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012

就說天份不是最該在意的事情:讀書會小說《能不能請你安靜點?》

老實說,我不確定,如果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這名字沒有跟村上春樹連在一起,我還會不會把這本書拿來讀。

去年五月的時候就已經買下這本書,而且在赴美訪友的途中帶在身邊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刻意的安排:在飛往底特律的班機上閱讀一本由美國小說家撰寫的作品,整個還滿搭的。至於裡頭的22篇短篇小說,講的也都是美國人的生活,只不過,並不是一般非美國人會嚮往的那種美國生活。


或許該簡單介紹一下瑞蒙.卡佛這個人。他出身工人家庭,高中畢業之後不久即奉子成婚(1957年),扛起養家活口的責任。他做的也都是藍領的工作,例如鋸木工人、門房、送貨員等,這類工作很辛苦,收入又不穩,而由於生活困頓不得志,他步上了父親的後塵:酗酒。後來也跟元配離婚。雖然生活不順遂,瑞蒙.卡佛卻開始萌生寫作的熱情(這一點其實很值得探討,但是很可惜導讀中沒講得很清楚)。

他去上寫作班,提筆創作,後來更進入大學就讀。1963年,他大學畢業;1973年,他開始受到文壇的注目,後來更接連得到各項榮譽,例如1983年獲米爾德瑞—哈洛斯特勞斯生活年金獎,1988年被提名為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並獲得哈特福德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可惜也就在1988年(五十歲),他因肺癌過世。

瑞蒙.卡佛的作品以短篇小說和詩為主,產量並不多。其中,全部的65篇短篇小說都已被譯成日文出版,譯者就是村上春樹。村上春樹非常景仰瑞蒙.卡佛,曾自陳他的寫作多數來自瑞蒙.卡佛的啟發。村上在1984年第一次去拜訪瑞蒙.卡佛,兩人後來結為好友,算是文壇的一則佳話。有趣的是,瑞蒙.卡佛和村上春樹兩人都是年輕新進作家熱愛模仿的對象,前者啟發了「瑞蒙.卡佛體小說」,後者啟發了「村上體小說」(這點我可以證明,因為我也曾試圖模仿過村上的風格啊~)。

瑞蒙.卡佛並非天才型作家,他自己曾一再表示能夠得獎、成名,真的是很幸運。據說他的作品總要經過多次的反覆修改,而他的編輯利希更在他死後跳出來,向世人宣稱自己協助刪修和改寫的功勞很大。

介紹了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應該還是翻開瑞蒙.卡佛的作品來閱讀。


瑞蒙.卡佛筆下的小說人物,幾乎都是來自勞動階級家庭,也就是絕不可能被社會定義為「成功」的那些人。他認為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都是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小說的情節也都是在描述這些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失業、離婚、外遇、擔心財務問題、羨慕或忌妒、自尊心受損、徬徨不安……或許正因為瑞蒙.卡佛自小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成長,有切身的經驗,他對於小人物的困窘、無奈、屈辱和痛苦能夠感同身受,這提供他豐富的創作養分,使他得以寫出知識份子和文學科班出身的作家所無法達到的,對社會底層人物的深刻觀察和細膩描寫。

現代人看多了偶像劇、本土劇和好萊塢電影,已經很習慣觀看中產階級的生活,也很習慣去羨慕或憧憬富商巨賈名流的人生。相對而言,很少人會對社會底層人物的處境感興趣。既然如此,那些貧窮或地位卑微的人生活過得怎麼樣,跟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人類的經驗是共通的,不管你身處在社會的哪一層,都有機會遇到類似的煩惱,只是程度不同的問題:錢不夠用、工作被剝削、配偶外遇背叛、失業不得志、尊嚴受威脅、貪婪與恐懼……而如果說社會底層人物比較令人同情,那是因為一旦少了名利等物質的護持和掩飾,人生的困境往往就更顯得無可迴避。

在同樣由美國作家所寫的一本社會觀察書《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中,作家Barbara Ehrenreich寫道:「在我們這個高度兩極化而不平等的社會裡,有某種詭異的光學特性,使得經濟地位高的人幾乎看不到窮人。然而窮人卻可以輕易地看到富人,比如在電視或雜誌封面上。富人很少看到窮人,即便他們確實在某些公共空間中瞥見到窮人,也很少明白自己看到的是什麼。」雖然作者所探討的是美國社會底層的景象,但在地球上的許多角落,「看不見窮人」想必也是普遍或共通的現象。

讀了瑞蒙.卡佛的短篇小說,很容易會聯想到海明威以及梵谷。

之所以會讓人聯想到海明威,是因為瑞蒙.卡佛的文字具有極簡風格。這可能是他原本就有的文字特色,也可能是他的啟蒙老師、作家John Gardner對他的指點。所謂的極簡或精簡,基本上就是指沒有多餘冗贅的描述和形容和修飾,使用盡可能少量的文字來講清楚想要講的故事。

之所以聯想到梵谷,是因為梵谷也是終生困頓不得志,而且沒記錯的話,他是在27歲的時候才開始畫畫,畫了十年之後,37歲英年早逝。對照欣賞梵谷的《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這幅作品,或許能更具體想像勞動者的生活現場。


最後,補充一下,書名《能不能請你安靜點?》(Will you please be quiet, please?),其實是來自此書收錄的最後一篇小說。故事中,中學教師勞夫.威曼已婚,有兩個小孩。他心裡不時記掛著兩年前發生的一件往事。雖然他想要把那件事忘掉,雖然他基於男性的自尊不想對人提起,卻發現自己忘不掉。因為兩年前,他的妻子瑪莉安曾經背叛過他,跟另一個男人。

有一天,(不知道為什麼)瑪莉安突然自己提起了這件事,而勞夫也就索性追問到底,並逐步發現了他原本不知道的另一部分真相。真相令勞夫感到痛苦和屈辱。透過瑞蒙.卡佛的描寫,讀者將看到勞夫如何在心裡與這樣的痛苦和屈辱搏鬥……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也需要細品的短篇小說集。它會留給我們一些疑惑和揣想的空間,也會讓我們,很奇妙地,因為人類細膩微妙的情感受到描寫而感到一種默默的欣慰。

3/29/2012

健身房體驗課,以及運動兩週年回顧

在目前這家健身房運動,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兩年多來,大半是以瑜伽課為主。半年前,才又增加了跑步。而最近為了評估是否需要更全面的鍛鍊,更與私人教練預約,去上了一堂所謂的體驗課。

想到不久前,我才跟一位作家聊起上健身房運動的經驗。他提到上班很忙,平常日下班後要去健身房,大概都已經七、八點了,這時總會猶豫「該先吃晚飯,還是先去運動?」賓果!聽到這個分享我整個豁然開朗,原來不是只有我才有這種困擾啊(握手~),真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根據我個人觀察,運動這件事似乎對許多人來說都存在著障礙(意思並非我沒有障礙)。以上頭這個問題為例,若先吃過飯再運動,會容易消化不良;若不吃飯就先去運動,則可能血糖不足會頭昏,而運動完之後也不知道到底還要不要吃飯,因為總有人說運動後吃東西會吸收得更好、更容易胖。

姑且不管哪個理論才正確,我自己直到現在都有個苦惱,那就是運動時還是會忍不住意念集中在:「等一下要去吃什麼?」(不過話說回來,健身房牆上的其中一個電視螢幕總是鎖定在旅遊生活頻道,讓我們收看「帥哥廚師到我家」,這又該怪誰?)

有些人難以養成運動的習慣,於是會想借助外力來督促自己,例如跟親友或同事結伴去打羽毛球或是加入同一家健身俱樂部。根據我個人經驗,想要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關鍵有幾個:

*要一直看到運動帶來的好處,例如:運動完的當下以及隔天,感受到無論身體或精神都比較好;確認自己的體重或某些部位的贅肉受到控制。感受得到好處,才會有持續的動力。

*與其規定自己「週一、三、五去運動」,不如規定「每週運動三次以上」。不知道為什麼,固定日子的運動計畫總是很容易被打亂。

*原本計畫要去運動的日子,有人來邀約吃飯或參加活動時,如果想拒絕,就別告訴對方你是要去運動。不知道為什麼,人們總會認為「少運動一次無所謂」,以致會積極阻止你執行那天的運動計畫。

*要以有運動習慣的自己為傲,甚至不妨把自己想成高人一等,想像「別人都在家裡看電視當沙發馬鈴薯,而我在這裡揮汗消脂」的畫面。這是一種不必花錢就能塑造良好自我感覺的好方法。

運動到第三年,開始覺得應該要學會鍛鍊重要的肌肉群,也最好能正確使用琳瑯滿目的健身器材。私人教練跟我說可以先上一堂體驗課,長度是一小時。

教練一開始先拿出一張表格,要我勾選是否有各種身體問題或疾病的歷史,接著問我,上教練課的目標會是什麼。我說想鍛鍊肌力。因為儘管常上瑜伽課,某些肌肉群似乎還是很弱,是瑜伽動作練不到的,例如兩邊肩胛骨中間的肌肉、大腿和臀部附近、腰背等等。

然後教練就叫我上跑步機快走。先用5.5km/hr左右的速度快走,接著加快到6.4km/hr,再加快至7.2或7.5km/hr用跑的。無論快走或跑步,教練的指示是,兩手自然擺動,雙腳跨出的步幅要加大一點,因為這樣一方面會跑得比較從容,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重量都壓迫在膝蓋上。呼吸方面,快走的時候是用鼻子自然呼吸,等到跑步的時候,需要的氧氣較多,可能就會需要同時用鼻和口呼吸。

教練給我的建議是,5.5km/hr的速度先快走5~10分鐘,然後6.4km/hr的速度約5分鐘,接著7.5km/hr的速度跑5分鐘,然後再回到6.4km/hr的速度5分鐘。這樣快走之後,還不能馬上停下來,必須每一分鐘降低1.0km/hr,繼續慢慢走,最後才停下來。這樣做了大約30分鐘之後,可以燒掉150卡(或大卡?)。

做完這個心肺的鍛鍊以及熱身之後,教練帶我做了兩種健身器材。一種是鍛鍊大腿前側肌肉,另一種是鍛鍊肩胛骨之間的肌肉。每種都是先做20~30下後,就做伸展舒緩動作,然後再繼續做20~30下……說起來真是滿搞剛的,而且要記住流程和細節,對我來說也有點困難(還沒得失智症就已經這樣,令人憂心~)。

記得曾聽過有人說,一個從來不運動的人,會因為開始練健身,而連帶地改變自己人生的其他面向。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

當我們在鍛鍊身體的時候,其實也同時在鍛鍊自己的心志:在那個過程中,要讓種種的煩惱和雜念,如過眼雲煙般不留心頭;要力求做到準確的動作,以達到運動效果以及避免受傷;要能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覺察身體細微的感受,也要能忍受痠痛和疼痛。

不過,也許更重要的是,運動其實會讓人一再感受到身體能力的極限,也讓人一再面對身體能力衰退的事實。說穿了,運動就像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每天推石頭上山,一旦石頭推至山頂,下一刻嘩啦嘩啦它又開始往下滾了。日復一日,無不如此。

身體的衰敗是人類無庸置疑的命運,然而我倒不會因此就說運動是徒勞無功的一場白忙,因為當我們像薛西弗斯一樣,把今天該當份量的石頭推至山頂時,我們的體力也得到了補充與強化,這時,不管是體能或心理狀態,都大大有別於頹廢懶散時的自己。如果我們能把握住石頭滾下山腳的這短短間隙,就有機會利用這體能與心理狀態,完成人生中一些同樣需要專注面對的事。

這樣的感想,跟之前在跑步的路上這篇網誌,可說是遙相呼應吧~~

3/28/2012

桂冠詩人的project:Billy Collins有畫面的詩

真是沒想到,幾天前才介紹過美國桂冠詩人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的詩作〈遺忘〉(Forgetfulness),今天就看到他在TED的演講,看起來是剛上線的,主題為Everyday moments, caught in time(及時捕捉日常時光),直覺與這位詩人很有緣份~

在這場演講中,柯林斯主要向大家介紹他的詩與動畫結合的成果。他播放了五首詩作的動畫影片:

〈布達佩斯〉(Budapest)
〈遺忘〉(Forgetfulness)
〈有一天〉(Some Days)
〈國家〉(The Country)
〈死者〉(The Dead)



柯林斯說,當初有人向他提議把詩作以動畫呈現,他原本覺得沒必要,因為他認為讀者本來就該花點小力氣去想像詩的畫面。此外,他以前就試過詩與音樂的結合,但效果並不好。不過,最後他還是答應對方了。動畫的效果,我覺得很不錯,可能是因為這幾部動畫的表現手法都很有文學或文藝的氛圍,也富有想像力。兩相搭配很對味。

柯林斯目前是紐約市立大學的英文系教授,已經執教了四十年。他在2001年榮獲美國桂冠詩人(U.S. Poet Laureate)的頭銜,而且還連任一次(一年一任)。他在演講中開自己玩笑說,他跟人談話時喜歡用「身為桂冠詩人,我……」當開場白,逗得現場觀眾大笑。

雖然身為桂冠詩人,柯林斯卻不古板老派,反而認為與其讓詩集作品塵封在書架上,不如多與大眾親近。柯林斯認為自己的作品很家常(domestic),很中產階級(middle class)。的確,他的詩主題很生活化、用字遣詞很親切又很口語,他偏好簡單具體的意象,而非玩弄深奧抽象的字眼。不管是單純詩句還是動畫,常透出一種低調的幽默,然而細讀之後,卻又會發現其中含意頗深,甚至有一點黑暗深沉。

其實在介紹〈遺忘〉一詩的時候,已經在Youtube上看到另外的一、兩首詩的動畫,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前者。看這場TED演講最難得的是,能夠親睹詩人的丰采(沒錯!會寫詩的阿伯就是不一樣!),而且也聽到詩人現場朗讀他最近寫的一首詩:〈青少年〉(Adolescence)。

3/27/2012

人生只有一次,西班牙倒是可以去兩次:看電影《三個大丈夫》

會去看《三個大丈夫》這部電影,跟《三個傻瓜》有很大的關係。《三個傻瓜》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印度歌舞片,甚感驚豔,既有情節訴求,又深富娛樂性。於是,自然對《三個大丈夫》有些先入為主的期待。

(電影原聲帶封面)

故事主角同樣是三個男生。卡畢是營建商的兒子,家世好,年輕有為,他準備要和認識半年的飯店大亨之女娜塔莎結婚,而結婚之前,他積極籌備跟另外兩位大學同窗好友——阿俊和伊蘭——進行一趟早就約定好的三週單身之旅。單身之旅的地點選在西班牙,而且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挑選一項極限冒險運動,到時候三個人要一起參加。不過,他們約定,事先都不對彼此公布自己選的是什麼運動。

伊蘭是個搞笑又愛耍寶的人,不過他很期待這次的西班牙之旅,是因為對於此行他有個私人的願望:幾年前他的父親過世後,他才偶然得知,原來去世的並非他的生父。當年他的母親懷了他,嫁給了另外一個男人。伊蘭聽說自己的親生父親住在西班牙,一直很想跟父親見一面。他的內心深處有許多疑惑,似乎只有父親才能解答。

至於阿俊,是個長得很帥、但個性彆扭的宅男。他在金融圈上班,月進斗金,但因為太執著於工作,被女朋友甩了,幾年來心情一直沒有平復。這次他也是經過一番掙扎,才終於下定決心與好友一起進行這趟西班牙之旅。



總算,三個人出發了。來到巴塞隆納之後,他們規畫好開車旅行的路線。一上路沒多久,三個人就吵了起來。原因是阿俊始終放不下工作,旅程中不是跟同事通電話就是進行視訊會議,讓卡畢和伊蘭覺得又好笑又有點不爽。

這段旅程中最特別的是三個人所選的冒險運動,一是深海潛水,一是高空跳傘,一是在奔牛節跑給牛追。(或許這有破梗之嫌,不過本片的主要訴求並不是這三件事的懸疑性,所以應該是還好?)看得出來,要這樣上天下海的拍攝,應該是下了很重的成本,而且無論是深海潛水或是高空跳傘,都拍得十分精緻,令人驚艷與心生嚮往。我們不但能看到海底和高空的美景,也能夠感受到三位主角在彼此打氣和激勵之下,如何克服恐懼,面對原本排斥的冒險活動(阿俊不會游泳,伊蘭怕高,卡畢怕被牛攻擊)。

在這趟看起來頗豪華又充滿未知刺激的單身之旅中,三位男主角分別處理了自己的人生課題:阿俊看到自己對物質的執著如何影響到他的親密關係;伊蘭終於見到了親生父親,但父親對他的態度與回應卻不是他所期待的那樣;卡畢在旅程接近尾聲之時反而苦惱了起來,因為他發現自己還沒準備好走進婚姻,而他對婚姻的期待也跟娜塔莎有明顯的歧異……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很有娛樂性、畫面拍得很好看的電影。俊男美女的組合、奢華浪漫的場景、冒險刺激的活動、熱鬧的舞蹈和音樂,全都賞心悅目得沒話說。再加上對工作、親情、友情、愛情、婚姻、人生的叩問,以及充滿機趣的對白,差不多該有的元素都有了。

只不過,在電影散場的時候,怎麼覺得少了一種心靈觸動的感覺?我想可能的原因在於,故事中的人物看起來都太幸福了,好似美滿的人生都是如此輕易,以至於讓人覺得You Won't Get To Live Life Twice這個主張好像少了一點點的說服力。

人生不能重來,人生只有一次。這個很有意思的訊息,留待每個人各自的詮釋。

記得你的「第一個夢」:讀Irvin D. Yalom《生命的禮物》

昨天晚上夢到兩個久未謀面的高一同學。醒來後,才突然一驚。讓我心生驚訝或疑惑的原因是,這兩個人已經離開我的生活圈很遠也很久了,不知道為什麼還會夢到她們。直覺以為,或許有什麼「未竟之事」吧,某些沒說的話或沒有整理過的感覺。

這讓我想到《生命的禮物》這本書,副標題是「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作者是我翻看簡介之後才發現是大師的Irvin D. Yalom。


雖然我不是從事心理治療相關行業,但是對於心理與行為的診斷和治療(簡言之就是了解人、改變人的歷程),算是滿有興趣的,因此也就很想知道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人,不管是不是大師,是怎麼看待這個過程,以及都是怎麼做的。

顧名思義,這本書裡有85則小文章,不等量地分成五個部分,每一篇都是作者四十五年臨床實務工作的筆記。換句話說,不談深奧的理論,而是分享心理治療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實務問題。有機會的話,很想將此書深富啟發的句子摘錄整理起來。不過這次只想談談第四部分「夢的運用」。

現在的心理治療師會跟病人談夢,並試圖解夢嗎?這我不清楚。我猜想,如果有人願意且有能力來解解我們的夢,應該會像星座運勢解析那樣充滿興味吧!可惜的是,會解夢的人沒有會解析星座的人多。理由?星座從十二星座出發,再怎麼變化也就是那幾種,但是夢可沒有任何固定的形貌和內容。解夢,沒有功力大概不行。

本書作者認為,夢是治療過程中無價的工具,他提醒我們認清夢的本質:夢是「短暫、隱密、誇張而極度掩飾真相的」。夢是「病人深處問題的敏銳敘述」,只不過用的是另一種語言,「視覺意象的語言」。不過,作者並不認為有必要對夢進行徹底、精確且完整的解析。他認為解夢的工作只需專注在治療的目的上。

作者引用了一些夢境的內容,藉以解說解夢的基本原則,這部分非常有意思。首先要做的是「從中提取任何可以促進和加速治療的」內容,也就是選擇性的提取其中部分內容,而非試圖全盤分析它。以下整理出幾個解析過程中的要點:(無須介意「病人」這個字眼,在此想成「作夢者」即可。)

考慮作夢的時機。

夢境的內容是否與最近治療情境中提及的議題有關聯?例如夢境中是否出現重要人物,例如父母親、配偶等,然後病人對於這個關聯的看法和感覺為何?在初步階段,作者不會試圖去解析夢的意義,而是探索夢境是否受到現實生活(尤其是治療)的影響。

開啟一段心理治療的過程,對病人來說往往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容易影響夢境。擴充來說,當我們經歷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之時,也往往會對夢境產生影響。如果我們因故閉鎖了對某個重大事件的感受,或許就得從夢境中去挖掘真實的感受了。

留意「重複出現的夢、夢魘或其他強而有力的夢」。

作者會跟病人強調夢的重要性,並指示病人記下夢的內容。據說他能讓最不聽話的病人也開始回想夢(我是最容易忘記夢的內容的,或許該在床邊擺本筆記簿)。那些重複出現多次,或是涉及強烈情緒的夢,值得特別注意。

討論夢的內容。

首先詢問病人在夢中的感受和情緒。讓病人沉浸在夢的內容中,引導出病人在夢中的想法,以及對這些夢境的想法。作者提醒,雖然夢的內容常常會借用白天發生的事件作為材料,但是既然重要到足以放進夢裡頭,這必然與某些重要的事情有關聯。而且作者發現,夢境往往是「由強烈而重要的往事記憶交織而成,光是找出這些記憶」就很有價值。

討論夢中出現的人物。

作者借用完形治療師的技巧,「把夢中所有人物當成作夢人的各個面向」,讓病人站在每個人物(甚至物件)的角度講出想法。這個理論基礎是,夢中的人物甚至物件,都代表著病人的某個面向。另一方面,夢中的人物也常常是抓取了不同人身上的部分特質雜糅而成,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探索,才會從中辨識出已被我們遺忘的人物或隱藏的特質。

對病人的夢境給予回應或聯想。

雖然作者認為不該以自己的主觀去解釋病人的夢,但是給出一些回應,或許有助於病人的進一步探索。

純真的第一個夢。

佛洛依德認為病人在治療中所作的第一個夢,特別容易呈現核心的問題。等到進入治療過程一段時間之後,病人心靈的警戒提高,作的夢會越趨複雜。除此之外,作者認為,病人所作跟治療師有關的夢,最具價值,其中反映出病人對治療以及治療師抱持的看法和感受,包括期待和恐懼等等。

古時候的人曾經討論過,畫鬼與畫狗哪一個比較容易。沒見過的事物可以任憑想像和臆測,但也沒有規則及軌跡可循。如果換成是夢呢?當我們的心靈在「創作」夢的時候,靠的是想像臆測,還是規則和軌跡?夢境往往充滿栩栩如生的視覺影像。想到我們的心靈為了表達抽象的意念和情感,竟然拼湊出這些光怪陸離的情節,我們還能懷疑自己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嗎?

這幾個篇章為我開啟解惑之門,讓我想到的是,在志工服務時遇到的小朋友,他們會想像及編造生活經驗的困擾。或許我可以推測,孩子們的想像,很接近那沒什麼警戒心的「第一個夢」;在這個夢中,他們的心靈仍恣意地馳騁著,編織著最原初的渴望、傾吐著最原初的失落,在身邊的家人、老師和同學已經不太買單的時候,透過電話線,向陌生的值日生傾吐。

這是我暫時的結論。

3/25/2012

看不見不等於不存在:與勞工爭利的機器人Kiva

在電子商務日益蓬勃的現今,許多人都有上網購物的經驗。網路改變了我們的消費習慣和模式,例如有愈來愈多人可以不必看到實體商品就放心地下單購物,也有愈來愈多人會參考(或依賴)陌生網友的評價,而不只是聽親友的推薦。

其實,在消費者不知不覺中,企業的物流系統也不斷在演進。這個演進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首先,網路商店之所以能開始承諾在24小時、48小時內到貨,與物流系統的效率提升有很大的關係。再者,物流系統的升級往往需要新科技的輔助,也很容易導致人力的被取代。

對個人或小型的網路商店來說,所謂的物流系統或許就是幾個員工每天處理訂單忙到爆肝。我記得曾經在晚間去過位於博愛路的台北郵局,發現那裡人聲鼎沸,大排長龍,仔細觀察,才知道原來有許多網路賣家在這時候前來郵寄貨品。

換成是大型的網路商店,就沒辦法如此仰賴人力了。大型零售通路的物流規模,恐怕超乎我們一般人的想像。

因為沒機會參觀台灣商家的電子商務倉儲系統,只好先來參考美國的情形。美國的許多零售通路規模都是全國性的,例如平價超市Wal-mart、K-Mart、百貨Sears、Target、家用品量販店Home Depot、Sam’s Club、玩具店Toys R Us、電器量販店Best Buy、Circuit City、辦公用品店Office Max、Staples、Office Depot等等。當然,還有全美最大的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com),它同時也是規模龐大的網路零售通路。

亞馬遜在3月19日宣布以七億七千五百萬美元買下Kiva Systems這家倉儲自動化系統公司。這家公司的總部位於麻塞諸塞州,開發了專供大型倉儲使用的自動化工具(robotic tools)。在美國,有百分之十五的網路電子商務公司是採用Kive Systems公司所開發的自動化倉儲管理系統。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一支簡介影片,說明Kiva Systems的自動化工具是如何運作。影片中的橘色機器人,形狀並不像人,而是一個大型便當盒的模樣。它稱為drive unit,不過為了方便描述,以下仍以橘色機器人稱呼。



這個自動化系統的概念在於,不管是貨品入庫之後的歸位,還是出貨前的揀貨,都由電腦系統來管控貨品的位置,盡可能減少人為的判斷(因為容易有錯)。其次,為了增進效率,採取「貨動人不動」的原則,也就是人在定點工作,由橘色機器人移動貨架來收取或輸送貨品。

以顧客下單後,出貨前的揀貨流程為例:

*揀貨員(pick worker)在一個定點工作,不需要跑到各貨架邊去找尋訂單裡需要的貨品(=不需人為判斷),也不需搬運貨品。

*揀貨員可同時分裝六份(或以上)的訂單。只要把每份訂單掃瞄到電腦系統內,電腦系統就會「傳喚」訂單內的每件貨品。揀貨員不需要知道貨品放在哪裡(=不需人為判斷),因為裝載該貨品的橘色機器人會自己過來。

*橘色機器人到揀貨員這裡來報到。揀貨員從橘色機器人負載的貨架上拿到需要的貨品,掃瞄後就知道要丟進哪一個訂單的箱子裡(=不需人為判斷)。

*各張訂單中的貨品各不相同,因此會有多個橘色機器人送貨品來,排隊讓揀貨員取用貨品。

*當一箱訂單的貨品集齊了之後,會有閃燈顯示(=不需人為判斷),此時揀貨員就把該箱子放到輸送帶上去,讓下一關的人員負責包裝出貨。


可以想見,在規模龐大的倉庫裡,使用這個系統來處理訂單(fulfill order),比起由人工來搬貨、上架、揀貨,效率要高上好幾倍,錯誤率也會大大降低。看到影片中成百上千個橘色機器人在倉庫裡忙碌地移動著,令人驚嘆怎麼它們都不會撞在一起(這必定需要夠精密的電腦系統)。

每次只要有人開發出方便好用的機器設備,就必有人開始擔心它會取代人力,以致造成勞工的大量失業。有人估計這樣的倉儲自動化管理系統,將會使美國在未來幾年內有上百萬的勞工失去工作。當然,也有人主張機器人的出現反而能創造工作機會。如此極端的兩種看法,還真不知道怎麼判斷才好。

至於對企業而言,不使用這樣的系統,就意味著人力的成本將會比競爭對手高,有可能因此減損企業的競爭力。再從商業、經濟的整體來看,無論是創造工作機會,還是讓工作消失(並因此導致人力資源流到別的行業去),這種透過創新研發而提升效率的技術和工具,都是勢在必行。尤其在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社會,產業的升級是不會顧及人的情面的。而升級所帶來的競爭力,看來也不會只侷限在美國國內,未來勢必也會擴及全球,造成技術的全面更新,以及競爭力的消長。

3/24/2012

馮內果談故事的「形狀」

自從讀過《第五號屠宰場》這部小說之後,對美國小說家馮內果(Kurt Vonnegut)就十分的佩服與崇敬。這部小說被高度讚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反戰書之一」,其影響力與地位由此可知。日前,偶然在Youtube上看到一部馮內果演講的短片,甚感驚喜,畢竟我從來沒想過,能有機會一睹這位已於2007年辭世的小說家的身影。(應該順便感謝將這部影片放上Youtube的人。)

在這段短短的影片Kurt Vonnegut on the Shapes of Stories(馮內果談故事的形狀)中,作家主張,故事的發展可以用簡單的曲線形狀來表示。


他在黑板上畫出兩條軸線,縱軸的上方是G,下方是I,G代表good fortune(好運),I代表ill fortune(歹運)。橫軸的左端是B,代表beginning,右端是E,作家說代表electricity(電力),這應該是開玩笑的。E是代表ending。

接著作家說,故事的形狀變化是一種相對的概念(relativity,意思應該是,所謂好運或壞運的定義或變化,是互相比較的結果,而不是絕對的)。他又說,人們對於某些形式的故事,似乎永遠聽不膩。例如一個故事的主人翁一開始過得普普通通(中等好運),但是接著遭遇了不幸(往歹運跌落),直到最後又得到好運的眷顧。這樣的故事很常見。

另外一種故事能形成漂亮的曲線:主人翁一開始不好不壞,但很快就遇到好事,遭逢連番好運,但是後來又像溜滑梯一樣跌入歹運之中,直到結局時才又得到幸福(get it back again)。

最有趣的是,作家說,有一種故事是西方文明的最愛,有許多人因為說這樣的故事而大賺了一票:有個女孩生活很悲慘,她的媽媽死了,她的爸爸娶了一個醜陋的繼母,而繼母還帶著兩個心腸狠毒的女兒。講到這裡,聽眾都會心大笑了,因為大家都聽出來,這個故事不就是灰姑娘嗎?

這個故事的形狀非常有趣,一開始起步在歹運的極端,隨著女孩得到教母的幫助、化了妝、穿上好衣服、坐上南瓜車,然後跟王子跳舞、午夜12點鐘聲響起,每一件事都讓曲線發生轉折,而故事的最後發展,也就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使曲線劃向最終的高潮。這真是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展演。

為什麼故事要以曲線的方式來表示?這不是為了博君一粲而已。

故事都有所謂的架構可言,許多故事或許情節各異,轉折和起伏的節奏卻有相似甚至相同之處。用曲線來呈現故事的基本架構,能讓我們一窺小說的藝術和寫作技法,也能觸動我們思考,真實的人生或許往往和故事一樣,儘管每個人的遭遇看似各不相同,歸納起來卻會浮現少數幾種基本的架構。甚至更簡化之後,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最基本架構。

短短的作家演講片段,引導聽眾看到故事中核心的架構。就如同《第五號屠宰場》這部244頁的小說,推使我們去看見戰爭的本質。

3/23/2012

對治痛苦的放大縮小練習:Amy Purdy的TED演講

如果說,人有縮小他人痛苦的傾向,那麼我們也可以說,人有放大自己痛苦的傾向。這或許無可厚非,畢竟自己的痛苦距離自己最近,他人的痛苦可能距離很遠,遠近的距離當然會對感受造成高低不同的影響。

對於他人之痛苦,我們唯有主動去關注,放大對別人痛苦的觀察和體會,強化自己的同理心,才會產生更多的感同身受,也才更能從他人的痛苦經驗中獲取我們自己也需要的教訓。這是一種Zoom in。

那麼,對於自己的痛苦呢?人要如何理解和面對自己的痛苦?難道要Zoom out,把自己的問題變小嗎?我想問題要縮小並沒那麼容易。

雪板滑雪(snowboarding)獲得世界冠軍的艾美.波爾帝(Amy Purdy),在TEDx演講Living beyond Limits(超越極限的人生)中與大家分享她的人生故事。能獲得冠軍當然是運動好手,但聽艾美娓娓道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她已經失去了雙腳。



一開頭,看似柔弱的艾美就問大家:「如果人生是一本書,你會怎麼寫?」艾美19歲那年的遭遇,絕對不是她夢想中的人生劇情。

在拉斯維加斯的沙漠中長大的艾美,最大的願望就是滑雪。高中畢業之後,她立刻搬家到會下雪的地方去住,並且成了一個按摩治療師,生活過得獨立又自由。但是在19歲那年的某一天,她似乎得了感冒,回家休息,沒想到病情迅速惡化,一天內就住進加護病房,陷入昏迷。診斷得知她感染了細菌性腦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在救治的兩個半月過程中,她失去了腎、左耳的聽力,以及膝蓋以下的兩隻腳。

這對艾美和她的家人來說當然是很大的打擊。她花了很長時間復健,且難以避免地陷入憂鬱。她一開始不習慣使用義肢,覺得又醜又笨拙。但是後來她開始改變態度,例如她想,至少她可以選擇換穿不同的義肢,變換自己的身高,想要變高或變矮都可以。另外,調整義肢腳的尺寸,就更方便買到商店裡打折的鞋子。

她開始想,「如果人生是一本書,我要寫什麼?」她想到了,她想要滑雪,而且她也想要幫助那些想要運動、但是身體有障礙的人。她能感覺到,這就是她最想做的事情,這就是她想要的新人生。然而,真的有可能嗎?

四個月後,她重回滑雪場地。那次,她在雪地上摔了一跤,身體竟和義肢分離了,結果是人跌倒在原地,而義肢卻連著滑雪板,繼續滾落到遠遠的山坡底下去。她描述這段過程時,好像在開玩笑,但這是經歷過多大的心理建設,才能展現的釋懷?

為了能夠得心應手地滑雪,艾美後來乾脆和義肢設計師一起進行改良,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款式,讓她得以完成雪板滑雪的夢想。後來,她更成立了Adaptive Action Sports非營利組織,幫助有身體障礙的青少年能夠從事運動;她更前往南非,幫助有身體障礙的兒童安裝義肢,讓孩子們得以重回學校唸書,人生有新的可能。

從影片中,看艾美說話的神情和亮麗的外型,真的難以相信她已經失去了兩隻腳。但是從她懇切而充滿情感的話語當中,我們不但能感受到她生病過程中經歷的苦痛,也看到她如何轉念,堅毅接受人生的新局,超越了身體的缺憾。

一場殘酷的疾病改變了艾美的人生。現在她認為人生有限制(borders)是好的,因為這樣反而能激發人的創意和想像力。失去了雙腳,結果反而讓她成就了更多。許多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表示自己深受啟發。的確,每當我們看到某個人能夠超越自己的限制、不耽溺在自己的痛苦當中、能對自己遭受的打擊坦然釋懷,都不得不升起由衷的敬意。

或許,也唯有在這樣的啟發之下,我們會願意再次修正對自己人生的看法,重新審視自己現正面臨的困頓、難堪、窘迫、痛苦與辛酸,是不是真的那麼重大。

忘記從哪裡聽來的一句話:覺得問題很大的時候,不妨把自己放大,這樣問題就會顯得小了。個人覺得這話滿受用的。

當然,這部影片也很受用。

3/21/2012

有一種人生狀態叫遺忘

它會慢慢進駐,
潛伏在你我的存在裡頭,
於某個無人察覺的時刻,開始
像病毒一樣發作。

它不會令你咳嗽、發燒或流鼻水,
卻會帶來形而上的頭痛。
它剝奪的不是你的健康,而是你
自以為不動如山卻也不曾妥善保管的
記憶

讀過的書名和作者名,你忘了
背過的數學公式,你忘了
吻過的那些臉,模糊成一片
曾經秩序井然的太陽系九大行星序列,現在
一一散落無蹤
你揪緊了腦神經,舌尖在唇齒間彈動,
好似這樣即能喚出記憶殘餘的線索,
可是徒勞

即使當你確定自己感染了這種人生病毒,
也無力逐一清點剩餘的記憶資產,
也無力阻止文字和影像陷入流沙底下那黑暗的深淵。
或許,來幾顆銀杏補充錠?
你不願投降,卻也無力抵抗,
於是只能輕輕一嘆:
老了。

----

以上不算是創作,而是在介紹與呼應美國詩人Billy Collins的詩作〈Forgetfulness〉。這首詩經詩人朗讀,搭配Julian Grey of Headgear製作的影像,非常對味,把我們平時不曾注意的人生狀態,生動並帶點哀傷地呈現出來。


Forgetfulness可譯成「遺忘」,不過以詩所傳達的內容,似乎譯成「健忘」或「善忘」會更強烈些。

Billy Collins於1941年生,是美國桂冠詩人,也是大學教授。

我們沒有資格「不喜歡英文」

不久前我跟親戚裡的幾個晚輩聊天,問到她們學習的狀況。她們正在唸中學,讀書算有認真,父母也很重視,期望她們能升上好的大學。閒談間,我(忍不住)問她們,英文成績怎麼樣。沒想到她們的反應都是搖搖頭,給了我「不喜歡英文」之類的答案。

我在心裡OS:「英文不好是要怎麼考上好的大學啊?」真想好好向她們剖析英語的重要性!滔滔不絕說教個半小時!不過,眼前已經是一個自稱「不喜歡英文」的學生,說再多好像也是一廂情願?

如果把時間快轉到進入職場,可以預見這樣的年輕人要等到工作上遇到瓶頸和障礙,才會發現英語不好很吃虧。這時候,可能動念想去補習英文,也可能乾脆換個工作避開這個壓力。但他們可能永遠不會想到,當初「不喜歡英文」的這個理由,是如何阻礙了自己出人頭地的空間。

如果基本上認同「有英語能力的人在職場上比較吃香」,那麼從學生時代開始增進英語能力,其實是最有效率的。問題是,為什麼仍然有不少人幾乎是自願放棄英語呢?

在職場上,只要是主要業務與外語有關的公司,那些需要使用外語的職位,絕對是比較接近企業核心,受到公司高層的重視。在這樣的公司工作,如果你「不會外語」(也就是無法在業務上使用外語),就等於有一道障礙橫在你面前,阻止你接近企業的核心。

或許你很有才華,甚至在技術上、知識上、經驗上比那些外語好的同事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能因此你也受到公司重視,或已經升到相當不錯的職位,但是那道障礙永遠在。如果還想再往上爬,你就得擁有加倍的能力,例如領導力可服眾、人脈很強、具有無可匹敵的業務能力……這些能力的權重可以比英語能力高,但如果你的能力優勢是在這些方面,或許你不該待在以外語為業務核心的公司。

有許多企業的老闆不會英語或英語不好,但還是可以經營公司,可以雇用外語人才為他們所用,為什麼?因為他們具備一般人少有的領導力、業務能力,並在業界累積了深厚的人脈。如果你有這些能力,那麼恭喜你,你不想把英語學好真的是你的「選擇」,你高興就好。但如果這些能力你都(還)沒有,那麼學英語就不是你個人喜不喜歡的問題了。

英語不行,除了會阻礙升遷和加薪之外,還會造成生活與工作上的許多困難。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不必出國,也會遇到一大堆的英語。如果英語不靈光,上網時看到英文資料,就無法正確解讀運用。雖然網路上的中文資料也很多,但就是有些你想要或需要的資訊是只有英語,看不懂就接收不到。

對了,有Google翻譯可以用,不過以目前的翻譯品質來說,還無法很正確地將外語語句翻譯成中文。就算先用Google翻譯出來,還是得花很多時間去解讀,而且錯誤率不低。無論要花更多時間讀或寫,都是工作上的障礙。

英語不靈光,還有一個微妙的缺點,那就是使我們的自信心低落。面對英文資料,面對英語流利的人,我們會覺得自己矮一截。面對外國人,我們有話說不出口,感受到溝通不良的痛苦,我們有才華卻無法表現,感受到被人忽視的酸楚。

彷彿這樣的痛苦和酸楚還不夠似的,我們會發現,職場上英語好的人是愈來愈多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爭氣的台灣人大批前往海外留學,許多人甚至是從很小的時候就去當小留學生,現在這些人紛紛回到台灣,帶著對外國文化的了解以及純熟道地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進入職場,比起在台灣義務教育中學習英語的人,簡直像在雲端一樣難以企及。這些人可以輕易地占據職場上薪資優渥的職位,受到公司的栽培。

學英文,真的已經不是我們自己喜歡不喜歡的問題了。不管我們現在幾歲,二十出頭還是四十多歲,不管我們在職場上的資歷多寡,都有必要評估學好英語的必要性。而想學好英語,不一定要去上補習班,也別認為有在上課,英語就會自動變好。真的不是這樣。語言能力需要點滴累積,需要螞蟻搬豆的毅力。

至於英語要加強到什麼程度才夠?除了看工作的要求之外,我認為至少第一階段要加強到「自己有信心」的程度。有時候,儘管文法還不通、用字和發音都怪怪的,若還是能鼓起勇氣和熱情,全力用英語溝通,這種憨膽會讓人在英語能力確實到位之前,先活得比較有自信,也能比別人站上更有利的位置。

在這個連計程車司機都努力學英語的時代,我們實在沒資格用「不喜歡英文」作為不把它學好的理由。

3/20/2012

行屍走肉你我他?讀書會電影《活人甡吃》

首先,如果不是為了讀書會,我應該打死都不會看這部電影。並不是說這部電影不好看,而是《活人甡吃》(Shaun of the Dead)這個名字實在太誤導了(話說回來,甡字是什麼意思啊~)。我不喜歡看吃人、吸血的電影,所以光憑名稱就絕對會被我排除掉。簡體版的定名「僵屍肖恩」也沒好到哪兒去,因為肖恩是片中男主角的名字,而他並不是僵屍……咦,他是嗎?


的確,這是一部僵屍片,只不過裡頭的僵屍很特別:遠看像個喝酒喝到茫的正常人,近看則會發現他們兩眼翻白、表情醜陋。他們會啃咬活人,但是因為行動相當遲緩,如果你逃得夠快,他們絕對跑不贏你。

你可能會問,這樣的僵屍片有什麼好看的?我個人認為,本片的僵屍,似乎是用來暗諷猶如行屍走肉般的現代人。(但因為我不是僵屍專家,所以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英國男子肖恩(Shaun)今年29歲,在一家電器用品店當銷售員。他單身,不過之前去希臘旅行的時候認識了現在的女朋友麗茲。問題是,麗茲正在考慮離開他。為什麼呢?因為麗茲看不慣肖恩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除了上班,就是跟他的室友艾德鬼混。肖恩每次跟麗茲約會,都帶她去同一個地方:溫徹斯特酒吧,而且每次艾德都要當跟屁蟲。胖胖的艾德是個御宅族,沒有工作不事生產,每天最愛打電動,又從不幫忙整理家務,把肖恩和另外一個室友彼得搞得非常頭大。不過肖恩每次都護著艾德。

有一天,肖恩從出門去上班開始就遭遇一連串的不順利,先是彼得跟他吵架,要他把艾德趕走;上班時他幫同事代班,發現那些年輕的同事誰都不鳥他;好死不死,這時他的繼父來店裡找他,要他記得明天去看他母親(肖恩一直覺得繼父跟他過不去,所以心裡從不認他是父親);最慘的是,肖恩本來答應晚上(終於)要帶麗茲去另外一家餐廳共進晚餐,可是他居然忘了訂位,等到下班後想起來,再打過去訂位,已經客滿了。麗茲當然不會聽他的藉口,而麗茲的兩個朋友(大衛和黛安)更是在旁邊搧風點火。肖恩眼看著就要整個搞砸了……

然而,就在肖恩忙著應付生活中的大小事時,卻沒注意到社區裡正發生奇怪的事,新聞中也出現了古怪的報導。

那天晚上,肖恩和艾德從酒吧買醉回來,他下定決心,明天起要重頭來過,力挽狂瀾!沒想到,當他隔天早上醒來時,世界真的不一樣了,世界,出問題了。



街頭上開始出現愈來愈多的僵屍,在路上遊走。肖恩和艾德從發現後院有僵屍起,展開了與僵屍搏鬥的一段旅程。雖然新聞報導警告民眾躲在家中不要外出,以免遭到僵屍的攻擊,肖恩卻決定去救他媽媽和他女朋友。他和艾德一起想出了完美的行動計畫:開彼得的車子出門,先去接媽媽,再去接麗茲,然後再躲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而這個安全的地方自然是:溫徹斯特酒吧!

雖然這個計畫聽起來很粗糙,但是兩個人也沒有別的選擇,於是就出發了。整個過程中,當然發生了許多突發狀況以及搞笑、噁心的事情……

電影中沒有明確交代,為什麼在英國的這個區域會突然出現僵屍,而顯然片中的主角們也沒興趣追究原因。重點是,平時渾渾噩噩的肖恩和艾德,在與僵屍搏鬥、拯救心愛的人的過程中,產生了平時沒有的勇氣和領導力,而眾人也在危急的時刻,各自表露對彼此真正的感受。例如,肖恩為了讓眾人順利進入酒吧躲避,獨自一人跑去引開僵屍。麗茲雖然打算跟肖恩分手,卻還是很愛他,所以當肖恩來接她時,她決定信任他、跟隨他的計畫行動。肖恩的繼父受到僵屍攻擊,受了重傷之後,對肖恩說出深藏已久的內心話……

或許可以說,肖恩和艾德在對抗僵屍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振作了起來,拯救了行屍走肉般的自己。

以上算是對這部電影勵志面的詮釋,不過整個來說,搞笑的成分非常多,娛樂性十足。飾演肖恩的男主角賽門.培格(Simon Pegg),和導演艾格.萊特(Edgar Wright)共同擔任本片的編劇。這兩人原本就合作拍攝電視影集《Spaced》,而本片正是從該影集衍生的作品。根據網路資料,電影中的許多橋段、對白、笑點、布景、演員、工作人員,都與該影集有關。例如片中扮演僵屍的許多臨時演員,就是《Spaced》的粉絲。

這部電影在2004年於英國、美國上映時,反應熱烈。知名的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盛讚本片「搞笑指數滿分」。

曾有人在訪談時詢問賽門.培格,為什麼會設定僵屍的行動緩慢?他的回答耐人尋味:Because death is not an energy drink. 是說死掉的人本來就不該好動嗎?好啦我承認我看不懂。

意外看到的一部僵屍片,意外的好看(=不恐怖)。

3/19/2012

開發一張紙的潛能

凱利.安德森(Kelli Anderson)是個設計師,喜歡在生活中尋找創意的靈感。她主張,雖然世界充滿了秩序,但不表示我們總是要遵從它。有時候我們就是要打亂秩序,從中開發出創意。她說,她想要做的是找出日常事物所隱含的天份(The hidden talents of everyday things)。

在Design to challenge reality(挑戰現實的設計,另名Disruptive Wonder for a Change)這場十六分鐘的演講中,她介紹了三項設計作品,其中我覺得第一和第二項設計特別有趣。


第一項設計是賀卡。由於描述起來有點囉嗦,建議直接看影片比較清楚(好的設計常讓我們發現語言文字是冗贅無力的)。

畫面中,一個藍色的信封中裝著一張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賀卡。把卡片拿出來,上頭印著一張照片(圖案似乎是牆邊的一個櫃子)。

仔細檢視,會發現卡片上有橫、直的不同摺痕。感覺一下這個摺痕,然後把賀年卡左右翻開,上頭印著另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隻手拿著一封藍色的信。再沿著摺痕上下打開,是藍色信封打開一半的照片,信裡露出的賀卡,似乎就是剛剛那張牆邊一個櫃子的照片。再次左右翻開,會看到一隻手拿著同樣一張牆邊櫃子的卡片。接著,再上下翻開,結果翻回一開始的那張牆邊櫃子照片。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都知道摺紙本來就能呈現不同圖案的趣味,而這張賀卡的趣味在於,它表面看起來很普通,卻能在簡單翻摺幾次之後,回到最開始的狀態,而設計者把卡片的圖像設定為「打開賀卡」這件事,讓開啟賀卡的人先是好奇,然後一頭霧水,最後恍然大悟。

安德森說這是她為朋友設計的賀卡,相信收到賀卡的人都會感受到設計者的幽默。而這張卡片就只是用一張紙、用噴墨印表機印出來的。

第二項設計是婚禮邀請卡,也是她為朋友設計的。

不過這張邀請卡很不一樣。安德森想要開發紙的各種潛能。她想到小時候曾看過一個有關聲音的科學實驗,在一個捲成圓錐形的紙捲內放一根針,就可以當成唱片的唱針使用(詳細原理沒說明)。於是,安德森想要利用這個原理,做出一部紙作的唱片機。她去尋找各種材質的紙,想找出能夠播放音樂的紙。還真的讓她找到了。

這是一張令人驚喜的婚禮邀請卡。收到邀請卡的人,應該會期待這場婚禮跟卡片一樣有趣,而且也會捨不得扔掉它。

安德森似乎對紙情有獨鍾。她介紹的第三項設計也是有關紙。她和她的團隊思考到,報紙為什麼一定要報導昨天發生的事,為什麼不能報導人們對未來的期望?於是她製作出一份報導人們對世事期望的《紐約時報》,而且真的印出來,上街去發送。可以想見,拿到報紙的人一開始還以為這是平常的《紐約時報》,仔細一瞧,發現標題或內容異常,才會整個傻住。

有些人看過影片,覺得第三項設計只是普通的惡作劇,稱不上什麼創意。我也覺得這份「未來報紙」比較沒那麼令人驚喜(敢這樣搞kuso,應該有跟紐約時報先打過招呼才是)。不過,或許我們可以留意,這位設計師是如何致力於顛覆有關紙的各種既定看法。在有系統的顛覆與實驗中,創意也就於焉而生了,不是嗎?

安德森在2011年設計出紙唱片機之後,聲名大噪,受到許多媒體的注意。不知到是否與這件事有關,她後來辭掉了在自然史博物館的工作,從事獨立設計的工作。

神經科學的起點,就從一隻蟑螂腳開始吧!

人進入小學階段,會開始有不喜歡的科目。根據我粗淺的了解,小朋友們不喜歡的科目主要是數學,再則是英文,然後還會有自然和國語。再根據我粗淺的猜測,小朋友不喜歡某個科目,多半不是因為其缺乏理解該科目的能力,而是學習的過程中遭遇了障礙。

學習的障礙包括:學生上課時不專心或精神不佳、教師講解得不清楚或不得當,也可能是教材本身不容易理解。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該科目的呈現方式對小學生來說顯得枯燥乏味。

小學生對「無聊」的忍受能力是遠遠低於成年人的。大學生可以整整一堂課五十分鐘聽教授講解抽象的微積分,但是小學生卻無法持續計算乘法四十分鐘而面不改色。如果想要增進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習的效果,還真的必須針對教學的過程好好設計一番,而不是要求學生死記就了事。

在TEDEducation的一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神經科學家葛瑞格.蓋吉(Greg Gage)如何在一場演講暨示範中,為觀眾講解神經元傳導訊號的過程。不過,這部影片有個稍微令人卻步的主題:The Cockroach Beatbox(蟑螂節奏盒)。我衷心希望各位不要因為對這種昆蟲的偏見就決定不收看這部影片,因為那會是個損失。


蓋吉看起來就像個科學家,戴著厚厚的眼鏡,穿的T恤上畫著一隻大蟑螂。不說的話,會以為他是研究昆蟲的。不過昆蟲只是他研究的對象之一。他研究的領域是神經科學。一開場他說,在人的各種生理現象中,大腦的運作是比較不容易說明的。大腦裡有一千億個細胞,也就是一千億個神經元(neurons),神經元彼此之間並不相連,而是透過電流、化學物質在傳遞訊號(一般稱為神經傳導)。由於肉眼看不見單一的神經元,所以我們也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神經元之間如何傳遞訊號。

不過,蓋吉說,神經元之間傳遞的訊號,可以被轉換為電位圖,我們可以從電位圖中觀察到這些訊號的存在,訊號的最大幅度稱為神經衝動(Spike),又稱為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

為了具體說明這件事,蓋吉從冰水中取出一隻凍僵的蟑螂(蟑螂不是恆溫動物,在冰水中會凍僵,但是沒有死)。他取下蟑螂的一隻腳。此時影片的畫面中插入一張圖片顯示,蟑螂的腳上就有神經元,當腳上的纖毛感受到空氣的振動,就會傳遞訊號給神經元,並接續著把這個訊號傳到蟑螂的腦(這就是為什麼,家裡的蟑螂一感覺有報紙揮過來,就立刻機靈地逃走……)。

蓋吉把這隻神經元還活著的蟑螂腳,固定在一個稱為Spikerbox的裝置上。裝置上有一個方形的軟木塞,他把蟑螂腳放在上面,並用兩根大頭針(pin)固定好,再分別連上電極,這組電極可以用來偵測蟑螂腳上神經元發出的電位訊號。

打開Spikerbox的開關之後,就赫然看到在蓋吉的iPad螢幕上,蟑螂腳上的神經元正發出訊號。很像某種噪音。為了讓大家更清楚這訊號是來自這隻腳,蓋吉對蟑螂腳吹了吹氣(也就是讓腳上的纖毛感受到空氣的振動),此時很清楚看到,螢幕上的電位圖訊號變強了,神經衝動的強度變大了。

現場觀眾已經有人瞪大了眼睛。

接著,蓋吉又說明,除了透過空氣振動,也可以透過電流來給予刺激,製造出蟑螂腳上神經元傳導的訊號。他把另外一組電極夾在大頭針上。接著播放iPhone裡的一首樂曲,讓樂曲的電子訊號透過這組電極傳到蟑螂腳上,結果,蟑螂的腳居然開始擺動,而且是跟著樂曲中的低音(bass)節奏擺動著。真是太神奇(與噁心)了!

既然空氣振動和電流都能製造訊號,最後,蓋吉請來一位歌者現場透過麥克風唱歌(應該說是製造節奏),並且也將節奏的訊號傳遞到蟑螂腳上,而這也讓蟑螂腳跟著歌者的節奏擺動了起來……

這場演講其實就是一次科學實驗的展示,如果重看一次,你會留意到這整個流程是經過精心規劃和設計的。有實際操作(現場卸下活蟑螂的腳),有儀器的運用(除了Spikerbox,iPad和iPhone也都用上了,當然還有看不見的軟體程式),再加上多張插畫和動畫的補充說明,在短短六分多鐘內,就讓觀眾對所謂的神經傳導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原本肉眼看不見的神經衝動、音樂節奏振動,都透過iPad、iPhone的螢幕顯示出來。

無論對一般大眾還是學生來說,這都算是一場噱頭十足的科學展覽,經過這「看得見的神經科學」展示之後,大家的感想應該不會是「好難,看不懂」吧!不過,影片的確引發了不同的感想。雖然有人認為蓋吉清楚示範了神經元傳導訊號的過程,但是也有不少人在爭論,當眾卸下昆蟲的腳,並且透過實驗讓那隻腳隨著音樂擺動,是否太殘忍又不人道,而且是否會誤導小孩子?

可以想像,一定會有人在看了這部影片之後,學著用蟑螂腳來作實驗。根據我粗淺的意見,使用蟑螂做為實驗對象應該算是衝擊最小的。一來蟑螂的族群數量很多,二來蟑螂算是害蟲,三來蟑螂的腳會重新長出來,四來會願意抓蟑螂來重做這個實驗的人,我想應該是已經對神經科學著迷了吧~

如果花時間爭論,取下一隻蟑螂的腳是否人道,我們可能就會忽略了,這部影片在科學教育及學習上的參考價值。

3/17/2012

不去追求夢想的5個理由

《賈伯斯傳》出版後全球熱賣,我也買了一本,但老實說,只讀了幾十頁。仔細想想,是否讀完或許並非重點,更重要的是,買下這本書的初衷是什麼?只是單純想了解賈伯斯的成長歷程、創業經驗和成功內幕?還是希望他的故事可以對我們的人生帶來啟發?

我們有許多人都看過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許多人深受感動和啟發,那麼,那份感動是否還在?那份感動是否已化為某種驅動力,促使我們也在實踐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並且讓熱情成為我們人生的終極嚮導?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熱情在現實中窒礙難行,生活中又有那麼多需要去完成的例行公事,那麼我們並不寂寞,因為有許多人也都是這樣。

賴瑞.史密斯(Larry Smith)是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經濟學教授,除了教書之外,他也是生涯教練,專意訓練學生培養領導力與創業精神。他曾經引導學生創立RIM公司,也就是生產黑莓機的那家公司。去年十一月,他在TEDx做了一場演講,主題是Why you will fail to have a great career(為什麼你無法擁有理想的事業)。演講中他數度提及人們對賈伯斯的景仰和崇拜,但從反面立說,推敲為什麼許多人到最後還是沒辦法從事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


史密斯教授說,許多人都知道要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熱情,也有許多人在看過賈伯斯的演講影片後深受啟發,想要活出不凡和卓越的人生。然而,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熱情在哪。他解釋,光有一、兩件感興趣的事(interest),不代表那就是熱情(passion)。熱情必須比興趣強烈許多,例如你可能得摸索二十個不同的興趣,從中找出一個是你熱情之所在。Passion is your greatest love. 要有足夠的熱情,才有辦法持續下去。

就算找到熱情之所在,也可能還是無法擁有理想的事業,為什麼?因為許多人到後來還是「決定」不去追求熱情、不採取行動,反而給自己找了各種藉口。史密斯教授指出最常見的幾個不去追求熱情與理想的藉口:

*只有幸運的人,才得以實現夢想,擁有夢寐以求的事業和工作。我不確定自己有那樣的機遇和運氣。

*能夠實現夢想的人都是天才。我想我沒有那樣的天份。

*怪咖才會成功,而怪咖不是偏執,就是古怪、瘋狂。我不是怪咖,我是個正常、好相處的人,所以我沒有怪咖那樣的熱情。

*長輩都說,只要努力,認真打拚,就有出頭天,就能擁有理想的事業,所以我只要認真打拚就好。(教授說:世上多的是要你認真努力,吸你血、爆你肝的工作,但那跟實現夢想並無關連。)

*雖然我有熱情,但是世界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啊,那就是……人際關係。我想當個好配偶、好父母,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針對最後這一項,教授請大家思考,假設你(的藉口是)為了照顧家庭、養育小孩而決定捨棄熱情,不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將來你如何跟孩子談他們的夢想?未來,當你的孩子很興奮地跟你說,他以後想當魔術師,在台上表演各種奇妙的幻術給大家看,你會鼓勵他,還是阻止他?

你會說什麼?
A當魔術師的風險太大,而且恐怕賺不了什麼錢。
B我以前也有過夢想,但是後來因為生下了你,所以就沒去做……
C我以前也有過夢想,但是當時我很害怕,所以沒去實現它。

這三個好像都不是很帥的理由。如果現在的你,決定不去追求自己熱情之所寄,你以後就沒辦法對孩子說:「去追求你的夢想吧,孩子,就像我以前做的那樣。」而當你把自己沒能實現夢想的原因歸諸於孩子(為了養家餬口),孩子又會怎麼想?

養家是責任,但人生要怎麼活,並不需要對孩子交代,就像孩子也不需要為了父母而活一樣。我想教授想要強調的是,別把自己裹足不前的原因說成是為了養育小孩長大成人。這個藉口並不漂亮。

最後,史密斯教授點出,多數人沒有去追求熱情、實現夢想,其原因其實是在於恐懼。人們擔心自己沒能力、做不到,擔心自己會失敗、被當成傻瓜,擔心很多很多。他建議大家停止製造藉口,勇於面對心中的恐懼,想想自己到底在怕什麼,想想自己到底要什麼。

----

TEDx 與一般的TEDTalks不一樣,TEDx是由地區性的TED組織自行籌辦的演講活動,規模比較小,但儘管如此,卻可能會爆出驚喜的火花。就像這位史密斯教授,以冷面笑匠的風格,席捲了全場,在演講結尾時,留下了深深的餘韻。

有用的積極

現今職場上,似乎流行著一種觀念:能夠跟工作保持距離,達到所謂工作與休閒平衡兼顧,才是值得追求的人生。這觀念說起來也沒錯。由於台灣的經濟時不時遭逢不景氣,企業主還發明了無薪假的制度,成了許多勞工的緊箍咒,無形中常對工作過度奉獻,過勞死的案例頻傳,而「爆肝」更是上班族哀怨無奈的流行語。在這種情況下,勞工真的要常提醒自己,跟工作保持距離。

那麼,應該跟工作保持怎樣的距離才好呢?對工作投入多少才是適當呢?

先不要說我們自己,來假設有一個人,工作態度就像少數被詬病的公務人員那樣:凡事都跟你講「這是規定」而不花心思幫你解決問題;下班時間一到就走人,也不管是否沒處理的業務堆積如山;在上班時間看報喝茶聊天打毛線……嚴格說起來這些都不算違反工作的規定,甚至也可以定義為在跟工作保持距離,但如果我們無法忍受跟這樣的人洽辦業務,或許我們也不該成為這樣的工作人。

人應該對自己的工作付出多少,有時要看薪水給多高,有時要看老闆人多好,但還有一大部分是要看工作者自己的認定。付出多不代表花的時間就要多,而是有效率地把力氣用在正確的事情上,表現「有用的積極」。

其實,在營運良好的企業中,在功能健全的社會裡,想要成事一定少不了積極的人在當中扮演靈魂人物。主動積極的人可以做到不過度投入工作,卻又足以成為職場上舉足輕重的員工。有幾種積極,特別受歡迎:

◎主動釋出想要融入群體的意願

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如果是初來乍到,大家都對你不熟悉,一定會跟你保持距離。此時如果你能主動釋出善意,讓別人放下防衛心,自然更容易受到接納。但是要記住,既然目標是降低他人的防衛心,主動積極的程度就不該強烈到讓人感覺受威脅或有壓迫感。

平時,對自己所屬的群體表達認同感,例如附和大家在聊的話題,而不是把話題岔開講你自己想講的事。觀察每個人的不同需求,視情況提供自己的資源,讓人們覺得你願意幫忙、也能幫得上忙,人們就會更容易接納你。或許有時會碰釘子,別太介意,多試個幾次,讓人感受到你的誠意。主動分享自己,當人們更認識、了解你,就會卸下防衛心。

◎成為對群體有用的人

找到自己在群體中的用處,幾乎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這指的並不是職位,而是無形的地位。例如在一家公司中,有些人特別擅長與人連結,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有人生日的時候,就幫著邀約聚餐,有人生病,就熱心地接過代理的工作,時不時還關心同事的家人,這種人會創造群體中的歸屬感,不知不覺成為大家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除此之外,如果你有特殊的能力,例如很懂操作電腦、英文比較好、會畫畫,就在公事或私事上貢獻出來。不必做到有求必應,而是讓大家體會到你的有用、好用,覺得有你真好。

◎接下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任務

好逸惡勞、趨吉避凶,都是人之常情。如果有一件大家都想做的任務,可以想像必定是有某種好處,例如特別輕鬆、有額外的酬賞。當你積極爭取這類任務,基本上並不會得到同事的認同,因為你等於是在跟他們競爭。但是反過來,如果是一件大家都不想做的任務(但是又非得有人去做不可),你卻挺身而出,那就等於是你在為大家承擔苦差事了。人們不見得會因此感激或欣賞你,但是卻不得不敬重你幾分。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公司或主管也會因此看到你的承擔,而如果你真的能圓滿達成任務,就算是累積了一件功績。

◎做個問題解決者,而不是只求完成份內事

公司中的各個職位都有職權上的劃分,不能輕易逾越,但實際上也常出現灰色地帶,也就是沒辦法明確歸責給某個人的工作內容。當這種工作出現時,有些人會立刻撇清,明白宣示「這不是我負責的」。不逾越權限是應該的,但灰色地帶的工作總要有人做,面對不是自己份內工作、但與份內工作相關的業務,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出來整合統籌,解決問題。

公司的經營者並不會樂見員工們互相踢皮球,而是希望問題有人來解決。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不能好好處理灰色地帶的業務,很可能也會影響到我們原本的份內工作。如果工作的視野能從「按表操課」轉變為「解決問題」,相信我們面對工作的態度也會變得很不一樣。為了解決問題,我們會讓自己動起來,投入思考和找答案,也會因此更關注在自己職位以外,公司經營的整體需求和目標。

----

有用的積極,其實也是有利的積極,能讓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也讓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成果更滿意,並更容易從工作中得到無形的自信與實質的回饋。這與單純的「跟工作保持距離」不一樣,也並不衝突。

所幸,成功或失敗都不只一種樣貌:艾倫.狄波頓的成功哲學

出生於瑞士的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現居英國倫敦,是歐陸知名的作家。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宗教的慰藉》(Religion for Atheists),倡言不信仰宗教的人無須與宗教劃清界線,反而可以主動向宗教學師,向宗教學習如何凝聚社群、傳授教導、慰藉悲傷、憤怒與脆弱等情緒,並進一步欣賞美好的宗教音樂、藝術與建築。不過,本文並不是要探討這本書,而是要介紹狄波頓在TED的演講:A kinder, gentler philosophy of success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

在這場演講中,狄波頓指出了一項現代人無可迴避的社會與心理議題:所謂的成功到底是指什麼?成功是由誰來定義?我們該如何看待成功(與失敗)?



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汲汲於追求成功,但相信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失敗的,沒有人希望自己是落在困窘、弱勢、卑微、無力,甚至失敗的那一邊。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現代人時時都在接受成功與失敗的評量。人們在評量我們的社經地位,而我們對於自己的社經地位也相當敏感和在意。

狄波頓指出,在社交場合中,人們初次相識時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你做什麼工作?」(What do you do?)而一旦交換了職業資訊,似乎就有一種成敗底定的感覺;人們對一位總經理和一個清潔工,反應就是不一樣。講的極端一點,人們會依你的職業和頭銜來決定要花多少時間跟你相處,而或許你也是這樣在看待他人。

他說,像這樣的勢利是無所不在的:「所謂的勢利,就是人們把你的某一部分放大,看成是全部的你。」(A snob is anybody who takes a small part of you and uses that to come to a complete vision of who you are.)職業成了一種方便的標籤,形成對一個人表淺的認識。用這樣的方式來定義或衡量一個人,不用說也知道是很狹隘的,問題是我們似乎很容易就習慣並接受了這樣的做法。

有了職業(或財富)當度量衡,人就有了互相比較的依據,並因為自己不如人而產生羨慕和嫉妒的心。狄波頓進一步解釋,現代社會對成功與失敗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在,人們普遍認為「人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換句話說,成功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而失敗則是不夠努力所造成。這等於是把成功與失敗的責任完全歸諸於自己身上。這會導致社會變得比較不同情失敗者。在強調個人主義的國家,自殺率比較高,或許正是因為人們無法承受「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全責」的重擔。

狄波頓提醒我們,人生中有太多的變數會導致成功和失敗。在舊時的社會,人們會把失敗的人稱為不幸者(unfortunate),也就是承認,失敗可能是出於個人不努力等內在因素,也可能出於家世卑微、遭逢疾病或悲慘的意外等等外在因素。同樣的,成功有可能來自個人的努力,也可能是運氣好或出身有優勢。然而到了現代社會,失敗的人被直接稱為輸家(loser),暗示他們是活該(deserved)。

人當然應該盡可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但是人生中也實在有太多的偶然與意外。他特別提到,媒體報導(尤其八卦雜誌)中,有許多篇幅都是在嘲笑和揶揄名人的失敗,這樣的態度會使我們對他人和自己的失敗都失去寬容和同情之心。

狄波頓建議,我們應該用「悲劇」(tragedy)的角度來看待人的不幸或失敗。欣賞悲劇時,我們不會認為那些主角是活該的輸家,而是試著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了解他們在命運的捉弄下,如何奮力掙扎、尋求出路。沒有人會說哈姆雷特是失敗者,也沒有人會說伊底帕斯王是失敗者。

如果看待失敗的態度可以寬容一點,那麼看待成功的態度也不該太嚴苛和狹隘。狄波頓建議我們可以多接近大自然,因為當人身處於大自然中,才會重新感受到人的渺小,而不會自以為,憑藉一己之力足以成就人生。

最後,狄波頓更提醒我們回歸自心,體認到成功沒有單一的標準,想要在人生中全面成功也是不可能的。我們該定義自己的成功,而不是被綑綁在別人的看法或約定俗成的價值觀之下。

下次,與人交換名片或介紹自己職業、頭銜時,不妨觀察一下自己和別人的反應。這會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勢利」的無所不在,以及寬容的珍貴。


狄波頓的作品透露著豐富的知識涵養以及機趣橫生的文字風格。他曾經寫過愛情小說,後來更開始深著各種題材,從哲學、心理、建築到工作,他的作品就像是另類的勵志書,帶領現代人從智性的面向去思考自身的存在。他所探討的主題,往往是現代人都具備的經驗,然而他卻擅長以獨特、新鮮的角度切入,為我們帶來驚喜與深刻的洞見。暢銷作品包括:《擁抱似水年華》《哲學的慰藉》《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工作!工作!》《機場裡的小旅行》等。

2008年,狄波頓延伸其搖筆桿的作家生涯,協助創辦了位於倫敦的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這是一家社會企業,致力於為現代(倫敦)人開創一個學習與療癒的園地。狄波頓認為,活出明智而美好的人生(live wisely and well),是學校沒有教,卻對每個人至關重要的大事。

3/16/2012

導演的兒時軼事:電影《6個大師的童年》

每個人都有過童年。不管是成功的人或失敗的人、得意的人或失意的人,都曾有過童年。不過大抵來說,成功者的童年,大眾會比較有興趣,傳誦起來也似乎比較有故事性。例如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就是以看魚兒逆流上游而領悟上進之道,成為你我他都記得的一段童年故事。

喜愛電影的人,或許會特別對電影導演的童年感興趣,於是有了這部小品之作。《6個大師的童年》試圖採擷六位大導演的童年片段,藉以某種程度呼應其在電影藝術上的風格表現。


影片分成六段,都不算長,而且全部都講法文。每一段開始,不會告訴你這是在講哪位大師。可以一邊看一邊猜,也可以什麼都不管就直接看下去。每一段結束時,會引用一段那位電影大師有關童年的話,隱隱約約在回應影片內容的感覺。我對電影藝術沒有研究,也不是為了一窺大師童年之祕而進戲院,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種兒童心理學。

六段影片中,要屬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英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和尚雷諾(Jean Renoir)的三段,讓我感觸較多。

看了希區考克的童年,就很可以想像他為什麼會拍出《驚魂記》(Psycho),這段影片特別以黑白畫面呈現,增加了冷峻和疏離感,也把希媽媽的嚴母形象表現到極致!小希區考克每天都要向媽媽作告解,說出自己一天裡做的壞事。有一次,希區考克隱瞞了一件事沒講出來,後來被媽媽發現,於是媽媽把他精心蒐集的戲劇名伶簽名照付之一炬……看到這裡,不由得同情起這位大導演,他能好好地長大,在電影界功成名就,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飾演英瑪柏格曼童年的男孩演員很可愛,有一種憂鬱又純真的特質。劇中,英瑪的媽媽生了一個妹妹,可是自從妹妹出生之後,家中的氣氛就變了,兩兄弟比較常挨罵,爸媽也愈來愈容易吵架,而妹妹又常常哭……於是,英瑪的哥哥提議,要英瑪把妹妹「擺脫掉」。故事差點變成家庭悲劇,不過按邏輯推斷也應該猜出悲劇沒真的發生,否則小男孩日後要成為大導演就比較難了。家庭中,兄弟姊妹之間的權力爭奪,有時還真的滿激烈的。當然,小孩子還不真的懂爭奪權力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比較像是在爭取已經失去或被分走的愛。

尚雷諾的這一段,拍得比較溫馨。尚雷諾是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兒子,家境優渥,小時候有一年和家人搬到鄉間居住,他在樹林裡玩耍時遇到一個當地的窮小子,兩個人成了玩伴,發展成一段短短的友誼。都市人vs.鄉下人,有錢人vs.窮人,這些對比對小孩子來說實在沒什麼意義,但因為有這次的經歷,使小尚雷諾對成人的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影片結束的方式讓人覺得世界是充滿希望的。

3/15/2012

早起的鳥兒醒了沒?:讀《圖解版:早上10點以前搞定工作》

人是很容易受群體影響的動物。

這幾年很少跑圖書館了,但久久去一趟,總是會嚇一跳。看到圖書館裡熱鬧的景象,心裡會想:「原來每天都有這麼多人在圖書館裡讀書啊。」那麼,當別人在圖書館裡讀書的時候,我都在幹嘛呢?……想到這一點,多少會有點心虛和慚愧,並心生一種「應該好好振作」的自我激勵之心。

去健身房運動,有時也會有類似的感覺。特別是在自以為冷門的時段去運動,卻赫然看到十幾部跑步機上幾乎都被人占滿了,眾人專心快走或快跑著。這時候也會心生一股「應該好好振作」的自我激勵之心。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雖是老生常談,但以這兩個例子來說,如果真的想要達到「赤」的境界,設法接近「朱」應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

所以,讀這本《圖解版:早上10點以前搞定工作》,多少也有點自我激勵的意味。


這本書號稱是「史上最有效率的時間切割規劃技巧」,大膽的承諾似乎在為讀者灌輸信心,畢竟要在早上10點以前搞定工作,還真不是件隨便說說就能做到的挑戰!文案還提到「懂得以最少時間有效工作,才能用最多時間投資自己!」這更是打中了目標讀者的心。話不多說,立刻翻開閱讀。

本書監修者高井伸夫是一位律師,有四十多年的執業經驗。他自己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為了做好經營管理,發展出一套有效運用時間的工作術。本書的主要內文就是分享高井先生的早起工作法。除此之外,更訪談了另外九位早起的名人,他們的經驗也很值得參考。

「早上10點以前完成工作」聽起來似乎陳義過高,不過作者的意思是,如果能夠比平常早起兩小時,每天就能多出一個早晨的時段,可以提早開始工作,這樣就能在10點之前(頭腦最清楚的時段),把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事情處理完畢。

為了在10點前完成重要工作,有必要早起

本書建議把一天的時間分成四個時段:上午10點前、10點至12點、下午時段、入夜。這其中,上午10點前的時段是最寶貴的,然而由於許多人晚起床(或說不夠早起),又要通勤,進辦公室後常常又得開會,到頭來根本無法在上午10點之前完成什麼像樣的工作。

於是,想要創造出上午10點前的時段,首要之務就是早起。高井先生建議大家提早兩小時起床,例如原本每天七點起床的人,就改成五點起床。起床之後,可以在家讀書投資自己或準備證照考試、去跑步運動,也可以提早到辦公室以避開尖峰時間的塞車與擁擠。尤其是搭公車或捷運上班的人,如果能提早出門,就能找到位子坐下來,看報紙、聽英語教學MP3,或是拿出3C裝置來規劃一天的行程。當然,避免召開沒有意義、沒有重點也沒有結果的會議,也是善用時間的方法。

為了養成早起的習慣,為了善用早起之後所創造的時間,為了達成在上午10點之前完成重要工作的目標,書中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方法。例如,很帥的電台主持人羽鳥慎一每天早上五點半開始做節目直到八點半,所以養成了每天晚上九點鐘就寢、早上兩點半起床的習慣。他在睡前和醒來之後都會沖個熱水澡,前者能幫助他入睡,後者能幫助他清醒。

書中還有多個小專欄,解說睡眠的本質和科學發現,這是為了導正人們對睡眠和早起的迷思,例如提醒我們人不需要每天睡足八小時、早起能讓人頭腦清醒又健康長壽、好的睡眠品質比睡多久更重要……

書中所介紹的許多工作術,我覺得都很實用,不過最大的障礙還是在於提早兩小時起床這件事……要知道人在睡眼惺忪的狀態下,意志力特別薄弱,難以遵守清醒時對自己許下的承諾!另外,書中提到,如果只是偶爾早起一次,是無法養成早起習慣的,必須設法累積「連三勝」,也就是連續三天都早起的成功紀錄。這樣一來,身體會逐漸適應早起,養成早起習慣就有望了。

無論如何,本書對上班族多所勉勵,苦口婆心,但也不時警告讀者,這個世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還抱著散漫、得過且過之心度日,恐怕將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一旦工作越積越多,就會陷於被動。想要不被工作追著跑,就要跑在工作前面,除了早起之外別無他法。

*越是一流經營者或在工作上有亮眼成績的人,總是比誰都早到公司,而且他們一定會在早上10點之前完成一件重要工作。

*目標要訂在早上10點時,可以鬆口氣地說:「呼,終於完成了!」而不是:「啊,該開始工作了!」

*有句名言,「人之所以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因為過去浪費時間所遭致的報應」。

前面提到的節目主持人羽鳥慎一,曾經因為有一次睡過頭而差點誤了事。後來為了確保自己早起,他請同事幫忙錄下鬧鐘的語音:「不想來就別來了,一、輩、子都不用來了!」聽到這樣的話,總是讓他不寒而慄。

讀完本書,看到高井先生以及另外九位受訪人士的早起成功經驗,開始讓人嚮往那種比別人早起、有蓬勃朝氣、更有提早完成工作的帥氣的人生。再次覺得自己「應該好好振作」了。是否該選個黃道吉日來達成連三勝的目標?而達成連三勝之前,先訂一個到目前為止還距離遙遠的目標吧:提早上床睡覺~

3/13/2012

「推特擾人」?Jonathan Franzen說真話的自由

自從讀過Jonathan Franzen的小說《自由》之後,很容易注意到有關他的新聞。看起來這位小說家還真是話題不斷,最近,他遭到網友群起圍剿。

三月初,Jonathan Franzen在紐奧良的一場公開演講中,批評推特以及social networking,他說的話被某作家記錄下來,貼在部落格中,結果引起軒然大波。


最被眾人劃線強調的一句話是「推特擾人到無可言喻的地步」(“Twitter is unspeakably irritating.”),Jonathan Franzen說:「推特的一切我都反對……要在140字以內清楚陳述事實或論辯,是很困難的……這就好像要卡夫卡把《變形記》拍成短片,或是在不用P這個字母的情況下要寫出一部小說……這根本是個不負責任的媒體(或媒介)……我在乎的是讀者……尤其是認真的讀者和作者,這些人才是跟我一國的,而我們可不喜歡講一些自己的廢話。」(”Twitter stands for everything I oppose…it’s hard to cite facts or create an argument in 140 characters…it’s like if Kafka had decided to make a video semaphoring The Metamorphosis. Or it’s like writing a novel without the letter ‘P’…It’s the ultimate irresponsible medium … People I care about are readers…particularly serious readers and writers, these are my people. And we do not like to yak about ourselves.”)

讀完這段話,就可以體會為什麼網友會群起圍剿他,而這也讓人聯想到之前在台灣曾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某位大學教授因為說出「笨蛋才去看PTT」、「成功的人不會看臉書」的話,引發網友反彈、批評的聲浪。

如果要說Jonathan Franzen思想老舊,恐怕難以幫他辯護,因為這位爭議人物才剛在一月的時候批評過電子書,也同樣被大眾列為談資。他主張,電子書永遠不會有紙本書的魅力:

「我欣賞的技術是像美國版《自由》平裝本這樣的技術。就算不小心潑到水,它都不會壞!這是很好的技術。還有一點,就算過了十年它也不會壞。難怪資本主義者都討厭紙本書,因為它是很糟的商業模式(=不能讓商人賺到更多錢)。」(“The technology I like is the American paperback edition of Freedom. I can spill water on it and it would still work! So it's pretty good technology. And what’s more, it will work great 10 years from now. So no wonder the capitalists hate it. It’s a bad business model.”)

不管是美國網友還是台灣網友的圍剿聲浪,我都覺得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容易流於斷章取義:人們毫不在乎地擷取作家或教授所講的一句或一段話,然後就千夫所指地進行公審。如果願意深究作家或教授的論點,其實會發現都有道理可循。可是那些圍剿的聲浪可不管那麼多,先喊打、嘲笑一番再說。

新聞報導中常見的政治人物或名人「失言」風波,也有一部分是這樣的狀況。一句沒講清楚或被斷章取義的話,就可以連續被報導個三、五天。

換個角度看,我很佩服Jonathan Franzen這樣的小說家,因為他的直言精神,能明白說出自己相信和懷疑的事,不會因為擔心別人的嘲笑或否定而隱藏內心真正的想法,也不會媚俗,為了多賣掉幾本書而盡說一些討好大眾、政治正確的話。

記得之前寫心得的時候就提到,Jonathan Franzen「為了讓自己專心寫作,曾用super glue把自己電腦的網路插孔封起來」,這其實間接說明了作家深刻感受到網際網路對人的誘惑,以及使人浪費時間無法完成正事的可怕潛力。他自己就曾對英國《衛報》表示:「我很懷疑,在有網路可用的工作環境下,一個人能寫出好的小說。」(”It's doubtful that anyone with an internet connection at his workplace is writing good fiction.”)

對於一個以建構情節、傳遞(嚴肅)思想的小說家來說,每天花時間寫和讀推特、跟親友甚至不熟的人往返傳簡訊哈拉,當然都是極度分心的事。如果作家真的熱中於這樣的網路生活,那麼《自由》要寫得完就不只九年了。

在各種訊息可以輕易於瞬間傳遞的時代,鋪天蓋地在我們四周的,反而都是一些表淺的思想和情緒(140字真的很不容易好好講完一件重要的事)。經過凝煉和深思的文字,也往往因為不容易閱讀而很少人好好讀完。甚至對我們自己來說,我們可能也傾向只跟他人交換容易交換的訊息,例如,我很少在臉書上看到有人好好地訴說自己的孤獨、困窘、徬徨,如果有人在臉書上透露自己的陰暗情緒,往往臉友們也不知道如何回應。是否像這樣的內心話,反而不適合在社群網站上分享呢?那麼社群網站的功能和意義到底在哪裡?

說真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看起來,網路的存在並沒有給某些人有更完整說真話的自由。

免費經濟背後的人性

這時代,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起來的一個概念叫做「免費」。

從免費的電子郵件信箱開始,接著有免費的Homepage空間、免費的軟體、免費撥打電話、免費的百科全書……。現在,從資訊到網路服務,人們已經習慣在網路上尋找並使用各式各樣免費的東西。而幾乎所有的東西,如果上網找得到,就有人希望或認為它是免費的。

例如,我發現有不少人會上網尋找某一本書的文字檔或電子檔。人們這樣做,當然是為了免費閱讀該本書。而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人很樂意設法把各種原本需要付費才能閱讀的書籍,轉製成可以任意下載收看的檔案(當然這通常是觸犯版權的行為)。

(See what people are looking for.)

網路上無道德,只有供需。或許我們該認清這一點。

可能有人會主張,網際網路實現了平等分享的理念,打破了少數人獨占資源的現象。不過,不管是不合法使用少數人的獨占資源,還是合法使用網路上提供的免費資源,免費,似乎會帶來我們沒想過的後遺症。

泰勒.尼柯斯(Tyler Nichols)就是個對提供免費服務感到灰心的人。他經營一個叫Letter From Santa的網站,網友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以耶誕老公公的名義寫信給親友。網站提供四款信件、三種顏色,使用者挑選好之後,可以把信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中列印出來,再郵寄給親友(尤其是小朋友)。這個服務有免費版和付費版,付費版的下載圖片解析度比較好。

像這樣的服務,在耶誕季節很受歡迎。該網站的網頁點閱率近100萬,有超過5萬人使用過它的免費服務。可是,在去年的耶誕季節過後,尼柯斯卻宣布不再提供免費服務了(”I am done with the Freemium Business Model”)。耶誕老公公為什麼生氣了呢?

尼柯斯說明,使用免費服務的人,有比較高的比例不會仔細閱讀網站的使用說明,一有問題就寫信來問,而明明尼柯斯已經寫了詳細的「常見問題解答」為網友釋疑。這增加了維護網站的成本。不過,這還不是讓尼柯斯不爽的主要原因。

耶誕節過後幾天,尼柯斯發信給使用過Letter From Santa服務的網友,謝謝他們,並跟他們介紹更多的免費服務。沒想到,卻有許多免費使用者把這封信標記成「垃圾郵件」(spam)。尼柯斯強調,使用該網站服務的人都要先同意其隱私政策(privacy policy,通常政策會包含使用者願意接收網站寄來廣告促銷信),而現在這些免費使用者卻過河拆橋,把他的信設為垃圾郵件,使得他的郵件系統發生問題。(順帶一提,付費的使用者就沒有任何人這樣做。)(順帶二提,過河拆橋這個成語實在太貼切了~)

在感恩與歡慶的季節過後,發生這種不愉快的事,莫怪耶誕老公公的代言人發出怒吼了。代價就是,這裡再也沒有免費的服務。

未來,人們只會更把免費服務視為理所當然,而在眾多的網路使用者當中,絕對不乏濫用免費服務的人。或許規模大的企業可以設法因應這種濫用行為,但是小企業甚至個人也許就承受不起。只能說,在高喊平等分享的烏托邦理念背後,還有我們不太想承認的人性陰暗面吧。

3/12/2012

搜尋沒落,拼貼出線?網際網路的趨勢摸索

德惠特.華萊士(DeWitt Wallace)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徵召入伍,前往歐洲參與戰事,後來因為受傷,住進法國的傷兵醫院。在養傷的四個月期間,他翻閱了許多美國的雜誌,讀到許多好文章,突然心生一個想法:人們沒時間看完那麼多的報章雜誌,為什麼不把其中的好文章收錄在一起,變成另一本雜誌?

這個商業點子後來實現了。1922年推出創刊號,一開始有一千三百名訂戶,華萊士原本估計,這樣一本雜誌每年大概可賺進五千美元的淨收入,沒想到七年後,訂戶數就成長至29萬,年營收突破一百萬美元,後來更成為全球發行的刊物。

這本雜誌,就是《讀者文摘》。

像這樣,把特定的資訊(雋永文章)匯聚、篩選並展示出來的概念,可以運用在許多地方,例如:

一本雜誌中編入了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文章和圖片。
一家美術館規劃一整年的展覽主題和內容,包括選定要展出的作品。
一份報紙每天決定頭版要放哪一篇重要新聞,而各版面又要如何規劃安排。
一家小雜貨店的老闆要決定進哪些貨品來賣,貨架空間有限,必須取捨。

如果把這樣的概念再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將特定的資訊進行匯聚、篩選和展示,例如:

賢能的主婦在為明天的晚宴做準備。她的丈夫要招待公司裡的高階主管到家裡來聚餐。這位主婦除了要選定晚宴的菜色、搭配的酒款、點心,甚至也要替陪同前來的夫人們想好聊天的話題。

在網際網路還沒興起,資訊也還沒爆炸的時代,許多行業就有一套類似的模式。做法或許不同,概念卻是接近的。在《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這本書中,這個概念叫做「策展」(curation)。

(Curation Nation: 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

作者史蒂芬.羅森鮑姆在這本書中解釋了策展的概念,並強調策展將在未來網際網路發展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首先,他指出當前網際網路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資訊量日益增加,造成了搜尋和理解的重大負荷。書中提到,2003年時,全球資訊網的資訊量總共只有5EB(exabyte),然而到了2010年,每兩天就會製造出這麼多的資訊量。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過去,只要上Google搜尋關鍵字,點選前幾個網頁,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出我們想要的資訊。但是現在,搜尋所費的時間變長了,查一個知識,可能得多瀏覽好幾個網頁才能找到想要的資訊。Google很好,但已經不夠好了,這不是搜尋引擎的問題,而是網路資訊量暴增,內容品質參差不齊的結果。

這會衍生出一個新的需求:茫茫網海中,未來人們會更迫切希望迅速找到符合需要又可靠的資訊。Google當然一直在努力改善搜尋的效率,希望憑著使用者輸入的關鍵字就辨識出使用者到底想找什麼。但是作者認為,有些事情是機器無法取代的,那就是,內容品質好、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網站,必須靠人力來負責匯聚、篩選和展示資訊,也就是:策展。

策展的概念,不同於一般的個人部落格或企業網站。

例如一位喜愛烹飪、美食的女性,可以寫部落格分享她日常生活中做菜、烘焙糕點的心得,這是她的個人部落格,內容完全由她創作。這位女性也可以成立一家公司或一個企業網站,專門提供甜點食譜或烹調食物的影片,內容可以她自己創作,也可能她花錢聘人或徵人來創作,這是目前企業網站常見的做法。

以上兩種做法各有缺點。前者因為只有一個人創作,內容的質和量都不容易提升到滿足更多使用者需求。後者因為必須花錢請人創作內容,所付出的成本較高,造成經營上的負擔。作者認為,透過匯聚、篩選和展示的策展概念,可以創造出更理想的網路內容。

書中舉例,喜愛烹飪和美食的艾美.威爾森,想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嗜好,但也希望有機會賺取足夠餬口的收入。她決定運用策展的概念,不是自己撰寫文章,介紹自己做的、吃的美食,而是號召網路上的老饕(舉辦比賽),上傳美食影片到她的網站上,此舉不但讓眾多網友幫她充實網站內容,也讓這個網站成為同好聚集、造訪的人氣網站。她的影片分享暨社群網站就是StreamingGourmet.com,上頭有超過二千部美食相關影片。她所做的,「不是烹調食物,也不是製作食物烹調的影片,而是尋找、分類及分享食物影片」。

相信有人已經聯想到,YouTube也是一種策展:開放空間讓人們上傳影片。YouTube影片的創作者並不是YouTube的員工,YouTube沒有也不必付錢給這些上傳影片的人。然而透過匯聚,現在YouTube應該是最大的影片網站。(只不過,看起來YouTube比較沒有做篩選和展示。)

不過,策展有一個具爭議性的特色,那就是網站的內容不是完全「自製」。除了邀請眾人上傳之外,有些網站還會主動摘錄其他網站上的文章段落和連結,使其成為自家的內容之一(而且沒有徵求原作者的同意)。作者強調,已經有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在自製的內容之外,增加這種轉貼來的資訊,以充實網站的內容以及增加網站的流量(和收入)。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付費。原則上,本書作者認為,創作被多方引用,創作者的影響力才能增加。這一點,當然是見仁見智。

----

簡言之,策展人的「工作不是創造更多內容,而是讓其他人創造的內容有意義」。作者樂觀地認為,策展是未來網路的趨勢,也就是,網路上會出現愈來愈多的匯聚者,意圖在各自的領域策展,把該領域的資訊進行整合呈現。作者也預言,策展成功的網站將成為明日的勝出者。書中提到,未來,社群網站的策展人,將如同公民編輯一般,蒐集並分享網路上的最佳內容,供其他人使用。好處呢?在眾聲喧嘩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時,這些策展人能為社群網路帶來更多實用性與秩序。

過去,只有專家學者之流才有資格為大眾策展。不管是時代雜誌、紐約時報,還是市立美術館,都是由所謂的菁英知識份子在決定大眾應該閱聽什麼樣的內容。他們在過去是知識的守門員。然而,當網路連結起個人,有資格稱為專家(但是沒有獲得學術圈菁英認可)的人紛紛冒出頭來。這些人利用網站、部落格、臉書、推特,當起了策展人,吸引了廣大的跟隨者。他們或許也自己創作內容,但更多的是匯聚、篩選和展示。

不過話說回來,網路資訊的著作權歸屬以及引用規則,其實一直存在著灰色地帶。內容的創作者不一定願意自己的內容被轉貼(或編輯)在別的網站,也應該不會那麼開心看到自己的內容被用來為別的網站增加流量(甚至收入)。策展所帶來資訊引用的爭議,相信是不可免的。

總的來說,策展並不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行為,但是透過策展的概念來思考,能夠讓我們用更清晰的架構思考網站的商業經營。就如同副書名所揭示的: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世界,策展才是王道。

核災後,被遺忘的動物們

福島核災屆滿週年,無論日本或台灣,都在這幾天回顧災難、檢討疏失、療癒傷痛、展望未來。從新聞中得知有一本探討核災撤離圈內動物處境的書《被遺忘的動物們》,去書店時順便翻了一下。作者太田康介是個攝影師,因此這本書是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買下來之後,不到一小時就看完了。


太田康介自己在2004年時開始養貓,有空沒事時當然會幫牠們拍照,並把貓兒的生活照放在部落格中。福島核災發生之後,作者從新聞報導中注意到撤離圈內有大批的寵物、牲畜被留下。牠們在人類離開之後,有的失去了食物飲水的供給,有的被繩子拴住無法自由活動,而許多牲畜如牛、馬、豬,也都被困在畜欄內,坐以待斃。

作者憂心這些動物的處境,從三月三十日開始,就多次前往福島縣展開救援的行動。一開始,他能做的只是採購盡可能裝得上車子的糧食,前往撤離區,沿路看到貓狗就餵食牠們,若有受傷的動物就設法救牠們。後來,他與動物保護組織的義工們合作進行救援,他也透過自己的攝影專長,將災區動物的處境拍攝下來,讓更多世人了解事實的真相。

事實是,這些動物被人類遺棄了。

災難發生後,人們匆忙地撤離,可能根本沒想到要把寵物一起帶走,也可能以為撤離之後兩、三天就能回家。沒想到因為核災事故,撤離的時間以年計,而且政府規定災民的安置區內不能養寵物。

這些動物,在轉瞬之間失去了飼養牠們、照顧牠們、關愛牠們的人,牠們一定無法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無法理解核災是什麼,無法理解為什麼主人一直沒有回家。令人動容且心酸的是,作者發現有許多狗兒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堅守家園,還在等待著主人的歸來。

至於畜欄內的牲畜,就份外的可憐了。成群的牛、馬、豬,在糧食斷絕的情況下(可能還加上輻射的傷害?),一一虛弱地倒下,而存活到最後的,竟得在同伴逐漸發臭的屍體之間,等待自己的死亡……

書中的攝影圖片當然也拍攝到撤離區內滿目瘡痍的景象。雖然我們並不清楚災難發生前這些地方是富庶還是樸素,但是災後的殘破和荒涼卻是無庸置疑的。

不知道為什麼作者以及那些義工們能夠進入高度輻射汙染的撤離區內,作者也沒有提到自己有做什麼防護(也許有做,但是沒特別說明)。由於輻射汙染是看不見的,從攝影圖片中也完全看不出來,不注意的話我們會以為這些動物只是失去主人、失去糧食來源而已,卻沒想到牠們其實持續遭受著輻射汙染。

如果輻射汙染沒有嚴重到使牠們生病、致死,是不是就沒關係?然而在五月十二日,也就是核災發生的兩個月後,日本政府宣布,在核電廠半徑二十公里內的家畜必須全數處分,也就是安樂死。

換句話說,這些動物在人類的遺棄下苟活了下來,僥倖沒有餓死,卻仍然逃不過人類因自己造成的災害而加諸於其他動物的屠殺。用屠殺這字眼,應不為過吧!

佛家有云,眾生平等,然而這在人類社會基本上是不成立的。或應該說,在承平時期,人類或許致力於達成這樣的境界,但是大難來時,就管不了那麼多了。書中所拍攝到的狗兒、貓兒,相信大多數都曾是某個家庭所摯愛的寵物和玩伴,在各個主人的眼中,相信牠們一定都有自己的個性、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東西,甚至有的還會耍拿手的把戲、跟主人撒嬌等等。可是一旦牠們的主人離去,一旦牠們流浪街頭,似乎就被降格為彼此無所差別的動物,是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被撲殺的生命。

如果是被海嘯捲走、被地震壓垮,我們還可以怨怪天地不仁。
但是因核災造成輻射汙染而必須被撲殺,不能不說這是人在作孽。

福島核災的災民是無辜的,災區的動物也是無辜的。站在人的立場和判斷,優先要拯救的是人類,優先要撲殺的是牲畜和寵物。我無法反對這樣的優先順序,但仍然感到這是大大的荒謬。

人啊,你何以陷自己於這樣的境地?

3/10/2012

不被看好的傻瓜,用這六招揚眉吐氣:讀《每星期四,都是翻身的機會》

阿喜今年30歲,目前擔任廣告策略諮詢顧問。現在的他,在商場上意氣風發,年薪以千萬日圓計。不過,十年前的他可完全不是這樣的。

十年前,阿喜還在唸大學,而且只是一介平凡的大學生。他從小有運動天分,所以中學時是體育保送生,可是實力不夠強,後來無法以運動專長直升大學。由於他從小沒認真唸過書,成績普普通通,雖然上了大學,也只能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他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機,直到有一天,他去一家新成立的創投公司打工。

該公司的創辦人名叫三輪,三輪社長是個聰明優秀的人,只比阿喜大一歲,可以說是社會菁英的代表。相比之下,阿喜還真像個傻瓜。阿喜很佩服三輪這麼年輕就自己創業,很想向他學習,所以打工很認真,舉凡接待客戶、接聽電話、交貨、運送、確認印刷品……全都拚命去做。他每週工作三天,一天整整八小時,心想這麼認真一定會獲得三輪的賞識。

沒想到,一個月後領工讀費,阿喜只領到一萬日圓(相當於三千元台幣)。阿喜不解,心想一定是算錯了,跑去問三輪。沒想到三輪毫不客氣地對他說:

「因為你差不多就是這個等級。」
「你活著根本沒有什麼價值。」

這樣被看輕,讓阿喜深受打擊!這是他第一次理解到自己在別人(一位企業創辦人)眼中的價值。

阿喜領悟到,原來,只有拚勁和熱血是不夠的!他也面對了自己沒有專長、沒有學歷、沒有錢的殘酷事實。那麼,接下來該怎麼做呢?他沒有意氣用事地立刻求去,因為他知道在這家新成立的公司可以學到東西,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努力在想,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跟三輪一較高下,怎樣做才能讓三輪刮目相看?

阿喜開始行動,而且是火力全開地行動。輾轉經過五年,他不但成為三輪倚重的員工,年薪也跳升至超過一千萬日圓。從一萬日圓月薪,到一千萬日圓年薪,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以「日本傻瓜上班族代表」自稱的伊藤喜之,寫下了他的成功經驗:《每星期四,都是翻身的機會》,書中分享六大成功絕招、十五法則、十六密技。


當今的大學生、大學畢業生、社會新鮮人,是否也像伊藤喜之一樣,在二十出頭這個階段,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徬徨和茫然?沒學歷、沒專長、沒錢、沒人脈、沒業務能力……在如此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是否只能懷抱著不安的心情隨波逐流?有些人感受到「畢業即失業」的壓力,以延畢或考研究所來逃避;有些人畢業後找到了工作,卻很快發現「錢少事多離家遠」的社會現實;有些人不滿於工作辛苦、薪水很低的職場勞動,於是很快地退縮,變相成了啃老族、御宅族。

其實可以不用這樣。伊藤喜之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分享99%的人不知道的非典型成功法。其中的某些方法,乍看之下像是傻瓜才會做的,他的六大絕招是:

1.「成功的線索」在每週四降臨
→作者認為,要察覺機運並抓住機運,並不是件輕鬆容易的事。因為人的行為有慣性,要先打破慣性才有可能做不一樣的事。他建議每週選星期四這一天,特別注意機運的到來,並且規定自己要做打破慣性的選擇,才能確實掌握「成功線索」,改變自我。

2. 以「超速行動」將菁英甩在腦後
→腦袋不比別人聰明,能力不比別人強,甚至沒有專長,這樣的人該怎麼辦?顯然,光是努力、認真並不夠(只會提早爆肝)。作者建議以「速度」取勝,不需要「比人努力一倍」,只要「以常人五倍的速度行動」就能瞬間取得成功。

3. 使用「弱點偵測雷達」,任何大人物都能攻破
→想要提高自己的層次,就要懂得如何與比自己位階高的人相處、培養交情。作者指出,提供對方想要擁有的東西,才是突破一流人士心防的利器。但一流人士通常不會直接告訴你他們想要什麼,所以我們必須訓練自己的弱點偵測雷達!

4. 99%的人不會做的,「把投資人脈當作儲蓄」的技術
→作者認為,成功的一大要素是人脈,因此每個月都會挪出預算(很高)來與人交陪。有錢別存到銀行,利息最高的是「儲蓄在他人身上」。

5. 拋開夢想和目標,輕鬆得勝!
→現在社會上很流行談夢想、談目標,但是對許多上班族來說,連人生的方向都不知在哪,怎麼會有明確的夢想和目標呢?作者認為,與其花時間在猶豫該選哪麼夢想,不如每天全力以赴就行了。

6.以「顛倒法則」在短時間內獲得大成功
→大家還記得在求學時期,考第一名的人可以拿獎狀。換句話說,都是先有成績,再得獎賞。不過,到了職場上,大家的期望似乎反過來:上班族無不希望每年都能獲得加薪,卻沒有先要求自己先做出成績來。作者認為,想要獲得加薪,就必須先證明自己有那個價值,而不是指望公司先加薪,自己才要開始創造成果。看清目的之後,找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來達成。

除了這六大成功絕招之外,書中還有十五法則和十六密技,對於想要突破現狀、開創人生新局面的人來說,非常值得參考。如果只能從這三十一條中選出一個來介紹的話,我會選法則五:光是「儲存不甘心」,就能自然而然大逆轉!

進入社會之後,人們會發現,功課不好還不算是人生的重大挫折,畢竟,就算考倒數第一名,也還有倒數第二、第三名跟你同患難。可是在職場上,遭遇不順遂時,可能一次只有你一個人。「上司提出莫名其妙的要求、遭受前輩鄙視的羞辱、被同梯超越的空虛……」這些挫折可能無預警而來,而且不見得只會發生一次。若有這類遭遇,你的反應是什麼?是找好朋友發牢騷、藉酒澆愁,還是轉移注意力找寄託,把心思用來從事一些休閒活動(例如狂看電視)?

伊藤喜之認為,「不甘心」正是行動最大的能量來源。就如同當年他被三輪社長蔑視,所感受到的羞辱和打擊。他建議不要把不甘心的情緒宣洩掉,而是要儲存起來,轉化為爭一口氣的志氣,用來驅動自己改變、改善,讓別人刮目相看。

不甘心的心情→憤怒岩漿→轉化為工作上的爆發力→做到讓人心服口服

受傷時不要尋求慰藉,而是跟挑戰正面對決。

最近因故接觸了一些大學生,我發現他們對於前途都懷抱著不安。即使是國立大學的學生,也似乎覺得無法憑藉學歷就保送進入社會的「勝組」。在這個多元的社會,成功的方式不會只有一種,但傳統的成功方式也不見得一定奏效,誠心建議有志青年來讀這本書,而如果中年人覺得失志、徬徨,相信也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因為,這就是一套讓人可以從零開始的成功法則。

3/08/2012

被本能綁架的消費世界:讀《綁架本能的世界》

之前的文章中曾提過,天鵝的蛋出現在鴨子的巢裡,從而衍生出「醜小鴨」的故事。這究竟是安徒生為了教化與勵志而想出的橋段,抑或大自然中真的常有這種錯置的現象?

自然界中,確實有一種「巢寄生」的現象:雌大杜鵑會潛入別的鳥類巢裡,趁該巢主人外出時,往巢裡下一顆自己的蛋,並且為了不被察覺,還會把巢內原本的蛋擠掉一顆,讓蛋的總數保持不變。

如果說大杜鵑專門做這種把子女留給「外鳥」照顧的狠心事,那麼無意中當上養母的親鳥,可就是被命運捉弄了。這種巢寄生的習性,讓大杜鵑不必負擔養育重責就可繁衍後代,而且為了確保詭計得逞,大杜鵑所下的蛋,外型會跟巢內原有的蛋很像,甚至更討養母歡心--尺寸會比較大、顏色也比較鮮豔--這會讓不知情的養母想要優先孵出這顆蛋。

悲劇還沒結束。等到大杜鵑幼鳥出生之後,牠的鳥喙比其他幼鳥寬、顏色也比較紅,而且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存壯大,牠會趁機把巢裡其他的鳥蛋或幼鳥推出巢外送死……鳥界的悲劇就這樣不斷重演:不知情的養母養大了別人家的孩子。

有人會想,鳥類是受本能驅使,才會做出這種傻事。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其實人類也有本能,一旦被激發出本能,也可能做出難以想像的愚行。

例如,人類天生就會對「幼獸」產生憐愛之心,例如看到小嬰兒便自然想親近、呵護他們。全球各地的商家「利用」這種本能傾向,賣出了各種各樣kawaii的商品。日本凱蒂貓就不說了,仔細觀察米老鼠的歷年造型,真的愈來愈年輕,這些都其來有自!

哈佛大學的演化心理學家黛笛兒.芭瑞特寫了這本《綁架本能的世界》(Supernormal Stimuli),幫助我們深入了解動物與人類的本能是如何被綁架、濫用,讓我們對人類的行為與商業的活動,有更深一層的觀照和醒覺。



導讀 不尋常的行銷推動力

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若仔細觀察,往往可以看出不尋常之處:

為什麼《蘋果日報》推出「動新聞」,瞬間就衝高點閱率?
為什麼怪招百出的女神卡卡成為全球觀眾爭睹的焦點?
為什麼老少咸宜的洋芋片等零嘴,總是一吃就停不下來?

這些現象,其實背後有著共同的原因,可以在動物行為學中找到線索!

荷蘭動物行為學家丁柏根觀察到,動物在本能的驅使之下,會對「誇大的人造刺激」表現出過度的反應。他提出「超常刺激」理論來說明這個現象,並因此與勞倫茲共同獲得一九七三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經過三十年,哈佛醫學院的演化心理學家黛笛兒.芭瑞特深入研究之後,首次為世人詮釋「超常刺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發現超常刺激已經無所不在,而且被廣泛運用在商業行銷上,是許多暢銷熱賣商品的重要推手。而你可以從「超常刺激」獲得的創意啟發,將遠遠超過一般行銷書籍所能告訴你的。

畢竟,就像那句有名的廣告詞所說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成功的商品或行銷方式,也永遠在貼近、甚至不惜「綁架」人性的本能。

簡單的說,豐盛的食物會激發食欲,迷人的異性會引動性欲……人的行為和動物行為一樣,都受到本能的驅動和影響。在特定訊號的刺激之下,本能就會啟動。若給予動物「誇大的人造刺激」,會觀察到牠們出現怪異、好笑的反應,例如:雁鵝媽媽本來就偏好花紋漂亮的蛋,當研究人員送來精心上色的排球,牠就當成蛋來孵。

如果你覺得雁鵝媽媽的行為很好笑,或許也該來看看人類如何因應「誇大的人造刺激」:

.漢堡、薯條、冰淇淋等加重色香味的食品,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裸露或性暗示的廣告頻繁出現,讓人不自覺投以注目。
.商家以集點換「可愛」公仔的活動刺激消費。
.遠在天邊的災難被放大報導,讓需要安全感的人類不斷感受威脅。
.腥羶色新聞讓人看了不舒服,卻屢屢成功炒熱話題。
.宅男宅女寧可窩在房間裡上網,也不想出門從事社交活動。
.熬夜觀賞運動比賽,平常卻連樓梯都很少爬幾階。

本書作者芭瑞特提醒,人類的本能(食欲、性欲、領域性、社會性……)已被各種「超常刺激」所「綁架」了。愈是高度文明、消費盛行的社會,愈充斥著超常的顏色、尺寸和味道,從可愛商品、糖果速食、電視網路、色情產業、整型手術,無一不是人類在擴大自然的訊號,不但搶攻著人們的注意力,還使人容易上癮。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習慣一再接收這些過度或誇大的刺激,透過這些人造事物來獲得替代性的滿足。

本能在超常刺激的綁架之下,使我們陷入自動反應,沉溺於不健康的習慣中。我們嗜吃高熱量的零食,導致肥胖和營養不均衡;為了集點換公仔,我們花錢買下根本不需要或比較貴的東西;我們買報紙,沒意識到是聳動的頭版新聞在刺激內心的不安。看電腦展時,我們爭相擠到辣妹表演的舞台,渾然不覺這是廠商炒熱話題和銷量的把戲。

人類的本能早已和商業活動綁在一起。可以想見,當一項商品緊緊勾住本能,就會比較容易刺激消費者掏錢購買。會熱賣的商品,往往不要求消費者嚴謹比價、冷靜分析優劣,而是直接訴諸本能,造成搶購的熱潮。

商家不見得是有意識地利用本能作行銷,但消費者卻幾乎很少思考,驅使自己買東西的背後力量是什麼。尤其在不景氣的年代,商家更樂於搬出「超常刺激」來綁架消費者的本能,因為那正是爭取注意力的絕佳工具,也是商品吸睛、爆紅、暢銷的祕密。

當然,消費者也可以拒絕這樣的綁架。若能透過對「超常刺激」的了解,檢視自己的消費活動,就不必讓自己一次次受制於本能。

雁鵝媽媽把上過色的排球誤認為是最優秀的後代,人們則蒐集可愛玩偶來滿足養育照顧下一代的本能。雖然本能都會被綁架,但我們人類比雁鵝多了一項優勢——動動大腦思考,就可以幫助我們凌駕先天的制約,做出更聰明的選擇!

關於核電的幾個事實

先知約拿被上帝指定,要前往亞述國的尼微微城,警告尼微微人,他們的惡行已經快要讓上帝無法忍受,若再不悔改就要毀滅尼微微城。

亞述國的人民一向好勇鬥狠,又是猶太人的死對頭,約拿極不願意去執行這項任務。他搭上了船出發,卻故意走相反方向,企圖逃跑。此時,海上颳起了狂風巨浪,船就快要翻覆了。約拿心知這是上帝所為,於是要船上的人把他丟到海裡。

落海的約拿被鯨魚吞進肚子裡。在鯨魚肚子裡想了三天三夜,他終於想通了,禱告請求上帝的寬恕,請求上帝救他出去。他被鯨魚吐到海灘上,徒步走了三天終於到達尼微微城。他向城裡的人宣告,再過四十天,上帝就要毀滅尼微微城。

沒想到,尼微微人聽了,立刻就誠心悔改了。上帝看到他們悔改,也決定不毀掉尼微微城……

這個故事,跟核電有什麼關係?

反核者所面對的,不但是擁專業自重、說謊不臉紅的核電業者,還有顢頇迂腐、但求維持現狀的政府,以及每天在持續製造核廢料的核電廠,比尼微微城還要可怕。雖然知道反對核電是無庸置疑的價值,要去執行、完成廢核的任務,卻還是會令人卻步。

先知約拿在鯨魚肚子裡想了三天三夜才想通,反核者呢?上帝安排約拿一個人去警告、說服尼微微人,那麼,上帝又安排多少人去敲響核電的警鐘呢?

天佑台灣。



事實1:台灣的電力只有12.6%來自核能發電。
說「不用核電就沒電可用」是意圖製造恐慌、阻止邏輯思考的說法。

水力發電6.4%
火力發電75.1%
核能發電12.6%
再生能源發電6.0%
Total =100%


以上數據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網站/ 經營績效 / 年產銷概況(2012.3.8)
http://140.135.13.121/greenpower/plan/download/%E6%82%A8%E7%8F%BE%E5%9C%A8%E7%9A%84%E7%B6%B2%E9%A0%81%E4%BD%8D%E7%BD%AE%20%E6%AD%A1%E8%BF%8E%E5%85%89%E8%87%A8%E5%8F%B0%E7%81%A3%E9%9B%BB%E5%8A%9B%E5%85%AC%E5%8F%B8-%E8%AA%A0%E4%BF%A1%20%E9%97%9C%E6%87%B7%20%E5%89%B5%E6%96%B0%20%E6%9C%8D%E5%8B%99.htm


事實2:台灣電力的備用容量率高達23.4%,發電過剩了。

尖峰負載
備用容量率23.4%


「備用容量率」是指以目前發電系統的全部發電能力,相較於全年用電量最高的那一天(尖峰)所需的供電能力,高出多少比例。

台灣法定的備用容量率是16%,實際的備用容量率卻是23.4%。

追求合理的備用容量率,才符合邏輯。發電過剩,就是莫名其妙的浪費。

以上數據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網站/ 經營績效 / 年產銷概況(2012.3.8)
http://140.135.13.121/greenpower/plan/download/%E6%82%A8%E7%8F%BE%E5%9C%A8%E7%9A%84%E7%B6%B2%E9%A0%81%E4%BD%8D%E7%BD%AE%20%E6%AD%A1%E8%BF%8E%E5%85%89%E8%87%A8%E5%8F%B0%E7%81%A3%E9%9B%BB%E5%8A%9B%E5%85%AC%E5%8F%B8-%E8%AA%A0%E4%BF%A1%20%E9%97%9C%E6%87%B7%20%E5%89%B5%E6%96%B0%20%E6%9C%8D%E5%8B%99.htm


事實3:核四建廠預算數次追加,已成「全球造價最高核能電廠」。

核一:原始預算127億元,總造價296億元
核二:原始預算220億元,總造價630億元
核三:原始預算358億元,總造價974億元
核四:原始預算1670億元,總預算在數次追加後累積至2700億元(據傳2012年將再追加563億元)

數據資料來源:綠色思潮與主張:非核家園(靜宜大學鄭先祐教授)
PDF檔案第31/116頁
http://www2.thu.edu.tw/~sde/program/94_2/envsci/0501.pdf

〈核四商轉跳票 全球最貴核電廠〉聯合報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2011.01.07
http://city.udn.com/54543/2729213?raid=3958964


事實4:台灣核電廠的高階核廢料無處可去,始終以簡陋的設備「暫放」在核電廠內。

不是只有地震、海嘯會撼動核電廠,高階核廢料存放過於密集,就會產生核反應,釋放劇毒的輻射物質。

三座核電廠自陸續商轉以來,「用過燃料棒」(高階核廢料)一直暫放在廠區內,而且超級爆滿,已達預估容量的4倍,密度世界第一,累積出相當於「23萬」顆廣島原子彈輻射物質的潛在殺傷力。

而且,每天都不斷新燒出20顆廣島原子彈的輻射物質。

累積用過核燃料
核一:5,614束
核二:7,900束
核三:2,401束
Total= 15,915束

劉黎兒:
台灣用過燃料棒儲存方式,逐漸也跟台灣核電廠的高危險一樣聞名世界了。在2月法國《世界報》指出,「台灣輻射核廢料不當管理,已達可能立即發生核災的危險,運轉中3座核電廠6個爐的燃料冷卻池存放至今累積用過燃料,已達原本預估容量的4倍,發生意外時將導致釀成嚴重災害」。

以上數據資料來源:
自由電子報:台灣人 你躺在23萬顆核彈上(2012.2.27)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feb/27/today-family2.htm


「核災降臨,人生歸零」
核災影響百萬人,台灣人無處可撤離。

福島核災避難圈內有150萬日本居民,為什麼只有15萬人撤離?想想如果這發生在核四,四十公里內的260萬人可以撤離到哪裡?

台灣的哪個地方可以容納260萬災民?
多少人有能力另地建家園?
多少人有能力移民到國外去(當二等公民)?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核四若釀災 700萬人將致癌死(2011年 10月24日)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762074/IssueID/20111024


我們沒有權利留給孩子承受不起的未來。

「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核災……」

日本人必須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他們不能去操場、公園裡玩,為什麼他們會流鼻血、尿中含銫,未來更要解釋為什麼他們會罹患甲狀腺癌、必須割掉甲狀腺。

我們沒有權利留給孩子承受不起的未來。不能因為幾個政府官員保證核電安全(瘦肉精也安全),就任憑自己的身家財產與最心愛的人,暴露在地震、世界最高密度用過核燃料、核電廠老舊、核四施工粗糙的種種風險之中。

不積極反對=全盤接受
美牛案就是最好的警惕。

Do something before it is too late.

3/06/2012

是兄弟,就別做買賣?投資裡的人性難題

2012年2月20日出刊的《時代》雜誌上有一篇專欄文章,乍看標題不太知道是在講什麼:〈Hey, Zuck? Remember Me?: What I learned from my time as an owner of “friends and family” tech shares〉(哈囉,祖克,還記得我嗎?:我從親友團持股中學到的事)。看吧,直譯出來還是看不懂。

個人覺得這位作者Joel Stein鋪陳此文的方式很有意思。一開頭他提到臉書,說臉書這個社群網站基本上就是為了激發人們的嫉妒心:看到別人的朋友比自己的多,看別人週末都去好玩的地方吃美食、旅遊,能不暗自嫉妒嗎?但是作者又說,他絕不會羨慕那些持有臉書股票的人。(注:臉書預計在今年上市,目前大家都預期它上市後股價將會大漲,這會使得原始的持股者一夜致富。)

為什麼作者會說不羨慕那些人呢?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嗎?

不。作者回憶起自己在1999年VA Linux公司上市時躬逢其盛的經驗。他不是那家公司的員工,也不是原始的股東,但是在公司上市前幾個月,他接到一封信。有個他在史丹福大學結識的校友(已經很久沒見),現在正在VA Linux公司擔任副總裁,信上說,這位校友願意用親友價賣140股給作者,每股30美元。

這個邀請令作者相當驚喜,雖然驚喜中不免夾雜著擔心。不過,基於當時社會大眾對網路科技股的普遍熱潮,以及作者對這位校友出讓持股給他的感激,他真的拿錢買下了那些股票。

公司上市首日,股價果然爆衝,以買進價來說,作者的持股等於漲了近七倍,大約賺了三萬美元。這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應不為過,因為作者也只不過在史丹福大學時期曾借車給那位校友而已。

股價漲了之後,接下來呢?自然是考慮何時賣出,或要不要賣出的問題。這是最難的,因為對作者來說,這可不是普通的持股,而是親友團持股(friends-and-family stock),所以,把股票賣出獲利,似乎會某種程度上傷害他跟那位校友的關係(尤其對方還是公司的副總裁),雖然作者也心知,說不定對方根本就是要讓他賺一筆就走。

其實,就算作者把股票賣了,那位校友也不會知道,但終究作者把這些股票定位為親友團持股,因此一直抱著沒賣。等到一年後,這家公司的股價跌到10美元,後來甚至還改了三次公司名稱,差不多變雞蛋水餃股了。直到兩年前,作者才因故把這些股票賣掉,等於抱了十年左右。

感情用事?是的,當買進一檔股票的原因牽涉到感情,即便只是點頭之交,都會影響人的判斷,使人變得沒辦法客觀地看待它,此時,賺錢或許不再是最優先的考量了。

讀到最後才發現,標題中的Zuck指的應該是臉書的創辦人祖克柏。作者似乎曾在臉書的辦公室待過一陣子,跟那家公司的一些員工熟識。他很清楚,如果此刻他持有臉書的股票,就算上市後股價翻漲了十幾倍或幾十倍,他可能還是會為「情」所困。既然如此,沒臉書股票反而還輕鬆些,所以他不羨慕那些人。

這令我想起,以前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我過去任職的某家公司,曾要求員工認股,當時買了三張,而且買的時候就很清楚,這種沒上市的股票,買了就不太可能賣出了,要賣回給公司也很難。而且公司基本上就是透過認股的方式吸收資金啊,員工心知肚明,又不是笨蛋。遺憾,後來股票真的成了三張廢紙。

回歸正題,讀完這整篇引人入勝的文章後,我才發現,專欄的名稱叫做The Awesome Column。還真是名符其實啊~~

雋永耐聽的老人言:跟巴菲特一起《看見價值》

三不五時,就會想起巴菲特的話。

看見價值:巴菲特一直奉行的財富與人生哲學》收錄了125句巴菲特說過的智慧箴言,不時翻閱溫習,可以確認自己的心態是否還在正確的位置。平常閱聽財經新聞報導,也常看到有人引用他的話。久而久之,巴菲特的某些觀念,似乎就是會自動出現在腦海中。


這些智慧箴言,即使原本指的是投資,也往往適用於生活上。相信這幾句是世人特別耳熟能詳的:

原則一:絕對不可以賠錢。原則二:千萬別忘了原則一。
→心中謹記不賠錢的原則,才能維持夠高的風險意識,不至於在股市上漲時見獵心喜,大幅加碼或運用槓桿,而使自己的資產處於高風險中。

在大眾心存恐懼時貪婪買進,在市場貪婪搶進時心存畏懼。
→人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牽涉到金錢的得失時,要做到處變不驚真的不容易。在投資市場中,恐懼和貪婪的情緒總是反覆出現,大漲時貪婪,大跌時恐懼,巴菲特要我們學著反其道而行,才能不受這樣的情緒循環所控制。

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才是你得到的。
→或許因為事物的「價值」常常難以衡量,或必須下功夫去衡量,於是我們容易便宜行事地以「價格」來取代對事物的定義。忽視價值或錯估價值,往往使我們在價格上吃虧,買到不划算的東西。

退潮之後,你才會知道誰在裸泳。
→每到金融危機發生時,總會讓財務體質不佳的企業或個人「洩底」。揭開光鮮亮麗的外表,真相和事實常常跟我們的想像差很大。

一家經營困難的企業,問題遲早會接踵而至——廚房裡的蟑螂絕對不只一隻。
→那些需要被政府扶植、補助、協助聯貸的產業或企業,基本上已經是內部爬滿蟑螂的狀態,只差沒掀開來看個清楚而已。

聽聽老人言,絕對不吃虧,甚至可以幫我們省下摸索人生方向的力氣。以下這幾句是我個人最喜歡的:

如果你在小事上缺乏紀律,在大事上也會一樣。
→要看一個人能不能做大事,先觀察他怎麼做小事。反觀自己,想要做大事,就得花功夫把小事做好。

不值得去做的事情,自然也不值得努力去做好。
→生活中就有一些事情是不值得做的,但我們因為優柔寡斷或婦人之仁,而花時間去做它們。例如開冗長而沒建設性的會議,只因為我們沒有事前作好準備,也不願挺身建議取消它。

股票不會知道你擁有它。
→這句話提醒我,別對手上投資組合的漲跌有太大的情緒變化。該買進就買進,該賣出就賣出,對它留戀或生氣都是無益的。

華爾街需要活絡的交易才能賺錢,而你得不動如山才能致富。
→從來沒聽說哪個金融圈人士建議我把錢放著別動。相反地,他們都是一直來建議我投資這個或那個標的。想要有變化的時候,還不如去百貨公司購物血拚一下,至少不會被賺走大筆佣金、手續費。

把股市的波動視為你的朋友,而非敵人。
→不管股市大漲或大跌都能不動如山的人,應該很少吧。本質上,就是因為股市有漲有跌,大家才有獲利的機會。

真正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不會在某天早晨起床時,才決定「今天我要削減成本」,就像他不會在某天起床後,才忽然決定要開始呼吸。
→成本是企業管理者必須念茲在茲、時時控管的。人生也一樣,一旦養成揮霍的習慣,或只是口袋裡開了一個讓錢流出去的孔,要改回來還真難。

無法長久持續的事物終會結束。
→這是好事。世事總有週期變化,雖然不能準確預測,但我們知道一定會有循環。在SARS期間、金融海嘯期間,是否我們也曾覺得市場將一跌不回頭?對這句話的體會,有助於我們在高點時不過份樂觀,在低點時不過份悲觀。

良好的聲譽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建立,但卻能毀於一旦。只要想到這一點,你一定會更加謹慎。
→真的不能不更加謹慎,尤其現在上網很容易留下可追查的紀錄,走在街上隨處可能有攝影監視器和行車記錄器。這些科技不是只緊盯壞人,有時也會被用來指控自私自利和輕忽言行的人,讓小奸小惡放大為十惡不赦。

人生中只要別犯太多錯誤,就算只做對幾件事也能成功。
→人生不像考聯考,必須盡可能得高分。人生比較像吃自助餐,只要拿到自己最想吃的幾道菜,就算幸福美滿了。其他的橫豎也吃不下,就算捨棄也無所謂。

巴菲特的成功故事常被視為傳奇。我感到好奇的是,如果巴菲特可以一直住在他從小成長的奧馬哈,靠著投資幫自己及別人致富,名列首富之林,為什麼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得跑到都市裡去發展呢?

或許答案在這句話裡:

管理事業就跟投資一樣,困難的程度不是重點。所以,登上正確的列車,可為自己省下不少時間與痛苦。

3/04/2012

冤家路窄,相堵ㄟ到:讀書會電影《沒有耳朵的兔子》

小學時欺負過你的人,你還記得嗎?
小學時被你欺負過的人,你還記得嗎?
跟你結下這個樑子的人,會不會也剛好是你當年心儀的對象?

雖然世界很大,偶爾,也會冤家路窄。電影《沒有耳朵的兔子》(Keinohrhasen)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狗仔記者路多(提爾史威格飾),工作內容就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揭發名人的八卦內幕。不過除此之外,他的私生活也是相當精采,散發著性感魅力又風流不羈的他,熱愛到處拈花惹草,跟美女搞一夜情。

有一天,他為了獨家採訪(=偷拍)拳王的訂婚宴,從五星級飯店的玻璃屋頂摔了下來,而且因為剛剛跟美女溫存過,處於衣衫不整的狀態,以至於在眾人面前赤身露體。由於這次的偷拍行動太超過了,被法官裁定必須罰以300小時的志工服務,地點就在市立安親班。

路多無奈又不甘願地前往安親班報到,沒想到安親班老師安娜(諾拉提辛納飾)一眼就認出路多是她的小學同學,而且完全記得當年路多是怎麼捉弄、欺負她的。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安娜毫不客氣地展開了復仇行動,命令路多去做各種苦差事,而且威脅他,要是不乖乖照做,就要打電話到法院,讓法官送他去坐牢。不過路多也不是省油的燈,自然極力抗爭,並且也跟安親班的小朋友打成一片。這兩個一見面就拌嘴的小學同學,漸漸地竟對彼此心生好感(其實安娜似乎本來就喜歡路多)。

所謂沒有耳朵的兔子,是劇中路多縫製的一個可愛玩偶。路多忘了把耳朵縫上,安娜堅持,沒有耳朵就不是兔子,還譏笑這個玩偶很醜,然而後來她卻偷偷珍藏著這個玩偶……

這是一部劇情不太複雜(=簡單)的電影,基本架構就是兩個小學同學因故重逢,從互看不順眼到彼此漸生情愫。電影具備許多成功的元素:節奏明快流暢、對白幽默辛辣,加上俊男美女的組合,以及happy ending,可說是娛樂性十足。男主角(也是本片導演、編劇)的性感有說服力,而女主角雖扮醜扮呆,卻因個性坦率真誠而引人認同(令人聯想到BJ單身日記)。好幾個配角也都演得很稱職,使得全片熠熠生輝,一整個閃亮。另外,雖然影片不是限制級,透過對話呈現男女對感情的不同態度,很直接卻又不過火,令人拍案叫絕又暗自點頭。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最後男主角情定女主角的過程,較缺乏說服力。路多決定辭掉記者工作,去安親班上班,這個安排也顯得有一點草率。



如果不特別提,大概沒人會注意到這是一部德國電影。大家對德國的刻板印象實在太根深蒂固了,總覺得德國人是嚴肅又認真,只會討論哲學和科學、工藝和環保、歷史和戰爭,殊不知德國人有很幽默搞笑的一面。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出版的一本小說《男人都是智障》,就也完全顛覆我們對德國人的看法。

這部電影據說在德國賣座了一整年,是該年度的票房總冠軍,聲勢可比當年台灣《海角7号》的熱烈。本片賣座的另一個證據是後來此片拍了續集《沒有耳朵的兔子2》,可以體會看完電影之後欲罷不能的感覺,因為,我也想看續集~



3/03/2012

你真的想與眾不同嗎?

這本尚未出版的德文書,封面的圖像很有趣。粉紅色的鴨子實在很顯眼,令人……替她擔心。(不過本文不是要介紹這本書~)

(Ich wär so gern ganz anders,
aber ich komme einfach nicht dazu)

你真的想與眾不同嗎?
是啊!
再考慮一下。
你真的想與眾不同嗎?
真的想?
你可知道,與眾不同的人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嗎?

「你真的想與眾不同嗎?」如果拿這個問題來問成年人,應該有很多人直覺上會認為自己希望跟別人不一樣。是沒錯,尤其在經歷過青少年階段之後,人會發展出自我認同,會有一種需求,希望自己在這世界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尤其在這個強調個人主義的時代,「我只要跟別人一樣」這種想法,想必會被很多人排斥。

不過,與眾不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在《醜小鴨》的童話故事中,醜小鴨一出生就跟兄弟姊妹長得不一樣,羽毛顏色黯淡、又大又笨拙,不管誰看到牠,要不是嘲笑奚落,就是同情憐憫。醜小鴨就這樣鬱悶地長大,直到有一天,換掉羽毛之後,牠赫然發現自己原來是一隻天鵝!結局是,牠欣喜地跟著同伴遠走高飛,拋下那些曾經嘲笑牠、既不會飛也不優雅的鴨子們!

這個童話的結局實在太美好,讓我們輕易忘掉,醜小鴨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一切不如意。或許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這個童話帶來的啟示。

1. 為什麼天鵝的蛋會出現在鴨子的巢裡?可見這個世界上,不是每件事情都是合情合理。

2. 不是比較差或比較好的問題,光是跟別人不一樣,就有可能招來勸說、排擠、嘲笑、霸凌、否定……這些都是想跟人與眾不同所要付出的代價。

3. 當少數遇見多數,多數壓制或圍剿少數的情境常常難以避免,而這時候身為少數的人,勢必面臨一種壓力,可以說是社會壓力,也可以是同儕壓力。這時候,身為少數的人,真的能「樂於」與眾不同嗎?

4. 「想像著有一天,事實會來證明自己其實是落入鴨群的天鵝。」這樣想,或許能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們對抗壓力。不過,萬一結局一直沒來,或我們自己真的就只是外型奇特的鴨子呢?這樣的壓力我們可以撐多久?

成長過程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覺得自己某些地方跟別人不一樣,可能是外表長相,可能是個性,可能是溝通表達方式,可能是資質高低,也可能是興趣嗜好。甚至,我們可能會把那個「不一樣」解釋為是自己「不夠好」「比較差」「沒價值」「沒人肯定」,這樣的與眾不同顯然不是一種獨特,而是一種折磨。

「想要成為獨特的人」和「想要融入群體」,是兩個始終存在也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然而有時候它們卻會成為導致人生方向搖擺不定的拉扯力量。多獨特才是獨特?融入群體到什麼程度才夠?遇到社會壓力和同儕壓力的時候,怎麼辦?

一出生就與眾不同的力克.胡哲,很清楚「不一樣」是什麼感覺。他小時候的願望,只不過是想要有手和腳而已。他小時候曾經在學校一天被人嘲笑8次(實際數字不記得了),差點就去自殺了。後來,他克服了這個先天的與眾不同所帶給他的壓力,讓我們體會到,限制是自己給的,機會也是自己給的,唯有活得不一樣,才是真正的與眾不同。


力克語錄:
「認為自己不夠好、認為自己沒價值,那都是絕大的謊言。」
「忍耐是美德,忍耐是不容易的。」
「妳們原來的樣子,就是最美麗的。」

不久前,力克結婚了。他真的做到如自己說過的,雖然不能握住妻子的手,卻可以握住她的心(hold her heart)。

祝福力克,以及每個覺得自己不一樣的人。

3/02/2012

年輕人的「下流志向」:讀內田樹《下流志向》

稍微留意過社會新聞或教育議題的人,可能有聽過學者專家在討論,認為現在的學生學力下降、上課態度不良,程度一代不如一代,而自學校畢業之後,又有愈來愈多人不工作,窩在家裡讓父母養。這些逃避學習、逃避勞動的人,被認為懷著「下流志向」,也就是自願往社會的底層流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下流志向》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攻法國現代思想,寫了好幾本文化與社會觀察的書。這本書的副書名是「為什麼孩子不上學、不工作」。

我覺得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有趣且值得深思的觀察點,那就是,現在的孩子往往是先成為「消費主體」,然後再成為「生活主體」和「勞動主體」。

現在的孩子很早就開始參與消費行為(例如去便利商店買東西,許多父母會讓孩子選零食,讓孩子有零用錢自己支付),而消費的過程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只要有錢,人人平等。試想,平時被視為沒有行為能力、「有耳無嘴」的兒童,在消費時卻跟成人平起平坐(甚至我們常常看到商家是特別討好小孩子、父母依孩子的喜好決定如何消費)。孩子學會當消費者,體驗原本是成人才有的「權力」。

消費,有時候是跳脫生活和勞動的。身為「生活主體」和「勞動主體」時,意味著你必須透過與人互動交往、付出體力和心力,將事情做好以創造成果或獲得別人的認同。然而,現在有許多小孩子還沒學會打理生活、還沒參與過家中的勞動,卻能藉由成人所給予的金錢,成為被認同的消費主體,任意換取想要的商品。體驗過這樣的權力之後,孩子很容易就會用消費者的眼光看世界,包括教育在內。

受教育雖說是國民的「權利」,但在許多孩子的心目中會認為那是「義務」。受教育的過程其實是需要學習者付出相當的心力和堅持,還要忍受很多挫折。孩子不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卻會以消費者的眼光開始挑剔:我學這個要做什麼?我付這麼多學費,應該學到多少?這麼累我不想學、老師這麼爛我不想學……(或許連現在的成人也是用這種心態看待教育)。

消費,講求的是「等值交易」,也就是付出多少,得到多少。然而作者強調,教育絕不能被當成一種用貨幣換取服務的過程。

當孩子開始用等值交易的觀念看教育,很自然會出現逃避學習的態度。這就跟購物時說「這太貴了我不想買」的心態一樣。對著教育商品挑挑揀揀(「為什麼要學文言文?」「為什麼要學數學?」);想要先確認教育商品的價值,才願意投入心力學習(英語比較實用我願意學,物理比較不實用我不想學);有愈來愈多人抱持著這樣的態度。更糟的是,當教育者或家長試圖「拜託」孩子學習,就如同店家「拜託」消費者買東西,你覺得此時身為消費者的孩子會有什麼反應?

「我再考慮看看。」

畢竟受教育的過程不像購物一樣,總是帶來歡愉、輕鬆、high的感受,在有消費主體意識的孩子眼中,受教育變成一種必須忍受的過程。對他們來說,這就好像在跟店家殺價一樣,最好是表現出愛買不買的樣子,因為殺價時最不在乎的一方才能占上風。

如果教育真的成了消費品,那麼很可預見,半數以上的孩子不會想買(有時間又有錢的話,孩子會覺得iPhone和iPad更具吸引力吧)。逃避學習的孩子,以為自己是在行使消費者的權力,對教育機會下了一個自己也不清楚後果的決定,卻因此讓自己暴露在高度的社會風險中。

把這種等值交易的觀念放在職場上,就看見所謂的尼特族。

學校畢業進入社會,許多新鮮人會發現工作很辛苦,卻只能領到那麼點「死薪水」。對一向習慣用金錢換取需求滿足的年輕人來說,突然發現要掙得夠滿足需求的金錢竟是那麼辛苦,付出和獲得遠遠不成比例。這時,就有人覺得,與其去上班做牛做馬,進行報酬不等值的勞動,不如自己降低需求,只要窩在家裡用最少的費用活著就好。這是他們的決定,他們也認為自己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要怎麼過。

作者說,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尼特族,可是現代社會變遷的結果卻創造出大量的尼特族,粗估(日本)有超過七十萬人,已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尼特族年輕的時候還可以仰賴父母而活,然而當父母過世、家產用完,這些沒有謀生能力的人很容易流落街頭成為遊民,產生許多社會問題。

或許有人認為這些人是自作自受,不過作者卻建議應該積極協助這些尼特族不要流落街頭,要讓他們知道「無論如何政府會照顧你們」。因為如果對尼特族置之不顧,就等於跟尼特族一樣採取了等值交易的觀念(你對社會沒貢獻,所以我讓你自生自滅),這樣反而會讓尼特族變得更多。

這本書的封底有一句文案:「別以為日本的問題,不會發生在台灣。」台灣當然也有學力下降、少子化、大學錄取率超高、消費意識普及的現象,因此多多少少也會有像日本這樣的現代社會問題。不過台灣也有許多日本沒有的環境因素,例如薪資和生活水準比日本低、有國家主權威脅,還有愛拚才會贏、吃苦當吃補的觀念。在台灣當尼特族,可能所承受的社會壓力會比較大一點吧!這些現象,值得學者專家深入研究後再告訴我們。

3/01/2012

儲蓄,從明天開始?經濟學家談存老本必知的4件事

薛洛姆.班拿滋(Shlomo Benartzi)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經濟學家,在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領域是行為財務學(Behavioral Finance),特別是家庭的財務管理,以及有關退休儲蓄計畫的行為。

為退休而儲蓄,說起來是一件違反本能的事。人跟其他動物一樣習慣活在當下,頂多也只能為可見的未來進行計畫和準備。至於三十、四十年後退休時的財務需求,現在感覺不到、無法想像,當然也就很難去執行相關的儲蓄計畫。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存不下錢的問題,還是有人可以安穩退休沒煩惱。問題在於,你我是哪一種人?

如果覺得自己在退休方面也還沒有頭緒,沒有具體扎實的計畫,也許可以先來聽聽班拿滋教授的研究成果。他有一套方法可以幫助想要好好存老本的人。

行為財務學其實是心理學和經濟學的融合,而我們可以透過心理學(也就是行為科學),幫助人們克服經濟行為上的盲點。這場TED演講是在2011年11月舉行,主題是「明天開始,為明天儲蓄」(save for tomorrow, tomorrow)




這場演講的訴求在於,多數人做不到為未來做準備。班拿滋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問觀眾,有iPhone的人請舉手,接著又問,有小孩的請舉手。他說,許多人會確定自己的iPhone有保固(或延長保固),但是有多少人會確定自己的小孩有足夠的保險保障呢?雖然沒有現場做統計,不過可以想見,多數人都不是很確定自己有為孩子買足保險吧。

接著談到退休金帳戶401(k),驚人的是,每一百個美國人當中,只有大約一半的人有設立401(k)帳戶,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持續存,到最後,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存夠退休金。至於覺得自己存的老本太多的,只有0.5%的人,也就是每兩百人中只有一人。

如果說無法為退休做好儲蓄,是世人普遍面臨的問題(雖然不得不懷疑美國人的狀況比較糟),那麼就值得為這個問題和挑戰,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班拿滋教授介紹了一個實驗,問大家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七天後你會想吃香蕉,還是巧克力?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會回答說要吃香蕉。但是過了七天之後,實際上會吃香蕉的人只有百分之三十。

明明知道香蕉比較健康,對長期的健康比較有利,但是當下就是會比較想吃巧克力!

關於儲蓄,也有類似的問題。

1.人們在「當下」會比較想花錢(享受巧克力的熱量),而比較不想存錢(吃香蕉得到健康)。

2.對於存錢這件事,人們會本能地想要推遲到明天或明年(總之不是現在)再做。

3.直覺上人們會把存錢視為一種損失(loss)而非獲得(gain),所以存錢的行為或想法本身就伴隨著痛苦。

4.如果存錢的行為有障礙或門檻存在,例如要填表格才能加入退休計畫或需要勾選退休金投資的標的,就很容易造成人的遲疑和懶散,而導致拖延不去做。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班拿滋教授所開發的「明天開始,為明天儲蓄」的計畫。他已協助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這套計畫來幫助員工為退休而儲蓄。它有幾個重點:

1.不要求人們現在就存錢,而是讓人們同意從明天或明年(總之不是現在)開始存錢。

2.存錢的比例由少少開始,逐步增加,所以不會讓人感受到損失的痛苦。例如從明年開始提撥薪水的3.5%到退休帳戶,後年變成6.5%,三年半後可增加到將近14%都OK。

3.在員工加薪的時候,順便提高退休帳戶提撥的額度,這樣就不會讓人感到可以花的錢變少了。

4.設定發薪水時自動把錢轉帳到退休帳戶中。過程一旦自動化,就不必付出心力,人們就會不知不覺、不費力氣地開始存錢。

所以,結論是?

別逼自己或他人「今天開始存錢」,而是設立一個計畫,答應從明天開始存,而且先從小額開始逐步增加,盡量達到「無痛儲蓄」的境界,這樣子,成功的機率應該會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