是相當侷限,多半還是限於區域內的事務。對於全球性的事務,她就算有心,也是無力,所以慢慢地格局就小了。這只要看我們自己媒體上有多少國際新聞,以及國際新聞報導裡出現過的國家名字有多少,就可以得到證明。……(摘自本書第七章)

小國該有的危機意識

本書作者劉必榮教授提醒我們,其實小國應該比大國更加關注國際情勢的變化,要懂得善用自己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或是國際情勢,以左右逢源或拉攏大國的方式,來確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只不過,小國的行為往往不是這樣。無論是無力關注,還是無心關注,我們對發生在這座島嶼之外的事情沒什麼感覺,我們對國際事務沒什麼看法,我們對國際之間的外交、經濟、宣傳,甚至軍事等「遊戲規則」沒什麼概念。

常常有人將國際情勢比喻成一盤棋。不懂遊戲規則的國家,不可能贏;只關注自己手上有什麼棋,而不去看對手握有哪些籌碼,也不可能贏;認為自己既然沒有贏的希望而乾脆放棄,那更注定要輸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觀的第一本書》出版,就顯得相當有意義。劉必榮教授說,他在二十多年前就動念想寫一本「讓一般人都看得懂的國際關係書」,因為他發現許多人其實很想了解國際情勢,只是苦無方法。如今,劉教授終於整理出一般人看得懂的「看世界的方法」,讓有興趣的讀者能更容易進入狀況。

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作者透過三個面向,教我們看世界的方法。首先為我們畫出國際政治的大架構,例如中國崛起的總體趨勢、美國與俄羅斯的競合,以及中、日、韓三國的舊恨新仇等等。接下來,再從石油、糧食、災難和衝突,這幾項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政經議題,來看國際關係的動態。國家之間的互動,往往遵循著某些「遊戲規則」,因此第三部分就以外交、經濟、軍事和宣傳這四種重要的工具,來解讀各國的各種「行為」。

讀完這本書,我個人感到最大的好處是,國際新聞突然如撥雲見日般清晰了起來。點閱網路上的國際新聞,也變成一種享受,因為都能看得懂了!這不就是知識能給人的最大樂趣嗎?以下這些問題,都是近來國際新聞的熱門、也是重要的議題,如果它們有引起你的好奇和疑問,請翻開《國際觀的第一本書》,就能找到相關的討論。

◎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鄰國在抗議什麼?
◎中國崛起,亞洲各國是喜是憂?
◎漢城更名為首爾,韓國想跟中國歷史劃清界線?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什麼還是大國?
◎原屬蘇聯的中亞小國,何以還能牽動國際局勢?
◎油價飆升,全球要看哪些國家的臉色?
◎印度想當大國,該向美國還是中國靠攏?
◎伊朗試射飛彈,是假動作還是真挑釁?
◎種族屠殺遭譴責,蘇丹何以不怕經濟制裁?
◎北極,國際爭逐的新戰場?
◎颶風、洪水,天災重創帶來哪些後遺症?

我個人相信,再怎麼小的國家,也應該把自己看得夠大!但是與此同時,也不該忽略國際政治的現實面——我們無法改變全球政經環境驟變的事實,我們無法改變產業景氣快速消長的事實,我們無法逆轉國際情勢變遷的趨勢,但是我們現在,現在就可以為明天的自己、明天的台灣做些準備,而國際觀的建立,就是「知己知彼」的基本功,在無國界的未來,是我們重要的後盾。本書提供一條快速理解世界的道路,讓我們的格局提升,順利與世界接軌!

1/19/2012

哇!100歲的年輕人:讀《悠遊100年》

年齡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原因是人對年齡的看法很玄。例如,遇到健康或疾病問題時,人往往擔心自己活不久,於是會探求、關注延年益壽之道;可是,如果要坐下來談人壽保險或退休金規劃,人又會覺得自己應該不會活到「平均壽命」那麼長。

很矛盾。誰教老天爺不讓人預知自己的壽命,而在不知道「天年」的情況下,要凡夫俗子為了健康而持續運動或節制飲食其實需要很高的恆心(何況愛惜身體的人不見得一定長壽),要為了存退休金而持續省吃儉用也有很高的難度(要是老本存了半天卻用不到,那多可惜)。

對年齡的看法不同,對人生的態度也就不一樣。有人覺得「既然不知道還能活多久,想做的事就該趕緊付諸行動」,但也有人覺得「既然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作計畫也沒用,太努力、太辛苦也沒用」。例如,歐洲旅行兩個月、唸研究所、當志工、學電腦、學英文……如果你有類似的願望或想法,會怎樣去實現它?

不管是想要積極開發自己人生可能性的人,還是對於自己目前以及未來人生感到茫然的人,都可以從趙慕鶴先生的人生經歷中獲得許多的啟發。趙慕鶴出生於民國元年,今年堂堂邁入101歲,熟悉中華民國紀年的人,正好可以用他的人生遭遇來對照過去一百年的歷史。他透過口述,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寫成《悠遊100年》這本書。


趙慕鶴出生在山東金鄉縣一個富裕又重視教育的地主家庭,所以不但生活無虞,也讀書識字。不過,從他年輕時,世局開始動盪,土匪猖獗、日本侵華、共產黨和國民黨的輪番交戰,使得生活一直不平靜。後來中國大陸赤化,共產黨發動的無產階級鬥爭眼看著就要降臨在身為小地主的趙慕鶴身上,當時他37歲,母親終於勸他離家去避難,以保全性命,卻沒想到這一走,輾轉流離,最後竟來到了台灣,也從此與母親永別。

從山東到台灣的這段路途,充滿了危險和困難,他都一一化解,安然度過。40歲那年到了台灣,他連身分都沒有,學歷也不被承認,甚至曾被誤指為匪諜。所幸,憑著他的機靈反應,以及遇到貴人相助,總算在高雄落了戶,在學校裡謀得一職,並在67歲退休。

一般人退休後,除了養老、消磨時間,大概不會有特別的打算,但是對趙爺爺來說,人生彷彿重新開了個頭。不會英文的他,75歲時獨自去歐洲旅行了5個月。95歲時考上研究所,98歲畢業,成了金氏世界紀錄年紀最大的碩士生。研究所畢業後他又開始學電腦,上網寫部落格……100歲時出書!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趙爺爺沒有名利權勢,是個普通人,但是他的人生故事十分特別,他的人生態度給人啟發。我覺得他是一個超級能適應環境的人。雖然他自小家境優渥,但由於家庭教育得當,所以他不但能吃苦,而且有很清楚、很正確的價值觀。他的母親對他的教誨,深具智慧,令人敬佩,例如,她教導孩子不要有尊卑貴賤之分:「有錢人耍什麼架子?你有錢,人家也不欠你,你憑什麼瞧不起人家?」當趙慕鶴離家時,她更叮嚀:「人沒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千萬不要貪圖別人的東西,不要羨慕別人,在任何地方不要逞能,凡事謙虛、低調,不挨餓就好,什麼事都聽其自然。」

趙慕鶴奉行媽媽的話,在逃難過程中總是趨吉避凶,化險為夷。有一次,眾人要搭船到澎湖,從小船接駁上大船,但是最後有一個胖子爬不上大船,旁人看了,都覺得乾脆別管他了,可是厚道的趙慕鶴卻幫胖子想辦法,先要他把身上的東西盡量扔棄,減輕重量,再吆喝大夥兒一起把胖子拉上船。這只是一念之間的善舉,但趙慕鶴卻不嫌麻煩地出手幫忙。胖子上了船之後,對大家非常感激。過了幾天,船上的糧食不夠了,大家開始挨餓,但趙慕鶴卻沒餓著,因為胖子把自己帶的糧食分給他吃。

書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證明趙慕鶴母親的教育成功,而他自己也因為不斷的正念、善念,而能夠行得正,坐得穩,而能夠得道多助。這讓我想到,人要活得久,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要多行善、多做好事,因為善惡的果報很可能在當下這輩子就會到來。如果今天與某人結怨,可能幾年後對方逮到機會就會來報復。上一刻出於善意幫了別人一把,說不定下一刻對方就湧泉以報。要是不多累積善行,想要活得久,還得看仇人的臉色呢!

近年來流行的養生觀念,往往強調飲食要健康,作息要正常,但趙爺爺卻不是這樣過日子的。他不早睡早起,甚至不吃早餐。對他來說,不生氣對身體更重要。身體要硬朗,個性必爽朗,不累積生氣、愧疚、後悔、傷心、憂鬱的負面情緒,這樣子的人會長壽,不是意外!

讀完這本書,讓人體會到,人生似乎沒必要劃分成青年、中年、老年等階段,如果希望活得有品質,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強不息」的態度度過每一天。

1/17/2012

下次去倒垃圾時,可以跟清潔隊員聊什麼?

每到年終歲末,各家報章雜誌必會推出預測來年XX的企畫。例如星座大師解析十二星座運勢,股市大師論斷產業或個股吉凶,趨勢大師也來聊聊全球財經大代誌。提到未來,尤其是近在眼前的near future,相信每個人都有興趣一探究竟。

尤其,在經濟景氣這方面,我們從來不缺預測的言論。媒體會輪番走訪官員甚至元首、金融機構高階主管、產業大老、證券分析師、趨勢大師……,要是問過一輪之後,覺得還不過癮,也還是可以去廟裡擲個茭,請示神明,未來一年該不該把老本拿出來跟朋友合夥做生意。

問過這麼多人,預測都一樣嗎?常常不一樣。那麼,到底誰說的比較準確呢?大家或許還有印象,已經有好幾次,政府官員或企業經營者曾喊出台股「上萬點」,甚至還有喊到兩萬點的。我們不清楚這種喊話的目的是為了激勵信心,還是真的有所根據,唯一確定的事,就是這些人到後來都不需為自己所做的預測負起任何責任。所以,這類預測我們最好聽聽就算,別認真,別當真。

不過,萬一實在非認真不可,那就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到底哪種人的預測比較準確。

《經濟學人》是英國的財經雜誌,每一期都在論述財經現勢和趨勢,甚至每年年底出版的「全球大趨勢」,更是冒著槓龜的風險,以白紙黑字明確寫下對各國政經局勢的預測,包括政治領導人的選舉結果、GDP成長率、房地產漲跌趨勢、貨幣升貶走向。意思就是,萬一預測失準了,他們不能閃躲、撇清,得在下一年度的「全球大趨勢」中坦承錯誤。

政經局勢的變化,常常被認為是專業人士才有辦法預測,例如台灣媒體就很喜歡詢問電子業幾位大老對景氣的看法,詢問他們是否看到「燕子來了」。如果景氣回暖、熱絡,景氣的燕子就會來,甚至提早來。反之,若沒看到燕子來,就表示冬天會延長。不過,這些大老到底是透過哪些徵兆判斷燕子來不來?是客戶訂單狀況、庫存狀況,還是消費者信心指數、採購經理人指數或失業率?又是什麼理由,一家龍頭企業的經營狀況,足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景氣?相信有不少人跟我有一樣的疑惑吧。

類似的疑惑,《經濟學人》似乎也有過。雖然他們有很多經濟榮枯的指標可以用來解讀趨勢,但是在1984年,他們突發奇想:「嗯,有關經濟的好壞,我們老是問官員和企業家真的妥當嗎?或許,智者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以上設計對白)於是,他們發想出一個特別的企劃:各找來4位前任財政首長、4位跨國大企業的董事長、4位牛津大學的學生,以及4位倫敦市垃圾車清潔隊員(dustman),問他們「對未來10年經濟的看法」。

過了10年後,他們把這份調查的結果拿來檢視,居然發現,財政官員說的不準,名校學生說的不准,預測最準確的是企業經營者和清潔隊員。哇,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清潔隊員能夠從垃圾收集以及街道清潔的經驗中,感受到市場景氣的變化?(以上不是戲謔,而是在推敲可能的原因。)

清潔隊員的預測令人驚艷,因此該雜誌鍥而不捨,2011年10月又分別找了5位倫敦市垃圾車清潔隊員,以及一些企業高階主管,詢問他們對2012年經濟成長率、石油價格的看法,還問他們,歐巴馬總統會不會連任。

結果如何呢?這兩群人對今年經濟成長率的看法居然相當接近!分別有八成的垃圾車清潔隊員以及近六成的企業高階主管認為,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會在2.5~5.0%之間。另外,也分別有六成或以上的人認為今年的油價會在每桶90~120美元之間(雖然另外的四成左右的垃圾車清潔隊員認為,油價會超過120美元)。至於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認為歐巴馬會連任的企業高階主管有五成六,然而認為歐巴馬會下台的清潔隊員有八成之多。(原文在此: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37930

與《時代週刊》相比,《經濟學人》似乎在知識性之外,又多了些實驗性和幽默感。《經濟學人》的這份調查讓我們看到,即使是平常很少接觸經濟數字的庶民,似乎也能透過某種方式感受或認知到經濟的變動方向。

雖然我沒有客觀的證據,但依我粗淺的見解,政府官員本來就是對經濟變動最不敏銳的一群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左手掌握政策,右手支配稅金,不管景氣繁榮或衰退,政府機關的公務員絕不會有領不到薪水或放無薪假的問題。大學生就不特別解釋了。至於企業經營管理者,當然直接受到景氣榮枯的影響,無論是成本的漲跌或訂單的增減,立刻就能衝擊到營收和利潤。

最後,清潔隊員的景氣預測力就真的比較奇妙,我只能猜,或許因為他們最貼近一般老百姓,得以從每天工作中接觸到的人觀察,物價的膨脹或緊縮、消費的寬鬆和緊縮、失業率的提高或下降。他們不是從數字看經濟,而是從人身上看經濟。

當然,這只是一個未經證實的推論。

另外還有一項預測,不久後也將發生。每年2月2日,美國人都會請土撥鼠(groundhog)來預測天氣。土撥鼠剛從長長的冬眠中甦醒過來,走出洞穴,根據傳統,如果在這一天,土撥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意思是出太陽嗎?),就表示冬天還會持續六星期之久(意思是可以再回去冬眠嗎?),而如果沒有看見影子,就表示春天會提早到來。

看起來,預測準不準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趣。

1/16/2012

唬爛的練習

記得好幾年前,曾幫朋友撰寫房屋的概念文案。「概念文案」這個詞是我自己發明的,意思是說,建案根本還沒動工,甚至連設計都還沒開始設計,只知道建地的位置、預定坪數、預定幾層幾戶、預定銷售對象,就要寫出一段文字來描述它。建築公司用這段文案來預告,近幾年內將推出哪些物件。換句話說,這段文字不負有銷售的任務(因為還沒有任何產品可以賣),而旨在傳達一種feel。

要寫出一則像這樣的文案,對我來說是很容易的,因為我從學生時代就喜歡寫一些虛無縹緲、多愁善感(、無關痛癢)的詩句。不過,隨著陸陸續續受託,要寫出一則又一則(也許有6~10個?),開始感到有點心虛了,因為一來我從沒實際去勘查過那些建物的所在區域,二來就算去了也沒有實際的建物可以看,三來我對房屋市場的商業運作全無概念,四來我自己也沒有購屋經驗。基於以上事實,說這些文案是在唬爛,應不為過。

不過,這種「用力思考打算購屋的人在想什麼」的經驗,還滿特別的。明明沒結婚,還要想像一下跟伴侶共同擁有一個小窩的感覺是什麼;明明沒小孩,還要想像一下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心情是如何;明明不是事業有成的商務人士,還要模擬一下坐擁豪宅有多麼得意暢快。

在台灣,房地產市場似乎一直都很蓬勃活絡,新案源源不絕在推出。只要到市街上逛一圈,一定能注意到大樓外牆上一幅又一幅的預售屋廣告。有時不免納悶,怎麼房子永遠蓋不完哪?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種廣告林立的現象,勢必將是城市裡永恆的風景了。

週末的報紙,也可以看到一個又一個半版或全版的房屋廣告,有的強調溫馨,有的凸顯氣派,誘引著有意購屋的民眾趕快來看樣品屋,來參加建商舉辦的週末活動。有種感覺,人們似乎還滿容易被虛無縹緲的文案所吸引的。例如,許多建案會取個有外國風味的名字,像是翡冷翠、羅浮宮、米蘭、加州、紐約、京都……,彷彿只要借用了名字,就可以連帶著把相關的意象都借用過來,讓建案多了一圈光環,說不定也順勢拉抬了建案的價值和價格。還有一些建案是使用討喜的字眼,像是富貴、榮耀、至尊、極致、帝王……至於這些建案本身是否有任何建築概念或設計概念跟那個名字相關,就一點也不重要了。這樣的取名習慣,也算是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特色吧?

不過,如果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一個好記又討喜的名字確實有好處,畢竟房子買下來之後要住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如果建商能為本屬無機的建築物,賦予安全、溫暖、時尚、價值或dreams come true的聯想,居住在其中,應該會多一點愉快吧,何樂而不為?

話說回來,所謂的唬爛文,到底長什麼樣呢?特選兩則留念如下,以證明「老愛」愛因斯坦所言不虛:「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之一
到哪兒,尋訪城裡最優雅的月光?
乘捷運,如一葉輕舟順風滑行,
把擾攘市聲留在繁華裡,
於是悠遊的心情,漸行漸近。
擺渡上岸時,切記輕巧慢行,
聆聽月光的指引,再享受一次回家的路,
伸手可及的新都會美景關係。

之二
想不到風就這樣鑽進衣袖裡。
清晨時,搖晃著一朵朵打坐中的雲靄,
黃昏時,吹鼓著一抹抹瞌睡中的晚霞,
從門廳進來一路追逐,毫不隱瞞四季的聲息。
隱者的心,是否也為之飄然欲動?
築一瓦,疊一牆,栽幾株花草,
心有幾分禪,空間就有幾分自在。
避靜之地,頤養最盛開的性靈。

咦,這兩個建案到底蓋好了沒啊?

1/15/2012

德勒斯登大轟炸的苦澀成果:讀《第五號屠宰場》

幾年前,聽一個朋友推薦馮內果,我先讀過《沒有國家的人》,開始對這位作家產生興趣,於是又接著讀《第五號屠宰場》。這兩本書的題材和份量差異滿大的。前者輕輕鬆鬆,比較偏向隨筆散文,可以讓喜愛馮內果的讀者過癮一下。至於後者,其實算是很嚴肅的題材。書封上寫著這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反戰書之一」。



其實不必讀過這本書我也是反戰的,但讀過之後,感觸自然更加深刻。戰爭的殘酷和荒謬,不是生活在承平世界的我們所能想像的。承平時,誰還去記得戰爭的殘酷和荒謬?如果歷史那麼容易記取,悲劇就不會一再重演了。

二次大戰時,作者人在歐洲,他親身經歷1945年德勒斯登大轟炸,在「第五號屠宰場」這個貯存獸肉的地窖裡躲避轟炸的戰火。「屠宰場」這個場所太具象徵意味了,貼切地呈現人類在自己製造的殺戮中有如無助牲畜般渺小和脆弱。這個經驗重重地衝擊了他。他結合自己的經驗,寫成這部小說。

故事以時空錯置的科幻手法,描寫主角畢勒,一個美國男子,的人生遭遇。二次大戰爆發,歐洲陷入連綿戰火,後來美國參戰,派遣軍隊前往歐陸。畢勒就跟其他的美國士兵一樣被送上戰場。戰爭中有所謂戰略、戰術和戰技,但是對於畢勒這種士兵來說,戰爭是沒有道理、沒有邏輯可循的。遇上再怎麼殘酷、荒謬、悲慘的事,你都不用太大驚小怪,因為「事情就是這樣」。

A慘死,「事情就是這樣。」
B慘死,「事情就是這樣。」
C慘死,「事情就是這樣。」

這句話在書中出現很多次,彷彿是要你習慣,死法可以有很多種,但事情就是這樣,沒有道理,不需解釋。你會發現,一次兩次三次,人是有可能開始對死亡感到麻木的。在那樣的時空下,或許麻木對身心健康比較有益?

畢勒是個再平凡也不過的年輕人,既沒有軍人的體格,也沒有堅毅的性格,甚至模樣還有點滑稽。在戰場上,沒有誰正眼看他,隨便誰都可以捏得死他。他不適合待在殺戮不絕的戰場上,但他就是在那裡,茫然前行,事情就是這樣。(話說回來到底有多少人適合上戰場呢?)

比較特殊的是,畢勒常常在時空之間穿梭周遊,前一刻他還在某個叢林裡正要被德軍擄獲,下一刻卻回到童年時期的場景,在游泳池裡載浮載沉地學游泳,然後,又突然跳到四十一歲時那年,去養老院探望母親。就這樣,故事在戰爭與不同時空之間不斷穿插,甚至畢勒還被外星人綁架到外太空,放在動物園裡展覽。

人若是持續身處在同一個時空之下,就算是再怎麼誇張的現實,慢慢地也會習以為常,把不正常當成正常。藉由時空的錯置安排,我們得以把畢勒的人生串起來。當我們把戰爭時的畢勒和非戰爭時的畢勒放在一起看,把不同時期的畢勒的人生放在一起看,感受到的不只是戰爭的沒有道理,也是人間的沒有道理。

畢勒是一個平凡的人,也是一個孤獨的人。他的戰場遭遇,對他的生命造成極大的衝擊,但這些遭遇卻很難向他人傾吐。戰後回到家鄉,彷彿一切如常,雖然他罹患了輕度的精神崩潰症,可是從來也沒人注意到他內心的世界搖搖欲墜。那場戰爭,那場轟炸,彷彿只是一趟郊遊,去過就去過了,社會期待他接著人生的劇本往下走,扮演好一個男人的角色、丈夫的角色、父親的角色。他曾試圖揭露在外星球得到的啟示,卻被家人認為是腦子有問題。

在荒謬和詼諧的情節中,我們竟然感到更深的悲哀。畢勒的人生猶如一場夢,他被推上人生舞台,半推半就地演了下去。是的,或許只有把人生當成夢境,當成半自動化的一場戲,人才比較能承受當中的一切遭遇。

對於戰爭,本書作者當然是控訴的,但是此書之所以偉大,在於它並非只侷限在敘述人間的離合、小情小愛的悲歡,而是從更大的層次上突顯荒謬,以不遜於戰爭的力道與世界、與讀者面質,刺激我們省思生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那埋藏在殺戮背後的人性又是怎麼一回事。

二次大戰結束至今已經超過五十年,幸好有這一本書(以及其他記錄這段歷史的書)來提醒我們記取教訓,教我們不能輕易遺忘。

第五號屠宰場》助我們一臂之力,透過給我們迎面一拳的方式。

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讀《跨國灰姑娘》

人際關係中有一種普遍的現象:人常常會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到別人的身上,也就是容易在直覺上認定別人的想法和感受跟我們一樣。例如,當自己覺得冷的時候,會很想去提醒旁邊的人添衣服:「很冷哦,趕快穿上外套!」吃飯時,看到某個親友吃得比較少,就覺得對方一定吃得不夠,然後頻頻催促對方:「你太瘦了,多吃一點!」

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貼到別人身上,會產生什麼問題?如果你是被那個人關心的對象,一定會覺得莫名其妙,心想:「我並不覺得冷啊,為什麼一定要我穿上外套?」「我不想吃更多,為什麼一定要我吃?」當然,禮貌上你還是會謝謝對方的關心,但是你並不會覺得對方真的了解你,也不會覺得太窩心。

比較會令人感到窩心的關心,是對方真的看出你當下的需要,例如說:「你今天好像有心事。」因為他有察覺你心不在焉。或是「哇,今天是不是有約會?」因為他察覺你今天似乎有特別打扮。

感同身受,指的是感受到別人的感受,而不是強迫別人感受自己的感受。當感同身受不存在時,即使兩個人坐在一起,也是最遙遠的距離。

相信正常人都喜歡被人關心,有人關心自己的時候,我們一定覺得溫暖、愉快。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人們通常來說不太花時間學習怎麼關心別人,通常關心的也只是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出了親朋好友的圈子之外,只剩下陌生人的善意。當然,有時候是連善意也沒有的。尤其在社會情境下,處於不同的立場時,想法和感受根本就有衝突。



讀《跨國灰姑娘》這本書,讓人有很多新的感觸。作者所著力研究探訪的對象,是我們許多人平常走在路上可能都會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但是我們幾乎完全不了解她們!本書的副書名是「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沒錯,這本書的主角就是跨海到台灣來幫傭的菲律賓、印尼、越南女性。

或許許多人看到這樣的主題,會跟我最初看到這本書的感覺一樣,心想一定是那種談論雇主如何壓榨勞工的書。但事實上這本書寫得一點也不像研究論文或田野調查報告,因為它十二分的好讀,裡面充滿了與採訪對象之間的對話,生動地呈現出這些跨國工作的女性,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來到異地從事勞動工作?她們何以必須到海外工作?她們除了來這裡賺取收入之外,還懷有什麼樣的期待?工作契約到期之後,她們如何重新回到原生的社會,以及為什麼會一再出國工作?她們對於台灣的雇主、生活形態以及文化有什麼樣的看法?跨國工作的經驗又如何改變了她們,對她們的人生造成意料之外的影響?這本書幫助我們了解那個我們從來沒想過要花時間去了解的族群,而認識了她們之後,我們會感到,原來我們與她們之間,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簡單的說,這些人會出國謀取生計,當然是因為在她們自己的國內經濟狀況不好,失業率高。過去,本來是男性會出國工作,到中東之類的國家從事危險的勞動工作。這在台灣也有。後來,家事幫傭的需求漸漸增加,女性開始有機會跨海工作,甚至比男性更容易找到海外的工作。這些女性出國工作,背負的是為家庭承擔家計的期待,但另一方面,她們也在冒險,因為男主內、女主外的生活型態,以及長久分隔兩地的事實,對夫妻關係的維繫是極大的挑戰。

書中有許多的觀察都很有意思,在此難以盡述,我特別想要分享的是,這些外籍幫傭進入台灣家庭之後,對雇主家庭中的女性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一般人是否想過,外籍幫傭進入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來從事家事的勞動,會如何改變或影響一個家庭的生態?首先,這是一個家事外包。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女主人的負擔減輕了。外籍幫傭可以協助家中的整潔維護、三餐料理、育兒、老人看護等工作。雖然說現在已經是號稱兩性平等的社會,在訪談當中還是發現,女主人不管有沒有工作,都感到家事、育兒、老人照護是自己的份內之事。男主人往往不認為自己是責任承擔者之一。雖然女主人因為家事外包而變得輕鬆,但是卻會有一些罪惡感,例如沒有親自照顧孩子、沒有親自侍奉公婆、沒有親自為丈夫做飯等等。另外,研究也發現,婆婆通常對於媳婦雇用外籍幫傭不以為然,甚至有很大的反彈。有的婆婆認為媳婦很懶,該做的事居然花錢請別人來做。有的則認為媳婦請了外傭之後,就不需要拜託婆婆幫忙,使得婆婆感到不被需要。

至於外籍幫傭又有什麼想法?她們為了賺錢,放下自己的家庭,來到台灣,為別人的家庭做家事。對她們來說,在家鄉也是做家務勞動,來台灣也是做家務勞動,唯一的差別就是在台灣有錢賺,而且還有下班時間。能夠賺錢,而且相對於在母國的生活水準是比較多的錢,對她們來說能帶來經濟獨立的自信感,以及掌握、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由。甚至有些外籍幫傭表示,她們到海外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逃離父親或丈夫的限制,想要有機會嘗試獨立自主又自由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有一個很深的感觸,那就是女性在這個世界上,所處的處境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許多女性都在面臨父權社會的支配和影響,她們被期待在適當的年齡結婚,並且在家庭中扮演相夫教子、承擔大部分家務勞動的角色。然後,即使她們出國到海外工作,她們卻進入了另外一個父權社會,以支薪的方式,為女主人扮演一部分教子、承擔家務勞動的角色。她們或許多賺了一些錢,存下來寄回家鄉,能夠將老家重新整修一番,或是回國之後可以有本錢做個小生意。但除此之外,從事幫傭工作很難稱得上是一種自我實現。當工作契約到期,她們還是得重新面對原生家庭和母國的處境。灰姑娘能夠選上王妃的機率微乎其微。

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人的好書。藉由這本書,我們得以了解跟我們很不一樣、卻與我們有許多交集的女性。她們有她們的人生願景,美麗與哀愁,而我們不見得有那麼難了解她們的心情。當我們能夠更了解她們,自然也就很容易能夠做到尊重她們,而不只是把她們視為外籍勞工而已。

1/13/2012

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何妨先給出?

在一堂心靈成長課程中,有個已婚中年婦女向講師說明自己最近的困擾。她抱怨,自己的丈夫(當時不在場)得了憂鬱症,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待在家裡,無法振作起來,而她必須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還得賺錢養家,覺得很辛苦。她花了幾分鐘的時間描述這件事,但是等她吐完苦水,講師卻給了一個很簡單的答案。

「有個辦法可以治好妳丈夫的憂鬱症。」講師說。

全場(包括那位婦女)聽了,當然都很好奇,等著聽講師說分明。

沒想到,講師的回答是:「妳只要把裙子撩起來就行了。」(意思是跟丈夫要有性生活)。

全班聽了立刻大笑,卻只見那位婦女臉上的表情明顯寫著不以為然。正因為她的表情(以及接下來她與講師的答辯),令人感受到這位講師直指核心的犀利。

可不是,事情往往有內在的一面。

這位婦女一直認為「問題」是出在丈夫身上:丈夫得了憂鬱症,令她覺得很無力、很累;聽起來,是丈夫「不肯」振作,丈夫製造了麻煩。然而,講師卻指出了事情的另一面:這位婦女或許有在照顧丈夫的起居,但是在性愛(以及心靈)等層面,她卻沒有接納丈夫。

表面上的弱者,有可能是意識深層的強者。這是一種不容易察覺的「權力鬥爭」。

如果不加以醒覺,人有可能陷入受害的情結中,也就是,覺得自己的人生處境不夠理想,是別人造成的結果。例如某些(非全部)認為自己小時候被父母忽略的人,會一直覺得自己的資源被剝奪,所以才導致成績不好、工作不順利……。同時,也因為懷抱著這樣的信念,導致他們對外界懷著不滿和敵意。例如,在家面對父母、在公司面對主管時,很容易陷入一種矛盾的情感中:一方面很希求對方的關愛與重視,另一方面卻又認定對方不重視自己,所以表現出對抗的態度。

矛盾的情感當然令人不開心,但更重要的是,當一個人陷溺在其中時,不會想到其實自己有解套的能力。

認為父母偏心、忽略自己,這其實是自我所下的一個「評斷」——根據某一次印象深刻的兒時經驗、根據對特定事件的片面解釋,而下了這個評斷。例如小時候和弟弟吵架,每次爸媽都要你讓他,你就會認為爸媽偏心。可是你卻沒同時考慮到,以前你跟姊姊吵架時,爸媽都是叫姊姊讓你。或是,小時候的你生病發燒,父母徹夜憂心地照顧你。

對兒時經驗的評斷,不管正面或負面,往往都很片面,但我們卻逕自拾起了法官的角色,在未全面考量所有「證據」的情況下審判著父母,給父母冠上不公平、偏心等等罪名,而定罪之前,也從來沒想過給父母抗辯解釋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究竟誰是弱者、誰是強者呢?

天底下令人滿意的父母(或配偶、子女)應該不多,如果要當法官來審判他們,多少都有罪名可以定。只不過,我們畢竟不是法官,面對關係更做不到公平的審判,頂多只能為我們受傷的心找到一個可以怪罪的對象。但是定罪之後,關係和人生都不會真的變好。我們指責父母沒有給我們「無條件的愛」,但這個指責本身又何嘗不是嚴苛而帶有條件的呢?

當我們認為別人對我們付出不夠,其實同時我們也關上了心門,停止對對方付出了。講師說明,當你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別人給你給的不夠,那很可能正表示,你給出去的不夠多。那位中年婦女說她因為一直照顧丈夫而感到相當疲累,但是在深層心靈中,她已經決定了對丈夫要付出多少;在照顧生活起居之外的某些層面,她使用了拒絕丈夫的主導權。(請注意,這並不是說,錯在那位婦女,而是那位婦女沒有意識到她把自己當成受害者,沒有醒覺到她也是夫妻關係問題的一個源頭。)

類似的信念,當然也會出現在職場上。

如果一個人覺得上司要先給獎勵,自己才願意多做點事,那麼其實就是給出的太少。

如果上司要求一個人多做點事,會讓那個人覺得不公平、很生氣,那麼這也有可能是給出的太少。

如果工作上始終只做自己份內的事,額外的工作一律推拒,那麼這真的是給出的太少。

給出的太少,自然會覺得得到的不夠多。只不過,人的意識為了保護自己,會把「得到的不夠多」這件事歸諸於別的原因,例如上司偏心、上司看自己不順眼、運氣或流年不利、沒人了解自己……

若不回到源頭,看清自己的心,是很難跳脫盲點的。

現在的工作,令人不快樂嗎?
覺得公司或主管虧待自己了嗎?
沒人賞識自己,所以忿忿不平嗎?

有時候,拋開表面的是非對錯,看得再深一點,我們會更了解自己。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時,何妨先付出多一點?

1/11/2012

一張積欠多時的青春帳單:讀《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

年齡這個概念,在人類世界似乎變得愈來愈有意思。

過去,它只是計算一個人存活在世界上的時間長短,但是在多元化的社會中,年齡的意義變得愈趨複雜、有趣。它不僅被當成劃分世代的重要依據,也左右著社會生活的各階段,以及職場生涯的轉換。

近年來,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則是,人們似乎不想太快長大和老化。即使根據身分證件,年齡根本就是不容抵賴的事實,我們還是會斤斤計較,試圖藉由各種手段來延遲它。或許,我們就是想在年齡的刻度中展現自由吧——如果真有可能的話。



以一天的時間讀完《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對於作者在字裡行間描摹的生命景況,那份深植於生命底層的憂鬱、疲憊與無奈,還滿有同感的。

整本書讀完,甚至不覺得有什麼奇巧的情節或事件出現。彷彿只是亦步亦趨跟在男主角的身後,以一兩個月的時間就探看了他的人生。

這個男人,是個「末世論」學說的講師,他的工作就是不定期招攬對這個論題有興趣的人(常常是參加不只一次的熟客),在飯店舉辦講座(也許不到十人,也許二、三十人)。此外也應邀為各種機構做這方面的演講或課程,以及在一些刊物發表相關文章。他,年齡五十好幾,結過婚又離婚,現階段則有兩個女朋友,但彼此不知對方的存在。在這本書中,這男人反覆思索著一個困擾他的問題:到底該選擇跟哪一個女朋友共度餘生,或更精確一點說,到底有沒有必要做出這個二選一的決定?

無疑地,這個男人還滿安於目前的狀態。對他來說,兩個女人都分別給著他所需要的生理及心理的慰藉。可能的話,他並不想改變現狀。只是,當老化的徵兆一個接一個地來到他面前(腳抽筋、靜脈曲張、尿液異常、勃起困難……),他不得不意識到生命終點的存在,以及自己一步一步逼近那終點的事實,即使想活在青春的幻象中也愈來愈不可能。

也就是說,這本書有很大一部分在處理「老化」對一個人心境所造成的影響。老化不只是一種生理上的變化,甚至可以說,生理上的變化反而是比較次要的。畢竟,生理上的老化是每一分每一秒在衝擊著我們的身體,所以身體並不是在「突然之間」接獲老化的通知單。反而是心理上,我們一直在拒絕或故意忽視老化的訊息,直到不能拒絕和忽視的那一天到來。

當我們意識到,時不我予的那一天已經變得可以預期,那就像突然之間接獲一張金額龐大的信用卡帳單,上頭列出我們已賒欠多時的青春,以及開始要被催繳的循環利息。氣盛之年當然有結交兩個女友的本錢和本事,也可以藉由末世論招攬少數信眾過著還算隨心所欲的生活,然而展望未來,可預見這樣的生活方式將必須有所改變,不管是主動改變或是被迫改變。

當青春和情慾一點一點被提領,遲早會面臨帳戶被結清的尷尬處境。這樣的處境,不僅是書中男主角將要面臨,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將會面臨的。曾經以為充滿無限可能性、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生,不知從何時開始,變得搖搖欲墜,脆弱且不堪一擊。相信每個人在這樣的處境之下,都不免暗自感傷。

終究,書中的男人沒有做出任何明確的決定給我們看。其實也不需要。這樣的擺盪,才是最符合這男人生命風向的實景。或許,對我們大部分的人來說也都是如此。

在跑步的路上:讀《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進入社會工作久了,人會變得世故。為了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對於某些事物的情感表現,會變得比較不「銳利」。說好聽點,叫做喜怒不形於色,說難聽點,就是虛偽表面了。

當然,情感表現變得油滑,終究不是件好事。我認為,人若不給自己機會,把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有一天會變得連自己的感受是什麼都搞不清楚。

所以,我痛恨跑步。

這是真實的感受,到目前為止都是如此,雖然基於體能的因素,幾個月前我開始嘗試跑步。第一次上場時,由於心肺功能荒廢甚久,不到100公尺就已經劇烈地喘著氣,心和肺就像任性的孩子般給我耍賴抗議,幾乎無法繼續跑下去。每跑一步,都像在跟自己的身體過不去,驚覺自己已然適應辦公室生活,兩腳輕飄飄的不聽使喚,腳踝軟弱無力,好不容易撐完300公尺,放棄的念頭油然而生。記得有朋友曾分享,久未跑步突然上場的經驗,感覺好像快要「跪薪」了。真是非常貼切。

所幸,跑步的好處很快就顯現了。原本僵硬的肩頸和背部,以能夠辨別得出的差異,一點一點放鬆了下來,似乎透過跑步,血液終於重返那些僵硬的肌肉週邊,使它們重新活了過來。

不過,我很清楚自己還是「不喜歡」跑步。原因有兩個,一是跑步的時候很無聊,二是跑步的時候令人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極限。

跑步的時候在想什麼?答案一點也不光彩,跑步的時候我只想趕快跑完,但是為了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想趕快跑完」的焦躁上,我用數數的方式把注意力移開。數數真的很呆,但是總比想事情來得好。若思緒突然陷入一件公事或日常瑣事,回神之後可能已經過了兩分鐘,但是在這段時間,心靈等於是和身體完全隔絕開的。雖然數數也是某種程度上與身體正在承受的壓力(或痛苦)隔絕,不過只是保持一段距離,隨時可以切換回來的。

另外,每次跑步的時候,都不得不重新認識到「自己很弱」的這個事實。比起那些有能耐跑完42.195公里馬拉松,甚至100公里超級馬拉松的人,自己每次跑完2公里的份量就大呼吃不消,真的很遜。

所幸,在跑步的路上,有一本書為我加油打氣,那就是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村上在這本散文式的書中分享自己是如何踏上長跑、馬拉松、超級馬拉松和鐵人三項的道路。最初他是為了蓄積寫作的體力和精力,從1982年開始跑步,沒想到就此發掘出自己的長跑體質,愈跑愈起勁,於是接下來的二十幾年,平均每年參加一次馬拉松,以及零星的長跑。之後更為了參加鐵人三項比賽而練習游泳、騎自行車,真是個活力充沛的歐吉桑。

對村上來說,跑步似乎一點也不無聊。他每天很有耐心地跑一個小時左右,大約10公里的距離。當然,也會有「今天不想跑」的偷懶時刻,這時他就會在內心訓誡自己:身為小說家,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寫自己想寫的小說,有這樣的幸運,難道在附近跑一個小時也做不到嗎?這樣自問自答一番之後,就能放下抗拒,穿好球鞋跑出去……

可能許多人會以為,在跑步的過程中應該會出現不少創作的靈感。村上鄭重表示,這樣的事情很少發生。依我自己的經驗來揣想,跑步更重要的心靈意義其實是提供一個放空的時間,讓思緒轉換關注的焦點,更能幫助重獲活力。因此,跑步的時候最好不要心繫家事、公事、國事、天下事,能放空才是王道~

長年的跑步經驗,讓村上也針對跑步這件事進行了許多的考察,例如他發現許多馬拉松跑者都有用來激勵或鞭策自己的箴言。言下之意,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卓越跑者,也要時常跟自己的軟弱奮戰。例如當身體開始不聽使喚,覺得快要撐不下去時,告訴自己:「痛是難免的,苦卻是甘願的。」不管再怎麼難過,你仍然可以選擇撐下去。

這樣的體驗很可以用來比喻人生。對村上來說,跑步不僅帶給他體力和精力,讓他可以長期持續地創作小說,也幫助他鍛鍊小說家必須具備的專注力和持續力。除此之外,即便是面對自己身體上的軟弱,也能帶來好處。「……再一次感到,自己這個容器是多麼可憐而不足取的東西。開始覺得自己是不完美的,到處有破綻的、不像樣的東西。心想現在做什麼也沒用了吧。……」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直擊自己的脆弱,卻還是一次又一次地鼓勵自己堅強起來,「……不管怎麼樣,我告訴自己,少去想那些多餘的事了。既然已經來到這裡,只好專心比賽。……」懷抱著對自身不完美的覺知,卻還是提振精神,盡力去達成原本設定的目標,這樣的精神可以善用在人世間的所有事情上。

在跑到(自以為)快斷氣時,人會自問跑步的意義何在?必須承認,身體不管再怎麼鍛鍊,頂多只能延緩它的衰敗,而衰敗的速度並不是人自己可以全權決定的。跑了二、三十年的村上桑早已體認到這一點。他很清楚,若單從結果來看,跑步的人生幾乎可說是徒勞無益的,但是「至少留下努力過的事實」,「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只能透過效率差的行為才能獲得。」

可以說,跑步這件事就跟我們為人生設定的各種計劃一樣,目標雖是「跑到終點」,最rewarding的東西卻是出現在過程當中。村上說,希望在他離開人世之後,世人除了記得他是個小說家外,也記得他是個跑者,而且「至少到最後沒有用走的」。

因為,用跑的,才是去跑步的初衷。活得精采,才是生命的初衷。大概是這樣的意思。

1/09/2012

2012年,酷斯拉帶頭反核?

翻開經濟學人每年年底固定出版的趨勢預言書:《The World in 2012全球大趨勢》(中文版由天下雜誌出版),大致瀏覽了一遍。首先,找出它對台灣2012年總統大選的預測:「……台灣民眾希望增進兩岸關係,選舉結果則取決於在野的民進黨能否滿足此要求,又不致背叛主張獨立的核心支持者……」這段分析似乎認定,兩岸關係是影響台灣大選結果的關鍵。不管台灣人同不同意這個說法,本週六即將舉行投票,到時見真章。

順便一提,2004年那一期對台灣大選的預測,後來摃龜了。只能說,預測雖有根據,但趨勢是變動不居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影響結果。所以我們小老百姓還是別把話說死了,更別去跟親朋好友對賭,就讓人民用選票來宣示最後的結果吧。

除了這項預測之外,本期內容最吸引我的是〈核災後,我們信仰酷斯拉〉這一篇。老實說,雖然酷斯拉(Godzilla)家喻戶曉,我卻從沒看過電影,所以第一時間無法理解怪獸和核災有什麼關係。

看了這篇雜誌文章,再查了一下資料,原來酷斯拉最初是一隻蜥蜴,後來遭受輻射汙染而產生變異,變成一頭大怪獸。史上第一部酷斯拉電影是在1954年上映,至今已推出超過二十五部電影。由於後來也推出美國版,且大受歡迎,因此酷斯拉揚威海外,知名度相當高。酷斯拉的原型被設定為一頭恐怖駭人的核子怪獸,有一說認為這是反映出1945年8月6日轟炸日本廣島、長崎,使二次大戰因此終結的兩顆原子彈的歷史背景,以及日本人民對核子武器的恐懼。

酷斯拉的形象不斷演進,本來是一頭極具破壞威力的怪獸,曾經踐踏過東京、大阪、橫濱等日本城市,後來卻逐漸轉變為友善又能在危機時出手拯救世人的英雄。酷斯拉電影的續集可望在2012年夏天上映。由華納兄弟共同出資、Legendary Pictures公司籌拍的這部電影,據說會是一部3D影片,而網路上也早就有人把預告片放在YouTube上流傳,這是其中一部。



在2012年推出酷斯拉電影,時機再好不過,因為日本人在去年經歷了福島核災(3月11日),目前對核電的風險意識高漲,反核或要求廢核的聲浪也是空前的巨大,酷斯拉將帶來反核的訊息,呼應的正是日本人民的心聲。

2012年的確是日本核電發展的關鍵年。日本境內原有54個核子反應爐,在福島核災發生之後,5月13日關閉了被認為核災風險最高的濱岡核電廠,後來,有更多核子反應爐暫停運轉。截至2011年12月27日,僅剩下6個核子反應爐在運轉,也就是只剩九分之一。在核災的陰影籠罩之下,日本人民當然不希望核電廠繼續運轉或恢復運轉,除非日本政府能找出什麼強有力的理由說服人民,否則很有可能在2012年底前,54個核子反應爐會全數停止運轉。

在這樣的氛圍下,可以大致猜測,酷斯拉帶來的反核訊息將會大受歡迎。模樣醜陋的酷斯拉怪獸,將有機會拚過為了鼓吹核電而創造出來的可愛卡通人物原子小金剛。

總統大選的結果不好亂猜,不如來個無傷大雅的小預測:2012年,原子小金剛out,酷斯拉in。

1/08/2012

總編輯推薦的書,你會想看嗎?

每一年的年底和年初,是迎新送舊的時節,也是許多人進行回顧和展望的熱門時段。在這段期間,可以檢視過去一年的成績,可以為來年訂下計畫。當然,也是在這段時間,會有很多人來提醒我們,過去一年我們可能錯過了什麼。

例如,去年一年,有哪些好書是你讀得津津有味的呢?有哪些書是你錯過的?未來,又有哪些好書是你可以把握的呢?



一月號(第44期)的《双河彎》雜誌,做了兩個特別的企畫,正好符合這樣的需求。一是,雜誌邀請了台灣十四家出版社的總編輯,提供特別挑選的「書單」,不但推薦自家好書,也得供出自己珍藏愛看的私房好書。二是,雜誌搶先預告即將受邀出席2012台北國際書展(2/1-2/6)的重量級作家。相信這兩個企畫對書迷來說都甚具吸引力。至少我買單了~

瀏覽各家總編輯的書單,先看看有沒有哪位總編輯的閱讀喜好跟我有共鳴,另外也從中挑選自己還沒看過,覺得應該不可錯過的書,打算擇吉日買來拜讀。我從這十四位出版界人士的書單中挑出自己感興趣(有些讀過、有些想讀),並簡短摘錄他們的推薦或介紹語,因為這些正是吸引我的理由。

識食》,朱慧芳 著
「書早已不只是精神食糧,更多時候,我們從書上得到的,是好好活下去的資訊。」(圓神/陳秋月總編輯)由於我剛剛才讀完《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很希望自己不只是活著,還要好好活下去!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進藤麻理惠 著
「整理不是一味的丟,而是留下讓你心動的事物。」(圓神/陳秋月總編輯)這本書我已經快讀完了,以「心動與否」作為標準來整理,成功地幫助我卸下整理的無助感,現在辦公室和家裡房間都清爽多了。


斷捨離》,山下英子 著
「以『現在的自己』為中心去思考什麼是你需要的、適合的、喜歡的,不符合的就轉送或丟掉。」(皇冠/盧春旭總編輯)這也是本整理書。讀完總編輯的推薦,我到書店買了一本。相信有以上兩本書的加持,整理再也不會是難事~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珍奈‧溫特森 著
「某些世俗定義的錯誤可以不需要被矯正,因為愛情是最不需要「模型」的美好事物。」(麥田/陳瀅如副總編輯)這句話很抽象,但因為抽象所以很吸引我。


能不能請你安靜點?》,瑞蒙‧卡佛 著
最有力的推薦,來自村上春樹的話:「如果現在還有什麼遺憾,那就是卡佛留下來的六十五篇小說,我都翻(譯)完了。」像這樣的作家、這樣的書,沒有理由不讀啊~


罪行》,費迪南‧馮‧席拉赫 著
「對於這本書,我只有一點要抱怨:《罪行》的作者是一位傑出的律師,同時也是優秀的作家(說故事高手)——我得說,老天真不公平。」(春光/楊秀真總編輯)這番抱怨的意思就是,趕快去讀這本書~

至於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受邀出席的作家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哈金(新書《南京安魂曲》)與張翎(新書《睡吧,芙洛,睡吧!》)這兩位中國作家,希望到時候有機會聆聽他們兩位精采的對談。



拒絕被愚弄,找回生活的原味:讀《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

以前我一直認為,注重食品的營養和健康,是老年人以及怕死的人才會有的行為。以前我也一直認為,所謂的黑心商品,只是少數不肖廠商生產的東西。但是近年來,隨著三聚氰胺、塑化劑、瘦肉精等各種匪夷所思的毒性物質頻頻被報導出現在食物、食材中,廠商使用添加物且高度超標的情況層出不窮,令人覺得這已經不再只是零星的偶發事件。

豬肉含有瘦肉精。
珍珠奶茶有過量己二烯酸。
乾燥的菊花含有過量農藥。
牙膏中含有超標的三氯沙。
藍白拖鞋添加了塑化劑。
……
這些都是不久前新聞報導的內容。

看到毒物全面入侵日常生活,我想到的還不是未來不知何時會發生的癌症,而是感慨,曾幾何時,我們已經離簡單、自然的生活那麼遠,而且幾乎回不去了。

2011年5月塑化劑風暴席捲台灣的那段時間,我剛好人在美國訪友。朋友帶我去一家人氣很高的漢堡店In & Out用餐。這家漢堡店強調所使用的食材都是自然且新鮮的,肉品自己處理,番茄、洋蔥等都是現切(不是加工處理過並冷凍之後,等顧客點餐時再加熱)。這樣做出來的漢堡,當然非常美味。這樣的漢堡店,讓不少顧客願意開車一、兩小時專程去吃。

回到台灣之後,我漸漸留意到,一些連鎖速食店裡,許多食材都是經過加工、冷凍,等顧客點餐時,再從冰箱中拿出來加熱,而且常常是用油炸或類似油炸的方式加熱。油炸的食物比較香,但是比較不健康,而且即使是用油炸,在這種速食店裡,幾乎聞不到原始食材在烹調過程中自然散發、令人垂涎的香氣。

其實,現代人餐桌上吃的、喝的東西,早已不一定是真的「食物」。例如,只要拿水、鹽、大骨粉和起雲劑,就能「調配出」大骨湯,而且喝起來的口感跟用豬骨或牛骨熬煮的大骨湯幾乎完全相同,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湯頭很讚,不喝個精光不行。

曾幾何時,為了便利快速的生活,我們不僅遠離了大自然,也棄絕了真正天然的食物。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建構起充斥著化學物質的世界,並習以為常。



在這樣的感慨之下,讀到師大化學系吳家誠教授寫的《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這本書,既證實了內心的懷疑,也看到了更多不可思議的食品、用品真相。原則上,愈是美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愈有可能添加了有毒的物質;愈是方便的生活用品,愈有可能正在毒害著我們。想要吃到新鮮真實的食物,變成一種奢侈。

老天爺實在對人類太好了,給了人類極聰明的腦袋,讓人得以逐一克服自然的規律和限制,例如打瘦肉精可以減少豬肉的油花、添加己二烯酸可以讓珍珠奶茶的珍珠保存得更久、起雲劑可以讓食物的賣相更好、塑化劑可以讓塑膠變得更軟、更好運用。但是老天爺也實在跟人類開了一個大玩笑,祂是否知道,商家為了牟利,為了討好消費者的慾望,添加物愈放愈多,逐步毒害人類的身體。

肉眼看不到的毒性物質,確實地在人體內累積。書中提到驚人的數據:台灣人尿液中塑化劑的濃度,高出美國人5倍,更是德國人的6倍。台灣孕婦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更是美國孕婦的12-13倍。此外,塑化劑會經由揮發而釋出到空氣中,再落到土壤裡、水裡,造成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是塑毒。然而人卻無知無覺,這真是典型「溫水煮青蛙」的毒害啊!

我們已經太習慣便利的生活,已經喪失了對有毒物質的警覺心(或許也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消費者貪便宜,導致商家沒良心,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若不想繼續被愚弄,若想要有所改變,就必須多了解事實和真相。在這本書中,糾正了許多大眾會有的誤解,並提出減毒生活的建議。這裡只簡單列出幾項供參考:

*許多家長愛給孩子用的美耐皿餐具,加熱後容易釋出三聚氰胺,當然有毒。爸爸媽媽們趕快把美耐皿換掉,別再用了!

*家家廚房必備的保鮮膜其實是高致癌物質,很容易混入飯菜或湯裡,不用為妙。而且世上並沒有無毒的保鮮膜。

*小吃店的面紙、路邊發的免費面紙,大多是便宜貨,可能都添加了漂白劑、螢光劑,我們卻拿來擦嘴、擦手。面紙中多半添加了滑石粉、溼強劑,不適合用來擦拭人體私密處。

*許多人喜歡騎腳踏車,但腳踏車的把手常是塑膠材質,手握久了流汗就會融出塑化劑。解決的辦法是改用矽膠材質的把手。

*許多人每天在穿的藍白拖鞋,其實具有很強的毒性,因為都是PVC材質,一定會添加塑化劑。塑膠拖鞋應該少穿,最好不穿。

*塑膠已是無所不在,包括塑膠袋、塑膠盒、寶特瓶等。必須提高警覺心,有意識地減少使用。

*改用材質單純、無添加物之虞的製品,例如矽膠製品不含塑化劑,無毒又環保,雖然價格比較高一些,卻值得採用。或改用玻璃、不鏽鋼、陶瓷材質的容器,來取代塑膠。


塑化劑事件所揭露的,不僅僅是黑心廠商的存在,而是我們身為消費者也一直在放任毒物進入生活中。我們選擇了便宜、好用、方便、用過即丟的商品,而這些商品之所以便宜、好用、方便、用過即丟,正是因為添加了成本低廉的化學物質。要完全逆轉這個恐怖的現象,絕對不簡單,但我們至少可以跟著吳教授身體力行,過聰明人的減毒生活。

1/07/2012

換個角度認識美國,讀Jonathan Franzen的《自由》

自從政府開放陸客來台之後,陸陸續續有大陸人士發表來台灣的見聞與心得。台灣民眾對於這樣的心得是好奇的,媒體也會當成題材來報導,彷彿透過外人的眼睛看回自己,會對自己產生新的認識。不單是大陸人士,只要是外國媒體報導台灣的事,或是網路上有外國人討論台灣,正面的訊息會讓我們感覺受到激勵(自嗨?),負面的訊息則會激起羞愧或憤怒等種種情緒反應。無論如何,當外人對我們的國家感興趣,總會引起我們的關注。

不過,無論是透過報章雜誌、網路、書籍,或是實際的行腳,要了解自己家鄉以外的國家,一定會有無法克服的隔閡。就好比外國人無法對台灣的「二二八悲情」「省籍情結」完全感同身受,當我們去到別的國家,往往也只是從最表象的地方了解起。所謂的「文化衝擊」,大部分都還只是生活方式的差異,以及消費習慣的不同,至於宗教信仰、政治、種族,以及一路以來刻劃在歷史上的記憶與傷痕等,往往是無法於短短幾天內,以旅人身分在造訪遊歷中觸及的。

若以上的邏輯差可成立,那麼或許我們必須說,對於這世上除了家鄉之外的其他國家,我們的了解與認識都是相當有限的。基於幾十年來的歷史因素,台灣人可能會覺得對美國很熟悉,美式文化也早已大舉「撲滿」台灣。然而,我們真的了解美國嗎?

自由》這部小說,「描寫一個美國家庭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所經歷的夢想與失敗」。讀完它,我非常同意該書簡介所說的,這是一部「難以討論」的小說。然而出於不可知的理由,我仍然試圖來「置評」一下。因為,偶爾,很詭異地,某些小說作品會讓我升起責任感,覺得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自由》就是這樣的一部小說。



作者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2011年8月以「偉大的美國小說家」之姿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在這個以「人氣」為尺度來衡量人的年代,一個還活著的小說家,到底是寫了什麼,可以這樣被讚譽呢?

然後,據說出版前,歐巴馬總統帶了試讀本在渡假時閱讀,讀完後讚嘆:「太驚人了!」(我一直沒找到這句話的原文。有空再找找。)於是一舉奠定此部小說的重量級地位。(題外話,這正是出版人最企求的夢幻行銷~)

此書之所以受美國人矚目,我想主要是因為小說所描寫的正是當代美國人正在經歷、能夠感同身受的生活經驗。美國應該算是世界上數一數二標舉自由價值的國家,可是看了書中人物的遭遇和選擇,會感到很深的反諷。

小說情節基本上圍繞著佩蒂和沃爾特這對夫妻,從結婚前的學生時代,一直到他們步入後中年,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佩蒂成長於一個父母不太關心她的家庭,學生時期她是個籃球運動員,在大學時認識了沃爾特,以及他的室友卡茲。沃爾特的父親是個酒鬼,母親辛苦經營著一家汽車旅館,孝順的沃爾特自小就是幫忙母親扛起家計的好孩子。至於卡茲,則是搖滾樂團成員,生活可說浪蕩不羈。沃爾特鍾情於佩蒂,然而佩蒂卻默默心儀著卡茲。不過,在一次有如turning point的事件之後,佩蒂嫁給了沃爾特,並且成為家庭主婦。沃爾特先是在3M公司上班,後來進入一家基金會工作,致力於保護一種名為「蔚藍鶯」的瀕危鳥類。

書中的主角,就跟每個人一樣,承受著家庭或自我個性的羈絆,然後各自在某個時刻執行自己的自由權:為了脫離原生家庭而閃電結婚、背著配偶和好朋友,與外遇對象貪歡、透過「山頂開採」這種破壞環境的方式來達到保護瀕危鳥類的目的、在伊拉克戰爭後的重建生意中賺一票……人生一路走下去,竟發現先前的自由選擇帶來了另外一種束縛,把他們各自拖曳到沒預期前往的地方。錯誤一個個形成了,於是接下來面臨新的自由選擇題:到底該順隨自己的選擇結果,在失速的人生中悔恨地墜落,還是力挽狂瀾,承認錯誤並回到原點(如果還回得去)?

自由到底是什麼?自由能帶給我們什麼?作者用六百多頁(中文版)的篇幅鋪陳的故事,給出的結論(如果算結論的話)是複雜的。自由,似乎是一種幻象,誰都可以輕易地端出這個字眼來,並熱烈地為它而辯論,但是一旦你正視它,試圖在現實人生中找尋它、定位它,卻會發現它其實薄弱得難以掌握。即使是在美國這樣一個世人認定只要有錢便能搞定一切的資本主義社會,自由仍是買不到的(何況真正有錢的人其實沒那麼多)。

自由從來都不容易,因為它的背後盡是承擔。
夢想從來都不容易,因為它的背後充滿挫敗。

自由和夢想都是最甜美的誘惑,縱然掛在天邊,誰都想伸手去拿。但是若沒準備好面對隨之而來的承擔和挫敗(其實永遠準備不來),最後必然滿身傷。我們不確定,承認人性是軟弱,接受自由是虛幻,到底哪一種比較困難?我們只能接受,自由並不自動等於幸福。

小說中的幾個主角都活得很認真,因此一旦跌倒也就真的很痛。故事裡沒有壞人,表面上看起來是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加上一些沒那麼要緊的政治和商業陰謀,但讀了之後,卻會令人深思現代人的處境。

能讓我耐心讀完的長篇小說很少,所以如果有人問我《自由》好不好看,我會說「值得一看」。尤其推薦給願意對美國這個國家有多一層認識的人。如果有人需要再多一點閱讀的誘因,我記得曾在哪裡讀到,有人評論認為這位作家描寫性愛場面有獨到之處。也許可以說是充滿慾望激情,卻又冷酷得沒有幸福感。

這部小說花了9年的時間才寫成,作家自己宣稱「這本很難寫,真的」。除了小說格局宏大的緣故,似乎網際網路的誘惑也扮演了吃重的角色,因為據說作家為了讓自己專心寫作,曾用super glue把自己電腦的網路插孔封起來。

偉大小說家真的不好當啊!


1/05/2012

閱讀村上春樹,是這個理由

不久前,跟某位趨勢作家聊書,閒談時他提到未來有計畫要寫一部小說。我一方面佩服他在專精實用類文章多年之後還能重回文學的軌道,一方面又覺得莞爾。因為這不是第一次,發現文學靈魂的頑強。那些已經適應社會,甚至在商業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心靈深處的「文青」還在,仍然在護持著一盞小小的文學之火。每次瞥見這把火,都令人有種驚喜之感。

有寫作經驗的人或許比較能了解我想說的。

文學的表達,是少數人有興趣、少數人能專擅的活兒。創作文學,需要較高的感受性,文學作家能將一般人視為稀鬆平常的萬事萬物,轉化為觸動人心的文字。不過,有文學表達能力的人不見得能持續在文字上耕耘。文學創作在現實社會中常常被視為一種奢侈的嗜好,甚至是一種孤芳自賞、與俗世之功成名就劃清界線的姿態。所謂的文青,通常都是在中學時點燃創作的火苗,大學時肆意竄燒,然而等到進入社會幾年後,若沒花心思呵護、造就創作的環境,這火苗自然而然就枯絕。

若是燃燒得宜,對文學創作的狂熱,就如同對任何一種興趣嗜好的執著,讓人得以在某種程度上忽視現實、隔絕現實(扭曲現實力場?),此時若能再找到可以相濡以沫、相擁取暖的夥伴,就更容易往創作的火苗裡添薪加柴。

那麼,誰能為你的創作火苗添薪加柴?能為你加油打氣的,也許是某一部深深啟發你的文學作品,也許是某位讓你敬佩到五體投地的作家。這世上,作品傑出的秀異作家有很多,但能夠帶來啟發,讓人想要提筆創作的作家,相對的就少了一點。

對我來說,村上春樹就是這樣的作家。讀完他的作品,會讓人很想寫作,而且不自覺地就模仿起他的文體來。(模仿,當然不能說是很高明的創作方式,不過本文的目的不在探討模仿的正當性。)後來發現,並不是只有我,不少文藝創作者都受到村上或多或少的影響,而這樣的現象,現在也發生在英語世界了。

網路上有篇文章在討論「How to write like Haruki Murakami」(如何寫出村上風格的作品),甚至歸納出五個仿效村上文體的做法。

http://www.mediabistro.com/galleycat/how-to-write-like-haruki-murakami_b39484

文中提到,在村上的《1Q84》這部特色鮮明的小說中,可以「找到寫作的祕密」。該文作者整理出5個師法村上的寫作祕技,供大家參考。




1. 文字必須簡潔且經過精密度量。
→這的確是我們閱讀村上作品的經驗,也是村上文字的一大特色。他的小說讀起來平易近人,很容易進入故事中,乍看會以為很容易模仿。但若試著自己寫寫看,就會發現並不容易。這就好比練瑜伽,緊實勻稱的肌肉人人愛,但是實際練習之後,才發現背後要經過多麼精準、有紀律的鍛鍊。

2. 沒有不必要的字。
→一旦熟悉駕馭文字之道,當然就可以自己決定是要寫出滿漢大餐,還是清粥小菜。看起來村上是比較喜歡簡單,討厭麻煩和做作。我認為這種精簡的風格,跟創作者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

3. 貼近現實去描述,節制地使用比喻。
→這是我覺得很值得創作者參考的原則。練習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角度去描述。能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一件件稀鬆平常的事,才有可能建立起個人風格,發展出創作者的獨特魅力。

4. 探觸黑暗的深層主題。
→包括《1Q84》在內,村上的許多小說作品都有這種取向;在看似天真無害、冷靜沉穩的文字流動中,處理的題材卻是又深又黑。不過,由於每個創作者所關注的題材和角度不同,我想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想寫黑暗的東西。不過至少文學創作的目的地會是通往深層,而不是停留在表淺之處。表淺的書寫,大概只能作為商業文案吧。

5. 音樂的元素。
→村上從年輕時就喜歡音樂、蒐集唱片,還開過爵士酒吧,會把音樂的元素放進作品中,也是理所當然。如果真的很想寫出村上風格的作品,一定要好好做音樂這門功課。但話說回來,何不乾脆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出發,找到自己特別擅長的書寫元素?相信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會讓人更有感覺。

村上作品的語言深具觸動力,他有本事讓讀者深覺小說中的人物就是自己,也讓讀者在拜讀過作品之後,有一股衝動想要用自己的語言再多說些什麼。因此我認為,「想要模仿村上」的這個現象,其實不是文學創作的不良風氣,而是證明了村上作品確確實實地觸動了人心,到達了深層,那個鮮少有人企及之處。

無怪乎,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爐之前,村上是書迷心目中最熱門的人選之一。

1/03/2012

把生命浪費在哪裡比較好?讀《華爾街銀行家的最後告白》

經過這些年,我對投資理財已經沒有那麼熱中了。一方面是沒時間,一方面是我覺得散戶投資真的沒什麼搞頭。散戶的本金太少、財力不如人,而那些真正獲利驚人的投資案,都只有企業或機構投資人才有參一腳的份。如果小散戶妄想在股市買低賣高、在基金市場苦尋黑馬,結果獲利或虧損不知道,唯一確定的是,金融機構一定賺得到手續費和佣金。何苦呢?

這就是事實,不是身為散戶的我比較笨或比較懶的問題。因為就算有一天我突然變得很聰明、很勤奮,相信我也不會選擇把時間和精力用在「以散戶身分投資賺大錢」這個目標上。除非去當專業金融從業人員,玩大一點,否則只要用最簡單、長期下來最有效率、不管到六十歲或八十歲都適用的原則就夠了

華爾街銀行家的最後告白》說的就是這樣的原則。書真的很薄,沒有「財經書的份量感」,但兩位作者很誠意地說出了投資理財一定要知道的五項決策,也是給散戶投資人的五句實話:

1. 投資理財該不該靠自己?
→實話:既然是非專業人員,就不要小孩玩大車。就讓「獨立理財顧問」(收顧問費,不收佣金)幫你規劃投資方向。

2. 資產要如何配置才恰當?
→實話:不了解風險、道聽塗說的投資,會讓你連自己籃子裡放著什麼蛋都不知道。(嗯,等孵出來就知道了?)

3. 要如何做到分散投資?
→實話:分散投資的目的就是分散風險。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集中押寶在某特定金融商品,都很可能令你受傷慘重。

4. 積極型與消極型投資的差異何在?
→實話:「人再聰明,也無法打敗大盤」,追高殺低無用,最明智的目標是達成跟大盤一樣的報酬率。

5. 何時該進行資產的重新配置?
→實話:定期檢視,賣掉一些漲的,買進一些跌的,雖然你會捨不得賣高、不甘願買低,也要憑著紀律去做。

生命有限,除非熱中投資之道,否則還是把生命浪費在其他美好的事物上吧。



出版序
銀行家希望自己早知道的事

近年來,理財的觀念在台灣相當盛行,坊間可以找到不少投資書,網路資訊更是大量釋出,讓有意投資卻沒心力的人感到難以消受:資訊真是太多了,還有必要再看一本嗎?

其實,投資理財最大的一個困難在於,我們實在不知道應該相信誰。放眼金融圈和財經媒體的資訊,要不是充滿術語、深奧難懂,就是暗藏著宣傳的花招和獲利的動機。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理財專員,都宣稱可以幫我們賺錢,可是我們都心知肚明:不管我們的投資有沒有獲利,這些人可都賺足了手續費和管理費;當我們的投資賠錢,他們完全不必負任何責任;而就算投資有了獲利,他們也沒告訴我們,這樣的報酬率是否夠好。

戈登.莫瑞對這樣的情況了然於心。他在華爾街金融圈有二十五年的資歷,深諳金融遊戲的規則,他曾是高盛銀行的債券銷售人員,也在雷曼兄弟銀行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擔任高階主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金融業從投資人口袋裡賺錢的必要。

二○○一年,莫瑞退休之後,把資產放在戴曼聖諾基金顧問公司(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這家公司反對華爾街金融圈積極型的投資管理策略。莫瑞在這家公司認識了丹尼爾.高迪。高迪名列「舊金山灣區二十五位頂尖理財顧問」,也是「全美百大獨立理財顧問」。他幫莫瑞理財,兩人因此成為好友。

令人驚訝的是,到那時,莫瑞才首次學到資產配置的基本觀念,學到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各類資產應該有適當的分配比例。他驚覺,原來積極型的投資策略是不管用的。「我在一年之中向高迪學到的事,比在華爾街二十五年學到的還要多。」莫瑞對於過去在金融圈看到的追逐獲利的徒勞,有了深刻的頓悟。他自己成為戴曼聖諾的顧問,帶頭宣揚消極型投資的理念。

不幸的是,二○○八年,莫瑞被診斷得了腦癌,那是一種「多形惡性神經膠質瘤」,惡化快速,復發率近百分之百,平均存活期只有十五個月左右。他漸漸發現,自己沒辦法再做單手伏地挺身,也沒辦法再做瑜伽的倒立動作,最後連他喜愛的橋牌都得放棄。

緊接著,美國發生金融海嘯,震撼了全世界。莫瑞以資深銀行家的身分,受邀前往眾議院作證,他強烈質疑檢察官何以未能以犯罪之名起訴那些金融業者。
二○○九年,在複診中發現了更多的腫瘤,莫瑞心知來日無多,決定停止一切積極的治療。此時高迪建議他,何不把他領悟到的投資原則寫成一本書呢?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莫瑞一直想把這些投資原則分享給更多人,對此刻的他來說,寫這本書將意義非凡。

直指核心的投資決策

「銀行家垂死,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是件好事吧!」莫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不改幽默地說,他不介意自己的病情被當成話題,因為這能幫助他把訊息傳播出去。「這也算是得腦癌的一個好處吧!大家都會想聽我說的話。」他知道,即使自己離開人世,這些投資建議能繼續造福世人,幫助人們確保一生的財務安全,避免徒勞的追漲殺跌以及過高的風險。莫瑞比誰都更能體會,人生不該浪費在複雜難解又徒勞無功的投資活動中。

「人再聰明、再努力,也無法打敗大盤。」莫瑞和高迪指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投資現象:許多人隨著財經媒體和金融機構的消息起舞,追逐熱門投資商品,把辛苦積攢的金錢大舉押注在他們一無所知的資產上。雖然人都想聰明地買低賣高,但受到恐懼與貪婪情緒的影響,最後反而都是追高殺低,損失慘重。
莫瑞知道,想要擁有更好的投資績效,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把投資這件事做得更好。

◎最明智的目標,是達成跟大盤一樣的報酬率,而不是打敗大盤。積極型的基金經理人總是在預測未來,他們雇用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徒勞地作研究,花的卻是你的錢!投資拚績效都來不及了,各種手續費、管理費的支出,都是在減損你的報酬。將管銷費用降到最低的消極型投資,才是你長期投資獲利的最佳選擇。

◎風險和報酬是正相關的。在追求高報酬的同時,必須控管風險,而分散投資可以幫你做到這一點。分散投資的基本原則是廣泛投資於具備不同風險特性的資產類別。你可以兼顧股票與債券、大型與小型企業、價值型股和成長型股、國內和國外資產等,並依照你個人的需求進行分散投資。研究證明,長期來說這會帶來不錯的報酬率。

◎每隔一段時間,投資組合裡的各種資產類別,會有不同程度的漲跌。你該定期檢視,並適時進行重新配置,把各資產類別的比例調整回原始的設定。例如股票、債券、現金的比例最初設定為五比三比二,一年後股市上漲,比例變成六比二比二,這時就要把股票的部位賣出一部分,用來買進債券或保留為現金,目標是讓資產的比例回到五比三比二。研究顯示,固定做資產重新配置,不但可以控管風險,長期來說也能提高資產的整體報酬率。

◎追高殺低是難以克制的人性弱點,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免於貪婪和恐懼的影響。你確實需要專業人士幫你理財,但看似免費服務的理財專員,其實都是透過介紹投資商品給你,從中賺取佣金。因此,找個只收諮詢費、不收佣金的理財顧問來幫你。

「其實我的人生過得很充實,並沒有後事要交代。」莫瑞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這樣說。他當然會想把所剩不多的日子都留給家人,但是總不能一整天都黏著老婆。他把餘生的心力投注在這本書中。由於來不及找出版商,本書在二○一○年秋季以自費出版,上市後旋即熱賣兩萬冊,尤其受到《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朗恩.李博專文介紹之後,更受矚目,吸引大出版社競逐版權,最後由Grand Central Publishing簽下,並且在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上市,首刷印量高達十五萬冊。唯一可惜的是,莫瑞來不及見到精裝本的出版。他於同年一月離開人世,享年六十歲。

華爾街銀行家的最後告白》提供世人投資的終極解答,說的都是有關投資最重要的事。這五項投資決策並不是深奧的科學,也已經都不是秘密,然而莫瑞自己都坦承,在華爾街打滾了二十五年,卻到最後才領悟到這些道理。對於所有非專業的投資人來說,本書可以說是《最後的演講》財富版,讓我們在閱聽五花八門、似是而非的財經資訊時,仍能謹記自己的目標,堅守操作的方向。

令人好奇的FBI藝術犯罪組臥底探員:讀《追緝國家寶藏》

許多人小時候作文課都寫過「我的志願」這個題目。在小學生的世界裡,能夠想像的成人生活極其有限,何況還要兼顧「政治正確」的師長期待,於是最常見的志願無非是老師、警察、醫生這類形象鮮明卻也很刻板的職業。

長大之後,我們才發覺,世界上的職業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平凡無奇,另一種是令人好奇。例如我有個朋友覺得古蹟修復師很酷,他說這種工作必須對藝術、建築和歷史等有深刻的涵養;古蹟修復師有機會前往世界各地出任務,而且由於人才稀少,高手還會被當成國寶般看重。小說《冷靜與熱情之間》藍色版中,日本作家辻仁成曾描繪過修復師的工作,只可惜寫得有點平。

說不定,是職業選擇了我們

無論你現在所從事的職業是不是小學作文簿上寫的那一個,你可能會發現,人之所以會從事某個行業,往往是源自於性格上的傾向,以及求學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和能力。彷彿冥冥中有一些注定、一些機緣,例如有些人從小就喜歡在人前表現自己,長大之後很容易能站到台前,在大眾注目的情況下發揮專長,例如演藝人員、主播、政治人物、里長。

不過,我覺得有關職業最神祕的一點,就是我們的能力本來不是為了求職,卻意外地在某個時候派上了用場。作家侯文詠曾說自己從小喜歡看閒書,也因此常被媽媽念,可是長大後他當了醫師之外,又成了小說家。

追緝國家寶藏》作者羅伯.威特曼的人生際遇也不是一開始就規畫好的。在成長過程中他學會的幾項基本能力是:彈鋼琴、拉廣告、鑑賞藝術品。這樣的人,可以從事什麼職業呢?推銷鋼琴?買賣古董樂器?不,還要更厲害一點:威特曼是美國FBI聯邦調查局的探員。他在任內成立了藝術犯罪組,以臥底辦案的方式追查遭竊的藝術珍品。如果小說中的詹姆斯.龐德和羅伯.蘭登真有其人,指的應該就是羅伯.威特曼吧!


說到藝術品竊盜這個「產業」

是否有印象,三不五時,就會出現某名畫遭竊的新聞。此時媒體往往強調該畫作的行情是多少(最近聽到的,似乎都上千萬、上億美元),並聯想到電影《達文西密碼》和《天羅地網》的情節。電影裡的藝術品竊賊常被描繪成「雅賊」,再不然就是為了愛情或家族恩怨而犯案,而且犯案的手法往往複雜又精巧。不過,現實世界的藝術品竊盜其實不是這樣的。

威特曼所見過的藝術品竊賊都不是雅賊,他們要的只是錢,而且絕大多數的贓物交易商根本不懂藝術。另外,博物館和美術館的保全,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那麼嚴密,所以竊賊往往不需要飛天遁地的本領,就能潛入館內,竊取藝術品並順利逃逸。喧騰一時且至今仍未破案的1990年波士頓賈德納美術館搶案,案發當天就是由兩位手無縛雞之力的美術系學生在看守。

少有人知的是,館方管理鬆散也導致有九成的竊案都是監守自盜,因此在偵辦竊案時,最實際有效的做法,就是先過濾內部人員。

還有一點是連竊賊自己也不很清楚的,就是出脫贓物比偷竊困難得多。因為幾乎每項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旦拿到市場上兜售,很難不被注意到。由於這類贓物的交易都是透過隱密的管道,臥底探員常常必須假扮成藝術品交易商或負責幫買家鑑定藝術品的教授,與竊賊、騙徒和黑市交易商面對面,假裝要進行交易,然後在適當的時機人贓俱獲。

二十年來,威特曼拯救過莫內、畢卡索、林布蘭、畢沙羅與洛克威爾等畫家的作品,還追回已失竊一百多年的《權利法案》原始抄本(這是本書中特別精采的篇章之一)、原屬於慈禧太后的一顆水晶球(很瞎的一個案子)、賽珍珠親筆校訂過的《大地》原始手稿等等。

威特曼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對骨董有興趣,後來自己去學習藝術品的鑑賞,這些背景知識讓他在辦案時有充分的知識和自信。其實各行各業都有騙子,如果專業不夠,就有可能被耍得團團轉。威特曼當臥底探員時,不但要小心不受騙,還得學會騙人,也就是說謊。

當說謊變成一種能力

臥底辦案也是電影裡常出現的情節。工作包括:假扮身分,與有嫌疑的惡棍周旋,設法拉近關係並且在時機成熟時背叛對方,人贓俱獲。威特曼從以前推銷雜誌的經驗中學會了洞悉人的心理,他很清楚大部分的嫌犯真正害怕的是什麼,以及他們想聽的是什麼話。不知道FBI是怎麼訓練探員說謊能力的,不過臥底時雖然必須說謊,卻不能每件事都造假,因為要記住自己說的謊會造成心理壓力,謊說得愈多,愈容易被拆穿。威特曼說謊的原則,反而是要盡量「貼近現實」,例如自己的婚姻狀況、有幾個小孩這類無關緊要的事,就據實以告,以免不小心講錯就穿幫了。

FBI的內部規定是,探員一次只能臥底偵辦一件案子,但是威特曼從來沒遵守過這個規定。他常同時假扮好幾個身分,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不錯亂,還真的有點難度。他身上會同時帶著好幾支手機,每次有來電,他都得想想自己該用哪一個身分接聽。有時,在臥底布局的過程中,威特曼受到對方真誠以待,彼此建立起友誼,所以當最後要宣布破案時,他的心情會很複雜。畢竟,為了正義而背叛別人,還是一種背叛。

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辛酸

威特曼的辦案功力揚威海外,在成功偵破美國境內的藝術品竊盜案後,他陸續受邀前往西班牙、法國、瑞典、巴西等地,偵辦跨國案件。

「FBI藝術犯罪組首席探員」的身分聽起來很酷,但威特曼坦言藝術犯罪組在聯邦調查局裡不受重視,甚至後來因內鬥嚴重而導致辦案進度受阻。出乎我們意料的是,FBI當局其實不是很看重這類竊案,因為這類竊案不牽涉人員傷亡,也不危及國家安全。這種情形就好比你在一家公司上班,但是你所屬的部門對公司獲利貢獻不大,被冷落也不令人意外。不過,威特曼深知大眾對藝術品竊盜案件的濃厚興趣,因此每次破案之後都會召開記者會向媒體宣布,等於幫FBI做了不少公關。

職業病發作

不管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是平凡無奇,還是令人好奇,一種工作做久了,難免有職業病。例如我知道有不少出版社編輯逛街時,若是舉目所及看到任何錯字,一定要指出來糾正才放心……

漫畫家蕭言中曾以《舊情綿綿》的漫畫,調侃不同行業的人因為改不掉職業習慣而鬧出種種笑話。對威特曼來說,二十年的探員生涯也不可避免地使他養成了職業病,那就是每當他走進一家博物館,一定是先注意各項保全措施是否完善、漏洞在哪裡,這使得他再也無法全心欣賞他所喜愛的藝術品。於是他索性將職業病發揚光大,在退休之後開了一家藝術品保全公司,當起博物館的保全顧問。

1/02/2012

《核你到永遠》(Into Eternity):一封給未來的遺書,也是給你我的啟示錄

去年九月去了一趟吳哥窟,五天的時間,爬了許多座石頭城。吳哥王朝興盛於九世紀至十四世紀之間,後來陷入衰敗,經過約五百年的湮沒,直至十九世紀才由法國人在叢林中發現吳哥城的遺址,使吳哥文明得以重回歷史的紀錄中。

登上階梯來到高處,眺望吳哥城週遭的景致,遙想當年吳哥人如何將一塊塊巨大的石頭堆砌起來,並加以精工的雕刻。這種偉業,大概就如同埃及古文明的金字塔、馬雅文明的神殿,讓人不由得懷疑是不是外星人的傑作。

或許出於本能,人類總喜歡到處探索,於是有了在全球各地挖死人骨頭的考古學,也有了在宇宙各處尋找生命跡象的太空計畫。不過,有沒有可能,在人類好奇探索的過程中,找到的不是先祖或上天賞賜的寶藏,而是如同開啟潘朵拉的盒子般,挖掘出一窟不該重見天日的災難?

沒錯,就是有這樣的東西。

如果在沒有任何導覽解說,也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觀賞《核你到永遠》(Into Eternity)這部片,你會以為它是一部怪怪的科幻片。

然而它卻是一部紀錄片,記錄著正發生在芬蘭的一座核廢料貯存場的興建過程,一座規模大到你無法想像的地下貯存場。地點就在芬蘭的Olkiluoto核電廠(位於芬蘭西部海濱一座小島上)附近的地下,稱為安克羅計畫(Onkalo意為洞穴)。

這是《核你到永遠》的預告片。



為什麼芬蘭要興建一座這樣的核廢料貯存場?首先似乎應該來了解一下核廢料的毒性。

在核能發電的過程中,鈾原料經過核反應後,會產生碘、鍶、銫等具高輻射性的元素。這些輻射物質具備高能量,若照射到生物的身體,會破壞組織,造成灼傷或是基因變異等程度不一的傷害。這些輻射物質的半衰期有些很長,例如碘131的半衰期約8.05天算短了,銫137的半衰期30年普通長,而鈽239的半衰期長達二萬四千年。

核能發電的核反應過後,使用過的燃料棒就含有這些高階輻射物質,一般稱為用過核燃料,或直接稱為高階核廢料。高階核廢料的毒性很強,若近距離接觸一段時間,可能導致急性死亡。

芬蘭的安克羅計畫,就是要以最安全的方式來貯存這些毒性長達數萬年的高階核廢料。依照紀錄片中的說明,其實芬蘭當局想過各種貯存核廢料的方式,例如沉入海底、送進太空……最後的結論,最無風險的方式是將高階核廢料存放在上億年來都呈現穩定的地層深處。為了確保十萬年內,沒錯是十萬年,不會有任何人、任何事件導致這些高階核廢料重見天日,造成後代子孫或大自然的災難,芬蘭人覺得要挖掘一座地下貯存場。

芬蘭目前共有兩座核電廠,四個反應爐,最早的爐是在1977年開始商轉。目前第五個爐正興建中,預計2013年商轉。

芬蘭核電廠的用過核燃料,原本都是送到前蘇聯去進行再處理(不清楚再處理的過程為何)。1957年,前蘇聯克什特姆(Kyshtym)附近的馬亞克(Mayak)核燃料再處理廠發生了事故,其嚴重程度僅次於車諾比核災與福島核災,然而此次核事故在蘇聯當局的隱瞞下,多年不為人知,直到1976年才漸漸被西方媒體報導而曝光。

因克什特姆事故的曝光,芬蘭無法再將用過核燃料送到國外去,於是在1994年修訂核能法案,確立了所有國內製造的核廢料都必須貯存在芬蘭境內的政策。

根據維基百科的簡介,安克羅計畫預計如此執行:

當局於2000年選擇了Olkiluoto核電廠(位於芬蘭西部海濱)附近地區,興建一處可長期貯存用過核燃料的地下設施,也就是安克羅計畫。由於用過核燃料的毒性可長達十萬年,因此這裡所說的長期,是必須可貯存十萬年。這個地下貯存場距離Olkiluoto核電廠僅有數哩之遙。2003年當局核發建照,2004年開始進行挖掘。

興建計畫共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4~2009年,挖掘隧道蜿蜒通往地下,直達420公尺深的地底(參考:台北101大樓為508公尺高)。

第二階段:2009~2011年,繼續挖掘,直至520公尺深。一邊挖掘一邊研究地層特性,以便設計適合的貯存設施。負責興建的公司Posiva Oy,預計在2012年申請貯存場的建造許可。預計花三年的時間完成申請。

第三階段:預計至2015年完成貯存設施的興建。

第四階段:預計從2020年開始,將用過核燃料封裝及掩埋在貯存場內。安克羅貯存場的規模將可容納一百年份的用過核燃料,也就是預計在2120年填滿整座貯存場。到那時候,整座貯存場將被關閉,以水泥封裝起來,沒有人能再進入。

丹麥導演麥克‧麥迪遜(Michael Madsen)選擇了這個主題來拍攝紀錄片,於2010年1月推出。他深入未完工的地下貯存場,讓我們看到巨大而陰暗的隧道、冰冷而令人神經緊張的燃料池、一管管封藏著可怕毒性的用過燃料棒,這些都是我們平時看不到的景象,然而為了人們每天能夠舒服又便利地用電,這些景象成了必要之惡。紀錄片中也訪問了多位相關政府官員、核電業者、醫護人員等,請他們談談這座貯存場存在的邏輯、貯存場如何確保十萬年的安全,以及是否真的能確保安全。

其實,沒有人能確保,在十萬年之間,絕對不會有人(或其他生物,或任何天災人禍)重新開啟這座貯存場,即使核廢料都存放在安靜的地層深處,即使水泥阻斷了進出口,即使在貯存場週邊的地面上豎立了以各種語言書寫的警語碑文,還是沒有人能確保十萬年的安全。

於是,這部紀錄片有了一個奇詭的使命,它將被放在貯存場出入口的附近,寄望萬一有人誤闖時,能看到影片,接受影片的警示:Remember to forget,請記得一定要忘記這個地方的存在。請把這個地方忘掉吧,因為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請立刻轉身離開。忘了有這樣一個地方。

這部紀錄片的特別之處在於,某種程度上它是拍給未來的人看的。所謂未來的人,指的並不只是下一代的子孫,而是未來十萬年內人類的子孫。


安克羅的存在,間接說明了核廢料的毒性有多強,讓芬蘭政府如此大費周章設置這個地下貯存場。

安克羅的存在,其實也是對人類文明的一種嘲笑。

幾千年前秦帝國建的萬里長城,現在是中國人的驕傲。

幾千年前法老王建的金字塔,現在是埃及人的榮耀。

現在芬蘭人建的安克羅,後代子孫又會給予什麼評價?

我無從得知,後代子孫會怎麼想。但是看過影片之後,我發現大多數人都感到,這整件事透露著荒謬。


根據維基百科,芬蘭人是歐盟國家中,對核能發電接受度最高的,根據一項2008年的調查,有61%的芬蘭人支持核能發電,而同時歐盟國家只有平均44%的支持率。在福島核災之後,芬蘭人的態度是否有改變呢?無論芬蘭人是否繼續支持核能發電,安克羅計畫都必須繼續下去,因為只要核電廠運轉一天,就會產生高階核廢料,產生貯存的需求。

安克羅是個超現實的計畫,如果不是看到紀錄片,只聽人講,一定不會相信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所以我建議有機會的話,可以看看這部寫給未來人類的遺書:《核你到永遠》。

1/01/2012

遇見聰明鸚鵡艾利斯:讀《你保重,我愛你》

動物是有靈性的。

光看這句話,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對嗎?

可是也不能否認人類真的很矛盾。既然知道動物是有靈性的,卻又同時能夠殺雞宰羊,吃遍天下動物而無動於衷。莫非,我們真的以為,只要動物被歸類為「牲畜」,就沒有情感和靈性可言?或是在我們大啖葷食之際,乾脆暫時以「失憶」的方式忽略動物靈性之存在?

那麼,如果說,動物不只有靈性,還有智性呢?哇,這對人類來說想必是不可承受之重吧?

其實,《你保重,我愛你:我和我的聰明鸚鵡艾利斯》(Alex & Me)這本書,並沒有討論這麼沉重的問題。這本書的內容是關於一隻有智性的鸚鵡。牠,本來應該像寵物店裡的其他鳥兒一樣,被某個人買下,去到某個美國家庭,成為某個小孩子的寵物鳥或起居室的活動擺飾,學會說幾句俏皮話以便跟主人鬥鬥嘴,娛樂來客,直到數十年的壽命走到盡頭。如果艾利斯的遭遇真的如同寵物店裡的其他鳥兒,那麼牠將沒有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認知能力,活出精采的一生。(雖然我不能肯定怎樣的一生對鸚鵡來說才算是自我實現,但我認為艾利斯的人生堪稱精采。)



一切的緣起應該是研究動物溝通能力的學者艾琳.派波柏格,也就是本書的作者。她在實驗室中養了幾隻非洲灰鸚鵡,透過教導牠們說話、辨認顏色和數字、做算術等等,了解牠們的認知和溝通方式。透過她的研究,我們看到非洲灰鸚鵡的智力超乎想像,這幾隻實驗室裡的鳥兒不但展現認知能力,也有各自的情緒和脾氣,更能自己整合所學,把學過的字彙組合成新的字彙。

必須說明,艾琳並非科班出身(原本學化學),她以非洲灰鸚鵡做出來的實驗結果,並不被科學界的主流所認同,而是比較被視為旁門左道。因此,不但發表論文不太容易,還得一再辛苦的尋找研究或教職的缺,而且每隔幾年就得為研究經費發愁。

所幸,以非洲灰鸚鵡為對象做實驗,充滿了樂趣(和挫折)。鸚鵡不像機器一板一眼沒驚喜,也不像細胞組織先天具有疏離感。鸚鵡不但擅於與人互動,甚至,嗯,有表演慾,會「脫稿演出」,因此甚受媒體的歡迎。

艾利斯出場的方式非常特別。他來自芝加哥歐黑爾機場附近的一家寵物店。艾琳到店裡去,想買一隻非洲灰鸚鵡來開始進行實驗。當時店裡共有八隻非洲灰鸚鵡。老闆問艾琳想要哪一隻,艾琳不知道怎麼挑,就請老闆幫她選。

根據描述,老闆是用網子網住一隻最好抓的鳥。就是牠了。接著那隻鳥坐了三個半小時的車到達實驗室,才從箱子裡被抓出來。當時牠一副驚恐顫抖沒膽沒用的模樣,完全看不出來有辦法參與動物溝通的實驗。他,就是艾利斯。艾利斯的名字是有來頭的,其實是「鳥類語言實驗」(Avian Language EXperiment)的縮寫。艾琳為了科學實驗要求的客觀性,不把艾利斯當寵物鳥養,還刻意跟艾利斯保持專業的距離(不要問我這樣的距離是多遠)。但即使如此,兩人還是培養出深厚的情感。

讀這本書,特別讓我感興趣的是艾琳和艾利斯的互動方式。例如,當艾琳反覆教導艾利斯學習,或是反覆測試某個項目的能力(例如辨別顏色或說出某個字),艾利斯也會覺得膩,這時他就會胡亂回答,或是顯出不耐煩的模樣。這樣的反應顯示,艾利斯不但有足夠的能力理解學習的內容,也會因為刺激不夠而感到無聊。這樣講似乎是廢話,可是一想到世界上有多少隻被當成寵物鳥的非洲灰鸚鵡,一輩子就關在小小的籠子裡,刺激量近乎零,那是怎樣的折磨呢?

然後,艾利斯還會惡作劇。

有一次,加拿大知名作家瑪格莉特.愛特伍到艾琳所在的城市來。愛特伍曾在她的某部小說中提到非洲灰鸚鵡把杏仁說成軟木果(cork-nut)的情節。艾琳知道這個情節的靈感來自艾利斯,因此特地邀請愛特伍到實驗室來,想讓艾利斯說「cork-nut」給她聽。貴客蒞臨實驗室,不知道艾利斯是害羞還是怎樣,無論艾琳怎麼引導、鼓勵,他就是不吭聲。僵持了很久,無計可施,愛特伍該告辭了,而就在愛特伍正要離開之際,艾利斯和他的同伴鸚鵡突然開始大喊「cork-nut!」

非洲灰鸚鵡因為會講話(不認為鳥兒有語言能力的人會說,牠們只是模仿人類的聲音),感覺跟人的互動較好。在艾琳的實驗室裡,艾利斯和同伴們養尊處優。牠們似乎了解到,無論艾琳或研究生都希望牠們展現出學習的行為或進展,因此「學會」利用這一點,對研究室的人頤指氣使,動不動就要吃的要喝的要出去散步。新來的研究生往往因此被操得半死,因為如果不順鳥兒的心,一整天的實驗可能都不配合,讓你徒勞無功。這應該可以稱為實驗對象對實驗者的反制約吧!

如果艾利斯只是會模仿人類的聲音,這本書就沒什麼好看的了。事實上,艾利斯的智力相當於五歲孩童,而且牠不時展現出令艾琳驚異的語言和行為。我個人覺得有幾個方面特別有趣。

其一,艾琳觀察到,艾利斯在經過一整天的語言學習之後,會在晚上睡覺時喃喃自語,重複唸出學過的字眼。這應該算是學習歷程的一部分。或許在休息時間,學習的內容會經歷一個整合的階段。我在另一本動物書《我的貓頭鷹寶貝》中看到類似的描述。雖然貓頭鷹不會講話,但是的確也會出現聽不懂意思的喃喃自語。

其二,艾利斯能夠察覺人類的情緒變化。有一次,艾琳因某種緣故心情不好,氣沖沖地走進實驗室,一進門,艾利斯立刻說:「Calm down」(冷靜)。艾琳覺得很驚訝,但是因為當時心情不好,衝口而出的反應是:「不要叫我冷靜!」艾琳事後研判,艾利斯應該是從她走進實驗室的腳步聲,察覺到她的心情不好。艾利斯一定是看過研究室的人在某種情況下說過「Calm down」這句話,並適切的模仿出來。

「你保重,我愛你」(You be good. I love you.)是艾利斯對艾琳說的最後一句話。原以為只是例行性的道別之語,沒想到隔天就發現艾利斯突然撒手「鳥」寰,結束了三十年的壽命(據說這種鳥通常可以活五十年)。回味這句話,實在欣慰又感傷。雖然沒有證據證明,艾利斯知道自己將離去,也沒有辦法肯定,艾利斯真的了解自己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是在艾琳的心中,這將是永恆的紀念。

艾琳的研究生涯過得辛苦。她全力投入實驗室做研究,卻一直沒辦法有穩定的生活和收入,常常因轉換工作地點而四處奔波。付出的代價就是,她的先生無法諒解她,兩人終究走向離婚一途。這實在是很遺憾。

看完此書,有一種深深的感動。生物所展現的豐富個性,彰顯了造物者的創造力。這本書呈現出一個我們人類並不想接受或承認的可能性,那就是每個生物個體都有其獨特之處。我的意思是,不只你家的寵物狗或寵物貓有個性,街上的每一隻流浪狗和流浪貓也都有個性。樹上的鳥兒、野外的山豬或山羌,即使因智力的高低、野性的強弱不同,能夠展現出的個性各有不同,但每一個生物都是獨特的存在。只是,如果要承認這是事實,恐怕人類會陷入僵局。

因為自認有靈性的人類,可能得重新思考,把家禽、家畜關在狹窄擁擠的欄舍、撲殺沒人認養或是生病的流浪動物、把動物送進單調無生氣的動物園中飼養,到底對不對?在熱愛自己寵物,把牠們當人看的同時,漠視某些動物受虐待或剝奪的現象,這樣算不算是精神分裂呢?

看這本書的人,應該很難不愛上艾利斯。雖然牠已經不在了,透過這本書的描述和回憶,牠獨特的個性和情感表現,無論是出於本能還是後天塑造,都在在令人莞爾,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