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2012

跟著轉寄郵件傳出去的東西

常常收到別人轉寄給你的郵件嗎?轉寄郵件是純粹的資訊交流,還是轉寄者內在慾望的流洩?

每當轉寄一封郵件時,郵件的標題就會自動加上「FW:」的字樣,然而,當轉寄成為一種習慣,在轉寄郵件的同時,寄件者也把自己內隱的性格傳送出去了!

請看以下的分析。

◎寄出兒童不宜郵件(寫真照、走光照等)的人:

你希望對方對你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你希望對方肯定你是個sexually active、性感且有魅力的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你其實對自己的異性魅力感到懷疑、不確定。如果你已經有固定的性伴侶,你們之間的感情並不如外人所見的幸福美滿,你的伴侶對你的期待或要求超過你願意容忍的限度,但消極的你卻將不滿的情緒隱藏起來。


◎寄出笑話的人:

你一直認為自己是個重朋友、講義氣的人,也認為自己對朋友付出很夠,友情對你來說很重要。你無法忍受朋友冷淡的態度,或對你的需求置之不理。在朋友關係中,你通常採取主動的姿態,有時甚至干涉了對方的自由也不自知。對你來說,無形的情感交換是不夠的,必須時常透過實際的見面、有形的物質交換來確定友誼不變。雖然你們的關係看來很親密,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因故遠行,你們的情感就會迅速崩解。


◎寄出溫馨、勵志、深具啟示的小故事的人:

你的本性良善,朋友們也不否認這一點,對於愈來愈冷漠無情的社會,你覺得失望,常常想要做點什麼去改變這個現象,因此你可能已是某慈善團體的成員,或曾經捐款給公益團體。你也可能從未實踐幫助別人、改造社會的這個念頭,因為在內心深處,你害怕被人拒絕、被傷害,任何他人對你的負面評價都將深深困擾你。


◎寄出流行資訊(食衣住行)的人:

你的想法往往領導潮流,和社會的主流價值相符,你所選的政治候選人通常都會當選,你的飲食、服裝品味到後來成為大眾趨之若鶩的標準也並不令人意外。你有強烈的支配慾,別人不會有機會質疑、挑戰你的信仰,否則他們將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你認為社會正義和公平是存在的,多數人的利益必須被優先考慮,人不應該對政府或社會有不切實際的要求或抱怨,而那些陷於貧困的人通常都是自己不求上進所造成的。


◎寄出彩色的圖片或影像的人:

你不善於表達自己,即使你很希望得到對方的肯定或回應,也不知道怎麼提出要求。你有逃避現實的傾向,和朋友或心愛的人吵架或陷入僵局時,往往不知所措,而寧可把發球權留給對方,表面上看來,你是「讓事情自由發展」,其實只是消極的心態在作祟。


◎寄出秘辛或小道消息的人:

你的人緣相當好,朋友有難時總會想到找你幫忙,可惜的是,你有與人交淺言深的傾向,友誼品質並未隨著與人交遊的頻繁程度而提昇。見樹不見林,表象的事物令你困惑,你的判斷力不足以掌握事物核心的本質,這令你感到不安,所以你總是一直在逃避面對這樣的自己。


◎寄出犯罪事件報導的人:

在人際關係中,你渴望享有主導權,但實際上,你的挫折感頗深,常覺得自己需要別人甚於別人需要你,不能相信別人為什麼可以對你的需要置之不理。你渴望與人親近,建立有歸屬的關係,卻因過度的沉溺在這樣的需求裡,而時常缺乏安全感。每當朋友無法敏銳的回應你的需要,你就會對對方感到生氣,但是,當然,你不是那種會把負面情緒表現出來的人。

11/24/2012

海上有女妖,陸上有強盜:健身房體驗第27週

時間逼近年底,又到了該檢討一年得失成敗的時刻了。想想,有點心虛,因為跟年初立定健身志向的信誓旦旦相比,如今揮之不去的,卻是一種鬼打牆般的困惑與無力感。

我知道不該這樣。任何目標,一旦訂定了之後,不都該奮力向前、愈挫愈勇,即使命運捉弄導致跌到谷底,也要使盡全力爬回來!……至少,勵志故事都是這樣寫的,電影也都是這樣演的。結局一定要happy,一定要勵志,不然觀眾會失望,演員也會演不下去啊~~

可是,經過了近一年起起伏伏的親身實證,我終於體會到人生的其中一個實況,那就是:牛頓運動定律裡那個一旦啟動就會恆常以等速無限前進的物體,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過,我鍛鍊身體的進度,受到一場歷時兩個月的感冒摧折。後來好不容易耐著性子重新振作起來,九月起又因接連兩次出國的行程,搞得體力不進反退(原來,旅遊的暴飲暴食與出差的勞心勞力,對身體都是很傷的)……這絕對不是當初立志接受教練指導、想要鍛造金剛不壞之身的決心所能夠預料得到的。(還是說,只有我自己太傻太天真?)

所以,必須承認:海上有女妖,陸上有強盜,空氣中有摩擦力;換句話說,阻礙不但難以避免,而且必然存在,甚至會以各種方式來發動襲擊~這不是我太悲觀,而是我之前過度樂觀,以為目標的達成無非是來自一點一滴努力的累積。但是看起來,直線成長的趨勢並不正常也並不存在,上下波動與震盪才是真實無欺的人生。

檢視成果,顯然目標並未達成,這部健身勵志電影拍得走樣。那麼下一步該怎麼辦?

這裡就是人生和電影不一樣的地方。電影拍壞了,演員可以繼續去演下一部;人生的目標未達成,只要還有一口氣在,還可以重來,再次努力看看。

也就是,明知有女妖、有強盜、有空氣阻力,明知體力衰退比維護容易,還是要立定志向,還是要力挽狂瀾,掛上笑容大步向前啊~

10/03/2012

來感謝一下心想事不成

「心想事成」是我們許多人在祝福別人時會用上的話語,而我們自己,也總是渴望能夠凡事心想事成。不過,最近我聽到一種說法(或許並不新):還好上天不讓人心想事成,因為如果每個人的起心動念都心想事成,那麼不只你的我的他的心願都會實現,不只各種好事會實現,所有狗屁倒灶的歹事也都會實現(先不管好事和歹事是否互相衝突矛盾),那樣的世界絕對不會比現在更美好。

但是話說回來,心想事不成的狀態畢竟沒人愛。想要在工作上有卓越的表現,偏偏努力完成的案子到後來沒有好成績;渴慕一個人,偏偏得不到同等的正面回應;甚至更簡單的,想要早點就寢以迎接隔日的重要挑戰,偏偏怎樣也睡不著。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關於心想事不成,我有兩個建議。一是我們可能需要更多點耐心,因為起心動念到起而行到結果的呈現,其實往往有「時差」,也就是,工作上的努力,可能要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才會顯現出成績。對一個人的渴慕,也許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考驗才能感動對方;而就寢時睡不著的人,通常最遲天亮之際就會迎接睡蟲的光臨……

第二個建議則是,或許我們該學會欣賞心想事不成的狀態。不管什麼事,即使挫折連連,心想事不成,人在過程中的真誠付出與奮鬥,卻是切切實實的,而正是這樣的切切實實,才會刻骨銘心、令人感動,不是嗎?職場上若順遂無礙,我們就不免得意忘形;情場上若順遂無礙,我們就不免忘了珍惜所有;人若可以永遠容易入眠,我們就會忘記睡眠的重要,開始糟蹋身體……

所以,當上天沒有即時回應我們的渴望和呼求,當我們沉溺在失望和憂傷當中,或許暫時的處方是多一點耐心,以及多一點欣賞過程的眼光。這樣,當日後獲得心想事成的體驗時,我們也會真的懂得珍惜了。

10/02/2012

那場感冒教我的事

沒記錯的話,2012年應該有12個月吧!想到自己在這一年當中,竟然已經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在跟感冒搏鬥,實在很不划算哪。

久病真的很容易使人喪志,而且會讓人胡思亂想,幻想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幻想自己是不是受到命運的捉弄,幻想自己在病痛的折磨中將孤獨地倒下……好啦,沒那麼嚴重,不過真的有一段時間會想:自己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好。

當然,至少這一次,終究只是幻想而已。在八月份休了幾天假之後,病情有了戲劇性的好轉,終於感覺身體又是自己的了。由於這場病是在勤奮鍛練身體的期間發生的,帶給我的感觸特別深刻。

*生病不是命運的捉弄,是身體真的比較弱。

仔細一想,在感冒來襲之前,已經有好幾個月的時間都比較晚睡,而且睡前都還在從事勞心的工作。雖然很積極地鍛練著身體,卻沒有給身體足夠的餘裕休養生息,也難怪免疫力會變差。

至於心態上,人似乎很容易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心裡想著:「為什麼是我?」然後陷入沮喪、憤怒、悲觀的情緒裡。這雖是不可避免的情緒反應,卻不代表就是真相。自怨自艾的心理,似乎只會讓我們自己更加憂鬱和難受。

至於要怎麼破解呢?或許可以改問自己:「為什麼不是我?」大部分的疾病都還是有其生理基礎,因此如果把焦點放在客觀的事實上,檢視自己的生活狀態,相信一定能找到導致疾病發生的科學解釋,例如長期的飲食失常、壓力不得紓解、睡眠品質不佳、過度勞心勞力……這時候就不要再怨天尤人,也不要以為吞下一肚子的藥就能讓身體乖乖聽話。

最好的方法,還是先認真聽聽身體要對我們說些什麼話!

寫到這裡,我就不得不佩服那些樂天知命、神經大條的人,這種人似乎天生就有把壓力彈走的本事,而且常常讓自己處在好吃好睡好玩的狀態。可惜目前的我還達不到這種境界,只能眼巴巴地羨慕別人了。

9/30/2012

中秋的明月,照耀著我們哪

隨著中秋節的到來,第四季也緊接著展開了。

第四季=Q4=10~12月

個人還滿喜歡把一年分成四個季度的這個概念。四個季度的概念,可以搭配起承轉合的走勢,日子過得更有感覺……

其實,日子的冷暖,只有自己清楚,許多心情,也不足為外人道。不過,無論如何,今年對我來說是還滿特別的一年,所以決定稍微來註記一下某些重要的心情。因為啊,我是個健忘的人~~

一個曾放在心上很久很久的人,即將在今年第四季完成他的終身大事。事隔多年,細說這段往事會有點好笑。不過我真心祝福他,也為了自己得以保有兩個朋友而覺得沒有遺憾(酸酸的?哈哈)。

這樣的心情,搭配最近聽到五月天《我不願讓你一個人》的旋律,感覺挺對味。憂鬱或許有一半,祝福卻是完整的,用念力傳給你。

9/12/2012

酒或許是你帶的,但我可以幫忙開:葡萄酒的小事情

前不久的某個週末,跟朋友去逛新開幕的南崁Costco,在雖然不算數不盡但已經使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產品中,朋友花了一點時間,細心地挑了一瓶500~1,000元價位的法國產紅酒。

當晚帶回家後,開瓶品嘗,一開始我覺得有點濃烈(或稱滋味鮮明),但喝著喝著,覺得這酒開始呈現出一種繁複的口感,以我入門的品酒程度來說,這比平時喝的平價酒(約350~550元)更細緻、更有層次。當然,價位不是絕對,而是參考值。

選購葡萄酒時,令人眼花撩亂又茫然失措的原因,就是除了價位之外,其他的資訊對我們一般人來說都不是明確的,而凡是令人感到眼花撩亂的東西,都會自然形成欺騙和自欺的空間。想要用合理的價位,品嘗到自己有能力鑑賞的葡萄酒,好像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不過,眼花撩亂的事先不提,有件葡萄酒的小事情,倒是不難理解及學習,那就是:開酒。

每年農曆過年,家裡圍爐吃團圓飯時,我總是被指定,負責開葡萄酒。這並不是因為我很會開酒,而是因為我總是第一個提議要喝酒的人……不過,我真的發現,開酒沒什麼困難的,只要多練習,一定愈來愈順手。

最近我買了弘兼憲史所寫的《葡萄酒入門講座》,來解決我對葡萄酒一知半解的困擾。選這本書,不是因為它最具權威性,而是它用漫畫形式的圖文呈現,很容易閱讀。再者,全書標榜「從零開始的紅酒知識」,實在是相當親切,不是嗎?



如果喝葡萄酒有第一法則,我想應該是這個:就算不懂選酒、不懂品酒,至少酒拿出來,要知道怎麼開!不管用的是什麼類型的開瓶器,我們一定要記住開瓶的終極目標:喝酒。因此,開酒要執行的步驟就顯而易見了;

1. 把瓶口的鉛封拆開。
2. 把軟木塞移開。
3. 把酒順利倒出來。

這的確就是開瓶者要做到的三件事!看吧,我們都不會感到迷惑了。我認為,只要能做到這三件事,使用什麼樣的開瓶器其實無所謂。(舉例來說,一群朋友出遊去露營,正要打開精心準備的葡萄酒,卻發現忘了帶開瓶器。此時,只要有辦法開酒,讓大家喝到瓶中的含酒精發酵果汁,相信沒有人會介意你優雅與否的!)

不過,人的創意畢竟有時會短缺。若能把正統的開酒技巧學起來,相信人生會順利很多。網路上可找到一些開酒的示範解說,例如這個:How to open a wine bottle(如何開酒)。



影片中所使用的是所謂的「摺疊型開瓶器」。

基本步驟:

1.先用所附的刀片將鉛封割開。這個動作我還沒學會。想要做到若無其事的割開鉛封,可能要把特殊的手勢練熟,並注意是轉動酒瓶,讓刀片劃一圈,而不是轉動刀片(直接轉動刀片應該比較危險)。

2.螺旋尖角旋入軟木塞中。這個動作一定要多練習。熟能生巧之後,就比較不會歪掉。根據《葡萄酒入門講座》書中的說明,有時會遇到軟木塞乾裂,難以拔出,或是軟木塞碎裂,支離破碎。如果是完整的軟木塞,卻拉不出來,可考慮推入酒瓶中,然後把酒倒在另一個容器——醒酒瓶中來飲用。如果軟木塞碎裂掉入酒瓶中,那就得用濾茶器把軟木塞的渣過濾掉。我還沒用過醒酒瓶和濾茶器。

3.把開瓶器的頭部靠在瓶口邊緣,用一手握住當成支點。然後把開瓶器的握柄往上拉,拉出軟木塞。這個動作可能要兩次以上,才能把軟木塞幾乎拉出來。訣竅是,不必把整個軟木塞拉出來,而是剩下一點點之後,用手輔助把塞子拔出來(似乎這樣比較優雅)。

4.本影片未示範把酒倒出來時的注意事項,因此請看以下這部影片How to open a bottle of wine



1.這支影片提到,移除鉛封之後,記得把瓶口的鉛封碎屑也弄乾淨。因為如果拔軟木塞時,鉛封的碎屑掉入酒瓶中,會影響酒的風味。

2.另一個訣竅:螺旋尖角要盡量全部旋入軟木塞中,這樣下一個拔軟木塞的動作才會順手。

3.這部影片中,示範者是用開瓶器把整個軟木塞一口氣拔出來(是不是比較豪氣一點?)。

4.倒酒之前,用餐巾把瓶口附近擦拭一下。

話說這世上最需要學會開酒的,可能是餐廳的侍者,以下這部影片解說,侍者如何為客人開酒、倒酒:Open and serve wine



1. 影片中有提醒,螺旋尖角旋入軟木塞時,勿穿透軟木塞。我認為這應該是因為如果穿透的話,容易導致軟木塞碎屑掉入酒瓶中。

2. 給主客人嘗過味道確認無誤後,要先幫桌上最年長的女性倒酒,並接著順時針方向給其餘客人倒酒。我們平常雖然不用這麼講究,但是若到國外或跟外國人用餐喝酒時,或可留意這個慣例。

3. 可能很多人聽過,倒紅酒時要轉動酒瓶。根據影片最後的重點整理,轉動酒瓶是在倒一杯酒的最後一瞬才要做的動作,而不是全程都要一直轉酒瓶。


哇,細節還真不少。不過看看覺得挺有趣的。下一次開酒時,就來練習一下這些小訣竅吧!

9/08/2012

誰惹恐龍生氣啦?:小學生故事12

「還有五分鐘。」劉老師從數學作業堆中抬起頭來,對全班宣布,然後又低頭繼續批改作業。

每週五第三節的數學課,會先有個十五分鐘的小考,大家安靜的埋頭寫考卷。

「還有兩分鐘。」劉老師又抬起頭來,對全班宣布。「咦,沈心怡怎麼還沒回來?」

打從一上課,沈心怡就不在座位上,老師以為她去上廁所,想不到過了十幾分鐘,她還沒回來,桌上擺著前一節的課本。

劉老師放下手中的作業,站了起來。「有誰知道沈心怡去哪裡了?」

許多人搖頭,但沒有人回答。

「那有誰剛才下課的時候看到沈心怡?」劉老師又問。

只見幾十雙眼睛分別轉向兩個人──王信源和余國憲,這兩個人互看了對方一眼,又看著老師,露出心虛卻又嘻皮笑臉的表情。這兩個是這一班最活潑,也最調皮的男生。

「王信源、余國憲,你們兩個站起來。」劉老師問,「你們兩個誰要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

這兩個人又互看了一眼,小聲的對彼此說:「你說啦!」「你說啦!」

「王信源,我看就由你來說吧!」老師說,「是不是剛才下課時發生了什麼事?」

「沒有啦!」王信源支支吾吾,「是『恐龍』開不起玩笑嘛!」

「恐龍」是沈心怡的綽號,劉老師聽過有同學這樣叫她。沈心怡長得胖胖的,又喜歡吃零食,大家就叫她恐龍,不過以前也沒見過她不高興。

「你們說了什麼?」老師追問。

王信源轉頭看余國憲,小聲的說:「你講啦!」

「敢做就要敢當,到底怎麼樣?」老師的聲音裡有點怒氣。

余國憲看這下不說不行了,就回答:「剛才下課時,恐龍,啊,不是啦,我是說沈心怡,她在找同學一起去福利社,我就說:『沈心怡妳不用去了。』沈心怡問:『為什麼不用去?』我說:『妳忘啦?昨天妳已經把福利社吃掉了!』全班聽了都哈哈大笑,誰知道她聽了就變臉了,然後王信源又說:『恐龍生氣囉!大家小心被吃掉!』結果沈心怡就跑出去了。我也不知道她去哪裡。」

「可能在廁所裡哭吧。」王信源嘻皮笑臉的說。許多同學都很不以為然的瞪他。

「沈心怡是比較胖,但每個人的身材本來就不一樣,你們一定也有人覺得自己太胖、太瘦或太矮,但是誰會喜歡被嘲笑呢?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如果換成你們自己被嘲笑,那是什麼感覺?」全班聽了,都不敢作聲。

「有誰知道沈心怡會去哪裡?」老師問。

「心怡很喜歡中正樓後面的花圃,也許她會去那裡。」羅玉芬跟沈心怡很要好。

「好,那羅玉芬妳就去花圃那裡找找看。」劉老師說,「班長,妳也一起去。如果找到了,就回來報告。」

羅玉芬和班長離開後,劉老師又說:「沈心怡除了比較胖,一定還有很多其他的特點,我要你們把她的優點記下來,用她的優點送她一份神祕禮物,向她道歉。」

「什麼神祕禮物啊?」大家聽了一頭霧水。

星期一開班會時,沈心怡收到一張全班送給她的「卡片」,用八開圖畫紙折成的,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每個人的留言,例如:

「心怡對不起,其實妳是世界上最可愛的恐龍啦!」

「心怡別生氣,妳是我們班的開心果哦!」

「心怡,妳每次都熱心的幫我去福利社買飲料,謝謝妳哦!」

心怡的臉上又開出燦爛的笑容囉!

9/07/2012

考第一名是笨蛋:小學生故事11

「這次的月考成績很不理想。」周老師拿著一疊成績單站在講台上,沒有笑容。

「不要告訴我,你們是為了準備運動會的比賽,荒廢了學業。」周老師繼續說。「雖然今年運動會你們的表現很好,但不可以把它當成學業退步的藉口。」

「現在開始發成績單,從第十一名開始,劉子賢!第十二名,陳錦容!……」

今天維君的心情不一樣,她知道要發成績單了,昨天晚上緊張得睡不著。

「接下來要公布前十名的同學。第十名,莊景賓……」維君這次月考特別用功,因為爸爸答應,如果她考第一名,就買一部新的腳踏車給她。她的腳踏車壞掉很久了,有了新車,她就可以和她最要好的朋友,思儀和錦容,一起去騎腳踏車了。

「陳維君妳在發什麼呆?」老師突然提高了聲音說,「這次的第一名是陳維君。」周老師一邊向全班宣布,一邊把成績單遞給維君,對她說:「妳這次考得很好。」

維君忍住興奮的心情,恭敬的接過成績單。她這次真的很用功。為了考第一名,她沒有參加運動會的接力賽。她在全班練習的時候故意跑得比較慢,所以就沒有入選接力隊,這樣就不必放學後留下來練習,可以早點回家溫習功課。

「把成績單帶回家蓋章,星期一交!」周老師說完,才離開教室。

「回家大概又免不了一陣訓話了,唉!」維君聽到前面的錦容在跟思儀說話,抬起頭來。

思儀面帶憂愁的說,「我這次退步好多哦!一定會被罵得很慘……」

「別擔心了!我們去買東西喝。」錦容拉著思儀的手。思儀站起來的時候,看到維君,錦容也看到維君,可是她卻假裝沒看見,轉身拉著思儀往門口走。「快走吧!」

維君發現,錦容和思儀最近開始不理她,去哪裡都不找她一起了。考第一名應該很開心才對,可是維君卻覺得心裡悶悶的。

回到家,翻開家庭聯絡簿,她才發現裡面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考第一名沒什麼了不起,妳這個自私鬼!我知道妳是故意不參加接力隊的……」這是錦容的字跡。

維君覺得好委屈哦!「我只是想和妳們一起騎腳踏車……」自言自語的說著,忍不住眼淚掉了下來。

「維君,妳的眼睛怎麼紅紅的?」吃晚飯時,爸爸問她。「是不是月考考不好?沒關係,繼續努力,就算妳沒有考第一名,爸爸也要買腳踏車給妳。我知道妳很想跟好朋友一起騎車。」

聽到這裡,維君忍不住又哭了。「爸爸,我是笨蛋!我為了考第一名,沒有參加班上的接力隊,我的好朋友都不理我了……」

「原來是這樣。」爸爸抱著她,安慰她。「妳當然不是笨蛋,妳是個既聰明又重視朋友的好孩子。不過妳知不知道自己很傻啊?和好朋友在一起,不一定要騎腳踏車。思儀和錦容本來想和妳一起練習大隊接力的,她們一定以為妳不想和她們做朋友了。」

「才不是呢!她們是我最好的朋友!」維君抬起頭來。

「那妳明天就去找思儀和錦容,把心裡的想法告訴她們。我想她們一定會願意跟妳和好的。」爸爸拍拍維君的頭。「記住哦!考第一名不是笨蛋,為了考第一名而不顧朋友的感受,才是大傻瓜呀!」

9/06/2012

其實我不這麼想:小學生故事10

「早安!」

安安從房間裡出來時,爸爸正好也從陽台進來,手裡拿著一袋雜草,看來他一大早就把所有的盆栽都整理好了。

「真難得!安安,今天星期天,你怎麼起得這麼早?」

「嗯,我七點多就醒來了……」安安欲言又止,沒說什麼便慢吞吞地走進浴室。

「鈴――鈴――」

浴室門才剛關上,電話就響了。爸爸走過去接電話,這時浴室的門突然打開,安安衝了出來,一個箭步跑到爸爸身邊。

「等一下!」安安叮嚀著,「爸,如果是找我的,就說我身體不舒服,還在睡覺!」

「你在玩什麼花樣啊?」爸爸一邊問,一邊困惑地拿起話筒來。「喂――,妳找安安?他……他還在睡耶,他身體不舒服。」說著,爸爸看了安安一眼,「哦,好的,我會跟他說。謝謝妳打電話來。」

掛了電話,安安知道爸爸一定有話問他。

「發生了什麼事?你跟同學約好了見面,怎麼故意失約呢?」

「沒有啦,那是我們自然科報告的小組。」安安說,「今天早上8點在中央公園集合,要記錄整個社區的行道樹,拍照片、畫圖,還要收集樹葉的標本。」

「聽起來很有趣嘛!」

「我才不想去!要做一整天,好累哦!早知道我就不要參加這一組。」

「原來你們是自己分的組。」爸爸說,「既然是自己選的,就沒什麼好抱怨的。」

「要是記錄校園裡的植物,就不會那麼麻煩了!」安安好像有一肚子氣,「是林曉真和羅修明提議行道樹。每次只要他們兩個提意見,大家都贊成。」

「觀察校園植物也不錯,你有沒有把這個意見說出來呢?」

「說了他們也不會理我。」安安心想,其實爸爸說的沒錯,每次和同學一起討論,他都有很多意見,可是從來沒有說出來。

爸爸看出了安安的心事。「你是不是怕自己的意見不夠好,會被同學嘲笑?」

安安低著頭,沒說話。

「其實分組報告的目的就是互相討論,集思廣益,不是要去比誰的意見比誰好。」爸爸接著說,「同組的人要分工合作,提意見也是一種貢獻呢!」

「你是說,被人嘲笑,也是一種貢獻?」安安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爸爸笑著說,「只要是你覺得不錯的想法,就說出來啊!不管有沒有被採納,都是一種貢獻。」

「不過現在已經來不及了。」安安開始覺得有點兒後悔。

「他們一定不知道你不想做這個報告,不然你也不用假裝生病了。有意見不說出來,不舒服的還不是自己?而且這樣一來,連作業也交不出來了!」又被爸爸說中了,安安覺得裝病比真的生病還累呢!

「對啊,我還沒想過作業該怎麼辦呢!」安安說。

「林曉真要你中午去速食店跟他們會合。」爸爸說,「去跟大家會合吧!」

「好吧,其實不跟大家一起做,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完成呢!」

9/05/2012

哈囉,髒小孩!:小學生故事9

開學的第一天,姍姍放學回家來,一聲也不吭就回房間去了。

媽媽覺得很奇怪,姍姍昨晚因為自己要升上六年級,還興奮的睡不著覺呢!怎麼今天完全變了樣?

把做好的菜端上桌後,媽媽對著姍姍的房間喊,「吃飯囉!」

「哦,好啦。」聽得出來,姍姍的心情不太好。

「開動吧!」姍姍還是沒說話,拿起碗筷開始吃飯,媽媽終於忍不住問了。

「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

姍姍有點猶豫,低聲的說,「沒什麼啦!」

「說給媽媽聽嘛!今天不是開學的第一天嗎?」媽媽鼓勵她。

「嗯……今天早上重新排座位了。」姍姍又低頭繼續吃。

「排座位?」媽媽不解的問,「然後呢?妳跟誰坐在一起?」

「哎喲!跟一個討厭的男生啦!」媽媽猜中姍姍的心事,姍姍終於忍不住開始吐苦水。

「媽,那個游進榮好髒哦!都不知道有沒有洗澡,頭髮亂七八糟,衣服和褲子都皺皺的,眼鏡好像從來沒擦過。還有還有,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姍姍一講到游進榮,就停不下來了。

「媽,我怎麼那麼倒楣,跟這種人坐在一起。」姍姍皺著眉頭,嘆了一口氣,「而且更討厭的是,有好幾個同學都笑我,說我住在垃圾場旁邊。」

「這些人說話好毒哦!」媽媽驚訝的說,「那妳覺得呢?」

「我好煩,真想換座位。」

「姍姍,妳知道為什麼這個游進榮會這麼邋遢?」

「我怎麼知道?」

「妳想想看啊!」媽媽笑著說,「為什麼妳就不會邋遢?」

「因為我愛乾淨啊!」

「對,妳有整潔的習慣,不過,妳別忘了妳的衣服是媽媽幫妳洗的。我在想,游進榮的媽媽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幫他洗衣服?」

「這我就不知道了。」姍姍停了一下,困惑的說。

媽媽放下碗筷,笑著說,「那我們來玩個追根究底的遊戲好不好?妳明天上學,問問游進榮,他的衣服是誰洗的。」

「我為什麼要問他這個?」

「因為我們想知道為什麼他那麼邋遢。如果沒有人幫他洗衣服,他又不會自己洗,當然會變成髒小孩啦!」

「好吧,我明天去問他。」姍姍勉強同意。

隔天下午放學回家,姍姍一進家門,就衝進廚房,喊著:「媽,我知道為什麼了!」

「什麼為什麼?」

「就是妳叫我問的啊!」姍姍興奮的說,「原來游進榮的爸媽離婚了,他媽媽每個月只回來看他和他弟弟一次。好可憐哦,都沒有人照顧他。」

「妳說他好可憐,可是為什麼妳這麼開心呢?」媽媽疑惑的問。

「哦,因為游進榮今天拿他畫的漫畫給我看,他都畫在數學作業簿上哦,他畫得好棒,而且編的劇情都很好笑,哈哈!」

姍姍又是一開口就停不下來,「他說他可以教我畫,所以我剛剛已經去書店買了兩本數學作業簿。」

「等一等,」媽媽還是搞不懂,「那,妳不嫌他髒啦?」

「還是嫌哪!」姍姍說,「不過他很聽話啦,我叫他去把眼鏡洗乾淨,他真的乖乖去洗了,所以現在他的眼鏡是乾淨的。」

「我知道了,妳決定要跟這個『髒小孩』作朋友了!」媽媽開玩笑的說。

「媽,不要叫他髒小孩啦,他會難過的!」姍姍說完,自己也笑了出來。

9/04/2012

拜託你們不要不理我:小學生故事8

「噹!噹!」上課鐘響時,我正和幾個同學在沙坑做沙球,最近我們在比賽誰做的沙球最大、最圓。我們把沙球暫時埋在沙坑裡,等下節下課再挖出來繼續做。

回到教室,想到忘了上廁所。要憋一整節課太痛苦了,趁老師還沒來,去上個廁所吧!

我快步衝進廁所,一邊「解脫」,一邊想著剛剛做的沙球,又大又圓,絕對是第一名!

當我正要下樓回教室時,聽見不知從哪裡傳來的抽泣聲,好像是在四樓音樂教室那一層。怎麼會有人在哭呢?我禁不住好奇心,決定上去看個究竟。

才走到樓梯的轉角處,就看到有三個男生圍住一個跪著的男生,咦,那不是班上的蔡老大、勝雄和阿豪嗎?他們在做什麼?跪著的人又是誰?原來是毛毛!毛毛為什麼要跟他們下跪呢?

「別哭了,你這個沒用的膽小鬼。」蔡老大不耐煩的說。

蔡志恆的綽號是「老大」,他的功課不錯,個頭又高,老師們對他的印象很好,不過他有些驕傲,對功課比他差的同學講話不太客氣,有時還會使喚弱小的同學幫他做事,毛毛就是其中一個,他是班上最矮的小個子。

「嗚……你們不要不理我好不好?」毛毛一邊忍著不哭,一邊哀求著。

「老大,這種人真是丟我們男生的臉。」阿豪笑著說。阿豪和勝雄自稱是蔡老大的「拜把」兄弟,其實根本就是跟屁蟲,他們有樣學樣,也對同學們很不客氣。

「拜託你們不要不理我。」毛毛低聲下氣的說,「你們要我做什麼,我都做。」

最近毛毛一直哭喪著臉,我問他發生什麼事,他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蔡老大那一群人故意叫其他同學不要理他。很多人怕得罪蔡老大,就對毛毛冷淡起來,毛毛在班上變得很孤立。

如果有人跟毛毛來往,就會被警告。我也被警告過。昨天放學,我和毛毛一起去文具店買美勞用具,恰巧遇到勝雄。

「你不要跟他在一起哦。」勝雄對我說。

「為什麼?」我覺得這沒道理啊!

「你不用管,反正你不要理他就對了。」勝雄說。

太過份了吧,毛毛又沒有做錯什麼事,為什麼要大家別理他?

「大家都不理我……」毛毛沮喪的說,「沒有人要跟我做朋友。」

「那群人在捉弄你,你不要管他們,過一陣子就沒事了。」我說。

「可是……上星期的體育課都沒有人要跟我同組,明天美勞課一定也是這樣。」毛毛說,「一定是因為我功課太爛……」

我真為毛毛打抱不平,可是也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沒想到毛毛居然下跪向蔡老大求情,不過看起來沒什麼用。

在他們下樓之前,我已經先回教室了,後來我問毛毛為什麼要去求蔡老大,毛毛拜託我不要把這件事報告老師。我本來替毛毛擔心,沒想到後來發生了一件事。

有一天下午突然下起雨來,沒有帶傘的同學都擠在穿堂等家人來接他們放學,蔡老大也在其中。可是我知道他爸媽早就離婚了,他跟爸爸一起住,爸爸常常不在家,家裡根本不會有人送傘來。蔡老大不想讓人知道他家裡的情況,所以等大家都離開了,才淋雨回家。

當他走出校門,住在附近的毛毛剛好出來買東西,他看到蔡老大,就上前叫住他:「老大,傘借你用。」

蔡老大猶豫了一下,淡淡說了一句:「明天還給你。」然後撐著毛毛的傘,快步離開了,留下毛毛在雨中。

從此我就沒再見過他為難毛毛了。

9/03/2012

送你都不要?:小學生故事7

升上六年級的第一個學期,佳惠因為搬家的關係,轉學到新民國小。開學的第一天,佳惠的媽媽帶她去學校上學。她被轉進六年三班。

媽媽和導師站在教室門口講話,佳惠站在門外,透過靠走廊的窗戶看教室裡的學生。那些都是她以後的同學。佳惠好奇的打量著他們,那些同學也好奇的望著她,還嘰嘰喳喳的討論個沒完。

媽媽跟老師講完話,就先回家了,老師把佳惠安排坐在第二排第二個座位,並向大家介紹她。

「王佳惠剛剛搬家到我們的社區,大家要多多幫忙她。」老師的話很簡短。

佳惠看起來很文靜,很有禮貌,經過幾個星期的相處,大家又發現她個性隨和,笑起來很可愛,很快的,全班同學幾乎都很喜歡她。

班上有幾個男生都對佳惠很有好感,當然就有各種表示「心意」的方法。例如真右就到處宣傳,說他喜歡佳惠,以後要娶佳惠,這話很快的傳遍了全班。佳惠很討厭真右這樣講,何況她並不喜歡他。

她覺得班上最特別的男生是志遠。志遠不但是躲避球隊主將,而且幽默風趣,同學喜歡他,都會聽他的指揮。佳惠覺得志遠對她很好,好幾次真右來找她,開她的玩笑,志遠看到都會來解圍。

有一次上體育課,全班集合好往球場走。班上話最多的小芬突然跑來找佳惠,問她:「聽說志遠喜歡妳耶,妳喜歡他嗎?」

佳惠覺得很尷尬,就脫口回答:「哎呀,送我都不要!」

其實這才不是實話呢!可是她怎麼可以把自己喜歡志遠的事告訴別人呢?說了這句話,她覺得有點懊惱,而且過沒幾天,她覺得志遠好像聽說了這件事──那些喜歡討論「八卦」的同學怎麼會不告訴他呢?

志遠現在看到她,表情好像跟以前不一樣,而且也不再跟她講好笑的笑話了,他是不是生氣了呢?

這學期結束,大家就畢業了,許多人帶紀念冊到學校,請好朋友寫下祝福的話。很多同學都找佳惠寫,佳惠也請他們寫,但是只有志遠,佳惠實在不好意思找他,雖然她每天都在想著該如何向志遠開口。

有一天早上下課時,志遠發完作業,忽然走到佳惠面前,拿出他的紀念冊,說:「寫幾句祝福的話給我,好嗎?」

佳惠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好點點頭。

「那,妳不找我寫妳的紀念冊嗎?」沒想到志遠繼續問。

「哦,要啊!」其實老早就想問了,只是問不出口啊!說著,她從抽屜裡拿出自己的紀念冊,遞給志遠,說:「謝謝囉!」

志遠接過紀念冊,本來要走開,忽然又好像想到什麼似的,回頭問佳惠:「喂,我真的送妳都不要哦?」佳惠聽了,嚇了一跳。

「我……我不是故意那樣講的啦!」佳惠想,她說那樣的話,一定讓志遠很難過。

志遠露出淡淡的笑容,沒再說什麼,就走回座位去了。

到了下午第四節上課時,佳惠回到座位,看到她的紀念冊放在桌子上。她翻開冊子,找到志遠寫的那一頁。他的留言很短:「佳惠:祝妳每天都有可愛的笑容。志遠」

不知怎麼,佳惠心裡有點難過,她心想,以後再也不要說那種話了。

9/02/2012

國雄打人了!:小學生故事6

第四節的上課鐘響了,四年三班的陳老師抱著國語作業慢慢走上三樓。咦,怎麼有一群人圍在她的教室外面,正探頭往裡瞧。發生了什麼事?陳老師加快腳步走過去。

「你們老師來了!」幾個隔壁班的同學看到陳老師,對著教室裡喊。

陳老師一進教室,看到一群人圍在教室中央。「老師,周國雄打林慧敏!」不知道是誰冒出這句話。周國雄和林慧敏這學期坐在一起,好像還蠻合得來的,怎麼會發生打人的事?對了,陳老師想起來,周國雄最近看起來怪怪的。

「周國雄呢?」

「在這裡。」

幾個同學讓開來,原來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他兩眼瞪著桌面,然後抬頭看看老師,又轉頭看看旁邊的林慧敏。低著頭的林慧敏哭紅了眼睛,還不時吸著鼻子。她的左手摀著額頭。

陳老師走到林慧敏身邊,扳開林慧敏的手,看到一個紅色的印子。

「周國雄,為什麼打人?」周國雄站起來,但還是瞪著教室前方,不說話。

「老師,林慧敏拿了周國雄的削鉛筆機,周國雄生氣就打她。」旁邊的楊子賢替他說了。

「你是因為林慧敏拿了你的削鉛筆機,所以打她嗎?」陳老師問。

周國雄點點頭,他看起來有點後悔,但還是一副很倔強的樣子。

「我知道你不是小氣的人,你不是常常借削鉛筆機給同學嗎?」陳老師走向周國雄,「為什麼這次你會生氣?」

「我不知道。」周國雄低聲的說。

「班長把國語作業發下去,大家利用這個時間訂正錯誤。」陳老師說。「周國雄跟我到外面來。」

在走廊上,陳老師用溫和的語氣問周國雄:「我知道你不是故意打人。最近你看起來怪怪的,發生了什麼事?」

周國雄不說話,陳老師拍拍他的肩膀:「沒關係,告訴老師,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我……媽媽要和爸爸離婚。」周國雄的聲音哽咽了起來。「他們每天都在吵架!」

「你很擔心,對不對?」國雄的雙眼紅了,淚水湧在眼眶裡。

「我不知道你爸媽為什麼要吵架、為什麼要離婚。不過他們現在的心情一定也不好,我想他們可能還不知道怎麼跟你說。」

「等一下午休的時候,我會打電話給你爸媽。」陳老師摸摸國雄的頭。「我會請你爸媽跟你談一談,你也要把心裡的擔心告訴他們,好不好?」

國雄點點頭。

「既然打人是不對的行為,現在你是不是應該去跟林慧敏道歉呢?」

國雄更用力的點點頭。現在他覺得心裡輕鬆多了!

9/01/2012

最特別的一天:小學生故事5

楊芊芊今年四年級,下星期一她就滿10歲了!爸爸說要買一個大蛋糕,讓她請5個同學跟她一起慶生。媽媽特別做了5張邀請卡,讓她請同學到家裡來。

「10歲生日,很重要哦!」媽媽很慎重的說。

芊芊老早就把名單定好了,這可是她左思右想才決定好的5個人,其中當然包括坐在她隔壁、跟她最要好的詹又如,還有她偷偷喜歡很久的班長羅周明。

星期一,芊芊把卡片帶來學校,可是過了一整天,邀請卡還在書包裡。芊芊想:「離慶生會還有一整個星期,還是明天再說好了。」除了詹又如,其他人根本還不知道慶生會的事。

隔天,芊芊還是沒想好怎麼開口,而且開始煩惱:「如果他們不來怎麼辦?同學會不會笑我?」還是明天再問好了。

放學回家,媽媽問芊芊:「妳的貴賓邀請好了嗎?」

「還沒有……」

「那妳什麼時候去問?」

「明天吧……」其實芊芊還不知道要怎麼開口。

4張邀請卡就這麼帶來帶去。「等會兒下課一定要拿出來……」芊芊每節課都在心裡這麼想。

終於拖到星期五了!再不把邀請卡拿出來就來不及了!芊芊又急又緊張,她好幾次把手伸進書包裡,摸摸那4張邀請卡,可是就是沒勇氣拿出來。等啊等,沒人知道芊芊的煩惱像吹漲的氣球一樣,愈鼓愈大。等到最後一節課結束,掃除工作做完,放學排路隊回家,芊芊終於洩了氣。她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掉淚。

星期一只有詹又如會來。

「算了,」她想,「有詹又如跟我一起過生日就好了,反正其他人也不會想來……」

星期一早上,媽媽知道芊芊很煩惱,告訴她:「這是妳10歲的生日,一輩子只有一次哦!記得請最特別的同學來。妳不問,怎麼知道他們來不來?」芊芊點點頭,她還不知道想歸想,真的要做還是很難的。第三節說話課時,芊芊還在煩惱著。

「楊芊芊,妳在發什麼呆?」不知道什麼時候導師走到她面前,兩手叉腰望著她。

「我……」全班同學看著芊芊,哄堂大笑。

「現在輪到妳上台了!」導師指著黑板,原來今天的題目是「最特別的一天」。

早就漲紅了臉的芊芊,在笑聲中走向講台。她全身發熱,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緊張煩惱的感覺反而變少了。她看到詹又如和羅周明都在對她笑。

等大家慢慢安靜下來,芊芊作了一次深呼吸。「今天就是最特別的一天,」芊芊說,「因為今天是我10歲的生日。」

「耶!」這時全班同學都站起來走向講台對她歡呼,導師手上還捧了一個蛋糕,大聲喊:「生日快樂!」好像作夢一樣,怎麼回事?

「芊芊,我們早就知道今天是妳最特別的一天,可是要等妳自己宣布才算數!」導師走到她的面前。「妳爸媽一早就把蛋糕送來了,他們特別交代,要讓所有知道妳生日的同學都吃到蛋糕!」

「生日快樂!」羅周明居然在全班面前祝賀她,芊芊臉一下子又漲紅了。

「許願吧!」這下子,全班同學都是芊芊慶生會的貴賓了。這真是最特別的一天!

8/31/2012

我不要把漫畫借給你:小學生故事4

不知道為什麼,謝郁芬從早自習過後就擺著一張臭臉給大家看。

「到底是誰得罪她了?」我小聲的問坐在我旁邊的高榮志。

「我也不知道耶。」高榮志對我使了個眼色。「妳要不要問問周小婷,早自習的時候我看到她們兩個在講話。」

這麼一說,我才注意到周小婷看起來也怪怪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兩個人不是好朋友嗎?吵架了嗎?為什麼呢?我非常好奇,決定等一下去問周小婷。不過沒想到不用我開口,答案就出現了。

一下課,不知死活的陳信弘竟然去找謝郁芬。

「謝郁芬,妳昨天說要借我的漫畫,帶來了沒?」陳信弘還笑嘻嘻的,完全沒發現謝郁芬的臉色很難看。

謝郁芬沒回答,一張臉繃得老緊,看也不看陳信弘一眼。

「妳……妳怎麼了?」他終於發現狀況不太對。「漫畫呢?」

這時候,謝郁芬的臉突然垮了下來,她用賭氣似的口氣喊著:「我不要把漫畫借給你們了啦!」

教室裡本來鬧哄哄的,卻因為這句話立刻安靜了下來,大家看看謝郁芬,又看看陳信弘,都在猜測發生了什麼事。陳信弘一臉無辜,回望大家,好像在說:「我可沒欺負她,你們不要誤會哦!」

雖然陳信弘覺得這跟他沒關係,但是他就站在謝郁芬旁邊,也不好意思就這樣走開,只好繼續追問:「我沒惹到妳吧,妳到底怎麼了?」

謝郁芬沒回答,但是卻抬起頭來看了周小婷一眼。

哦,一定跟周小婷有關!這時,周小婷好像也忍不住了,站起來走向他們兩人,對謝郁芬說:「我不是故意的。對不起嘛!」

「妳是我的好朋友,怎麼可以把我的漫畫弄壞?」謝郁芬很委屈的說。

「我……我不是故意的。」周小婷也覺得很委屈,「而且只是書角摺到一點點而已,有那麼嚴重嗎?」

「我存了很久的零用錢,好不容易才買了一整套耶!我自己很愛惜它們,妳怎麼可以那麼不小心?」說著,謝郁芬哭了起來。站在旁邊的周小婷和陳信弘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反而是旁觀的幾個女生紛紛走過來,拍拍謝郁芬,安慰她。

現在我終於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說實在的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我以前坐在謝郁芬旁邊,就看過她的課本和作業簿都一點摺痕也沒有。不,應該說,除了全新的之外,我從來沒看過那麼乾淨平整的課本和作業簿。可以想像她是多麼寶貝她的東西!

既然她那麼愛惜物品,粗手粗腳的我早就有自知之明,盡量不去碰她的東西:不跟她借課本來看、借作業來抄,如果借了鉛筆,一定削尖了再還她,借了橡皮擦,歸還的時候一定是白白的、沒有髒污。只有像我這麼聰明又謹慎的人,才能到現在都安然無事啊!

不過周小婷也真可憐。我想她一定不是故意要摺壞謝郁芬心愛的漫畫,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了,她一定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不然……不然我買一本新的賠給妳嘛!」周小婷說。

謝郁芬沒說話。旁邊的人你看我,我看你,也都不知道要說什麼。我想謝郁芬也有點為難吧,要別人賠她一本全新的漫畫似乎過份了點!

就在這時候,上課鐘響了。大家像是解除了警報,鬆了一口氣似的陸續回座位,陳信弘當然也趁這個機會溜了。而周小婷呢?她看謝郁芬沒說話,也默默的回到座位上了。

料事如神的我,已經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了。我要去跟高榮志打賭。

8/30/2012

兩個朋友的心事:小學生故事3

「瑞玉,放學後一起去吃冰吧!」

「好啊!」

下午最後一節課,我聽到夢萍約瑞玉放學一起走路回家,心裡不禁難過起來。

瑞玉本來是我最好的朋友,不過那是上星期五以前的事了。從那天之後,瑞玉再也沒跟我講過話。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上星期五的時候不是還好好的嗎?

記得那天上午我跟平常一樣,和瑞玉一起去做課間操,上廁所的時候跟瑞玉一起去,中午吃完便當我想買運動飲料,也是找瑞玉一起去……一切都很正常,哦對了,仔細想想,瑞玉那天是有點怪怪的,好像比較沒說話,但是她本來話就不多啊!下午快放學時,我問瑞玉要不要去逛書店,她猶豫了一下說:「我想早點回家。」

「陪我去嘛!我想看看侯文詠最新的短篇小說出來了沒。」我說。

「嗯……可是我不想那麼晚回家。」瑞玉欲言又止。

「好啦好啦,一起去嘛!聽說侯文詠這本小說很好看耶!」

瑞玉沒再說什麼。放學後,我做完掃除工作,卻發現她人不見了。

「有沒有人看到瑞玉?」她的書包已經不在座位上了。

「她好像往穿堂走去了,應該已經回家了吧!」小咪說。

怎麼會呢?不是約好了一起去書店嗎?怎麼可以自己跑掉!我有點生氣,也沒心情去書店了,而且還故意不打電話去瑞玉家問她。

沒想到星期一課間操時我去找瑞玉,她卻好像沒看見我似的,跟夢萍有說有笑的走出教室,而且也不再理我了。我做錯了什麼?這幾天我回家都偷偷掉眼淚,我想問瑞玉:我們還是朋友嗎?

※ ※ ※

我躲著怡倫好幾天了。雖然她跟我是好朋友,但最近我很不想理她,有時候她真的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我該繼續跟她做朋友嗎?

每天做課間操,怡倫總叫我等她,可是她都要等全班走光了才走,所以我們每次都遲到。我不喜歡遲到的感覺。下課的時候,怡倫常常找我去上廁所,我雖然自己不想上,還是陪她去。我不喜歡她開我玩笑,說我憋尿,以後會尿失禁。

上個星期五吃完便當,我趕緊把下午要考的數學拿出來複習。怡倫要我陪她去買飲料,我說想複習功課,她卻說買飲料只要一下下就好。怡倫叫我放學後跟她去書店,我實在不想去,因為每次她去書店都要逛很久,而且不管看到什麼書都叫我一起看。

我已經說不想去了,怡倫還是要我去,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說,所以放學後就自己先回家了。

我這樣做好像不應該,也不知道該怎麼跟怡倫開口。看到這幾天她的表情都怪怪的,我的心裡也很不好過啊。

8/29/2012

失落的王位:小學生故事2

自從余德欽轉到我們班上,許多事都不一樣了。

余德欽是這學期新來的轉學生,記得開學的時候,老師要他自我介紹。余德欽個子小小的,額頭高高的,那天是他爸爸帶他來學校。

「余德欽以後會像他爸爸一樣禿頭吧!」我記得自己還這樣開玩笑。

好吧!我承認余德欽很有禮貌,也很熱心,常看到他為同學講解數學。而且這傢伙好像很厲害,有幾次小考,他把最困難的幾題數學都做出來了,老師還特別誇獎他。嗯,我覺得自己好像差了他一點。

果然,第一次月考他就有好幾科的分數都贏我,而且數學考九十六分!老師說,這次數學考題特別難,能考九十六分很不簡單。這句話我聽了心裡不太舒服。

今天早上早自習,我聽到有人小聲的在傳話:「余德欽打敗陳玉玲了!」最喜歡刺探「軍情」的小毛(毛宇成)還在下課時宣布「八卦」:

「真的啦,沒騙你們!我看到成績紀錄簿了,余德欽的總分最高,比陳玉玲還多兩分。」

他那麼大聲,是想說給我聽嗎?

「哈哈!陳玉玲這個常勝軍被轉學生打敗了,陳玉玲要失去她的王位了!」我覺得大家都在等著看好戲。

「今天下午發成績單,陳玉玲會不會哭啊?好可憐!呵呵!」

***

你應該也聽說這次月考「變天」了吧!班上的氣氛真是超詭異,我們都在偷偷的注意余德欽和陳玉玲的表情,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想像力太豐富,不過看起來余德欽就是一副信心滿滿的「第一名」模樣,而陳玉玲這幾天總是板著一張臉,很嚴肅。

下午最後一節課,導師拿著成績單走進教室,大家又緊張又興奮,既擔心自己的成績和名次,也在等著看這次到底誰「封王」。

發下成績單,導師照例公佈前十名。

「……第三名,劉博偉,這次有進步哦!」劉博偉走上前去領他的成績單,笑得合不攏嘴。

就在這時,全班突然變得很安靜。

「第二名,陳玉玲。」只見陳玉玲低著頭,站起身來往前走。老師微笑著說:「遇到對手囉,加油!」

但是陳玉玲沒反應,臉上的表情很僵硬,好像冷凍過的死魚。導師看她這樣,就沒繼續說了。

第一名當然是余德欽囉!

放學後,我們看到陳玉玲低著頭收拾書包,一聲不響的走出了教室,大家都在注意她,卻沒人敢跟她說再見。而且陳玉玲才走沒多久,小毛立刻跑回教室,發誓他剛剛看到陳玉玲在哭!這是真的嗎?

***

「怎麼會這樣?」玉玲一個人走在放學的路上,一邊走,一邊想。這是她第一次沒有考第一名,她很懊惱,覺得自己輸了,整個世界都變了!她擔心著:「拿成績單給媽媽看,媽媽會不會罵我、說我不用功?」

回到家,玉玲一看到爸爸,忍不住掉下眼淚。

「怎麼了,小玲?」爸爸連忙摟著她。

「嗚……我……」玉玲說不出口,傷心的哭個不停。

「發生什麼事?快告訴爸爸!」爸爸看玉玲哭成這樣,還真是著急。

玉玲一邊哽咽,一邊從書包裡拿出成績單給爸爸看。爸爸看了,大概猜出是什麼原因。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考輸余德欽。」玉玲有些激動,「我跟以前一樣,每一科都按時溫習過了,可是我就是考輸他!」

「爸爸知道妳很努力。」爸爸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只要妳盡力就好了!」

「可是……可是同學都笑我,說我的王位被余德欽搶走了!」玉玲沮喪的說。

8/28/2012

她以為她是誰啊?:小學生故事1

哎呀,我的頭好痛!

不是真的頭痛啦,是我覺得很傷腦筋,因為今天班上有人「開戰」啦!

這事說來話長,不過我覺得都是因為文惠太認真的關係。我可以大膽預測,如果現在班上要投票選舉「最不受歡迎的人物」,文惠恐怕會當選。

文惠就住在我家附近,從進小學開始,我們上下學常常會在路上相遇,更巧的是,三年級開始我們就被編在同一班。

文惠的功課好,我也不賴,不過我覺得她比我用功多了,不管在學校上課還是在家溫習功課,她都很認真。我去過她家做功課,但是才去幾次就不想再去了,因為文惠做功課的時候很嚴肅,不但規定我不可以邊寫作業邊吃東西,還不准我跟她講話。這樣不是很無聊嗎?既然不能聊天,那我自己在家寫功課就好了啊!

可能因為我和文惠家住得比較近,班上的同學都覺得我們兩個是好朋友。不過我覺得文惠有一點受不了我,因為每次她要跟我討論數學,我都跟她說「妳做的那些數學題太難了,考試不會考啦!」她大概覺得我很不上進吧,所以後來也不會來找我討論了。

文惠已經連續兩個學期都當數學小老師了,但是最近她的心情不太好,因為上次月考我們班的數學考得很爛,老師規定我們每週二和週五的早自習都要考數學來加強。天啊!本來就不喜歡數學,還要增加小考,真是討厭!而且文惠好嚴格,對那些考不好的同學,她會用不太好的口氣和臉色跟她們說話,所以班上早就有些人對她「不爽」了。

戰火是在今天早上點燃的。

其實你不用看日曆就知道今天早自習要考數學,因為一大早進教室就可以看到文惠忙著在整理考卷,然後在座位上認真的溫習數學。

時間一到,文惠站起來環顧教室一週,發現還有七、八個同學沒來,臉馬上垮了下來。她抓起桌上的一疊考卷,走到講台前,從第一排開始發。大家看到她這樣,也不太敢講話了。

正當考卷發到一半時,有腳步聲從後門傳過來。是淑玲和家恩。

「叫你快一點,你還拖拖拉拉,現在遲到,有人要生氣了!」這話是淑玲在跟家恩講,但聽起來又好像是說給文惠聽的。文惠聽了,抬起頭來看了這兩個人一眼,臉上幾乎沒有表情。

文惠發完考卷,走到講台中央,用很冷的聲音說:「七點五十五分收卷。」

大家聽了,當然是埋頭寫考卷,可是這時淑玲卻把早餐拿出來吃,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一副不打算寫考卷的樣子。

文惠當然也看到了,她接著說:「我身為數學小老師,有責任督促大家。希望少數人不要當害群之馬,拖累全班的成績。」說完便要走回座位。

「羅文惠,妳在說誰?」淑玲聽了,立刻被激怒了。「誰是害群之馬?」

「被說的人自己心裡明白,不需要指名道姓。」文惠冷冷的說。

淑玲聽了立刻站起來,拍著桌子說:「數學考不好又怎樣?憑什麼說別人是害群之馬?妳以為妳是誰?功課好有什麼了不起?」

告訴你,文惠也不是軟腳蝦,「功課好沒什麼了不起,但是不認真的人,就算給妳再好的環境也沒用!」這聽起來好像是媽媽在訓誡小孩!

接下來她們兩個講的話我就不太記得了,反正就是淑玲走到文惠座位旁,兩個人開始吵架。當然,立刻就有幾個淑玲的死黨過來勸,我身為文惠的好朋友,也過去勸文惠。

「好啦,不要吵了。」我說。

「誰在吵了?」文惠還真是不服輸,「是有人無理取鬧。」

這不是開戰,是什麼呢?

8/07/2012

志工的面貌:來聊一下接線人生9

常有人感嘆,出了社會之後就很難再結交到真心的朋友。我也這麼認為。不管是職場上或一般生活上,身為社會人士很難再用單純的眼光看別人(和自己),也因此要結交沒有利害衝突的朋友真的不容易。不過我發現是有例外的。

在單一機構擔任志工近七年的時間,對我個人來說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有機會認識一些理念相近、聲氣相投的志工。這是當初申請加入志工行列時沒預料到的。

我的感覺:會來到這個兒童專線並且留下來服務的人,內心其實懷抱著某些相似的理念,例如關切兒童的福祉,願意放下成年人身段、蹲下來跟兒童對話。志工們都想為陌生的孩子付出時間和關注,把孩子們說的話當一回事地認真傾聽。至於付出時間和關注之後,志工自己可以獲得什麼,我想那就是每個人的詮釋了。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在這個志工位置上的人,有一些類似的特質,例如有「歡喜做」的愉快心情(來這裡不是被逼的)、重視付出甚於獲得(希望自己可以幫到孩子,而不是在期望獲得誰的讚賞)、有接納與包容的彈性(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時,可以四兩撥千斤地淡然處之),以及把時間慷慨貢獻給陌生人的心靈富裕感(值班的時間都是一般人心目中與親友歡聚或放鬆的時刻)……這樣羅列下來,似乎把志工說成聖人了,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但我的確認為擔任志工會帶出人性光明的一面。不可否認,擔任志工會使人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有力量、有存在價值、對這個世界有貢獻。

老實說,擔任志工的這些年,我還沒遇過有親朋好友在得知有這個專線之後,主動表示也想要加入。至於主動遊說我蹺班請假一起出去玩的人倒是還不少。基於這樣的落差,我真的必須說,願意採取行動去服務別人且做到持之以恆的人(不管是不是志工),都值得多一點敬佩啦!

假設,萬一,如果真的有人對專線志工這份差事感興趣,並且想參與其中,我建議可直接與兒童福利聯盟連繫。不過要有心理準備,專線志工並不是隨時都有空缺,所以可能要等待一段時間才有加入的機會(應該不超過一年)。另外,成為正式志工之前都要接受訓練,並有見習與面談的過程。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好奇,擔任專線志工需要具備哪些特質?我想這應該是很少人會問的問題啦,不過還是來列列看。一個人會選擇透過電話交談來陪伴、協助兒童,而不是去街頭募款或在青少年營隊帶團康活動,多少反映了專線志工的屬性和特質。

首先,就跟所有的「電話專線」接線人員一樣,專線志工服務的地點,是一間有著若干支電話線路的小房間。這裡沒有什麼光鮮亮麗的裝潢和擺飾,沒有高科技設備,也沒有免費的茶點,更沒有啦啦隊或後援會在旁邊加油,因此這樣的服務比較適合喜歡低調行事的人。

再者,機構訓練了志工之後,都期待志工能至少服務一段夠長的時間(我不知道是多久,但至少一年還算合理吧)。專線志工要能夠每週固定時間來接線,不宜常常請假,因此比較適合願意承諾出勤也真的能夠實現承諾的人。

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接線過程中常常要聆聽小朋友在學校或家中遭遇的大小事,有些開心,有些不開心,有些對孩子來說至關重大(例如被同儕排擠或考試考不好),有些則是雞毛蒜皮(例如純粹的無聊、玩鬧),因此比較適合對小朋友心靈狀態好奇和感興趣的人。

如果說,志工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承諾去做某件利他的事,並且確實完成,那我覺得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是志工。無論是敦親睦鄰、愛護街頭的動物,或是對眼前有急需或危難的人伸出援手,其實都符合(廣義)志工的條件。也因此,我會認為,志工並不是某一機構才有資格賦予人的身分,而是人對自己的定位與期許。

大致上是這樣。

8/02/2012

如果新書如新歡……

是否有不少人常感疑惑,不確定自己的興趣在哪裡,以致也不確定自己現在所主修的科系或所從事的工作,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天命」?

最近在某本書中讀到一種說法:對自己興趣何在有所懷疑的人,不妨回顧過去的人生,你每個月或每年花最多錢在什麼地方(當然是除了生活必要的食衣住行之外)?找出這個答案,裡面很可能就藏著你苦苦尋索的天命。

那本書的作者,在檢視之後發現自己花最多錢買的東西是「書」。後來他所選擇的職業和事業,也就圍繞著書而發展。例如他當過雜誌編輯、採訪記者,也在網路書店擔任編輯與採購,後來更成為商業書的專家,不但發行相關主題的電子報,也開始為作家量身打造品牌以及企劃新書。

這樣說起來,書籍似乎也是我最常購買的品項。平常外出吃飯、買衣服或各種用品時,一定會看價格,貴的東西都要考慮一番才下手,甚至以不買為基本原則。但是買書時就幾乎不會看價格(或許也是因為書的價格都有一定的區間),也不太計算折扣。或許因為家庭環境單純,沒機會養成別的興趣或嗜好,所以唯一堪稱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買書和看書吧。

學生時代,每個人都會看一點書,對多數人來說,如果進入社會之後還會想讀某一本書,基本上都是期待該本書能帶給他們某種價值,例如傳達知識、滿足好奇心、激勵鼓舞,或是一種慰藉。

書籍能帶給人的情感慰藉,可能超乎我們的想像。閱讀看起來是一種孤獨的活動,但是藉由閱讀,我們往往得以和作者進行深層親密的接觸,不但接觸作者的思想,也接觸作者的感受。藉由作者的文字(或圖畫),我們往往也跟這個世界有了某種連結。舉個例,讀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讀張愛玲的《半生緣》、讀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我們不但受邀進入作家的創作世界,也經歷了一場獨特時空下的生命旅程。

每個作家都希望自己能創造出這種獨特的閱讀時空,而出版書的人(=出版商)也希望能跟讀者搏感情,催生一本本觸動人心的作品。

澳洲的Hachette出版社製作了一部短片:With new books come new feelings(新書帶來新感受),特別用他們出版的書堆疊排字,表達每一本書都想觸動人心的創作意圖。



Imagine、rock、survive、fight、dark、heal、grow、cry、crave、hide、cuddle、fun……閱讀能帶來的感受(享受)這麼多,每一本書都如同一位新歡,莫怪眾多書蟲沉迷其中了。

(話說回來,能把一本本書像這樣搬來搬去,還樂此不疲,真的是要書蟲等級的人士才做得到啊……)

文明是奢侈的:讀繪本書《家族相簿》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這個數據:在台灣,每兩小時就有一個人遭到性侵(2011年至少有4225個性侵被害人)。這個數字實在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繪本書《家族相簿》,說的就是關於性侵害的故事。故事裡的主角是住在某個客廳沙發裡的老鼠一家五口,有爸爸、媽媽、大女兒碧莎和小女兒妮絲,以及爸爸的弟弟,也就是叔叔瓦提亞。
小妮絲的生活原本過得很開心,每天盡情玩耍,而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窩在沙發上翻閱家族相簿,相簿裡有爸爸媽媽的結婚照,以及各式各樣過去的回憶。

最近,瓦提亞叔叔做了一隻米老鼠玩偶,送給小妮絲。小妮絲很開心,但是姊姊卻要跟她搶,結果兩個人在爭搶的過程中,竟把米老鼠玩偶扯壞了,而且在吵架當中,她們把玩偶放在沙發上忘了拿回來。

同一時間,房子裡來了一隻大雄貓。大雄貓知道沙發裡藏著老鼠,正在盤算要怎麼抓老鼠來玩。小妮絲知道,若獨自到沙發上拿玩偶,可能會有危險,可是媽媽正在忙,沒時間理她。小妮絲只好去央求瓦提亞叔叔。

瓦提亞叔叔聽了小妮絲的請求,一口答應。不但幫她把玩偶拿回來,還說要幫她把玩偶修好。不過,瓦提亞叔叔一邊說著,卻把小妮絲抱了起來,緊緊摟在懷裡。小妮絲覺得這樣被抱著很難受,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瓦提亞叔叔一直向小妮絲保證會修好玩偶、會在她需要的時候幫她,但同時又對她做出一些奇怪的事,而且還跟小妮絲說,這是他們兩個之間的祕密,絕對不能告訴別人。

由於繪本書是普通級出版品,我們看到作家用一些隱晦的方式表現瓦提亞叔叔對小妮絲做的一些不對的事。例如,瓦提亞叔叔抱著小妮絲,並把自己的尾巴拿到她面前,要她抓著這尾巴,抓緊一點;瓦提亞叔叔跟小妮絲一起看家族相簿,同時卻把手伸到小妮絲的腿上撫摸……總之是愈來愈過分。

這種種舉動,讓小妮絲覺得很不舒服。可是她不敢跟別人(爸爸、媽媽或碧莎)講,為什麼呢?一來是因為瓦提亞叔叔要她保證一定保守祕密,而她答應了。二來叔叔威脅她,如果把這些事告訴任何人,她最喜愛的那本家族相簿就會被閃電劈成兩半!(這應該是「會造成妳的家庭破碎」的意思。)

有一天,小妮絲跑到沙發上,想要躲起來靜一靜,沒想到瓦提亞叔叔又出現了。他又要小妮絲坐到他的大腿上來。小妮絲很不願意,一直閃躲。沒想到,躲到角落時,居然被大雄貓裝設的捕鼠器夾住了。小妮絲又驚又怕,呼喊瓦提亞叔叔來救她,可是瓦提亞只想到自己的行為可能被發現,急著趕快落跑。臨走前,他還不忘叮嚀小妮絲,什麼都不准說出去。瓦提亞在驚慌逃跑之際,撞到了客廳的檯燈,被燈罩罩住,困在裡面。

被困住的小妮絲又害怕、又傷心,她要怎麼跟媽媽解釋呢?媽媽會不會罵她亂亂跑、不小心呢?如果她跟媽媽說,她之所以被捕鼠器夾住,都是瓦提亞叔叔造成的,大人一定不會相信她說的話。

然後,大雄貓來了,他發現自己一次逮到了兩隻老鼠,非常得意。他後來決定選一隻,於是把瓦提亞這隻大老鼠帶回去玩,留下小妮絲。

是碧莎發現了小妮絲,趕緊喊媽媽過來,把小妮絲救了出來。在媽媽幫她包紮傷口的時候,小妮絲終於把事情的一切經過告訴媽媽。(這媽媽也真是相當平靜),她將瓦提亞叔叔的照片從家族相簿裡撕下來,說:「瓦提亞叔叔的行為比大雄貓還要差勁,他的照片再也不能貼在我們的家族相簿裡了。」全劇終。

說實在,有關性侵害的文字或繪畫並不容易表現,就如同要與人談論這個話題,也會讓人覺得很彆扭一樣。為什麼彆扭呢?仔細一想,是否,談論性侵害這件事會讓女性或幼弱的人感到恐懼,以及有一種羞恥感呢?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會想談這件事,但會不會就是因為大家避談,諱莫如深,所以遭受侵害的人往往都是隱忍了好一段時間,才會(忍無可忍地)發聲控訴?而從社會新聞報導中我們常看到,加害者以及受害者身邊的人(例如家人、師長)往往第一時間都加以否認,並對受害者扣上「亂講話」「不孝」「發神經」「太敏感」「誤解好意」等帽子,給予受害者二度的打擊。

《家族相簿》這本書,試圖呈現一個在家族內遭受性侵害的小老鼠的遭遇。它揭開了一些人們平常不會想去碰觸的面向,例如為什麼有些家庭內部會任由性侵害者橫行?親子的關係是否趨於疏離而缺少溝通,或父母因故無法花足夠的心思在子女身上以致察覺不到任何異常?家中是否由權威的氣氛所支配,孩子有耳無嘴,沒有表達意見的餘地?(寫到這裡我想到之前讀過的小說《蘇西的世界》,在事發當時,蘇西也是受到權威、禮貌等因素的影響,而沒有拒絕加害者要她「幫個忙」的提議。)

至於這本書沒講到的,還有很多。例如,書中並沒有明言「性侵害」這個字眼,當然也沒有下任何定義,因此,父母如果要跟孩子討論,哪些行為算是不適當的行為,應該加以拒絕或舉報,似乎無法從此書中得到明確的線索。

此外,我個人認為故事的結局滿沒激勵性的:瓦提亞叔叔最後是自己被燈罩困住,然後被大雄貓帶走,而不是在小妮絲的抵抗或舉報之下受到制裁(雖然這也很少是真實的狀況)。所以在這本書中,受害者的形象始終是脆弱無助的,公理正義並未獲得伸張。

再者,我覺得媽媽得知小妮絲的遭遇之後,反應過於平靜。或許有人會說,既然事情都發生了,壞人也被帶走了,媽媽還能做什麼呢?但這故事從頭到尾突顯的是,至少在性侵害這件事上,受害者的母親似乎無法發揮保護女兒的功能。小妮絲一直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媽媽(為什麼?);被捕鼠器夾住的時候,她也想著如果告訴媽媽,媽媽可能不會相信(為什麼?);而等到最後她向媽媽說了一切,媽媽所做的,就只是把叔叔的相片撕下來。

如果基於事實,母親真的是無法在這個部分發揮功能,那麼我覺得或許未來在宣導防治性侵害時,就應該教導兒童,遇到這樣的事不要只跟媽媽說,還要告訴其他真的能幫忙的人(老師或警察?噗浪或臉書?),否則很可能遇到的大人,反應都是忽視、淡化,甚至否定孩子的說法。

文明之可貴,就在於它能減弱人類潛在不文明的驅力與行為。「每兩小時一人遭受性侵」這樣的數字正透露著,我們的文明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7/31/2012

主流是……

主流

...主流,是誤以為自己不會被淘汰的那票人。
...非主流,是沒發覺自己已經被淘汰的那票人。
...主流不是多數暴力。主流的存在鞏固多數人的既有利益。
...所謂的既有利益與節省大腦使用量有關。
...主流和非主流是爭取榮寵的親兄弟,畢其一生不能停止互咬互鬥,因為這是一切之所以存在的目的。



調情

...調情是多功能的招誘行為,附加價值高,風險亦高。
...調情技術應被納入政治學教材中以供有意從政的人士參考學習。
...當今政客普遍缺乏調情的專業知識以致於造成社會普遍的不安。
...專業版調情叫做風流倜儻才子佳人。
...完整版調情叫做緋聞不斷無從證實。
...Beta版調情叫做醜聞公開這下糗大了。



人道

...拔智齒是人道的,閹割是不人道的。
...閹割寵物是人道的,閹割丈夫是不人道的。
...人道是慾望的官方用語。高普考會考。
...人道就是進行動物實驗前,先取得動物們的同意書。
...人道就是把動物關在寬敞的籠子裡。
...人道就是解救擱淺的海豚,撲殺過多的流浪狗,倒掉吃不完的牛排。
...電宰豬肉是實踐人道的途徑之一,如此一來豬死後就找不到兇手復仇。
...人道是用來掩護人性的最佳場面話。
...最人道的殺戮,是讓將死者來不及呼痛。



自欺

...自欺是,考試的結果永遠也不能反映我真正的實力。
...外遇的老公有一天一定會回頭。
...這件五千塊的襯衫我不買一定會後悔。
...很多人暗戀我。
...我是明理的人。
...他們因嫉妒而傷害我。
...沒人了解我。
...我要是死了,大家都會很難過。
...我的老婆孩子沒有我會活不下去。
...全部的人都應該加入X X黨,只有這個黨才懂得怎麼治理國家。

孤獨是……

孤獨

...孤獨是,世界宣判了妳的自由,妳卻慌得哭了起來。
...孤獨是,潮水般的人群向妳湧來,妳才發現自己已經漂流了很久。
...孤獨是,每個人手持麥克風大聲唱歌,直到所有的耳膜都震破。
...孤獨是,科學家在實驗室裡日夜工作也萃取不出的第二十四對染色體。
...悲哀的是,孤獨不能複製。



人格

...最崇高的人格,必須如深谷幽蘭般飄香,伏特加般辛辣的透明,馬桶般包容。



平凡

...平凡不是過街老鼠,平凡是不被相認的遠房親戚。
...平凡被個性化包裝後就成了流行,雖然這個性化三個字聽來很可疑。
...平凡是不治的絕症。沒有解藥。沒有解藥。
...平凡和禿頭青春痘小腹皺紋眼袋一樣,亟需相當程度的掩飾。
...平凡讓多數人難堪與窘迫,於是部份人士窮畢生之力只為脫離平凡。
...同中無異叫做平凡。同中有異叫做特別。異中無同叫做變態。



制約

...制約 (Conditioning) 與空調 (Air conditioning) 無關。
...制約的小學生用語: 生活公約加童子軍守則。
...中學生用語: 嘉獎記過和青年守則。
...中學畢業或同等學力: 以解除上述制約為主。
...制約的極精妙處,在於其經常戰勝自由意志。





...豬是無論如何都要上天堂的物種。因為牠們的存在豢養了無數上帝的選民。
...豬對人類的貢獻非比尋常,光想到不知多少頭豬為了人類死在烤肉架上就令人流淚。
...豬有自由意志。在豬圈打滾一輩子是牠們的選擇。就像人類決定上大學也是自由意志的結果。
...豬是驕傲的。豬被容許驕傲。換成人類的話,絕不可能被容忍以鼻孔瞧對方。
...冰箱是死者豬的專屬太平間。人類感情的屍體請直接扔進垃圾箱就可以了。



動物

...所有的動物裡,我最喜歡汽車。
...動物其實有貴賤之分,跟所有世上其他的事物一樣。
...動物的貴賤程度可以被量化。原則上與其族群的大小成反比。
...優生計畫在本質上和毛豬品種改良屬於生物學同一範疇。所不同的是,優生計畫讓人生得少,品種改良讓豬生得多。
...最大的夢想,是養一頭暴龍來看家,養一隻翼手龍學我說話。
...動物和植物的共同點是,可以分成可吃的和不可吃的兩種。學齡前兒童(未受義務教育的幼小心靈)常可以輕易理解這個分類法。
...人類是動物的一種。然而,顯然地有不少人經常遺忘這個事實以致於誤把動物性解釋成人性。

看得見的音樂:Jared Ficklin的TED演講

近年來不管是學習或工作上,「創意」都是備受推崇的一項特質。不過講到創意力要如何培養,大家的看法可能莫衷一是。培養創意,可能有人認為要訓練發散性思考,有人認為要學會藝術創作,有人認為要不受拘束、進行天馬行空的想像。無論如何,或許比較少人認為,創意的其中一個基礎是「科學」(或技術和邏輯)。

最近在TED網站看到一場演講:「看見音樂的新方法」(New ways to see music – with color! and fire!),給我最深的感觸就是,卓越的設計創意離不開科學知識和技術。



講者飛克林(Jared Ficklin)的正職是在一家設計公司擔任Senior Principal Design Technologist的工作。光看這職稱,根本就不會知道他到底在做什麼吧。如果亂猜一下的話,可能是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援的人?根據TED網站上的簡介,他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設計使用者介面,也就是操弄觸控、多重觸控,以及運用物理學原理等等,來提升使用者的體驗和感受。

在白天的正職之外,飛克林對音樂有獨特的鍾愛,而他也不忘把自己的專業用來「玩」音樂。可不是演奏樂器哦,是把樂聲用光、形狀、甚至火焰來表現,也就是讓原本用聽的音樂,變成看得見的風景。

如果覺得這樣的描述很抽象,就一定要來欣賞這段演講影片。在這段大約10分鐘的影片中,飛克林簡短地介紹自己的興趣是製作東西以及開發技術,其中包括玩火。這也是TED第一次允許演講者在台上玩火。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飛克林點燃一排火焰,而這排火焰會因為裝置播放的聲音頻率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形狀,這是「聲音視覺化」(sound visualization)的一種簡單呈現。雖然只是簡單的呈現,卻令人驚艷,畢竟在我們印象中,火焰是最難捉摸和控制的一種東西。火焰有神祕感,有危險性,唯一(我們認為)沒有的,就是秩序。然而飛克林卻能夠讓火焰聽從聲音而隨之改變形狀,這顛覆了我們對火、對音樂的刻板印象。想要有這麼酷的創意,背後實在不能沒有技術,也就是不能不了解科學原理(例如聲音的物理學)。

接著,飛克林又用不同的裝置來玩火,讓火焰的大小變化隨著音樂的演奏而變動。雖然裝置本身看起來沒什麼,但一旦火焰開始跳舞,卻令人感到驚奇。這如果加以商業化,弄得更fancy一點,在遊樂園或劇場演出中使用,一定充滿娛樂性。

把本來是耳朵負責聆聽和欣賞的音樂,變成眼睛可以辨識和觀賞的音樂,這當中需要經過某種巧妙的轉換。在轉換的過程中,牽涉到科學與技術的應用,而轉換的結果,則需要某種美感的素養。

看了這段影片,不得不(再次)認定,看似軟性的創意背後其實有著硬道理啊!

7/30/2012

看盜版電子書的7個理由

幾天前,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揭露了人們下載未經授權電子書(=盜版)的理由。撰寫「人們非法下載(盜版)電子書的7個理由」(7 Reasons People Pirate eBooks)一文的作者傑森‧布格(Jason Boog)注意到,有人在Reddit網站上公開問非法下載者,是用什麼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盜版行為(how do you justify what you do?)。

布格從眾多的回應中,挑出7個較常見的答案。

非法下載的情形,在亞洲也是屢見不鮮。是否大家如此做的理由,也跟以下這些差不多呢?了解盜版者的心理,或許是未來宣導使用正版以及杜絕盜版心態的重要線索。

1. 我(非法)下載的是那些我已經買了紙本書的電子版。

2. 我只(非法)下載那些已經絕版的書,或是沒辦法在電子書銷售管道買到的書籍。

3. 我很窮,但又喜歡閱讀。除了食物沒辦法非法取得,其他的我都會用盜版。

4. 我想看的書,圖書館裡都沒有。

5. 我只(非法)下載學校的教科書……誰教它們都那麼貴,而我已經快付不起學費了。

6. 如果書籍的電子書版本比紙本書還貴,有時候我會出於慍怒而非法下載它們。

7. (非法)下載讓我有機會試閱那些我不想立刻買下的書。

如何解讀不明確的訊號?

人際之間不時會發生誤會,每個人都該學習如何去面對。

其實,在誤會發生之前,往往人與人之間已經存在著隔閡。

遇過這種情況嗎?走在街頭,你看見一個你認識的人從遠處迎面走來,你友善地對她露出微笑,甚至還揮手打招呼。然而對方竟然連正眼都不瞧你一眼。當下你覺得很困惑也很窘。怎麼回事?雖然旁邊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幕,但是你感覺不舒服,甚至有點生氣。至於有多不舒服,就要看你如何解讀對方的行為。

或許,對方其實跟你不太熟,沒認出你來。
或許,對方一邊走路,一邊在想事情,所以沒看見你也沒聽見你。
或許,對方本來就是不太有禮貌的人。
或許,對方今天剛好沒戴眼鏡,看不清楚。
或許,對方不喜歡你,所以不想理你。


真正的原因,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不過,若把角色互調,有人來問你,昨天在街上有個人向你打招呼,為什麼你沒搭理?你覺得,你沒有回應的原因會是什麼?

可能你會說,你沒看見對方或沒認出對方。

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很容易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無辜、無意的,但是卻很容易認為別人一定是存心、有意的。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防衛機制。人在遭受心理上的威脅、感到不安全時,會設法讓自己遠離威脅的來源。如果某人的言行讓我們感受到威脅,我們就會自動武裝自己,啟動防衛的反應,包括認定對方是故意的、疏遠對方,甚至加以反擊。我們甚至不會想花太多心思去證實這個威脅是否為真,我們只是想確保自己的安全,維護自己的自尊。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接收到許多像這樣不明確的訊號。例如,寫電子郵件給某人,但某人一直沒回信;打電話給某人,但某人沒回電;週末外出用餐,恰巧遇到一群同事在同一家餐廳聚餐,你心裡納悶為什麼他們沒有找你;公司突然更改了出勤的規定,開始要求員工上下班要打卡,令人懷疑公司是不是要對員工加強控管;週末時突然接到老闆的電話,接聽前一秒你猜測著老闆找你做什麼……

以上的情境,都包含著某種不確定的訊號,你通常都如何解讀呢?在這裡要討論的並不是猜對訊號的能力,而是當我們在解讀不明確訊號的時候,是否容易偏向負面,也就是把別人的動機或意圖解釋為故意、有惡意、有破壞性、負面的。

負面解讀別人的意圖,會引發我們對他人的負面情緒以及反應。例如,如果一直覺得某同事看我們不順眼,我們就容易在工作上形成先入為主的態度,於是可能比較不願意跟他們坦然相對,比較容易對對方產生敵意、猜忌或不信任,然後在共事時也就容易出現爭執和摩擦,造成惡性循環。

現今電視談話性節目常鼓勵大眾爆料,引導大眾把注意力放在揭弊,於是人們似乎也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不輕易相信表象,傾向於懷疑別人的動機。揭弊本來是件好事,但凡是抱持懷疑的態度,卻會衍生出對不明確的訊號賦予負面解讀的傾向。

「看到一個影子,生了一個孩子」,這個俗語的意思就是捕風捉影。許多的謠言和八卦也都包含不明確的訊號,並在世人錯誤的解讀之下衍生出無盡的風波。

我們最好認清自己面對不明確訊號時的傾向為何。凡事質疑他人,採取負面解讀,最大的好處是讓我們保護自己,因為質疑本身就是一種防衛的舉動,讓我們的自尊得以處在安全狀態。但我們要思考的是負面解讀的結果。如果負面解讀的結果是讓我們與他人愈來愈疏離、敵意加深、難以成事、互相爭鬥,那真的能帶給我們安全感嗎?

知名的《秘密》一書把心想事成的道理說得很透徹,許多人都已經能接受正面思考的好處。現實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把這個道理擴大一點。不只想像自己已經是富翁、想像自己已經有了美好的感情關係,想像自己過著幸福自由的生活,也要想像自己可以將所有看起來不具善意的訊號,轉化為正面或至少中性的訊息,然後在思慮完整、澄清或證實對方意圖之後,才給出適當的回應。

尋找一種鼓勵自己的方法

生活中,曾經決心想做的事,到最後卻沒有去做,或半途而廢,或功敗垂成,或缺了臨門一腳,究其原因,往往是人在過程中失去了「信念」,也就是不再相信,不再相信自己做得到。不相信自己做得到,大概就真的不會做到了。

畫家鮑伯‧羅斯(Rob Ross)深知這一點,因此當他在公共電視「畫畫好好玩」(The Joy of Painting)節目中教導觀眾畫油畫時,總不忘鼓勵有志學畫的朋友要相信自己,堅持到底。只要每天練習,一定會有所成。

羅斯老師的激勵之言,被製作成一段影片,並配上歌曲Happy Little Clouds,相信看過的人都能感受到老師的諄諄教誨之意。



摘譯歌詞如下:

我相信,每天都是你畫畫的好日子。
我相信,畫畫能為你的心帶來美好的思緒。

I believe
I believe everyday is a good day when you paint
I believe
I believe it will bring a lot of good thoughts to your heart.


不受任何限制,從相信自己開始。
你可以畫任何東西。唯一要做的,就是練習。

There are no limits here
Start out by believing here.
You can almost paint with anything.
All you have to do is practice.


這是你專屬的世界。你就是創造者。
在這張畫布上,有完全的自由。
相信自己可以畫,就因為你可以。

This is your world
You are the creator.
I have freedom on this canvas.
Believe that you can do it.
Cause you can do it.


 (完整歌詞

7/29/2012

認清自己的顏色:讀《企鵝飛比》

企鵝飛比(Fipps)打從出生以來,就在企鵝群裡格格不入,因為所有的企鵝都是灰、黑、白相間的體色,而飛比,不知是DNA出了什麼差錯,竟然有著色彩鮮艷的身體、各種花色的斑點。他的個性,好像也跟大家不太一樣。他喜歡玩倒立、耍把戲,也喜歡說好玩的故事,但是在他身邊的大企鵝和小企鵝都很嚴肅,覺得飛比是個怪咖,需要特別的管教。



可想而知,飛比很沮喪,也很困惑,他不知道為什麼大企鵝要把他隔離起來,關在小小的房間裡;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顏色這麼鮮豔,而他眼中所看到的企鵝世界卻都是單調的灰色;他不知道學校訂的那麼多規矩到底有什麼意義,而小企鵝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又為什麼不能玩耍……

每天夜晚,飛比會待在窗邊,望著天空幻想。有一次,天邊竟然出現了一艘彩色的輪船,船上有許多五顏六色、花紋鮮豔的動物。有大象、馬、獅子、豬,動物們熱情地對飛比打招呼。飛比覺得這艘輪船上的動物很有趣,心生嚮往,不過,輪船沿著天空開走了。

灰暗的日子持續著,灰企鵝對飛比的打壓也持續著。飛比很不開心,他不想跟那些灰色小企鵝一樣,每天乖乖坐在教室裡,盯著「小螢幕」學習。他不想什麼事情都是在別的企鵝要求和規定之下去做。他好希望可以盡情玩耍、嬉笑、吵鬧、學習好玩的事,可是這些事他都不能做……有一天,飛比發現自己身上的彩色斑點,其中兩個竟然變成灰色的了。難道,飛比生病了嗎?會不會,飛比也將變得跟其他企鵝一樣灰暗而且了無生氣?

有一天,當飛比又站在窗邊眺望,他發現彩色輪船來到了他的窗前。那隻彩色的小豬跟飛比打招呼,還邀請飛比到船上來玩。

飛比很想加入這群生氣蓬勃的動物們,跟他們一起玩耍,可是他要怎麼上船呢?他又不會飛。老師曾告訴過飛比,企鵝是不會飛的。

「勇敢的飛吧!只要你真的想飛,就會飛!」輪船上的動物們呼喊著,鼓勵非比。

於是,飛比用力拍動他的「翅膀」,在恐懼和勇氣交雜的心情下,飛上了輪船。太棒了!這奮力的一小段飛行,讓飛比脫離了灰色的世界,來到彩色的世界,一個似乎比較適合他的世界。

在灰色的世界裡,有兩隻灰色企鵝看到飛比上了輪船,氣得大吼大叫又直跳腳。如果可能的話,飛比再也不想回去了,他想留在彩色的世界裡,探索這個充滿活力又有無限可能性的新國度!

讀《企鵝飛比》這個故事,會令人想到《醜小鴨》。企鵝飛比和醜小鴨同樣都身處在外表與同儕格格不入的環境中,同樣都遭受同儕的嘲笑和排擠。兩則故事不同的是,醜小鴨後來長大,發現自己其實是一隻天鵝,於是振翅高飛,回到自己的族群當中。至於企鵝飛比,雖然顏色與眾不同,卻跟同儕一樣都是企鵝。他後來選擇離開自己的族群,找到顏色跟他同一國的其他動物,從此開始新的生活。

無論是鴨子還是企鵝還是人,故事想要傳達的訊息很相似:你可能會因為某些特質與他人不同,而被眾人視為怪咖。如果你沒有受到主流或權威的認可,那麼很可能就會遭到排擠,甚至嘲笑和否定。你可能會被隔離,也可能選擇自我封閉。即使你很認真又努力,也沒有人會肯定你。如果你犯了錯或犯了眾怒,所受到的懲罰可能會加倍。總之,日子不好過。在這種處境之下,該如何自處呢?

《醜小鴨》的故事安慰讀者:沒關係,你跟這些人並不是同一國的。這些人是比你低一等的(不會飛、叫聲又難聽的鴨子)。忍耐吧,總有一天,世界會還你公道的。

《企鵝飛比》的故事則鼓勵讀者:不管你比別人漂亮還是比別人醜,你都有可能成為被排擠的對象。這些人明明就是你的同類(企鵝),卻仍會毫不容情地攻擊你。遺憾的是,不管你等多久,你都不會變成別的動物,你永遠都是企鵝。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忍耐,也不是等待,而是認清自己的顏色(特質),以及找到跟你顏色相似(志同道合)的同伴,不管他們是不是企鵝。

這樣的兩個故事,哪一個比較能支持到你?

兩個女子的二子坪消遙遊

突然很想上陽明山走走~~

* * *

上週日力邀兔姐跟我上陽明山。

學生時代健步如飛的兔姐,如今已變成早上起床甚感困難的夜貓子。因此這次的行程是排在中午出發。

今年的秋天不知道是怎麼了,天氣特別好,每個週末上山都覺得天恩浩蕩!不過更令人讚嘆的是,每次上山,即使來到同一個地點,感覺也有些不同。或許是因為感官已經半關閉的我,開始一一啟動感覺吧。

這次的目標本來是大屯山,不過不曉得是意志薄弱還是時間不太夠的緣故,我們決定去走二子坪的步道。

規劃完善的步道上,有著簡直是川流不息的遊客。許多人攜家帶眷,還有寵物狗同行,好不熱鬧。看來這條步道不會難走。不過我還是拉開前兩天去登山友買的登山杖(專業級,據說是爬高山用的,還有防震功能),煞有介事地展開這杖兒的處女秀。

最近幾次去山上走,看到滿多人用登山杖。其實我並不確定這東西的功能如何。然而上回誤登七星山的經驗讓我覺得自己需要在爬下坡的時候有個支撐的力量,可以減少滑倒的機會。而之前南勢角的「K」山之旅更讓我覺得,需要有根登山杖在手,防禦野狗的攻擊(並不是說野狗一定會攻擊人,只是當牠們成群吠叫或突然接近我的時候,實在很難判斷會發生怎樣的事)。

當然,以上這些理由都不足以說明為什麼我需要買專業級的防震登山杖。只能說,或許哪一天我突發奇想決定去爬雪山或玉山的時候,就不需要再買一根新的登山杖兒啦!

回到二子坪。兔姐薑是老的辣,雖然頹廢好幾年了,皮拉提斯也沒有認真做,體力還是不容小看。我們邊走邊聊天,感覺還滿輕鬆。於是一路深入,憑著前中年女子不服輸的個性,終於走到「面天池」。

雖然有「池」之名,但是看不到任何一灘水。一方寬闊的山凹裡面,長了些長短不一的草,還有幾個人躺在草地上曬太陽。清風吹來,幸福無比。看來,夏天的時候還可以來一次,說不定那時就會有水了?

回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小小插曲。我們在某一段筆直的步道上,迎面遇上一群男女,七、八個?距離他們還有幾十公尺的時候,我隱約感覺到,這群人頗有一點逼人的氣勢,還跟兔姐開玩笑,要跟黑道火拼囉。等到跟對方走近,那群人中的一個男子開口跟我們問路。說不上來,我覺得這個人很特別,真的有點像大哥,而且是那種乾乾淨淨,動刀的事都交給下面人去做的那種大哥(你可以把他想像成外省籍的陳松勇)。大哥問完路,還問我們要不要跟他們一起走,說是我們可以搭他們的便車。結果我們還沒答腔,旁邊另外兩個男子就帶著笑意,有點無奈的搖搖頭,似乎在說「大哥,別鬧了!」。

真是很有趣。其實我很想問大哥:你們是開遊覽車上山來的嗎?

總而言之,這次感謝兔姐同遊。下次還要一起去哦!

動物可以教我們的事

最近聽到一種說法:
動物其實比人類深諳「活在當下」的道理。


動物不會沉緬於過去、悔恨著過去,
動物不會憂心未來、期待未來,
動物看的聽的感受到的,就只是當下,
接受當下一切的事物,無論喜歡或不喜歡。

光是這一點,就值得人類跟動物學習了吧。
被過去綑綁的人,
被未來牽制的人,
拖著沉重的情緒腳鐐,在自己裡面監禁著,
一心巴望小窗外陽光的同時,
不會發現牢門其實沒上鎖。

當庭釋放,或者無期徒刑,
法官其實是自己。


羊不會擔心明天的天氣好不好。


羊不會擔心自己的影子好不好看。


羊不會擔心瀏海是不是該剪了。


你,擔心什麼?

誤登台北市最高峰

這是一場誤會。但也多虧是一場誤會,否則我斷不可能以這種方式登上台北市最高峰……

自從決心要以步道健行作為今秋的主題活動之後,不但把行事曆上每個週休二日註記寫上「步道」字眼,每到週末更開始盤算要前往的目的地。

某個星期天,本來已跟朋友約好要去健走一番。可惜老天不捧場,一早就下起雨來,過了中午還是一片陰霾。朋友擔心天雨路滑,只好取消活動。

不過,看著窗外太陽時而露臉,心想或許陽明山的步道會好走得多。

憑著一股想爬山的熱情,以及上次獨自前往擎天崗的美好經驗,我速速收拾背包,帶著兩週前買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旅遊導覽》,跳上公車,前往陽明山。

手冊上提供了若干條步道健行的路線,翻來看去,選了一條,選擇的依據是:從聽過的地點出發,爬聽過的山,到達聽過的地點。

結果,陰錯陽差的選了七星山。

設定的路線是從小油坑出發,爬上七星山,然後到七星山東峰,經夢幻湖,最後到冷水坑,然後就可以搭公車下山。

在公車總站下車後,立刻轉搭108遊園公車,公車先繞到大屯山那邊,當時我還心想:大屯山是最高峰,嗯,等我準備好了再來挑戰它。

繞了二十多分鐘吧,終於到了小油坑,此時已經三點了,而且一下車頓覺霧氣濃重,風吹得狂、氣溫也低到讓人有點擔心。說真的,我開始猶豫了,該不該在此時上山去呢?

到服務中心詢問,說是由此到冷水坑大約需一個多小時。一個多小時,聽起來還好啊,我找不到卻步的理由。

問清楚步道的入口,就把皮繃得緊緊的向「上」邁進了。

沒料到,接下來的一個小時,真是對我個人的大考驗。

步道上沒幾個人。才下午三點,大家都回家了嗎?坡度算是有點陡,一階一階往上爬,步道兩旁盡是超過半個人高的芒草,在風中搖曳著。放眼望去,真的很美。在芒草原之間,裸露的深灰色岩石上,覆蓋著黃色的琉化物,有好幾處更冒著硫磺煙。煙氣飄飛過來,哇,嗆的,我已經開始喘了,要是吸進這些硫氣,昏倒也不希奇!

風又冷又強,意志開始動搖。想到自己體力又不是很好,何苦一個人跑來爬這麼「冷」的步道?抬頭望,山頂看起來還好遠哪!真的要上去嗎?

真的要上去嗎?

心底不斷冒起這個問題。

不時停下來喘口氣、喝口水,猶豫著要不要上去,可是回頭望下瞧,離自己出發的小油坑也已經有點距離了。我讓自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一開始因為不服輸而勉力往上爬,現在是連原路折回的勇氣也有些不足。圍繞在四周的景色,從「酷」變成「寂寥」,突然有一種感覺,這是一種我不曾經歷過的孤獨。

這不是一個人在深夜三點的房間裡敲打電腦鍵盤的那種孤獨。
這也不是一個人鑽進電影院,和一屋子陌生人同哭同笑的那種孤獨。
這也不是和心愛的人分手之後,未來暫時變得空白的那種孤獨。

就在離城市不遠的山林裡,面對著天空,面對著雲霧,面對著長年經受風霜雨雪的草木,以及不知道從什麼洪荒時代就開始冒著熱騰騰硫氣的這座火山,我感覺到,自己是渺小的。

這種渺小的感覺夾雜著恐懼。

不管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我都必須克服心肺的不舒服。

在拿不定主意的心情下,我還是一步一步向上走。所幸的是,每走一段路,總是會遇到兩三個遊客,讓我稍微安心一點。

就這樣走了約一個小時,終於,轉了一個彎之後,踏上了七星山頂。

好樣的!我真的到了!

等一下,這裡竟是陽明山的最高峰?標示牌的第一句清楚寫著1120公尺。

錯愕的我,帶著一股戚然的喜悅。這不勝寒的高處啊,居然就這樣走到了。真是一場好笑的誤會。

接下來,可就是下山的功課了……

7/27/2012

健身房體驗第15週

經過近兩個月被感冒惡整之後,最近終於回復到接近痊癒的狀態,可以開始過新的生活了。原本被病痛搞得心灰意冷的情緒,也慢慢地恢復過來。

於是,在健身房的鍛鍊以穩健的節奏持續進行著,而這星期,教練聽說我感冒剛剛才好,一副難以置信的驚訝模樣。他說這是他聽過感冒最久的案例。看吧,我也能做出令健身教練佩服的事情啊……

在這段時間裡,除了自己鼓勵自己,以及繼續被同學和教練督促之外,其實我還從知識中獲得了一些力量。我在某一本書中讀到有關運動科學的研究發現,了解到身體其實會「騙人」。

不知是否有人跟我一樣好奇,為什麼有些人似乎完全沒有「運動細胞」,但有些人卻又能夠跑完馬拉松全程、參加鐵人三項(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甚至還可以跑所謂的超馬(100公里馬拉松)。難道,人生下來就是那麼不平等,體能狀況可以差如此多嗎?以我自己來說,也不算沒有運動細胞,但為什麼跑步不到10分鐘就覺得腳快癱掉?仰臥起坐做個20下就覺得腹肌快要斷裂?伏地挺身做個十幾下就覺得手不是自己的(只有疼痛是自己的)?這真的是體能的限制,還是純粹自己的意志力不夠?

或許兩者都不是。我在書中讀到一種說法,該說法主張身體的感覺其實會矇騙我們,讓我們覺得自己真的好累,覺得體能的消耗已經到達了極限,必須馬上停下來休息才行,甚至還會認定如果不休息,身體將可能受傷或累癱。當我們停下來休息,身體才能停止消耗能量、身體所遭受到的壓力也才能解除。然而,這並不代表此時我們真的已經瀕臨體能的極限。

其實,根據科學研究的結果,只要我們重新整頓思緒,要求自己(的身體)繼續運動,身體還是可以做得到(儘管疼痛也仍然會持續)。雖然身體的出發點是為我們好,但是若我們因此就頻頻停下來休息,恐怕體能也無法進一步提升。

覺得精疲力竭,或是感受到瀕臨極限的疼痛,這種經驗,相信每個從事運動的人都會有。我的跑步精神領袖、作家村上春樹,是用「痛是難免的,苦是甘願的」這句話來激勵自己繼續向前。這句話對我來說倒是沒什麼效果,現在每次遇到想放棄休息時,我會告訴自己:「這個疼痛或疲憊的感覺是騙人的。我可以繼續跑(做)下去沒問題。」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只要試著告訴自己「再跑3分鐘」、「再撐幾下」,往往就會突破那個體能極限的幻覺。

當然,這也不代表我可以去報名參加馬拉松了。只不過,像這樣多撐個幾下,就足夠讓自己破解身體的幻覺,排除心理的障礙,有繼續向前邁進的力量。

這,換做人生的其他面向,好像也一樣?

7/26/2012

小朋友的心事不難猜:來聊一下接線人生8

專線電話接多了(六年多),不免會自個兒進行一些歸納和統計,產生對兒童行為模式的一些(未經科學證實的)理解。

例如,我發現,只要有小朋友叫我猜猜看他們唸幾年級,我發現他們都是唸四年級。至今我還不知道為什麼小四生特別喜歡叫別人猜他們幾年級。這是個謎~

我也歸納出,如果有國中男生打電話來,試圖跟值日生聊天,他們通常想聊的話題都跟性有關。其中一些人會堅稱自己還是小學生(儘管已經變聲了),而如果值日生真的給他一個機會聊聊看,他想講的還是性。(雖然沒有絕對的分野,不過國中生談到性的態度和反應,與小學生的態度和反應是不太一樣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小朋友打來時不出聲。不出聲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之前我也提過,值日生這時候必須設法引導小朋友進行對話。如果初步判斷小朋友是想要講這通電話,只不過好像在遲疑,那麼值日生就會更進一步地引導。

這時,我會假設小朋友是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自己的心事。也許覺得害羞,也許不善於表達,也許正深感困擾或難過所以心思紊亂。而接下來就是要猜猜看。

假設小朋友沒掛掉電話(表示有意願聽值日生說或考慮要說話),但還是沉默著。

「小朋友是不是有什麼事情想跟值日生說?」

假設電話那頭繼續沉默。

「那值日生來猜猜看哦,小朋友是不是有什麼煩惱的事情呢?」

如果繼續沉默,就可先認定真的有煩惱。

「那值日生再猜猜看哦,這個煩惱是發生在學校的嗎?」

我曾經遇過有小朋友願意回答,是學校。

「是在學校發生的事啊!那值日生再猜猜看哦,會讓你這麼煩惱的事情,是不是跟同學有關的呢?」

我也曾經透過這個方式引導小朋友開始講自己跟同學之間發生的事情。

這類小朋友通常(非全部)個性比較不是外向和開朗那種型,在人際關係上比較被動,也就是常等著別的同學來跟他們連結、做朋友。所以一旦與同學發生了衝突,或遭到同學的疏離、排擠,他們會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另外,對於與同學之間的衝突,他們可能會有錯誤的歸因(比較容易認為問題是出在對方),而看不見自己的盲點。

話說回來,我會猜「學校」和「同學」這兩個關鍵詞,憑的並不是直覺或靈性,而是實際的數據。兒童福利聯盟曾於2002年針對小朋友來電內容進行統計,發現最常來傾訴的煩惱正是人際關係和課業壓力,其次才是家庭問題。(詳見新聞報導

「兒童煩惱排行榜的第一名是學校和同儕,詢問量占所有問題的一半以上。兒福聯盟分析,孩子的煩惱來自人際關係和課業壓力,其中人際關係幾乎是從學齡前小朋友到高年級兒童的共同問題,對中高年級兒童的困擾程度比低年級兒童高許多。」

所以,此處的猜心事並不是憑空亂猜的。

說到這裡,我實在很想提醒家長們,平時除了督促孩子做功課、考好成績,有必要花點時間關心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係,畢竟這才是小朋友主要的煩惱。不管您的孩子EQ高不高,都還是有可能在學校莫名其妙就被同學排擠(似乎玩排擠遊戲是人類幼獸的本能,大家小時候應該也都遇過。這世上就是有人會沒事叫其他人別跟某個人玩)。遇到這類狀況,如果孩子不懂得應對,或因此喪失自信,或因此過度反應,都會形成莫名的生活壓力。這樣的壓力有可能導致孩子不快樂、不想去上學、成績退步等等。

其實每個小孩子都是在邁向成熟的半路上,因此本來就不可能待人處事圓融。同學之間發生衝突,對孩子來說正是鍛鍊EQ以及人際技巧的好機會。如果孩子從小在家庭環境中就有機會演練其中部分的技巧,等於是有所準備,等到進入學校之後,就不至於把同儕間的衝突看得太嚴重,也能做出較適當的因應了。

有緣千里,電話相逢:來聊一下接線人生7

每次跟別人聊起兒童專線志工的工作,大家的反應多半是驚訝和好奇。驚訝是因為這種志工的性質還滿特殊的,有些人根本沒聽過,好奇則是因為人們會想知道跟(陌生的)小朋友聊天是什麼感覺,以及電話裡都在聊些什麼。

其實,國內早有不少免費或付費的電話專線,可提供給需要諮詢或傾吐心事的民眾撥打,例如張老師專線、觀音線等等。兒童專線,由於對象鎖定在小學生,使得這個專線多了一種歡樂的氛圍,畢竟,還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不至於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人生困擾或糾葛。兒童專線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在解決小朋友的心理問題,而是在小朋友放學之後的這段時間,發揮陪伴的功能,鼓勵孩子們分享開心或不開心的生活經驗。(話雖如此,偶爾遇到小朋友有特殊的問題,如疑似家暴或自我傷害等,還是會由專人進行處理。)

專線志工可以透過電話聊天,隔空旁觀小朋友生活的某些面向。這其實是滿難得的一種經驗,為什麼呢?雖然在我們生活週遭,到處都有小朋友,而且還有跟他們面對面實際接觸的機會,但是透過兒童專線所接觸到的小朋友,其背景和生活經驗往往比較多元(這沒有比較好或比較壞的意思)。

來電的小朋友,是來自全省各地,他們不見得像我所認識的一些台北小孩。台北小孩的生活有比較明顯的都會性,許多台北小朋友熟悉的事物是電視、網路、安親課輔班、五花八門的消費商品和娛樂資訊等。至於居住在台北以外非都會區的小朋友,生活的樣貌可能就稍微不同,例如他們可能家裡還沒有上網設備、他們會去同學家玩或在家附近騎腳踏車、他們放學之後往往不會立刻回家或去安親班、他們成群打電話來專線的機率也稍高。

事實上,會打來專線聊天的台北小朋友比例並不是很高。這應該是因為兒盟刻意針對偏遠鄉鎮的學校宣傳這個專線,因此來自花東、雲嘉南、屏東等地區的小朋友來電反而比較多。

這種生活背景的差異,有時候真的會造成某種城鄉差距,使得我們跟小朋友聊天的時候必須保持敏感度。記得有一次,某個東部的小朋友跟我聊到他喜歡羅志祥。小豬我知道啊,而且我還參加過他的簽名會,因此我很熱切地詢問小朋友,是喜歡小豬唱歌還是跳舞?有沒有看到他演唱會的新聞報導?結果,那位小朋友竟然沒什麼反應,好像答不出來。我這才想到,或許這位小朋友所閱聽到的影藝資訊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多,甚至也不常看電視。有可能他認識和喜愛羅志祥,是透過同學們在傳唱的一首流行歌曲,因此,若跟他聊小豬的演唱會,他根本會一頭霧水。換句話說,一個台北小孩喜歡羅志祥,跟一個花蓮小孩喜歡羅志祥,兩者對同一位偶像的印象和認知可能是相差很多的。

除了可能的城鄉差距之外,小朋友基於生活經驗的不同,也會有各種差異。例如有些小朋友雖然是低年級,卻能說善道(令人懷疑他們有沒有謊報年齡),而有些小朋友雖然是高年級,卻有點拙於表達,甚至會聽不懂值日生說的話(有可能他們的社會互動機會比較少)。有些小朋友可以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說出來,有些則會比較遲疑。

有些小朋友會很想跟值日生建立更親近的關係,因此會一直追問值日生的真實姓名、年齡、手機號碼等資料,但也有些小朋友基本上不太在意跟他們講話的是誰,所以打來都只顧說自己想說的事情。還有一些小朋友會很熱情地唱歌給值日生聽(基本上算是盛情難卻,無法拒絕……),我還接過一通電話,電話那一頭有個小樂團演奏好幾首曲子給我聽,很酷吧!

每通電話的時間短則一兩分鐘,長則幾十分鐘,遇到不同類型的小朋友,還真得拿出敏感度以及反應靈活度,以便能達到傾聽、同理以及陪伴等等目標。雖然我不知道訓練這種敏感度可以做什麼用,不過藉由這個難得的機會,某種程度上能夠探觸到台灣各地區小朋友的生活樣貌(雖然不具有代表性),感覺好像跟這個世代的小朋友有了某種隱隱的連繫似的。

7/25/2012

有錢人說的跟你不一樣:讀《有錢人的口頭禪,貧窮人的口頭禪》

口頭禪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大概沒人進行過客觀而科學的研究。不過相信大家都同意,那種常常說「沒問題!」展現領袖氣質與行動力的人,的確比較受眾人的信任和歡迎。至於老是把「不可能」「做不到」這種話掛在嘴邊的人,我們也不知道該拿他們怎麼辦。(話雖如此,我自己也不時會這樣講呢,要留意啊~)

有錢人的口頭禪,貧窮人的口頭禪》這本書的主題就是告訴我們,哪些口頭禪能讓人生變彩色,哪些又會讓人生變黑白。而作者齋藤一人有什麼資格要我們聽他的?他是日本「唯一連續12年名列十大納稅人排行榜,創下日本的最高紀錄」的大大有錢人呢。他只有國中畢業,靠著經營漢方化妝品及健康食品,每年賺進幾十億日圓。我想就算把他推薦的口頭禪每天配水喝,恐怕也無法完全複製他的成就(哇,我又在說「不可能」了)。放下所有的評斷,姑且看看作者怎麼說。


齋藤一人認為,人除了有錢,還要有健康的身體和善良富足的心,才能達成所有的願望。而且他認為「上天賜給我最棒的禮物就是,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感到幸福」。書中共歸納出四個法則:千遍法則、均衡法則、加速法則、七十八分法則。循著這四個法則,就能獲得財富和幸福。

作者指出,召喚財富及幸福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首先是面帶笑容,讓別人喜歡你,讓別人開心,因為笑容能讓一切往好的方向發展,想法會變得正面積極,業績會蒸蒸日上,工作也會變順利。
◎其次要讓別人覺得他們自己很重要。多多稱讚、感謝別人,讓別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
◎再來要說好話,讓我們的心變得清澈。心就像一個杯子裡的水,說好話就是往杯子裡倒清澈的水,說負面否定的話就是往杯子裡倒混濁污穢的水。要讓污濁的水變得清澈,就要不斷說好話,讓這杯水愈來愈清澈。心裡裝滿混濁污水的人,不可能過得幸福。這就是為什麼要講「有錢人的口頭禪」。

齋藤一人認為,語言是有魔力的。平時不經意說出口的話,會決定一個人的行動與生活方式。而說出口的話會化為能量,最後回到自己身上,而且會擴大好幾倍。所以要說好話。當你不斷說出好話,你的思想以及行動也就會自然跟著改變,變得正面積極,而成功的機會也會被你吸引而來。這有點像吸引力法則吧。

「有錢人的口頭禪」共有四句,要盡可能常常講:

◎「我真幸福啊!」這樣說,幸福就會隨之而來。實現願望的機會也會來到。
◎「只要肯做,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如果不做,就不可能做得到!」這樣對自己喊話,可以激勵自己確實把握伸手可及的機會。而且讓人不知不覺變得積極起來。
◎「我真富裕啊!」將會帶來富裕的智慧。
◎「運氣真好!」召喚好運的話。相信自己運氣好,好運自然跟著來。


知道「有錢人的口頭禪」之後,也要知道「貧窮人的口頭禪」,慎防不小心把污濁的水倒進心裡頭。會帶來貧窮的口頭禪有:「我真是糟糕。」「做什麼事都不順利」「唉,沒錢啊……」「你怎麼這麼不用功?」「你真是沒救了!」「靠這點薪水過日子真辛苦。」「沒有錢,所以哪兒都去不了。」「不知道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心裡真不安。」擔心的話不可以說出口:「要是被裁員就糟了。」「真怕兒子將來沒出息。」其中,發射「貧窮波動」的人,特別喜歡說錢的壞話:「錢不是萬能的。」

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到許多滿有意思的觀念,值得細細品味、思索。

◎努力反而是邁向不幸的第一步
成功和努力(心不甘情不願做自己討厭的事)沒有關連,因此光是拚命努力絕對無法成為有錢人。上學讀書和運動,往往讓人養成努力的壞習慣,也就是勉強自己去做討厭的事。記得不要說「我要付出五倍的努力」,而是說「我要讓營業額提升五倍」並且說滿一千遍。

◎學習是好事,但是勉強努力就沒有意義
多讀書、多學習,腦中有愈多材料,就容易產生靈感。現在正是讀書的絕佳時機,可以拉開跟別人的距離。

◎嗓門比較大的人,未來比較美好
成功人士通常都有大嗓門。充滿活力朝氣,大聲說「是」的孩子,會有更多機會幫助他人,得到無可取代的經驗。

◎受人之託是神賜的禮物
運勢變好之後,受人請託的次數會暴增。面帶笑容答應別人的請求。積極助人,就有機會不斷學習新的事物,累積各種經驗,自己專精的領域就會增加,終致找到自己偏愛的領域,而且能在他人心目中得到良好的評價。

◎名校畢業生不適合做生意
在學校學的東西是硬性物質(方程式和化學記號),對事業和生意沒有幫助。社會上真正有用的東西是靈感,是讓人放鬆心情的笑容、客套的場面話等等。所以某種程度上,「沒用的傢伙」反而比較容易成功。

◎免費得到的資訊沒有價值
沒有價值的資訊不能創造財富。看電視、免費借來的書,無法真正內化為自己的學識。

◎國稅局是福神
國稅局只找有錢人,被國稅局盯上,代表生意做得好,而國稅局找上門之後,營運還會愈來愈好。納稅讓社會建設更好。與其心不甘情不願,不如開心繳稅。與員工共勉:「今年大家一起努力成為納稅冠軍吧!」

◎輕鬆增加營業額的方法
說出目標「我要把營業額提高x倍。」有具體的目標,你就會開始思考達成的方法。把自己和目標之間繫上繩子,沿著繩子前進,不知不覺就會達成目標。而且中途就會接二連三發生好事,讓你前進的速度愈來愈快,最後以驚人的速度達成目標,這就是「加速法則」。這種滾動現象只會發生在積極樂觀的人身上。

◎人生不需要反省
人本來就不完美,就算失敗了,也不必覺得不甘心。完美主義者會指責自己和別人,常常討人厭。抱持不完美主義,稱讚自己好的一面,就有自信迎接所有挑戰,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情緒低落。父母也要注意,指責孩子,會讓孩子害怕失敗。

◎同情別人時,請說正面積極的話
貧窮波動:「真可憐,你還好吧?」要加上「有很好的特效藥,別擔心。」貧窮波動:「被裁員,很辛苦吧?」要加上「只要身體健康,工作到處都是。」

◎任性的女人比較有魅力
女性要受到男性的喜愛,只要像他們的媽媽就行了。開朗又引人注目的醜女反而比較受歡迎,因為她們充滿自信,連缺點都顯得迷人。

◎男性成為萬人迷的口頭禪
「沒問題!」展現領袖氣質與行動力,令人安心。成為有行動力的男人,全心投入工作,主動積極。不要追著女性跑。不要當好爸爸。對老婆要大方。

7/24/2012

不要小看星期天:讀書會小說《星期天們》

這是第一次讀吉田修一的小說。之前很紅的《惡人》,電影和小說我都沒看過,不知道是否很可惜呢。至於《星期天們》,有個很文學感的書名,翻開來便有一種迫不及待想往下讀的心情。


先說我的結論好了。我覺得這部小說應該不是作家的代表作。它雖然經過用心構思與布局,但不免透露著一種小品的氛圍,也就是,看起來不像是創作火力全開或無意間驚喜大爆發的作品。不過這也沒什麼不好。大作有時給人壓力沉重,不如小品容易親近。

整部小說共分成五個短篇,都與星期天有關,例如第一篇的標題是〈星期天的電梯〉,第二篇是〈星期天的受害者〉。此外,每篇之間似乎又以某種隱約的關連串在一起:第一篇故事中的一對離家出走的小兄弟,到後面的幾個故事中又會再度出現。其實這種架構的設計並不是首創,許多作家都會這樣用。像之前寫過心得的奧田英朗的《六宅一生》,是把前一個故事裡的某個配角,在下一個故事裡變成主角,衍生出另一段故事。又如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是用魔術師的形象來串連整部短篇小說集(心得在此)。每位作家的操作手法不太一樣,呈現出的小說風景自然就不同。我覺得《星期天》的鋪陳還算不錯,會營造出一股輕微的神祕與懸疑感,讓讀者好奇的情緒逐步累加上去。

星期天們,顧名思義,就是有好幾個星期天。這好幾個星期天不見得是指特定的某一天,但分別是由不同的故事人物所經歷和體驗。在閱讀之前,讀者不妨先想想,自己對星期天的印象和感覺是如何。

對你來說,星期天是全家歡聚的一天嗎?還是單身者孤獨寂寥,心中空蕩蕩到極點的一天?星期天是寧靜祥和,還是潛伏著未知的危險?星期天是一週的結束,還是開始?抑或是一種不得已的暫停?星期天該躲在溫暖舒適的被窩裡補眠,還是打包啟程,展開一場嶄新的冒險?

題外話:記得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曾在某本書中提到,他習慣從星期天下午開始一週的工作。當時讀到這個,感到相當的佩服,因為大前洞察到,許多人在星期天下午都正準備陷入星期一憂鬱之中,而他認為對治這種憂鬱的好方法就是直接上工啦……

回歸正題,《星期天們》給人的感覺,是寂寞疏離的,總讓人不由得聯想到已失落多年的日本:物質生活雖然看起來還不虞匱乏(不管是從事沒前途的工作或甚至失業了,日子總是暫時過得下去),但是已開始捉襟見肘(好像已經沒有夢想、理想躋身的空間了),昔日富裕繁榮的景象不再。至於精神上與心靈上,更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空虛感(友誼與愛情的裂解、變質)。

這部小說的五篇故事分別捕捉了五個主角的人生風景:失業的三十幾歲知識藍領男子渡邊與醫學系女友的愛情、擔心好友安危而自己變得歇斯底里的女子夏生、喪偶之後特地前往東京喝喜酒並探視兒子健吾的老爸、命運總是遭受女人擺弄的田端,以及經歷過家暴之後重新找到人生目標的乃里子。前面四個故事,還真是把寂寞、疏離、無奈的人生速寫得到位,所幸,作家在最後一篇裡來了個急轉彎,讓乃里子摸索出一絲人生的寄望,而讀到故事最後的我們,心懸著懸著也終於有了個著落,不致墮入黑暗的深淵。

故事最後,那對流浪尋母未果的小兄弟長大了(為免爆雷,就不描述細節)。比起五篇故事裡的那些主角,這對小兄弟早就經歷滄桑,而現在反而有種篤定了。乃里子也有一份篤定。這樣的結局或許是在告訴我們,人生或許千轉百迴,人生可能把人甩到谷底,但是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人就從谷底漸漸爬升,來到始料未及的高度。在夜幕掩蓋這個星期天之前,保留希望給每一個人,對這部小說來說,或許是最好的安排。

一部好看,但還不至於令人拍案叫絕的短篇小說。

少一點錯誤常識,多一點聰明人生:讀《600則意想不到的錯誤常識》

生活在這個資訊又多又透明的世界,有時候我們真的會誤以為自己什麼都「能懂」--只要勤於搜尋,就能找到各種問題的答案。這個邏輯雖然沒錯,但如果每個疑問都得上網查詢一下才能得到答案,或許會有點來不及。舉個例,如果你現在突然流鼻血,該把下巴抬高或躺下來嗎?該用衛生紙把流血的鼻子塞住嗎?怎樣才能止血呢?正在流鼻血的時候,似乎不太方便跑到電腦前面去搜尋知識……

有些事,或許在書中讀過一遍記起來,還比較快!這本《600則意想不到的錯誤常識》,收錄了六百多則(德國)流行的錯誤常識,作者用簡短明晰的解說,一一破解錯誤常識的謬誤或誤解之處。讀過之後,我們就不必再隨便聽信各種城市傳說,也能夠輕易破解「檸檬的維生素C最多」「雞蛋一定要冰在冰箱」「飯後要立刻刷牙」這些似是而非的錯誤常識了。(我很有良心,這些錯誤常識的答案就在下面。)


流鼻血時要將下巴抬高
只是把下巴抬高,並沒有止血的效果,只是避免把血滴到衣服或地板上。血流入咽喉內,反而可能造成嘔吐或窒息的危險。比較好的做法是在流血的鼻孔中塞入一團棉球,把頭往前傾,輕壓鼻翼止血。另外也可以在脖子上圍一條冰毛巾或濕毛巾幫助止血。

過酸的食物會造成胃穿孔
這句話用來恐嚇小孩子很有效,不過其實胃裡頭的胃酸本來就是酸的(pH值可達3-4)。光是喝汽水這種碳酸飲料,並不會造成胃穿孔。胃穿孔的可能原因是酗酒、暴飲暴食等飲食習慣不正常所導致。

如果長期都吃得很少,胃就會變小
胃的形狀並不會改變,如果真的要把胃縮小,必須動縮胃手術。
長期吃得少,消化系統就會習慣少量的食物,一旦開始大吃大喝,就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覺得不舒服。這並不是胃變小而塞不下食物的問題。

蛋白質在蛋白中的含量特別多
蛋白質是首先在蛋白中發現的,但是蛋白中的蛋白質含量並沒有比較多,反而蛋黃中的蛋白質還比較多。肉類、魚類、奶製品、穀類、莢果類和馬鈴薯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雞的蛋黃顏色比較淡
蛋黃顏色越深,代表越營養?影響蛋黃顏色的因素是母雞食物中的胡蘿蔔素的多寡。在春天放養時,母雞容易找到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蛋黃的顏色就會比較深。到了冬天,只要在飼料中添加胡蘿蔔素,同樣可以使蛋黃的顏色變深。

蛋最好要冷藏保存,不然會有沙門桿菌
如果有留意過的話,會發現市場裡的雞蛋並沒有冷藏——蛋不需要冰起來。其實,冷熱交替的環境比溫熱的環境更容易助長沙門桿菌的孳生,因此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蛋經歷冷熱交替,例如從冰箱拿出來一段時間後,沒有烹煮又放回冰箱去。

檸檬有最高含量的維他命C
野生的水果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例如西印度櫻桃每一百克有3000毫克,奇異果有100毫克,綠色甘藍菜有105毫克。而柳橙和檸檬只有50毫克。

「無糖」指的就是不含糖
無糖代表不含蔗糖,但是卻可能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葡萄糖漿和代糖等。

走路比站著耗體力
根據經驗,你會發現站著讓人比較累。這是因為站立的時候雙腿一直在承受身體的重量。但是在走路時,每一步都可以讓另外一隻腳放鬆。

道歉只要一次就夠了
只說一次對不起,就認為對方應該原諒你?根據婚姻學者的研究,在每一句令人不舒服的話語之後,大約要有4次正面、帶有歉意的語句或動作出現,另一方才會打算原諒。

人會一夕之間滿頭白髮
事實上,已經長出來的頭髮,並不會突然變白,只有新長出來的頭髮才會是白的。那麼會什麼會有一夕之間掉髮的現象呢?心理性的掉髮,掉的是帶有黑色素的頭髮,相對的,看起來頭髮就變成一片灰白了。

飯後應該立刻刷牙
吃完東西就立刻刷牙,並不是最好的做法。因為食物中的酸會侵蝕琺瑯質,吃完東西馬上去刷牙,只會加強酸的破壞作用。比較好的做法是先漱口,把口中大部分的酸性去掉,過半小時之後,再將附著於牙齒的食物殘渣刷掉。

兒童專用食品特別符合兒童的需求
所謂的兒童食品往往比較甜、顏色比較鮮豔、奶味比較重,而且包裝都用可愛的卡通圖案,但是這些食品和兒童的生理構造並沒有關係。反而普通的成人食品,所添加的糖份和添加物還比較少。

心肌梗塞是一種富貴病
其實社經地位比較低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肌梗塞。因為這些人的生活條件通常比較不健康,飲食比較不營養,菸抽得兇,且很少運動,平均來說社會保障較少,生活上的壓力也比較大。

7/23/2012

這一生,是誰在守護著你?:讀繪本書《爺爺的天使》

世界上有天使嗎?

對這個問題會感到好奇的,主要是基督徒和小孩吧。大凡人們心目中的天使,總有著具體的形象和功能。形象上,天使似乎長得像人,但是背上多了一對翅膀(因此可以飛),頭頂多了一圈光環(因此有一種獨特的神聖感)。功能上,天使雖然不是無所不能,卻常常能夠幫助人躲避危險並帶給人啟發,充滿著善意與關懷。

雖然說,守護天使的形象深植人心,但到底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天使的存在呢?

或許,那個長著一對翅膀的天使是否存在,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或許是,你是否相信,有誰在你的一生中默默守護著你?

在《爺爺的天使》這本情節簡單卻寓意深遠的繪本當中,作者尤塔‧鮑爾(Jutta Bauer)所傳達給讀者的訊息便是,要走過人生這段長長的路途,或許真得有誰守護著你呢。


書中的小主角,他的爺爺已臥病在床,但是爺爺很喜歡跟孫子講他的過去。

爺爺也曾經是個小不隆咚的小學生,每天背著書包上學去。在成長的過程中,爺爺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事,有危險,有困難,可是他都化險為夷,安安穩穩地度過,不曾被車子撞傷、被狗咬傷、被壞人搶劫、被同學欺負。

後來,當納粹政權占領德國,爺爺也不像他的猶太人同學一樣被關到集中營去,不知去向。當戰爭發生,上戰場的士兵過著九死一生的日子,隨時隨地有可能喪失性命。至於在大後方的百姓,則飽受飢餓與匱乏之苦。

而這一切,爺爺竟都走過來了。在連番的困頓之中,他還是遇見了心儀的對象,結了婚,生了小孩,跟著變動不安的世界活了下來,最後甚至還有了孫子。走到人生接近盡頭之處,爺爺回頭望望,其實自己是很幸運的!相對於那些半途就失去蹤影、失去生命的同伴,爺爺知道自己的人生能夠走到這一步,絕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有多強。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真的有誰在守護著他嗎?

那個從頭到尾出現在爺爺人生畫面中,但是卻沒人注意到的,像天使的人物,一心一意地守護著他。我們該說她是天使嗎?她真的存在嗎?在書的最後,作者並沒有給我們解答。

所謂的守護天使,或許不是一種神靈,而是一個個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給予我們支持、保護、救贖、寬容與慰藉的許許多多人的融合。

有一些天使,只會在我們生命中出現幾秒鐘,但幾秒鐘就足以讓我們的生命扭轉。
有一些天使,始終陪伴著我們,而我們卻認不出他們天使的身分。
有一些天使,甚至透過帶給我們挫折,使我們領悟到人生中重要的事。

(本書獲2002年德國繪本大獎)

或許也要等到我們像爺爺一樣老的時候,我們才會一一想起那些曾經守護過我們生命的天使。到那個時候,我們才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的人生從來不簡單。如此不簡單的人生不是由我們獨自創造,而是來自許許多多守護天使的成全。

為什麼加入「遊戲因子」,世界就會改變?

雖然我自己沒有小孩,但是對於有小孩的人,我總是鼓勵他們至少要生兩個。這不是為了幫忙解決台灣少子化的問題,也不是寄望未來有多一點人納稅來養我這個米蟲,而是我個人認為,獨生子女「比較容易」被寵壞。

對於自己手中唯一擁有的事物,必定會多加珍惜且害怕失去,這本來就是人之常情。在只有一個孩子的情況下,父母(以及祖父母等長輩)很容易就會把所有的資源全部給這個孩子,即使過多了(寵溺)也不自覺。但如果生了兩個、三個,資源就會變得不太夠用(例如同一時間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其中一個身上),於是這時父母就會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分配資源才好。

只生一個小孩,孩子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是「獨家」,知道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無人可以取代。往好處看,孩子會深深知道父母只愛他一個人。但往壞處看,孩子有可能一再挑戰父母的容忍底線,以致一不小心就養成霸道、唯我獨尊的個性。

至於生了兩個或三個以上小孩的父母,當然並不是就比較好過。小孩多有小孩多的辛苦。不過也因為孩子數目大於一,而有了操作「槓桿」的餘地。以我哥哥嫂嫂教小孩的經驗為例,我發現他們常常(不自覺地)利用「競爭」來誘導孩子。

例如,每次媽媽煮好飯,叫孩子來吃飯時,孩子往往正沉溺在遊戲、電視卡通裡,根本無心他顧,不想走到餐桌邊來。這時,如果父母三催四請,又哄又罵,到最後往往搞到每個人都很火大,吃飯的氣氛差到極點。至於我嫂嫂,總是四兩撥千金:「小朋友們,來吃飯囉!(沒人反應)……快點來哦,今天有好好吃的XX哦!(還是沒人移動雙腳)……來,我們看看誰跑得最快,看誰先到餐廳這邊來!跑得最快的人獲勝哦!」此時,小孩子愈多愈好,因為只要有一個人移動了,其他人必然會跟上,因為啊,競爭是人的本能之一!

讀了《加入遊戲因子,解決各種問題》之後,深深感到這世界上還真的不能沒有遊戲因子,除了「競爭」之外,像「稀有性」「限時」「點數」「關卡」這幾個遊戲因子也十分常見,善加運用的話,不只可以增加生活樂趣,更可以激勵人們去做你希望他們做的行為(而不是用強迫、請求、欺騙等方式)。

獨生子女自然而然就能學會用「稀有性」(你們只有我一個小孩)來牽制家長。如果家長不打算再生一個,也不必因此投降,趕快導入其他遊戲因子來進行更適切的教養吧……


出版序言
有了遊戲因子,世界可以變得不一樣

在馬克吐溫的小說《湯姆歷險記》中,有一段經典情節:湯姆因為調皮搗蛋,阿姨罰他去粉刷圍牆。頂著烈日,湯姆無奈地對著看似沒有盡頭的圍牆,一點一點地漆著。更慘的是,別的小孩都在玩,湯姆卻不能;別的小孩可以自由活動,湯姆卻不能。當湯姆的同伴看到他在做苦工,紛紛跑來笑他。不過,鬼靈精的湯姆卻正經八百地宣布:牆可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漆的!這樣一說,粉刷圍牆反倒成了一項難得的活動。於是,好奇的小孩子一個接一個都想試試看,而湯姆也就順勢要求每個人拿玩具來交換這個粉刷圍牆的「特權」。

從這段故事情節,我們可以學到好幾件事。首先,一件原本無聊的事,可以因為當事人看待的角度改變,而變得很有趣。其次,可以讓事情顯得有趣的因子不只一種,例如人渴望自由,如果想玩什麼就能玩什麼,當然覺得有趣,但人也渴望稀有之物,如果能獲得稀有的粉刷圍牆機會,也會感到興奮。再者,覺得好玩的事,自然會讓人想去做。最後,人能轉變自己看事情的角度,同樣的也能轉變他人看事情的角度。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改變他人看待事情的態度,甚至驅動他人去做他們原本沒興趣做的事。

如果想讓事情變得好玩,想找出提升動機的方法,向「遊戲」學習是再適合也不過了。儘管教師與家長們習慣將電玩遊戲視為教育的天敵,但電玩遊戲比上學好玩的這個現象,豈不正說明了,遊戲機制裡有令人沉迷且樂此不疲的因子?孩子們可以玩電玩遊戲一下午,卻無法在課堂上保持專注五十分鐘;電玩遊戲Game Over時,孩子們總迫不及待地立刻重玩,為了破關廢寢忘食,但是段考若是考壞了,他們只會覺得心灰意冷,甚至排斥學習。

這樣的對比,在職場上也屢見不鮮。憤怒鳥、開心農場、臉書讓上班族樂於破關、按讚,但是在辦公室工作卻讓他們覺得「被關」,一心渴望著週末的來臨。

到底,遊戲有著什麼樣的魔力,可以激發人們挑戰的鬥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在粉刷圍牆的例子中,湯姆強調粉刷圍牆這件事的「稀有性」而引起同伴們的爭逐,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可以如何運用具有魔力的遊戲因子,讓生活中小至做家事、開會,大至個人成長進修、公司營運發展,都能變得好玩而使人躍躍欲試?以上這些問題,在《加入遊戲因子,解決各種問題》這本書中統統回答了。作者亞倫.迪格南從小玩遍各種遊戲,深知遊戲激勵人心也使人沉迷的威力。長大後,他從事數位策略的諮詢工作,驚覺成年人的世界變得好枯燥,於是開始思考,難道不能運用遊戲因子,改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體驗?

其實,在商業世界,成功的行銷活動背後早就含有遊戲因子:航空公司的常客里程酬賓計畫,是集滿「點數」換贈品的始祖;限量或限時的產品,很能引發消費者對「稀有」物品的瘋狂;舉辦各項比賽,可以激發人們的「競爭」意識;把購物金額達到標準的消費者升級為VIP,讓他們有通過「關卡」的成就感……既然我們允許商家把遊戲因子玩得如此爐火純青,為什麼父母、師長以及企業管理者,不願意善用遊戲機制,來增強學生與員工的動機,讓他們有更好的表現呢?

當然,想要靈活運用遊戲因子,首先我們必須翻轉對遊戲的負面印象。回到遊戲的核心本質,我們必須了解,人天生就是愛玩的動物,而人也往往是透過玩樂般的經驗,才學習到新的事物。

本書介紹了遊戲的十個組成要素,以及遊戲設計的九個基本步驟。更重要的是,作者教我們在生活中設計「行為遊戲」--把一個或多個遊戲因子(競爭、偶然性、時間壓力、稀有性、新奇性、關卡、社群壓力、團隊合作、點數等),運用在日常活動中,例如為學生訂定讀書計畫時,加入「關卡」的因子,每週完成預定計畫就可以晉級;要求家人分攤家事時,加入「競爭」和「點數」的因子,讓孩子們比賽,做家事累積最多點數的人,可以兌換獎品或某些特權;訂定員工的工作進度時,加入「社群壓力」的因子,讓人們不好意思拖累自己的小組而振作起來。

生活中,難免有些活動會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現在你不必再勉強自己「撐下去」,而是可以巧妙地加入遊戲因子,像湯姆一樣翻轉經驗,增強動機,改變行為!

7/22/2012

職場無正義?:忍氣吞聲是必修課

「忍氣吞聲」聽起來很落伍耶!現在還有人推崇職場阿信嗎?錢少事多的工作為什麼不能推掉?被人欺負或占便宜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反擊?……

即使現在很流行談情緒管理、談EQ,但是說到在職場上受氣的經驗,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大堆苦水。只不過,在職場上待久了不免會發現,忍氣吞聲還真是情緒管理的一大課題。

試想,如果在你目前任職的公司裡,有你看不慣的人,或是有看不慣你的人,你是否常會因此情緒上受影響、工作上受影響?

試想,在你曾經任職過的公司,你最後離職的原因,是否也多少與人的因素有關?

公司是由人所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情緒的交互激盪,而且老實說,真正個性成熟的人並不是那麼多,每個人幾乎都有「按鈕」,觸碰到那個按鈕,就會引爆每個人身上不成熟的情緒。情緒衝突的狀況其實有很多種,這次就來談,讓人生氣受辱的狀況。

人會生氣或感到受辱,往往是因為自尊心受到威脅。在職場上,無論是讓你戒慎恐懼的公司老闆、你覺得無足輕重的總機人員,還是你自己,每個人都想受到尊重。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不受尊重,就有可能反擊,包括暗地報復或公開宣戰。

舉個例子,甲同事受主管指示,要針對某個專案,召開跨部門小組進行討論。甲同事先透過電子郵件進行連繫,但是因為「疏忽」,沒有把會議通知寄給應該參與的乙同事。

開會那天,乙同事剛好有事不在辦公室,但是由於時間緊迫,甲同事遂決定在沒有乙同事參與的情況下照原定計畫開會,並且在會議中做出決議,分配好各部門要進行的事項。

如果你有職場經驗,一定知道,當乙同事事後得知專案小組在未知會他的情況下開會而且還做成決議,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乙同事會感到不受尊重是很正常的。他有可能一狀告到主管那邊去,要求推翻原來的決議,重新召開會議討論。若是無法推翻原議,他也可能採取消極抵抗,不配合決議的事項。別忘了,這項專案很緊急,沒有時間重新開會討論。跨部門的專案本來就比較具有挑戰性,時間上也常常比較緊迫,再加上這個溝通上的疏失,專案的進行就更是障礙重重。

如果你是甲,你會怎麼辦?
如果你是乙,你又會怎麼辦?
如果你是主管,又該怎麼辦?

「尊重」還真是一門不小的功課。過去當學生時,我們不常被師長尊重,所以沒有機會好好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不但不懂得如何在應對進退之間尊重他人,當自己不受尊重時,還會因為不懂溝通因應,而以不太恰當的方式反擊。

進入社會之後,這門沒機會修好的課,重新來到我們的面前。有時候我們會像甲一樣,做出令他人不爽、受傷的事;有時候我們會像乙一樣,感受到被忽略、被「不當一回事」。情緒出來了,不發洩不行;事情做不好,最後往往都是人的問題。

不管甲同事是故意,還是真的疏忽,使乙同事自尊心受損之後,通常很難用「一場誤會」、「請見諒」幾句話來彌補。甲必須有夠誠意的改善或補救措施。那麼乙呢?乙該忍氣吞聲嗎?

說真的,當自尊心受到威脅或傷害時,要忍氣吞聲真的很難,而且忍氣吞聲感覺上是懦弱、示弱的行為。但這裡的答案確實是:沒錯。你的反應可以視情況而調整,但原則上就是要以和為貴。換句話說,忍氣吞聲。

職場跟學校、家庭很不一樣的一個地方在於,職場不是讓人耍脾氣的地方。來這裡是要把工作做好的。過於激烈的情緒、過於負面的情緒,基本上在職場上是不受歡迎的。即便你有很正當的理由生氣,還是得把這份情緒調節到「微慍」的程度:大火變小火,小火變微火。

一定有人會問:當自己理直的時候為什麼不能氣壯?

最能說服你忍住的方式,就是親身經歷幾次後果。

在職場上,遇到這種狀況,過於激烈的情緒往往會模糊焦點。沒錯,據理力爭、一發怨氣的人,是可以爭到一次的公道,爭到對方的道歉,但是說真的,公道為何,相信大家早就了然於心了,實在不需要去爭。試想,當甲同事跟其他人說「別管乙了,我們先開會吧」時,難道大家沒意識到這樣做有欠妥當嗎?在那一刻,其實大家都知道。如果對方理虧,你大怒,然後他道歉,主管安撫你,這樣反而是便宜對方了。更甚者,如果你硬要爭公道,還會給人留下氣量狹小的印象,非常不值得。

那麼,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基本原則是先把你的火關小。莫讓過於激烈的情緒反應,擾亂了處理事情的思緒。但是也不需要完全把火關掉,畢竟過於寬容等於縱容。你可以利用微慍的火力,向對方或向主管提出抗議。原則是保持冷靜,把球丟給對方,讓對方提出個解釋。當你冷靜地等對方解釋,反而會令對方很緊張。或許對方真的是疏忽,那麼你就可以展現度量,在對方表達歉意時,回應以寬恕和諒解。如果對方不只是疏忽,你也可以讓事情的真實情況攤開來,讓主管們看見,這不但有助於釐清責任歸屬,也讓人留下你為大局著想的印象。

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夠暢快,而且火大的時候也不見得說忍就忍得住。好吧,實務上,往往是要透過嘗試錯誤來學習的,所以或許我們都是要經過幾次的大火燒燙傷之後,才會慢慢學會這微慍的藝術。

每隻寵物都值得這樣的對待:Christian the Lion故事

1969年,約翰(John Rendall)和艾斯(Anthony “Ace” Bourke)這兩個來自澳洲的年輕人,在英國倫敦的哈羅德百貨公司買了一頭小獅子,命名為克里斯俊(Christian)。克理斯俊跟這兩位主人培養了深厚的友誼。不過,隨著克理斯俊迅速成長,不但食量日增,也開始出現一些野性。約翰和艾斯心知不可能一直把克理斯俊當寵物留在身邊,也不可能一直把牠養在倫敦的公寓中,因此向非洲的肯亞政府申請,想要讓克里斯俊搬到由喬治‧亞當森所經營管理的保護區內生活。

克理斯俊野放後一年,由於牠的一隻獅子夥伴因故死去,克理斯俊似乎受到很大的影響。於是喬治邀請約翰和艾斯再來肯亞看看克理斯俊。不過他事先提醒這兩人,克理斯俊有可能已經不記得他們了。

在這一次訪視之旅中,約翰和艾斯來到保護區,他們站在野地裡,等候著克理斯俊的到來。只見克理斯俊緩慢地朝著他們兩人走過來。等到兩人忍不住大聲呼喚牠的名字,克理斯俊就像終於被喚醒一樣,朝著兩人衝去,並且用龐大的身軀擁抱他們。


這部重逢的影片片段被放上網路之後,感動了許多人。我想,感人的第一個原因在於,人們並不預期像獅子這樣的野生動物,即使小時候曾經與人親近,在分隔一段時間之後,竟還能留存著過去的記憶(以及情感)。若用人類的語言來形容,就是野生動物也有靈性。再者,看到影片中不管約翰、艾斯或克理斯俊都是真情流露,著實令人動容。

除了人獅重逢的片段之外,在網路上還可以找到有關這完整故事的專題報導,用A Lion Called Christian 當關鍵字搜尋,可找到相關影片。


從紀錄片和報導中,除了可以看到克理斯俊小時候可愛的模樣,以及和兩位主人的親密互動,還可以看到1960年代的英國倫敦。在當時,倫敦人流行把野生動物當成寵物(可能也因為這樣,哈羅德百貨公司才會有野生動物銷售部門。當時也還沒有「野生動物保育法」這類法令)。一個衣著光鮮的美女,牽著一隻花豹在街上遛,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約翰和艾斯養了克理斯俊之後,也是會帶牠出門去朋友家拜訪。於是,我們屢屢看到克里斯俊跟著兩位主人,擠在汽車的前座,行駛在車水馬龍的街頭……這幅景象,現在還真難想像!

從現在的眼光看當年,或許有人覺得,把野生動物當成寵物來買賣、豢養,實在很糟糕。不過,每個年代的社會氛圍與歷史背景不同,現在要批判過去,也沒什麼意義。對於這個故事,我其實滿佩服約翰和艾斯(以及他們週邊的朋友)為了把克理斯俊送到非洲,所付出的諸多努力。

當約翰和艾斯明白他們不可能一直養著這隻獅子,便開始思考克理斯俊的未來。其實一個最方便的選項是送給動物園。但是約翰和艾斯絕不願意看到克里斯俊被囚禁在狹窄的籠子裡過一輩子。他們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之下,採用了一個麻煩的選項,也就是向肯亞政府提出野放的申請。在等待核可的同時,他們開始陪著克理斯俊適應野外的生活,包括讓牠跟別的獅子見面。

克理斯俊自從小時候離開了爸媽之後,就沒再見過別的獅子。第一次跟一隻成年公獅子見面時(隔著鐵網),那隻公獅子對牠叫囂、威嚇牠,克理斯俊嚇得躲到主人的身後……但這就是必要的過程,因為將來野放之後,克理斯俊就必須自己去面對自然環境中的其他同類,以及其他物種。

約翰和艾斯為了這一趟重返野外之旅,把工作都辭掉,陪克理斯俊適應環境,並跟著牠前往非洲,在肯亞的保護區待了近一個月才離開。克理斯俊後來終於順利回歸大自然,而且組成了自己的家庭。

約翰和艾斯總共回非洲探望克理斯俊兩次。兩次牠都認得他們。現在事隔四十多年,克理斯俊應該已經不在了。至於兩位主人,也已經是有年紀的歐吉桑。他們為這段人獅情誼,創造了最圓滿的結局。

7/21/2012

當我們貓在一起:Simon's Cat 動畫影片

網路時代的好處很多,其中一個是,過去只能獨享或供少數人分享的事物,現在可以讓成千上萬的人輕易地分享。

以前,家中寵物貓的可愛,只有家人和親友能夠見識得到。有時候,透過作家或畫家的筆,還能夠藉由出書發表等,讓大眾欣賞得到。不過,這樣單純的時代幾乎可以說是已經結束了。

驀然回首,網際網路對大眾開放的時間好像也快20年了呢。現在,透過照片和影像,每個人家裡的寵物也有機會在網路上紅個15分鐘。這已經是稀鬆平常的現象了。

不過,話再說回來,寵物跟人一樣,能不能紅超過15分鐘,還得看條件夠不夠。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一系列的動畫作品Simon’s Cat,是由英國動畫家Simon Tofield所製作的。

Simon自己是愛貓人士,養了四隻貓,有一天他突然有了靈感,以貓和主人Simon為主題,繪製動畫短片,這些短片在網路上頗受歡迎,Simon後來也出了幾本書。片中的主角Simon’s Cat沒有名字,胖胖又毛茸茸的,牠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向主人要食物吃(begging for food)。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時間牠都是在做一些「全天下的貓都會做的事」:睡覺、抓蟲子、抓破家具、打破東西、妨礙主人工作、睡覺和看電視等等。影片中貓的行為以及Simon對貓兒的容忍(和無奈),相信只要是養貓或愛貓的人士都會感同身受和會心一笑吧。



這些動畫影片是由Simon自己繪製的,其中牽涉到大量的手繪作業,每秒鐘的影片需要12至25張的靜止圖,因此製作起來可說是相當的費時。另外,影片中沒有對白(主人有時會發出像豆豆先生那樣咕嚕咕嚕的說話聲,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英國的傳統),而貓的叫聲並不是Simon家裡貓的叫聲錄音,而是由Simon自己錄製的。

如果想到每部動畫的製作需要花那麼多功夫,而產出的成品幽默逗趣,每看一次都使人會心一笑,就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恆心和毅力。而同時,也要默默感謝網際網路給我們的便利啊~



三首小詩

1

把窗子敞開,春風才能進來作客
把心放寬,格局自然開闊
征服的疆域不嫌多,讓心靈靠岸的居所才是家
艷羨的眼光不嫌少,給自己的掌聲更重要
舉杯,暢談,言歡
因為慶祝,本來就是成功者的好習慣


2

所謂的美麗世界,
無非就是,每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都有你在
所謂的靜好歲月,
無非就是,歡笑與淚水的每一刻,我們一起走過
小小的人間哪,有我們攜手栽植的記憶,
一吋一吋地增長著
那樣閃耀光輝,那樣幸福滿溢


3

難道就因為多了一條散步的小徑,
城市的生活竟笛卡兒了起來
老樹的濃蔭下,暢談知性,
街燈的照拂下,絮語心情,
詩意飄進街廓,咖啡館裡的眼神很梵谷。
當影子終於相偕夜歸,
猶如調皮的孩童不想睡,巷弄裡奔逐
迷藏至夜的最深處……



7/10/2012

如何表揚誠實不貪的人?

近來,島內民眾對於公務員的索賄行為可說是深惡痛絕,媒體不斷延展案件的細節,幾乎無心他顧,因此至今頭條新聞都維持只有那一條。依照這幾年來的經驗,我想,索賄的當事人,以及還沒被揪出來的共犯(如果有的話),可能正在祈禱趕快有新的踢爆新聞出現,以便能把攝影機和記者引開……

大家可能都還在氣頭上,這些已經坐擁權位的人,豈可利用職務之便再貪圖鉅額錢財?雖然說榮華富貴人人愛,但如果一個社會裡有愈來愈多貪圖榮華富貴的人,可以想見公務員貪汙腐敗的事件將層出不窮,絕不是一串粽子綁得完的。

而話說回來,當拜金的風氣愈來愈盛,我們又如何逆轉趨勢,把禮義廉恥這四個字拿出來重新要求自己和別人?或許,這個社會需要給誠實廉潔的人多一點表揚。

國立澳洲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就做了一個示範。該銀行出資拍攝了一支影片,主題是「誠實不該被埋沒」(Honesty Shouldn't Go Unrewarded),最近甚受矚目,不到一個月的時間,YouTube點閱數已超過45萬人次。



拍攝影片的製作單位在一家購物中心設置了一整套的道具,包括大型液晶螢幕、失物招領櫃台、隱藏式攝影機等等。他們把一副太陽眼鏡故意放在購物中心門口不遠處的地上。只要有路人過去把眼鏡撿起來,就會被拍攝下來,而如果路人把眼鏡拿到失物招領櫃台去,櫃台的(偽裝)服務人員就會詢問路人的姓名,並且趁機偷偷地拍下這位善心路人的照片。

接著,就當著這位路人的面,好幾部大型液晶螢幕同時秀出這位路人的照片和名字,以及表揚的話(XX把眼鏡歸還)。這等於是給予當事人最即時的正向回饋,也是以最顯眼的方式表揚他們的誠實行為,因為除了路人本身,路過的其他人也都會看到。表揚的方式還包括把名字寫在蛋糕上,或是穿插在電視的新聞報導中(可能是設計的報導而不是真實的新聞報導)。

這種當場讓「拾鏡不昧」的路人獲得表揚的方式,看起來是製造了不少驚喜。被拍攝到的路人都面露驚訝,有的大笑,有的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該影片聲明,想要以此影片向那些誠實的澳洲人表達大大的感謝。

一家銀行花錢拍攝這樣的廣告,感覺是在營造形象。總的來說,邀請大眾一起來表揚或肯定具有誠實美德的人,並不是件壞事(總比鼓勵人大吃大喝或愛慕虛榮來得好),但影片的深度好像也只到這裡。把一副太陽眼鏡撿起來交給失物招領處,這種行為感覺上好像不是那麼具有挑戰性。再者,把路人的名字和照片大大地展示出來,這種表揚好像也有點表面。或許因為這樣,它帶給人的驚喜感和認同感,也就無法維持太久。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跟這部影片學習。當我們身邊有人做好事不求回報時,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有創意的方式來感謝他們!

愛有多簡單:看電影《罪愛你》

由暢銷小說《罪行》改編的電影《罪愛你》(Bliss),要在台上映了。


讀《罪行》,已經有一段時間,得知改編電影之後,一直很好奇,《罪行》中有十幾則短篇,為什麼導演多莉絲朵莉(Doris Dorrie)會選擇改編《幸運》這一篇呢?(我擅自認定這個決定權是在導演。)為什麼不是選《費納醫師》或《衣索比亞人》,這兩個故事既夠震撼,又相當發人深省呢!

或許,以《當櫻花盛開時》一片揚名國際的這位德國女導演,對於男女之間的純情愛戀比較有感觸,才會選擇這個結局相當撫慰人心的故事(她也因此片獲得巴伐利亞影展最佳導演獎)。觀影的過程中,因為已經知道這是來自一則真實故事,因此看了格外揪心(對我來說,如果是虛構的小說改編電影,我可能就沒那麼想看了。但這是個人偏好。)。電影的主要情節跟原著小說相似,所以以下所寫應該不會有爆雷的危險。不過令人驚喜的是,電影中增加了許多小說裡原本沒有寫到的情節和元素。例如此案件的辯護律師,在小說中是敘事者,但是在電影中,他既是敘事者也有自己的戲份。


伊莉娜是個在柏林街頭討生活的妓女,打扮俗麗,在這座繁華的大城市裡,沒人知道她的身世,更沒人知道她經歷過怎樣的坎坷。其實她來自歐洲某個政局動盪的國家,在某一次軍隊蹂躪了她的家鄉之後,她受到極大的創傷,父母也亡故了。她獨自來到柏林,潛居在廉價旅館裡,並以賣淫為生。她是個幾乎一無所有的人,尤其對於未來,她已沒有任何想望。

在街上攬客的時候,伊莉娜注意到一個帶著狗兒的年輕流浪漢卡雷,心生憐惜之意,便對他伸出友誼之手。漸漸地,這兩個遊走在社會邊緣、與幸福無緣的人,發展出相知相惜的愛情。

卡雷的出現,讓伊莉娜重新燃起對人生的一點熱望,開始想要留住這一咪咪的小幸福。她鼓勵卡雷去工作。她租了一間公寓,精心地營造兩人的生活空間,雖然為了生計,她得在公寓裡繼續接客賺錢。

有一天,一個熟識的恩客又來找伊莉娜辦事。那是個胖呼呼的大叔。胖叔爬樓梯總是很喘,而且一副工作過勞的模樣。他想藉由嫖妓來紓壓,只是沒想到,辦事到一半,他居然心臟病發掛掉了。胖叔突然斷了氣,把伊莉娜嚇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急匆匆地離開了公寓。

卡雷估計恩客已經離開,便回到公寓來,沒想到看見的是胖叔的屍體。他不知道伊莉娜剛剛做了什麼、現在人在哪裡,但他知道這事絕對不能被別人發現,否則伊莉娜一定會被警察抓走或被遣送離境。於是,也很驚慌的卡雷直覺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把屍體藏起來。但是胖叔這麼大隻,難以搬運啊……原本很怕血的卡雷,為了保護伊莉娜,拿起她不久前才買的切肉機,把這大塊頭的胖叔分成幾段,再運走……

這電影並非懸疑驚悚犯罪片,因此,素人的分屍行為很快就被察覺了。伊莉娜和卡雷都被警方逮捕。古怪的是,這兩人在分別接受偵訊時,都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並請求辯護律師設法幫助另一方。律師了解來龍去脈之後,一方面為這對男女的愛情所觸動,一方面根據屍體解剖化驗的結果,確定胖叔不是他殺,而男方雖然有破壞屍體的行為,卻是出於保護女朋友的動機才這麼做。

德國的法律在考量刑罰之時,除了看實際的犯罪行為之外,還會衡量犯案者的動機。辯護律師根據卡雷的愛情動機據以力爭,讓法庭終於對他宣判無罪開釋……(但我很想知道,胖叔的家人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判決結果。)

看過《當櫻花盛開時》,再看《罪愛你》,有點覺得導演應該是屬於浪漫溫情派。她在勾勒痛苦的故事情節時,傾向點到為止,不會過份渲染灑狗血。而對於悲傷,她會巧妙地用一些元素來觸動我們。例如當伊莉娜離開家鄉,在穿越森林的小徑上遇到一頭大鹿。大鹿就站在那裡不動,跟她對望。那一幕沒有台詞,卻好像說了什麼。後來,當伊莉娜搬了新家,卡雷不知從哪裡帶回來一隻塑膠製的鹿,擺在陽台的塑膠草皮上當裝飾。那個陽台的設置說起來有點幽默和滑稽,但某種程度上似乎在呼應前面出現的那頭大鹿,彷彿象徵著那個讓伊莉娜充滿著依戀與痛苦記憶的家鄉。


在繁華都市的街頭,熙來攘往的人群中,有人過著平靜無波的生活,數十年如一日,也有人歷經悲慘的遭遇,被巨大的痛苦和悲傷所綑綁。儘管人可能變得一無所有,儘管人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感到自己的心已經麻痺或已如槁木死灰,我們卻不會真的失去愛的能力。當我們願意重新去愛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重新接納希望進駐心中的時候,而那時,心也會重新甦醒過來。

看完這部電影,有一個很直接的感想:世事或許很殘酷、很複雜,但只要願意去愛,愛一直都很簡單,而原本莫名其妙遠離的幸福,或許也將會莫名其妙地再回來。


7/08/2012

站在寵物的立場想一想:讀《小羊的寵物》

當小朋友吵著要養寵物時,爸媽應該答應嗎?這個問題,似乎許多家長都遇過。有些家長考量的是客觀環境的限制(居家空間是否能夠容納),有些家長考量的是照顧的問題(誰來確保飲食、衛生與健康)。對於後者,似乎小朋友都會信誓旦旦地向父母保證,自己會負責照顧好寵物。

小孩子期盼養寵物的心是真誠的,但實踐起來偶爾(或常常)會打個折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父母在決定要不要答應孩子請求的時候,更要考量的是,身為家長的自己是否能夠也願意接下照顧寵物的責任。

有人說,養寵物的經驗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可以培養孩子對生命的尊重,這都很有道理。不過,在這個工商發達、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有不少人把寵物當成消費產品來看待,也是不爭的事實。

何謂消費產品?一是產品可以用錢買,二是依產品受歡迎和喜愛的程度,可以出現不同的價差,三是買回家如果不喜歡又不能退貨,可以考慮扔掉,四是如果產品老舊損壞,可以考慮扔掉,五是最後賣不出去的產品,廠商會考慮銷毀。

如果把消費產品的特性放在寵物(如貓、狗)身上,會發現這種狀況令人難以接受——怎麼可以把貓狗當成消費產品呢?但是在我們的社會中,這難道不是實際在發生的事嗎?

例如,某一部以拉不拉多犬為主角的電影大賣座,會使得許多人對這個品種的狗兒心生好感並興起飼養的念頭,於是相關的廠商開始引進和繁殖,以因應大眾暴增的需求,並趁機賺一筆。人們歡歡喜喜地把狗兒迎回家去,但也許過沒幾年,狗兒長大了造成飼養的壓力,或是狗兒好動的特性讓主人難以應付,於是,其中的一些狗兒被棄養了,出現在街頭或較偏僻的鄉間。由於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有動物電影上映賣座,所以每隔幾年這類熱潮就會流行一次,只不過每次的動物主角不太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每隔一陣子,會有民眾報警要求把妨礙居家安寧或衛生的流浪狗帶走,也有民眾抗議政府怎麼可以每年花大筆公帑撲殺流浪動物。至於比較不為人知的廠商這邊,由於供需的數量抓得沒那麼精準,或繁殖出來的狗兒有些「賣相」不討喜,賣不掉的狗兒便被活活餓死。(這些悲傷的結局不是我掰的,上網很容易找到相關的影片和新聞和部落格在探討這類議題。)

相信大多數家庭在飼養寵物時,都投入了許多的心力,許多小朋友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豐富而寶貴的生活經驗,並與寵物培養了深刻的情感。不過我們也不能否認,有些飼養者真的只是五分鐘熱度,有些飼養者真的沒有能力對不想繼續飼養的動物做好妥善的安置。

如果遇到有小朋友吵著要養寵物,或許父母可以帶小朋友一起來讀這本《小羊的寵物》(Josef Schaf Will Auch Einen Menschen)圖畫書。


小羊球球很想養寵物,他跟爸媽請求了好多次了,爸媽都不答應。球球想養什麼寵物呢?他想要跟其他的小羊一樣,養一個「小人兒」。

「我的同學都有一個寵物人,為什麼只有我不行?」
「我只要一個小小的寵物人就好,我一定會常常清潔籠子,保持乾淨。」
「我的生日快到了,送我一個寵物人好不好?」
「我會陪他玩。」

這些說詞,大家都不陌生吧。

在學校的「寵物日」那天,小羊球球的同學們都帶了「寵物人」去學校獻寶,而球球卻只能帶著他的舊玩偶去參加。

來自同儕的壓力,很少人能免疫。總之,爸媽終於在小羊球球的生日那天送他一個寵物人。球球好開心!也從此展開了照顧寵物人「小傢伙」的忙碌生活,以及跟寵物人一起玩耍的愉快時光。

不過,每當小羊球球做完功課,想要跑出去玩,媽媽就會提醒他去清理一下寵物人的籠子。每當天氣好的時候,媽媽又會叫球球把寵物人綁上繩子,去外面活動(遛人)。

有一天,當小羊球球跟同學們一起帶寵物人到外面去玩,他們想試試看,把小傢伙的繩子放開會怎麼樣。沒想到,繩子解開之後,球球的寵物人小傢伙一溜煙就跑掉了……這下該怎麼辦?森林這麼大,去哪裡找?小羊球球只好回家跟爸媽哭訴。

天漸漸黑了,爸媽帶著擔心又著急的小羊球球一起去找小傢伙,沿路上還驚動了許多森林裡的居民,大家一起出動去找「人」……


這個由波伊(Kirsten Boie)撰寫、威希特(Philip Waechter)畫插畫的故事,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主體性的翻轉。作者把飼養者設定為小羊,把被飼養者設定為人,讓讀者產生一種奇異的閱讀感受:當人被降格為寵物之後,我們似乎會比較願意關注「身為寵物是什麼樣的感覺」。

看到人被買來送給小羊當生日禮物(還附帶一個籠子),或許我們比較能體會消費產品是什麼意思。

看到人被關在籠子裡,或許我們會更清楚感受到住在籠子裡的狹窄和不自由。

看到人被綁上繩子、被期待耍把戲給主人看,或許我們會重新思考這當中是否有某些奴役的成分。如果人不喜歡被奴役,那動物呢?

這故事並不試圖給人答案,卻提供了很多機會,讓讀者去反思和討論。至於我自己的暫定結論則是,為了動物著想,不把他們帶回家養在空間有限的居住環境(尤其是籠子裡),或許反而是一種慈悲吧。

7/07/2012

從藏現金的保險箱想起當年的老鼠籠:動物本能是人的業力嗎?

最近,由某周刊所引爆的公務人員收賄案正沸沸揚揚,有人戲稱,現在全台灣只剩下這一則新聞了。對照涉案人在被收押之前高調喊冤,到招供收押之後又查出其妻子的銀行保險箱,現金鈔票多到滿出來,讓人有種死老百姓又被公僕欺騙的憤怒感。不過除此之外,這則新聞讓我回想起大學時代看過的那些老鼠籠。

大學時修了一門課叫「實驗心理學」,修課的每個學生依規定要做完一連串的實驗,其中包括Skinner’s Box(史金納箱)這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實驗的內容並非本文重點,有關這詳情請見本文結尾處的附注)。

為了進行這個實驗,每個學生會被分配到一隻大白老鼠,而且學生必須和自己的老鼠培養和諧的關係。因此,在正式做實驗之前,我們必須定期去系館的實驗室「照顧」自己的大白老鼠。所謂的照顧,包括添補飼料,以及把老鼠從籠子裡抱出來摸摸牠(這稱為taming)。從分配到老鼠,到做完該實驗,前後長達數星期的時間,現在回想起來恍若隔世,當年能夠完成整個實驗,實在好佩服自己。

那些實驗用的大白老鼠,集中飼養在實驗室的某一個房間,房間中不可免地瀰漫著鼠類的體味和糞便味。每一次到那裡作taming的例行任務就是,穿上白色實驗衣,打開老鼠籠(一鼠住一籠),把自己的老鼠抱出來放到前臂上,撫摸牠(忘記是多久的時間),放回去,添點飼料,走人。

老鼠的籠子是一排排長方筒型,面向我們的一端是鐵籠的出口兼飼料放置處,另一端則對著牆壁。記得當時我注意到老鼠有個習性,就是牠們會把我們放在出口處的飼料,搬到「大後方」去,在長型籠子的深處堆成一堆。

我對動物行為沒有什麼研究,不知道是否鼠類都會有這樣的行為?這應該是演化賦予某些動物的生存本能。此外,平心而論,一隻被監禁而失去行動自由的老鼠,若是為了確保食物無虞,趁著飼料供應充足時,囤積一部分起來也是無可厚非的(以老鼠的智商,應該能理解,當出口處的飼料變少,飼養者就會來補充)。被監禁的不安全感或許會增強囤積的欲望?

至今我發現,好像並不是只有老鼠會這樣做耶,人不也有類似的行為?如果我們願意放下人類的身段,看看自己,我們會儲存、囤積的還不只是食物而已。只要環顧我們的居家空間,就可以看到我們囤積的物品有多少。這些被我們宣稱是「個人資產」的各式物品,可是經過無數次的出外尋覓、蒐集、挑選,帶回家而逐漸累積起來的。萬一世界上有比人類更高等的生物來研究人類,說不定會對人類的囤積行為深感興趣而當成論文題目來進行考察。而如果從人類行為學的角度來看,這會是出於哪一種本能呢?

話題回到收賄案,新聞媒體在熱烈討論著林先生的家人把疑似收取的賄款,藏在各式各樣的地方,不管是神桌底下、池塘裡面,還是銀行保險箱中,這都讓我想到當年的那個老鼠籠,以及大白老鼠。招認收賄的公務員和他的家人,以及這世上許多以不正當手段和管道取得錢財的人,到底是受到什麼力量的驅使,會如此費盡心思地把這麼多金銀財寶藏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積攢起來?這是有意識的行為,還是某種程度上受到動物本能的驅使?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跟老鼠藏食物的行為很像嗎?

平常,我們當然不會用這麼奇怪的眼光看自己(當我環顧自己房間內的物品,也有點茫然了起來,想不透自己怎麼會這樣)。我們早已習慣被自己所蒐集來的物品所圍繞,而且很可能因此感到滿足、安全,即便物品多到有點誇張,影響了生活品質,好像也停不太下來。換句話說,這種習慣把物品往內蒐集,而非往外發送的行為,是否某種程度上就是動物本能呢?而這種動物本能若發揮在錯誤的地方,是否就成了人的業力,不斷驅使人去做不正當的事情?

我並非認為收賄者是單純受到動物本能的驅使而囤積不義之財(不義之財通常比公務員的薪俸多),但是我的確懷疑,囤積不義之財的行為當中有某種動物本能的成分。

只好等更高等的生物來研究調查了。


附注:史金納箱(Skinner’s box)的實驗

史金納(B.F. Skinner)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學家,他用白老鼠當成實驗的對象,設計了一個透明的箱子,把白老鼠放進箱子裡。箱子裡有一個食物盤,食物盤的旁邊是一個可以壓按的桿子。如果按下桿子,存放在箱子外側的食物就會從打開的洞裡掉進食物盤中。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需要動物按壓桿子才能有食物吃的裝置。

史金納的做法是,先讓白老鼠餓個幾小時甚至半天或一天,再把牠放進箱子裡。這時,飢餓的白老鼠會顯得很不安,在箱子裡四處探索。如果白老鼠無意之間按壓了桿子,少許食物就會掉進盤子中。一開始,白老鼠可能不知道是因為牠按壓桿子才有食物,但最終,白老鼠會發現食物的出現和按壓桿子有關連,於是便學會了不斷按壓桿子以取得食物。

知道「按壓桿子可以得到食物」的飢餓白老鼠,每次被放進箱子時,就會迫不及待的開始按壓桿子,而且速度超快,那舉動看起來滿瘋狂的!

在YouTube上輸入Skinner box,可以找到相關影片,不過由於我自己並不太想回顧老鼠們的身影,所以這裡引用的是以鴿子做的實驗



7/05/2012

漂亮的番茄不會甜?

講到番茄,其實有個問題始終沒結論:番茄到底是水果,還是蔬菜呢?認為番茄是蔬菜的人,無法接受把番茄直接拿來吃。而認為番茄是水果的人,不太能接受煮熟、調味過的番茄。關於這個問題,我無法推演出結論,不過前幾天倒是看到一則科學報導文章,揭露「漂亮番茄不會甜」的(幕後)科學證據。

在傑佛瑞‧克魯格(Jeffrey Kluger)所寫的〈你吃的番茄沒味道?原因在此〉(Your Tomatoes Are Flavorless, Right? Here's Why)文章中,提到美國過去七十年來,為了讓番茄的賣相好看,不知覺間犧牲了甜美的風味。(這件事牽涉到美國農業的發展,因此可能跟台灣的狀況是不同的。)

首先,作者教我們辨認番茄的「肩膀」(shoulders)所在。番茄的肩膀部位就在蒂結處周圍高起來的那一圈。

番茄在還沒成熟時是綠色的,等到熟成之後才轉為紅色。不過,如果園子裡的番茄是打算要運到外地去販售,農人就不會等番茄紅了才採收。原則上,當番茄的肩膀部位呈現均勻的綠色,就是採收的時機;採收後,經過包裝、運送、卸貨,等到最後擺放在超市的貨架上時,番茄就已轉為均勻的惹人垂涎的紅色。

不過,作者說明,在七十年之前,並非園子裡所有的番茄肩膀都會呈現均勻的淺綠色。有些番茄的肩膀顏色不均勻,綠色有深有淺。這時,很不容易判斷到底是否可以採收了。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採收,就有可能把不夠熟的番茄也採下來,最後運到超市,它們也不會熟成、不會轉為紅色,也就比較賣不出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農業相關專家在過去七十年,努力栽培出能夠呈現均勻綠色的番茄品種,終於使得這種農產品的產銷過程變得更精準。不過,凡事似乎有一好就有一壞,雖然番茄普遍變漂亮了,卻在不知不覺間也變得比較不甜。作者說,美國人可能已經習慣了所以不以為意,但如果不去超市,而去一般農人自種自銷的市集買番茄,會驚覺原來番茄可以這麼甜。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者安‧鮑威爾(Ann Powell)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她想從番茄的基因中找答案,看看是哪些基因在影響番茄的口感以及外表。

雖然現在科技很發達,但並不是我們想要研究任何植物的基因都是輕而易舉的。讓這個研究變得可行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番茄的基因定序在去年夏天完成了。有了這個基因序列的資訊,鮑威爾找出番茄的第10號染色體(chromosome No. 10)跟番茄的口感與外表有關係,而其中稱為SIGLK2的基因扮演著基因主開關的角色,能夠使其他基因變得活躍或不活躍。

SIGLK2所控制的基因,調節著chloroplasts(葉綠體)這種物質的生成。chloroplasts(葉綠體)的濃度愈高,就會造成番茄的綠色變深、不均勻(也就是比較不漂亮)。更重要的是,這個物質的濃度愈高,番茄裡的糖分也會愈高,而番茄的口感好不好,跟糖分的高低有很大的關係。

讀過生物的人可能記得DNA中有A、C、T、G這四種鹼基,形成一連串的組合。研究者發現,口感差的番茄,DNA的組成中含有7個A,而野生、口感佳的番茄,只有6個A。鮑威爾的研究團隊把只有6個A的基因插入(insert)超市所販售的番茄的基因組中,發現番茄的甜度因此增加了40%。

不過,這40%的甜度並不是品嘗出來的。因為美國政府規定研究者不能食用未經檢驗確認安全的基因改造食物,所以到現在為止,研究者無法享用自己改造出來的甜番茄,只能繼續吃那種外表像紅寶石,口感卻比不上視覺美感的超市番茄。

原來,讓番茄綠得不均勻的基因,也同時掌管著番茄的甜度。想要吃到甜美的番茄,就要有很好的眼力來判斷番茄熟成前採收的最佳時機。如果只是貪求外表漂亮、賣相一致,就會連內涵也傷了。果然是有付出,才有收穫!

學主人打呵欠的狗,「同理能力」加分!

「打呵欠會傳染嗎?」這個問題早就有人研究過了,我在《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這本書的第15篇讀到了解釋,不過,前幾天又在推特的某個連結上看到有最新的研究結果發表,因此就來探討一下。

根據《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作者優哥希瓦的說明,打呵欠的確會傳染,也就是當你看到有人打呵欠,不久後你很可能也會開始跟著打呵欠。或許有人跟我一樣,曾經認為這是因為室內空氣不佳(二氧化碳濃度太高)或是人很疲倦所造成的現象,但優哥希瓦澄清,打呵欠會傳染,跟以上這兩件事並沒有關係。


在優哥希瓦所主持的節目中,曾經實際驗證這個現象。製作單位在德國不來梅市區招攬民眾,請他們到特別設置的實驗室中進行「注意力測試」,要民眾記住電腦螢幕上出現的一連串圖片。不過,這個注意力測試其實只是個幌子,製作單位真正要做的是呵欠傳染的實驗。

針對「實驗組」民眾,製作單位在他們所觀看的圖片中穿插多張人打呵欠的照片。至於「對照組」民眾則不會看到任何打呵欠的圖片。結果發現,實驗組民眾當中有五成七的人在觀看圖片的過程中也開始打起呵欠來(請注意這個比例並未接近百分之百,所以就算有被傳染打呵欠的現象,不表示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而對照組民眾當中,則幾乎沒有人打呵欠!


如果說,生物的行為都與生存繁衍或多或少有關,那麼學人家打呵欠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優哥希瓦解釋,在人腦中有一種特別的神經細胞,稱為「鏡像神經元」。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行為(不管是打呵欠、切菜,還是摔跤),我們腦中的鏡像神經元就會活躍起來,結果就會使我們也產生跟對方行為類似的感覺——也就是,雖然我們沒有實際打呵欠、切菜、摔跤,但是腦中會產生做這些行為的感覺。這可以說是一種「感同身受」,而這種感受能力可以讓我們對於週遭人的行為有更切身的理解和體會。或許就是這種感同身受的神經感覺,到後來引發我們打呵欠。

能夠對別人的行為感同身受,其實就是一種同理能力的表現。科學家已經發現,打呵欠的傳染現象,不只發生在人類當中,類人猿、黑猩猩也都會這樣。在以下這部之前介紹過的TED演講Frans de Waal: Moral behavior in animals中,在9分20秒的地方也播放了呵欠傳染實驗(Yawn Contagion):黑猩猩因為看到打呵欠影片,於是也跟著打起呵欠來。(有關此演講的介紹在此


至於在今年七月初所發表的最新實驗結果,則是發現狗兒會傳染主人的呵欠。在這篇Dogs 'Catch' Yawns From Their Owners, Empathy Research Shows的文章中,作者珍妮佛‧維爾斯(Jennifer Welsh)寫到,狗兒光是聽到打呵欠的聲音,就會被傳染而跟著打呵欠。更重要的是,牠們特別容易跟著熟悉的人(例如主人)打呵欠。這個研究結果是在2012年7月的《動物認知》期刊發表的(作者之一是Karine Silva)。該研究的最新發現是打呵欠可以跨物種傳染,而且被熟人傳染的可能性比被陌生人傳染的可能性高。

該文章指出,其實科學家已經把同理心和打呵欠這兩件事連結在一起:那些被評定比較有同理心的人,也比較容易傳染到別人的呵欠。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要測量某個人是否容易傳染到別人的呵欠,就可以據此判斷他的同理心是高是低。這倒是滿另類的一種指標!

至於在狗兒打呵欠的實驗中,研究者找來了29隻狗兒,測試牠們在四種狀況下被傳染打呵欠的次數:看到主人打呵欠、看到另一個人打呵欠,以及分別聽到這兩種呵欠聲(但看不到人)。結果發現,這些狗兒在聽到主人的呵欠聲時,被傳染呵欠的比例最高。

雖然科學家還不太了解狗兒被傳染打呵欠的機制為何(狗兒的腦中也有鏡像神經元嗎?),但是這個研究提供了有關同理心與呵欠傳染關係的一手資料,未來,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可再進一步往下探討。

例如,如果對狗兒來說,傳染呵欠的容易度也跟同理能力成正相關,那麼我們或許就能測量一隻狗兒是否容易被傳染呵欠,來判定牠是否有較高的同理能力。透過這個指標,篩選出具備較高同理能力的狗兒,就可以訓練牠們來幫助人類(例如當照護犬)。

如果你家裡有狗兒,不妨觀察看看,牠是否會學主人打呵欠?如果牠很容易被傳染呵欠,或許我們就可以判定,這是一隻善體人意的乖狗狗~~

7/04/2012

感受孩子的感受:來聊一下接線人生6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小孩子,但是似乎有一部分的人在成年之後,就忘記了怎麼當小孩,也忘記或忽略了如何感受小孩子的感受。記得專線曾經有幾位實習志工,來過幾次之後就沒再出現了。其中有一兩個人,依我側面觀察,感覺他們似乎就是忘了當小孩的感覺,以致比較無法從小朋友的角度來看事情。

舉例來說,如果有個小朋友跟你說,他月考考壞了,你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

有些當父母或師長當慣了的人,會直覺這樣回答:

「沒關係,下次考試再努力!」
「一定是這次沒有好好準備,對不對?」
「只要下次認真一點,就會進步的。」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得更好,加油哦!」

這幾句話都是很誠懇地在鼓勵小朋友,看起來也沒什麼不對,問題在於,這些話比較像是從師長的角度來看考試這件事。

學生考試考得不好,主要的原因不外乎那幾個,包括考前沒好好複習、考試的時候失常,以及學生本身資質比較不好或不穩定等。不過,當一個小朋友主動跟你提到他考試考壞了的事,請相信他並不是要你把這幾個原因再講一遍給他聽。也請相信這個時候小朋友並不那麼期望有人來叮嚀或提醒他下次要好好用功。(我們自己小時候,每次被這樣叮嚀是什麼感受,還記得呢?)

有時候,大人真的會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在小孩子的身上,以為自己心裡想的就是小孩心裡想的,自己關心的就是小孩在意的。

有關考試,父母師長的需求:小朋友認真用功,考好成績;若是考壞了,會反省檢討。

有關考試,小朋友的需求:想要有好成績,但不一定想認真用功;若是考壞了,會心情沮喪,有時候怕被爸爸媽媽罵,但不一定想要反省或檢討下次如何進步。

身負教養責任的父母師長,的確必須常常提醒孩子用功讀書,有時甚至會因此跟孩子起衝突,例如當孩子沉迷於電視或電玩或漫畫,媽媽為了制止這種情況,會採取必要的措施。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認真用功或專心課業很重要,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不過,除了直接負有教養責任的父母師長之外,大人其實並不需要用這麼教養味或權威的口吻跟小孩子講話。例如身為姑姑阿姨叔叔舅舅的人,不必把督促寫作業和催促洗澡刷牙的工作攬到身上來。如果動不動就指導者的姿態上身,小孩子立刻就能察覺得到,而不想忍耐的時候他們就會快速溜走……

回到專線,志工的職責並不是教養孩子,而是陪伴孩子。說穿了就是像朋友一樣,站在平等的地位跟他們對話,因此權威的口吻是不適合的(尤其值日生若一展開說教,小朋友可是會毫不留情地掛斷電話呢)。試想,當你的朋友跟你訴苦,說他考試考壞了,你的反應會是鼓勵他好好用功嗎?恐怕不會吧!

無論小朋友丟出什麼話題,讓我們來想想他們這時到底想聽什麼(需求),以及能聽得進什麼(意願)。這有時候要用點力想。繼續以考試為例。

同理感受:
「考試考壞了……小朋友你一定覺得很難過,對不對……我覺得你的聲音聽起來悶悶的呢……」

詢問細節讓對方抒發更多:
「是今天公布成績的嗎?是哪幾科考壞了,可以跟值日生說嗎?……是數學哦,可以跟值日生說你考幾分嗎?……」

同理感受之後我還是會問問細節,這並不是要在傷口上灑鹽,而是透過詢問來表達我的關心,以及了解考壞的程度到哪裡。事實上,「考壞」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對A小朋友來說,考壞的意思是不及格;對B小朋友來說,考壞的意思是比上次退步;對C小朋友來說,考壞的意思是沒有100分(或第一名)!而且,根據經驗,我遇到比較多B和C這兩種小朋友,卻很少遇到A這種小朋友,所以真的考得很糟而來訴苦的人很少。

不管是哪一種考壞,在同理感受之後,還不要跳到「下次要加油」的結論。繼續想想,小朋友打這通電話來是純粹報告不喜歡這次的考試結果,還是有其他的情緒在裡面?例如:自己無法接受退步的事實、很自責?擔心或已經被爸媽責怪所以很沮喪?把不喜歡的科目考壞了所以心情更糟?此時不妨順著小朋友話語內容,引導他把想法和感受都表達出來(有些小朋友需要較多的引導)。

以上這些都處理過了,再來跟小朋友討論他準備考試的方法、覺得自己為什麼考壞,或是他覺得怎樣讀書可以讓成績進步等等。雖然有時候會忍不住下指導棋(「你覺得,如果每天回家先做功課再看電視,是不是功課就做得完?」),但可能的話,我們內在的大人靈魂還是要盡量hold住,站在小朋友的位置上思考他們聽得進去的話(「功課好多讓你覺得很煩惱,那你覺得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得完呢?」)。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對大人來說似乎是在降低身段,但其實身為大人又何必有身段?當一個人可以從成人的世界暫時跳開,去看到孩子所看到的世界,感受他們的感受,相信將會開始擁有一些奇妙的體驗……我只能說到這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