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2020

編輯眼中的星與月:看電影《天才柏金斯》

在某個公眾號上讀到一部新上映電影的介紹,引起了我的興趣:《天才捕手》(Genius)。這名稱乍聽之下還以為是棒球電影,所幸很快就發現,其實主題是美國出版社編輯發掘天才作家的一段真實故事(電影名另譯《天才柏金斯》、《筆羈天才》)。週日趁著電影快下檔,趕緊去看了。

演員的陣容還算堅強,由柯林.菲斯出演主角Scribner出版社的編輯珀金斯,裘德洛出演美國作家托馬斯.沃爾夫,而妮可基嫚演他的女友。電影中還出現了史考特.費茲傑羅以及海明威,這兩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增添了觀影時的驚喜。


劇情就不在此重述了,看完這電影,對珀金斯這個編輯的角色深有共鳴。在我不算長也並不短的文字編輯生涯中(算算也有近十五年),生活作息就是類似珀金斯那樣——醒著的時候,如果不是在用餐、如廁,就很有可能是在看書或讀書稿。有時候,也真的會孤僻地迴避與外界的接觸,因為閱讀需要專注,實在沒辦法一邊讀書稿,一邊與人進行社交互動。電影有好幾幕拉近珀金斯的書桌,對桌上厚厚的書稿以及密密麻麻的打字稿給予特寫。我不知道業外人士看到這一幕時有什麼感覺,但那確確實實地勾起了我過往工作生涯的回憶——我也曾將自己長年埋首於書稿堆中,樂此不疲。嗯,至少可以說,總是勇往直前地面對書稿、鑽進字裡行間去處理每個細節。這就是編輯的真實生活。

我也不知道,大眾是否能從電影中感受到,編輯與作家兩類人的差異(大概是不能)。

人們多能認同作家具有創造力,卻不會這樣看待編輯。不過,以珀金斯這樣的編輯來說,他的創造力其實隱含在他對尚未成書的書稿的想像力,對書稿經過剪裁修飾之後的新面貌的預見力。這都是能「創造」新銳作家的能力。當然,也可以說,這種創造力與作家的創造力,性質是不太一樣的。

我個人認為,編輯與作者之間一個更重要的差異是,作家或寫作者本身往往帶有一種「想要被閱讀」、「想要被看見」的渴望,所以才會透過文字不斷地進行自我表達,並努力尋求發表的途徑。至於編輯,似乎沒有這樣的渴望。甚至,相反地,編輯的性格裡自帶一種「不想被看見」、「不想處在聚光燈下」的低調。從珀金斯的言行可以看出,編輯並不是沒有想法的人,但是他卻從來不將自己的想法形諸文字。奇妙的是,作家與編輯這兩種不同追求的人,竟形成了完美的互補。

電影中有一幕,沃爾夫拉著珀金斯去到一家爵士酒吧,現場有即興演奏以及歡鬧的舞客,氣氛熱絡,珀金斯在這樣的環境下顯得頗侷促。沃爾夫試圖讓珀金斯感染一些「熱情」,一直叫他要放開,跟著音樂的節拍走。平時總給人嚴肅、沉穩、理性印象的珀金斯,漸漸地也受到音樂的帶動,放鬆了下來,露出少見的微笑。然而,當沃爾夫酒酣耳熱,站起身來跟兩位陌生女客調情,想要讓夜晚的激情更進一步升溫,珀金斯卻默默地離開了酒吧。下一幕,是他已經回到家,對著桌上的書稿繼續奮戰……

這就是編輯。

編輯似乎從來不會落下書稿。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很少不如此),他們可以在擁擠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中看稿,可以在嘈雜的咖啡館中看稿,可以在外出旅行時夾帶書稿隨時有時間就拿出來閱讀。如果有些編輯從業人員的言行貌似社交的獨孤客,真的不能過於苛責他們,因為看稿會占據大量的時間,使他們不得不掙扎著割捨陪伴家人的時間,也不得不對世間的娛樂活動保持一種淡然的距離。這樣看起來,編輯似乎不是太吸引人的行業。

按照電影中隱含未明說的預設,知名作家的暢銷作品,都是經過編輯在幕後嘔心瀝血的打磨,才得以成就。費茲傑羅的作品是如此,海明威的作品是如此,沃爾夫的作品也是如此。這其實昭示了兩件事。首先,即便是天才作家,也不可能一下筆就寫出完整無瑕的作品,他們的思想和意念,經過剪裁和修飾之後才更煥發光彩。其次,現在有不少人認為,寫作者可以也應該透過網路或資訊科技等工具,跳過出版商這一環,直接向大眾發表作品。跳過出版商這一點沒問題,但是如果也因此跳過了「編輯」這個程序,想必作品的精煉度就得打折扣了。因是之故,可以想像,在較具規模的網路平台上,文章發表之前還是有必要經過編輯的程序,補作者之不足。

「天才捕手」這樣的主題會被拍攝成電影,其實讓我有些驚訝。我認為它是一部不能對票房有期待的小文藝電影。不過,還是非常高興能有機會觀賞,從中了解一位出版業前輩的行跡。如果現在我還在業內工作,這部電影應該會在某種程度上激勵我,繼續披掛著更多的白天與黑夜,與數不清的書稿奮戰。

4/07/2020

你相信什麼?

這輩子,你相信什麼?你的信仰是什麼?有什麼事物是你篤信不移的?

例如,你相信愛嗎?相信因果?還是相信科學?很有可能,你不相信的,比你相信的多得多。

有些人相信夢想。他們認為,有了夢想,人活著才有盼頭,而為了自己的夢想奮鬥,無論挫折或成功都有了意義。

有些人相信愛。他們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體驗愛和被愛。有了愛,挫折不算什麼。沒有了愛,成功也沒有意義。

有些人相信科學或相信真理。違背科學或真理的世界,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漠視科學而茫茫然地過日子,等於是白活了。

似乎,一旦有了相信,有了篤信的什麼,其他的一切都會後退成為人生的背景。一旦有了相信,人就有了明確的取捨,知道哪些要,哪些不要。這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選擇」的指標,一種發自內心深處價值觀的指南針,為一個人指出前行的方向。從此不必費力思考,不必費心糾結,這個內心的指南針就會為你指出方向。

對某些人來說,靠著這個指南針來指示前行的方向,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了。他們依循著愛,或依循著科學,或依循著夢想,走在一條不太後悔的路,即使痛也快樂著。看起來,有相信的人是幸福的。那麼,你相信什麼?

我恐怕是個懷疑多過於相信的人吧!

如果真要選擇的話,我會選擇相信科學和理性。依循著理性和科學的道路往前走,我認為比較穩當。因果也是我相信的,而我認為因果本身是科學的,只不過表面看起來不一定明顯。既然選擇了理性和科學,那就只能朝著實事求是的道路走,追求活得明明白白。至於那些違背邏輯的事物,只能被推開到邊緣去——我不會激進地攻擊它們,但是也無法接受它們。例如星座,是無法含括在科學道理的概念,只能捨棄和忽視它,不花時間關注。

反之,如果是符合科學道理的事物,就必須投注心思去理解。唯有理解充分,科學才能為己所用,發揮應有的效果。現下,許多事物都以科學之名存在著,例如醫療保健,例如社科研究,例如投資理財,然而在傳播媒體的輾轉論述之下,產生了許多似是而非或根本矛盾的概念,使聽者觀者讀者陷入茫然和迷惘當中,甚至為詐欺行騙製造了機會。

那些相信愛的人,只要心中感覺到有愛,那就足以成為他們判斷事物的基準。但是相信科學的人,卻決定了不是也不能憑感覺而活著,而是必須戮力驗證科學的合理性,然後依據邏輯思考的結果採取行動。相形之下,相信科學似乎讓人比較累!但累的結果是得到一條條明確的行為準則,能夠依循著行為準則處事為人,反而變得簡單明瞭。

所謂的相信,是打從心底的相信,而不是朝三暮四的相信。打從心底的相信,是篤信,本身就具有比較強大的力量吧!

請你,再怎麼樣也要相信個什麼。

4/06/2020

假如閱讀再次成為一種特權

從拿起一本書,翻開書頁,逐字逐句往下讀,直至讀完五萬字、十萬字,甚至百萬字的內容,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件了不起的事,尤其是在當今網際網路發達、人們的注意力每小時都要「臨幸」手機好幾次的情況下,任何人若還能把心思專注在書籍的閱讀(無論是紙本書或電子書),都是令人敬佩的。

就在不多遠的一百、兩百年前,識字並不是多數人的能力和權利。廣大的民眾,是沒有機會學習識字,也不可能有能力閱讀的。在那樣的年代,能識字、閱讀的人,就形同有了接觸學問和知識的特權,有機會掌握到世界上各式各樣能夠帶來權力和財富的資源,例如通過科舉考試,你就有了當官的機會,使整個家族的命運翻轉。


進入二十世紀,隨著社會逐漸安定進步,經濟穩步發展,各國政府實施的義務教育令到多數人都有機會識字,都能獲得閱讀的能力,也從而提升了國民整體的認知水準,包括通曉常識、理解科學、熟習算術等等。這些新獲得的能力,使人們得以開始從事勞力以外的謀生方式。例如,學會了記帳、算帳的人,就可以選擇不去當挑夫來餬口,而且收入更高,生活品質更高。

華夏民族從歷史的教訓和社會生活的經歷當中,早已經歸納出讀書的重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別以為這個觀念是受到科舉制度的深刻影響才有的,在西方世界,人們對教育的重視也是不遑多讓的,「知識就是力量」的觀念深植人心。然而,時空拉回今時今日,如果知識真的是力量,為什麼每年都有統計數據指出,人們投入在閱讀的時間正在減少?知識的力量從何展現?滑手機瀏覽的內容能夠有效助人積累知識嗎?

回顧過往,我們可以看到,閱讀並不是少數聰明人才能培養出的能力,閱讀也不是有錢人專享的權利。基本上,具有平均智力程度的人都能夠學會閱讀,也都因此可以接近知識,去取得改變命運的鑰匙。不過,很可惜的是,在成長時期順利地取得了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之後,大多數人都是淺嚐即止,也就是,在教育進程告一段落之後,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把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認知能力再繼續往上提升。換句話說,我們並沒有好好利用閱讀來深化知識,也不求鍛鍊大腦使其具備更高度的創發力,甚至我們還任由自己的腦力資源投入在追逐娛樂八卦消息,沉浸於帶來短暫感官刺激的訊息之中。這不得不令人懷疑,人類的腦力資源整體而言是過剩的嗎?人類作為一個整體,或許並不需要有那麼多人把腦力運用到極致,或許我們只需要一個愛因斯坦就夠了?

無論如何,這就是目前我們的處境。大多數人在夠用的狀態下驅使著腦力,只有少數人仍在往更深的境界探索。於是之故,一般人的閱讀只會是幫助他維持現狀,能應付生活即可。閱讀,需要強大的動力,那種想要挑戰腦力的深層需求,那種想要突破社會階層的潛在需求,那種想要比別人強大的需求,或甚至只是單純的渴望求知的需求。若是沒有了這樣的需求和動力,閱讀的質和量就不可避免地會漸趨下降。

有時我懷疑,現代社會正在發生「閱讀的迴歸」,也就是,當中產階級的人數增加到某種比例,有強烈動力透過知識儲備,在社會階層的陡梯上繼續向上攀爬的人,已經開始減少。社會生活的舒適與安定,使人們降低了危機意識和成就動機,不再認為有必要進行知識的儲備。閱讀的活動,不知不覺已淡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場景。

或許未來,閱讀將再次成為一種特權。或許未來,99%的人有基本識字能力,80%的人可以應付日常所需的讀寫,只有50%的人可以理解財務數字,20%的人可以理解科學或思辨哲學。這將不是政府或某個權貴團體的陰謀所造成,而是人類社會演進的自然走向吧。

4/04/2020

靈魂存在的意義:從掃墓想到的事

跟著父親一起去林口掃墓。這個星期天的早晨天氣晴朗,氣溫微涼,在陽光的照射下,讓人覺得挺溫暖,可以說是個掃墓的絕佳天氣。

先是去了祖父祖母的墳墓,沒有其他親戚在,但是看起來已經有人來過了。看香爐裡的殘香,應該已有十多個人來祭拜過。我們簡單燃香祭拜,先拜土地公,再拜祖父母。然後我負責把彩紙壓在墳頭,父親則忙著剪除多餘的雜草。大約只花了二十分鐘,我們就離開了那裡,然後前往祖先家墓的地點。

家族裡的長輩們已經約好了十一點鐘在那裡一起祭拜祖先。我們到的時候,大部分的親戚已經都到了,祭品和紙錢都已擺放妥當。大夥兒一起把彩紙壓在墳頭上之後,便一起燃香祭拜,同樣先拜土地公,再拜祖先。在等待燒紙錢的片刻,大家或靜靜坐著休息,或互相交談。

墓園的場景總是散發著一股奇異的氣氛,雖然在白天我不會覺得有任何陰森淒涼之感,但還是不禁好奇,人死後,靈魂是否會停留在墳墓的四周?既然人死後的肉身會在短時間內腐朽,甚至被火化而成灰燼,那麼靈魂有必要守在殘骸的附近嗎?這有點說不通。如果靈魂不會停留徘徊,那麼它又會去到哪裡?而無論靈魂之有無、靈魂之去向,子孫們是否清楚自己祭拜的是祖先的靈魂,還是祖先靈魂的「概念」?




當我拿著香祭拜的時候,我似乎是想像著祖先存在於墳墓裡頭,或是周遊在墳墓的四周。這個想像十分具體,然而似乎經不起推敲。如果人死後靈魂依然保有完整性,那麼我們其實可以設法與每一個祖先的個體,不管哪一代,進行溝通。換句話說,靈魂若實質存在,跟世間產生互動和交流,甚至發生影響,是可以變成常態的。但是目前為止,似乎沒有這種常態的頻繁的互動、交流和影響。

當呼吸止息,肉身凋零,依附在軀體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似乎便無法繼續存在。只不過,我們人類的願望,或是認知的慣性,卻會傾向相信人即便肉體消滅,思想、感情和精神也會繼續存在。這樣的信念可以減輕親友離世後帶給我們的傷悲(只要我們相信他們的一部分還存在著,便能感到有所安慰,而不致全然的絕望),也能使我們保有一絲人類精神永恆不朽的錯覺。對祖先的祭拜,對血脈的重視,正體現了我們人類意圖克服對肉身腐朽的無力感,在繁衍生息的世代中綴串出一條條有意義的連續線,指陳某某家族從何而來,由誰傳承,歷經哪些世代,有怎樣的流轉變化,家譜族系對每個成員都有意義。一個人平時或許不會特別重視自己在家譜族系中的位置,但是如果有個人沒有家譜族系,也就是一個來路不明的人(孤兒、被遺棄者、私生子女),等於他的生命沒有源頭可言,沒有過去可言,這對他來說,恐怕是個無法彌補的失落。

這樣說起來,其實所謂的慎終追遠,並不只是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孝道或尊親敬老,它其實也是讓人有機會與過去產生聯繫,而藉由與過去的血脈源頭聯繫,能為當下的存在添加意義——你不是宇宙裡隨機生發的一個有機體,而是有血有肉有慾望有期盼的人所孕育出來的生命。

掃墓、祭祖的活動,使人與其他人(祖先、親族)產生了具體的連結,也為生命添加了存在感,它在無形之中暗示人把祖先的意志和精神傳承下去。可以說,掃墓、祭祖的活動並不是為了祖先,而是為了尚存在於世間的人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