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2021

看回4年前鹿晗的那則新聞,覺得忠於自己就是幸福

約莫就是四年前的這個時候(2017年10月8日),當時中國的「頂流」明星鹿晗,在他的微博發布了一則不像聲明的聲明,向全世界介紹他的女朋友關曉彤,讓原本正要在平靜而略顯憂鬱的氣氛中滑向長假終點的廣大群眾(其實主要是娛樂圈、媒體、自媒體和粉絲)驚驚坐起,面面相覷,接著陷入好幾天的熱議當中不可自拔。




本文顯然不是在蹭熱點,甚至以炒冷飯的角度來說都太冷了。只不過當時我正巧人在中國境內,切實感受到網路輿論對這件事的熱烈反應,有滿多的感觸就順手記錄下來了。在這之後的四年,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即便只著眼於娛樂演藝圈,都教人嘆惋。記錄,似乎還是有些意義的。以下的論述,不能說是很全面很縝密(也是因為這樣,當時沒有發布),但我覺得還是有點意思,或許可以算是某種社會心理的觀察吧!


偶像崇拜

明星偶像的身上帶有一項或多項特質,是粉絲欣賞、仰慕、渴望擁有或渴望與之產生連結的,換句話說,就是高度的認同。

許多人在探討偶像崇拜現象時,常陷入的爭論焦點在於此偶像的「顏值」是否高到值得被崇拜。雖然美醜有一定的大眾評判標準,但是別忘了在皮相之外,還有人格與氣質這種無形卻實際存在的特質在影響著受眾的認知與情緒,有人將此稱為「人設」,但是人設的概念比較偏向人為塑造,而人格與氣質則有其天生的意味。王菲高冷,梁朝偉深情憂鬱,張國榮風流倜儻,這類的人設是順應著明星外型氣質給人的感受而量身訂製的。

那麼,鹿晗的人格與氣質是什麼?他年輕、俊俏,並且帶有一種陰柔氣質。與其評判他帥不帥、是不是美男子,不如探究一下他在粉絲(絕大多數是女性)的心目中是怎樣的形象,他滿足了粉絲什麼樣的需求。

鹿晗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9%BF%E6%99%97)


過去,偶像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距離感帶來優越感,使得崇拜本身自動衍生出階級感——通常是偶像在上,粉絲在下。粉絲自然而然表現出多種「臣服」的行為,例如瘋狂蒐集偶像的圖像、在偶像的影視作品發表時排長隊購買、在私下與公開場合表達對偶像的熱烈喜愛等等。距離感也方便製造各種「傳奇」,以塑造此偶像的獨特性與命定性。

不過近年來,偶像崇拜的性質似乎有所變化。商業社會裡,消費主義盛行,所謂的偶像多半都是影視圈的娛樂明星,訊息透明化的結果,大眾對於娛樂事業的運作方式越來越熟悉。眾人皆知偶像是知名度和人氣的層層累加,縱然有頗高的偶然性,卻已不再是那麼「傳奇」,而所謂的「故事」也往往是幕後團隊手動創造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偶像與粉絲的關係又有什麼變化?

雖然距離有助於塑造美感、塑造傳奇、塑造階級感,但如今的粉絲更清楚自己可以透過消費行為(購買商品、參與活動、網路集結)影響偶像的人氣高低,因此不再滿足於單純的崇拜和臣服,而是想要在偶像崇拜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權力」。

另一方面,偶像也自知必須走下「神壇」,適度揭開神秘面紗,在不斷近距離接觸粉絲、自我揭露的過程中,獲得粉絲的喜愛和忠誠。

以上的這些關係變化,全球的娛樂圈中都在發生,但是,在中國,情況或許還有些差異。

到目前為止,中國可算是屬於「集體主義」的社會,群性明顯而強烈。相對於個人主義盛行的歐美國家,中國似乎先天和後天都是崇尚且認可集體主義,非常習慣於扎堆和抱團。再者,中國地廣人眾,即便社會中有「小眾」,其所涵蓋的人數也可能是相當驚人的龐大規模。

在集體主義的基調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對拉近,個體的心理距離比較短。體現在家族關係中,就是家族成員之間對彼此有較多的心理影響。舉例來說,中國父母普遍在兒女成年之後繼續與其共同生活,且很大程度影響其人生走向。親戚之間,說長道短或指手畫腳的情況相當普遍,哪個人家的兒子沒對象、女兒大齡未婚,親戚甚至左鄰右舍的人,都會自然發出議論和建言,絲毫不覺得這是別人的家務事或當事人的隱私。

講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覺得話題扯遠了,其實不然。就是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黏連,在背景裡影響著粉絲經濟。

再進一步看,鹿晗與粉絲的關係,並不是當今中國粉絲經濟的典型,其中有幾個地方特別吸引注意。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鹿晗粉絲(一般稱「鹿飯」)的高度組織化。根據報導,鹿飯在線上組織了許多的社群,而且不像一般的粉絲社群只是在討論偶像的動態、交流對偶像的喜愛之情,而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集體出動,刷流量、創銷量。舉例來說,鹿晗曾憑藉著「單條微博留言上億」,得過三次金氏世界紀錄。許多粉絲都是批量購買鹿晗的專輯與周邊商品,有意識地助力作品銷售量的上行,目的是為了讓偶像能夠取得最優的銷售紀錄。

這種集體組織行動也意味著,粉絲們很清楚自己是與上千萬粉絲共享一位偶像。相比之下,過去的青少年只會跟同班同學或很少數的一群人交流對偶像的癡迷。基於這個特殊的現象,我個人認為,鹿晗的許多粉絲並不會是「女友粉」,也就是並沒認定鹿晗是心目中的理想男友或婚配對象。

鹿飯們不但明確意識到自己對偶像具備的影響力,而且很機敏地透過各種行銷手段發揮著集體的影響力(如果缺少了組織化的行動,這個影響力其實會減弱很多)。

許多評論認為這是粉絲的付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其實也是粉絲對偶像、對娛樂圈的操控——透過大規模集體且執抝的行動,硬是刷出驚人的流量和銷量。這其中既有行銷手段的理性,也有企圖扭轉現實的非理性。

既然是粉絲,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偶像在行業內登上頂尖巔峰。若在個人主義社會,粉絲的行為相對理性而節制,不會有同一專輯一口氣買數十上百份來刷銷量的現象,也不會刻意透過創造微博留言破億來展現對偶像的支持。但是在集體主義社會,這樣的行為卻顯得十分正常而合理。

參與組織行為的鹿飯,喜歡鹿晗的理由或許各自不同,但相信都是能認同集體主義的人。

常有路人發出質疑,認為鹿晗的顏值並不算特別高,甚至有種陰柔氣息不受男性認可。才華不能說沒有,但也沒有特別出眾的演藝成績,因此總有人揶揄質疑。對此鹿飯們一向極力捍衛,而且深知一面倒的捍衛會被視為「腦殘粉」,於是還製作各種教戰守則來指導鹿飯們如何有理性、謙虛低調卻有效地捍衛偶像的形象。

當女友事件爆出之後,許多粉絲傷心、痛苦,難以接受,許多人憤而在網路平台拋售過去購買蒐集的周邊商品。這種情緒化的反應可以理解,但是同時也有不少粉絲在「粉轉黑」之後,開始抨擊鹿晗的才華不足,且語氣酸味十足。這似乎顯示了,其實許多粉絲心裡清楚鹿晗的演藝才華有多高,但癩痢頭的兒子總是自己的好。過去可以無條件的包容,甚至為他保駕護航,可現在,出於失落、激憤之心,用尖刻的言語攻擊偶像的弱點,也不需客氣了。


聯想到寡母對獨子的掌控欲

該說鹿晗是粉絲的一部分,還是粉絲是鹿晗的一部分呢?兩者密不可分,或許只能是雞生蛋、蛋生雞,難以論斷誰為因、誰為果。但是很顯然地,不少鹿飯認為自己對於鹿晗的演藝事業有著重大的影響,以至於不能接受鹿晗以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交代自己的感情對象。

鹿晗與粉絲的關係,似乎不是那種男友與女友的虛擬角色扮演。鹿飯之所以覺得自己的影響力很大,是因為她們屬於組織,也就是鹿晗這些年來面對的其實是粉絲組織。與其說「鹿飯組織」是以女友的姿態在粉鹿晗,倒不如說是以母親(母性)的姿態在支持、扶持他。在鹿飯組織的心目中,鹿晗是一個需要被扶持的帶有脆弱性的偶像。那種近乎暴力般非自然的刷流量與衝銷量行為,反映的是母性對鹿晗事業的強勢介入。

鹿晗想必很感激粉絲如此強大的支持,但我們同時也不難想像,他不可能希望這樣的現象長久持續下去。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種特殊的母子情結(其實也不能說是中國獨有),母親為了扶持兒子成長,很容易逾越個體的界線。本該屬於兒子自己的生活能力,母親搶著幫他完成。本該屬於兒子的成長課題,母親出手幫助他跳級前進。本該屬於成年人的自主與自由,母親則不樂見兒子擁有,因為一旦兒子展現自主與自由,做出自己的選擇(自己選擇了情感對象),這樣的母親會強烈感受到被背叛、失去掌控,彷彿自己的存在也跟著失去了意義。

當母子之間的心理黏連變得如此之強,可以想像,當兒子的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除了兒子這個身分之外,其他的人生角色的扮演都發生了困難。

有個強勢的母親,兒子容易變成「媽寶」。所幸鹿晗並不是媽寶。演藝事業走到如今的地位,流量登頂,追求特立獨行的自我才是他該具備的人設。被粉絲組織溫柔綁架了這些年,也該遇到瓶頸了。(話說回來,那些花錢刷流量、刷銷量的粉絲,難道不會疲乏?)他公開女友的行為,被許多鹿飯視為背叛,但是有無可能,唯有透過這樣的背叛,才能消解過去與粉絲之間過於黏連的關係。就好像兒子在成年之後(其實換作女兒也一樣),勢必要開展獨立的人格,才能健全地繼續去走往後的人生。

有評論認為鹿晗該把劉德華隱愛多年的做法當成榜樣來學習。這事見仁見智。只不過,當今的娛樂經濟與過去已有很大的區別。過去,偶像往往是在有新作品推出的時候,才需要走到鎂光燈前進行密集的宣傳,而如今,偶像幾乎是24小時活在粉絲的視線中,隱愛的難度大大提高。再者,拜中國崛起之賜,粉絲經濟的規模比過去大了好幾個量級,頂流明星所承載的光環和壓力也不可同日而語。某種程度上,他們就像一鍋熱湯煮沸時被推升到最頂端的泡沫,亮麗的裡層是輕盈,但也是空虛,因而注定了必須不穩定,無論熱度過高或熱度消退,都可能導致泡沫在眾人眼前瞬間破滅消逝。

還有評論認為鹿飯是精神空虛的一群人。我倒覺得精神空虛是現代人共有的問題,只不過每個人因應的方式不同。某一部分熱切投入於粉絲組織行為的鹿飯們,或許在集體主義的氛圍之下,找到了一個能給自己極大操控感和存在感的角色(這也是一種自我人設)。生活在一個人口極其龐大的社會中,一個人要不感到自己的平凡和渺小還真不容易。每個人都可能正透過某種方式在克服這種平凡渺小感,而作為粉絲只是眾多方式的其中一種而已。

四年過去了,從網路新聞得知,鹿晗與當時他公諸於世的感情對象,在不時傳出分手流言的娛樂圈中依然相守著,坦然面對世界的質疑與祝福。某種程度上我滿佩服他的。所謂「求仁得仁」,人為了忠於自己,很可能要付出不小代價,而它帶來的酬賞卻也是無比豐厚的,就看自己怎麼選擇了。



2/17/2021

如何讓運氣為我所用:讀《人生賽局》

趁著春節假期讀完了《人生賽局》這本有點特別的著作,對於迎接新的一年好像有了一些啟發。此書的副標題是「我如何學習專注、掌握先機、贏得勝利」。




若把人生比喻為一場場的賽局——有輸贏、有代價的比賽,相信每個人都能聯想到生活中一些鍛練技藝、爭取勝出的經驗,小時候玩象棋圍棋、比賽跆拳道,求學時期參加考試,工作時爭取進入理想企業、加薪升遷⋯⋯可以說人生中要爭取的大大小小勝利不計其數。那麼,我們是否想過自己都是用什麼樣的「策略」在求勝?或者,你我真的手裡有策略可言嗎?那有沒有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提升人生的決策能力,提高「勝率」呢?

成敗的背後,其實有一些元素恆常在作用,例如「能力」和「運氣」,都是左右成敗的條件。本書作者瑪莉亞-柯妮可娃是年輕的心理學博士,2015年對她來說就屬於運氣不好的一年:那一年她的母親因為公司裁員而失去做了20年的工作;她的外婆在家中跌倒,兩天後過世;她的丈夫失業,必須靠她寫作的收入支撐家計;她自己被診斷出自體免疫症狀,瘋狂過敏。相信多數人若遭遇像這樣接連的打擊,也都會覺得是厄運纏身吧!在這種情況下,該用什麼決策求勝呢?


檢視決策歷程

瑪莉亞-柯妮可娃受過學術訓練,遭遇人生打擊之際,她自然想到從閱讀中找尋「解題」線索。她原本的研究興趣就是「人類的自我控制能力、風險與不確定下的決策力,以及個體差異如何影響決策等過程」。她讀到賽局理論之父馮諾曼(John von Neumann)的《賽局理論與經濟行為》,得知賽局理論是由撲克所啟發。

撲克很特別。馮諾曼認為撲克是所有棋牌遊戲中唯一值得玩的,因為「撲克象徵著人生難以描述的技術與機會的平衡——有足夠的技術值得去玩、有足夠的機會讓挑戰有價值。⋯⋯他相信如果能從技術中區分出運氣,把技術的角色強化到最大,降低運氣的影響,就掌握了生命中一些最難抉擇的答案。」(第033頁)

換句話說,撲克遊戲既考驗技術也受運氣影響。技術是可以精進提升的,長期有效;運氣則是短期變動的,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簡單來說,把技術提高的話,可以減弱運氣對結果的影響。(如果是純粹靠運氣決勝負的遊戲,例如擲骰子,完全由機率決定結果,沒有可努力的空間,就不值得玩。)

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把決策簡單分成三部分:

1)辨識何為運氣、何為技術
2)正確看待運氣
3)有效提升技術


技術就是能力,提升技術能力是參與任何性質賽局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所以接下來的討論將只針對前兩點展開。

瑪莉亞-柯妮可娃想要從撲克中看懂人生賽局,於是決定從頭學習德州撲克,並且是以獲取世界冠軍為目標的嚴肅認真的學習。她想要藉由德州撲克「更理解技術與運氣之間的界線,學習我能控制什麼,不能控制什麼」(第016頁)。

為了提高成功的機率,她特別邀請艾瑞克-賽戴爾(Erik Seidel),一位撲克界的傳奇人物擔任她的教練。其實這位教練並沒有在開課指導別人,而是被她說服而答應當她的教練。我覺得這一點有些啟發性:如果我們很想在某個領域學習並獲得最大成果,必須積極尋找領域內的頂尖高手來指導我們,因為珍貴的知識經驗並不會自己送上門來。


哪一部分是運氣?哪一部分是技術?

本書譯者魯宓在譯序中的這段話,大致點出了撲克賽局的本質:

「德州撲克中,當發牌員洗好了牌,所有人的強弱已定,無法更改,最菜的新手也可能拿到最強的牌,這就是命運。但發牌後,最強的牌不一定贏,最弱的牌也可能靠技術取勝,詐唬對手棄牌,扭轉命運,這就是純粹的自由意志。」(第007頁)

撲克牌技(對規則的嫻熟)就是技術能力,也是求勝的根本,但光靠牌技無法保證勝利。因為每一次發牌,牌的好壞讓每個玩家處於不同的優劣勢地位。這就是運氣。

有意思的是,雖然運氣是機率的結果,人腦卻不太能理解機率。舉例來說,「連續幾次都拿到壞牌」是機率可能的結果之一,但是我們往往無法平心靜氣接受這類情況,容易因為連連壞牌而感到煩悶、氣餒或憤怒。這時,運氣反過來掌控了我們。

「我們人類總是覺得自己掌握穩固的控制,其實我們是被運氣的規則所操弄。」(第026頁)

「許多研究發現,人們無法理解數字規則,做決定時是根據『內心感覺』『直覺』或『覺得是對的』,而不是根據已知的訊息。」(第027頁)

「當運氣站在我們這一邊時,我們不會注意它,它是隱形的;當運氣與我們作對時,我們就對其力量感到畏懼,開始思考其成因與原理。」(第031頁)

明明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是基於機率的結果,我們的大腦卻會加以感覺和解釋,而衍生後續的行為。例如去彩券行買彩券,賣出頭彩獎項的彩券行,往往被視為「很旺」,於是人們紛紛去那家彩券行買下一期的彩券。(解釋:這一期開出頭彩的彩券行,不代表下一期「更容易」開出頭彩。)

作者分析指出,拿到好牌或壞牌的機率,其實是不可控制的。牌桌上的運氣既然不可控制,就不要試圖去控制這個部分,也不要被它影響,而是要在好壞牌已經發生的前提下,去控制可以控制的部分。

可以控制的是什麼?例如精進自己的牌技、鍛鍊察言觀色、與對手博弈的能力等。拿到好牌有拿到好牌的打法,拿到壞牌有拿到壞牌的打法,牌桌上奇妙的就是,拿到好牌的人不見得會贏牌,拿到壞牌的人不見得會輸牌。


不能控制,就隨它去

不過,有時候人們就是會試圖影響運氣,例如穿紅色衣物來提高好運。作者認為這些是非理性的行為,也是沒有必要的。這一點,我得說華人社會的許多讀者會不以為然,畢竟,穿個紅內褲來提高尾牙抽到大獎的機會,也沒有什麼損失,而萬一真的有效呢?人心似乎就是需要那種「對運氣的掌控感」。身上帶著吉祥物、幸運符,冀求吸引好運來到自己身邊。而若是碰上了不如意的事,就求神拜佛(或執行別的儀式),尋求「改運」或「開運」。

關鍵就在於,會覺得「改運行為說不定有效」,其隱含的認知就是認為運氣可以操控,而這樣的認知本身就是對機率的不正確理解。

運勢好就意氣風發,運勢不佳就垂頭喪氣,這種寵辱皆驚的情況絕大多數人都經歷過。誤認為運氣可以掌控,確實對我們的思考、情緒和行為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一旦我們對運氣懷抱著期待、畏懼或憤怒的情緒,將影響我們後續的思考和行為,使我們「跑偏」,不知不覺我們就會去做點什麼來試著操控運氣,而不是把焦點放在技術能力等,可以控制的層面上。

本書中反覆辯證這個道理,而且也指出,即便許多德州撲克的頂尖玩家也不例外——他們早已身經百戰,卻還是會懷抱小迷信,身上揣著這個或那個「帶來好運的小物」,無法克制操控運氣的企圖。

「你無法控制將發生的事,所以去猜測是無用的。運氣就只是運氣:沒有好壞,也不針對個人。如果我們不賦予它意義,它就只是噪音。我們最多能做的是學習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決策過程、我們的反應。」(第319頁)

「承認未知、接受缺乏控制,而不求助於旁門左道,嘗試使用理性的工具來努力分析未知:這是我們最有力量的步驟。」(第321-322頁)

以上兩段話值得再三玩味。正確理解運氣(機率),並且真的做到以平常心看待運氣,寵辱不驚,是賽局高手永恆的修煉。

「如果你要成為高手,你必須認知自己沒有『應得的』—不管是好牌、好報應、好的健康、金錢、愛情等等之類的。機率是沒有記憶的:每一個未來的結果都是完全獨立於過去。」(第119頁)


為什麼不該在乎輸贏結果?

當我們能夠做到正確看待運氣,就會了解一次兩次的輸贏結果並不重要,甚至必須刻意提醒自己別去在意。因爲一次兩次的輸贏其實也包含運氣的成分,在意輸贏就表示你還是被運氣所困擾,而妨礙你專注在技術的精進上。

艾瑞克這樣提醒:「專注在過程上,而不是運氣上。我有沒有打得正確?其餘一切都是我們腦袋在鬼扯。那樣想無法讓你進步。你知道撲克的這種隨機性,但去想它完全沒有幫助。」(第141頁)

「我不在乎牌局的結果。我不在乎你贏或輸。當你告訴我牌局時,不要說出最後的結果。我要你自己努力忘記結果。」(第144頁)

這讓我想到中文裡面有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行好事」不是指做善事,而是把事做好做對的過程,「前程」則是結果。我們的注意力應該放在過程上,而非一心在意結果的好壞。因為過程若都做好了、積累了,想要的結果遲早會產生。


虛張聲勢的心理戰

閱讀本書,雖然沒有弄懂撲克的玩法,卻得知「詐唬」(bluff)這種虛張聲勢的手段。詐唬有點像吹牛,也許你手中的牌並不特別好,但是可以透過下大注、跟注等方式,讓對手誤以為你的牌很好,促使對手自動棄牌認輸。詐唬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的博弈,而這種博弈顯然是需要練習的。自己要有詐唬的能力,收放自如,也要能判斷對手的行為是不是詐唬,以及做出適切的反應。

我們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虛張聲勢」的情境,例如供應商跟你說要漲價,非漲不可,你該怎麼反應?又如你跟客戶說要漲價,客戶斷然拒絕,你又該怎麼談下去?餐廳服務員遇到客人不滿意,要求找經理出來,又該怎麼反應?雖然不同情境須個別考量,但共通的原則是,不要在受到壓力的情況下匆促做出反應,不要出於情緒的波動而做決定。設法冷靜下來,並盡可能收集完整資訊,包括客觀的數據,以及對方的狀態(動機、情緒、需求等),判斷過後再予以回應。

書中另外有幾個例子,不知該歸類為心理戰還是性騷擾。作者提到有幾次在玩牌時,同桌上的男性玩家對她有刻意貶低或性騷擾的言語,甚至屢屢欺身靠近她,使她感到侷促不安,情緒受影響而無法發揮正常牌技水準。類似這樣的老手刁難新手、男性調戲女性(不排除也會有反過來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並不罕見。年輕女性吃虧的一點在於從小常被教育要乖巧體貼溫柔順從,很少有面對這類挑釁加以適當反擊的準備,初次遭遇時往往容易情緒崩潰。

最後一個讓我影響深刻的洞察是,當我們已經在賽局中,不可有消極的心態,不能以為不出牌、不下注,就不會輸、不會損失。保守被動的決策終究會導致慢慢失去籌碼,最後失敗。

「被動有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你會覺得自己不會惹上大麻煩。但事實上,每一個被動的決定都慢慢導致失去籌碼。」(第110頁)

「不安全感與膽小,導致了永遠無法贏的半吊子做法。」(第121頁)


瑪莉亞-柯妮可娃年輕、聰明、理性,在字裡行間能感受到她旺盛的學習意願和不服輸的意志力,同時也看到她身為女性勇闖以男性為主體的撲克牌世界,受到許多異樣的眼光。常常,她謙讓柔軟的那一面,反而是競爭時的阻力,妨礙她邁向頂尖高手之路的貼身心魔,看著覺得心疼,也感到警惕——或許身為女性的我們都有這一面——在有能力也有機會成功晉級的時刻卻心生退怯;嚐得佳績時卻覺得自己不值得、不配;受到對手的恐嚇或嘲弄,不知所措⋯⋯

然而,多數的險阻都是可以克服的,相比於運氣它們才是可控的。作者已經證明,用行動證明,故事可以有另外一種寫法,人生的賽局若你願意控制好可控的那些層面,它就會更多一點朝向對你有利的方向發展。


1/10/2021

清除內心的「疚感」:從《新.斷捨離》談起

2013年我讀了《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以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對於生活空間有了新的認識,也陸續清理掉不少個人的物品,找回更多空間和心靈的餘裕。然而,必須誠實的說,一直沒有達到最理想的境界。一方面,並沒有「非清理到極致不可」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我發現也的確有些物品是很難斷捨離的。

相信如果有讀過這兩位作者的書,就能理解她們不是在倡導單純的整理和收納,也不是呼籲直接丟棄物品、清空房間。在實際投入斷捨離的作業之後,每個人或早或遲都會遇到心魔般丟不掉的物品




讀這本《新.斷捨離》(2020年出版),其實是為了再次檢視自己的內心:在清理雜物之後是否也得以釋放心內的種種執著,獲得清爽和輕盈。作者說:「斷捨離並非單純的物品清理術,而是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誠然,就好像良好的新陳代謝使身體機能得以正常運作一樣,停滯並不是人生的良好狀態,至少不該長期如此。對許多人來說,清爽的空間和有序的收納,都能幫助心靈維持平衡穩定。

先說明,本文的主旨不是介紹新書內容,而是基於我個人斷捨離的經驗提供一些心得,並且探討斷捨離背後的心理因素。一件物品是不是我們需要的、算不算多餘的廢物,或許還有旁人可以參與討論的空間,但是對物品的執著,每個人不盡相同,也因此作者提醒,不要對別人下指導棋,試圖教別人怎麼清理。即便自己斷捨離成果斐然,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認定別人也得斷捨離才行。因此,本文的討論也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不代表我認為別人也「應該」如此想、如此做。

作為討論的基礎,還是要複習一下「斷捨離」的要義: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捨不得丟的,並非都是「寶物」

大多數人都喜歡清爽的空間吧!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出門旅行時,對住宿的飯店房間充滿期待。飯店房間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多餘雜物的理想空間。然而,為什麼回到自己家,我們對雜物的容忍度就那麼的高?

在消費至上的時代,許多人家裡都不知不覺間累積了過多的物品,然而傳統的惜物、環保觀念深植心中,使我們沒辦法輕易丟掉東西,畢竟家裡的物品(即便是一個塑膠袋、紙袋)絕大多數都「還能用」(儘管已經「不需要」)。

雖然物品「還能用」(例如沒損壞的舊手機、舊包包),但留在家裡一直未加以利用,別人也不可能用得到,那麼其實就等於是堆積在家裡的「未來的垃圾」——抱歉,講白一點就是這樣,這類物品的最後結局很可能就是進入垃圾場或回收場,中間不會再被人使用。(弔詭的是,如果我們及早清理和處置它們,反而更有可能使它們重獲利用。)

看起來,清理的困難點可能不在於物品是否「還能用」,而是丟東西會令我們有罪惡感。為了逃避這種罪惡感,我們寧可任物品堆積,不去進行清理。

其實,如果這種所謂的罪惡感能幫助我們在購物時提高覺察,使我們減少購入「不需要」的東西,那倒是好事。因為,只要減少進到家裡的物品,自然後面就能減少斷捨離的糾結。問題是,常常在購物時我們都覺得那些東西「好需要」哦,畢竟喜歡新鮮事物同樣是人類的心理需求。


囤積最深的,其實是情感

我個人的斷捨離作業,算是漸進式的,也像是剝洋蔥,一次次更接近核心。過去幾年,我已經陸續處理掉一些算是多餘、不要緊的物品,例如已經不合身的衣物(只要試著穿穿看就立刻知道該不該留)、三年以上都不曾使用的包包(誠實告訴自己,這些以後也不會想再用),以及一些已經讀過覺得還會再讀但其實再也沒翻過的書。

這裡分享我去年克服的幾個小難關。

一個難關是歷年來親友送的小禮物,例如小錢包、創意文具,這類東西收納在各個角落,有一些其實已經忘記是誰送的(抱歉~),而且大多數都沒有真的使用過。如果直接丟掉,會覺得浪費,也會覺得自己很無情,辜負了贈禮人的心意,因此產生罪惡感。

破解法:我會想像,如果立場對換,我的朋友因為我送的某個小禮物而心生糾結,無法斷捨離,我是否會覺得對方很念舊情(會),而且覺得對方應該永遠留存那個小禮物(不會)?我認為,是否念舊,與是否保留我當年贈送的小文具,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況且,如果那位朋友跟我如今已經情淡緣薄,不相往來,我甚至會覺得對方早就可以丟掉那些東西。

在物資短缺的年代,一項贈禮握在手中一輩子,顯得意義非凡,但現在已經不是那樣的時空。當然我不是主張丟掉一切贈禮,而是審視過後,只留下那些最有紀念意義的就好。要斷捨離的物品,如果沒用過也還很新,可以考慮交給二手物回收機構去利用,銷售的所得捐作公益。

有一類贈禮是朋友親手做的,例如親手縫製的小玩偶或束口袋,以及數量可能很龐大的手寫卡片。像這類物品,很有獨特性,而且是當年對方精心製作或書寫,理應珍惜保留?

破解法:經過多次的內心爭戰,我決定最後只保留「讓人懷有正面情感」的手作禮物和手寫卡片。試問,如果某些物品每次看到都只會勾起傷感或疚恨的心情,留著它們到底有什麼意義,難道要無限期懲罰自己還是臥薪嘗膽?

從小到大累積的人生各時期照片,也是斷捨離的重點難關。我自己的照片斷捨離,也是在去年才開啟的。照片難整理一是因為數量多,二是因為牽涉的回憶和情感成分多,三是具有獨特性,只要想到「一旦丟了就再也回不來」就幾乎下不了手。

破解法:我不會告訴自己要「丟照片」,而是以「來挑選值得陪我走到人生盡頭的照片」為準則。相信大多數人都同意,相冊裡的照片並不是每張都拍得很有紀念價值,有許多是同個場景的重複拍攝,或取景不佳,或光線不好,或缺乏重點,或甚至讓人難堪難受。既然已經大費周章把灰撲撲塵封的相冊全都翻出來了,索性只挑出最值得留存的就好。

我也不再使用相冊來存放照片,而是把照片依不同人生階段、不同朋友群分類,再用透明夾鏈袋收存。這樣既可節省空間,未來想要瀏覽時也輕鬆不費力(附帶一提,我發現相冊的材質年深日久之後容易變質或劣化,這是我不想再用相冊的一個原因)。最後一點,我相信大多數人並不常翻看舊照片吧?坦白說,再要細細翻看這些照片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而我個人希望,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留在人間的影像就是我精選過的那些,那些就是我想要記住以及讓後人記住的影像


無形的「疚感」牽絆著我們

囤積的物品,不但占據了寶貴的生活空間,也使我們的內心隱隱承載著負荷,那是一種模糊說不清的「疚感」,簡單的說,是對事物的愧疚和罪惡感,對人的歉疚和疚恨

我們以環保之名囤積。若要丟棄還能用(卻從來不用)的物品,會使我們心生罪惡感。我們無法接受自己是浪費、不惜物的人。然而,留存著那些還能用(卻從來不用)的物品,其實只是在保管「未來的垃圾」(前面已經展開過)。

我們以回憶或紀念之名囤積。若要清理朋友贈與的物品,會使我們心生愧疚和罪惡感。我們無法接受自己是冷漠不惜情、背叛情感的人。然而,誠實面對,有多少這些物品背後的友誼或愛情關係早已煙消雲散,不復存在?有些人想保留「被愛過的證據」,好像無可厚非,但也往往會因此跟著這些證據活在過去。

我們以成就之名囤積。若要捨棄人生各階段取得的獎項證明,不但顯得可惜,也好似抹除及否定了自己。但是,我們是否想過,自我價值真的必須依憑這些外在之物來支撐嗎?如果是,那要多少才夠?(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供讀者自行辯證。)


情感整理好了,物品也就準備前往下一段旅程

曾有幾年的時間,我常常收到不同朋友送的酒。帶回家後我通常都先放著(延遲滿足的習慣),放著放著,往往就過了最佳賞味期(例如啤酒適合夏天喝),或是根本放到過期。等我想到要認真「處理」這些酒的時候,也只能把它們丟棄。是不是很可惜?這就是「停滯」的弊端之一。朋友贈送的禮物,以及對方的心意,都是在當下及早打開享用最適合。把禮物拿來使用(或是若自己真的不愛那件禮物,送人也可以),就等於是收下對方的心意,完成了送與收的全過程,這大大好過於保留它卻不利用它。因為,保留物品而始終不用,就是囤積

捨棄一件物品,讓它離開我們,其內在意涵就是「我從此不再被這物品所框限了」。而我們要做的是,把附著在那件物品上的情感收回自己心中進行梳理,然後「解除綁定」。這樣,捨棄就不再是那麼艱難的事。

斷捨離之前,囤積的物品上面附著了無形的「疚感」,疚感伸出觸手攀附在我們的心念上,使生命變得難以動彈、始終隱隱不安,甚至沉重。

進行斷捨離的過程中,清理的主要不是「物品」(若單純丟棄物品,不會有懸念),而是要清理那些疚感的觸手:梳理對環保、惜物的誤解,對舊人故人的執念,對自我價值的不確定等。

斷捨離之後,物品變少了,空間變多了,餘裕增加了,而疚感的束縛也解除了大半,心靈便擁有了更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