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013

有歌功頌德嫌疑的職場心得:教練課的場邊對話

去健身房上課的時候,教練E習慣在我各動作間隔休(喘)息的時候,找些話題來聊天。最近因為我們公司某部門要徵一個助理職,所以我隨口問教練,有沒有認識合適的親友可以介紹。

其實我不是隨便問的,因為某種程度上我相信教練E的眼光。教練E本身就是個優質的專業工作者。要表列的話,他還真有很多優點,不管是講解、示範動作,或是指導學員修正動作,都十足清晰明瞭,而且態度正向有禮,絕不會斥責學員不勤奮練習,或是暗諷學員肌力差(真的有些教練是這樣啊……)。除此之外,小地方他也不馬虎,固定會在上課前一天傳簡訊提醒學員,而且上課從不遲到。

這樣還不夠哦。

一般人可能以為健身房的教練都很厲害、體能都很好,例如我也曾誤以為教練E很會跑馬拉松,但實際上,教練並非全能運動員。甚至,有不少教練雖然平時也會出現在健身房裡作重量訓練,卻看不出誠乎中形於外的具說服力的體格。可是啊,教練E卻是身體力行,以幾近自虐的程度進行自我的鍛鍊。不必檢查六塊肌或人魚線(實情是我沒有這個權限),只要看他的手臂肌肉線條,就知道此人非等閒之輩(之前好像有提過,我曾聽見健身房的清潔阿姨在討論教練E的身材)。

這樣的教練,在要求學員做困難動作時,會比較有同理心,知道動作的困難點在哪裡,心理的障礙又在哪裡,而能夠對學員多所鼓勵。而身為學員,了解到教練自己也是這樣練出來的,在被虐待的時候也比較心服口服。

看到這裡,恐怕有人開始以為我崇拜肌肉男,Oh no no no,這一點務必澄清。其實教練E早就是人氣教練,也是個很低調的明星級教練,他近幾年教過的學員中,正有幾位是台面上還滿知名的藝人。藝人基本上也是屬於專業工作者,認真的藝人若要健身,可不會花錢找愛打混的教練來教。

八卦就說到這裡啦。回到助理的職缺話題。教練E問我,這個職位的薪水怎麼樣?老實說我並不知道,所以只好說,一定比22K多。只見教練E面有難色的說,那很少耶。

其實這是所有人都會有的反應,不管是求職者本人或是他們的親朋好友,似乎都會以薪水的數字來基本論斷一個工作的好壞或值不值得去應徵。我只好提醒教練E,敝公司可是有相當多行之有年的福利是受人艷羨也被媒體報導過的啊~~但更重要的是,我說,如果有機會進入一家好的公司,自己又能認真學習、積極進取求表現的話,不怕沒機會調升到更有發揮的職位、領取更優渥的薪資。這樣一說,教練似乎也認同。

全天下的千里馬,都希望遇到伯樂;而全天下的伯樂,也都希望找到千里馬。這兩件事應該不用懷疑。不過,或許有些馬會誤以為自己是千里馬,有些人會誤以為自己是伯樂?這兩件事也是有可能的。再者,千里馬或伯樂這幾個字可不會寫在馬或人的臉上,所以必須加以判斷以及細心體會。

我問教練E,對於剛入行的私人教練,大概要多久時間可以看出他(她)能不能有前途?說到這個,教練E倒是很有把握的說,快則三天,最長兩個月,他就可以看出一個新的教練能不能獨當一面。

三天的時間,一位健身房教練應該來不及把任何人的肌肉鍛練出成果來,那麼為什麼卻足以顯現出這位教練有沒有潛力呢?教練E說,其實就是看「態度」。

換做一般職場的新進員工,其實也並不需要太久的時間,就能夠判斷他們「可以勝任」、「值得期待」或是「看樣子不行」,不是嗎?

以前曾經在哪裡聽過這句話:「你對一件事情的態度,就是你對所有事情的態度。」我似乎從教練E的作為中印證了這個道理。

2/28/2013

看待孩子叛逆的另一個角度:來聊一下接線人生10

三不五時有機會跟小孩子接觸的人,應該都知道從嬰孩到成人會有一定的發展歷程。例如「七坐八爬」的順口溜提示我們,嬰孩七個月大左右能夠開始自己坐起,八個月前後開始爬行……這些常識或概念能引導我們,對嬰兒或兒童的發展建立一個合理的期待。

為人父母者,尤其新手父母,對於自己孩子的發展進程會特別關注,例如當孩子滿八個月了還不太會爬,或是一歲多了卻遲遲不開口練習說話,或是上了小學卻比班上大多數同學都矮,父母就會開始擔心。

父母的擔心當然是出於關心,無論是合理的憂慮或窮緊張,都有其意義和價值。不過以下我想要指出一個可能聽起來有點殘酷的現象:大部分家長都比較關注孩子「看得見」的成長發展,至於看不見的心理發展,有些家長可能是忽略了,或並不在意,或即便覺得有問題卻因故沒有面對。

在專線接小朋友電話的這些年來,我有一個滿深的感觸:孩子在小學畢業之前,對父母的依戀(和忠誠)是沒有任何條件的。即使父母離異而與孩子分開、即使父母為了家計奔忙而很少關愛孩子、即使父母不當打罵孩子、即使父母處於社經地位弱勢而使孩子在學校遭受某種歧視,孩子還是愛父母的,孩子還是把父母當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孩子明明遭受家暴,卻不希望虐待他們的父親或母親被警察帶走,甚至也不願意與父母分開,接受社福機構的安置。)

孩子的天性依戀父母,但並不表示父母可以任意對待孩子都沒關係。隨著孩子成長、進入青春期,情況會開始轉變。

我想大家都看過,曾經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變得意見一堆,還會頂嘴、發飆;曾經對父母的價值觀和信念照單全收的孩子,現在開口閉口都是「我同學說」「我朋友說」。此時父母想要施展權威壓制孩子,孩子卻開始反抗;父母試圖施展溫情,孩子卻冷漠地拒絕。對父母而言,這些改變真的令人難以適應。

青春期的轉變就像是每個人人生中的一次革命:人要從一個能力不完整的小孩子,發展成足以擔當各種社會責任的成年人。成熟不會是一步到位的,這個蛻變過程也可以說像一場風暴,為人父母者雖然不習慣這些改變,卻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阻止孩子成長成熟,例如不聆聽孩子的想法,強迫孩子像過去一樣乖乖聽話;不願面對孩子逐漸步入性成熟的事實,壓抑或否定其男性或女性特質的展現;對孩子施以言教、勤控嚴管,自己卻從不覺得應該以身作則;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只聚焦在學業成績的表現,有關其人際關係、異性關係、自我價值、興趣與志向則一概忽視(不是常聽一些父母告訴孩子,「這些XX事,等你上大學再說」)。

仔細一想也真荒謬:那些曾擔心孩子太晚學說話、擔心孩子長不高的父母,卻可以不經意地否定孩子的情緒(不准孩子發脾氣、傷心或玩得瘋),傷害孩子的自尊(在外人面前指責或用不當的言語羞辱),貶低孩子的價值(不聽孩子的意見或心聲)。

有些父母,雖然不適應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改變,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適,總算能接受「孩子已經成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事實。

有些父母,遲遲不肯調整自己的心態,直到孩子成年之後,仍以各種方式牽制孩子,始終以對待小孩的方式對待他們,使得孩子難以在心理上成為真正獨立的個體。

當然,也有些父母,習慣了否定孩子的情緒、傷害孩子的自尊、貶低孩子的價值,卻渾然不知這些傷害已一點一滴累積,在孩子心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傷痕記憶。等到有一天,孩子的心智發展日趨成熟,對世事能建立自己的判斷(而非仰賴父母),等到孩子能夠走出家庭之外,探索更寬廣的世界,他們就會把那無條件對父母的愛,以及父母給的傷害深埋心中,學會用冷漠來掩蓋被否定的情緒,學會用拒絕來保護被傷害的自尊,學會在同儕之間找到原本不被肯定的價值。

在這種情況下,會看到青少年叛逆、惹人厭、難搞、變壞、學壞、誤入歧途,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說實在,連我自己都很不喜歡跟青少年講電話。他們的思考比小學生深,但是他們不再輕易展露純真的那一面,而是充滿了困惑和不安,想要透過各種試探(包括言語的攻擊),尋求認同與肯定,想要找到自己的形狀。孩子進入青春期變得難搞,並不單純因為荷爾蒙;青少年「學壞了」,帶壞他們的也不是「外面的壞朋友」,而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純真的心靈已經先在家庭環境中遭受到某種傷害而變得脆弱不已。

有些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就已經認定沒有人(尤其父母)關心他們。
有些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就不怎麼喜歡自己的樣子(內在與外在)。
有些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就已感到自己沒什麼價值。

從純真的孩子,到叛逆的少年,其中的變化是有跡可循的,而這個變化絕不是一夜之間或一年之間發生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而且這種影響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我們身為「大人」(不管是不是父母),千萬別因為孩子現在對我們純真而無條件的依戀,就輕忽了給他們的教養和對待。

1/10/2013

新年清完雜物,來談點人生怎麼樣?

每年的這個時候,有人忙著進行生活與心靈空間的「斷捨離」,也有人開始執行(另一次的)新年新計畫。想要改造自己,與其使用花稍的方法,或許不如從基本做起--先把自己的思緒「理清楚」。

說來遺憾,受過國民教育的我們,本來應該在學校就學到幸福生活的能力,但學校教的東西,畢業後能用得上的好像很少。如果要讓學習更貼近現實,學校要開的課程就不該是「文學史」,而是「如何溝通與表達」;不該是「希臘哲學」,而是「如何獨處」、「如何與人建立關係」。(不過看樣子,就算再歷經三次教改,學校也不會改成這樣……)


學校沒教的事,我們只好自己來

真不行的話,我們也可以啟動自我教育,而民間講學的風氣很盛,可以找找看有什麼適合我們。二○○九年,在英國倫敦有一所「人生學校」開張了,它試圖透過社群學習以及創意的活動設計,幫助每個參與者建構更理想的生活。特別的是,知名作家艾倫.狄波頓參與了這所人生學校的創辦。

狄波頓雖然曾在劍橋受教育,卻對學校教育的成效不以為然。他主張,學習應該更貼近真實的人生,而學習方式若得當,文化本身就是濡染人心的最佳媒介。因此人生學校不但設有實體的講堂,邀請各界卓越人士來分享洞見,也持續舉辦各種活動,邀請民眾參與,共同激盪。例如二○一三年一月的課程有「如何清理雜物」、「如何找到你熱愛的工作」、「如何培養同情心」、「如何像福爾摩斯一樣思考」,看起來都很實用。

為了推廣人生學校的理念,狄波頓也首次擔任主編,與另外五位作家一起撰寫「新式勵志書」,六個主題包含了你一定想得到的「金錢」和「工作」、你一定同意會影響人生的「情緒健康」和「數位生活」,也包含了你不常想但的確重要的「改變世界」與「性」。


「性」事也談,可見這學校是認真的!

狄波頓認為,因為我們對性這件事談得太少、思考得太少,才會無法釐清它對人生的影響。

是的,性(或慾望)不只在床笫間左右著伴侶的親密關係,它其實也影響人的自尊、期許、夢想與幻滅,帶給我們焦躁、歡愉與孤獨。雖然人們不公開談論性,但性和慾望卻是驅動社會的重要力量--沒有慾望,我們可能不會想與人親近;沒有慾望,我們也不會追求功成名就。更別提,性的魅力使人神采煥發,性的野心可以導致破壞與毀滅。

現實中,「性」會以各種面貌出現,我想舉一個實例來說明:建議大家可以去觀察博客來網路書店上午六點以及下午六點的暢銷書即時榜。你會很驚訝,這兩個時間點榜單上的書籍差異,也能看到人的「性」驅力如何具體呈現……

狄波頓談「性」,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我認為他擅長用理性又幽默的方式,去審視人們通常不想或沒有細究的層面。


指責別人背叛之前,請要求自己誠實

通常,若夫妻的一方有了外遇,背叛者和小三(或小王)都會成為千夫所指,而遭背叛的一方則有眾人的同情。但狄波頓認為,另一半外遇,「對於已經結縭十年以上的夫妻而言其實不該是那麼令人意外的事情。我們真的應該為自己擁有一種所有人都可理解的正常慾望而道歉嗎?」社會太習慣否認慾望的存在,也誤以為慾望真的可以用SOP管理。

所以狄波頓建議:「與其要求『背叛人』的一方開口道歉,『遭背叛』的一方也許該先道歉。」因為,在高調指責另一半對第三者有慾望的同時,我們是否未能誠實面對夫妻關係已然冰冷與疏離的事實;而把道德標準設得如此之高,只是迫使彼此說謊和背叛罷了。

狄波頓說服了我。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所學校,那麼對於性這件事的思考,真的該是列為必修的一門課。

1/09/2013

關於金錢,我們的心中有一把尺:讀桑德爾《錢買不到的東西》

雖然學校沒有開課教學生認識「金錢」,但我們從小就在學習有關錢的常識。簡單說,我們每個人對於「錢要怎麼花」,都有自己的看法。

例如,如果你過年時領到壓歲錢一萬元,你會怎麼用它?是存起來一直放著,還是拿來花?是買現在最想要的東西,還是買目前最需要的東西?在金錢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會設法去換取對我們來說最有價值的東西。

當然,每個人心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並不相同,而今天你覺得最有價值的事物,或許明天又沒那個價值了。若想了解一個人對金錢的看法,我們還可以看他覺得「什麼樣的東西不能用錢買」。

舉一個例子:學校推廣「閱讀月」,導師規定每個學生要在一個月內讀完10本書。為了激勵大家,老師特別規定,每讀完一本書並且寫下100字的心得報告,就可以領到50元獎金。結果發現,真的有人因此卯起來讀書,一個月讀了二十幾本書。像這樣用閱讀來賺獎金,你贊成嗎?你會因為有獎金,就讀更多書嗎?

獎金真的會增加閱讀的動力。但是現在再假設,學校把閱讀月延長一個月,不過導師取消了獎金制度,那麼你還會跟前一個月讀一樣多的書嗎?是否會提不起勁,甚至覺得「沒獎金,我為什麼要讀書?」閱讀月活動本來是想鼓勵大家閱讀,但獎金制度是否只造成短期的閱讀熱潮,讓我們把閱讀的樂趣和收獲當成「賺錢」,以致沒了獎金之後就不想讀書了?

再舉一個例子:耶誕節快到了,小明想送特別的禮物給一個暗戀很久的女孩,可是他手藝不好、文筆也不佳。於是他拜託另一位同學「捉刀」,幫他摺了一千個星星,寫了一張卡片,最後付給這位同學500元的酬勞。那位女孩後來收到禮物,還滿驚喜的。如果你是女孩的同學,而且知道實情,你會跟她說嗎?如果你就是那個女孩,得知了實情之後,會有什麼感覺?

雖然小明是真心喜歡這個女孩,可是他讓對方誤以為禮物是他親自準備的。女孩在收到禮物的當下很感動,事後得知實情,卻很可能覺得受騙。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最珍貴的禮物並不是花大錢買來的,而是親自投入心力和巧思準備的。「愛慕的心意」,最好還是由當事人自己來表達,而不要用金錢換取偽裝或虛飾。「閱讀的動機」,最好還是來自學生的自動自發,而不是獎金的誘引。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關於金錢的尺:一定有一些東西,是我們認為「無論如何都不能用錢去交換的」。看到有人想用錢去買友情、愛情、學位、特權……總會令我們覺得反感。

其實,我們的社會也需要有一把金錢的量尺,也就是人民對於「金錢可以買什麼、不可以買什麼」的共識。《正義》作者,也就是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在新書《錢買不到的東西》中說明,無論友情愛情、人際關係、教育、健康醫療、法律、政治等領域,都有我們不希望金錢侵犯或腐化的界線。若能經常去審視這個界線,以及敏銳地覺察到這個界線遭到破壞的現象,將幫助我們不斷修正彼此的行為。雖然有錢是件很好的事,但我們可以不讓金錢至上的想法,破壞我們所珍視的那些「錢買不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