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2012

愛書人的鄉愁:雷斯莫先生的奇幻飛行書

看完奧斯卡最佳影片《大藝術家》(心得在此),今天又偶然欣賞到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The Fantastic Flying Books of Mr. Morris Lessmore》(雷斯莫先生的奇幻飛行書)。正好也是一部默片(silent film),長度15分鐘,可完整收看。




雷斯莫先生正在陽台上寫作的時候,突然颳起了一陣好大的風,比颱風還強烈,比龍捲風還強烈,風大到把房子都吹走,把書都吹走,把書裡的文字也都吹走了。

雷斯莫先生跟著被連根拔起的房子,被吹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降落時,他發現自己手上的書變成空白的,原來書上的字母全都不見了。他四處走動張望,發現天上有一個女孩,女孩手裡抓著一把氣球,噢不,不是氣球,是會飛的書!一群會飛的書,帶著女孩飛走了。

雷斯莫先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書會飛?那女孩要飛去哪裡?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有他手上的那本書不會飛。突然,他又發現天上有書在飛,好像鳥群一樣在天空中盤旋環繞,然後又都飛進同一間屋子裡去。於是,他走進那個屋子裡,展開了一趟奇特的旅程……




這部動畫短片的風格相當細緻優雅,雖然是電腦動畫製作,有時候筆觸卻像手繪一般,使用的背景音樂也相當令人印象深刻。「書會飛」這個概念雖然不算很新奇,不過片中做到了把書本擬人化,不但設法讓書有表情、有情緒,也有故事。書還能彈琴、走路、跳舞,而且像家中的寵物一樣圍繞著雷斯莫先生,看到最後,也讓人不禁對這些書有了感情。(話說回來,海綿都可以擬人化了,書的擬人化真的沒什麼~)

原來,本片作者William Joyce曾在皮克斯動畫公司工作,擔任角色設計師。這部影片有互動式App故事書的版本,在Apple商店賣得很好,售價4.99美元。

這部短片頗適合親子共賞。不過愛書人可能更會覺得這是在讚頌書的一部影片,令人稍稍懷念起紙本書主導思想與心靈世界的那個一去不復返的時代。



2/27/2012

演活默片巨星,尚杜賈丹收服好萊塢:看電影《大藝術家》

今年一開春就跟電影很有緣,看過《心靈鑰匙》(心得在這),又受贈《大藝術家》(The Artist)電影票,而就在前往戲院觀賞的同一天,正好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揭曉,本片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最佳服裝設計等五項大獎。在此之前,本片也入選法國坎城影展競賽片,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此外還有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美國獨立精神獎……林林總總69個獎項~

電影獎不完,那麼,內容好看嗎?

前往觀賞之前,本來還有點小疑慮,因為聽說是「黑白」「默片」,心想可能會有點悶,再加上電影名稱是「大藝術家」,感覺很高調、冷門!

(走復古懷舊風的海報)


所幸,電影一開場的劇中劇就充滿幽默諧趣:一座電影院裡滿座的觀眾正在觀賞一部默片電影的首映,男女主角和好萊塢電影公司的老闆在幕後等著看觀眾的反應。當他們看觀眾隨著劇情的轉折,忽而緊張忽而興奮忽而大笑,就知道電影票房沒問題了。

劇中劇結束後,男主角到台前來謝幕,僅只是透過肢體和表情的演出,我們就充分理解和融入劇情,感覺不到黑白的畫面和無聲的對白有任何障礙,尤其片中搭配的背景音樂(管弦樂團)更是把劇中人的情緒和情節的轉折,表達得淋漓盡致。




1927年,喬治.瓦倫丁(尚杜賈丹飾)是好萊塢紅極一時的默片巨星,風流倜儻又有十足親和力,迷人的程度大約相當於華人影藝圈的劉德華那樣,所到之處有影迷包圍、電影上映宣傳時的報紙頭版都是他的八卦消息、他想欽點誰當配角也都沒問題。

然而,時代的巨輪正在悄悄地往前轉動,有聲電影要開始發展了。只是,瓦倫丁認為默片才是他的舞台,而且似乎他覺得用聲音表演對他來說是另外一個領域,很生澀、甚至令他卻步。在他拒絕電影公司拍有聲電影的要求,甚至回以嘲諷之後,電影公司也就另覓他人演出,換句話說,瓦倫丁失去了舞台。

就在這段期間,曾與瓦倫丁偶然相遇的女主角佩比.米勒(貝芮妮絲貝喬飾),反而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臨時演員逐步竄起,先變成配角,後來變成女主角,人氣愈來愈高。不過,佩比始終不曾忘記她的偶像瓦倫丁,他曾在某次拍片時好心地提點她,如何在眾多女演員當中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說實在,這部電影的劇情並不複雜,畫面是黑白的,對白聽不見(只有少數有字卡顯示),但卻絕無冷場,劇中男主角的遭遇和其心路歷程深深牽動著觀眾的心:瓦倫丁力抗潮流,不但拒絕拍有聲片,還自己掏腰包籌拍默片,最後眼睜睜看票房慘到爆,被佩比.米勒主演的新片打掛,禍不單行的是又剛好遇到美國經濟大蕭條、股市崩盤,使他一步步走向破產潦倒之路。

對比之下,佩比.米勒事業前景看俏,拍什麼電影都賣座,聲勢如日中天。但是,她心中始終牽掛著瓦倫丁,一直想要幫他什麼……這一對從初次相遇就似乎已經產生化學反應的男女主角,事業的發展互有消長,女的風光男的落魄,是否有可能再有任何交集呢?……爆太多雷可能會挨罵,就此打住吧。

值得一提,但為了不模糊焦點所以現在才提的是,劇中有一隻超可愛、超會演的小狗阿吉,牠跟著主人瓦倫丁在電影中演出,活潑可愛又忠心耿耿的模樣,對本片絕對是無比的加分,只能說是演得超到位的!這次奧斯卡頒獎典禮,該劇組也特別把阿吉帶來,讓牠接受大家的讚嘆和歡呼~



這是一部教人又哭又笑,不知不覺就融入劇情當中的電影。雖說是向三○年代的好萊塢默片時代致敬,也讓我們重溫那個時代相對單純美好的情感:演藝前輩對後輩的提攜、後輩對前輩的感恩、司機的忠誠、狗狗的忠誠、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的深情……當然,並不能說這樣的情感真的遠離了我們,只是往往在五光十色的擾攘喧囂之中被淹沒、被扭曲、被忽略了。當電影的聲光效果日新月異,動不動就搞3D、立體環繞音效什麼的,其實觀眾的期待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買票看電影,不過就是圖一個感動罷了!

這部以好萊塢默片時代為背景的電影,其實是法國電影,由法國導演米歇爾阿威納維奇執導(他的妻子就是片中女主角),男主角尚杜賈丹也是法國人。早上看報紙才知道,尚杜賈丹時年39歲,是奧斯卡金像獎史上第一位獲影帝殊榮的法國男演員,也是第二位非英美語系國家的歐洲演員獲奧斯卡影帝。這位讓布萊德彼特和喬治克隆尼乾坐在台下等不到獎的好萊塢電影圈新面孔,在法國其實是知名演員,這次他靠著成功詮釋默片巨星的優雅和帥氣、風光和潦倒,在好萊塢贏得至高的肯定。

不知道能不能這樣說:因為這部電影是默片,演員不能也不必發出聲音,因此讓這位法國男演員得以在一個好萊塢背景的故事架構下盡情飆演技,而終能被美國電影界所接受,並在眾望所歸的呼聲下把影帝的大獎抱走。

2/26/2012

出書之樂樂何如?

這些年來,已經幫好些位作家出過書了,不過從來沒有想過要問作家,第一次出書的時候,感覺是怎麼樣?每一次出書的時候,感覺又是怎麼樣?是很開心、很爽、不敢相信、感覺要飛起來、感覺自己是king of the world……?似乎,向作家問這種問題是有點不好意思的。

不過至少我知道,對編輯來說,每當新書送到,拿在手中翻閱時,都會有重新的新鮮感(雖然書的內容已經校對過好幾遍了)和什麼東西誕生了的感覺(一個有自己生命和思想的產品)。何況,最能提升出版社編輯職業尊嚴的,就是每本書的版權頁上都印有自己的名字(例如參與製造iPhone的人可就沒有這種福利囉)。

如果連編輯都會暗喜和期待,難道作家會沒感覺?有沒有這種說法:就算作品終於出版上市了,作家還是應該保持鎮定,壓抑內心的狂喜。最好躲進房間裡,一個人靜靜地把新書拿在手上翻閱,撫觸字裡行間,讀個幾句,讓自己回憶寫作當時看似無窮無盡的思緒掙扎。闔上後,再翻開一次,這次是模擬讀者的觀感:擺在書店平台上亮眼嗎?有沒有比隔壁的書更吸引目光?文案有打中情緒或需求嗎?翻開書本,能立刻感受到作家的獨特才華和犀利思想嗎?櫃檯結帳的隊伍中,是不是該有人正準備把這本書買回家……

以上純屬臆測,不過所幸,還真的有作家把出書的喜悅大方地展現出來。

(Time to Celebrate)


看Travis Nichols這位作家的簡介,似乎是個滿有趣的人。他身兼作家、插畫家,也畫卡通,還練團。他的漫畫曾入選2006年美國最佳漫畫,他本身也於2007年入選「25位最迷人的素食者」殊榮。

(Travis Nichols,圖片來源Amazon.com)


影片中提到的The Monster Doodle Book這本書,是一本「半完成」的漫畫,邀請讀者自己加畫添色,很調皮kuso的感覺,跟影片的風格有呼應。這種書我若買來可能會不知所措,因為誠然被簡介說中了,畫畫對我來說,嗯,還真是件恐怖的事情。Pardon me.



(圖片來源:http://monsterdoodlebook.com/)

從一顆星的打擊,到阿嬤的打氣

在電子報中讀到一篇文章〈10 Bestselling Books with More Than 80 One-Star Reviews〉(10本有超過80則負面評價的暢銷書),很好奇地點閱瀏覽,看完後會心一笑,原來真的有人認真探討網路書店負評對讀者的影響。

對讀者來說,在選購書籍的時候,會參考讀友的評價嗎?如果會,受正面評價的影響比較大,還是負面評價呢?身為書籍作者的人是否會擔心,一旦(不只一位)讀者給了負評,是否會影響後來讀者的觀感,並進一步影響書籍的銷售?

該篇文章探討,負面評價有可能使一些後來的讀者決定不買或不讀這本書,但或許這也表示這本書對那些讀者來說並非不讀不可。再者,儘管負面評價會阻擋某些人購買或閱讀一本書的意願,它也有可能反而激起某些人想買書來看,所謂反骨行為也。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觀察,在讀物的挑選方面,許多人是不喜歡聽別人意見的。例如我自己就對於別人推薦的書有所遲疑(雖然這不見得是好事),而對於別人嫌棄有加的書,我說不定讀得津津有味。

書迷本來就各有自己的品味和胃口。如果是自己喜愛的作家,無論他們出什麼書,我們都會拿來讀,哪管別人說什麼?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或僅只是被一句文案「打中了」,也是就直接買單帶走了。如果有時間、有興趣去研究前人遺留在網路書店頁面上的評價,基本上這就代表那是一本對我們來說可有可無的書——例如學校老師指定的讀物、讀書會指定的讀物、公司主管指定閱讀的讀物……

不過,就算基本讀者群不受負面書評的干擾,買書讀書有自己的主見,但作者可能還是會擔心。我想,至少初出茅廬的作家應該會頗介意看到自己的書籍被某些讀者嫌得半死,需要進行心理上的調適。

這篇電子報文章的作者,很勤勞地上網路書店找出10本負面評價高過80則的暢銷書,讓大家看到即使是《暮光之城》這樣的全球暢銷書,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當然這是個事實,但是化為數字,給人的感受更強烈了)。

我參考該份清單,重新列出九本書(因為原清單中有些沒中文版),並更新了數據,再加上比例。以下按照比例高低排序。

《自由》:一顆星負評有295個,占28.9%
《暮光之城》:一顆星負評有681個,占12.8%
《龍紋身的女孩》:一顆星負評有410個,占12.7%
《魔法覺醒》一顆星負評有197個,占15.8%
《姊姊的守護者》:一顆星負評有110個,占7.6%
《大象的眼淚》:一顆星負評有161個,占4.5%
《姊妹》:一顆星負評有174個,占3.2%
《飢餓遊戲》一顆星負評有118個,占2.4%
《哈利波特之神秘的魔法石》:一顆星負評有82個,占1.4%

令我驚訝的是,《自由》這部小說的負評比例還真不低~看到這個比例,一般人可能真的會卻步吧。如果不計內容屬性,最高的28.9%和最低的1.4%似乎暗示了讀者滿意度的差別……

不過大致上來說,這份清單符合「樹大招風」的原則:這些書之所以有這麼多的負評,其基本原因就在於它們非常暢銷。作品愈暢銷、愈多人看,嫌棄者的數量也容易跟著增加。如果一直盯著負評做分析,我們可能會忘了,它們對廣大讀者的影響力,以及吸金力,才是更重要的。

所以,別只注意風的大,更要注意樹的大。

這其實帶給我們一種人生的啟示。在生活中,我們是否有時會因別人的負面評價而感到氣餒沮喪呢?風大的時候,我們會恨不得自己這棵樹變小嗎?

像這樣的時候,我總會想起《佐賀阿嬤 笑著活下去》裡,超級阿嬤對孫子昭廣說的話:

「即使被兩、三個人討厭,轉過身去還有一億人哪!喜歡你的人,也有可能被其他人討厭。即使有人說你好,但討厭你的人也很多。社會就是這樣的。」

阿嬤說的真沒錯,社會就是這樣的。



2/25/2012

Jeremy Lin的書出版了,你想看哪一本?

提醒:本文不是探討NBA、基督教、哈佛,而是從Jeremy Lin林書豪的崛起談美國電子書的出版。


如果用「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來形容林書豪的崛起,應該還滿貼切的吧!23歲的他,在NBA掀起一陣超級旋風,受到全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籃球迷的矚目。要衡量一個人夠不夠紅,除了看他有沒有出現在各大報紙頭版、運動畫刊封面、時代週刊封面,還可以看有沒有人要出他的書,以及,有多快?

2月22日,Hachette Book Group出版集團旗下的Center Street出版社與作家Timothy Dalrymple簽約,準備寫一本以林書豪為主題的書,書名暫定:Jeremy Lin: The Reason Behind the Linsanity(林書豪:林來瘋背後的成功故事)。書中將細述林書豪的中學、大學求學歷程,以及他在NBA初期的發展,當然也會提到他在紐約尼克隊的爆紅現象。此外,也會探討身為基督徒的林書豪,如何在信仰中找到奮鬥的力量,還有他的家庭、教育、文化傳承對其成功的潛在影響。

這本書預定五月(在美國)出版,大家可能覺得夠快了,不過,由於目前在美國電子書已經相當盛行,所以時鐘要快轉再快轉:截至今天為止,亞馬遜網路書店裡已經有13本電子書的主題是Jeremy Lin囉!

以時間來看,這些書寫得也太快了吧!畢竟林書豪爆紅至今還不到一個月呢。不過,這正是電子書的特性:因為是電子書所以省下了打樣印刷裝訂發行運送上架的流程和時間;因為是電子書所以藉由網路書店的平台就能直接開賣;至於行銷的工作可以全部在網路上進行,尤其話題夠強的話,傳統媒體會繼續報導炒熱,而讀者也會自己上網搜尋,宣傳上省了很多力。

製作流程沒問題了,那麼內容(也就是產品本身)呢?或許有人會懷疑,這麼短的時間內怎麼有辦法寫出夠份量、有看頭的東西呢?我想這要看作者是誰。例如如果作者是長年專注美國職籃的運動作家,想要在短期間內論述林書豪的崛起,應該沒有那麼困難(尤其電子書的篇幅普遍較短)。如果作者是林書豪的爸或媽,那也不會太困難,只要找一位文筆快又佳的寫手來協助撰稿,也是OK的。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是很懂林書豪的人(數量有限)或是業界知名的運動作家(信譽要保),應該沒必要也沒有誘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急著出電子書。再怎麼說,也應該跟出版社談好條件,拿一筆豐厚的預付版稅再動工。

若以上的邏輯成立,那麼目前網路上的Jeremy Lin相關電子書,可能比較像是搭便車之作——在大眾為林書豪瘋狂的時候推出,以吸引最多的注意(不確定能熱賣;銷量多寡只有網路書店和作者知道),就算讀者看了不喜歡或覺得爛也無所謂。會買這類電子書的讀者應該本來就不太挑,加上電子書的價格相對便宜,有的一本2.99美元,有的一本4.99美元,也就是台幣九十元至一百五十元左右,一分錢一分貨,買的人歡喜買、甘願受了。

這13本電子書雖然有各自的訴求,不過大致上可以分成三類:傳記故事、勵志啟發、雜學資料,這三類都是傳統出版的企劃方向。我按類別與日期排序。附上出版日期可以了解它們上市的速度有多快,附上售價則可以讓我們對這類電子書的定價有點概念。

傳記故事類

Linsanity! The Jeremy Lin Story by Scott Marsh
2月20日出版,4.99美元
林書豪締造了傳奇,大家都想知道他是從哪裡來的,又為什麼以前都沒有人看出他的潛力?本書將挖掘林來瘋現象背後的真相與事實。

Jeremy Lin - The Rise of Linsanity by Ken Tims
2月21日出版,4.99美元
一本非正式授權傳記,介紹林書豪的背景、成長歷程、事業生涯,以及大家意想不到的其他事。

"Call Me Jeremy": The Biography of Jeremy "Linsanity" Lin by Hoi Chang
2月22日出版,5.99美元
從林書豪的童年說起,也談哈佛求學時代、如何進入NBA,但更多的還是成名後的種種。

Jeremy Lin: An Unauthorized Biography by Belmont and Belcourt Biographies
林書豪非正式授權傳記
2月23日出版,2.99美元
一戰成名的林書豪,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這是許多球迷的第一個疑問,本書從林書豪的成長、求學、職籃生涯解讀這個現象。

勵志啟發類

A New Winning Season: New York Jeremy Lin-Sanity – E. Manning, LinCredible, JPP, Mario, Tuck, Tebow, Cruz, Baby! (How to Live Before You Die) by Joseph J. Charles and Jacob J. Columbo
2月10日出版,4.99美元
如果你看了林書豪的表現,覺得讚到你不知該怎麼形容,就可以來讀這本詩集,幫你表達你難以言說的心情。

Jeremy Lin: Advice from Sun Tzu on Basketball and the Art of War!!! by Jacob Tudor Baruch
2月17日出版,4.99美元
這本書的文案有點逗趣:如果孫子兵法的作者來到現在的世界,他會給林書豪哪些人生和事業的建議?林書豪可以運用哪些中國兵法智慧在籃球上,讓自己以及尼克隊能更上一層樓?簡介中也說明此書篇幅很短,只要十五分鐘就可以讀完。

The Zen of Jeremy Lin: 17 Nuggets of Wisdom from Confucius to Jeremy Lin about Basketball and Life by Jacob Tudor Baruch
2月17日出版,4.99美元
本書的作者跟前一本是同一人。訴求是,如果孔子來到現在的世界,他會給林書豪哪些建議,如何教導他領導以及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Motivational Words from Jeremy Lin by Corey Washington
2月23日出版,3.99美元
摘錄五十多句林書豪說過的話,讓讀者可以作為激勵自己的座右銘。這本我會想看耶~

閒聊雜學資料類

The Ultimate Jeremy Lin Fun Facts And Trivia Book by Mark Peters
2月11日出版,4.99美元
100則以上有關林書豪的趣味背景和你想知道的事。

Jeremy Lin Trivia & Facts by NBA Fans
2月14日出版,2.99美元
有關林書豪的趣味資訊。

Jeremy Lin NBA Jokes by R Lamas
2月22日出版,2.99美元
顧名思義。

The Jeremy Lin Effect (What's The Big Deal?) by Tim Green
2月23日出版,4.99美元
林書豪到底有什麼了不起?本書作者以在酒吧聊天般的隨性,談林來瘋現象,也談美國職籃。


可以想見,未來會有更多電子書作家試圖用這種搭熱潮的方式出書。無論這些電子書寫得怎麼樣,值得肯定的是這些作家很勤奮、即知即行,有的也很認真地企劃出吸引讀者目光的訴求。有了作家跳過出版社自己出書的管道,未來就是百家爭鳴的時代。說不定,哪天真會有個電子書作家,就像林書豪這樣絕地竄起、爆紅?而透過出版社的傳統管道出書,就比較不會帶給世人這樣的驚喜。

出版社無法繼續鎖上出書的閘門,作家也不必故步自封,創作將有更多機會出頭天。

只找A級人才,不然B級、C級會混進來:讀《賈伯斯憑什麼領導世界》

雖然賈伯斯已經離開了人間,透過iPod、iPhone、iPad的普及,總讓人覺得他還在我們的身邊。這就是影響力~賈伯斯追求完美的理念和所運用的策略,雖然不是空前絕後,但是絕對稀少罕見。

例如,「網羅人才」就是研發完美產品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看得懂、收服得了人才的領導人,才有可能建立長久的霸業,這無論在商業上或其他所有的領域都一樣。

如果我們當不了賈伯斯那樣的領導人,至少還可以當人才。雖然沒有不世出的才份,但透過自我磨練和養成,依然可以鍛鍊即戰力,就像最近黑馬般竄出的Jeremy Lin一樣,一離開板凳就能馬上發光發亮~


只要A級人才,其餘免談!──賈伯斯的求才術

2011年8月初,在拉斯維加斯舉辦了一場駭客大會,吸引了一萬多個駭客來參加。現場還舉行比賽,參賽者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找到預先藏在網路上的資料。據說,由於美國政府對國家安全日益重視,包括國防部、中情局和FBI都派人出席,想要在會中網羅駭客中的高手,以便收編己用。

其實不管在哪一個領域,「千里馬」都是稀有的。如果你是負責為企業尋覓人才的人,一定知道團隊必須隨時具備最佳陣容,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而如果你是某個領域的人才,也一定要知道如何讓會賞識你的人看見你。

舉例來說,當今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蘋果,可以說就是最會跑的一匹千里馬。它之所以能開發出iPod、iPhone、iPad等席捲消費市場的熱門產品,背後必定有個卓越精良的團隊,而能夠領導這批千里馬奔馳飛躍的人,正是執行長賈伯斯。

他要你立志當海盜

賈伯斯一直在蘋果內外到處尋覓人才。他要找的人不是學歷高、技術強就好,他要的是具有非凡勇氣、敢於與眾不同,能擺脫慣例、超越現狀的人。他曾向員工宣示:「我們是海盜!不是海軍。」海軍嚴守紀律,海盜卻注定要跳脫成規──他們沒有既定的資源,必須時時靈活變通,從無到有的創造。在這種情況下,海盜有機會達成海軍達不到的成就。

由於賈伯斯本身就是個跳出框架思考的人,想要為他做事的人,也必須具備這樣的「海盜思維」。例如在開發iPhone初期,他要求蘋果研發的手機「只能有一顆按鈕」,讓負責開發的工程師非常頭痛。賈伯斯自己根本不知道手機要怎樣才能以一顆按鈕正常運作,卻要求工程師一定得做到。這種超乎正常、幾乎變態的要求,恐怕也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承受得了。

他受不了笨蛋

企業經營很重視現金流,但是對賈伯斯來說,「人才流」一樣重要。他很清楚,只有把最優秀的人才找進來,才能開發出最卓越的產品,因此他只雇用最優秀的人,也就是所謂的「A級人才」。他曾說過:「你一旦雇用了一個B級員工,他就會開始把其他B級和C級的人給帶進來。」賈伯斯深信,優秀的工程師能衍生出大量的人才,因此蘋果提供獎勵計畫,鼓勵員工多多推薦他們認識的優秀人才,到蘋果來工作。

曾協助賈伯斯開發麥金塔系統的傑伊.艾略特,在《賈伯斯憑什麼領導世界》一書中回憶:「所有人在賈伯斯的心目中只分成兩個類別:不是才智出眾,就是笨蛋。而且,不管他知道你有多聰明,只要你說了一句他覺得不入流的話,他就會立刻把你貼上笨蛋的標籤。即使在人前也會這麼做。」遇到平庸的人,賈伯斯不會客氣,因為他不能忍受跟笨蛋共事。但如果網羅到人才,賈伯斯會大感振奮,更會樂於聆聽對方的想法。例如艾略特就是被賈伯斯親自挖角的科技業老鳥,他比賈伯斯大了二十歲,賈伯斯信任他的判斷,要他扮演導師及顧問的角色,還跟同事說:「除了傑伊,不要相信任何超過四十歲的人。」

他讓人才終身難忘

一旦賈伯斯確定了某個人的才華符合他的標準,就會十分禮遇對方。

多年前,蘋果的軟體工程師赫茲費爾德為了轉調到麥金塔部門,接受賈伯斯的面試。面試時,賈伯斯劈頭就問他:「你行嗎?我們只要真正優秀的人才參與麥金塔的研發工作,可是我不確定你夠優秀。……我聽說你很有創意,是真的嗎?」赫茲費爾德聽了並沒有生氣,反而直言自己對麥金塔的看法和建議。賈伯斯聽完,說他會再和赫茲費爾德連絡。

沒想到才過了幾小時,賈伯斯就來到他的辦公桌前,恭喜他成為麥金塔團隊的正式成員,而且是立即生效。赫茲費爾德說他得花幾天的時間交接工作。但是賈伯斯不願意等,他二話不說就直接拔掉赫茲費爾德的電腦插頭,搬起主機,走出大門,把電腦丟進他那輛銀色賓士的後車廂,赫茲費爾德只能呆呆地跟在後面。賈伯斯把他載到麥金塔總部大樓,一路上還向他宣示,麥金塔將會是電腦業最了不起的一項發展……

如果你曾經這樣被錄用,相信這會是你一輩子難忘的傳奇!

賈伯斯對自己所開發的產品深具熱情,幾乎到了「信仰」的地步。他在年輕時就曾說過:「我大可利用自己的人生去做別的事,但麥金塔是會改變世界的。」既然要改變世界,當然得設定最高的標準,只錄用最好的人才。透過賈伯斯的領導,蘋果真的改變了世人生活、娛樂、工作的方式,成為歷史天幕中熠熠生輝的一顆星。


(曾任賈伯斯左右手的傑伊.艾略特,
暢談他對賈伯斯的獨特觀察)

《賈伯斯憑什麼領導世界》

喜歡蘋果的產品,排隊去買就行了。想要了解賈伯斯的成功祕密,你必須靠得更近一點。

透過全世界第三了解賈伯斯的人,你將看見最真實的賈伯斯,了解他如何網羅優秀人才、擁抱先進創意,克服重重障礙,最後將一個個酷炫的創新產品帶到世人面前。

◎賈伯斯受不了笨蛋,他用哪些方法鑑定人才?他靠哪些方法留住人才?
◎麥金塔電腦推出後,賈伯斯做了什麼事,導致他被迫離開蘋果?
◎賈伯斯後來得以重返蘋果,是因為他手中掌握著哪一張王牌?
◎賈伯斯手下的蘋果和皮克斯,都深受消費者歡迎,這兩家公司有什麼共同之處?
◎iPod、iPhone、iPad接連熱賣,這些產品的開發過程具備哪些成功條件?
◎蘋果不能沒有賈伯斯,那麼,賈伯斯可以沒有蘋果嗎?

艾略特的近身觀察,讓我們得以從賈伯斯的事業轉折點,看見他的蛻變。讀完本書,你將了解,賈伯斯憑什麼能成為當代最偉大的科技業執行長,讓世人深深景仰。他不只用iPod顛覆了音樂產業、用iPhone改寫了電信產業,用iPad翻轉了電腦產業,他更領導世界,創造了歷史。

2/23/2012

所以,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

有些書會讓人恨不得早點讀,有些人會讓人恨不得早點認識。

這本書的作者很有意思,或許因為他頭髮黑,臉也比較黑,有一派親切的笑容,也或許因為他的書在德國暢銷50萬冊,讀過他的書,真恨不得他能講中文,這樣就可以聽他談笑風生了~

(聰明幽默的優哥希瓦,太帥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郎伽.優哥希瓦(Ranga Yogeshwar),無論原名或中文譯名都怪怪的這個人,父親是印度籍科學家,母親是盧森堡籍藝術史家,祖父是科林圖書分類系統的發明人——有了這麼多的聰明基因加入攪拌之後,優哥希瓦自己的人生道路一開始似乎比較接近父親:碩士主修實驗粒子物理和太空物理,畢業後任職於瑞士核能研究所SIN以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不過,後來他走出自己的路,轉戰電視圈,負責策劃科學節目,而現在已是德國家喻戶曉的科普節目主持人。

要說優哥希瓦在德國有多受歡迎呢?他所主持的「八點前的小知識」節目,彷彿一場場精心策畫的show,不但場景變化多端(不是只在棚內固定場景拍攝),動畫效果都用上(說明性強),主持人的台詞更是精心設計。透過優哥希瓦幽默又具知性的講解,讓複雜令人生畏的科學,都變成了活潑生動的有趣知識。

例如:「女人的腳為什麼容易冷」?中醫的觀點認為腳容易冷是氣血不足的問題,不過如果只是吃中藥補氣血就太可惜了。了解男女身體構造上的差異,會讓我們更清楚來龍去脈。


優哥希瓦解釋柴油和汽油的不同


優哥希瓦將節目中介紹的知識集結成書,第一本《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暢銷超過50萬冊,而第二本更是一上市就榮登德國亞馬遜書店暢銷排行榜總冠軍(別忘了這是科普書。我想也只有在德國才比較容易發生這種事)。《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書中收錄了節目介紹過的108則科學知識,而且承襲了節目的精神。




我來想想看,這本書有哪些特色呢?

它強調生活化,從對生活的觀察中引發讀者的好奇心。例如: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作者不是直接切入「散射」現象,而是提到自己小時候的回憶,奶奶常常跟他說,傍晚的夕陽紅紅的,是因為天使在天上烤餅乾哦!
「要打到蒼蠅為什麼那麼難?」書中引用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說明,蒼蠅在發現危險(蒼蠅拍)逼近的時候,會進行(快速的)思考,也就是判斷危險來的方向之後,再決定要往哪邊飛走。優哥希瓦提醒我們,雖然人類有了蒼蠅拍(台灣還有電蚊拍呢)這種無敵利器,不過我們實在應該尊重一下蒼蠅思考速度比人類反應速度快一倍的事實……

它會真的做實驗來解答問題。例如:
「臭腳丫比較容易被蚊子叮嗎?」作者曾經在非洲肯亞做實際,把他穿過的襪子和乾淨的襪子,分別作成蚊子陷阱擺放在一個房間裡,並在房間裡放了兩百隻蚊子。經過一個晚上,發現臭襪子的陷阱中有八十隻蚊子,而乾淨襪子的陷阱中只有兩隻蚊子!(至於另外的一百來隻蚊子,則沒有交代去了哪裡。)
「五萬個人一起跳躍,能引發地震嗎?」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的一隻暴龍出來散步,就足以讓玻璃杯裡的水輕輕搖晃,那麼,如果有很多人一起跳躍,是否會引發地震呢?作者和製作單位實際在搖滾音樂節做實驗,請五萬名樂迷跟著節拍跳動,結果真的在一公里之外測到了地表的震動!只不過規模很小,人根本感覺不到。

它連我們沒想過要問的問題都幫忙解答。例如:
「為什麼洗衣服時襪子會跑進被套裡?」家庭主婦千萬別以為是老天爺的捉弄而自怨自艾!被套如果沒有拉上拉鍊,浸泡在洗衣機裡時就容易形成開口,猶如捕魚的陷阱一樣,而襪子等小物件一旦滑進去,就不容易跑出來。所以切記把拉鍊拉上!
「化學性和物理性防曬乳,哪種比較好?」原來物理性抗紫外線產品的原理是塗抹一層微小的二氧化鈦粒子所構成的白色保護膜,這層保護膜會發揮像鏡子一樣的反射功能,將紫外線反射出去。最有趣的是,這種有白色光澤的二氧化鈦粒子,其實就是學校顏料盒裡的白色塗料,只不過,價格貴很多!

科普書並不是我主要的閱讀範疇,不過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的寫法很親切,讀起來彷彿是作者在解釋科學給家人聽,而不是老師在解釋給學生聽。這本書適合喜歡科學、熱愛思考的兒童讀,也適合家有小孩的父母讀。父母可以挑選其中的一些篇章,讀了之後來跟小孩討論,不但可以讓孩子崇拜你,也可以刺激孩子多動腦。

相信大家都同意,對世事的好奇心和熱情,是一個人的珍貴資產。雖然好奇心強的小孩喜歡問東問西,有時會讓我們覺得很煩,但是若不呵護鼓勵,其實探索的慾望就會慢慢消失。誠如書上說的,「即使看似不起眼的問題,也要好好解答,因為對既有知識的懷疑,正是促成驚人進步的原動力」!

至於,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我一下子找不到寫在哪,就請大家翻開書來找答案吧!

2/22/2012

在往幸福的路上轉錯彎:讀奧田英朗《六宅一生》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吳爾芙以「自己的房間」論述空間與經濟獨立對女性的重要,因此主張「自己的空間」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不過後來想想,覺得應該補充一下:有自己的房間並不代表一定獨立自主又幸福快樂,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空間反而會使人自絕於人群,成為逃避幸福快樂之可能、創造痛苦孤獨之必然的危險場域。

幾年前,在朋友的推薦下讀了奧田英朗的小說《六宅一生》,深為嘆服,因此寫成一篇心得。雖然情節內容已然模糊(我記性不佳啊~),當時讀完所感受到的震撼卻似乎還留存在字裡行間。

幸福,有時好像很簡單,有時卻又是那麼遙不可及啊!




「小百合走在澀谷街頭,不自覺地觀察來來往往的行人。在這條流行的街上,每個人都打扮得光鮮亮麗,但是真正好看的卻只是極少數。大部分的人屬於平凡無奇者,而其中兩成則夾雜了破壞美麗景致的異物。……這些人究竟在做什麼呢?有些人在這世上不曾成功,既沒達成什麼目標,也不曾受人羨慕,沒才華又沒臉蛋,沒有任何足以自豪的事物。即使如此,他們還是繼續過著他們的人生……」

《六宅一生》這部小說分成六章,各自以一個人物為主角,描寫他們人生片段中的渴求、掙扎與沉淪。特別的是,這六個故事之間有著巧妙的關連,例如在第一個故事裡的配角,到了第二個故事就成了主角。環環相扣的劇情安排,讓我們在全書漸近結束時,拼湊出作者企圖呈現的整體圖像。以此來看,書名取為「六宅一生」,倒是挺貼切的。

六個主角,以及故事中的許多配角,都是走在路上不會讓人想多看一眼的市井小民:因人際關係受挫而漸漸退縮與世隔離的三十二歲高學歷宅男,陷入竊聽隔鄰魚水之歡的情慾深淵中無法自拔;在街頭誘引女人入行當酒店小姐的二十三歲「星探」,意外捲入亂倫的荒謬戲碼中;不甘與家庭祕密一起腐爛的四十三歲家庭主婦,當起熟齡AV女優,在慾望中徹底放縱;二十六歲還在KTV打工混日子的年輕店員,既無目標也無主見,任人指使的個性終至釀禍;五十二歲情色文學作家,迷上年輕援交妹,失去了僅存的名譽;二十八歲失業恐龍妹,勾引男人上床,偷拍成情色光碟賣錢竟大受歡迎。套句書中的用語,這是一場「失敗者的祭典」,社會底層幽暗人性的黑色遊行,而作者明快、幽默、充滿情色和荒謬的筆調書寫,使得全書呈現辣中帶酸的嗆人滋味。

故事中的這些人,並不是從學校畢業後就立志投入宅男宅女的生涯;他們的生命也曾充滿著希望和展望,平穩安定地向前走,他們也都曾對自己有所期待,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然而,或許是一個挫折(追求女同事遭拒絕及嘲笑)、一個困境(長期照護癡呆症的年邁婆婆)、一個限制(其貌不揚加上90公斤的體重),啟動了搶救自尊的防衛機制,使人生在沒有察覺之處慢慢轉了彎,偏離到始料未及的方向上,然後,也就無奈或無知覺地一直往前走去。

日本的富裕加上長年的不景氣,是否正是導致宅男宅女成為社會現象的重要原因?富裕社會的價值觀,讓人們習慣看高不看低,愛美嫌醜,嚮往光鮮亮麗,對黯淡缺陷感到困窘。然而,終究只有極少數人有條件成為那高的、美的和光鮮亮麗的,終究金字塔底層能容納的人數比頂端多得多。年輕人就算在升學過程中沒有遭遇挫折的試煉,進入社會後也必然要面臨現實的考驗,理想的折損和幻滅。Life is not easy. 對多數人來說,人生並非順水推舟,而是在亂流中逆行,一不小心便會迷失方向、慌亂滅頂。

作者似乎是特意讓最後一個主角——恐龍妹小百合,具備其他五個人所沒有的覺察。她自知不屬於金字塔頂端,不會讓自己有不必要的渴望和幻想,因為這樣才不會受傷或困擾。她低調地維護著自己能掌控的勢力範圍,並冷眼看著與她不相干的世界。

當我們用旁觀者的角度觀看這些人的故事時,是否也有人以旁觀者的角度在觀看著我們的故事?故事接近尾聲,小百合漫步在澀谷街頭,看著路上的行人來來往往。

「大家都過著怎樣的人生呢?幸不幸福呢?……想了也是白想吧。……無論是喜是悲,反正人生這條路明天、後天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2/21/2012

出門散步,會有好事發生哦!:讀《漫步在海邊》

這是至少一年前,某個朋友推薦我看的書,可是當時我沒有認真地把書名抄下來。直到今年台北書展,逛到心靈工坊的攤位時,才又想起這回事,趁機把書買下來。

我真的後悔了。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點讀這本書。

十五年前,讀了維吉尼亞‧吳爾芙所寫的《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深深被吳爾芙的思想所震懾,開始用一種前所未有的角度思索女性的處境。所謂自己的房間,指的就是自己的空間。作者認為女性就跟男性一樣,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可以自由運用的金錢,這樣才能保有獨立的人格以及思想的自由。大意是這樣。

十五年後,讀《漫步在海邊》(A Walk on the Beach),兩個獨居在海邊小鎮的女性,因偶然結識而展開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從中讓我看到女性在中年和老年時期如何活在自己的空間。


作者瓊‧安德森在51歲時遭逢中年的心理危機,她的子女成年離家,她與丈夫的關係陷入停滯,而她的寫作事業也彷彿在原地踏步。她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過,是否該維繫婚姻?是否該繼續出書創作?要怎樣才能活得快樂?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苦無答案的她,暫離了在紐約工作的丈夫,回到麻州鱈角的海邊小鎮上獨居,那是她兒時成長的地方。

在一個霧濛濛的二月天,作者去海邊散心,在孤寂荒涼的海岸上,遇見一位老婦人,大約八十多歲,身材高挑,神采奕奕。兩人隨性地聊了起來。作者感覺到這位老婦人氣質優雅,動作靈活,言談之間閃爍著智慧,跟一般的老人很不一樣。巧合的是,兩人的名字都叫作瓊。因為談得來,兩人便相約再見。

這位老婦人是瓊‧艾瑞克森(書中為了區隔,都稱為老瓊)。特別的是,老瓊的丈夫正是心理學界鼎鼎有名的學者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相信讀過普通心理學的人都知道他。他所提出的人類發展階段理論,被收錄在每一本普通心理學的教科書中;他曾是佛洛依德的學生,後來另闢蹊徑,建立了自己的理論。作者認識老瓊的當時,艾瑞克年事已高,住在安養院中,老瓊則在鎮上獨居,常常去探望、照料他。

從書中我們有機會認識這位心理學界大老的妻子,她從小就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年紀輕輕便單槍匹馬飛到歐洲去學現代舞。後來在維也納認識了艾瑞克森,兩人成為伴侶,育有兩個子女。他們各有自己的事業,艾瑞克森是哈佛的教授,老瓊則跳現代舞,也著書立論。

作者和老瓊很快成了忘年之交。在面臨人生低潮之時,能認識老瓊這樣的人,可說是極大的幸運。老瓊就像是作者的人生導師,每每在作者透露負面思考的時候提點她,此外更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向作者展現,人生的下半場當然可以活得很精采。老瓊曾教作者玩一種編織遊戲,在編織的過程中向她開示人生各階段的使命與挑戰(這應該算是某種類型的藝術治療吧)。作者因此得以回顧自己的人生,透過肯定自己的過去,建立邁向未來的信心。

當然,也不是只有老瓊對作者有貢獻。老瓊因為有了作者的陪伴而過得更加充實,甚至在丈夫過世時也多虧了作者陪她走過憂傷。後來,老瓊更積極寫作,將艾瑞克森的人生發展階段理論作了進一步的擴充……

雖然作者亟欲擺脫人生中種種的桎梏,不過有時又會裹足不前。有一天,作者的表姊邀她一起去祕魯參加印加古道健行,那是一段挑戰體能的探險旅遊。作者很猶豫,擔心自己做不到,就想問問老瓊以及自己丈夫的意見。沒想到老瓊直率地跟她說:

妳別再徵求別人的同意了,這到底是誰的人生?當初妳不也是沒問過別人意見就跑來鱈角的嗎?……妳難道還不明白沒有人會逼著妳去追求自由嗎?妳得靠自己去爭取呀。

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震撼了我。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在做人生決定的當兒,考慮的常是「做不做得到?」和「可不可以做?」,而不是「想不想做?」和「要不要做?」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會因為擔心做不到或做不好某件事情而乾脆直接放棄?

時至今日,女性是否都有了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空間?有多少女性能夠像老瓊這樣,在躺進安養院之前,都堅持過著獨立自主、自由積極的生活?有多少女性,無論單身、結婚、離婚、分居或年老,任何狀態之下都能保有自己的空間,包括物理的空間和心靈的空間?

與老瓊的友誼,永遠地改變了作者的人生。現在的她,彷彿老瓊的傳人,透過寫作、演講等,將開拓自我的人生智慧,傳遞給每一個正在尋求人生出路的讀者,每一個想要take a break的女性。

2/20/2012

電子書時代來臨,創作者的當務之急

記得生平第一次用電腦寫作文,是在大學的時候。當時還是DOS的介面,用的軟體好像叫做PE2。學會了英打和注音輸入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在電腦鍵盤上敲打。看到經過腦中思考所生成的文字整齊地排列在螢幕上,就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彷彿自己已經是個作家了。(後來有個文書軟體名稱就叫做小作家。)

時至今日,使用電腦已經跟吃飯、喝咖啡一樣的司空見慣(這三件事也真的常一起進行),電腦帶來的新奇感早已不復見,看自己的文字出現在螢幕上更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最慘的是,當年青澀的文藝青年至少還能寫出原創性的散文、詩或小說,而現在化身為上班族之後,最拿手的卻是捕捉別人的創意,轉換編排成吸引購買慾望的文案……嗯。

在這個隨處即可找到電腦用,隨手即可列印的世界,是否還有很多人會嚮往把自己的作品印刷成書呢?抑或是,只要作成電子書就有同樣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了呢?

往往,人們在討論電子書的前景時,談的都是讀者的接受度:選擇哪一個品牌的閱讀器?喜歡閱讀哪些類型的電子書?願意付出多高的價格購買?閱讀的頻率是如何?……反過來,是否也可以看看電子書為創作者開啟的可能性?既然電子書的興起使創作者出書的門檻大幅下降,創作者不一定要向出版社拚命投稿,自己就可以決定出書,那麼電子書是否將成為創作者發表作品的桃花源?未來,是否每個有意創作的人都可以考慮出一本或多本電子書,把自己的創意化為完整的作品。

當然,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紙本書比起電子書最大的優勢就是前者的獲利模式是清楚的,宣傳行銷的管道也是既定的。所以,儘管台灣每年有四萬種書的出版量,出了書之後可能會被淹沒在書海裡,但要是讓你選,至少在目前,還是要選紙本書。而如果很遺憾地沒有選擇的餘地,就可以考慮自己出電子書。電子書是比紙本書更民主、更自由的選擇。

只不過,就當成出版從業人員的反撲好了,創作者如果要自己DIY出電子書,以下這些工作也得準備自己包辦了。

首先,創作者要知道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智慧的出版價值在哪,也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讀者群在哪。創作者還要懂得將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形諸於文字或圖像。換句話說,創作者不但必須知道且相信自己是千里馬,還必須兼任伯樂的角色,知道自己這匹馬好在哪裡。

再者,將知識、經驗和智慧形諸文字和圖像之後,創作者要規劃出理想的架構和編排方式,以方便讀者輕鬆簡便地閱讀。換句話說,創作者也要能站在讀者的角度審讀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就可以。

最後,創作者要設法宣傳,讓自己的電子書廣為人知,增加銷售的機會,例如可以向自己的臉書粉絲或部落格網友推銷,也可以試著寄給總統,說不定能獲得回應。創作者也必須找到一個銷售的平台,而通常情況下會是與其他電子書擺在一起銷售,這時又要煩惱如何突破競爭、殺出重圍……

電子書銷售的成功,在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已有先例,一些原本籍籍無名的小說創作者,先以電子書的形式銷售告捷,接著受到大出版社競標簽約,再來出版紙本書,名利雙收。

如果要問,電子書成功的關鍵在哪,或許跟紙本書一樣,都是「內容」吧!當製作電子書的技術普及化,砸點錢誰都能買高級電腦,輕鬆製作出美輪美奐的電子書之後,最難掌握的,好像還是內容,也就是創作者的才華。姑且把製作(紙本或電子)書的技術,以及創作者的才華,看成書籍出版的雙核心,怎麼我會覺得,創作者比較當務之急,是把才華的部分搞定呢?

2/19/2012

一堂用愛包裝的數學課:讀書會電影《博士熱愛的算式》

記得國三那年,有一次導師特別安排了師生晤談:同學輪流到教室外面走廊跟導師進行簡短談話。導師應該是想藉機開導一下正處於聯考壓力下的我們。輪到我的時候,導師問我有沒有什麼問題。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我問了:「我不知道學數學有什麼用。雖然像圓周率和三角函數這些我都會算,但是以後真的用得上嗎?」

現在想起來,自己還真是天才,居然拿問上帝的問題來問國中導師~所幸這位導師並非庸俗之人,她當場就給我一個答覆:學這些東西,未來不見得實際用得上,但是它能訓練妳的思考。

雖然是簡短的回答,卻說服了我。後來我了解到,在一個升學至上的年代,一個升學至上的中學,到處都是升學至上的老師,我卻能遇到這樣一位導師,真的很幸運。

如果說,還可以再更幸運一點的話,就是在人生中開始學數學的時候,可以遇上《博士熱愛的算式》電影裡的數學博士(尾寺聰飾)(紙本書連結)。



單親媽媽杏子(深津繪里飾)是個管家(家政婦),有一天,她透過派遣公司去接任一個新的管家職。雇用她的女主人是一位神情憂愁的女士,她要求杏子每週五天,每天上午十一點到晚間七點,在離館(一間獨立的屋舍)照顧她的小叔。這位女士的先生早已過世,十年前(1975),女士和小叔同車發生車禍,女士的腳因此受傷,博士的記憶受損,新的記憶維持80分鐘之後就會遺忘。除此之外,女士提出一個古怪的要求,就是不准管家在離館和主館兩棟屋子間來回走動,也不准把離館的問題帶來主館。

杏子接下了這份條件很特別的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她來到博士的家。博士身著整齊西服,但身上卻用別針別著好幾張小紙條,其中一張似乎是用來提醒自己,記憶只能維持80分鐘。杏子自我介紹之後,博士劈頭就問:「妳穿幾號鞋?」當他得知杏子穿的是24號鞋,感到十分開心,直說24是很好的數字,因為是4的階乘(1x2x3x4=24)。

原來,這位數學博士只要聽到、看到數字,就如同獲得天啟一樣,會熱心地解讀出其中的意義。他將各種數字的概念說給管家聽,例如質數(只能被1以及自己除盡的數)、友愛數(A數字的所有因數相加起來等於B數字,而B數字的所有因數相加起來等於A數字,則A和B就是友愛數)。博士對數學的熱愛感染了杏子,使她也開始注意生活中到處出現的數字。不過她也發現,由於博士的新記憶只能維持80分鐘,每天她來上班時,博士已經忘記她了。她必須重新介紹自己,也必須一再告訴博士她穿24號鞋。雖然她一再聽博士講解一些數字的意義,體貼的她卻都當成是第一次聽到,從不會跟博士說:這你已經講過了。

博士也認識了管家的10歲兒子,還為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根號」。他稱讚根號是一個能包容一切數字的符號(所有的數字都可以開根號)。博士很喜歡小孩子,所以不但教根號數學,還教他打棒球,而杏子和兒子則帶著博士接觸外面的世界,讓博士的生活不再那麼孤獨封閉,也有了歡笑。

沒想到,管家母子和博士相處愉快,卻讓女主人很不高興。管家在無意間得知,原來這位女主人和博士小叔曾有過一段不倫戀。發生車禍之後,嫂嫂充滿罪惡感,覺得自己遭到上天懲罰的女人,因此把自己和小叔隔離開來,各自孤獨地生活著。

 (電影預告片,無中文字幕)

懷著嫉妒心的嫂嫂,無預警地把管家辭退了。但是杏子和根號已經跟博士成了朋友,無法接受不再跟博士往來的要求。這時,博士似乎也心有所感,在眾人面前寫下了一個數學公式,交給嫂嫂看。嫂嫂看了,痛苦地流淚。

博士所寫下的公式,稱為「歐拉恆等式」,這個恆等式被知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稱為「數學最奇妙的公式」。這個數學公式曾是博士和嫂嫂之間愛的暗語,而今似乎是歸零的時候了。

整部電影是透過長大後成為數學老師的根號,對著全班同學(也是對著觀眾),敘說他和媽媽認識博士的過程,並藉此將博士教他的數學講解一遍。就像一堂特別的數學課,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分享數學的哲理與詩意,也充滿著愛的回憶與憂傷。

記憶只能維持80分鐘,反而讓博士得以時時活在當下,不受未來的羈絆,至於憂傷的女主人,卻始終將自己囚禁在過去。或許因為杏子自己也曾經歷過不倫戀的苦,所以更能以溫柔和包容之心,去看待原本已經自絕於人群的博士和他的嫂嫂,使他們有機會重新開啟心靈的門扉,化解過往回憶加諸在他們心上的枷鎖。

這是一部很療癒的電影。杏子這角色實在超完美的,既有耐心又會做菜和打掃,讓我忍不住想,如果我是男人,一定要娶這種妻子!另外,讀書會時也有好幾個朋友提到,若求學時能聽博士這樣講解數學,或許這輩子就不會討厭數學了。

回顧畢業後的人生,圓周率和三角函數還真的都不曾派上用場,不過我仍相信導師說過的,學數學可以增進思考能力,而且顯然對某些人來說,數學更是談情說愛的絕佳語言呢!

(原著小說:《博士熱愛的算式》,小川洋子著)

101年求婚

沒想到這種事居然發生在我……同學的身上。

廣告公司為某家皮鞋公司發想了一個提案,想要透過一對遠距戀愛的男女終於修成正果的故事,來彰顯愛情的堅貞,以及鞋子的耐穿。

經過輾轉詢問和介紹,他們鎖定一對已經交往了六年,有意成家,但不知為何男方遲遲沒有求婚的情侶。廣告公司與男方接觸,男方決定參與這支廣告的拍攝。

據說,這位素人男主角打算求婚已經好一段時間了,可是他的女友聰明慧黠,鬼點子比春天陽明山上的花還多,要順利規劃出一套事前不被識破、事後又不被嘲笑的求婚戲碼,對他來說還真不是普通的困難。況且,男主角就跟世上許多男人一樣,在通過結婚的關卡時,必定要卡住一下,經歷一番猶豫與掙扎。

可以說,這支廣告影片的拍攝邀約,幫了男主角很大一個忙,也幫了這對情侶很大一個忙。

於是,男主角投入了廣告影片的籌拍工作,不過為了製造真正的驚喜,必須暫時對女主角三緘其口。拍攝從高雄「遠足」到台北的那段路程,預計要花上六天的時間,而且是在農曆春節期間,這使得他必須找個理由讓女友相信,這段時間他「有事」不能跟她見面。他先說是朋友找他打工,可是打什麼工卻語焉不詳,而且還不准女友去高雄找他,因為他會「一直移動」……好奇的女友想追根究柢,因為她想不透,什麼樣的工作需要一直移動呢?

可能因為家住台北,每天都經過捷運工地,女主角便猜測可能是春節期間工地缺人又需趕進度,於是她半開玩笑地猜:「是搬鋼筋嗎?」男主角反正也想不出藉口了,就趕快回答:「對對對,我就是去搬鋼筋!」

關於這一點,我們實在不能不承認「情人眼裡出壯士」這句話的無誤,因為有影片為證,男主角的體格怎麼看都不像是搬鋼筋的料吧~~(不過,經歷這一趟「南愛北送」的日曬風吹雨打,或許以後要搬鋼筋也是不成問題的啦!)

就這樣捉迷藏、諜對諜了好幾天,男主角終於來到台北了。在廣告公司團隊的精心策劃之下,預計在某天的深夜,於女友家樓下的門外拍攝求婚的關鍵一幕。

那天晚上,女主角跟友人外出回到家,發現家門口好像經過「整理」,不但大門重新上漆,門口也擺上莫名其妙的漂亮花架。好奇心強的她,跑去詢問隔壁開商店的鄰居發生了什麼事,鄰居只說,好像有人要拍廣告的樣子。女主角滿心疑惑地上樓,又忍不住跟家人提起這件事,並帶家人下樓一起看。這段時間,男主角以及攝影團隊早就佈署在附近,緊張地守候著。

好不容易,女主角和家人終於上樓了。接著,男主角請一位朋友幫忙打電話給女主角,找了個理由要她下樓來……結果,就如同影片中所呈現的,當女主角再次下樓打開門,眼前所見卻是男主角,奇怪的是,路燈突然變得好亮(其實是攝影打燈光),她感覺四周好像有很多人(別忘了是深夜),但是燈光太強看不清楚,而且現場安靜無聲,男主角對她說……

影片的結局就不用贅述了。




是否,女人在結婚之前都會期待一場浪漫和驚喜的求婚?無論男女交往了多久,感情有多好,如果沒有發生求婚這個過程,好像就無法邁向下一步?只能說,這是個謎,得請愛情專家或社會學家來回答。至於本事件的女主角,對於被設計求婚,感想如何?

她說,以前一直以為求婚是一種浪漫的感覺,不過在實際經歷之後,才知道原來還會有一種踏實感。是的,求婚之所以受到戀人們如此的重視,或許就是因為它代表著更高層次的承諾:透過一段用心安排的過程,正式宣告也請求與對方互許終身,願意在法律上、生命的各環節上,跟對方締結為分不開的伴侶。

這支廣告的邀約發揮了臨門一腳的功能,讓男主角終於踏出自己人生的一大步(應該說是很多步),突破看不見的關卡。是否,現在也正有許多情侶,徘徊在婚姻的關卡邊,等待臨門一腳時機的出現呢?

如果說這部影片讓人重新相信愛情,那是因為歷經愛情洗禮和考驗的人都很清楚,幸福並非理所當然,跌跌撞撞的長途跋涉,正是感情關係最巧妙的比喻。我們就是在腳痠腿麻之後才變得有耐力,在承諾愛人的時候產生了勇氣,在被愛的過程中獲得了自信。

祝福我的同學和她所愛的男人,繼續手牽手一起走,哦,別忘了穿上耐走的皮鞋!

2/18/2012

唬爛的練習2

今年台北書展期間,在活動中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不約而同都問我,從事出版工作有多久的時間,或是在現在的公司工作多久了。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準備過制式的回答,所以每次都要在心裡重算一遍。算好了。以編輯的經驗來說,已經超過10年了~

其實,相對於一些資深又備受敬重的出版界前輩來說,10年只是一個基本單位。回首來時路,值得回味的當然是那些在自己手上催生的暢銷好書和不暢銷好書。暢銷好書就好比自己生的標緻女兒,可能有高達數萬或十數萬人追求,不暢銷好書則有如長相不起眼的兒子,勉強有幾百個或千餘人答應相親。同樣都是自己的寶貝,人氣的差距也正是歡樂與憂愁的來源……

不過,我也幾乎可以預料,再過10年,即便是暢銷好書,得以留存在世人記憶中的可能少之又少。那麼,對出版從業人員來說,這一切的意義又何在呢?看來還是不要對自己催生過的書寄予太深的情感比較好,甚至也不要把那些書留存起來,以免親眼目睹它們的過時和過氣。

不如,就趁著這些書籍誕生之際,讓它們「活得精采」。書要活得精采,就得賣得夠好,讓夠多的人開卷閱讀,讓其內容在或短或長的時間內對讀者的心靈造成某種好的影響。而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除了作者先寫出好書之外,就要由出版社來把書裝扮得美美的,並敲鑼打鼓地讓它們吸引眾多讀者的追求。

文字編輯背負著「包裝」一本書的任務,從書名到文案,從封面設計的討論到內文編排的美觀,統籌的責任都在編輯身上。此外,編輯還要會「說書」,要能把書的內容介紹得很吸引人,讓書店很想賣、媒體很想報導,讀者很想讀也很想買。

如果在進入出版界之前,知道有一天要上電台介紹書籍,我可能會重新考慮自己的生涯規劃。不過來不及了,現在的生涯已經行駛在書籍行銷推廣和銷售的軌道上,回不去了。必要的時候,得啟動「唬爛」的功能。

Image: Salvatore Vuono / FreeDigitalPhotos.net

從來沒算過自己到底上過幾次電台節目介紹書,亂亂算的話,可能相當接近一百次了吧?又雖然沒有人問過我的心得,不過我打算把它記錄在這裡,算是一個小小的摘要好了。

通告介紹新書備忘事項 :

1.正式錄音之前,先了解一下該節目的聽眾群,會滿有幫助的。聽眾群有可能是計程車司機、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或退休人士。可能的話,準備幾個符合目標聽眾生活經驗的例子來講。

2.預先想好或寫下該本書的三個特色。節目通常只有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所以要確保在這段時間內把該本書的特色都傳達給聽眾。

3.預先想好或寫下該本書能滿足讀者的哪些需求。轉換角度,從讀者的眼光來看這本書,推測讀者會怎樣看待這本書,閱讀之後能獲得哪些好處。

4.想出一個能引起聽眾好奇的開頭引言,藉以吸引聽眾對該本書主題的注意和興趣。

5.預先列出該本書值得介紹、也最容易引起共鳴的3~5個重點。

6.有機會的話,就結合時事。把書的內容與時事結合在一起,讓此書顯得貼近時代脈動,也更符合讀者當下的需求。

以上是針對聽眾(潛在讀者)所做的準備。不過,別忘了還有主持人。

7.預先猜測主持人感興趣的內容。大部分的訪談都不會先提供大綱,所以如果沒時間把內容從頭到尾複習得很熟(通常沒那個時間),就得推測主持人想介紹的是哪些部分,並加以準備。

8.萬一主持人問到書中的某個內容,但是編輯沒有準備到,此時不能卡住或停下來或支吾其詞,要盡可能順暢地把這個話題轉到另一個相關但有所準備的內容,繼續講下去。

9.萬一主持人問了不利於該本書的尖銳問題(例如「這本書的書名跟原文差很多」),此時要以帶著敬意的正面態度,同理主持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並加以回答,最後強調該書的特色與好處作為結尾。

準備好聽眾和主持人的部分之後,我發現如果想要享受這種電台訪談的過程,而不是把它當成帶來額外壓力的工作,最好還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10.假想自己是要把此書介紹給朋友。用分享的態度而非推銷或報告的口吻。

11.假想自己是此書的作者。從作者的角度思考最希望傳達給讀者的訊息是哪些。

12.假想自己是書評家。從書評家的角度思考此書的價值。

13.偶爾會遇到主持人在節目最後要編輯以幾句話作個總結,此時就很適合用以上三點所衍生出來的想法,當成最後三十秒的總結。

雖然把介紹好書說成唬爛是有點誇大,不過這種唬爛的能力還真的要經過練習和經驗才會愈來愈進步呢~希望在新的一年以及未來,自己的唬爛能力可以更上一層樓。

2/16/2012

別把悲傷留給自己:看電影《心靈鑰匙》

昨晚受邀去觀賞電影《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的特映會。事前知道這部電影的演員有湯姆漢克斯和珊卓布拉克,就相當的期待,因為兩位剛好都是我很欣賞的演員。事前也看了一下故事簡介,原來是跟九一一事件有關。



9歲小男孩奧斯卡(湯瑪斯霍恩飾)的父親(湯姆漢克斯飾)是個珠寶商,在2001年9月11日上午八點多的時候人正好在紐約世貿大樓第105層跟客戶開會,遇上了被恐怖份子劫持的民航機撞擊大樓。世貿大樓轟然崩塌,父親突然的離去,讓奧斯卡難以承受,因為父親不只是父親,更是奧斯卡最好的夥伴。奧斯卡曾接受過高功能自閉症的測驗,暗示他在人際互動上有困難。父親為了引導奧斯卡,總是會設計各種謎題讓奧斯卡去找出答案,讓他在找答案的過程中與陌生人接觸。

父親去世後,奧斯卡封閉起來,而就在一周年時,奧斯卡首次走進父親的房間,房間裡父親的衣物都還原樣保留著。他一時好奇,翻找父親留下的蛛絲馬跡,偶然發現了一把古舊的鑰匙,裝著鑰匙的小信封上還寫著一個名字。奧斯卡認定這是父親留給他有待解開的謎題,便在紐約市展開了地毯式的搜尋計畫……

電影中,奧斯卡小小年紀展開的大規模搜尋,正貼切反映出他執拗地想要找回跟父親之間瞬然斷裂的連結。他懷抱希望,走遍紐約各地只為透過一個名字找出父親遺留的謎底。他獨自咀嚼著悲傷和憤怒,不願接受母親(珊卓布拉克飾)的安慰,但是為了達成搜尋任務,他又必須挑戰自己的恐懼: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大膽的孩子,連盪鞦韆都不願意試,九一一事件之後更拒絕搭地鐵、過橋、害怕飛機和擁擠嘈雜的人群……所幸後來,出現了一個神祕的老人,在這場搜尋之旅中陪他走了一段。

故事後半段的轉折鋪陳得很好,奧斯卡真的解開了鑰匙的謎,只不過謎底並非他原本渴求企盼的答案。而最初以為戲份較弱的母親角色,在接近終場的時候補足了失分。最令人動容的,是看奧斯卡這個小男孩如何釋放心中累積的悲傷、憤怒、罪惡感,以及對父親深深的思念。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有梗的電影,從頭到尾並無冷場,雖然我會預期,懸疑的情節到最後一定會出現意料之外的轉折,但是那轉折設計得很好,讓劇情環環相扣,而電影所要傳達的訊息也因此更完滿了。電影中對於父子感情的部分有刻意的著墨,而男孩的創傷經驗也因為老人角色的出現而有了隔代的呼應。事後得知,本片是《為愛朗讀》導演史帝芬戴爾卓執導,編劇為《阿甘正傳》、《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的艾瑞克羅斯,是不是,有水準以上的表現不足為奇啊。

這無庸置疑是一部療傷電影,對經歷過九一一恐怖攻擊的美國人民來說是如此,對在災難意外中痛失親人的孩子來說也是如此。

電影透過很巧妙的劇情安排,讓內心封閉的奧斯卡與陌生的紐約人產生連結,那些人用各自的方式陪伴他消化痛失親人的巨大悲傷。我想這某個程度上是一種非常美國式的情感支持方式:對陌生人的善意與祝福,尊重人有表達情感的權利和自由,正面樂觀向前看,挫折再沉重也以正面積極的態度收尾。這樣的療癒,相信對美國人民來說是很受用的。

另外,我想,我們真的很少在災難意外發生之後,專心注視兒童與青少年所經歷的心理路程。透過奧斯卡這個角色的詮釋,提醒了我們,年輕孩子的心靈有其繁複深沉的一面,在重大創傷後所產生的情緒,並不能僅靠著時間去治癒或緩和。雖然每個孩子都不同,有些神經大條,有些敏感脆弱,但我們都不該以為孩子還小就否定其情緒的存在與深刻的程度。尤其,失去親人是一種永遠不可逆轉的人生處境,未處理的情緒有可能成為人生中不可承受的負荷。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部溫馨感人的電影,看了之後才發現,它意在傳達的情緒強度非比尋常。另一個意料之外則是,湯姆漢克斯和珊卓布拉克的戲份相對較少,而飾演奧斯卡的湯瑪斯霍恩與飾演老人的麥斯馮西度,則有令人驚豔的演出。

攝於紐約世貿大樓原址附近的一個紀念碑(2011年5月):
Dedicated to Those Who Survived September 11, 2001

2/14/2012

金錢和資源有經濟學,才華和感情也有經濟學


有時候覺得,現代人實在挺可憐的。遠離大自然,在工商社會中過著機械般作息的生活,常常操到快爆肝,還要面對各式各樣的人造事物,常感到應接不暇。舉個例,近幾年來世人最感迫切需要理解的常識,可能是與財經有關。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投資理財和經濟景氣的資訊儼然成為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常識。無論看電視、看報紙、去銀行、跟朋友聊天或上網,很難不碰觸到相關的話題。我個人認為,經濟是比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還要困難的知識範疇,因為用慣智慧型手機的人,似乎比了解經濟狀況的人多很多。而一旦一項知識範疇複雜到無法讓每個人都理解,就不免出現詐騙欺瞞的行為,出現想從中牟取利益的壞蛋。

如果到台北街頭隨機抓10個人來問,我們可能會發現其中有8個人曾經或正在投資共同基金。但是如果要這8個人說說看「基金是什麼」,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

這就是現代人的困境。世界上有太多的事物需要我們去了解,但我們的時間有限,才智也有限,想要避開詐騙欺瞞的陷阱,掌握判斷世事的原則是很重要的。在有餘裕的時候,透過知識的學習,以及有系統的資訊吸收,我們可以累積對世事的正確理解,並克服偷懶與盲從的誘惑,減少犯錯的可能。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哈佛博士的街頭經濟學》這本書會被選為「早晨閱讀運動推薦必讀書」,因為生活中有太多事都與經濟有關:只要是有限的資源,就必有分配的問題;懂得思考供需法則、成本和利潤的關係、誘因和效益的大小,不但能讓我們「以小觀大,聰明過日子」,還能幫助我們避免跌入因小失大的陷阱。



本書作者金大煥是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博士,他把最基礎的經濟學概念,與日常生活中人們會關心的話題連結在一起,透過實例的鋪陳和探討,讓我們理解經濟學的要點。

例如,在第三章中提到垃圾郵件的問題。垃圾郵件的擾人,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常要花時間刪除那些不請自來的郵件,而目前坊間也還沒出現完美的防堵軟體。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如果真的有人能夠解決,就算得一座諾貝爾獎也是應該的吧!

那麼,經濟學家是如何理解垃圾郵件的問題呢?作者引導我們從「利潤誘因」的概念來思考,也就是如果某個行為帶來的潛在利益,大過於付出的成本,就會形成誘因,誘因愈強,人們會愈積極去做這件事。垃圾郵件就是如此。若發送垃圾推銷郵件的人,真的能夠得到客戶的回覆,發送垃圾詐騙郵件的人,真的能騙到錢,這種行為就會一直存在。(雖然我從沒聽過周遭親友有人曾經回覆過垃圾郵件,但是一樣米養百種人,誰知道呢……)

作者分析,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向,一是減少潛在的利益,二是提高成本。第一件事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無法規勸收件者別去回覆垃圾郵件、別讓發送垃圾郵件的人有賺頭。第二件事也不容易做到,但是或許有朝一日會變得可行,那就是讓發送郵件的成本提高,例如每一封寄出的郵件都必須支付一筆費用。當大量發送郵件的成本提高到難以有利潤的程度,垃圾郵件就會消失了。「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這句話其實就是從經濟角度思考。

在之前的文章〈Bye囉,俄羅斯!〉中我曾提到,生產石油等天然資源或原物料的國家,很容易會養成對這些東西的依賴(賣祖產),而且會讓政府和人民疏於開發別的賺錢能力。其實這個概念就是從《哈佛博士的街頭經濟學》中學到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就像富二代一樣令人羨慕。記得我們的政府也曾經多次強調,台灣是沒有天然資源的國家、能源必須仰賴進口等,種種聽起來很悲哀的說法。但是,難道天然資源多就真的比較好嗎?

本書作者在第十三章分析指出,石油資源豐富不直接等於人民生活過得好。在委內瑞拉、奈及利亞、哈薩克、伊朗和伊拉克等國家,我們看到石油引發了政爭、政變、軍隊叛亂、外敵入侵、貪汙腐敗、專制政權等負面的後果,而對天然資源的依賴也導致國家經濟未能升級。甚至,由於油元收入豐厚,政府用來補助學費、救濟失業,到最後卻讓人民失去鬥志,也失去了競爭力。

只要一點點經濟學的思維,就能帶領我們跳脫先入為主但謬誤連連的日常思考。經濟學是一門很喜歡講理的學問,強調市場法則、供需法則、資源分配等,提供我們獨立判斷的支撐點。誠如本書所言,能明辨經濟是非的人,總是特別吃香。我們不求自己變成經濟專家,但希望可以在真假資訊充斥的情況下,更輕鬆地做出聰明的決策。

以下是書中所探討的一些有趣問題:
 .明天的股價可以預測嗎?
 .大學延畢得付出多少成本?
 .垃圾電子郵件收到怕,經濟學家能讓它消失嗎?
 .在什麼情況下,會員集點卡會變得不管用?
 .為什麼人再聰明,還是會跌入因小失大的陷阱?
 .在歐洲搭地鐵不用查票,是因為那裡的人比較誠實嗎?
 .為什麼市場上要有投機的行為才健康?
 .自己出產石油的國家,就能變得富強嗎?
 .與外國訂定自由貿易協定,受害的產業要怎麼補償才公平?


成功條件的隱藏版:讀《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對於這本書,我不想給予太高的評價。但是,我又不得不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原因是,這位作者真的很會寫!



不必我多說,只要看過這本書,或是《引爆趨勢》或《決斷兩秒間》的讀者,想必了解我的意思。

話說在美利堅合眾國浩瀚無垠的書市中,聚集了一群很會寫作的人。他們不是以學歷或職場經歷取勝的專家學者或大老,寫的書卻常常出現在暢銷排行榜,或獲得獎項肯定。翻開作者簡介,很容易發現這類作家都會為報章雜誌撰稿(勤練功?)。雖然出書的主題各有專擅,但同樣都研究深入、剖析精闢,而且重要的是好讀,充滿知性趣味。從書的內容,會發現他們為了寫作,總是花很多的功夫蒐集資料、採訪相關人士,並且在時間和空間的向度上展現相當大的格局,提供深刻的洞察,使讀者感到驚艷,獲得啟發。

如果要舉例的話,我能立即想到的是科普書《奇妙的塵埃》和《微型殺手》,兩本剛好都是女性作家的作品,她們都把原本稍嫌艱澀的科普主題寫得趣味橫生。

至於《異數》(Outliers)的作者葛拉威爾,似乎更是凌駕在這類作家之上。我覺得是因為他能提供新鮮的視野和獨特的創見,從不同於以往的角度看問題,讓我們讀了之後有大開眼界的感覺。

《異數》的主題比較特別。Outlier在統計學上代表的是落在離平均數最遠處的樣本,也就是異乎尋常的特例。中文書名翻譯成「異數」雖然貼切,但似乎文謅謅了一點,一般情況下好像不容易理解?

大體而言,作者想要找出成功到底需具備哪些關鍵的條件。他試圖說明,成功不只是來自我們通常以為的天份加上努力加上家世背景,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因素。尤其是那些在世間獲得異乎尋常成功的人,例如全球首富比爾蓋茲、創意鬼才賈伯斯、投資大師巴菲特等等,其實都生逢其時,遇上了特別有利的時機,並且充分掌握(雖然當事人在當下不見得看得透徹)。

作者首先檢視了天份和努力這兩個因素。他基本上認為,在才份之外,要先看一個人花了多少時間練功夫。例如在第二章中提到,音樂神童莫札特、披頭四樂團、比爾蓋茲雖然都有才華,但他們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在年輕的時候都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練自己的功。莫札特從小(八歲?)就不斷作曲,一開始的作品並不優,但是十年後寫出名作。披頭四在成名之前曾多次受邀到德國漢堡的酒吧作多次長時間的演出,累積出演唱的實力。比爾蓋茲自中學迷上電腦,寫了七年的電腦程式之後,才創立微軟。據估計,在成功之前,至少得累積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至於天份有多要緊?作者似乎認為並不可恃,有了知性智能,還必須兼具實用智能,才足以成大事。換句話說,IQ高的人,如果EQ不好,也難以順利成功。

作者透過各種新奇有趣的例子,驗證他的觀察和看法。其中,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一章是「空中危機」,探討韓航等航空公司飛機頻頻墜機的原因。一般我們會以為,飛機墜機應該是機身故障所導致,沒想到居然可能是跟「文化因素」有關(也就是本書的一大主旨)!例如重視尊卑地位關係的韓籍機長與副機長,在駕駛艙內也一樣長幼有序。於是即使發生重大的危機,機長作出錯誤判斷時,副機長竟然在尊卑關係的牽絆下,沒能以明確堅定的語言溝通出自己的建議,呼籲機長修正錯誤。這看在我們眼裡實在是不可思議。

另外,原來駕駛民航機的機長和副機長不見得英文都很好(驚)。他們在機場起降時,有可能聽不懂塔台的指示,或無法順利告知塔台自己的狀況。尤其遇到特殊情形時,例如天氣不佳或塞機,必須在空中盤旋等待降落、飛機故障、飛機快沒油了等等,如果不能把危急的程度告知塔台,及時採取必要措施,可能就摔下來啦。(記得在哪裡聽過,飛機墜機等事故多半就是發生在起降之際。)想到自己搭飛機,也遇過好幾次飛機故障、在空中盤旋等等的狀況,能活到現在也真得感謝老天吧!

人在理解世界的時候,往往傾向於簡化問題。成功這件事,長久以來也差不多都被歸因於少數幾個條件。然而透過這本書,作者提醒我們看得深一點,拉大時間和空間的格局,把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考慮進去。這樣一來,至少可以避免過度信靠不完全正確的成功地圖,也能節制自以為是的傲慢心態,以為只要愛拚就一定會贏。

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示:

◎別把天份看得太重要:那只是功成名就和美滿人生的其中一個條件,並非絕對。

◎有努力,就有差,而且最好是夠努力:常言道,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累積一萬個小時的努力,就算還登不上聖母峰,至少也能上玉山。

◎看見機運:有沒有天份看得出來,夠不夠努力也看得出來,但機運來了沒、機運在哪哩,卻不容易看出來。比爾蓋茲並不是在第一眼見到電腦時就看見它的未來潛力。摸索和嘗試都是有幫助的,也是必要的。針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摸索嘗試一萬個小時,應該很能夠磨練出看見機運的敏銳度吧!

◎把握機運:看不見機運的存在,固然可惜,看見了機運卻把握不住,更是令人扼腕。這就像是明明知道池塘中有魚,卻缺乏捉魚的技術,或手邊一點工具也沒有,那麼再大再多的魚也跟我們沒關係了。

如果說人生像玩一場撲克牌遊戲,每個人的手中總會拿到幾張好牌。不管好牌多或少、強或弱,唯有善加運用手上的這些好牌,設法強化自己的優勢,才有機會求勝。現在,除了「天份」和「努力」這兩張牌,也要把「文化」牌考慮進去,或許你的文化牌中有你原先沒看出的優勢,也或許,能讓你成為異數的機運早已存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2/13/2012

Bye囉,俄羅斯!

今年國外旅遊的地點終於投票定案,俄羅斯順利落選。我知道這讓想去莫斯科親睹克里姆林宮、紅場、體驗地鐵風情的同事失望了,但尊重投票結果,就跟俄羅斯說聲bye囉~~

儘管暫時不去俄羅斯旅遊,並不影響我關注這個國家的情勢。俄羅斯將在今年3月4日舉行總統大選,不過沒有人在分析選情或猜測選舉的結果,因為去年9月,該國的執政黨就已經宣布,這次將由普丁(Vladimir Putin)再次出任總統,而梅德維捷夫再次出任總理(兩人再次互換職務),不同的是,這次的總統任期已經修憲延長為一任六年,因此沒意外的話,普丁這次上任,將可以再呼風喚雨十二年(可連任一次)。如果搞不清楚俄羅斯的總統和總理職權有什麼區別,只要記住一個要訣:老大是普丁就對了~

回想2008年,也就是普丁上次當總統時,曾經與美國總統小布希在黑海附近的度假勝地索契舉行過高峰會。如今,小布希早已恢復老百姓身分(應該是過得很好啦),但普丁可仍是一國之君呢!

自從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大為消退,以往的加盟共和國紛紛走上民主化、親西方的路線,而且由於俄羅斯國內實施了錯誤的經濟改革,搞得民生凋敝,自殺率攀升。不過後來出現轉機,2003年,美國投資銀行高盛提出「金磚四國」的概念,其中居然有俄羅斯!這是因為俄羅斯坐擁豐富的原油及天然氣礦藏,恰好能供應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對能源的密切需要。從此,俄羅斯成為全球投資的熱門標的,在過去十多年這一波原油與天然氣價格的飛漲中,俄羅斯也風生水起,甚至由於歐洲諸國多少都仰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讓普丁在對歐外交上有了更多的籌碼。例如他曾經關閉對西歐國家輸出的天然氣管,讓西歐國家又急又氣又不敢怎樣。

耀眼的經濟成長讓俄羅斯得以在國際間重新揚眉吐氣,甚至有一股要恢復蘇聯昔日榮光的態勢。不過,西方觀察家卻認為俄羅斯的政治和經濟有遠慮。出口原油和天然氣、依賴油元收入的國家,就好比賣祖產過日子的富家後代,不但容易養成揮霍的習性,也不會勤於學習新的謀生技能。目前俄羅斯法治不彰,貪汙與腐敗盛行,國家預算也節節攀升,即便原油和天然氣繼續在出口,卻因近兩年價格回穩,使得俄羅斯的財政開始吃緊。據估計,原油的價格需要達到每桶120美元,才能讓俄羅斯的國家預算不至於短缺(另一說是125美元)。

最近一期的《時代週刊》(2012.2.20)有一篇專欄文章:〈原油支撐普丁政權〉(How Oil is Propping Up Putin)。作家Fareed Zakaria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角度切入這個議題,他說,過去一個月在俄羅斯一家大報有一個專欄在大肆批評時政:「民主的生命力,必須來自政治上的競爭。……當今我們國家的品質,還無法讓人民參與政治。」該專欄還批評俄羅斯國內政治缺乏透明度,政府也沒有在社會大眾心中建立可信度,貪汙盛行,年輕人普遍覺得當公務員撈錢最快……。專欄還指出,唯有透過政治上的競爭,才能克服這種種的問題。

這些批評都切中了俄羅斯目前的重大弊害,只不過很詭異的是,專欄的作家竟是普丁他本人。

一個國家的掌權者為文針砭時政,批評的對象不就是自己嗎?難怪我一直覺得俄羅斯這個國家深不可測啊~~不過我們離開一黨專政的時代有一陣子了,現在還真不習慣什麼事都由某一個人說了算,無法了解普丁發表這些文章,正反派角色全攬在身上的用意何在。或許他是另一位自我感覺良好的國家元首,自己批評自己,既聲張了正義,也沒損失權力,換句話說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俄羅斯在普丁過去統治的期間,經濟大幅成長,許多人認為他是帶領國家走出陰霾的領袖,但也有許多人認為經濟成長跟他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最大的功臣(或救星)應該是石油與天然氣,能源與原物料價格的大漲也只是時勢所趨,並非他領導有方。目前俄羅斯的經濟重度仰賴天然資源的出口,有85%的出口都是原物料或能源,而國家預算有一半要仰賴油元的收入。問題是,原油和天然氣的價格不見得會一直漲,若價格回跌,就會影響到俄羅斯(以及諸產油國)的收入。

Fareed Zakaria指出,在油元收入高的時候,國家政權是不容易被撼動的,民主自由也不是必要的,例如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委內瑞拉就是這樣。說的也對,如果祖先留下的祖產很多,還夠分,不肖子孫的爭奪嘴臉會稍微好看一點。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雖然已有人民上街抗議普丁續任總統的行為,但他還是可以老神在在,而國際間也都不懷疑他會繼續坐穩大位。

這就是俄羅斯的部分景象。當財經界有人開始認為金磚四國的盛世已結束,當莫斯科的治安風評變得頗差,還真是想不到什麼理由急於去造訪。反正克里姆林宮、紅場和普希金博物館等等名勝又不會跑掉,不如等普丁總統未來展現政績、厚植國力之後,再去向他道賀也不遲。

2/12/2012

最棒的女人要的不是錢:讀《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



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這本書的書名很有意思,標題也多半很有趣。作者是年紀輕輕就獲得芥川獎的村上龍,其他作品我都沒看過不方便評論,但是他筆風相當直率,對於男女兩性的議題有很犀利的觀察與見解。因為是雜誌連載的文章集結,嚴格說起來沒什麼主軸,不過有幾個點我覺得還挺有趣的。

村上龍不認同「制度」這種東西,例如婚姻制度。他認為不管男或女,利用制度去束縛別人,或自己甘願被制度束縛以換取某種利益,都屬卑劣的行為。

從這個觀點延伸出來,他認為「沒有才能的人,沒有資格追求愛」,是男人就該憑實力贏取女人,而不是靠制度綁住一個女人,甚至落得讓妻子看不起的悲慘下場。「得不到尊敬的男人,女人不會提供快樂給他們。」「最差勁的是不願冒險的男人、前途有限的男人。」雖然這種從生物觀點剖析兩性關係的見解,會讓人尷尬驚呼:「難道人類只能受到生物本能的膚淺侷限?」但是從事實來看,似乎的確是如此。到頭來,能令女人折服心儀的,就是有能力在群體中稱王的男人:「女人天生具有從停止進化的男人身邊離開的習性。」

另一方面,作者似乎對堅毅果決的女人特別推崇。不是那種為了愛情或婚姻犧牲一切的堅毅,而是「偶爾會有女人讓男人為自己犧牲,或拋棄男人,男人一個換過一個,生下好幾個不同父親的孩子,而且好好地教育他們,我覺得那種女人正是女人中的女人。」愛的時候可以全心投入,但是真的失去的時候,也能放下一切離開,這種女人的確很有力量,令人敬畏。

從愛情、男女關係或是婚姻當中,我們到底在尋求什麼?可能我們以為我們要的就是字面上寫的那些東西,可是若用稍微客觀的角度再思考得深一點,不能否認我們還想透過這些字面上的東西,求取安全感、虛榮什麼的。甚至,實質上還為了安全感和虛榮等等,而對愛情、男女關係或婚姻妥協。

問題是,妥協可能不會太長久。「女人如果能看到五年後就會感到放心,不久覺得無趣,然後失望。」意思是,安全感也許是很強的誘因,讓一個女人選擇與一個男人定下來,但是終究,女人會領悟到,世上還有比安全感更重要的東西。比起一個可預測的無趣男人,女人更嚮往的是獨立自主、有自尊心的危險男人。

或許因為是小說家寫連載文章的關係,我覺得內文的論述有時跳躍,不太捉得住作者的思路,稍感困擾。總的來說,透過作者對兩性關係的觀點探索,讓人可以從比個人更宏觀一點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主題。畢竟人是社會的動物,每個人體內的荷爾蒙成分都是一樣的,聽聽作家怎麼說,再對照自己的想法,兩相激盪,也是挺有趣的一種閱讀經驗。

自信不夠的時候,就假裝一下

最近幾年,有個心理學用語變得很流行,幾乎成為大眾慣用語,但也因為運用普遍,使得它的意涵改變了。當某個公眾人物對自己的形象或能力的估計高過眾人的觀感,人們就說這個人是「自我感覺良好」。原本是個中性偏正面的字眼,現在變得有點負面了。

在大眾眼中,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想得很正面。除了當事人的父母和家人之外,大概沒幾個人會認為這是好事。

不過,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其實人人都需要自我感覺良好。因為人都需要能肯定自己,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困難和挑戰。人需要能肯定自己,才容易覺得快樂和滿足。人需要能肯定自己,才會用比較正面的眼光看世界,也比較能去肯定別人。

因此,儘管我們不時抨擊某個公眾人物自我感覺良好,或許我們沒想到,自我感覺不良好可不見得是好事。

話說回來,其實要維持良好的自我感覺,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人不完美,甚至充滿缺陷,而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自己做得好的事和做不好的事,面對接連不斷的成功和挫折經驗。成功了,我們當然會覺得自己很棒或挺不賴的,但是一旦遇到重大挫折和失敗,我們還能繼續覺得自己很棒嗎?

誠實面對自己,我們其實都在某些地方覺得自己不夠好。有些人覺得自己求學時不順遂,唸的不是好學校,即使已畢業離開學校很久了,卻不時覺得自己矮人一截。有些人對自己的外貌沒信心,始終很在意週遭的眼光和評價,甚至因此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有些人是對自己的家世感到自卑,覺得父母受的教育不夠高或從事的職業不夠風光……

覺得自己不夠好,這種心理有時候能轉化為強烈的動機,驅使人努力追求成功。許多頂尖的業務員就曾表示自己是因為小時候窮怕了,所以立志賺大錢、立志出人頭地。

另一方面,「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可能成為阻礙人追求成功的絆腳石。例如,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不敢去追求內心最渴望的目標,最後是先自我妥協,接受次要的目標。若是遇到挫折時,或許也會比較容易放棄。

多年前,有一部很賣座的好萊塢電影《回到未來》,由米高福克斯飾演的主角馬蒂是一個高中生,平常喜歡熱門音樂,以及跟一位從事時間實驗的布朗博士混。

有一天,他們進行時間實驗,使馬蒂陰錯陽差地回到了「過去」,也就是他父母還在唸高中的時代。他赫然發現,原來自己的爸爸喬治在高中時期因為個性軟弱而常遭同學畢夫欺負。某一次,馬蒂出手為爸爸喬治解了圍,沒想到竟因此改變命運的走向,因為他破壞了爸媽定情的關鍵那一刻。於是,接下來馬蒂必須進行危機處理,設法讓兩個人再有機會情定終身,否則爸媽不會結合,馬蒂將會消失……

這部電影玩了時間的概念,同時也呈現出人生的因果脈絡。馬蒂的爸爸本來一直處在被欺負的狀態,學生時代被嘲笑捉弄,進入社會之後繼續被呼來喝去,一家人的生活也始終充滿著爭吵與無奈,而且從沒辦法擺脫畢夫的操控。然而,馬蒂回到過去,把原已寫好的人生劇本擾動了一番,結果讓喬治在關鍵時刻鼓起勇氣對畢夫反擊,也由於這樣的突破,改寫了喬治的人生。當這個過去修補好,馬蒂也終於回到未來時,他發現自己的家庭狀況完全改觀了。

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人是否為自己的人生站出立場,是至關重要的。雖然電影情節是虛擬,但其中的道理並不難理解。某些時候,我們是否如同原來的喬治一樣,不夠相信自己,以致在人生中屢屢做出不利於自己幸福的退讓和妥協、任人擺佈?一次次看似無傷大雅的退讓,到後來卻累積成人生的輪廓,永遠地影響著我們。


那麼,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我們可沒辦法像馬蒂一樣回到過去,去修補不完美、不理想的人生。

能做的,是從當下開始。當覺察到自己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格而喪失自信時,趕緊鼓勵自己,擺脫負面情緒的制約。例如,我們其實可以在不安的當下先「假裝」有自信。因為不安和恐懼的情緒往往會被放大,導致我們臨場退卻。只要我們刻意強化自信,就能驅走大部分的不安和恐懼,讓我們更專注在眼前的行動。

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面對困難、挫折和失敗,有時真的會覺得腰桿子挺不直、拳頭握不緊、內心在顫抖。除了可以訓練自己變強,沒自信的時候不妨先假裝一下,跨出一、兩步之後,不安和恐懼就會漸漸退下了。

無法回到過去,至少可以迎向未來,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現在。就是現在。

2/09/2012

從花椰菜聊起:有關挑食行為的簡單探討

很多小孩子不喜歡吃青菜。從紅蘿蔔、各種葉菜,到各種瓜類,每個小孩可能都有自己專屬的「黑名單」、「拒絕往來戶」。不知道是否青菜在演化上對人類的幼獸有某種不利影響,以至於有那麼多小孩子都抗拒吃青菜。日常生活中,不吃青菜或各種類型的挑食,累積著父母養育兒女的挫折感,更讓親子之間不時(或經常)上演餐桌邊的爭戰。

不過,有時把視野拉長一點來看人類的生命史,會幫助我們多一些洞察:如果父母們能預見到他們的女兒在成年之後,可能會為了維持身材或健康而以燙青菜為主食,而他們的兒子在成年之後,可能會因為食量變大而開始吃什麼都不挑,或許某種程度上父母就可以放下擔憂,減少對子女飲食上的緊迫盯人吧!

當然,說歸說,天下父母心,不會擔憂的就不是親生父母了。有關挑食,讓我想起兩個與綠色花椰菜有關的餵食故事。

在我姪女大寶還小的時候,也有一段時間出現挑食的現象。有一次,我和妹妹在照顧大寶吃飯,夾了一塊綠色花椰菜在她的碗裡,說:「來,吃一個菜菜。」菜菜是我們對青菜的暱稱。此時,大寶立刻回以標準反應:「我不要吃菜菜!」眼看著爭戰快要爆發,當時的我靈機一動,對她說:「這不是菜菜哦~~」說著把一小塊花椰菜豎起來給她看,以一副「你搞錯了吧」的語氣對她說:「這是樹樹~~」這小孩盯著那塊花椰菜,眼睛一亮,似乎覺得菜菜變樹樹的概念很新奇,興奮地說:「我要吃樹樹!」那天晚上她吃了很多的綠色花椰菜。

這個例子似乎稍微顛覆了前面的演化假說。或許青菜的「草味」(實在不知道怎麼形容)不太吸引小孩,但如果能引發幼獸們的好奇心以及遊戲心,草味還是可以克服的。

有了這次成功的餵食經驗之後,姪女二寶,以及外甥都比照辦理,吃樹樹成了一項傳統。不過也不是每次都很順利。有一次,跟妹妹一家人聚餐,那天不知為什麼外甥不太願意吃飯,當他媽媽夾綠色花椰菜給他,他更拒絕了:「我不要吃樹樹。」

大人很喜歡在催促小孩子吃飯的時候說:「你不吃飯,以後就長不大、長不高哦!」那天妹妹也跟她兒子這樣說。不過外甥並不領情,回答說:「我不要長大!」

眼看著親子之間的奮戰即將上演,我思索著外甥的任性話語有著什麼意義。突然想到,外甥很喜歡他的表姊二寶,於是靈機一動,對他說:「哦,那以後二寶姊姊長大,你就繼續當小孩子好了~~」外甥聽到這句話,愣了一下,似乎能具體想像不吃東西的後果,而且很清楚知道那並不是他想要的。在停頓幾秒鐘之後,他直接對媽媽說:「我要吃樹樹!」就這樣開始吃飯了。

我再次驗證自己的演化假說是有問題的。吃東西除了滿足生物性的需求,(至少)還涉及好奇心以及社會性的需求。

那麼,為什麼小孩子排斥青菜呢?不喜歡青菜味當然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真的吃下去,似乎也沒有傷害。嗯,有沒有可能,那些挑食的小孩,其實是很少處於飢餓的狀態,因此如果不是真的很餓或如果還有得挑,就會想選比較香的食物(薯條!雞塊!),而排斥青菜的「草味」。

這當然又是另一個等待驗證的假說。如果有為人父母者感興趣,可以試著等孩子真的餓時才餵他們吃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挑剔食物」應該就不會是孩子們的優先考量了,而父母或許就有機會欣賞到孩子「狼吞虎嚥」的美妙情景。

2/08/2012

Don’t be an iPhoney

現在上網買書方便又便宜,只要有過購買經驗的人,大概都會持續消費下去。這是趨勢我知道。不過,大家有注意到,街上的書店一家一家收掉了嗎?過去,離我家五分鐘的步行就可以走到一家書店,現在卻要走十幾分鐘。逛書店不再是可以隨興為之的樂趣,而現在的人似乎也不把逛書店當成經常性的休閒活動了。這真的是好現象嗎?

現在的書店常被消費者當成showroom(展示間),人們到店裡瀏覽書籍,看到想買的,就回家上網下單。很多人都這樣做,似乎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不過,網路上有一支影片,想要勸說消費者改變這種行為。Don’t be an iPhoney. 看了這支影片,或許我們可以稍微體會實體書店的感受。影片中呼籲,既然都去書店逛了,請在書店裡買書吧~~




在買書習慣方面,我算超級保守派。雖然會上網路書店買書,但是也會前往各家書店瀏覽、消費。實體書店的書賣得比較貴,但是能夠提供有別於網路書店的體驗:在書店可以一眼瀏覽平台上的新書和暢銷書、隨手就能拿起有興趣的書來翻閱內容、可以跟好友相約去書店邊看邊討論、與陌生的愛書人在書店萍聚的氛圍、買了書之後拎在手中帶走的踏實感……。

如果大家真的希望實體書店消失(不是指全部消失,而是要跑老遠才能前往),那就算了。可是如果大家覺得實體書店還是有其吸引力和存在的價值,或許我們該用購買的行動支持一下。因為按照趨勢,當上網買書成為主流而繼續壓迫實體書店的營收,未來上網買書將不再是自由的選擇,而是一種不得不的選擇了。

記得小時候,我家附近還有雜貨店,買蛋買鹽買米買醬油都去那裡,後來超商群起,雜貨店幾乎全軍覆沒了。現在人人享受著超商的便利,甚至可以說我們已經依賴超商到不自覺的程度,食衣住行的消費都跟它有關。不過,超商似乎已經開始成為一種不得不的選擇。就算我們偶爾發現超商賣的商品選擇太少,或比較貴,或無端漲價,基本上我們也沒有與之抗衡的能力了。

怎麼覺得這跟嗑藥很像呢?上癮之後,就是藥在控制我們了。

2/07/2012

從他人之痛苦,理解一場看不見的戰爭:讀《車諾比的悲鳴》

看到Chernobyl這個字,可能感覺很陌生吧?

如果看到它的中譯「車諾比」,則可能會喚起一片模糊的印象:車諾比核電廠事故。沒錯。不過若沒細究,核電廠事故聽起來似乎跟一場車禍事故差不多?

車諾比位於現今烏克蘭境內,在1990年蘇聯解體之前是屬於蘇聯的。1986年4月26日(民國75年),車諾比核電廠的四號反應爐發生嚴重的事故,造成規模空前的輻射外洩與輻射汙染,影響所及包括蘇聯的西半部(現今的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也波及歐洲大陸。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車諾比核電廠事故與日本福島核災同樣列為七級核災(major accident),是最嚴重的一級。

不過,如果只是看數字,我們仍然難以理解或感受這場事故的嚴重性,而且由於核電廠外洩的輻射物質是看不見的、其傷害通常不會立即致死,更令人難以體會它的恐怖。就好像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如果只是列出死傷人數、失蹤人數、房屋半倒和全倒的數目,外人是無法理解這場地震帶給災區居民的震撼與創傷。

如果有機會,聽聽當事人怎麼說,必然可以增進我們的了解與感同身受。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外洩的輻射物質有60%是沉降在白俄羅斯境內。生於白俄羅斯的新聞記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以三年的時間走訪上百位車諾比核災的相關人員,包括事故後被送往核電廠收拾善後的清理人、被徵召前往核電廠週邊除汙的工作人員、核電當局的官員或主管、科學家、醫護人員,以及家園受輻射汙染而被迫撤離的居民。受訪者可能來自烏克蘭、白俄羅斯或俄羅斯,不過在核災後,他們都成了世人眼中的「車諾比人」。

作者選擇讓當事人陳述回憶,以獨白敘事的方式呈現,以求盡可能忠實地記錄經歷核災的過程。最後她寫成《車諾比的悲鳴》(Voices from Chernobyl)這本書。獨白敘事的方式,讓讀者猶如坐在核災當事人的面前,聆聽他們訴說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歷。



事故發生後,核電廠週邊的大批居民被迫撤離,男人被徵召到核電廠或週邊地區清除汙染。過了一段時間,這些男人返家,開始生病,不明的腫瘤、血液方面的疾病、皮膚灼傷潰爛、顏面扭曲變形,最後痛苦地死去。有些女人生下畸形兒或死胎,有些兒童生病早夭(「當他們過世的時候,臉上會有驚訝的表情。他們就是這樣帶著訝異的表情離開人世的。」)。存活下來的災區兒童則是失去活力,很容易就頭暈、流鼻血,而且常常想到死亡的事。

核災讓人聯想到戰爭。如果這是戰爭,敵人就是看不見的輻射,而人們並沒有任何對付這種敵人的經驗。眼看著田裡的作物依然生長(甚至因為輻射而長得更大),食物吃起來味道沒變,誰也無法理解「看似無害的原子能夠置人於死」,誰也無法理解半衰期上萬年到底是什麼意思。

據說,蘇聯官方為了「不造成民眾的恐慌」,隱匿輻射汙染的資訊(不發放輻射劑量計、不公布真實的輻射汙染數據)。輻射外洩最先是釋出放射性碘,如果及時服用碘片,可以避免對甲狀腺的傷害,可是政府當局根本隱匿核災的實情,又怎麼可能在第一時間提供碘片給民眾呢?後來,當政府徵召人民前往災區除汙,也並未清楚告知風險,並未提供足夠的防護措施,而是以愛國心為號召、以高工資為引誘。

就算人民了解輻射汙染的危險,也無計可施。當時的蘇聯人相信喝牛奶和伏特加能消除體內的輻射。其實,生產牛奶的乳牛以及製造伏特加的小麥,都已經遭到汙染了,猛灌牛奶和伏特加,只是自我安慰的心理防衛機制吧。

一場核災,各自表述,有人控訴政府,有人怪罪當局,有人怨嘆命運,也有人認命認份。例如許多老人家不肯撤離,他們看不見輻射,也無法理解輻射,更不願離開住了一輩子的家園。「我們知道該如何在恐懼中生活,這是我們的天性。在這一方面沒人能比得上我們俄國人。」俄國人說自己的民族很習慣在苦難中思考哲學,不過我懷疑,一旦發生類似的核災,不管哪個民族,認命地活在恐懼中的人會占大多數。

《車諾比的悲鳴》幫助我們看見,1986年發生在遙遠他方的那場事故,並非科幻電影的情節或古老的傳說,而是改變數十萬、數百萬人命運的真實事件。輻射汙染的遺害仍在持續著,遭受核災衝擊的人生無可避免地走樣,生病、死亡、恐懼、被排擠、憤怒、懷疑、自責、無助……甚至也沒有餘裕展望未來。

像這樣的世紀大災難,誰也不願意它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然而人們或許不知道,只要是發展核武、進行核子試爆的國家,以及發展核電的國家,都不斷在累積輻射物質。台灣三座核電廠(六個反應爐)所產生的用過核燃料(也就是高階核廢料),其輻射物質的分量已相當於23萬顆廣島原子彈,並且每天都還在增加。換句話說,台灣人在這座島上也有看不見的敵人,而且是以「暫存」的方式放在三座核電廠的廠區中。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總是會深切地反省,自相殘殺是多麼無意義的事。而車諾比核災、福島核災過後,人類的反省又是什麼?核災能算是單純的意外嗎?為了供電給都市人用,讓偏遠鄉鎮(核電廠所在地)居民承受核電災害的風險,這是否算是另一種自相殘殺?

我沒有答案。

2/06/2012

寫給少年少女們的犀利筆記:讀《小艾多的世界》

有一個男孩名叫小艾多,年紀大約十一、二歲。每當他在生活中遭遇各種大小事時,常會找爸爸媽媽討論。小艾多的爸媽,有時意見相同,有時意見不一樣,甚至有時還會爭論起來,不過請放心,他們一家人的感情很好。

小艾多習慣把爸媽說的話,當成一天生活的「結論」,記在筆記本裡。這看起來是個滿特別的習慣,但是對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來說並不奇怪,因為許多小孩就算沒記筆記,也都會把爸媽說的話「轉印」在心裡,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從某種角度來看,小艾多所記下的生活「結論」算是相當特別,例如:

「講話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對象是誰。」
「有煩惱是一件好事,因為能訓練自己以後要怎麼面對煩惱。」
「人生中絕對不能因為要幫助朋友而作弊,如果作弊,就不能被抓到。」
「人生當中,永遠都要懂得看見事情樂觀的一面。」
「所謂的交朋友,就意味著建立自己的勢力。」
「要錯過幸福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別人做比較。想賺很多錢,就要在有錢的地方工作。錢不夠多的時候,就只會帶來煩惱。」
「雞雞之所以會變硬,是為了以後生小貝比而做準備。這是愛。」

這些結論似乎有些叛經離道,或許有人看了會訝異:「怎麼會有父母這樣教小孩?」不過,若暫且放下四維八德的思考,我們必須承認,儘管這些結論與學校教科書或師長的教誨有一段相當的差距,卻比較貼近人生的真相。

舉例來說,這世上沒有人不曾說過謊。甚至,假如有人連「白色謊言」(善意的謊言)都不會講,很可能會被人責罵是「白目」。某個阿姨來你家拜訪,問你她今天穿的新衣服好不好看(你覺得配色很奇怪),或是她帶來的點心好不好吃(剛好是你不喜歡的那一種)。我想,「標準答案」應該是「好看!」「好好吃!」,但如果你給予阿姨誠實的答案,爸媽肯定要生氣,罵你「沒禮貌」!為了禮貌而說謊,不也是說謊嗎?為什麼在學校不能作弊、說謊,在阿姨面前卻可以?這不會讓人很錯亂嗎?

師長絕對會告誡我們「不可以說謊」,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時候還真的「不能說實話」!這不就是一種人生的真相嗎?

學校教科書教我們一套做人處事的道理,一套好好長大的方法,不過,等到我們慢慢接觸社會真實的那一面,卻開始發現這樣行不通,於是,我們就只能透過親身經驗的累積,一點一滴摸索出這些人生的真相。

當然,我們也可以來讀《小艾多的世界》這本書。《小艾多的世界》不是要給讀者標準答案,而是透過小艾多經歷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導大家思考人生的種種議題,包括:

◎善意的作弊是可以原諒的嗎?
→好啦,我還是得說,作弊是不對的行為,但是我還真的不敢說自己從來沒作弊或說謊。父母若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來要求小孩,其實是沒有說服力的(這也是身教大於言教的意思)。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可以開放作弊了,而是我們該對作弊或說謊這件事,有更深刻的省思和體察,使我們的思想更成熟,道德觀更圓融。

◎融入人群,是建立勢力的開始?
→擁有朋友和好的人緣,當然不是用來欺負人的,但也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好的勢力)、甚至領導力,杜絕被欺負、被霸凌的可能。所以,我誠心希望教科書不要只教小孩子怎麼服從,而是也要鼓勵小孩子學會怎麼領導,否則國家未來會缺少棟樑哦!

◎如何不讓金錢成為煩惱?
→不管一個人的家境是好還是差,遲早會察覺到自己與同學之間家境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人最好建立起自己對金錢的看法,有「健康」的價值觀,才不會因為金錢而自大或自卑。金錢很重要,不光在於它能用來買iPhone和名牌包,而是對金錢的過度渴求和不安,真的有可能把人搞得很狼狽。

◎人生中第一次喜歡異性,怎樣跟對方互動比較好?
→在台灣,當少年少女情竇初開,第一次喜歡上別人(通常是異性,但有時可能是同性),第一個傾訴的對象往往不會是父母。我想父母對此應該多少有些失落和傷心,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許多父母並不曉得如何因應孩子這種情感上的新需求,以至於就算知道了,反應的方式也很不妥當。少年少女們如果對愛情覺得徬徨無助,是很正常的。如果父母不能解答你們的疑惑,不妨就從書中找指引吧!

2/05/2012

讓人自願脫掉衣服的能力

這不是一篇限制級的文章。

歷經了久久的陰霾,太陽終於肯在台北露臉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陰雨天,一再考驗著台北人的心理強度。據我觀察,許多人都快受不了了。每天早晨醒來,睜開眼睛,只看到窗外仍是一片昏暗,實在有點錯亂,不看錶確認還真不敢相信已經是早上七點。這樣的天氣不斷延續下去,如果說會造成可觀的憂鬱症狀,一點都不令人驚訝。

相信許多人都在等待著晴天的到來。就在前幾天,又濕又冷的天氣幾乎讓我們都要喪失信心了,甚至開始幻想衝出台北城,搬到中南部去算了~而不知道為什麼,就在放棄的心情逼近臨界點的前後,晴朗的好天氣竟一副若無其事的姿態就出現了,彷彿從來沒遠離過一樣,讓人又想笑又想怒。

走在街上,舉目所及的行人都流露著輕鬆的微笑。或許大家並不清楚,原來天氣的冷熱和晴雨,會如此深刻地影響人的感受。從鬱悶到開朗,竟只是一日之隔,也只是一心之隔。

這讓我想到,〈北風與太陽〉的故事。

北風想和太陽比賽,看誰比較厲害。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決定比一比,看誰能讓路上的行人脫掉身上的外套。

不知道為什麼,決定由北風先開始。北風使勁吹出最大陣風襲向行人,心想這下必定能吹掉那個人身上的外套。然而風愈大,那個人就把衣服裹得愈緊,死命抵擋呼呼吹襲的北風。最後,如大家所知,任務失敗了。

接著輪到太陽。他好整以暇,只是調整了一下熱度,就讓那個行人開始感覺到溫暖,然後是有點熱,再來是很熱……沒多久,那個人開始流汗,於是自己動手脫掉外套……

這個故事把北風描述成愚蠢的反派,使得讀者很容易就辨認出故事要傳達的教訓:想要別人去做你要他做的事,最聰明有效的方式不是用強迫或威逼,而是因勢利導,讓他自己想要去做那件事(覺得熱,就會想脫掉外套)。

多年後來回顧這個故事,突然覺得這故事對成人來說好像比較有意義。如果把故事中的路上行人換成小孩,把北風與太陽換成父母或師長,當父母或師長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例如脫掉外套),那麼,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說服(或引導)是比較有效的呢?顯然,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一些父母就像北風,會不斷重複使用不管用的策略來管教子女,也真的有一些父母就像太陽,很容易就讓孩子「聽話」,比較少有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挫折連連的經驗。

不過,這並不是說某些父母是北風,某些父母是太陽。北風與太陽,只是策略上的不同,適合運用在不同的時機。例如,如果故事中要比的是讓路上行人「穿上外套」,那麼北風策略就會比太陽策略管用了。

總之,不管是親子教養,還是人際關係,先搞清楚目標是讓對方脫掉外套,還是穿上外套,然後再決定該使用北風策略還是太陽策略,這樣應該會讓事情更好辦些。

連日的陰雨讓台北人心情鬱悶,而只要出現一、兩天的晴朗,就足以令人忘掉之前的憂鬱,心中重新充滿希望,臉上不知不覺掛滿微笑。看起來,這次是太陽策略奏效囉,還真的該跟老天爺好好學習才是!

2/04/2012

預測人心是個大哉問

從政治經濟,到商業行銷,到人際關係,我們時常需要了解單一個人或眾人的想法。不過,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似乎無法充分滿足這個需求。於是乎,我們看到世間有著各式各樣的方法在流行,都試圖解開人心之謎。

從命理占卜,到星座塔羅,到血型生肖,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甚至連我這種沒在研究的人,對於血型或星座,好像也有自己的看法。只不過,我還會從另一個面向去看星座(或血型):對星座理論的認同心理,有可能促使人們表現出更多符合星座特質的行為,而當事人卻覺得「因為我是XX星座,所以我才會這樣」。這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將自己原本就認定的命運執行出來。

其實這沒什麼不好。人生在世,我們都會想為自己尋找定位,星座、血型或生肖都是人一生下來就固定好的,也因此我們更容易接受那是自己的某種命定的位置。不過,在商業上,血型或星座之類的背景資料很少成為商家預測消費者行為的依據,市場研究人員會更注意人口資料(年齡、婚姻狀況、學歷等)、社經地位(收入、消費習慣、居住區域等)、消費經驗等,因為這些資料更能預測人接下來的消費行為。

常在都會區走動的人應該不陌生,有時街頭會有人過來跟你攀談,問你有沒有幾分鐘的時間幫她(他)填一份問卷。也許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推銷或詐騙,不過名副其實在進行街頭訪談的市場調查應該也還是有的。透過對不特定大眾的資料蒐集,能幫助商家了解潛在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說起來是商業運作必要的一環。

不過,我離開市場研究這個領域太久了,料想現在應該已經有更好的資料蒐集方式。例如用過Gmail的人都有注意到,Gmail系統會根據用戶收發郵件的內容,呈現相關的廣告在旁邊。這種做法可說是相當精準、聚焦,憑的就是對用戶資料的分析。

現在網路發達,許多人都把自己的資料儲存在遠端,而電腦分析能力大幅提升之後,要解讀這些繁雜且龐大的資料,變得更容易了。我就很羨慕那些有資料庫可以分析運用的企業,例如Google(我們的郵件、部落格、照片、文件都存在上面)、Facebook(我們的朋友狀況以及互動內容在上面)、亞馬遜或博客來網路書店(我們的購書和購物紀錄也都在),更別提推特和噗浪……人們自願將這些林林總總的內容交給各企業,形成大量的資料。如果企業有適當的數據分析能力,將可以找出人的行為模式、消費模式,了解人在想什麼。

讓我來想像一下,只要統計Facebook上的按讚數量,就可以辨識出人氣高的用戶或討論主題,也可以辨識出網路上的意見領袖和跟隨者。透過分析臉書討論的話題和時機,可以找出消費者關心的話題以及對特定品牌商品的反應。透過分析最常被轉貼、分享、討論的話題,也可以找出熱門的人物、商品、議題,並轉換成有銷售潛力的商品。

有了龐大的網路資料庫,不運用就太可惜了。(當然,要先處理好隱私權的爭議。)已經有一些新興的企業在試圖分析這類數據,只可惜分析的結果不見得會公諸於大眾。另外,由於資料並不是傳統的形式,數量也巨大得多,必須能用聰明的方式進行分析,才不會分析了半天,出來都是沒用或錯誤的結論。

另外,據說已經有人可以在社群網站(例如推特)或部落格的發言中,分析出人們在某一特定期間的集體情緒,並據此推斷事件的變化。這是相當有意思的發展,未來如有看到實例,再來分享。

我也瞭點國家大事

因工作的需要,不定期會遇上外國人,有時是在書展場合,有時是在書展外的社交場合,有時則是透過e-mail。其實自己是個不善社交,甚至有點自閉和孤僻傾向的人,有選擇的話,比較希望把時間用來自己看書、思考。但是人在江湖啊,練習與陌生人互動,還是必要的。

其實不管是外國人,還是陌生人,在與之交談時,我發現創造愉快、活潑的氣氛是滿重要的,這真的需要天份,以及很多很多的練習!當然,語言能力很重要,不過因為惡補不來,如果是臨時上場,也只得硬著頭皮,靠肢體語言、笑容和聆聽等功夫來補強。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個東西也是無法惡補的,那就是「話題」。

聊天總要有內容,也就是話題。如果是跟熟識的朋友見面,並不需事先準備話題,因為什麼都可以聊,而朋友也不會期待要跟我們聊我們不熟或沒興趣的事情。但是遇上陌生人就不一樣了,為了拉近距離(應該沒有人跟陌生人互動是為了讓彼此更生疏),都會想在短短時間內找出共同話題(有意思且聊得起來的話題),以便make connections。

想要「聊得起來」,必須彼此對該話題都有點熟悉或很熟悉。例如只要是有小孩的父母,無論到天涯海角,聊育兒、教養都可以很熱絡。人們常聊到的話題還有嗜好、時事、工作、生涯規劃、居住環境、旅遊等。不過,可能有人覺得,既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上什麼樣的陌生人,又怎麼可能事先「準備」話題呢?而一個人又怎麼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都能聊呢?

沒錯,試圖成為博學的人不太實際,也不經濟。比較可行的策略,是增加自己平常關注的事物範圍,而且有機會的話就多了解深一點點,這樣才有聊的空間。我們不必強迫自己去關心或假裝關心原本不關心的事情,因為做不到。但是如果能擴展一下自己生活與閱聽的視野,在社交場合上就比較容易「連結」別人,也就是去附和、延伸別人拋出的話題。(而如果對方上道的話,也會來附和、延伸我們拋出的話題。)這樣子,就容易聊得起來。

舉個例子,雖然我自己沒有小孩,但是因為固定擔任與兒童聊天互動的志工,對於學齡兒童關心的校園與家庭話題,開學、考試、放假的週期,以及這個年齡層兒童的思考方式,都不陌生。如果在社交場合聽為人父母者聊育兒、教養議題,至少我不會覺得事不關己而興趣缺缺,甚至有時還可以分享一下擔任志工的經驗。

至於外國人,曾經有兩次,我向美國人詢問他們對美國總統大選的看法。不是我愛聊政治,而是碰面的時機剛好接近大選(所以是時事),而剛好我對於該國的選情有些關注(其實很少,但至少知道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基本屬性,以及該屆候選人是誰。另外也知道小布希和柯林頓是哪個黨的……)。這是個小話題,至少展現我對對方國家的興趣和關注。不過,像這樣的話題並不是刻意準備的,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會遇見這些人。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有人喜歡歷史地理,有人喜歡流行或古典音樂,有人喜歡旅遊,有人喜歡運動賽事。每一個領域都可以是聊天的話題。當我們延伸自己的視野,不但能讓人生更豐富,在與新朋友交流時,也會得到意外的樂趣。




把國際觀帶著走——看懂世界的方法

當日本政府宣布開放台灣三十五歲以下青年赴日度假打工時,引起媒體大幅報導。筆者有個朋友就曾去紐西蘭度假打工一年,她談起在農場修剪葡萄枝、在冷凍工廠剝淡菜,還當過奇異果包裝員,後來甚至因為表現良好,晉升為領班。聽她述說種種經歷,不由得羨慕,後悔自己當年怎麼沒去爭取這種一生難得的人生體驗。

到不同的國家旅遊、工作或學習,可以讓我們見識到跟家鄉不一樣的民情,體驗多元文化,在這個過程中,很自然就拓展了視野。當然,現在資訊發達,不一定要出國,透過Discovery等頻道的節目,也能接收五花八門的異文化。總之,視野和格局大了,自己的世界自然會更大。

其實,所謂的國際觀,就是對國際情勢有敏感度,對自己國家以外的地方感興趣,並且有能力了解。

曾經跟外國人聊天,發現對方分不清Taiwan和Thailand有什麼差別,真讓人頭上三條線!設身處地去想,如果我們對他國的政經情勢和文化有基本的了解,隨口就能聊起來,甚至有自己的見解,必定會令對方讚嘆!以後如果你遇到外國人,除了介紹台灣之光李安和王建民,是否也能聊對方的家鄉事呢?

在全球政經版圖中,台灣不算大,能夠成為代工製造大國,可以想見有多少台灣商人不斷穿梭在國際間做生意、尋找商機。與外國客戶搏感情的能力,還真是未來台灣人必備的本事。

有些人覺得,「國際觀」這三個字在專家學者的呼籲之下,變得抽象而且陳義過高,何況一直以來也沒什麼具體的方法可以建立國際觀。有幸的是,國際關係專家劉必榮教授突破了這個瓶頸,寫出《國際觀的第一本書》,他想讓讀者在沒有學者專家分析的情況下,自己看懂國際新聞,自己具備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學會一套「看世界的方法」。

書中分成三個部分,首先介紹國際政治的大架構,例如中國崛起的總體趨勢、美國與俄羅斯的競合,以及中、日、韓三國的舊恨新仇等等,有了這些架構,就可以看出國際局勢的基本脈絡。接著,再討論當前國際熱門的政經議題,石油、糧食、災難和衝突,讓我們快速掌握重點,進入狀況。國家之間的互動,往往遵循著某些「遊戲規則」,因此第三部分就解說達成外交政策目標的四大工具:軍事、經濟、外交、宣傳,讓我們能站在政府及外交人員的立場,去解讀各國的各種「行為」。

讀完這本書,會得到三個驚喜。首先,它講的完全不是印象中艱澀冷僻的國際關係理論,讓我們發現原來國際關係可以輕鬆讀!第二,除了講解國際新聞,書中還提到許多國際政治的軼事和典故,哇,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舊怨新仇簡直比小說還精采!第三,讀完這本書,再去瀏覽今天的國際新聞,你會發現國際情勢變得「透明」,更容易理解國際新聞背後的「眉角」了!

如果說還有一個額外的驚喜,那就是終於,終於我們可以建立國際觀了——不是靠死背歷史地理,而是有一套看世界和思考世界的邏輯,可以把國際觀帶在身上,成為我們的競爭力和自信。

劉教授發現許多人其實很想了解國際情勢,只是苦無方法。為了讓一般人也能對國際關係產生興趣,他醞釀了許久,嘗試寫作方法,終於以「第一次讀國際關係就上手」般的親切方式呈現,並廣受肯定。這本《國際觀的第一本書》,也正是台灣人建立國際觀的第一本書。

2/01/2012

千里之行,始於……接下來的24小時

前陣子讀過《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之後,發現它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首先是,我真的按照「心動與否」的原則,把衣物的數目降到最低。不心動的、不合身的衣物,全被送走了。當然,從此以後衣櫃的空間低於七分滿,而且也亂不起來。不過,這只是開始而已。

有了「心動與否」這個判斷標準之後,連買東西時也能派上用場:結帳前必定三思,想想:「這東西帶回家會讓我開心多久呢?」這就是為什麼去參觀書展只買了兩本書回家……

不過,還有件更厲害的事,就是我也用「心動與否」的原則,把累積多年的上課講義、筆記等文件處理掉了。書中有提到文件的整理,最徹底的做法就是:丟掉!

要丟掉各種講義、筆記,真的有障礙。有的是花了大把銀子去上的語言課、心理學課,有的是我自己當講師為別人上課所準備的講義。由於心裡總存著「總有一天會再用上或再拿出來複習」的想法,於是不斷累積。要不是下定決心整理,還真不知道已經累積了那麼多。因此,在某一天下午,趁著鬥志升起,趕快採取行動~

過程就不說了,結果真的挺好的。到現在為止幾個月了,從來沒有覺得少掉任何東西,也沒有失落感,反而有種輕鬆、爽快的感覺!這就是整理魔法!其實自己也很好奇,為什麼過去認真上課的講義、勤奮抄寫的筆記,到最後捨棄了居然沒有損失的感覺?讀到《庸才猛抄筆記,人才勤寫心得》這本書之後,找到答案了。



簡單的說,「筆記」和「心得」是有差異的,兩者的價值也有差異。筆記是把別人說的話、書中的內容,局部摘錄抄寫下來,而心得卻是把別人說的話、書中的內容,經過消化吸收、反芻思考過後,統整並加上自己的意見再寫下來。抄筆記時,可以不用太專心,可是寫心得時,卻要動腦思考。換句話說,比起猛抄筆記,勤寫心得更能使人成長。

在求學時期,抄筆記是每個學生上課時必做的事,畢竟這是授課內容的直接記錄。不過,或許是諸多教師們很貼心地都幫學生整理好上課內容,學生往往只要把筆記背熟,就可以應付考試,取得理想分數。於是,我們不太講究把上課內容消化吸收、反芻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我們省略了許多思考的機會,當然,到後來會發現這是個人的損失。

「庸才猛抄筆記,人才勤寫心得」只是這本書的其中一個例子,說明如果想實現人生目標,就必須修正某些行不通的習慣。

作者生田知久自己在唸中學時是後段班學生,基本上已經被老師放棄了。在重考大學時,補習班老師也認為他是個坐不住、沉不住氣的學生。當時他深感挫折,因為他很想考上好的大學,讓人生有轉敗為勝的機會。但是,如何才能靜下心來,專心唸書呢?於是,他以考上大學為目標,改變自己的學習習慣,終於在四個月後考上國立大學。

對於一個後段班的學生來說,這次的成功經驗十分重要。上了大學之後,生田知久變得很積極,他從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深入研究潛能開發這件事,畢業之後,他成為潛能開發教練,專門教人如何把能力發揮到極限。

「人只要經過琢磨就會發光」,作者秉持這個信念,到處演講、授課,每年有一萬個人上他的課。這本書整理出可以讓人脫胎換骨的6種力量,每個人每天都用得上:發問力、思考力、決策力、行動力、感染力、學習力。特別的是,書的編排非常活潑,所有的原則都轉化成實際可行的技巧,有逗趣的插圖幫助理解,各章結尾還有摘要整理。以下就來舉幾個例子:

*發問力
遇到困難時,別問「糟了,怎麼辦?」因為這只是在煩惱。請改問自己「接下來應該怎麼做?」透過問好的問題,聚焦於可以改變未來的實際行動上。

*思考力
覺得目標遙不可及的時候,就「從未來看現在」。例如想要成為年收入百萬的人,別說「怎麼可能!」而是思考「假設我能年收百萬,那是為什麼?」刺激自己的思考,找出可行的方法。

*決策力
無法成長的人,其決策往往受制於「恐懼的力量」,例如「再不唸書就考不上大學了」「不趕快準備簡報,會被主管罵」。恐懼和不安雖然也能激發行動,卻無法幫助我們實現個人夢想和長期的人生目標。基於熱情和愛的決策,才能讓我們堅持到底。

*行動力
大家都知道行動力很重要,但行動力會起起落落也是事實。本書建議,在有動力的時候就要「趁熱」展開行動,而遇到挫折、動力低落的時候,要問自己「接下來可以做什麼?」「現在真的只能做這麼多嗎?」,鎖定具體的小行動,堅持下去。

*感染力
想要提高收入、成就大事,必定要懂得如何影響他人。建立影響力,聽起來很困難,但本書教我們多跟別人分享,透過「說故事」把自己的熱情、想法和夢想傳播出去,自然會吸引認同的人。

*學習力
學習很重要,但實踐也很重要。光是「知道」,卻沒「做到」,效果等於零。因此,不管學習什麼,都要以「不特別注意也能做到」為目標,讓知行合一。

把筆記、講義丟掉,清除大堆文件之後,還有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那就是發現自己寫的「心得」很少——原來當了多年的庸才還不自知啊!幸好,現在發現還來得及,就如同作者說的,最需要在意的事是「今天成長了沒」。只要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相信明天就可以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