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讀到《穿長靴的貓》這本故事書,並把心得寫成了「長靴貓是個人才」一文。往後不時回想,總覺得這個故事還有探索的空間,所以乾脆就來整理一下「長靴貓教我的事」。
我們自小熟讀許多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都知道這些故事的標準配備往往包含超現實的角色,以及荒誕不合邏輯的情節,例如貓會講話、老鼠會變成馬、油燈裡藏著巨人、豬能蓋房子。在這些製造驚奇和想像的角色與情節背後,我們也都知道,許多故事暗藏著「道理」,有些是倫理道德的教化,而更多的是從古老社會傳承下來的處世智慧。
好的故事能透過生動的想像畫面、起伏跌宕的劇情,口耳流轉、代代相傳,給人激勵、撫慰和教導。那麼,從《穿長靴的貓》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呢?
一定要是「貓」嗎?
在童話或寓言故事中把主要角色設定為「非人類」,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讀者擺脫對人類形象與能力的既定思考,讓角色有更豐富多變的表現空間。在長靴貓故事中,磨坊主人的小兒子漢斯,在哥哥分家產時「被分到」一隻貓,說穿了就是什麼也沒分到,然而等到故事展開之後,這隻貓的本事超越了任何人,也超越了讀者的想像。試想,如果這個角色不是貓,而是一個「僕人」,那麼就算這個僕人本領多高強,也難以製造出強烈的戲劇反差感和驚喜感。
再者,這個貓的角色,無論如何才華洋溢,都不至於威脅到主人漢斯的地位。所以我們看到,儘管故事通篇都是長靴貓在大顯身手,但國王只會欣賞卡力拔伯爵(=漢斯),公主也只會愛上卡力拔伯爵,而最後跟公主結婚的,也是卡力拔伯爵。
可以說,在這個故事裡,長靴貓就是一個「成就他人」的角色,這樣的角色在神話、童話、寓言、英雄故事中並不少見,在現代生活中更是普遍:秘書、公關、特助、幕僚、左右手、賢內助……只要我們願意把照向成就者的聚光燈往他(她)們四周一掃射,必定可以瞥見「長靴貓」的身影。那麼,長靴貓如何成就他人?
長靴貓的第一個本事:設定目標
看似無用的貓(連名字都沒有!),一開口跟主人漢斯說話時,想必故事裡的漢斯和故事外的讀者,都瞪大了眼睛驚呆了。但是,會說話只是角色的設定,還算不上「本事」。這隻貓所展現的第一個本事,我認為是他從一開始就已經想好了要怎麼「輔佐」主人——我們看到他添購了長靴、打獵背袋、布口袋這些道具,這意味著他已經把行動的計劃都想好了(一開始沒人知情),而他所設定的目標(也沒人知情),就是讓漢斯當上駙馬爺!
如果故事一開始就明白指出這個終極目標,會讓人覺得遙不可及,也失去了故事的趣味,然而縱觀長靴貓所做的一切,我們會發現都是在朝這個目標逼近——目標的中間點,就是將漢斯塑造為「卡力拔伯爵」。只不過,做法並不是幫漢斯添購伯爵的衣裝那麼簡單,而是以伯爵之名,致贈獵物給國王,而且拒絕接受賞金,展現身為伯爵的慷慨。然後製造出「伯爵擁有城堡與大片土地」的華麗印象,讓國王另眼相看。對國王來說,與一介平民交往,甚至把女兒許配給對方,那是絕不可能的事,但如果對方有伯爵的身分,不可能就變成了可能。
長靴貓的目標夠遠大,不是讓漢斯有飯吃、有地方住而已,也不是幫漢斯去報復無情的哥哥們。儘管「成為駙馬」這個目標從來沒經過漢斯本人的同意,卻在長靴貓的強力執行之下,改變了漢斯的人生風景。
長靴貓的第二個本事:善於打造形象
應該不難看出,長靴貓深知門面和外表對人心的影響力。當他買了一雙長靴自己穿上,我們還覺得莫名其妙,後來才體會到,這是為了引人注目,創造一種識別感——原本不起眼的一隻貓,穿上了長靴之後,成了「伯爵的得力助手」,讓人忘也忘不了。
長靴貓在國王與公主面前,逐步營造有關漢斯的良好印象:他穿著帥氣的「長靴」,把獵物送進皇宮給國王進補,還特別強調這是「卡力拔伯爵」的心意,而且「不求任何回報」。他要求漢斯脫掉衣服去河裡游泳,讓隨後來到的國王看不到漢斯原本的窮酸樣。他更平白替漢斯創造出坐擁田地和城堡的印象,於是連全國最有錢的國王都不能不佩服有加。
或許有人會覺得國王很愚昧,居然被一隻貓耍得團團轉,但是其實這說明了,人是多麼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一個人只要顏值高、身材好、裝扮得體、名車豪宅、說話充滿自信,或甚至只要跟某個名人合影拍張照,似乎就會瞬間提高在眾人心目中的好感度,不是嗎?這說起來很膚淺,卻是人類社會運作的現實,而長靴貓顯然把這個心理機制玩轉得淋漓盡致。
長靴貓的第三個本事:以小搏大
長靴貓並不是投資專家,卻能把一個窮小子「炒作」成駙馬爺,這算不算是以小搏大的成功案例呢?
這隻不尋常的貓,用漢斯手邊僅剩的錢,買來了三樣小道具。他穿上長靴,搖身一變成為人人眼中「卡力拔伯爵」最得力的助手。用打獵背袋和布口袋捕捉到的獵物,呈獻給國王,成為珍貴的補品,並獲取了難得的關注與好感。長靴貓要求農人向國王表示這廣大的土地都是卡力拔伯爵所有,以及從魔法師手中取得城堡,這過程幾乎是「零成本」!
零成本不代表沒價值。以小搏大的訣竅就在於,如何巧妙運用微小的價值,把它傳遞給最願意買帳的人,使這份價值數倍放大。
故事開始的地方
長靴貓的故事,基本上說的是磨坊主人的小兒子如何被哥哥們欺負,帶著一隻貓被趕出老家,眼看著就要過著潦倒的生活,卻因為這隻貓出聲説話而開始充滿了希望和契機。命運開始扭轉了,但漢斯憑什麼擁有這般的好運?
如果要強行猜測的話,我會認為漢斯是一個愛護動物的人。一直以來,或許就是漢斯在照顧著這隻貓,所以分家時哥哥們才會把貓分給他。有這個前提,接下來的情節,你可以說是貓在報恩,也可以說是漢斯的敦厚性格促成了好運的發生。
故事中我們看到漢斯幾乎什麼也沒做(只去河邊游了個泳),其實他最關鍵的作為就是「信任」——信任長靴貓的一切安排,並充分配合。你可以說他是「沒個性」,也可以說他有一種「領導者風範」,無論如何,他透過這份信任成就了自己。
雖然我們通常覺得人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命運應該由自己去創造,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命運的扭轉往往不是靠一己之力,反而常要憑藉團隊的合作,透過不同才能的互補而達成。有些人具備領導者的資質,有些人具備幕僚的本事,各展其才、各得其所才是最理想的。
話說回來,我很好奇,這隻懷有驚世長才的貓,為什麼會出現在一個顯然生意慘淡的磨坊主人的家裡?感覺這一段可以寫個「長靴貓前傳」之類的故事!有趣的是,這個不怎麼稱頭的故事場景,反而讓長靴貓得以大顯身手!
在人生中,如果我們將自己定義為漢斯的角色,我們能不能去信任身邊比我們更有才華的人,讓他們有機會來成就我們?如果我們認定自己屬於長靴貓的角色,我們能不能在一個可能也不是太稱頭的場景中,施展才華,展開一場充滿驚喜的人生冒險?
7/29/2015
7/18/2015
提升「體貼指數」的25個方法:讀《生命就當這樣美好》
曾聽過有人戲稱,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重要「器官」。其實這句話還欠東風——我們還在等手機大廠開發出可以讓人在沖澡時回短訊、游泳時按讚的手機,才能夠使「手機不離身」正式寫入歷史,註記在人類文明的里程碑上。
在科技努力跟上文明願景的同時,也許有人跟我一樣,遇過這種情況:朋友相約喝咖啡,聊天之際,對方不時拿起手機查看(可能在確認有無訊息進來),有時甚至因此中斷了聊天,對方兀自專注在手機屏幕上又滑又點。現代人應該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嗎?
或許我們的社會已經進步到多數人認為「禮貌」已經內化而不需再多學或多談的程度,畢竟我們「最美的風景是人」,然而事實上,在許多生活的細節,也就是最需要禮節和體貼的地方,我們仍不時感受到自己或他人的不足。
與人相約,某些人習慣性遲到(不管有無事先告知)。
一群人出入公共場所,不自覺放大了交談的音量,或是並排著走路,阻擋了通道或出口。
交通壅塞的尖峰時刻,禮讓的風度往往就不夠用了。
在商家排隊等待結賬或接受服務,把不耐的情緒發洩在店員的身上。
長輩關心晚輩近況時,熱心地催促「趕快結婚」「趕快生小孩」。
在社交媒體上隨著新聞事件評論當事人,發表情緒化的評論。
說實在的,即便我們已經知道怎樣做才算禮貌,也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到位,畢竟禮貌不是一系列的標準作業流程,而是需要依人際互動的不同狀況,採取不同的做法。世界上沒有禮數周到、從不冒犯人的模範生,只能說,有些人比較有禮、比較體貼、比較好相處。
體貼——人際互動的優勢
禮貌這個主題,還有人在談嗎?有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傅尼(P.M. Forni),曾在該校開設禮貌課程,他研究文明和禮貌,也整理出禮貌的具體準則,寫成《生命就當這樣美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25堂社會應對課程》(Choosing Civility: The Twenty-Five Rules of Considerate Conduct)這本書,建議現代人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省思言行,調校舉止。
25項準則包括了「發揮注意力」、了解「這世界不是只有你」、學習「傾聽」、「尊重別人的拒絕」、「降低音量,保持安靜」、「尊重別人的時間」、「尊重別人的空間」、「真誠道歉」、「避免毫無意義的抱怨」、「尊重環境、善待動物」等等。這些準則乍看是如此稀鬆平常、不證自明,但閱讀時反覆玩味,將可以發現它們是永不過時的。
作者主張「禮貌是一個具有神奇效果的工具,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第7頁)。由於「我們的人生有極大的一部分是由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所決定的。人際關係對人生的影響極為深遠」(第18頁),「生命是否成功,最重要的評斷標準在於我們每天對待彼此的方式。」(第15頁)
透過禮貌,我們培養出「體貼」的特質,得以和善地與人互動,並且展現有效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我們的良好舉止,將能夠替周遭的人減輕生活負擔,與周遭的人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從而使我們更有機會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作者認為,「體貼」是道德層次上的想像力,代表著能夠想像別人的感受,能夠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禮貌包括說「請」和「謝謝」,包括降低自己的音量以免打擾別人,包括認真傾聽以理解別人,包括尊重與我們不同的人,也包括心平氣和的表達異議。從本書中,試舉幾項對我來說特別有感觸的準則。
其一,「傾聽」。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可以被「傾聽」、被理解,可惜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學習過傾聽,也很少願意認真而耐心地傾聽,難怪這世界上有傾聽能力的人往往占盡了人際關係的優勢。簡單地說,傾聽就是在那當下正確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並且不摻入我們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評斷。坐下來,如實地接收眼前這個人述說的想法和感受,說得容易,實行起來卻不簡單。我個人認為,願意傾聽,能夠傾聽,就是一種深刻的體貼,會讓當事人非常受用。
其二,「真誠道歉」。
作者認為「道歉是值得尊敬的行為」,懂得道歉是「體貼有禮的人所擁有的珍貴能力」。不過這裡頭有個陷阱:「越常道歉並不會讓我們變得越好。」(以上皆第180頁)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致力於越來越少犯錯和傷害別人,而不是放任自己粗心魯莽犯錯,等到傷害造成了才來道歉。
問題是,道歉時,我們為了保護自尊,往往會附帶開脫的藉口(「對不起,我剛剛對你大吼,因為我今天心情不好」「我對不起太太,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作者指出,道歉真正的用意在於讓對方知道,「我們完全明白自己犯的錯誤,我們了解這些行為造成的後果」,我們完全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並且保證不再這樣做。附帶開脫藉口的道歉,顯得誠意不足。
我不知道別的國家是怎麼做,但台灣社會似乎已經建立一種慣例,公眾人物做錯了事就開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鞠躬道歉。並不是說開記者會道歉就一定不真誠,但是九十度鞠躬或跪地求饒只是當下那一刻的舉動,一個犯了錯的人能不能確實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對受傷害的人進行彌補,才是更重要的。
為什麼道歉很難?我覺得最需要思考這個問題的是日本的歷屆首相。為什麼代表日本對二戰的侵略和屠殺向受害的國家與人民道歉,會是如此做不到的一件事?然後還要在教科書上修改歷史?我只能猜想,在這件事上,日本重視保護自尊勝過承認錯誤。但是或許,沒有真誠的道歉,就不會有真正的原諒。
其三,「尊重別人的時間」。
這世界上比金錢更容易被浪費的東西就是「時間」了吧,尤其是「別人的時間」。守時準時的重要,再強調也不為過,不過以我個人幾十年的觀察,似乎就是有少數幾個朋友不太在意浪費別人的時間,不太把別人的等待當回事(或是僅以事後「道歉」了事)。對於慣性不守時的人,我發現多說無益,只好稍微疏遠這樣的人,以避免「被浪費」太多的時間。
說到這裡,回頭討論一下本文第二段提到的「手機禮儀」。如果兩人在咖啡館聚會,你發現對方不時拿起手機來查看,而感受到不被尊重,最好的因應方式或許是委婉不動氣的加以提醒,相信對方會立即停止的。
不過我也試過「不言傳的提醒」,還滿有效的。那就是,把我的手持行動裝置拿出來,點開APP開始滑,讓對方察覺到我也有手機!這樣做了之後,結果很奇妙,對方似乎能立刻感覺到「看別人滑手機」是件不太有趣的事。最後,對方主動提議要回家了。
現代人生活繁忙,舟車勞頓地相約碰面,不就是希望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之間,全心參與對方的生命,分享那些難以透過網路和電話分享的心情?就算手機已經是我們的「器官」,也不代表我們必須時時拿注意力餵養它。至少我是這樣認為!(順道一提,我也需要反省,不久前與家人聚餐,當時我因為專注在某個Line群組的聊天內容而把注意力分散在手機上。雖然家人都沒說什麼,但自己事後一直覺得很不妥。)
在這個效率比周到更被認同、直率比端莊更受吹捧的時代,禮貌的話題不再是顯學,但體貼圓融的人卻永遠受歡迎。既然我們都喜歡與體貼有禮的人相處,或許也可以用點心思提升自己的「體貼指數」,減少在生活細節中不經意表現出的粗心輕忽和魯莽,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提升到令人享受的品質,而《生命就當這樣美好》這本書,或許正可以當成修身修心的線索。
在科技努力跟上文明願景的同時,也許有人跟我一樣,遇過這種情況:朋友相約喝咖啡,聊天之際,對方不時拿起手機查看(可能在確認有無訊息進來),有時甚至因此中斷了聊天,對方兀自專注在手機屏幕上又滑又點。現代人應該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嗎?
或許我們的社會已經進步到多數人認為「禮貌」已經內化而不需再多學或多談的程度,畢竟我們「最美的風景是人」,然而事實上,在許多生活的細節,也就是最需要禮節和體貼的地方,我們仍不時感受到自己或他人的不足。
與人相約,某些人習慣性遲到(不管有無事先告知)。
一群人出入公共場所,不自覺放大了交談的音量,或是並排著走路,阻擋了通道或出口。
交通壅塞的尖峰時刻,禮讓的風度往往就不夠用了。
在商家排隊等待結賬或接受服務,把不耐的情緒發洩在店員的身上。
長輩關心晚輩近況時,熱心地催促「趕快結婚」「趕快生小孩」。
在社交媒體上隨著新聞事件評論當事人,發表情緒化的評論。
說實在的,即便我們已經知道怎樣做才算禮貌,也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到位,畢竟禮貌不是一系列的標準作業流程,而是需要依人際互動的不同狀況,採取不同的做法。世界上沒有禮數周到、從不冒犯人的模範生,只能說,有些人比較有禮、比較體貼、比較好相處。
體貼——人際互動的優勢
禮貌這個主題,還有人在談嗎?有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傅尼(P.M. Forni),曾在該校開設禮貌課程,他研究文明和禮貌,也整理出禮貌的具體準則,寫成《生命就當這樣美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25堂社會應對課程》(Choosing Civility: The Twenty-Five Rules of Considerate Conduct)這本書,建議現代人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省思言行,調校舉止。
25項準則包括了「發揮注意力」、了解「這世界不是只有你」、學習「傾聽」、「尊重別人的拒絕」、「降低音量,保持安靜」、「尊重別人的時間」、「尊重別人的空間」、「真誠道歉」、「避免毫無意義的抱怨」、「尊重環境、善待動物」等等。這些準則乍看是如此稀鬆平常、不證自明,但閱讀時反覆玩味,將可以發現它們是永不過時的。
作者主張「禮貌是一個具有神奇效果的工具,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第7頁)。由於「我們的人生有極大的一部分是由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所決定的。人際關係對人生的影響極為深遠」(第18頁),「生命是否成功,最重要的評斷標準在於我們每天對待彼此的方式。」(第15頁)
透過禮貌,我們培養出「體貼」的特質,得以和善地與人互動,並且展現有效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我們的良好舉止,將能夠替周遭的人減輕生活負擔,與周遭的人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從而使我們更有機會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作者認為,「體貼」是道德層次上的想像力,代表著能夠想像別人的感受,能夠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禮貌包括說「請」和「謝謝」,包括降低自己的音量以免打擾別人,包括認真傾聽以理解別人,包括尊重與我們不同的人,也包括心平氣和的表達異議。從本書中,試舉幾項對我來說特別有感觸的準則。
其一,「傾聽」。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可以被「傾聽」、被理解,可惜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學習過傾聽,也很少願意認真而耐心地傾聽,難怪這世界上有傾聽能力的人往往占盡了人際關係的優勢。簡單地說,傾聽就是在那當下正確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並且不摻入我們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評斷。坐下來,如實地接收眼前這個人述說的想法和感受,說得容易,實行起來卻不簡單。我個人認為,願意傾聽,能夠傾聽,就是一種深刻的體貼,會讓當事人非常受用。
其二,「真誠道歉」。
作者認為「道歉是值得尊敬的行為」,懂得道歉是「體貼有禮的人所擁有的珍貴能力」。不過這裡頭有個陷阱:「越常道歉並不會讓我們變得越好。」(以上皆第180頁)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致力於越來越少犯錯和傷害別人,而不是放任自己粗心魯莽犯錯,等到傷害造成了才來道歉。
問題是,道歉時,我們為了保護自尊,往往會附帶開脫的藉口(「對不起,我剛剛對你大吼,因為我今天心情不好」「我對不起太太,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作者指出,道歉真正的用意在於讓對方知道,「我們完全明白自己犯的錯誤,我們了解這些行為造成的後果」,我們完全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並且保證不再這樣做。附帶開脫藉口的道歉,顯得誠意不足。
我不知道別的國家是怎麼做,但台灣社會似乎已經建立一種慣例,公眾人物做錯了事就開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鞠躬道歉。並不是說開記者會道歉就一定不真誠,但是九十度鞠躬或跪地求饒只是當下那一刻的舉動,一個犯了錯的人能不能確實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對受傷害的人進行彌補,才是更重要的。
為什麼道歉很難?我覺得最需要思考這個問題的是日本的歷屆首相。為什麼代表日本對二戰的侵略和屠殺向受害的國家與人民道歉,會是如此做不到的一件事?然後還要在教科書上修改歷史?我只能猜想,在這件事上,日本重視保護自尊勝過承認錯誤。但是或許,沒有真誠的道歉,就不會有真正的原諒。
其三,「尊重別人的時間」。
這世界上比金錢更容易被浪費的東西就是「時間」了吧,尤其是「別人的時間」。守時準時的重要,再強調也不為過,不過以我個人幾十年的觀察,似乎就是有少數幾個朋友不太在意浪費別人的時間,不太把別人的等待當回事(或是僅以事後「道歉」了事)。對於慣性不守時的人,我發現多說無益,只好稍微疏遠這樣的人,以避免「被浪費」太多的時間。
說到這裡,回頭討論一下本文第二段提到的「手機禮儀」。如果兩人在咖啡館聚會,你發現對方不時拿起手機來查看,而感受到不被尊重,最好的因應方式或許是委婉不動氣的加以提醒,相信對方會立即停止的。
不過我也試過「不言傳的提醒」,還滿有效的。那就是,把我的手持行動裝置拿出來,點開APP開始滑,讓對方察覺到我也有手機!這樣做了之後,結果很奇妙,對方似乎能立刻感覺到「看別人滑手機」是件不太有趣的事。最後,對方主動提議要回家了。
現代人生活繁忙,舟車勞頓地相約碰面,不就是希望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之間,全心參與對方的生命,分享那些難以透過網路和電話分享的心情?就算手機已經是我們的「器官」,也不代表我們必須時時拿注意力餵養它。至少我是這樣認為!(順道一提,我也需要反省,不久前與家人聚餐,當時我因為專注在某個Line群組的聊天內容而把注意力分散在手機上。雖然家人都沒說什麼,但自己事後一直覺得很不妥。)
在這個效率比周到更被認同、直率比端莊更受吹捧的時代,禮貌的話題不再是顯學,但體貼圓融的人卻永遠受歡迎。既然我們都喜歡與體貼有禮的人相處,或許也可以用點心思提升自己的「體貼指數」,減少在生活細節中不經意表現出的粗心輕忽和魯莽,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提升到令人享受的品質,而《生命就當這樣美好》這本書,或許正可以當成修身修心的線索。
7/11/2015
錢包外的世界很精采:讀《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零錢包》
當今社會漸趨開放,所謂的「階級」幾乎不再存在,但有一類人始終是世人矚目與議論的焦點,那就是:有錢人。
不可否認,有錢的好處多多,有錢代表著生活上實質的餘裕和自由,因此,也難怪羨富、炫富和仇富不時出現在新聞報導的脈絡,以及許許多多現代人的內心戲中。
即便我們(還)不是有錢人,也往往會好奇「有錢人到底是怎樣變得有錢的?」致富,憑藉的究竟是天命、機運、思維,還是行為習慣?對於這一點,相信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若是心中還沒有明確的定論,或許可以從有錢人的身上探尋蛛絲馬跡。
有錢人都用長皮夾?
日本作家龜田潤一郎曾經出版《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一書,引起了熱烈的迴響,許多讀者因此把自己的錢包換成了長皮夾。作者在擔任稅務顧問的專業生涯中,觀察過八百位以上的企業經營者,發現其中有許多人都在使用「長皮夾」(基本邏輯是,可以讓紙鈔平整擺放而且不摺疊)。他深入挖掘富人的「金錢觀」,分享給想要追求財富的廣大讀者。不過這本書其實我沒讀過,我讀的是最近出繁體中文版的他的續作:《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零錢包?》。
會翻開這本書,是因為我很好奇,為什麼有必要使用零錢包?(可見我自己並沒有)不過,讀了之後發現此書最吸引我的觀念在於「審視你對一塊錢的態度」。
你對一塊錢的態度,就是你對金錢的態度
有關「一塊錢」的討論,其實不是新鮮事。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就曾說過類似的話:「賺一塊錢不是一塊錢,存一塊錢才是一塊錢。」這句話我有兩種理解。其一,賺到了一塊錢,在扣除必要的成本和費用之後,真正賺得的不到一塊錢。但如果是存了一塊錢,那就是扎扎實實的一塊錢了。以此延伸到第二種理解,我們常以一個人的收入多寡來衡量他的財富,例如年薪若有數百萬,我們就認為這個人是有錢人,但是,收入高的人若是花費也高,到頭來所剩的錢就不一定比較多。(注1)
幾年前辭世的邱永漢先生也曾經在他的著作(忘記哪一本)中提過一塊錢的概念,大意是:「今天嘲笑一塊錢的人,明天將為一塊錢而哭泣。」我的理解是,一塊錢猶如金錢的「細節」,若是輕忽了金錢的細節,有一天將可能反過來被細節所困。
回到《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零錢包?》這本書,討論的其實是類似的概念,只不過,作者透過企業老闆使用零錢包的行為觀察,歸納出「對小錢和大錢一視同仁」「對金錢抱持正面感情」「關心、重視金錢」的種種態度,有另外一種說服力。
認真對待零錢
以專用的零錢包裝硬幣,除了可以保持長皮夾的整齊俐落(不會因為塞了一堆硬幣而變得鼓鼓的),還可以提高個人對零錢的意識——提醒自己好好對待每一塊錢。
作者認為,珍惜金錢的人,不會把零錢視為無關緊要的「小錢」,因此絕不會把零錢隨便塞在口袋裡或散放在桌子上、抽屜裡。有了零錢包之後,必須善加維護——每天出門前要檢查,零錢包裡只擺放少量的硬幣,多的就投入存錢筒,然後定期存入銀行。零錢包裡要整齊清爽,不能塞滿發票、收據,這些都必須每天取出,分別整理存放。
有感消費,卡片排毒
有專用的零錢包,就意味著在付賬的時候,很可能必須同時拿出放紙鈔的長皮夾和放硬幣的零錢包,這豈不是有點麻煩?作者特別提醒,付錢的流程越是方便,就越容易導致浪費。例如使用信用卡付款超方便,就容易讓人亂花錢,這點相信許多人都有同感。作者直言,一旦沒有了花錢的感覺——「喜悅」或「痛苦」——錢這種東西就會開始不斷減少。所以看起來,若想成為有錢人,付款時多一點疼痛感是有必要的!
作者還建議,皮夾和錢包是裝錢用的,盡量不要用來放別的東西,例如證件、會員卡、優惠券等,尤其後兩者往往是在鼓勵消費,有導致亂花錢的嫌疑。他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皮夾裡只剩下現金和一張卡片(有提款功能的信用卡)。雖然我覺得這種境界不容易立刻達成,但我相信它能促進(付錢時)思緒的清明。
提高了對零錢的意識,或許我們就會開始留意到金錢的價值是由許多一塊錢累加起來的。不過,體會了小錢的價值之後,並不是要變得小氣,而是要重新思考金錢與世界的關係——錢的多寡不是最重要,當我們懂得把有限的金錢花在刀口上,做最好的運用,其實就代表我們已經更了解世事的價值。
到頭來,我們要的並不是錢
關於金錢,我一直覺得有一個弔詭之處:照理,有錢人應該是那些擁有很多錢的人。但是,世人所豔羨的「有錢人」,似乎是那些常常花很多錢的人!?所以,是否嚴格說起來,我們嚮往的境界並不是「家財萬貫」,而是「可以無度揮霍」?
作者在書中也透露了有錢人的花錢態度:同樣要花錢,就該「用心」。他認為錢不是只用來滿足個人的欲望,而是要透過金錢的流通,促進自己與他人之間情感的交流。例如,常常到自己想要支持的店家去消費、為了自己摯愛的家人或朋友而購買產品和服務等等。
當我們習慣於在物質上企求「越多越好」,便很容易忘記世界上其實還有許多「錢買不到的東西」,那是親情、友情、陌生人的善意、信仰等等。本書不但倡導「珍惜零錢、小錢」的觀念,還建議我們將眼光投向錢包以外的世界,去看見更多的價值。
的確,誰都沒有必要緊抓著錢不放。錢本來就是一種「通貨」,人們透過這種「通貨」,帶動社會上物資與情感的流通,使生活和社會都變得更富足。
「真正厲害的有錢人是:就算他的年收入是零,也能過著和現在一樣的生活。尋找能代替金錢的物品,你也能當個真正的有錢人!」(第217頁)
不可否認,有錢的好處多多,有錢代表著生活上實質的餘裕和自由,因此,也難怪羨富、炫富和仇富不時出現在新聞報導的脈絡,以及許許多多現代人的內心戲中。
即便我們(還)不是有錢人,也往往會好奇「有錢人到底是怎樣變得有錢的?」致富,憑藉的究竟是天命、機運、思維,還是行為習慣?對於這一點,相信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若是心中還沒有明確的定論,或許可以從有錢人的身上探尋蛛絲馬跡。
有錢人都用長皮夾?
日本作家龜田潤一郎曾經出版《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一書,引起了熱烈的迴響,許多讀者因此把自己的錢包換成了長皮夾。作者在擔任稅務顧問的專業生涯中,觀察過八百位以上的企業經營者,發現其中有許多人都在使用「長皮夾」(基本邏輯是,可以讓紙鈔平整擺放而且不摺疊)。他深入挖掘富人的「金錢觀」,分享給想要追求財富的廣大讀者。不過這本書其實我沒讀過,我讀的是最近出繁體中文版的他的續作:《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零錢包?》。
會翻開這本書,是因為我很好奇,為什麼有必要使用零錢包?(可見我自己並沒有)不過,讀了之後發現此書最吸引我的觀念在於「審視你對一塊錢的態度」。
你對一塊錢的態度,就是你對金錢的態度
有關「一塊錢」的討論,其實不是新鮮事。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就曾說過類似的話:「賺一塊錢不是一塊錢,存一塊錢才是一塊錢。」這句話我有兩種理解。其一,賺到了一塊錢,在扣除必要的成本和費用之後,真正賺得的不到一塊錢。但如果是存了一塊錢,那就是扎扎實實的一塊錢了。以此延伸到第二種理解,我們常以一個人的收入多寡來衡量他的財富,例如年薪若有數百萬,我們就認為這個人是有錢人,但是,收入高的人若是花費也高,到頭來所剩的錢就不一定比較多。(注1)
幾年前辭世的邱永漢先生也曾經在他的著作(忘記哪一本)中提過一塊錢的概念,大意是:「今天嘲笑一塊錢的人,明天將為一塊錢而哭泣。」我的理解是,一塊錢猶如金錢的「細節」,若是輕忽了金錢的細節,有一天將可能反過來被細節所困。
回到《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零錢包?》這本書,討論的其實是類似的概念,只不過,作者透過企業老闆使用零錢包的行為觀察,歸納出「對小錢和大錢一視同仁」「對金錢抱持正面感情」「關心、重視金錢」的種種態度,有另外一種說服力。
認真對待零錢
以專用的零錢包裝硬幣,除了可以保持長皮夾的整齊俐落(不會因為塞了一堆硬幣而變得鼓鼓的),還可以提高個人對零錢的意識——提醒自己好好對待每一塊錢。
作者認為,珍惜金錢的人,不會把零錢視為無關緊要的「小錢」,因此絕不會把零錢隨便塞在口袋裡或散放在桌子上、抽屜裡。有了零錢包之後,必須善加維護——每天出門前要檢查,零錢包裡只擺放少量的硬幣,多的就投入存錢筒,然後定期存入銀行。零錢包裡要整齊清爽,不能塞滿發票、收據,這些都必須每天取出,分別整理存放。
有感消費,卡片排毒
有專用的零錢包,就意味著在付賬的時候,很可能必須同時拿出放紙鈔的長皮夾和放硬幣的零錢包,這豈不是有點麻煩?作者特別提醒,付錢的流程越是方便,就越容易導致浪費。例如使用信用卡付款超方便,就容易讓人亂花錢,這點相信許多人都有同感。作者直言,一旦沒有了花錢的感覺——「喜悅」或「痛苦」——錢這種東西就會開始不斷減少。所以看起來,若想成為有錢人,付款時多一點疼痛感是有必要的!
作者還建議,皮夾和錢包是裝錢用的,盡量不要用來放別的東西,例如證件、會員卡、優惠券等,尤其後兩者往往是在鼓勵消費,有導致亂花錢的嫌疑。他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皮夾裡只剩下現金和一張卡片(有提款功能的信用卡)。雖然我覺得這種境界不容易立刻達成,但我相信它能促進(付錢時)思緒的清明。
提高了對零錢的意識,或許我們就會開始留意到金錢的價值是由許多一塊錢累加起來的。不過,體會了小錢的價值之後,並不是要變得小氣,而是要重新思考金錢與世界的關係——錢的多寡不是最重要,當我們懂得把有限的金錢花在刀口上,做最好的運用,其實就代表我們已經更了解世事的價值。
到頭來,我們要的並不是錢
關於金錢,我一直覺得有一個弔詭之處:照理,有錢人應該是那些擁有很多錢的人。但是,世人所豔羨的「有錢人」,似乎是那些常常花很多錢的人!?所以,是否嚴格說起來,我們嚮往的境界並不是「家財萬貫」,而是「可以無度揮霍」?
作者在書中也透露了有錢人的花錢態度:同樣要花錢,就該「用心」。他認為錢不是只用來滿足個人的欲望,而是要透過金錢的流通,促進自己與他人之間情感的交流。例如,常常到自己想要支持的店家去消費、為了自己摯愛的家人或朋友而購買產品和服務等等。
當我們習慣於在物質上企求「越多越好」,便很容易忘記世界上其實還有許多「錢買不到的東西」,那是親情、友情、陌生人的善意、信仰等等。本書不但倡導「珍惜零錢、小錢」的觀念,還建議我們將眼光投向錢包以外的世界,去看見更多的價值。
的確,誰都沒有必要緊抓著錢不放。錢本來就是一種「通貨」,人們透過這種「通貨」,帶動社會上物資與情感的流通,使生活和社會都變得更富足。
「真正厲害的有錢人是:就算他的年收入是零,也能過著和現在一樣的生活。尋找能代替金錢的物品,你也能當個真正的有錢人!」(第217頁)
注1:初次看到王董事長的這句話,我以為他的重點在於「存錢」。不過,現在我倒覺得,或許重點在於區分「營業額」與「利潤」的不同——營業額(賺到的錢)亮麗不代表利潤(存到的錢)高。換成個人角度則是區分「所得」與「存款」的不同——所得高不代表存款豐厚。辨別這兩者的不同,似乎還滿重要的。
7/07/2015
能夠給白目者多少空間,說明了我們是怎樣的社會
不知是否有很多人發現,中文裡有不少成語牽涉到「與眾不同」這件事,例如:「特立獨行」、「鶴立雞群」、「獨排眾議」、「千夫所指」等等。有些成語明顯比較正面,具有褒義,例如「鶴立雞群」,指的就是「比眾人好的不一樣」,這樣的人我們通常會稱讚他們、羨慕他們、鼓勵他們。至於「千夫所指」則比較負面,帶有貶義,通常意味著「不被容忍的不一樣」,這樣的人我們通常會對其指點、指教、指責,總之就是傾向不認同。
仔細一想我就覺得好奇:當我們的想法或行為,與社會上大多數人不一樣時,社會(眾人)是以什麼基準來判定那是正面的「特立獨行」,還是負面的「千夫所指」?當然,若牽涉到基本的倫理道德就不必多解釋,但是世界上還有許多事是無法用倫理道德來丈量的,例如:家人都支持A政黨而只有你支持B政黨;公司同事都反核而只有你贊成核電;周遭好友都在跑馬拉松而只剩你懶得運動……
當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恰好屬於少數的那一邊,我們就多多少少需要面對所謂的群體壓力。有時,我們屬於「鶴立雞群」的鶴,也就是眾人認為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比較好。有時,我們則屬於「雞立鶴群」的雞,也就是眾人認為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比較不好。
這樣看來,特立獨行的背後,其實仍隱藏著眾人的評價。小打小鬧小規模的「特立獨行」容易被接受和認可,甚至有時還是一種時尚。但若牽涉到理念和信仰,特立獨行的人就得承受許多不太友善的眼光了。
Think Different?我們真的敢與眾不同嗎?
正在觀察,華人的社會裡似乎存在著一種「群性」,一種使人思想和行為趨於相近的無形社會壓力(至於其他國家、其他社會裡有沒有這種群性,本文並不討論)——眾人不假思索地認為「某些事就該這樣做」,而如果看到有人「沒有」這樣做,就會對其投以異樣的眼光,覺得這人「怪怪的」,進而批判他、排擠他,甚至傷害他。
特立獨行者常常必須背負心理壓力,不時面對眾人的議論、質疑,甚至攻擊。扛不住壓力的人,就只能回歸群性,跟著眾人同想同行。不過,世界上還真的偶爾會出現那種不知社會壓力為何物的奇葩,正好來戳破群性長期以來編織出的和樂融融假象。
2014年,柯文哲先生投入台北市長選舉之後,親身為我們演示了「特立獨行」,以及其在社會中如何得到評價。試舉我印象較深的幾個:
宣布競選期間不在街頭插宣傳旗幟,不派宣傳車在街頭廣播。
主動公布個人財產。
主動宣布停止選舉募款。
當選後,宣布只有公務上班時間才使用隨扈和公務車。
宣布停止跑紅白帖。
柯先生才剛上任不久,人氣正旺,討論這些行為,支持者必然高聲喊讚,不支持者冷眼旁觀,反對者則批評有加。他所做的這五件事,或許不見得都是「對」的,但這裡想討論的是,這些對柯先生來說可以輕易說出、作出的「改變」(=與台灣社會慣有的做法不同),對大多數的政客(以及民眾)來說有多困難?
前面四件事,或許相對來說容易做,因為後果主要是由當事人自己承擔,所以,只要夠帥氣、夠任性,說了就能立刻執行。(不像那些有條件的承諾,如「GDP不達標就要捐出薪水」,到後來可以不了了之。)
重點在第五件事,停止跑紅白帖。我個人覺得要做到這樣很不容易,因為這等於是拒絕了一整套在台灣社會行之有年的人際關係運作方式,也直接影響甚至傷害到某些人(需要市長回應紅白帖的人)的利益和面子等等。我真的不確定這樣的改變是否正確,甚至也不知道市長的這個決定能否堅持下去,但也正因為事關一個難以挑戰的傳統,我認為這是對「群性」作出挑戰的一種改變。
大家都在做的事,不一定合道理
記得十多年前,我的祖母以九十七歲高壽辭世之後,父輩們在家鄉辦了一場不算盛大的告別式。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一件事是,各方送來的紅色輓聯多到沒有辦法一字排開,而是必須半疊在一起懸掛。其中,不但有地方首長、多位民意代表送的輓聯,甚至還看到總統、副總統送的輓聯。我雖然很尊敬我的祖母,但是說實在的,一位不識字,從未在任何江湖走跳過的老太太,也沒有任何子孫在政界、商界占據地位,為什麼死後需要得到國家元首的輓聯?是不是有哪裡不對勁?儘管這樣的輓聯在那個當下會令家屬感到很有面子,但是,真的合適嗎?
從地方首長、民意代表,到國家元首,現在的政治圈人士常年都在為「下一次」的選舉打拚奮鬥,不願意錯過任何爭取認同、討好選民的機會。而選民們似乎也樂得藉由這些送輓聯、參加婚喪喜慶等行為,來衡量與評判政治圈人士的「誠意」。到後來,只要有可能爭取選票的行為,都被視為正當合理的、必須去做的。至於製作這些輓聯是由誰支付的錢、民代或地方首長跑紅白帖的同時有沒有辦法專心在政事上,好像就不在我們關注的視野內了。
當然,紅白帖是民間禮俗的一部分,不應該被揚棄或否定,我認為需要檢視的是禮俗的「度」。台灣的民間禮俗在某些方面是很講究的,例如看時辰、看方位、看八字,以及各種禁忌等等,相差一點點都不可以,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卻又顯得無所節制——至少我個人認為,國家元首致送的輓聯不該無所區分,人人都可以取得。民意代表參加喜宴,除非與新人雙方家屬確有特殊的情誼,不適合上台發表照本宣科的冗長致辭。(上個月,我到中部參加朋友的喜宴,看到幾位身著競選背心的當地民代「領著」雙方家長和新人逐桌敬酒,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白目何以是一種力量
縣市長競選期間,許多人在笑談「白目的力量」。白目是什麼?白目或許就是,敢於說出國王沒穿衣服的事實。當童話故事中的那個小孩直率地說出「國王怎麼沒穿衣服?」尷尬的不只是國王,還有在場的每一個明明應該有能力辨別是非黑白,卻寧可盲目從眾的人。
白目者因為說話不中聽而常常不受歡迎,因為會讓「國王」出糗而遭受打壓,但從某個角度來說,白目不就等於是「忽略群性」、「漠視群性」嗎?往好處看,白目者更有機會擺脫群性的影響,拿回中立理性的判斷。
在新聞中看到,柯市長的母親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紅白帖是人情世故,不能完全不顧。如果未來柯市長能在這件事情上有更細緻的思考,找到最佳的取捨,相信必定能為社會樹立新的標竿。
柯先生說過一句話,「政治沒什麼,找回良知而已。」如果這句話特別觸動人心,我想那是因為,無論從歷史看政治,還是從日常生活看政治,你我所感受到的政治始終都與良知相距遙遠。我們早就看多、看慣也看膩了政治圈人士睜眼說瞎話、說一套做一套的可笑面目,我們對政治的信任感幾乎已蕩然無存。
若想要擺脫群性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我們將需要更多特立獨行的人,需要更多的白目者,也需要給白目者更寬闊的空間。或許,我們可以從「對自己白目」、「對社會白目」開始——願意對自己說真話、說實話,敢於對社會說真話、說實話!到那時,我們才不會再滿足於隨輿論逐流、憑情緒發言、任感官導引,那個「大家坐下來好好討論事情」的社會,或許就會更早實現。
仔細一想我就覺得好奇:當我們的想法或行為,與社會上大多數人不一樣時,社會(眾人)是以什麼基準來判定那是正面的「特立獨行」,還是負面的「千夫所指」?當然,若牽涉到基本的倫理道德就不必多解釋,但是世界上還有許多事是無法用倫理道德來丈量的,例如:家人都支持A政黨而只有你支持B政黨;公司同事都反核而只有你贊成核電;周遭好友都在跑馬拉松而只剩你懶得運動……
當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恰好屬於少數的那一邊,我們就多多少少需要面對所謂的群體壓力。有時,我們屬於「鶴立雞群」的鶴,也就是眾人認為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比較好。有時,我們則屬於「雞立鶴群」的雞,也就是眾人認為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比較不好。
這樣看來,特立獨行的背後,其實仍隱藏著眾人的評價。小打小鬧小規模的「特立獨行」容易被接受和認可,甚至有時還是一種時尚。但若牽涉到理念和信仰,特立獨行的人就得承受許多不太友善的眼光了。
Think Different?我們真的敢與眾不同嗎?
正在觀察,華人的社會裡似乎存在著一種「群性」,一種使人思想和行為趨於相近的無形社會壓力(至於其他國家、其他社會裡有沒有這種群性,本文並不討論)——眾人不假思索地認為「某些事就該這樣做」,而如果看到有人「沒有」這樣做,就會對其投以異樣的眼光,覺得這人「怪怪的」,進而批判他、排擠他,甚至傷害他。
特立獨行者常常必須背負心理壓力,不時面對眾人的議論、質疑,甚至攻擊。扛不住壓力的人,就只能回歸群性,跟著眾人同想同行。不過,世界上還真的偶爾會出現那種不知社會壓力為何物的奇葩,正好來戳破群性長期以來編織出的和樂融融假象。
2014年,柯文哲先生投入台北市長選舉之後,親身為我們演示了「特立獨行」,以及其在社會中如何得到評價。試舉我印象較深的幾個:
宣布競選期間不在街頭插宣傳旗幟,不派宣傳車在街頭廣播。
主動公布個人財產。
主動宣布停止選舉募款。
當選後,宣布只有公務上班時間才使用隨扈和公務車。
宣布停止跑紅白帖。
柯先生才剛上任不久,人氣正旺,討論這些行為,支持者必然高聲喊讚,不支持者冷眼旁觀,反對者則批評有加。他所做的這五件事,或許不見得都是「對」的,但這裡想討論的是,這些對柯先生來說可以輕易說出、作出的「改變」(=與台灣社會慣有的做法不同),對大多數的政客(以及民眾)來說有多困難?
前面四件事,或許相對來說容易做,因為後果主要是由當事人自己承擔,所以,只要夠帥氣、夠任性,說了就能立刻執行。(不像那些有條件的承諾,如「GDP不達標就要捐出薪水」,到後來可以不了了之。)
重點在第五件事,停止跑紅白帖。我個人覺得要做到這樣很不容易,因為這等於是拒絕了一整套在台灣社會行之有年的人際關係運作方式,也直接影響甚至傷害到某些人(需要市長回應紅白帖的人)的利益和面子等等。我真的不確定這樣的改變是否正確,甚至也不知道市長的這個決定能否堅持下去,但也正因為事關一個難以挑戰的傳統,我認為這是對「群性」作出挑戰的一種改變。
大家都在做的事,不一定合道理
記得十多年前,我的祖母以九十七歲高壽辭世之後,父輩們在家鄉辦了一場不算盛大的告別式。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一件事是,各方送來的紅色輓聯多到沒有辦法一字排開,而是必須半疊在一起懸掛。其中,不但有地方首長、多位民意代表送的輓聯,甚至還看到總統、副總統送的輓聯。我雖然很尊敬我的祖母,但是說實在的,一位不識字,從未在任何江湖走跳過的老太太,也沒有任何子孫在政界、商界占據地位,為什麼死後需要得到國家元首的輓聯?是不是有哪裡不對勁?儘管這樣的輓聯在那個當下會令家屬感到很有面子,但是,真的合適嗎?
從地方首長、民意代表,到國家元首,現在的政治圈人士常年都在為「下一次」的選舉打拚奮鬥,不願意錯過任何爭取認同、討好選民的機會。而選民們似乎也樂得藉由這些送輓聯、參加婚喪喜慶等行為,來衡量與評判政治圈人士的「誠意」。到後來,只要有可能爭取選票的行為,都被視為正當合理的、必須去做的。至於製作這些輓聯是由誰支付的錢、民代或地方首長跑紅白帖的同時有沒有辦法專心在政事上,好像就不在我們關注的視野內了。
當然,紅白帖是民間禮俗的一部分,不應該被揚棄或否定,我認為需要檢視的是禮俗的「度」。台灣的民間禮俗在某些方面是很講究的,例如看時辰、看方位、看八字,以及各種禁忌等等,相差一點點都不可以,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卻又顯得無所節制——至少我個人認為,國家元首致送的輓聯不該無所區分,人人都可以取得。民意代表參加喜宴,除非與新人雙方家屬確有特殊的情誼,不適合上台發表照本宣科的冗長致辭。(上個月,我到中部參加朋友的喜宴,看到幾位身著競選背心的當地民代「領著」雙方家長和新人逐桌敬酒,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白目何以是一種力量
縣市長競選期間,許多人在笑談「白目的力量」。白目是什麼?白目或許就是,敢於說出國王沒穿衣服的事實。當童話故事中的那個小孩直率地說出「國王怎麼沒穿衣服?」尷尬的不只是國王,還有在場的每一個明明應該有能力辨別是非黑白,卻寧可盲目從眾的人。
白目者因為說話不中聽而常常不受歡迎,因為會讓「國王」出糗而遭受打壓,但從某個角度來說,白目不就等於是「忽略群性」、「漠視群性」嗎?往好處看,白目者更有機會擺脫群性的影響,拿回中立理性的判斷。
在新聞中看到,柯市長的母親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紅白帖是人情世故,不能完全不顧。如果未來柯市長能在這件事情上有更細緻的思考,找到最佳的取捨,相信必定能為社會樹立新的標竿。
柯先生說過一句話,「政治沒什麼,找回良知而已。」如果這句話特別觸動人心,我想那是因為,無論從歷史看政治,還是從日常生活看政治,你我所感受到的政治始終都與良知相距遙遠。我們早就看多、看慣也看膩了政治圈人士睜眼說瞎話、說一套做一套的可笑面目,我們對政治的信任感幾乎已蕩然無存。
若想要擺脫群性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我們將需要更多特立獨行的人,需要更多的白目者,也需要給白目者更寬闊的空間。或許,我們可以從「對自己白目」、「對社會白目」開始——願意對自己說真話、說實話,敢於對社會說真話、說實話!到那時,我們才不會再滿足於隨輿論逐流、憑情緒發言、任感官導引,那個「大家坐下來好好討論事情」的社會,或許就會更早實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