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2022

疫情趨緩,差不多該拚經濟了

自從寫了《暢想疫情趨緩的未來》(4月28日),我得出的結論是盡可能不在醫療資源緊繃的期間染疫,一來是可以把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二來則是避免自己萬一染疫卻得不到適當醫療。爾後,經過四個多月疫情的起伏,周遭陸續有親友確診,所幸的是,都在休養後康復。截至9月25日,台灣Covid確診總人數來到六百多萬(6,250,051),死亡總人數則為一萬多(10,828)。從確診數的變化曲線來看,疫情似乎有所趨緩,然後看輕症的比例,輕症化、感冒化的趨勢十分明顯。那麼,接下來的發展會是怎樣呢?


2022台灣Covid確診人數
台灣2022年Covid確診數變化


儘管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有另一波變種病毒的來襲,導致疫情再度升溫、確診數再度上升,但從街頭巷尾人群逐漸重現的景象看來,大家似乎在審慎中漸漸習慣了病毒的存在。根據新聞報導,政府即將逐步實施邊境開放政策,也就是,回復正常生活的下一步正要展開。

9月22日新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9月29日起每週入境總人數上限從5萬提高為6萬,並且取消入境機場唾液PCR檢測,入境居家檢疫則改為前3天居家檢疫處所為「一人一室」(有獨立衛浴的房間,可以是自宅或親友住所或旅館)。

以上方案實施後,若疫情無重大變化,預計將從10月13日起,試行每週入境總人數上限提高至15萬,並且放寬入境人員免居家檢疫,改採7天自主防疫,即俗稱的「0+7」。所謂的自主防疫,是只要有2日內快篩陰性,即可外出。此措施意義重大,因為這意味著,無論國人返回台灣或是外國人入境,都不必再強制隔離,既保有人身行動的自由,也免除了居住檢疫旅館的費用和暫停工作導致的損失。這一波的邊境開放,將撤除多項管制和禁令,勢必能提高民眾出國或返國的意願,也讓外國人得以無阻礙地來台灣進行商務或觀光旅行。


Image by Pexels from Pixabay


其實,台灣的防疫措施放寬步調並不是特別快。歐美一些國家因為施打疫苗的時程較早,加上原本就抱持「群體免疫」、「與病毒共存」的觀念,從今年第一季起就已陸續在開放。台灣是從今年三月才開始朝向群體免疫邁進。病毒進入社區中,輕症者自主在家,中重症者入院診治。經過數個月確診數大增的震撼,如今終於出現回歸正常生活的曙光。

時至九月,鄰近的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已在加快步調解封,相信台灣在國內外的期盼和壓力下,也會在近期推出新規定。截至9月27日,一些觀光目的國的防疫新規定如下,僅供參考:


日本

目前,日本國民無論在室內或戶外都沒有強制戴口罩,但2公尺內近距離與人交談建議戴口罩。

10月11日起取消每日入境日本人數上限,解除個人自由行禁令(也就是恢復自由行),短期停留免除簽證要求。入境日本的旅客如果已打滿三劑疫苗(須為日本認可的疫苗種類),可以不用出示出發前72小時核酸檢測證明,但須戴口罩。


韓國

韓國國民自9月26日起全面解除戶外戴口罩的義務,室內戴口罩的要求則繼續維持。

入境韓國的旅客,9月3日起不須提供陰性檢測證明,但入境一天內仍要接受PCR檢測。台灣旅客10月31日前可以免簽證入境。


新加坡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其它場合不須戴口罩。

入境新加坡的旅客,打滿兩針疫苗並出示證明,入境可免檢測、免隔離。若未打滿兩針,出示出發前兩天內的陰性檢測證明,即可入境免隔離。


泰國

6月起已解除口罩令。

10月1日起,入境泰國的旅客不須提供接種疫苗證明或檢測結果,並且入境不須隔離。即便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也不須隔離(但外出必須戴口罩)。


加拿大

自10月1日起,入境加拿大的旅客不再有任何COVID-19防疫限制,並且取消所有篩檢、檢疫及隔離的要求。原本旅客須在飛機及火車上戴口罩的規定,也同時取消。


聚焦經濟的時候到了

有沒有發現,這幾個國家的新規定傳遞著一個信號,那就是:「歡迎光臨!」各國無不希望盡快解除限制,以刺激觀光、活絡經濟,迎向復甦。接下來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進一步的開放,直至取消所有的防疫限制措施。

一定有不少人老早就超前部署在等待著邊境開放,說不定都已經訂好機票住宿,年底之前就要出國放飛了。不過,對台灣來說或許更重要的是,無數的商家早已殷殷期盼國內外觀光客的重新蒞臨,為低迷已久的觀光產業、服務業注入活水。

在過去兩年多的疫情期間,我個人所知道的就有好幾個店家因為業績下滑而被迫歇業關門,這不只是店頭生意沒得做的問題。兩年多入不敷出的經營,恐怕也已造成店主個人資產的減損。若再不盡快讓消費人群回來,恐怕將有更多苦撐中的商家無法在疫情結束後存活下來,而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損失。

當前,台灣每天都還有三~四萬確診,想要消除Covid病毒已經變成不可能的事。防疫雖然重要,內心雖仍恐懼病毒,卻已不能原地踏步。未來,必須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疫情後的復甦,使民生經濟恢復生機!


4/28/2022

暢想疫情趨緩的未來

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本站只寫過兩篇相關的文章,都是跟「疫情轉折」有關。回想2020年初,病毒開始肆虐全球,導致各國民生經濟和政治的混亂。到了2021年初,新冠疫苗問世,不久後台灣也因五月疫情緊繃而開啟了疫苗大亂鬥。接近年底時,又有Omicron變種病毒現身,其傳播力超強,使得各國疫情再次攀上高峰,但同時,這個變種病毒的特性顯得與之前的病毒不太一樣。

雖然專家都提醒新冠疫情「不會完全結束」,但疫情似乎已進入另一個階段。我個人對於疫情的轉折很感興趣,二月時看到歐美陸續放寬防疫限制,心想「是認真的嗎?」好奇「台灣也會跟進嗎?」於是有了2月23日的〈邁向疫情轉折點?〉,以及〈推敲一下疫情如何終結〉(3月13日)兩篇討論。

新的資訊一直冒出來,其實每個人都找得到、看得到,但我覺得或許我們已習慣兩年多來的防疫模式,某種程度上被思考的框架束縛住了,陷入某種慣性之中。例如,即便新的變種病毒致死率已明顯下降,以輕症和無症狀居多,我們還是下意識對新冠病毒懷著不成比例的恐懼之心。這種慣性使我們對防疫規定的修正有所質疑,也對眼前確診數不斷升高感到困惑甚至心懷牴觸。本文的目的,就是在這個時間點來暢想一番,當台灣邁向所謂「群體免疫」的過程中,我身為平凡小民可以如何預作準備。


Image by Engin Akyurt from Pixabay

我們正面對什麼

2020年世界變了,2022年世界又變了一次。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力強,潛伏期短,容易在短時間內爆發大量的感染,然而一旦確診,輕症或無症狀者居大多數。傳播力變強,代表清零不易。輕症占大多數,代表它離重感冒更近一點。這兩者其實有矛盾:若大費周章去收治和匡列大量類似重感冒的患者和其密切接觸者,將極度耗費醫療與社會資源,而能達到的效益卻不成比例。就如我們最近已經看到的,當確診人數迅速增加個幾千,舊有的防疫規定就導致遭到匡列必須隔離的人暴增上萬,被匡列的人感到不堪其擾。


目標是什麼

台灣原本的策略是把病毒阻絕在國境之外,但是當(變種)病毒的傷害力下降,當別的國家陸續達到群體免疫,台灣這個「無病毒的保溫箱」顯得免疫力不足,無法直接開放邊境跟他國正常往來,繼續這樣下去等於自絕於國際社會。

目前看起來,台灣社會整體的目標是「群體免疫」。當人群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受到自然感染並產生抗體之後,可望在群體中形成免疫的屏障,使病毒傳播的途徑受阻(注意,並非完全中斷)。傳播受阻意味著感染的規模會下降,使疫情變成區域性的流行病。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便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速度開始降低,也只是傳播得較緩慢而已,若是病毒感染到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還是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病症。



自保之道

從這個角度看的話,遲早有一天,每個人都會遇上這個病毒,至於會不會感染、會不會發病,就看各自的免疫力在那當下夠不夠。那麼,如果遲早會遇到病毒的話,還需要防疫嗎?

我在前文〈邁向疫情轉折點?〉的最後一部分,已經有討論到面對解封趨勢的個人策略。最直接的策略就是打疫苗,以人為方式增強抵禦病毒的能力。當然,不管有沒有打疫苗,提升自身免疫力也很關鍵。保持睡眠品質良好、飲食營養、水分攝取充足、活動量適足,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再者,基本的自我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不出入人多且有人不戴口罩的場所,非必要不去醫療院所等容易有確診者出入的地方。

這些基本的防護,就是我們兩年多來一直在做的。只不過,願意或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因人而異,例如醫護人員、防疫人員沒有選擇,必須長期在風險高的環境中工作,為守護大眾健康而付出,真的很辛苦,謝謝他們。


躲過這一波

話說回來,就算防護也不能極端到每天躲在家裡不出門,或整日神經兮兮擔驚受怕。既然每個人遲早都會遇到病毒,那就意味著我們可能終究會染疫,這個風險無法歸零的話,我們能做的就是設法平順度過。如何平順度過呢?我認為,至少不要在醫療資源緊繃的期間染疫,以免被迫要與眾多的確診者爭搶醫療資源。這就像上下班盡量避開交通尖峰時間一樣,是基於自利利人的理性考量。

對社會整體來說,防疫的目標是讓民眾平順地走過群體免疫的過程,傷害越少越好。具體來說,在勢必有許多人先後染疫的過程中,如何以有限的醫療資源守護生病的人。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畢竟任何的資源都經不起短時間內的擠兌。

對確診者的醫療方針一直在滾動式調整,目前,為了降低病毒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對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行動限制比較嚴格,確診輕症者必須一人一室待在家中不可外出,滿十天後才可以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必須居家隔離三天,第四天起須每天快篩是陰性才可外出。未來一段時間,若疫情增長過快,也有可能會再推出餐廳禁止內用、學校停課、企業遠距上班等措施吧!

這也是我覺得在當前染疫不太划算的原因。目前確診者所受的限制比較多,一旦檢測陽性就形同要在家坐牢好幾天,即便身體很不舒服,若症狀不夠嚴重還是會被醫院請回家。有鑑於接下來還會有一段時間,醫療量能將持續緊繃,可能的話還是盡量避開這一波,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需要多久的時間回復正常生活?

邁向群體免疫的過程中,台灣想要把疫情爆發的曲線壓平,緩和對醫療、對社會、對經濟民生、對心理的衝擊,這一點很可以理解。只不過,病毒一旦被釋放出來,就不是人為能完全控制駕馭的。面對疫情的各種變化,我們還是得拿出抗壓力,相互鼓勵,平撫不安,依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步伐。

4月27日,政府宣布取消實聯制,也就是出入各場所不必再拿出手機掃碼,發簡訊送出個人資料了。不再仔細疫調追溯確診者的足跡,不再大範圍匡列接觸者,這些其實可以算是生活正常化的第一道曙光!說到底,疫調確診者足跡、匡列接觸者,以及實聯制,都是某種程度的對隱私的侵犯,取消這些規定,可以說是人性的回歸!

雖然現下疫情才正要飆升,但遲早會趨緩,我覺得不妨試著模擬疫情趨緩之後的發展。

我認為,當每日確診人數增加率開始下降,代表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開始趨緩。大約在這之前或之後,應該就會開始放鬆對確診者和密接者的限制。例如,不再匡列密切接觸者、減少確診者的隔離天數、入境檢疫的隔離天數減少或不必隔離。然後,最令我引頸期盼的,是取消戴口罩的規定,雖然這個規定很可能要到最後階段才取消。

至於疫情要到什麼時候才會趨緩?看媒體報導,李秉穎醫師認為大約需要「4到5個月陣痛期,才能從大規模的社區流行轉變為低度流行」。照這個時間推估,今年八月或九月或許就能看到曙光了!就算再給多兩個月的時間,疫情在秋天趨緩也是很可期待的,然後年底聖誕節與明年春節將可以恢復自由跨國旅行吧!



一旦入境不再有限制,意味著台灣與同等疫情狀況的國家將可以恢復正常往來。到時,不但商業交流可以恢復,也是重啟旅遊的時機。其實我最近聽說已經有人出國旅遊去了,實在很敬佩這些人超前思維,駕馭風險,勇敢做想做的事。蟄伏了兩年多的台灣人,是否準備好解封後的計畫?你第一個要實現的計畫會是什麼呢?


Image by Ronald Plett from Pixabay

3/13/2022

推敲一下疫情如何終結:讀《TIME》封面故事

自去年底新冠肺炎病毒變種Omicron橫掃多國之後,全球疫情開始呈現不一樣的面貌,讓我開始好奇,所謂的輕症化、流感化是不是已經在發生?這樣的趨勢延續下去,疫情是否能在一兩年內終結?我非公共衛生專家,只是以個人觀察進行思考,尋思平凡小民在疫情時代的生存策略。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我開始注意到一些身在國外的中文網紅YouTuber紛紛表示自己確診,然後,我也陸續得知好幾位旅居美國的友人當中有人確診。這間接顯示Omicron變種病毒的強大傳染力。另外,農曆春節的前幾週,返台或來台的人數開始增加,從每天通報的境外確診數字也能讓人感受到這波變種病毒從境外湧入的壓力,幸運的是,後來並未在台灣島內傳播開來。


Image by Marcos Cola from Pixabay


先說一下疫苗

我記得2020年底疫苗問世之後是以色列率先開始施打,接著各歐美國家陸續投入。台灣採購疫苗的進度相對落後,起初民眾施打的意願也不高(畢竟國內疫情平穩),直到2021年五月上旬疫情爆發後,才激發出各路人馬的疫苗捐贈,並在下半年加緊施打,提高疫苗覆蓋率。

現在回頭一看,咦,2021年上半年在歐美國家施打的疫苗,似乎對年底橫空出世的Omicron病毒沒什麼防護力?例如我們看到,許多打過疫苗的人還是會感染,美其名曰突破感染,直白說就是疫苗無效(但嚴格說,不是完全無效,而是不完全有效)。無效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距離施打已有一段時間,疫苗的保護力已下降,所以被感染?還是因為原初的疫苗並無法抵禦變種的病毒?反正無論如何,第三劑加強針來了。

最近這一波,無論是加強針給予的保護力,還是自然感染後生成的抗體保護力,總之從每日確診數據來看,歐美國家的疫情是明顯在下降,這顯示當前群體內的免疫力是良好的,然後我們也從新聞報導看到,好幾個歐美國家的政府宣布將解除防疫限制,恢復正常生活。(另一個疫情緩和的間接徵兆,就是俄羅斯出兵入侵烏克蘭吧!)那麼,疫情真的將就此邁向終結了嗎?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全球疫情的變化會影響台灣後續的防疫政策,也當然會影響我們普通民眾未來幾年工作、生活、旅遊的規劃。當我在書店看到封面故事為「疫情如何終結」的美國《時代》周刊,便很好奇地拜讀,想知道媒體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


疫情趨勢探索

2022年2月14日出刊的《時代》周刊,封面故事是HOW COVID ENDS。翻開第40頁,主標題寫著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副標題則是Covid-19 is learning to live with us. It might be time we learn to live with it. 新冠病毒正在學著存活於人類社會,人類也是時候學著習慣它的存在,與病毒共存。主標題的結尾有個問號,似乎暗示著文章所探索的「疫情終結」並非定論,目前提出的觀點和分析,都還存在著滾動式修正的可能。


撰文作者Alice Park在文章中指出,Omicron變種的出現,使得新冠肺炎病毒的全球疫情進入了另一個階段。這種病毒的特性在於,傳播能力數倍於先前的Delta病毒,但是對於注射過疫苗或曾自然感染過的人來說,Omicron造成的症狀相對輕微,主要是喉嚨痛、類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狀,甚至有許多人是無症狀。也是因為這樣,有不少科學家認為Omicron病毒適合讓人體自然感染而產生抗體。

文中提到,無論是打疫苗後獲得抗體,或是自然感染後產生抗體,若群體中70%至90%的人有抗體,就達到專家認定的「群體免疫」。再者,某些預測估計,等這個變種病毒橫掃全球各地,會有一半的人受到感染而獲得抗體,而當有抗體的人增加,便會阻礙病毒的大規模傳染,使得全球疫情轉變為區域性疫情(from a pandemic to an endemic disease),換句話說,到那時「大流行」將邁向終結,但更精確的說,疫情並不會完全結束,病毒也不會消失,只是主要在免疫力低下或未施打疫苗的人群之間傳播。

那麼,Omicron 病毒是不是此次大流行疫情的「尾聲」?專家認為這個機率只有40%至50%,理由是這個病毒的傳染性還是偏強,不易被人類的免疫能力所壓制,也就是說,其傳播力仍超出人類所能忍受的限度。病毒若要與人類共存,必須是感染之後症狀相對輕微短暫,痊癒後能讓人自然獲得免疫。我想這個意思應該是,未來病毒會持續變異,但會是進一步輕症化,還是來一個大魔王,沒有人能預料。

從《時代》周刊的總結中,大致理解了疫情終結的可能樣貌,那就是在新冠肺炎輕症化的趨勢前提下,提升群體的免疫力,以便有效阻擋病毒的傳播,使其變得像過往的流感一樣,可以用疫苗或用自身免疫力去防禦。


美國確診數


英國確診數


以色列確診數


日本確診數



亂世自保之道

身在台灣,我們更關心台灣將如何讓疫情結束。但是,在推估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發展方面,其實我們無法直接參照國外的經驗,畢竟,比起國外,台灣甚至不算有過大流行。台灣的條件特殊在於,人口密度高(一旦病毒進來會迅速傳播開來),老齡化程度高(免疫力偏弱的人群比例較高)、醫療量能有限,再加上新冠肺炎的疫苗、藥品和醫療設備都仰賴國外進口,不是想要添購就能馬上買到。

基於以上條件,如果國外的疫情還是不穩定,像過去兩年一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麼可以想見台灣要正常開放國境是很困難的,某種程度的邊境管控是免不了的。

國外疫情似乎正在緩和,但如果要等到一切平靜下來再來開放邊境,可能並不切實際。開放,比較可能是階段性或漸進式的,一方面看病毒是否持續弱化,一方面推高疫苗施打率,以上兩者都關乎社會整體對病毒的抵禦能力。再者,對於確診的輕症者和重症者,能準備好充足的醫療資源以為因應,降低對現有醫療系統的衝擊。至於對個人而言,提高並維持免疫力,應該是首要的策略吧!其次,則是針對疫情常態化的趨勢,規劃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樣態。

我想應該沒有人認為台灣有本事持續封鎖邊境而不影響到經濟、民生和外交,但說到開放,好像又讓人害怕受傷害,因而會心生抗拒。我推測,若疫情緩和的趨勢不變,各國陸續開放,台灣民眾開始看到國外親友到處去旅遊出差,玩得很開心也沒被疫情影響,就會開始轉變想法,開始想出國,那或許就是大幅度開放的時機。

恢復正常生活,目前看來似乎還有點遙遠。我期待摘除口罩,自在地呼吸,免除核酸檢測,自由地入出境。盼望那一天可以更快到來!


3/04/2022

有自信跟誰都能聊嗎?:讀《最高閒聊法》

聊天,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但說到與陌生人或不熟的人聊天,相信有不少人會心生抗拒,甚至視為畏途。最近讀了一本教人閒聊的書《最高閒聊法:再尷尬也能聊出花來,一生受用的人際溝通術》,深感認同。確實,不順暢的聊天真是一整個尷尬,讓人很想躲起來或逃出去。試舉書中提到的幾個情境,讓大家感受一下:


上班搭電梯遇到隔壁部門主管,在短短幾十秒內要打招呼並閒聊。
工作會議召開,在等待人員到齊、會議正式開始前閒談交流。
同事相約聚餐,旁邊坐著比較不熟的同事,需要交流兩小時。
與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家人初次見面吃飯。


以上這些情境,許多人都有機會遇到,如果曾感到小小的無話可說的尷尬,或許可以從本書中學幾招,在需要時就可派上用場。本文中我將以自己的角度解讀此書,並摘取部分實用規則,與大家分享。



首先要說明,在這裡「閒聊」的定義就是沒有預設議題的聊天,不是與工作上的同事商討新一季的行銷計畫,也不是和親友分享股票投資心得。更精確的說,閒聊一開始的話題方向是模糊不明確的,但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進行互動交流,拉近彼此的關係。


塑造你的「閒聊風格」

書中沒有提到「閒聊風格」,是我讀完書後的個人心得。我覺得聊天怎麼聊,跟當事人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對內向的人來說,閒聊的障礙恐怕在於「其實沒有很想跟不熟的人互動」。有空的話,內向的人寧願獨處,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或是專注在書本或遊戲等事物上。真的要與人聊天,也想挑自己已經認可的對象,例如親密的朋友或家人。至於社交性的閒聊,能免則免。

另一方面,外向的人喜歡與人互動,對他們來說,停止聊天才是困難所在。令人羨慕的是,他們能夠流暢地開啟話題,也能從別人說的話中找到更多的話題。在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人更具備帶動氣氛的本事,能吸引現場所有人的注意力。像這樣的人,恐怕不需要「學習」閒聊—除非他們感覺到自己跟人閒聊的效果不盡理想。例如,雖然聊天的當下氣氛熱絡,有說有笑有爆點,但實質上都是同一人在說話,搶佔了所有的時間和注意力,而在場的其他人明明也有話想說,卻一直沒機會開口。像這樣的聊天其實不能算是交流,也可能並沒有達到拉近關係的效果。

我認為比較理想的情況是,每個人基於自己的個性特質,發展出適合自己的閒聊風格,換句話說,就是用自己感覺舒服的方式進行人際交流。所以,接下來就用這個前提來閱讀《最高閒聊法》,塑造自己獨一無二的「閒聊力」吧!


閒聊要「個人化」

既然是閒聊,內容就不會是正經八百的嚴肅話題,而不管聊什麼,都要設法帶上個人化色彩。具體而言,閒聊不是在單純交流資訊,而應該有更多的心情交流(第28頁)。因為分享出彼此的心情,更容易拉近人際距離。即便聊時事新聞,也要盡量分享經驗(第32頁),例如聊到昨天深夜有地震,不只聊地震有多強,還可以述說自己當時在做什麼,這樣就容易聊到感受和心情。此外,討論事情時不要只講意見,如果能分享彼此的喜好,話題會更有熱度(第78頁)。

同理,在閒聊過程中也可以針對對方的「個人性」多加著墨。例如初次見面得知對方的名字之後,可視情況詢問名字的由來(意思就是針對名字的特殊之處表示好奇和興趣)(第58頁)。以此延伸,還可以聊血型、星座、生肖,若對方正好也對此感興趣,便可增進談興,並藉此增進彼此的了解。

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興趣嗜好都有分享不完的心得,如果恰巧談及「喜歡做的事」、「最近熱衷的活動」,往往能打開話匣子(第62頁)。不過有一點提醒,當對方聊及興趣愛好時,我們要保持好奇心,專注聆聽,並真誠給予回應。因為如果開啟這個話題,我們卻無心聆聽,敷衍回應,反而會令對方感到失望和被否定。

書中建議,聊天不要只聊「彼此都知道的事」,而是可以請對方講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首先因為共同話題不一定容易找到,要有共同興趣就更難了。跟不熟的人聊天時,如果我們保持好奇心和開放性,請對方聊聊對我們來說比較陌生的話題,其實是讓我們增廣見聞的好機會(第70頁)。



展現對對方的尊重

既然閒聊是為了拉近人際距離,如何讓對方感覺跟我們聊天很愉快呢?綜合書中內容,我覺得主要就是展現對對方的尊重、肯定和讚美。

最簡單易行的就是在對方說話時仔細聆聽,肯定並同理對方的感受,而且要避免隨口反駁或否定對方(第36頁)。再者是與對方的表達「同步」,當對方表達感受時,我們可以應聲附和,並且用明顯的肢體動作呼應,這會讓對方感覺被聽到、被認可(第40頁、第90頁) 。

有時聊天氣氛很好,不自覺自己也很想講,卻無意間插嘴,打斷了別人的話。跟熟人聊天時這樣做或許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是與不熟的人聊天,最好注意不要搶話、不要偷話題,而是要耐心讓對方把想講的話講完(第74頁)。舉例來說,聊到出國旅遊,對方提到秋天去日本賞楓的體驗,讓我們忍不住也想說說去加拿大賞楓的事,可是這樣一講就打斷了對方的話,也很容易破壞了談興。

另一個表示尊重對方的做法,就是當對方在談自己的煩惱或困擾時,不隨便給對方提建議(第104頁)。一般情況下,人們談及煩惱,都有抒發情緒的需求,要的是被聆聽、被了解、被認可。至於煩惱怎麼解決,許多人內心其實都已有譜,並沒打算接受別人指導。即便對方明確要求我們給建議,我們也應以分析問題的角度協助對方「選擇」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給解決方案要對方接受。


閒聊這幾招,上班族必學

讀完本書我有一個感想:如果能早二十年還是職場菜鳥時就知道這些閒聊規則,我的上班族生涯應該可以減少很多尷尬和不安。

職場人常常會在搭電梯時不期然遇到同事或上司,甚至遇到老闆。因為不在預期之內,所以通常沒有心理準備,也因此許多人第一反應會是移開視線,假裝沒看見對方。其實這樣做感覺很不好,雖然避開了交談,事後卻帶著不安,也擔心對方對自己留下壞印象。本書建議,在這樣的場合,「上前搭話」才是最佳策略;說什麼並不重要,因為上前搭話的本身就展現了積極的態度,而這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石。那麼到底該說什麼好?首先是開口打招呼問候,如果時間夠長,就說些讚美(今天打扮很帥哦!)、請教(這件吊飾在哪裡買的?)、道謝(謝謝,那我先走了)的話。記得這些原則,以後搭電梯都不用再尷尬或驚慌了(第170頁)。

上班族另一個常遇到的場合是開會。去會議室開會,常需要等人員到齊,此時就是絕佳的閒聊時機,因為這段時間的交流是不正式的,可以藉機拉近彼此的關係,也有利於後續會議的熱絡進行。那麼,該聊些什麼好呢?

這個閒聊的時段,並不是在跟麻吉或閨蜜聊天,不用談任何深入的話題,但反過來說,也不宜直接切入去談等一下開會才要討論的議題。本書建議可以用「向對方請益」的態度,開啟對話(第164頁)。例如,可以就一般性的工作事務,向對方請教,「我最近有個煩惱」,揭露自己在工作上感到困擾的事,請對方指點迷津,或是以好奇的口吻,請對方分享工作的心得。一般來說,「被請教」的人都會感到受尊重,而非常樂意提供意見。

像這樣,只要把握住閒聊的規則,便可以大大提升在閒聊情境的自在感,真是太划算了!



做個有趣的閒聊者

想要跟人聊得上話,聊得熱絡,話題內容是一個重點。例如平常有稍微注意時事新聞或娛樂八卦,遇到閒聊場合有人提起相關話題時,我們才有辦法附和甚至跟進深聊。我們不必成為知識廣博的人,但至少要有兩、三個領域的常識儲備,然後如果有自己專精的領域就更好。除此之外,作者認為,閒聊時的重點不在於展示知識深度,而是要展現自己獨到的觀點,因為有獨到觀點才能提供新鮮的視角,讓閒聊變得有趣,也能在對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第166頁)。

聊天,說難不難,但是我們偶爾也真的會遇到腦筋空白無話可說,或用詞不當把天聊死的尷尬場面。其實,人際溝通的尷尬困窘是可以預防或是治療的,我們並不想成為溝通高手,只是希望在社交場合能多一份自在。


跟上司一起搭計程車公出,在車上該聊些什麼呢?
遇到對方自顧自說個沒完,話題卻乏味或令人尷尬時,該如何禮貌地切換話題呢?
當對方說話像說教,或態度很負面時,該如何禮貌地結束對話?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當對話頓時陷入沉默時,該怎麼做才好呢?


如果這些問題也困擾著你,不妨翻開《最高閒聊法》,參考書中實用的技巧,讓生活和工作上的溝通都因此更順利!


2/23/2022

邁向疫情轉折點?平凡小民因應解封的5個策略

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蔓延,至今已兩年有餘。兩年多來,台灣以相對嚴格的防疫措施,將病毒基本阻絕於國境之外,僅受到全球疫情的餘波震盪,可說是天助自助,備受眷顧。如今,2022年2月,疫情似乎又來到一個轉折點,「解封」的聲音開始從各處傳出。本文帶著對時事新聞的好奇,以及對疫情朝向結束方向的略略期待,來妄加推演一下,若真的啟動解封,身為平凡小民可以有哪些「超前部署」的策略?



首先看新聞,2月伊始,接連出現了幾則引我注目的媒體報導。

2022年2月1日,丹麥政府宣布,新冠肺炎不再被認定為「社會危急疾病」(socially critical disease),解除所有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室內活動人數限制、社交距離限制、進入公共場所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等規定,意在讓民眾回歸正常生活。

瑞典政府也宣布,自2月9日起取消大多數的防疫措施,政策的鬆綁包含:取消公共場所群聚人數限制、解除遠距上班的建議、開放北歐鄰國遊客入境等。(不過,官方仍然建議未施打過疫苗的民眾應避免參加室內群聚活動。)

無獨有偶,挪威、芬蘭、英國、美國等國家,也都各自宣布或預告了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鬆綁。



解封在即,還是有夢最美?

哇,這是認真的嗎?從Google搜索幾個國家的疫情,發現自去年11月以來橫掃多國的Omicron變種病毒衝擊波,似乎真的開始有平息的趨勢。

從新聞報導看來,國外認為可以宣布疫情終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1)Omicron病毒雖傳染力強,但傷害性降低,所導致的重症住院比例顯著下降;2)疫苗覆蓋充足(完整接種率達七成)。以丹麥為例,五歲以上人口有超過80%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並且有超過60%人口已接種第三劑疫苗。


丹麥疫情變化(資料來源:Google)



英國疫情變化(資料來源:Google)



美國疫情變化(資料來源:Google)



從疫情一開始,我們就聽到國外有所謂「群體免疫」的主張,然而同時我們也眼睜睜看著疫情橫掃世界各地,確診數不斷飆高,死亡數看到快神經麻痹。經歷這個過程,相信不會有太多台灣人信服「群體免疫」這回事。至於國外宣布要鬆綁防疫措施,好像也不是第一次了,先前似乎也發生過,才剛說要鬆綁又遭遇新一波變種病毒的衝擊。那麼,這次的情況會有所不同嗎?

應該說,必須半信半疑吧!病毒本來就不受人類控制,儘管目前主流的Omicron看似傷害性較低,但誰知道後續會不會又出現新的變種病毒?目前多個已開發國家的疫苗覆蓋率漸趨理想是沒錯,但疫苗的保護力是會隨著時間下降的(然後,大量已確診者身上的自然抗體,也一樣會隨著時間下降),誰又知道萬一再來一波疫情,會導致怎樣的結果?上述幾個國家的解封政策,僅能說是針對目前趨勢的判斷和決策,不應將之視為絕對不移的標竿。

話說回來,那萬一目前疫情的趨勢真的沒變呢?我們當然希望情勢轉好。若趨勢不變,Omicron病毒的特性使得防疫隔離的必要性下降,加上全球各國的疫苗覆蓋率逐漸提高,「解封」就真的有譜。事實上,台灣官方也已經在沙盤推演,準備調整防疫措施。


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

2月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最快在三月中旬就會將國人入境檢疫的時間,由現行的14天縮短為10天,而外籍人士入境的限制也將同步放寬。

《今周刊》1313期(2/21-2/27)的封面故事,就以「解封 準備好了嗎?」作為標題,專訪了陳時中指揮官,談及預計在3月推行的新措施。主旨就是,著眼於疫情新變化(Omicron潛伏期縮短、重症率降低、致死率降低)、各國陸續解封的趨勢,以及經濟發展與對外交流的需要,台灣勢必要調整防疫措施,從相對嚴格調整為某種程度的鬆綁。



首先,將檢疫時間縮短為10天,是基於科學證據:Omicron變種病毒的潛伏期比之前的病毒潛伏期短,97.95%的Omicron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是在入境的10天內驗出,隔離時間不須長至14天。若能縮短入境人士的檢疫時間,將可以增加國人及外籍人士入出境的便利性。此外,政府也預計推出配套措施,讓入境的商務人士在檢疫期間就能以符合防疫規範的方式,與國內廠商企業進行商務交流。

不過,實話實說,如此開放之後,入境台灣的人數增加,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很可能也會增加,而使得病毒進入社區的機率也增加。意思就是,可預期本土感染的風險將會提高,未來我們很難再看到本土「零確診」了。此外,儘管國外報導Omicron造成的重症率和致死率較低,但遲早我們還是會看到有死亡案例。

過去兩年台灣防疫有成,新冠肺炎病毒難以進入社區傳播,無形中民眾已習慣零確診才是常態,但我們沒有意識到,這種成果的背後是付出了形同鎖國的代價(所有入境者皆須隔離14天,外籍旅客限制入境,國際交流降到最低)。這樣的防疫政策不可能等到全球病毒歸零了才來調整;在某個時間點,台灣將必須重新與世界接軌。幸運避開了兩年病毒衝擊波的我們,得有心理準備去適應新現實:疫情結束但病毒仍在的正常生活。

《今周刊》採訪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他認為,「六十歲以上民眾的第三劑疫苗覆蓋率達到八成,是開放邊境的重要指標。」(第60頁)陳時中指揮官則明言「追加劑覆蓋率達到十二歲以上人口的50%,是開放邊境的重要配套措施。」(第61頁)當然,也有反對或質疑的聲音。例如,疾管署預防接種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認為,先「拉高疫苗接種率、儲備充足的治療藥物,再來談逐步放寬會比較合適」(第62頁)。


暢想解封的將來

無論何時開放、如何開放,先做好計畫總是沒錯的。那麼,身為平凡小民,我們個人能做的準備又有哪些呢?以下,我就以「當前的疫情趨勢」為前提,討論因應解封的策略。

1)調整心態,找回平常心和安全感:試想以前流感每年都在傳播,而且也都有變種,也會導致死亡,但我們基本上並不會如驚弓之鳥般害怕它的存在。目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已經不如兩年前新冠肺炎病毒的殺傷力,如果這樣的趨勢不變,那我們也需要調整為正確的認知,才不會對病毒的存在過度反應。這一點,講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

2)繼續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增強免疫力的生活習慣:好習慣不但可以防新冠病毒,還可以防流感病毒、腸病毒等等。過去,病毒幾乎不在社區裡,防疫沒百分百做到位好像也沒差,但是當病毒在蔓延的時候,真的要皮繃緊一點了。

3)打疫苗或不打疫苗,自己選擇,自己負責:在疫情危急之時,打疫苗是為了保命,大家會互相敦促施打,但如果新冠肺炎真的持續輕症化、流感化,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思考是否有必要承受疫苗的副作用或後遺症。未來,可能還有第四劑、第五劑,能夠保持理想的疫苗覆蓋率嗎?這個有待觀察。個人認為,想打疫苗的人有疫苗可打,不想打疫苗的人也不用被強迫,就像流感疫苗、肝炎疫苗一樣,可能比較好。

4)「何時可以出國去玩?」憋了兩年,許多人都在期待可以重新出國旅遊。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值得想一想。其實,在解封不久後就出國旅遊是存在風險的,有條件能真的出發的人應該也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讓我們先做計畫真的沒損失。萬一疫情如2003年的SARS一樣戛然而止,那就有機會提早實現了。

如果疫情趨勢不變,我個人覺得今年年底之前會有一些國家重新開放觀光客入境,例如日本。不說別的,就說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對新冠肺炎病毒的容忍度都比台灣高,如果真的能達到可以開放外國觀光客入境的程度,絕對有很多國家都歡迎台灣旅客去玩(但可能仍會要求有疫苗接種證明或接受核酸檢測)。

所以,真正的問題來了:讓我們「假設」日本宣布5月起開放外國觀光客入境,你敢在5月1日就出發嗎? (補充:根據上述《今周刊》資料,「完整接種疫苗者入境英國免隔離,也無須提供陰性證明」(第57頁)。所以原則上,我們根本現在就可以去英國!)



我妄自推測,在各國陸續解封的一年內去旅行,觀光客人潮還不會很多,旅遊的品質應該會不錯。當然,會有諸多因素需考量,例如哪些國家、哪些景點適合在這個時機去玩?(也許是已開發國家的大城小鎮,景點集中,交通便利,有醫療資源)如何做好防疫措施以避免旅行中染疫?然後,旅行的費用也要計算看看,我猜測或許機票不會便宜,但旅館住宿可能有很大優惠?

5)其實在國內旅遊也不錯。台灣的防疫措施相對嚴格,基於民意偏好以及政府行事風格,解除邊境管制的速度應該不會比他國快。具體而言,有可能台灣人已經開始出國去玩,但能進來台灣旅行的人還比較少,這個時間差,提供了一個在國內旅遊的空間。不想出國承受染疫風險,又無論如何想出去走走的人,或許可以把握這段時間留在國內玩。

寫著寫著,突然好期待疫情可以真的結束!如果夏天可以去夏威夷曬太陽放空一星期,或是秋天在歐陸搭火車走訪大小城鎮,應該都很不錯!讓我們心懷期待,即便今年無法實現,希望也可以在明年!


2/19/2022

伸手扶一把拒學的孩子:讀《搶救繭居族》

「宅」這個字成為形容詞,好像已經有不少年的時間了。所謂的某人「很宅」,意思是指這個人習慣或喜歡待在家,不習慣或不喜歡與人互動,對於各類實體社交活動不感興趣。不過,後來發現有些自稱「阿宅」的人,並不是真的孤僻好靜,而是熱衷在家玩網路遊戲線上對戰,或上社交媒體平台與人交流,頂多只是不適應實體世界的社交法則。看起來,「宅」這個形容詞也可以用來自嘲、自黑,不一定代表負面表述。

不過,有一種人,似乎是比較徹底的宅,他們隱身在家庭內,由於幾乎足不出戶而鮮少被注意,唯有家人守候在他們身邊。他們之中,本該上學卻拒絕上學,本該工作卻拒絕工作,長期不上學不工作的狀態,使他們缺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也漸漸形成了脫節,越來越難重新建立與社會的連結。他們被稱為「繭居族」。




繭居在家,與人隔絕

家中如果有這樣一個繭居在家的孩子,在該上學的階段不去上學,在該工作的階段拒絕去工作,放棄了學習成長的機會,也可能即將喪失獨立自主的未來,對家長來說必定感到相當頭痛。如果當事人是出於特定原因(例如生病)而暫時留在家裡靜養,家長會有明確的意識和目標,知道如何積極支持與協助孩子調適身心,重新出發。但如果是遇到孩子拒絕上學,又找不出特定的「原因」,就真的會感到無所適從。眼看著日子一天天過,孩子足不出戶,似乎鐵了心與世隔絕,令全家人都感染一種無計可施的心焦。

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解說》是日本精神科醫師田村毅的著作,原文版發表於2014年,繁體中文版初版是2015年10月。從副書名可以看出,書中包含了對繭居族進行家庭治療的案例解說,我個人認為這是此書非常具有價值的部分,因為它透過諸多案例問答Q&A,呈現了繭居族家庭的多重樣貌,讓我們能從多面向理解每一個繭居族的案例都不盡相同。




拒絕上學、拒絕工作

關注繭居族議題,或是家有繭居族的人,首先一定很困惑,想不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為什麼有些青少年會堅持拒絕上學、有些青年會拒絕工作?直覺上,有人可能覺得「孩子本身個性有問題」,或是「身為家長在教養或親子關係上做錯了什麼」,不過,田村醫師反覆強調,繭居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因為誰做錯了什麼,他提醒家長在協助當事人重返學校和社會的過程中,不必去找「是誰的錯」,鼓勵家長、家人以及當事人勇於面對,互相支持,一起度過這段時期。

在日本,繭居族的官方定義包括:
1)與社會疏離,不願意與外界人士往來;
2)整天窩在家裡,或即使外出也只侷限在少數地點;
3)以上情況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例如三週以上)。

家裡若有成員突然出現了拒絕上學或拒絕工作的情況,首先會試著找原因,關注當事人是否人際關係有挫折(例如遭遇霸凌)、家中發生重大變故、身體有病痛、心理或精神狀態有變化(憂鬱症、思覺失調),如果已經就醫看診過,卻找不到具體的外部因素,而社會退縮的狀態又達到上述的定義,或許就可以合理推測是繭居現象。

田村醫師指出,「繭居族是心理層面有問題,但不能算是心理疾病。我認為繭居族是青春期、青年期心理發育不完全所致。所以,繭居族並不是生病了,也不必以藥物治療。」(第33頁)此時需要的是,家長尋求學校輔導老師結合校外的心理諮商資源,來協助當事人。(至於為什麼需要引入校外資源?我個人認為很單純的是因為學校的相關資源其實是很有限的。)


繭居族不是病

田村醫師指出,繭居族當事人通常都不會主動接受諮商,而即使家人勸他們跟諮商師談,他們也會頑固的拒絕。這樣的狀況,使得「化解繭居族心結」在一開始就遭遇到很大的障礙。在此階段,作者的建議是先由家人(例如母親或父親)開始接受諮商,也就是從家庭諮商開始。(當家長被建議先接受諮商時,很容易會有一種「難道問題出在我身上」的疑惑不解,這一點,本文後面會再補充說明。)

人的心理往往充滿著幽微的歷程,若一旦心理層面出現問題(也就是心結),必須抽絲剝繭,耐心地一一解開。

「與老練的諮商師交談時,不會直接談到解決問題的對策,但是會觸動當事人的心。諮商一、兩次就能解決問題的案例,相當罕見。所以,建立起『不期待問題能立刻解決,而是不放棄、耐心地繼續接受諮商』這樣的心態非常重要。」(第35頁)

如何觸動繭居族的心?這一點想想還真有難度!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尋求心理諮商專家的協助有其必要。諮商師算是「局外人」,不像家人本身可能與當事人的心結有關,容易當局者迷。(順道一提,我猜想,由於此書的主要受眾是繭居族家庭成員,所以沒必要也不適合在書中說明太多家庭諮商的晤談技巧。)

作者還提到,想要諮商發揮效果,需要激發或找到當事人「想要讓情況好轉」的強烈動機。因為動機必須發自內心,才能真正引發行動。

「諮商師會透過諮商的過程,深入探究當事人的內心世界。於是,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部分就會被攤開,察覺到以前從未見過的蛛絲馬跡。不過,過程中會伴隨著心痛。為了深入內心,絕對需要當事人有著想讓自己變好、想改變自我的強烈動機。」(第34頁)


家庭治療的魔力

一般來說,諮商的對象就應該是當事人,但家族治療的觀點認為,對當事人家人的諮商,是一種「間接治療」,即使當事人不在場,也能發揮治療效果。家族治療會「找出人與人之間所存在的內心疙瘩,予以妥善的調整並解決問題。」「即使當事人不在場,只要持續與其家人面談,當雙親的想法改變了,當事人也會有所改變。」(第36頁)

為什麼跟當事人的家人面談,可以對當事人產生治療效果呢?

田村醫師強調,並不是當事人的家人有什麼問題導致孩子繭居,而是「許多家裡有繭居族孩子的父母,最後會對教養工作失去信心,甚至不曉得該如何與孩子相處。」(第36頁)

「一旦雙親喪失信心,不知如何與孩子相處,和孩子在一起時就會產生恐懼,連身為父母必備的輔導能力及領導力,也跟著消失。恢復這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想要讓孩子重拾身為社會人的自信,首先要讓父母重拾與孩子相處的自信。」(第36頁)

書中有多次提到,父親是解決繭居族問題的關鍵人物。

兒時在家庭裡成長,個體需要的更多是來自母親的照顧、關愛與溫暖。得到關愛和溫暖的孩子,能建立安全感。不過,當個體從兒童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要發展對外的人際關係、學習適應社會,還需要一種面對挑戰、與人折衝應對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心,似乎就需要來自父親的鼓勵、輔導和督促。如果青少年與父親的關係疏離,就可能缺失在「外面的世界」接受挑戰的勇氣,嚴重的話,孩子便容易退縮回到「自己的世界」,成為繭居族。

進入繭居狀態的青少年,往往已經封閉內心,不願意與外界保持接觸,若家人引入諮商資源,當事人也很可能拒絕去面談。田村醫師的建議是,一開始可以由家長或其他家人來面談,然後再逐步勸說、督促當事人參與面談。重點就是不要心急,一步一步來,如果能進展到當事人願意去面談,即使不願意發言,也已經是很大的進展。到這個階段,家長就可以開始強力勸說,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要求孩子採取行動走出去。



「雙親可能會一直搖擺不定,不曉得該對孩子嚴厲到什麼程度,其中的拿捏確實很難。孩子也一樣,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可是不曉得該怎麼做才好,就在這兩種情緒中遊走,無法自己做出判斷。當雙親重拾信心,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後,孩子自然就能做出判斷。」(第42頁)

上面提到一個重點,就是繭居族當事人其實也對自己的(退縮)狀態感到焦慮和不安。既不想去面對學校裡的事,也心知蝸居在家並不是長久之計,但是又沒有勇氣跳脫困境,沒有辦法敞開心向家人傾吐,找尋解方,於是便以既退縮又抗拒的態度,度過每一天。

當諮商有了進展,當事人開始展現重返學校的意願,家長便可以與諮商師、學校老師溝通,以漸進的步伐引導孩子回歸社會。


繭居族的社會成因,有待探索

撰寫推薦序的王浩威醫師在序中討論到,田村醫師指出了,「拒絕上學的問題,在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中國這些近期已經開發的東亞國家,變得越來越嚴重。」(第4頁)田村醫師認為,繭居現象是源自父親角色在家庭中缺席的緣故。而王醫師則認為,華人社會傳統上注重宗族體制,父子關係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社會變遷,宗族體制解構之後,父親的角色與以往大有不同,變得難以發揮功能,於是便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缺席。

我的理解是,舊時代的社會結構穩固,階級明確且不常變更,身處其中的每一份子對於自己在宗族裡、社會裡的角色定位不會有不確定的茫然。在那時,子承父業的情況十分普遍,父親往往就是孩子的標竿和榜樣,猶如指南針一般引導著孩子的成長發展。但這樣的時代已經悄悄湮沒在現代化的浪潮中,宗族體系虛化,家庭核心化,子承父業成了少數人才會做的選擇(而非命定),為人父者容易喪失作為兒女榜樣、引導孩子融入社會的自信心,或是根本忽略了自己對孩子所具備的影響力。

試想,在幼童學步的階段,常常會因步履不穩而跌倒,有些孩子跌倒後會一下嚎啕大哭,不想站起來再嘗試。此時,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樂觀視之,耐心地鼓勵孩子繼續嘗試,繼續練習,沒有人會因為孩子一時的拒絕再嘗試而跟著失去信心、放棄學步的練習吧?!可是等到孩子們上了學,在學業上或人際關係上遇到挫折時,有些父母卻對孩子(或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而放棄了對孩子的鼓勵和督促。

舉這個例子來比較,或許不是最適合,其用意只是在強調,家長對孩子的「信心」,以及為人父母的「自信心」,雖然無形,卻十分重要。



如本書作者所揭示的,繭居族並不是一種病,也不是源於當事人或家人的「錯誤」,而是當事人的心理層面出現問題,青少年「遇到了從孩童轉型為大人時常見的青春期挫折感」(第44頁)。如果您的家人或親人,有類似繭居族拒絕上學、拒絕工作的情況,請不必急著責備當事人,更不需要自我責備。您可以閱讀《搶救繭居族》這本書,增進對此現象的理解,也可以積極聯繫學校的輔導人員或尋求校外諮商機構的資源。

書中也提醒,「一般而言,當事人年紀越大或繭居期越長,恢復難度越高」(第44頁)。遇到繭居族議題,若能把握時機,善用資源,保持信心和耐心,一定可以幫助當事人破繭而出!


相關文章推薦:
年輕人的下流志向:讀內田樹《下流志向》


1/16/2022

衰老中也許有新境,讀河合隼雄《關於衰老這件事》

在所有的社會議題中,老齡化是一個不太有趣但又是所有人都正在參與的趨勢。首先,不管願不願意,我們每個人都在朝向死亡──人生的終點前進,而衰老是人生最後旅程段中需要面對的現實。

在網路書店亂逛時,偶然被推薦《關於衰老這件事》這本書,是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先生(1928-2007)的著作。我曾讀過河合先生的《童話心理學》一書,深有收穫(心得在此)。在我的心目中,河合先生是一位能夠洞察人類深層心靈,並對人性懷著溫暖情懷的學者。

衰老或老化(aging),簡單的話可分成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不過目前看到絕大部分關於老齡化的探討,似乎都侷限在對身體機能衰退的理解以及因應照護之道。《關於衰老這件事》這本書並不談理論,而是集結作者為日本《讀賣新聞》撰寫的110篇短文,捕捉他所觀察到的種種「衰老」的面向,充滿吉光片羽的深刻洞見,特別是點出老年人的許多心理變化。



當衰老臨近

衰老,我覺得就跟談戀愛或結婚生子一樣,唯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真確地了解那是什麼滋味。當我們近身目睹家中長輩的日漸年邁,或是自己也開始因年歲漸長而感受到某種力不從心,才會慢慢沉澱出對衰老這件事的理解。

邁入老年的人通常會逐漸淡出家庭生活的主畫面,這意味著家庭責任的卸除,但也很可能同時發生家庭權力甚至個人權利的減損。對於邁入老年的人,我們更容易看見他們在物質方面的需求(吃飽穿暖睡好、安全),但是可能容易忽略,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在發生變化。


回家,此心歸向何處?

書中提及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觀察。作者從養老院工作人員那裡聽說,「老人家因老年癡呆的緣故,離開養老院後,卻忽然說『要回家』」,其中有不少是女性,「而她們所指的『自家』是自己的娘家。就算是結婚五十年的人,還是將其婚前住了二十年的娘家當作『自家』,浮現在腦海中」(第26頁)。

我們上一代的人,在結婚成家之時,往往是由女方離開原生家庭,住進男方的家中,這等於是進入一個陌生的生活場域重新開始。儘管成家多年,那個自己出生成長的原初的家,在女性的心靈深處還是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我說心靈深處,是因為連女性自己以及她的家人,都未必覺察得到這個情感連結的存在。(但如果能想到,便也覺得理所當然了。)

現代社會的婚姻狀態多元,結婚之後不再一面倒的要求女方住進夫家,也有另外自組小家庭的,甚至許多女性婚後仍與娘家往來頻繁。但我們可以推而廣之,離開原生家庭是無論男女都可能遇到的事。例如,我想到的是二戰後有上百萬人從大陸地區遷徙到台灣居住,此後數十年都無法回家,而其中許多人後來老死異鄉。想到「回家」的願望必定埋藏在這些人的心靈深處,可以想像是多麼深的遺憾。


情感迴歸

年事已高的老人家,有些會開始說出一些令人費解的話,一般都會認為是他們的頭腦出了問題。書中提到一位中年男人來找作者諮商,他的困擾是,不在一起同住的母親最近經常說身邊的東西「被偷」,甚至不停地說「東西被媳婦偷走了」。


「老人家出現的妄想症當中『失竊』是很常見的。然而,在這情況下,不能光從『妄想』的角度去看待此事,而是可以把它看成是年邁的母親給他的溝通密碼,建議他嘗試去解讀看看。」

「母親想要表達的訊息很簡單,其實就是想問『你是否知道你的妻子從我身邊偷了什麼嗎?』」

「這名男子最後也察覺到了,說:『啊!難不成是我這個獨生子被偷走了嗎?』」

「人生中有時也有不得不竊取的時候。然而,當對方以意想不到的型態要求歸還時,往往是由於我們沒有付出等價的回饋。」(第40-41頁)


短短的幾句分析直指人心。我特別摘錄這段,用以說明前面提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是什麼。不只是有人噓寒問暖的那種需求。

眾所周知,有不少老年人被晚輩戲稱為「老小孩」,因為他們越來越不講理(跟其年輕時相比),甚至動不動就鬧情緒或發脾氣。我有一點覺得,這是一種向兒時「迴歸」的現象:因為老年人的理性思維力開始減弱了,情緒的影響力增強,於是一旦有什麼感覺和情緒,反應都變得更直接。前段提到的中年男子的母親,或許多年來一直有失落感,覺得兒子結婚之後母子關係變得疏離。以往都是說服自己「兒子結婚了本該以自己的家庭為主」,但是邁入老年之後,為人母者情感上的失落不再能被理性完全壓抑,而藉由間接的對媳婦的抱怨來表達。


老年,另一個未知的世界

河合先生對於年老的課題,始終抱持著正向開放的態度,他鼓勵讀者,有生之年不妨把握時光,盡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留遺憾。有不少人覺得年紀大了什麼事也做不了,作者卻不這麼想。例如,他對「老年癡呆」的看法也很不一樣。

書中提到他在瑞士留學時的心理分析師莉莉安-佛萊老師,晚年出現老年癡呆的症狀。「才剛說過的話,他就又馬上忘了,又需要一而再地重講一遍。他老年癡呆的程度相當嚴重。」(第58頁)「然而,談到的話題如果是在內在心理層面的話,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會思慮相當敏捷地說出一語道破的話,完全讓人感覺不出他有『老年癡呆』的樣子。」(第59頁)

這個觀察滿重要的,因為它提示了一種可能性:同樣的失智,每位病人的認知退化進程並不一樣。人一旦年老失智,對其照顧者以及社會來說都是相當沉重的壓力。但我們還需要對人類認知能力衰退的過程有更多了解,或許有機會找到照護失智者的更好對策。


如何好好活下去?

書中也提到,日本「有許多臥病在床的老人」的現象。作者觀察到,在歐洲國家並沒有這樣的情形。他認為其中一個差異在於,歐洲文化是從「生」的角度看人生,歐洲人的觀念是直到死的前一刻都要靠自己的力量好好活下去,因此普遍不接受臥病在床的選項。而日本人則擅長從「死」的角度看人生,珍愛生命的方式就是研究出各種延長壽命的方法,即便那意味著癱在病床上受人照顧。

我個人覺得台灣人在這方面的情況比較像日本。「好死不如賴活」本來就是華人內建的生命觀一部分,而所謂的「賴活」是不計較活法的,講得極端一點,即便喪失身體一部份功能,即便尊嚴、自由有所減損,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是長壽有福氣。這種觀念沒有對錯好壞的問題,但應該有文化設定的成分在,也就是當一個人身處在這樣的社會中,他/她的生命觀自然會受影響而與群體近似,而較少是當事人自己思考過後做的決定。

日本文化我不清楚,但華人社會的基底是父長制,而且在專制君權的社會中浸淫上千年,早已習慣了尊卑階級的觀念:臣的命不是命,君要臣死,臣不敢活;女性的命不是命,父親和丈夫的意志可決定其一生遭遇。在這種文化架構下,普通人能活命就謝天謝地了,哪裡還會要求一定要活得有尊嚴、有自由?

過去,「賴活」是合理的生存哲學,但現在的時代已經不同於以往,現代人是否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性,對自己的生命尊嚴有更高的追求,對自己的活法提出有別於文化傳統制約的主張呢?



肉體衰敗了,心靈能免於壞空嗎?

華人社會還有「人生七十才開始」的觀念,也都習慣用這句話來鼓勵老年人積極生活,保持對人世的熱情。但是我很好奇,世人是否都能接受自己或他人,在七、八十歲高壽時,重啟人生新篇章?假設有一位老人(無論男或女)晚年喪偶之後,到了七十幾,或八十幾歲時,突然表示要再婚,此時親友家人是否能接受其決定並給予真心祝福?七老八十了還有想結婚的對象,顯示其內心還有著對人生的熱情,想要再探索、再開創,這種開啟人生新局的氣魄其實是一件好事!只不過我很懷疑,社會上有多少人能接受家中長輩如此決定的?

談衰老就不得不說到衰老的終點,死亡。世人認為能活到天年、壽終正寢是至高的福氣,不過人生結局不可控,多數人都是在不確定終點何時到來、以何種方式到來的心情下活著、老著、病著吧!所以我特別敬佩有些人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終點的到來,不被恐懼、無奈、苦痛、遺憾的心情所攪擾。

關於衰老這件事》以110個篇章,邀請讀者看見老年這個「未知的世界」,如果我們能保持開放的心態,就有機會在衰老的過程中覺察到勃勃生機之所在。衰老的姿態有千百種,無論你我現在幾歲,都不妨試著對那過程當中的未知保持好奇心,或許我們能學會梳理心境,放下大大小小的人生遺憾、愧疚與不安,那麼待時候到來的那一刻,自然能心無牽掛,平靜安詳。


1/05/2022

又來!關於斷捨離的暢想

歲末年終之際,除了令人引頸期盼的節假日接連而來,「大掃除」的任務也跟著浮上檯面。清理打掃是件好事,畢竟除舊佈新本身即能為新的一年帶來新氣象,然而打掃也意味著一輪「斷捨離」的需要展開,想到不禁還是有點退卻。

斷捨離」、「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的觀念已經流行好幾年,許多人已經熟悉且實踐過,相信都不陌生。我也寫過好幾篇有關的討論文章(注),而藉本文想要再補充一些先前沒談過的角度。

斷捨離,綿綿無絕期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不是有意識的經常保持斷捨離的心態,不時審視生活中的物品並執行篩選、淘汰,有很大機率身邊的物品會緩慢地增加。這不怪誰,畢竟只要活著的人就需消費,買進各種用品。於是,三不五時我們就會發現,某個生活角落正悄悄開始出現堆積,也許是衣物,也許是食物,也許是文具,也許是文件,也可能是包裝用的各種紙袋、塑膠袋、盒子。遲早我們會覺悟到,「斷捨離」這三個聽起來像是大徹大悟、立地成佛的字眼,事實上是一輩子的功課。

「什麼是重要的?」
「什麼是自己真正喜愛的?」
「什麼是看似用得到,事實上不會再用的?」

這樣的問題,將會無限循環播放。大多數人都無法在初次自問時即準確解答,因為斷捨離的旅程同時伴隨著自我認識的提升,永遠有更高的境界可以追求。透過不斷的問自己、挑戰自己、顛覆自己,方能破除迷茫和自欺,得出更接近核心的答案。

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可以說它是一種修行或練習。挑選的一件新衣服,如果它真的適合自己,符合穿著的需要,便能帶來滿足而且長久擁有。但如果它呼應的只是個人對自我的虛幻想像或不安躁動,那麼滿有可能它會在短時間內變成一件「不再想穿」的衣服,不知不覺「神隱」在衣櫃裡,「淤積」在衣櫃裡。

可以想像,整理、鑑別和捨棄的過程是相當耗費心力的,有時候它甚至會癱瘓思考。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有不少人需要借助外力(整理師)來完成自己居家空間的清理。




捨棄時,好好道別

整理或不整理,是個人的選擇,不過我私自認為,如果要執行斷捨離(也就是下狠手清理),最好還是花足夠的時間進行篩選和過濾,對於那些想要放手的物品完成確認的流程,然後再捨棄。

尤其是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或是曾經很喜愛、很珍惜的物品,或是夾雜著深切情感、矛盾情感的物品,如果只因一時衝動就徑直塞進垃圾袋裡扔掉,那麼有可能(即使只是一點點可能),未來的某一天當你不經意想起了它,那件物品,你突然沒來由地憶起了獲得那件物品的過程,憶起了某位故人,以及你們之間微妙不可言說但又早已隨風而逝的情感,或許你會心生一絲絲的眷戀,或許你還會有一點點的懊悔,有一種想要重新握住那件物品的願望,但已無法實現。這種「未結清」的情感,甚是令人掛心和遺憾。

預防之道,就是在捨棄物品的當下,好好在心裡說再見,表達謝意或遺憾。好似每個句子結束時都需要句點,有頭有尾,在對物品放手之際,一段句點般的內心儀式,有不可忽視的心理意義。

To be or not to be? 果斷思維的鍛鍊

有時我感到好奇,當一個人完成了一次轟轟烈烈的斷捨離,是否就能從此保住戰果,不會輕易「破功」?

理論上,若斷捨離帶來的結果是正向的(通常是吧!?),例如環境煥然一新、生活重現秩序、使人感到積極進取,那麼它很有可能會強化清理的行為,使人願意養成斷捨離的習慣。這有點像冥想的練習—一旦你開始感受到冥想的好處,就會更願意保持冥想的習慣。

經常問自己「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自己真正喜愛的?」「什麼是看似用得到,事實上不會再用的?」並且一次又一次更接近內心的真實,思緒會因此清明起來吧!時常練習斷絕、捨棄、脫離,某種程度上可以銳化思考,迫生更明快的決策,練就更果斷的思維。

聚沙成塔,終至坍塌

有些人有蒐集的嗜好,熱愛模型、飾品、茶具、書報雜誌等,長年蒐集之後,終於填滿有限的空間。我自己並沒有這樣的習慣,以前總猜想這是某種生活的情趣,甚至曾經羨慕過別人有「雅興」。不過有次我在新聞報導中看到某位資深藝文界名人接受採訪,記者到他家中拍攝他的「蒐藏」,數量龐大堆積在各處,我突然覺得不羨慕了。再聽他自己談及這些長年積累的「戰果」,似乎已沒有熱愛,畢竟已經放不下,也管理不來了。

從「蒐集」到「囤積」的質變,是在什麼時刻發生的呢?是珍寶滿屋,還是垃圾滿屋,有客觀的衡量標準嗎?我想這需要由當事人自己回答。

不可否認,人與物品之間的牽繫常使得捨棄變得困難。許多人享受過被自己喜愛的事物圍繞的安心滿足感,但是當物品數量漸增,佔據生活空間,似乎也開始對心靈形成壓迫,使人失去反制的警覺和魄力。

另外,據我(有限的)觀察,家中囤積物品到失序的人,不乏在社會生活(工作)表現幹練果斷,外表形象光鮮亮麗。這其中究竟反映什麼樣的深層心理?物品的囤積是因還是果呢?我很好奇。




不是人人都要斷捨離?

話說回來,如果倡導每個人都執行斷捨離,似乎也不切實際。首先,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值得耗費那麼多的心智資源在斷絕、捨棄、脫離的日常作業中,世上還有許多值得投入的事物,例如對於一個專注寫作的創作者來說,他大概並不想花時間在滿屋子的藏書中,挑出「不會再用到」的書籍來捨棄。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覺得生活空間「有點亂」是多讓人難受的事。

世事是相對的。整齊清爽可以有多種層次。世上有對整齊清爽極度要求的人,也有能無限包容混亂的人。斷捨離的本意不就是釐清自己的價值觀,把握住最重要、最喜愛的事物並捨棄其他的?那麼包容別人保有他們自己的價值觀,也是應該的吧!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整理專家常提醒讀者,自己整理自己的就好,別強迫身邊的家人或朋友也要投入整理。

不過我覺得自己已經被制約了,每次清理打掃時都會想到斷捨離。雖然至今從未達到整理專家所示範的那種簡約境界,但我確實感受到「少即是多」。空間,從看不見到被看見的empty space,是多麼珍貴。


注:本站相關文章

把我們本該有的空間要回來:讀《斷捨離》

試試看,用「整理」改變人生:讀《你值得每一天怦然心動的生活》

清除內心的「疚感」:從《新.斷捨離》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