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21

清除內心的「疚感」:從《新.斷捨離》談起

2013年我讀了《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以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對於生活空間有了新的認識,也陸續清理掉不少個人的物品,找回更多空間和心靈的餘裕。然而,必須誠實的說,一直沒有達到最理想的境界。一方面,並沒有「非清理到極致不可」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我發現也的確有些物品是很難斷捨離的。

相信如果有讀過這兩位作者的書,就能理解她們不是在倡導單純的整理和收納,也不是呼籲直接丟棄物品、清空房間。在實際投入斷捨離的作業之後,每個人或早或遲都會遇到心魔般丟不掉的物品




讀這本《新.斷捨離》(2020年出版),其實是為了再次檢視自己的內心:在清理雜物之後是否也得以釋放心內的種種執著,獲得清爽和輕盈。作者說:「斷捨離並非單純的物品清理術,而是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誠然,就好像良好的新陳代謝使身體機能得以正常運作一樣,停滯並不是人生的良好狀態,至少不該長期如此。對許多人來說,清爽的空間和有序的收納,都能幫助心靈維持平衡穩定。

先說明,本文的主旨不是介紹新書內容,而是基於我個人斷捨離的經驗提供一些心得,並且探討斷捨離背後的心理因素。一件物品是不是我們需要的、算不算多餘的廢物,或許還有旁人可以參與討論的空間,但是對物品的執著,每個人不盡相同,也因此作者提醒,不要對別人下指導棋,試圖教別人怎麼清理。即便自己斷捨離成果斐然,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認定別人也得斷捨離才行。因此,本文的討論也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不代表我認為別人也「應該」如此想、如此做。

作為討論的基礎,還是要複習一下「斷捨離」的要義: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捨不得丟的,並非都是「寶物」

大多數人都喜歡清爽的空間吧!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出門旅行時,對住宿的飯店房間充滿期待。飯店房間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多餘雜物的理想空間。然而,為什麼回到自己家,我們對雜物的容忍度就那麼的高?

在消費至上的時代,許多人家裡都不知不覺間累積了過多的物品,然而傳統的惜物、環保觀念深植心中,使我們沒辦法輕易丟掉東西,畢竟家裡的物品(即便是一個塑膠袋、紙袋)絕大多數都「還能用」(儘管已經「不需要」)。

雖然物品「還能用」(例如沒損壞的舊手機、舊包包),但留在家裡一直未加以利用,別人也不可能用得到,那麼其實就等於是堆積在家裡的「未來的垃圾」——抱歉,講白一點就是這樣,這類物品的最後結局很可能就是進入垃圾場或回收場,中間不會再被人使用。(弔詭的是,如果我們及早清理和處置它們,反而更有可能使它們重獲利用。)

看起來,清理的困難點可能不在於物品是否「還能用」,而是丟東西會令我們有罪惡感。為了逃避這種罪惡感,我們寧可任物品堆積,不去進行清理。

其實,如果這種所謂的罪惡感能幫助我們在購物時提高覺察,使我們減少購入「不需要」的東西,那倒是好事。因為,只要減少進到家裡的物品,自然後面就能減少斷捨離的糾結。問題是,常常在購物時我們都覺得那些東西「好需要」哦,畢竟喜歡新鮮事物同樣是人類的心理需求。


囤積最深的,其實是情感

我個人的斷捨離作業,算是漸進式的,也像是剝洋蔥,一次次更接近核心。過去幾年,我已經陸續處理掉一些算是多餘、不要緊的物品,例如已經不合身的衣物(只要試著穿穿看就立刻知道該不該留)、三年以上都不曾使用的包包(誠實告訴自己,這些以後也不會想再用),以及一些已經讀過覺得還會再讀但其實再也沒翻過的書。

這裡分享我去年克服的幾個小難關。

一個難關是歷年來親友送的小禮物,例如小錢包、創意文具,這類東西收納在各個角落,有一些其實已經忘記是誰送的(抱歉~),而且大多數都沒有真的使用過。如果直接丟掉,會覺得浪費,也會覺得自己很無情,辜負了贈禮人的心意,因此產生罪惡感。

破解法:我會想像,如果立場對換,我的朋友因為我送的某個小禮物而心生糾結,無法斷捨離,我是否會覺得對方很念舊情(會),而且覺得對方應該永遠留存那個小禮物(不會)?我認為,是否念舊,與是否保留我當年贈送的小文具,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況且,如果那位朋友跟我如今已經情淡緣薄,不相往來,我甚至會覺得對方早就可以丟掉那些東西。

在物資短缺的年代,一項贈禮握在手中一輩子,顯得意義非凡,但現在已經不是那樣的時空。當然我不是主張丟掉一切贈禮,而是審視過後,只留下那些最有紀念意義的就好。要斷捨離的物品,如果沒用過也還很新,可以考慮交給二手物回收機構去利用,銷售的所得捐作公益。

有一類贈禮是朋友親手做的,例如親手縫製的小玩偶或束口袋,以及數量可能很龐大的手寫卡片。像這類物品,很有獨特性,而且是當年對方精心製作或書寫,理應珍惜保留?

破解法:經過多次的內心爭戰,我決定最後只保留「讓人懷有正面情感」的手作禮物和手寫卡片。試問,如果某些物品每次看到都只會勾起傷感或疚恨的心情,留著它們到底有什麼意義,難道要無限期懲罰自己還是臥薪嘗膽?

從小到大累積的人生各時期照片,也是斷捨離的重點難關。我自己的照片斷捨離,也是在去年才開啟的。照片難整理一是因為數量多,二是因為牽涉的回憶和情感成分多,三是具有獨特性,只要想到「一旦丟了就再也回不來」就幾乎下不了手。

破解法:我不會告訴自己要「丟照片」,而是以「來挑選值得陪我走到人生盡頭的照片」為準則。相信大多數人都同意,相冊裡的照片並不是每張都拍得很有紀念價值,有許多是同個場景的重複拍攝,或取景不佳,或光線不好,或缺乏重點,或甚至讓人難堪難受。既然已經大費周章把灰撲撲塵封的相冊全都翻出來了,索性只挑出最值得留存的就好。

我也不再使用相冊來存放照片,而是把照片依不同人生階段、不同朋友群分類,再用透明夾鏈袋收存。這樣既可節省空間,未來想要瀏覽時也輕鬆不費力(附帶一提,我發現相冊的材質年深日久之後容易變質或劣化,這是我不想再用相冊的一個原因)。最後一點,我相信大多數人並不常翻看舊照片吧?坦白說,再要細細翻看這些照片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而我個人希望,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留在人間的影像就是我精選過的那些,那些就是我想要記住以及讓後人記住的影像


無形的「疚感」牽絆著我們

囤積的物品,不但占據了寶貴的生活空間,也使我們的內心隱隱承載著負荷,那是一種模糊說不清的「疚感」,簡單的說,是對事物的愧疚和罪惡感,對人的歉疚和疚恨

我們以環保之名囤積。若要丟棄還能用(卻從來不用)的物品,會使我們心生罪惡感。我們無法接受自己是浪費、不惜物的人。然而,留存著那些還能用(卻從來不用)的物品,其實只是在保管「未來的垃圾」(前面已經展開過)。

我們以回憶或紀念之名囤積。若要清理朋友贈與的物品,會使我們心生愧疚和罪惡感。我們無法接受自己是冷漠不惜情、背叛情感的人。然而,誠實面對,有多少這些物品背後的友誼或愛情關係早已煙消雲散,不復存在?有些人想保留「被愛過的證據」,好像無可厚非,但也往往會因此跟著這些證據活在過去。

我們以成就之名囤積。若要捨棄人生各階段取得的獎項證明,不但顯得可惜,也好似抹除及否定了自己。但是,我們是否想過,自我價值真的必須依憑這些外在之物來支撐嗎?如果是,那要多少才夠?(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供讀者自行辯證。)


情感整理好了,物品也就準備前往下一段旅程

曾有幾年的時間,我常常收到不同朋友送的酒。帶回家後我通常都先放著(延遲滿足的習慣),放著放著,往往就過了最佳賞味期(例如啤酒適合夏天喝),或是根本放到過期。等我想到要認真「處理」這些酒的時候,也只能把它們丟棄。是不是很可惜?這就是「停滯」的弊端之一。朋友贈送的禮物,以及對方的心意,都是在當下及早打開享用最適合。把禮物拿來使用(或是若自己真的不愛那件禮物,送人也可以),就等於是收下對方的心意,完成了送與收的全過程,這大大好過於保留它卻不利用它。因為,保留物品而始終不用,就是囤積

捨棄一件物品,讓它離開我們,其內在意涵就是「我從此不再被這物品所框限了」。而我們要做的是,把附著在那件物品上的情感收回自己心中進行梳理,然後「解除綁定」。這樣,捨棄就不再是那麼艱難的事。

斷捨離之前,囤積的物品上面附著了無形的「疚感」,疚感伸出觸手攀附在我們的心念上,使生命變得難以動彈、始終隱隱不安,甚至沉重。

進行斷捨離的過程中,清理的主要不是「物品」(若單純丟棄物品,不會有懸念),而是要清理那些疚感的觸手:梳理對環保、惜物的誤解,對舊人故人的執念,對自我價值的不確定等。

斷捨離之後,物品變少了,空間變多了,餘裕增加了,而疚感的束縛也解除了大半,心靈便擁有了更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