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2012

短短的,更精采:出版家週刊的短篇小說推薦書單

日前出版家週刊(Publishers Weekly)邀請工作人員(例如審稿編輯)推薦短篇小說:The Best Short Stories: PW Staff Picks,結果洋洋灑灑列出了一串書單。這些我都沒看過耶。看起來,這些推薦者各有自己的品味,會在知名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自己最有感覺、最激賞的一部。

(順序無特別意義)


《The Depressed Person》 by David Foster Wallace 華萊士

《Honeysuckle Cottage》 by P.G. Wodehouse 伍德豪斯

《The Great Divorce》 by Kelly Link 凱利·林克

《The Judgement》(審判)by Franz Kafka 卡夫卡

《Where I’m Calling From》(我打電話來的地方)by Raymond Carver 瑞蒙卡佛

《Murderers》 by Leonard Michaels 李奧納德邁可爾斯

《Doctor Jack-o’-Lantern》 by Richard Yates 理查葉慈

《Bullet in the Brain》(腦中子彈)by Tobias Wolff 陶比亞斯沃爾夫

《The Necklace》(項鍊)by Guy de Maupassant 莫泊桑

《An Unfinished Story》(未完成的故事)by O. Henry 歐亨利

《The Screamers》 by LeRoi Jones 勒魯瓦瓊斯

《The Last Question》(最後的問題)by Isaac Asimov 艾西莫夫

《I Stand Here Ironing》(我站在這裡燙衣服)by Tillie Olsen 蒂莉歐森

《What Becomes》 by A.L. Kennedy 艾莉森·路易斯·肯尼迪

《The Dead》(死者)by James Joyce 喬伊斯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by Ernest Hemingway 海明威

當人們說你不能飛:讀《老鷹法則》

有沒有人曾經說過你「很糟」?
有沒有人認為你「差不多就是這樣」?
有沒有人曾經好心地建議你放棄白日夢,去做點更「務實」的事情?

這類「善心人士」,古今中外還滿多的。下次當你遇到他們,可以不用大驚小怪。

有一個人小提琴拉得不好,而且還只拉自己創作的曲子。他的老師說他「希望渺茫」。他的名字是貝多芬。

有一個人違背了父親的期望,放棄了醫生的職業。父親責備他:「除了打獵、抓狗、抓老鼠之外,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老師也覺得他是個平庸的小孩。他的名字是達爾文。

有一個人到了七歲還不會認字,被老師批評「心智發展遲緩,不合群,而且總是沉湎於自己可笑的夢想中」。他向瑞士的科技學院申請入學時,被拒絕了。他的名字是愛因斯坦。

有一個人在藝術學院的招生中落榜了三次,他的父親認為他是個白痴,學校也評定他是最糟糕的學生。他的名字是羅丹。

有一個人寫了一本有關海鷗的小說,被18家出版社回絕了,幾經波折才出版。他是《天地一沙鷗》的作者理查巴哈。

看到這些案例,不禁令人懷疑,世界上是否有人從來沒接受過親朋好友以及師長的打擊?可能沒有。
聽到傷害、攻擊或諷刺的話語,真的會讓人很難受,但是那會阻止你向前走的方向嗎?可能會!



這就是為什麼,三不五時需要來翻閱一下像《老鷹法則》這樣的書。本書作者哈格邁爾(Ardeschyr Hagmaier)是一位生涯教練,主要專長是教人如何改變行為。在這本充滿幽默機趣的勵志書中,他用老鷹和鴨子來作為人生態度的對比:留在地面接受餵養的鴨子,總是墨守成規,而展翅高飛自力覓食的老鷹,活在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中。書中列舉52項老鷹法則,說明老鷹的人生態度有哪些關鍵,例如:

*老鷹不想改變世界,而是會改變自己。
→對於自己討厭的事物,要不就是改變自己的看法,要不就是改變自己的處境。

*老鷹熱愛他們所做的事情,而鴨子卻必須去喜歡他們所做的事情。
→熱情會賦予你力量去完成更遠大的目標,並且鼓勵他人。往往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會令我們感到振奮的瑣事,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

*面對外來的攻擊,老鷹總是保持輕鬆與平和的態度,然而也會在這種時刻訓練自己的反應。
→當鴨子覺得自己被欺負了,會隨著對方的說詞予以反駁,他們會攻擊對手,並且對於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感到莫名其妙。

*老鷹行動時會滿懷熱情,但不會一直處在亢奮狀態。
→成功的人可以在幾秒內轉換成老鷹狀態,將情緒帶到良好的狀態中。

*老鷹有自己的習慣,但偶爾會跳出習慣的框架。
→老鷹會願意離開他們的安樂鄉,即使有撞破腦袋的危險,也會飛得比別人更高更遠。

*老鷹就算無法摘下星星,還是會伸手去摘。
→長期下來,耐力是不可或缺的。老鷹有能力讓自己具備動力,並且活在持續實現自我遠景的理想中。

可能由於作者是德國人,所以在書中也摘錄了不少歐洲歷史人物或作家的智慧箴言,其中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歌德說的:「每個人都想當個成功的人,但是沒有人想經歷成功之前的過程。」就好像現在許多人想當有錢人,但是刷卡買個名牌包或去喝個貴婦下午茶,並不足以讓我們成為有錢人。想要成為有錢人,需要做的是別的事,而且可能很不fancy。

如果不能堅持做好成功之前必須做的事情,要想當個成功的人,也只是虛幻的想法罷了。老鷹法則提醒我們,下定決心跳脫安逸鴨子的心態,而且持之以恆,我們才有可能像老鷹一樣展翅高飛。

所以,當人們說我們不能飛,怎麼辦?我們無法馬上飛給他們看(因為肌肉太弱),只好勤於鍛鍊,相信總有一天飛得起來~~

老去的尊嚴:讀《看護愛妻的鬥病日記》

已經有許多年了,新聞報導和學者專家一再提及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人口趨勢。但由於未來離我們還很遠(至少現在感覺不到),而高齡少子的景象不在我們任何人過去的經驗之內,所以無論是個人或整體社會,對這個趨勢的理解和想像都還是相當空泛的。

例如,當高齡者的比例增加,有沒有可能,未來在公車或捷運車廂裡,大多數的年輕人和中年人都必須站著,才能讓所有的老人以及婦孺都有位子坐?又例如,未來老人家因為沒有子嗣或只有一個孩子,在需要醫療照護的階段,只能跟老伴互相扶持,而萬一老伴已經不在,勢必要尋求醫療照護機構的協助。那樣的醫療照護機構,目前非常稀少且多數品質堪慮。

偶然間讀到《看護愛妻的鬥病日記:一名癌症專家失去與重生的紀錄》這本書,開始讓我思索到種種相關的問題。


作者恒添忠生本身就是一位癌症醫師,退休前擔任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總長。雖然他長年投入癌症診療和研究的工作,見過無數病人因癌症而承受痛苦、失去生命,但是當他的妻子昭子罹患癌症,當他自己成為癌症病患的家屬,他才真切體驗到這是怎麼一回事。

在本書中,恒添忠生醫師回顧一生大事,歷敘自己立志成為醫師的過程、與妻子相識的過程、美滿的婚姻生活與忙碌的專業工作。有了這些背景,再敘述後來妻子罹患癌症、兩人共同抗癌的過程。而另一重點則是,妻子病逝之後,作者如何走過悲慟,並漸漸恢復積極的生活。寫下這段過程,必須重新面對悲傷往事,承認自己的軟弱,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但是作者藉由分享自己的經驗,反思癌症醫療、老人獨居等等議題,他希望社會大眾能從他的經驗中獲益。

讀這本書,對我們會有什麼啟發呢?

首先,對於沒有醫學專業知識背景的人來說(包括我在內),可以從這本書中看到恒添忠生如何推敲妻子的癌症病情。這對夫妻是會定期做健康檢查,如果一發現有癌症的陽性反應,就會積極地面對。由於作者本身是醫師,他可以在與主治醫師討論之後,當機立斷地為妻子決定做哪些治療,而他的妻子也全然地信任他的判斷。如果換成是一般人,必然會有許多的惶惑與無助。作者面對癌症的態度,或許可以當作我們的參考點。

不過,癌症的發展畢竟不是人可以完全控制的,後來昭子在定期追蹤時還是發現癌症復發,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作者都會有回天乏術的無力感,我們一般人又怎麼免得了呢?昭子幸運的地方是,丈夫本身是醫療人員,對她的照顧十分周到,而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得以從中看到醫療的極限。有些事,醫學可以幫得上忙,有些事,只能聽老天怎麼說。

由於作者和妻子沒有生小孩,當妻子罹患重大疾病,主要的照顧者就是作者。而當妻子後來離開人世,作者更必須獨自面對,在喪妻之慟的打擊下,走過了一段暗無天日的生活。一開始他幾乎無法振作起來,曾經靠著酗酒來麻痺自己,而且只要一看到妻子生前用過的物品、去過的店家,就會淚流不止。

經過三個月左右,時間終於平撫了部分的傷痛,他也開始動念要好好活下去,因為他認為這會是妻子對他的期望。他積極整頓自己的獨居生活,學會打理三餐、維護居家環境,也每天鍛練身體,甚至每年繼續前往過去與妻子一同度假的地點重遊。在這個過程中他體會到,老年人的獨居生活存在著許多的挑戰和風險。獨居老人在生活上需要種種的協助,而且有可能哪天突然在家裡跌倒或心臟病突發而孤獨死。他決定面對這種無可避免的處境,但也提出一些實質的建議,期望未來相關產業能夠更進一步提供適合獨居老人的服務。

恒添忠生醫師令人佩服,不只在於他對妻子深切的情感(從他們兩人認識沒多久,作者就認定昭子是他這輩子想要結婚的對象。因女方大他十二歲且結過婚,男方家人激烈反對,作者就以私奔的行動表達自己的決心),也在於他將喪妻的痛楚轉化為助人的力量,寫成這本書就是具體的行動。

閱讀這本書,讓我能夠更具體地感受到高齡少子化社會的景象。相信這會是未來整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的社會已經有完善的機構可以迎接新生兒,有幼教、國民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完善豐富的資源來幫助人民成長、獲得在社會生活的能力,但是當平均壽命往80、90歲延伸之際,我們可能還沒準備好,如何讓人民在人生的最後四分之一階段,也可以活得充實、走得有尊嚴。

無聊的時候不一定適合講電話:來聊一下接線人生5

有時候覺得,人類的意識彈性還真的滿大的。

我的意思是,人類的意識有能力承受極大的工作量、極大的壓力,例如有人歷經過集中營的恐怖折磨,卻還能夠存活下來而且保持基本的心靈健康。反之,當意識承受的工作量幾近於零的時候,心靈似乎也會承受著某種壓力。例如,感到無聊的時候。

比起肉體或精神上所承受的種種壓力,無聊似乎是最無害的一種。然而,這並不代表無聊的狀態是很輕鬆的。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無聊的經驗,無聊的時候並不好受。

已經有不少次,接到小朋友的電話,詢問之下,對方來電的動機沒有別的,正是「無聊」。

其實,比起無聊,我倒寧願小朋友是打電話來訴苦、抱怨功課做不完,或是好朋友跟他吵架、斷交,並且聯合其他同學排擠他,等等等等。因為無論如何,只要有具體的煩惱,接下來的對話會比較具體且聚焦:可以先充分同理小朋友的感受之後,了解小朋友對該煩惱的態度和過去的做法,再和小朋友一起討論解決之道。

至於無聊,其實很難有什麼解決辦法的。

好,你同理他無聊的感受:

~所以你覺得沒事可以做,或不知道要做什麼。

然後,你試圖提醒他可以做哪些事。

~你平常放學之後或是放假的時候,會做些什麼?
~你會跟兄弟姊妹玩嗎?你會跟同學一起玩嗎?
~你會做功課或是看電視嗎?

有時候,話題會因此轉入小朋友喜歡的休閒活動,例如曾有個四年級的小朋友提到她會做菜。這很特別。於是我就追問下去,了解細節,詢問小朋友會做什麼菜?跟誰學?做給誰吃?等等,然後在過程中適度給予肯定和讚美。一般人若講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往往會津津樂道,不知不覺就開啟了一個話題。

不過,偶爾會遇到,有些小朋友真的覺得很無聊,而且不管值日生提議聊什麼話題,他或她都講不出什麼來。或許有小朋友是真的很不會跟人聊天;或許小朋友已經直接把腦子放空了,根本不想跟值日生一起討論任何具體的事情。這都沒問題,只不過,他們有時就算沒話講也不想掛掉電話,這可就讓值日生跟著陷入了無聊的深淵……

如果說孩童的心靈原本是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這張白紙其實需要適度、甚至應該說是豐富的刺激。若常常陷入無聊當中,實在是心智上的一種浪費。如果能有適度的刺激以及引導,兒童大可以投入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活動當中,無論是畫畫、說故事、閱讀、玩遊戲、探索大自然,智性和感性都能夠受到啟發。

形式簡單的活動就足以豐富人的心靈,只可惜,有滿多時候我們常忽略孩子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大人有太多事情要忙,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又剝奪了孩子自由接觸大自然與同儕相處的機會,於是常常導致他們在無所事事中打轉。心靈空白之餘,有些小朋友就會因為無事可做而把精力宣洩在比較沒意義、甚至有傷害性的活動當中,例如改以電視和電玩餵養心智,或是吵鬧、破壞等等。

如果確定沒有話題可聊、而小朋友也無意願投入對話,值日生就會禮貌地請小朋友「休息一下」,把通話的機會先讓給別的小朋友。等到有想講的話時,再打電話過來。

今天,推特了沒?:擴大社群影響力的小撇步

前陣子在朋友的推薦之下申請了推特(Twitter,一種微網誌)的帳號,據說這是很好的資訊來源。不過由於一直沒時間好好研究或請教前輩,以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上手,也不曾寫過任何推特發文(tweet)。不過令我驚訝的是,竟然陸續有幾個用戶follow我……真是受寵若驚啊。不過也不用大驚小怪,或許推特社會的規矩本來就是很不同的。

Buddy Media這家公司最近公布了一份研究報告,試圖找出寫推特最有效的策略。該報告名為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Tweeting: A Statistical Review,在2011年12月11日至2012年2月23日期間,選取全球各大品牌共320個推特帳號,分析其推特發文的回覆率(reply rate)與轉發率(retweet rate),並以使用者涉入度(user engagement)為指標,來衡量推特發文的效益。所謂的使用者涉入度,就是結合回覆率和再推率這兩個數據,因此能夠反映該則發文是否熱門。

由於這項研究的標的是各大品牌的推特帳號,因此所得到的結果,是打算給各大消費產業的行銷人員參考。不過除此之外,對於想要創立個人品牌的人,或是希望讓自己的推特更受歡迎的人,這份報告所提供的策略,或許也值得參考。以下分享該研究報告的結論,不過要注意的是,或許對台灣來說會有某種程度的文化差異。

重要發現

■如果要利用推特來傳播品牌訊息,週末的時間會比週間好。
內容說明及解讀→企業的行銷人員通常週末跟大家一樣在放假,因此不意外,週間的推特發文數量比週末多。然而研究發現,使用者涉入度在週末(週六和週日)比較高,而且週日又比週六稍高。然而企業的推特發文,卻是在週三、週四達到高峰。顯然,品牌行銷人員沒有把力氣精準地用在對的時間。

■這份研究針對幾個不同的產業,分別看推特發文的時間效果。

服飾與時尚:週六和週日的使用者涉入度比週間高出30%。然而,目前研究樣本中的這個產業的推特發文,高峰落在週四,而且只有12%是在週末發文。

娛樂(例如電影):使用者涉入度最高的時間是在週日以及週一,比平均高出23%。週四時反而是最低的。或許人們都是在週日和週一接受娛樂訊息,以便為未來一週的娛樂活動作計畫。

出版:使用者在週六的涉入度最高,比平均高出29%。有沒有可能,讀者習慣在週六進行一些知性的活動,因此在這一天比較會注意相關的推特發文呢?

運動:使用者涉入度在週日和週六最高,比週間高出52%。第三高的是週一。

■一天之中,推特發文的精華時間是上午8點到下午7點。
內容說明及解讀→週六週日也一樣是上午8點到下午7點。研究也指出,臉書的熱門時段跟推特正好相反。臉書在下午7點到隔天早上8點之間的使用者涉入度比白天多出17%。報告中認為,這兩種社群媒體的發文性質與串連結構並不相同(但並沒有提供太詳細的說明)。

報告中還提供9個寫推特的祕訣(Tweet Cheat Sheet),除了第一項之外,實際執行應不困難。

1.針對你的品牌或產業屬性,選擇最有利的日子發推特文。
→在使用者涉入度較高的時段可多發文章,以便進一步提高使用者涉入度。由於研究發現週末的使用者涉入度(回覆率和轉發率)通常最高,因此或許要運用特殊的機制,讓行銷人員即便人去度週末,還是能夠有推特發文給潛在消費者。(該報告ConversationBuddy™這類產品。)

2.推特和臉書的熱門時段不同,推特在白天(7 AM - 8 PM)比較熱門(可能跟其即時性有關),臉書則在晚上(8 PM - 7 AM)比較熱門。

3.每天的推特發文最多4則為宜。

4.每則推特發文的字數少於100字為宜。
→雖然推特每則最多可容納140的字元,但字數少於100字的效果其實比多於100字的好17%。尤其實務上,留點空間,別人更容易在轉發的時候插入一些他們的想法在發文的前面。

5.在推特發文時附上超連結,以提高轉發率。
→附有超連結的推特發文比沒有超連結的發文,獲得轉發的比率高出86%。附有超連結不但能提高點閱及轉發率,也能讓該連結所指向的網頁獲得流量。

6. 超連結若點選無效,也是枉然。要確保超連結是有效的。網址前要留有一格空白。

7.在推特發文時附上hashtag(主題標籤),但每則發文不要超過兩個hashtag。
→研究發現,只有24%的推特發文有附hashtag(#)。然而研究發現,有附hashtag的發文,使用者涉入度是沒有hashtag的兩倍。不過儘管如此,也不能濫用hashtag。報告建議每則推特發文的hashtag以一或兩個為宜。

8.善用圖片來提高使用者涉入度,附上含圖片的超連結。
→推特發圖的效果(回覆率與轉發率)是推特發文的兩倍。顯然人們還是對圖片興趣比較高,因此可能的話,可增加發表圖片連結的數量。

9.明確要求大家轉發你的推特發文。
→主動且明確地要求跟隨者轉發推特發文。有要求的比沒要求的,效果差12倍。


6/28/2012

創業的guts哪裡來?:讀《這小子,讓川普讚嘆!》

「我在9歲時,成立了我的第一家公司:資金是50美元,工具是一部家用電腦,地點是家裡的房間……」

「哇!」初初讀到這本書,真的忍不住令人讚嘆。這位名叫卡麥隆.強森(Cameron Johnson)的年輕創業家,居然是在9歲時就「創業」了。9歲相當於小學三年級,以我自己來說,小三根本就是什麼都還搞不清楚的年齡,怎麼也無法把「9歲」和「創業」這兩件事情連在一起。

卡麥隆創立的第一家公司,有個正式的名稱:「歡笑與淚水印刷公司」,他利用爸媽送他的電腦和印表機,自己設計出多種卡片與信紙樣式,然後向認識與不認識的人推銷販售。這不是辦家家酒,而是玩真的。以下為CNBC報導


卡麥隆成長於一個創業家的環境,父親是第三代福特汽車經銷商,母親曾接手經營其父親的餐廳服務事業。可以說,卡麥隆從小耳濡目染創業家的思維,而且也非常認同這樣的生活方式。對他來說,開創一個新事業並不算什麼驚天動地的事。

1984年出生的他,在小學高年級時就已進入網路時代。對網際網路的熟悉,讓他得以破除時空的限制,找商機來賺錢。他的第二個事業是在網路上販賣豆豆布偶(Beanie Baby),而且不是一個、兩個——他申請成為豆豆布偶的經銷商,經手販賣成百上千個布偶。這樁生意,總共讓他賺到5萬美元。當時的他,才12歲。

可以想像,這樣的小孩不會就此打住——他接二連三的創立新的網路事業,乘風破浪,與我們一起經歷1995-2000年網路蓬勃發展與泡沫破裂的過程。比較不同的是,他毫髮無傷。高中畢業之前,他已是百萬富翁(美元),而截至2005年,他21歲,已經創立過12家成功又獲利的公司。卡麥隆在《這小子,讓川普讚嘆!》一書中提到:「我已經學會創業所需的技能,未來我還會有更多機會,去創立更成功的事業。只要我具備這些技能,就永遠不必受制於任何特定的公司。


卡麥隆在書中暢談自己創立事業的過程,以及在過程中的重要原則。可以看得出,他對網路的趨勢觀察非常敏銳,也很擅長嗅出消費者的需求。如果他能推演出可行的營運模式,就會以手上擁有的資源條件(他從不貸款去創業),明快的執行。卡麥隆在21歲之前就已經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輝煌事蹟:

1984年出生(俗稱的7年級)。同年,蘋果電腦公司推出麥金塔系統。
5歲,向人兜售自己的汽車畫作。
6歲,向鄰居兜售番茄。
8歲,寫信給川普→這段經歷超精采!點選看書摘
9歲,以50美元和一部家用電腦,成立了第一家公司。
12歲,在eBay賣豆豆布偶,賺了5萬美元。
14歲,獲「年度資訊科技青少年創業家大獎」第二名。
15歲,獲邀赴日訪問,擔任日本企業發言人,並出版日文自傳。
18歲,高中畢業前,已賺進人生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19歲,擔任福特汽車經銷商的業務總經理。
20歲,新事業構想獲得創投公司允諾提供1000萬美元資金。
21歲,他的同儕還沒念完大學,他已創立過12家獲利的公司。

(這樣想可能有點悲哀,不過如果要活出像他這樣精采的人生,我覺得自己可能必須投胎重玩……)

卡麥隆說:「剛創業的人往往會犯下這樣的錯誤,認為創業的目的就是賺錢。」他認為金錢只是工具,協助你打造和拓展事業。賺來的錢,是用來達成夢想的工具。「唯有當你能掌控金錢,你才能實現理想。」我認為他說的對極了。

創業的目的不是賺錢,而閱讀卡麥隆精采的人生故事,也不是為了學習賺錢的方法。他的創業家精神,更值得我們關注。

卡麥隆在高一的時候,因為父母有點擔心他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創業而耽誤學業,就讓他離家去讀一所私立男子寄宿學校。沒想到,過了幾個月,他就因自己的一項網路事業而獲得「資訊科技青少年創業家大獎」,不但一時聲名大噪,連學校也禮遇他,特別給他一間「專屬辦公室」,讓他可以兼顧學業和事業。不過,此時卡麥隆更在意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他覺得在這樣的學校就讀,不但沒有機會開車出去玩,也不能打工和約會。於是,他向父母爭取回家就讀公立學校,並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真的很高昂——他付給爸爸兩萬五千美元,作為學費的補償。很酷吧!

七年級世代的年輕人,往往被嫌棄為貪圖享樂、自我中心、不知惜福,我想這些負面評價一定讓七年級世代很不服氣。如今,透過卡麥隆的經歷,我們應可體會到,新世代年輕人和長輩們就是不一樣。從好的方面來看,他們有自己的優勢與競爭力:他們對電腦和網路的敏感度是「內建」的,不需刻意刻苦學習;充分掌握網路思維的結果,讓他們相信許多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和隔閡都是不必要的;他們也更能運用「以小搏大」的原則來學習、工作與生活。最重要的是,他們把自己的人生看得很重要,他們想要當自己的主人。

我想大家都同意,一個社會如果要更繁榮、更進步,最好是能多一些創造工作機會的人,多一些富有創業精神的人,多一些懷抱熱忱、願意勇往直前的人。真心希望在華文世界有更多人能認識卡麥隆,感染他創業的熱情。

有一天,我們將聽到更多的讚嘆聲!

健身房體驗第11.5週

這篇文章不知道算不算假心得,因為我要談的是「不去健身房」的體驗。

前陣子因為感冒的關係,跟教練調了課。本以為之後就能恢復正常,沒想到病情起起伏伏,一副就是揮之不去的態勢。無奈之下,只好自行宣布停班停練。因此這11.5週指的就是take a break的中斷時間。

停止運動和練習的感覺,其實是相當沮喪的。因為過去十週多的日子以來,好不容易覺得自己的體力有所增強,肌力也在進步,甚至姿勢的矯正似乎也看得出來有一點進步,還以為自己已經「變強」了,可是一次病痛隨便的襲擊,竟然就把人打回原形……赫然發現原來我還是屬於弱的那一邊。

這打擊可說是雙重的。一方面覺得,練得死去活來,結果還不是一樣弱。什麼免疫力和抵抗力,好像與我無關似的。另一方面,因病無法去運動,就只能眼睜睜地面對體力與肌力「倒退嚕」的殘酷現實。這簡直就像剛剛砌好了一座有點像樣的沙堡,正打算來給它精雕細琢一番,結果一陣海浪不由分說地捲上來胡鬧兩下……興致沒了,還超不爽,甚至連生氣的對象應該是誰都不知道。

生命中最折磨人的,無非就是當你真的很想做某件事,可偏偏就是不能去做,即便那限制可能只是暫時的。

於是只好繼續來作那有關「投降」的功課。除了按時嗑下醫生給的藥,也說服自己不再預設感冒一定多久會好的立場。不記得是不是財經界名人巴菲特說過的,股票不知道你擁有它,所以對它懷抱感情(股價高捨不得賣;股價低生氣跺腳)是無意義的。現在我要說,疾病也不知道你擁有它,所以最好也不要對它懷抱任何無意義的情緒。股票該脫手的時候,不要執著就能自然手放開。或許病痛也是類似的道理?

要不然,也可以參考老子的哲學,強和弱畢竟只是相對的概念,動和靜更不是絕對的概念。放棄對身體的控制欲,自然的規律才有機會接手。

我該吃藥了。

6/27/2012

總要有人站在正義的一方:讀書會電影《守護天使波麗士》

許多人看過法國電影《終極殺陣》(Taxi),對於電影中計程車駕駛的高超技術莫不拍案叫絕。由於迴響不斷,後來還拍了續集。其實這電影除了強調街頭賽車的速度感與節奏感,還有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凸顯法國警方的遲滯、自大與愚蠢。其實,法國警察到底有多聰明我們並不清楚,但我相信法國警方應該有相當的幽默感和度量,才有辦法容許電影把他們的形象搞得這麼糟。

把警察故事搬上大螢幕的作品並不少,而這部《守護天使波麗士》(Polisse,又譯作青少年警隊、警員)有一點特別,因為它所描述的是在法國巴黎專門偵辦青少年相關案件的「兒童保護組」(Juvenile Protection Unit)警員,只要是與青少年和兒童有關的案件,如家暴、性侵、販賣兒童、販毒、傷害、虐待等,都在他們的職責之內。


據說電影原名Polisse並非真正的法文,而是以童趣的手法換一種拼法來呈現同樣的發音,而海報上的電影名稱更是使用小孩子手寫的筆跡。海報上的警員拿著一張兒童的照片遮住臉龐。你可以說,小孩子的照片是警員們每天要經手的證物。你可以說,這些警員們是法國兒童與青少年背後的守護者。你也可以說,在每個警員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子,這個小孩子或許充滿正義感,想要拯救世界,這個小孩子或許曾經受過創傷,所以特別能體會兒童的痛……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本片的發想是來自導演麥雯在電視上看到一部介紹兒童保護組的紀錄片。她深感興趣,於是投入研究,並寫成劇本。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電影後來是以類似紀錄片的方式呈現。它沒有一條很明顯的劇情主軸,整個鋪陳的方式似乎是要讓我們理解這個少年保護組的工作,以及認識這個組裡的幾位主要角色。

才看前面一小段,就深深覺得當這種警察還滿累的。雖然他們處理兇殺案或槍戰的血腥場面機會比較少,但是要不斷穿梭在各個家庭的糾葛與不堪的內幕之中,也是滿挑戰的。例如有個小女孩遭父親性侵,她的母親來報案,卻在描述家醜的過程中驚惶不已;一個遊民媽媽帶著兒子,因為已經無力維生,只好決定放棄孩子,交由警方去安置;一名吸毒的女子闖進孩子的托兒所,偷偷把孩子帶走,使得整組隊員在全城搜索到深夜;一名少女因遭到性侵後懷孕,警方陪同她去醫院把孩子拿掉,並處理後續事宜……既然是案件,就不必期望有什麼愉快美好、光鮮亮麗的事物,然而也就是因為有這些警員一一過關斬將的處理,才能確保受傷害的兒童與青少年重新獲得應有的人權與保護。


電影中有一個特別的劇情安排,就是警局主管讓一位女性攝影師加入,跟隨少年保護組的組員,在各個執法現場拍照作為紀錄,而且這位女攝影師正是由導演自己飾演。我們看到,這位刻意打扮老氣的女攝影師,跟著警員們到處跑,然後常常在很奇怪的時刻按下快門。或許這個安排是為了暗示觀眾,不要只是流暢地跟著電影畫面的鏡頭轉換焦點,偶爾也要停格或是去注視那些看起來不是重點的地方。它好像在提醒我們,別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一個又一個的案件,也要看到警員,時時記得他們也是人,跟普通人沒兩樣。他們有快樂和煩惱,有政治立場,有食欲和性欲,有脾氣和疲憊。他們也有戀愛或婚姻關係,而且可能跟一般人一樣搞得很糟。

但即使私人生活出了問題,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工作還是要好好做。這群警員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再忙再累都要保護兒童,而且對於兒童遭受傷害的案件更是全心投入,不打折扣。例如前面提到,那位吸毒媽媽帶走了自己的小孩(年紀很小),我有點不理解為什麼警員們要那麼緊張,立刻全員出動上街找,車子不夠派用還氣急敗壞。畢竟吸毒者是孩子的媽,應該不會產生立即危害,難道不能心平氣和地搜尋就好?(或許是我沒有辦案的敏感度~)

在這種兒童保護組工作的人,似乎必須具備某種特別的正義感以及純真。所謂的正義感是對於兒童與青少年所遭受的傷害和威脅,從心裡感到深惡痛絕。所謂的純真是指,對於兒童與青少年沒有能夠健康快樂無憂地成長,從心裡感到痛心和不捨。因為在意,才會付出全力。這是一份需要很高承諾的工作,因為警員每天都可能要加班辦案,去搶救別人小孩的同時,把自己的小孩晾在家裡。


仔細一想這兒童保護組警員的工作性質,就覺得或許這部電影的其中一個用意在於彰顯他們的平凡與不平凡。我們一般人常覺得「錢多事少離家近」是理想工作的終極狀態,而這群警員不但不去找接近這種理想的工作,甚至做的是事情多又常回不了家的工作。

當然,或許會從事這類工作的人,有其更深層的理由。在電影後半部,名為Iris的女性警員跟組上的另一位女同事起了衝突。這位女同事對她破口大罵了好久,甚至想上前去揍她。我們看到Iris後來幾乎是被罵傻了,因為她從來不知道同事對她是如此的不滿,而同事對她的攻擊似乎觸動了她內心深處的什麼……後來,她負責偵辦一樁戀童癖案件,一個小學生遭到體操教練的侵犯,因為同學不小心目睹而報案曝光。Iris想要對這個小學生作心理建設,向他說明教練將會去坐牢。然而,這位小學生卻困惑地問,為什麼教練要去坐牢?他覺得教練對他很好,所以很希望教練不要去坐牢。Iris聽了似乎傻住……

假期之後,警員們回辦公室上班,氣氛相當熱絡,主管宣布新的人事調動,Iris被升為主管。不過,這個人事命令反而像是觸發了什麼,只見Iris抱怨著室內太熱而往窗邊走去,打開窗之後竟毫不遲疑地往下跳……


我發現人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還滿兩極的,有些人覺得它很糟(大概因為覺得沒什麼主題,看起來亂亂的),有些人覺得它棒透了(導演麥雯似乎有不少粉絲)。而此片獲得了2011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如果以社會議題的角度(而非娛樂片或劇情片的標準)來欣賞它,或許會比較能感受到這部電影的價值。

6/26/2012

亞馬遜2012年至今最棒10本非文學書

這個非文學類的書單看起來比商業與領導類的有趣!

個人認為,亞馬遜書店編輯推薦的這系列「2012年至今最棒」書籍(Best Books of 2012 So Far),基本上是在創造話題以及為銷售加溫。不過,由於人真的很容易被所謂的排行榜所吸引,因此無論用什麼名義,像這樣的書單還是令人好奇,想一探究竟。

1.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暫譯:習慣的力量)
by Charles Duhigg
英文版出版日期:Feb 28, 2012


2.
The Presidents Club: Inside the World's Most Exclusive Fraternity(暫譯:總統俱樂部)
by Nancy Gibbs and Michael Duffy
英文版出版日期:Apr 17, 2012

3.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暫譯:安靜——內向者的力量)
by Susan Cain
英文版出版日期:Jan 24, 2012
作者蘇珊‧肯恩,我曾介紹過她在TED的演講,很值得一看!→為內向者平反


4.
Private Empire: ExxonMobil and American Power(暫譯:民營帝國——艾克森美孚與美國勢力)
by Steve Coll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1, 2012

5.
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Life, Death, and Hope in a Mumbai Undercity
by Katherine Boo
英文版出版日期:Feb 7, 2012

6.
This Is How: Proven Aid in Overcoming Shyness, Molestation, Fatness, Spinsterhood, Grief, Disease, Lushery, Decrepitude & More. For Young and Old Alike. (暫譯:請你跟我這樣做)
by Augusten Burroughs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8, 2012

7.
People Who Eat Darkness: The True Story of a Young Woman Who Vanished from the Streets of Tokyo--and the Evil That Swallowed Her Up(暫譯:吞噬黑暗的人)
by Richard Lloyd Parry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22, 2012

8.
Bird Sense: What It's Like to Be a Bird(暫譯:鳥的感官)
by Tim Birkhead
英文版出版日期:Apr 24, 2012

9.
Bunch of Amateurs: A Search for the American Character(暫譯:車庫裡的專家)
by Jack Hitt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15, 2012


10.
The End of Money: Counterfeiters, Preachers, Techies, Dreamers--and the Coming Cashless Society(暫譯:金錢的終結)
by David Wolman
英文版出版日期:Feb 14, 2012

亞馬遜2012年至今最棒10本商業書

美國亞馬遜書店於日前公布編輯推薦「2012年至今最棒」書籍(Best Books of 2012 So Far)。以下為商業與領導類的十大最棒書。認真查了一下,發現這些書似乎都還沒有繁體中文版。其中的幾本,應該未來一年內有機會拜讀吧!

1.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暫譯:習慣的力量)
by Charles Duhigg
英文版出版日期:Feb 28, 2012



2.
The Tools: Transform Your Problems into Courage, Confidence, and Creativity(暫譯:工具——把你的問題轉化為勇氣、自信與創意)
by Phil Stutz and Barry Michels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29, 2012



3.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暫譯:你如何丈量人生?)
by Clayton M. Christensen, James Allworth and Karen Dillon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15, 2012



4.
The $100 Startup: Reinvent the Way You Make a Living, Do What You Love, and Create a New Future (暫譯:一百美元起家——別出心裁的謀生之道,如何用你愛做的事開創新未來)
by Chris Guillebeau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8, 2012

5.
The Real Crash: America's Coming Bankruptcy---How to Save Yourself and Your Country(暫譯:徹底崩壞——美國即將面臨的破產,以及你的自救之道)
by Peter Schiff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22, 2012

6.
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 How We Lie to Everyone---Especially Ourselves(暫譯:有關不誠實的誠實真相)
by Dan Ariely《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英文版出版日期:Jun 5, 2012

7.
Private Empire: ExxonMobil and American Power(暫譯:民營帝國——艾克森美孚與美國勢力)
by Steve Coll
英文版出版日期:May 1, 2012

8.
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暫譯:錢買不到的東西——市場的道德極限)
by Michael J. Sandel 《正義:一場思辯之旅》作者
英文版出版日期:Apr 24, 2012



9.
Abundance: 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簡體版:充裕——未來比你以為的要好)
by Peter H. Diamandis and Steven Kotler
英文版出版日期:Feb 21, 2012

10.
The Lost Bank: The Story of Washington Mutual-The Biggest Bank Failure in American History(暫譯:消失的華盛頓互惠銀行——美國史上最大的銀行崩壞)
by Kirsten Grind
英文版出版日期:Jun 12, 2012

6/24/2012

說白了,諉過是人的本能

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人在職場上,更不可能從不犯錯。當你犯錯的時候,會怎麼面對?當別人犯錯,牽連到你時,你又會有什麼反應?

面對錯誤的態度和技巧,其實很重要,因為這樣的狀況遲早會發生在你我的身上,而我們都需要知道,如何把這種破壞性的狀況翻轉為建設性。雖然以前在學校,老師有教我們要遵守仁義道德,也告誡我們,犯了錯就得誠實招認、接受處罰,不過實際上,大多數人面對錯誤時的第一反應,似乎還是掩飾和推諉比較多。原因很簡單,沒有人想被處罰!

人在遇到被指責的情境,下意識會很想逃開、很想辯解,很想要解除那種自尊被威脅的壓力,所以犯錯之後會有一種本能想要否認,想要掩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名人,明明後來證實真的有做錯一些事,但第一時間遭質問時,總會說謊或辯解。而社會新聞中,嫌犯被記者詢問時,也常講出一些可笑的犯案理由。

推諉過失是一種反射動作,一種接近本能的行為,這是我們必須理解的基本人性。下次再看到有名人外遇被跟拍而曝光的新聞,而當事人又矢口否認時,或許我們不必認定這位名人很惡質(雖然說謊終究不對),而是能夠了解諉過的人性面,畢竟再有名的人也是人。

不過,就算諉過是一種本能,並不表示它可以被接受,也不表示它能真的掩蓋過失或消除問題。否認自己的過失(=說謊),一旦被揭穿了,還是要面對後果。推諉自己的過失,或許可以減輕遭處罰的幅度,但是絕對無法完全消除衝突,也常常會有後遺症。

以職場來說,諉過就是很常見的現象。

職場上的工作往往是環環相扣,當錯誤發生的時候,不一定能判斷單一的責任歸屬,此時就很可能會陷入互相指責和諉過的情況。例如我們會看到,無過失或遭受損害的人會發出強烈的抗議,被認為有過失的人則拚命澄清自己的權責或苦衷,而跟那個過失者同部門的人則有意或無意地想要撇清……反正,每個人都啟動了自我防衛的機制了。

由於我們在學校接受過仁義道德的教育,習慣了是非分明的邏輯,所以到了職場上,第一次看到有人諉過並開脫責任的情況,往往會覺得很震驚,難以接受,覺得正義未得伸張怎麼行……嗯,如果沒有盡早體認到「諉過是人的本能」這件事,我們有可能會一直覺得無法適應職場生活,也不會開始學習去因應這樣的現實。

本文並非要重申仁義道德的重要性,也不是要教大家如何耍心機、搞厚黑學,而是要說明在職場上,過失發生之後,通常是怎麼處理的。

在職場上,如果業務過失是發生在某個部門的某同事,通常會是由整個部門概括承受,而且是由主管出面扛下責任。同部門之內或許會追究各自的責任歸屬,但是對外必須一體承擔。

仔細觀察應會注意到,每次公司裡有人辦事突槌時,出面扛責的會是主管。你可以說當主管很衰,但某種程度上當主管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扛責任的肩膀。

管理階層的宿命就是扛責任。有時候,過錯的大小並不是那麼重要,損失的大小也不一定是最關鍵,關鍵在於,誰出來承擔責任(道歉、承認過失、承受抱怨、下台),誰出面解決問題、清理爛攤子(面對媒體、提出解決方案),讓團隊在過錯之後可以繼續向前進。

俗話說:「各人造業各人擔。」職場上卻是:「各人造業主管擔。」小員工可以慶幸,天塌下來有主管頂著,身為主管的人卻要主動去擋子彈。不過主管們也別太哀怨,因為天底下還真的沒什麼過不了的關:今天遇到的鳥事,一年後幾乎都忘了,即使沒忘,也會發現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面對過錯時,認錯往往比爭論誰的過錯多,來得省時省力省口水。當你勇於承擔(包括自己的錯誤以及不是自己錯誤的部分),可以化解掉許多負面的情緒,讓眾人快一點將焦點放在解決或彌補錯誤的建設性行動上。其實,無論你是否身為主管,如果你能展現充分的誠意,並能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反而會讓自己在眾人以及主管的心目中留下勇於任事的好印象。這會讓你從錯誤疏失的爛泥中解脫而出,意外為自己加分。話說,勇於任事,其實正是領導力的一部分。

在職場上如果看到有員工遇事撇清責任,不願多一點承擔,甚至自己惹了麻煩之後不痛不癢,等著主管出面去滅火,就大概可以判斷此人具有「小咖心態」。有小咖心態的人很慶幸自己不用站出去面對問題,但這樣的人將永遠是小咖。就算哪天這樣的人不小心被提升為主管,也遲早會因為諉過的行為而與屬下、同事或上司處不好。

我們自己可以改變面對錯誤的態度,但是遇到諉過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對方是你可以提出建言的人,或許你可以引導他們,鼓勵他們做出更負責任的行為。練習挑戰自己的諉過本能,硬著頭皮迎向他人的指責、攻擊、情緒發洩,才有機會練習承擔。但如果你沒辦法建議對方改掉諉過的行為,那麼我覺得就只好冷眼觀察吧。而且以後跟對方合作,要留心對方再出現諉過的模式。

歷史上,除了砍倒櫻桃樹的華盛頓,似乎沒有什麼人因為勇於認錯而受到肯定。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很少人體會勇於任事的好處和重要性,只注意到道歉認錯時的困窘,因此遇到出狀況時誰都想逃之夭夭。孔子教我們不爭功、不諉過,想到光是不諉過這件事,就是一門很不容易修好的功課,真覺得孔子很懂人性(的弱點)!

6/23/2012

亞馬斯拉與邦諾金剛的惡戰:電子書的雷射光摧毀了什麼?

在美國,由於電子書的興起,電子閱讀器暢銷熱賣,電子書的營收占網路書店和出版社的比例節節升高。看起來,好像電子書出版即將在未來成為市場的主流,一幅昇平的烏托邦景象。不過,事情真的有這麼順利嗎?

美國作家安迪‧拉底斯(Andy Laties)出版了一本書來探討網路書店與電子出版如何造成文化的危機。書名為《背叛暢銷書:從言論自由到在地消費到建立社群,為什麼你該捍衛獨立書店所代表的一切》(Rebel Bookseller: Why Indie Businesses Represent Everything You Want To Fight for, from Free Speech To Buying Local To Building Communities)。

或許這種探討社會議題的書,大家不會特別感興趣,不過作者倒是別出心裁地製作了一部動畫影片來宣傳這本書(導演和繪製者為Rebecca Migdal)。該影片以酷斯拉大戰金剛的橋段,呈現亞馬遜網路書店和邦諾書店的惡戰,讓我們看到這兩家書店所造成的是怎樣的「生靈塗炭」。

影片中,飾演「亞馬斯拉」(Amazilla)的是亞馬遜的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飾演「邦諾金剛」(Barnes Kong)的則是邦諾書店的創辦人拉吉歐(Len Riggio)。


劇情大致是這樣的:邦諾金剛正在大暴走,這家連鎖書店威脅到獨立書店的生存,還綁架了死去的作者(影片中為美國詩人艾蜜莉‧狄更斯)。不過,亞馬斯拉當然不是省油的燈,他也想來分一杯羹。這兩隻怪獸拿出他們的最新武器:可發出雷射光的電子閱讀器,互相攻擊(真正的電子書閱讀器其實沒有雷射光,如果你手邊正好有一部,請不用擔心它有殺傷力)。然而,雷射光似乎傷不了怪獸一根汗毛,反而把獨立書店、公立圖書館給一一摧毀了。

一般人都能理解,網路書店興起之後,由於有種種的便利,吸引消費者改變習慣,透過網路買書,使得實體書店的營收漸次下滑(如果不是大幅下滑)。受到最大衝擊的就是規模小的獨立書店。像這樣的現象在台灣也早就發生。在書店街,以及大學週邊的特色獨立書店,近幾年來紛紛吹熄燈號。可惜的是,讀者早就習慣上網買書,也習慣去連鎖書店看書遊逛,一時間並無法體會這些獨立書店消失,對他們有什麼影響。

美國的網路書店逐漸坐大之後,當然不會滿足於既定的營收。他們開始競相發展電子書,推出輕薄又有質感的電子書閱讀器(連我都愛不釋手),許多書迷紛紛投入電子書的懷抱。電子書價格較為便宜,而其中不少讀者也沉醉在「不砍樹,所以很環保」的良好感覺中。

亞馬遜繞過出版社,自己成立出版部門,自己邀作家出書。亞馬遜也鼓勵作家自己繞過出版社,當獨立出版的作家出電子書,一時之間,這讓有心寫作的人覺得透過出版發聲的最佳時機來臨。不過後來發現,能夠在網路書店開出暢銷紅盤的獨立作家少之又少。

網路書店讓出版社和作家擁有電子書的定價權,也就是想用什麼價格銷售都可以。但是另一方面,網路書店握有折扣定價權,也就是它可以自行決定用什麼樣的折扣賣你的書,甚至如果要把你的書拿來當贈品促銷,你也來不及阻止。更別提網路書店也可以片面決定不讓你的書上架。

後來,網路書店還推出電子書借閱(租借)服務,讓讀者不需要再去圖書館借書、排隊等候,就可以下載自己想看的書來讀。

實際與美國的出版通路交過手的出版社、獨立書店、作家,才會感受到他們的怪獸本質。不過以讀者來說,似乎就比較沒感覺,因為讀者所接觸到的網路書店介面可以說是既友善又便利,令人愛不釋手。

基於美國的資本主義本質以及當今消費至上的意識形態,作家寫一兩本書或製作一兩部影片,料想是無法撼動怪獸的一舉一動。而對讀者來說,讓商家牽著我們的本能和需求走,好像是比較可能的結局?但無論如何,透過這部影片的呈現,倒也不失為一個機會,讓我們反思,在書店網路化、閱讀電子化、創作廉價化的過程中,是否有一些珍貴的價值,如文化氛圍、社群共享、人際關係、世代傳承等,不小心也跟著出版市場的土石流而沖刷殆盡了呢?


p.s.
影片訊息來自Jeff Bezos & Len Riggio Battle in a Monster Movie Book Trailer一文。

專線室裡的暴風雨:來聊一下接線人生4

最近督導詢問,是否能寫下在專線工作的心得,而且希望能舉具體的案例來說明,讓不熟悉或沒聽過兒童專線的民眾可以知道我們到底在做些什麼。這讓我想起大約在志工第二年接到的一通電話。

那是在某一次值線,時間已經是七點二十幾分。由於專線系統會自動在七點三十分的時候轉入語音(週間的開放時間是四點半到七點半),時間過了就無法再打進來,所以每次在七點二十幾分時,如果沒有電話進來,基本上我已經在收拾書包準備離開。沒想到,就在此時,忽然電話響了。是我接了起來。

接起電話聽到的第一個聲音,不是小朋友講話,而是急促的呼吸以及哭泣聲。聽起來這位小朋友非常傷心和激動。

「小朋友你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嗎?……」

小朋友繼續哭。

可以想見這位小朋友並不會立刻停下來說明自己哭泣的原因。那麼在電話的這一頭,我該怎麼辦呢?

顯然我不能完全不說話,只等著小朋友哭完。至少要讓小朋友感受到我在陪著她(畢竟這也是她打電話來的原因:想要有人傾聽和陪伴)。但是,我也不能就自己在這一頭嘰嘰喳喳說個沒完或問個不停,因為小朋友還沒準備好要回答任何問題,而且現在正在情緒的尖峰點,可能聽不進去任何話。那麼,要怎樣才能讓小朋友知道,我很關心她的狀況,我在試圖體會她的感受,而且我願意耐心地等她說明呢?

前面提到,我本來已經收拾書包準備回家了,沒想到突然接起的是這樣一通電話,簡直就像穿過任意門,瞬間被推到哪個戰爭的前線去面對槍林彈雨。不過,沒時間想別的,此時我很快地轉換心情,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電話裡小朋友的聲音和情緒上。

我想,這位小朋友既然會在這種傷心難過的情況下打電話過來,一定是認為無法把這個情緒跟身邊的人(家人)傾吐。這時候,她一定希望有人「聽到」她的傷心,而且是以接納的態度。於是,我試著順隨哭泣的節奏,以不急切但關切的語氣,跟這位小朋友保持對話。由於沒有任何明確的資訊,我先針對小朋友的情緒予以回應和同理。

「小朋友,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麼難過?」
「你聽起來好傷心哦。值日生很希望可以幫上什麼忙。」

小朋友其實有在聽值日生講話,只是還沒準備好要表達自己。雖然她還在哭,但是並沒有掛掉電話,這表示她希望繼續與值日生保持溝通狀態。因此我就再進一步,針對情緒發生的原因做一點猜測。

「我想一定是發生了很重要的事,讓你覺得很委屈、很難過,對不對?」
「值日生很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過沒關係,等你準備好了再慢慢說。」
「是不是剛剛在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小朋友哭泣與沉默的時間愈長,值日生自言自語的時間當然就愈長。關於這一點,只能說,習慣了就好~

從電話的背景(沒聲音),我合理推測小朋友應該人在家裡。如果人在家裡,傷心難過卻不是去跟家人傾吐,就很有可能是因為跟家人發生了某種衝突。所以這時候就可以猜猜看。

「是不是哥哥姊姊欺負你?還是被爸爸媽媽罵了?」

如果值日生的問話當中有關鍵字句說中了,小朋友雖然沒有回答,卻可能因此哭得更激動,作為一種回應。記得當時我應該有猜中小朋友哭泣原因的「方向」,於是我一邊等待她以哭泣發洩情緒,一邊跟她保持對話。當哭泣的強度慢慢減弱,我就開始把焦點放在邀請小朋友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感受。(想到自己從小到大,就是以不會猜同學心事著稱,來兒盟竟然要把以前未盡的功課修完……)

總之,後來這位小朋友開始講話了。原來這個小女孩被媽媽罵了(但罵的原因我有點忘記,好像是某個家事沒做完或沒做好)。這位小朋友真的有委屈,因為她提到,媽媽對她的要求特別嚴格,而且偏心於弟弟,所以她得做很多家事,卻還是常常被罵。聽起來,她的委屈是累積了很久,而不只是來自當天發生的特定事件。面對這樣的狀況,該怎麼回應才好呢?

我記得當時引導小朋友描述更多細節。透過小朋友的描述,可以了解更多事實以及情緒的源頭,這樣對實際上發生的情況比較不容易有誤解。另外,小朋友自己也會在描述過程中學會釐清想法和感受。例如:

「妳在家裡要負責做哪些家事?」
「妳覺得最委屈的是媽媽叫妳做很多事,還是媽媽對弟弟比較好?」

再來,我努力同理小朋友的感受,並且找適當的方式來肯定和讚美她。

「妳一定覺得很委屈,因為妳已經很努力做那麼多家事了,卻還是被罵。」
「值日生覺得妳真的很棒。雖然妳不想做(或覺得很委屈),可是妳還是很認真地把事情都做完。」
「雖然媽媽對弟弟比較好,讓妳覺得她偏心,可是每次媽媽叫妳照顧弟弟,妳還是都有做。值日生覺得妳是個很負責的人,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妳很照顧弟弟……」

說到這個,就要順便提一下,小學生令人喜愛和心疼的一個地方,那就是他們對家人有一份天生的愛——即便在家庭中受到忽視、錯待、傷害和虐待,在這個階段他們還是很愛父母、很愛兄弟姊妹。

對於這個個案來說,我感受到她還是愛她的家人,只是她對於自己受到的不盡公平的管教感到委屈和難過。我沒辦法解決她的「問題」。不過,在同理她的感受,以及肯定她的努力之後,她的情緒已平復下來,而且某種程度上覺得自己是個有力量的人(可以承擔比較多的家庭責任,可以包容自己的家人)。

已經不記得這通電話講了多久才掛掉,不過那場如暴風雨般的哭泣電話始終讓我記憶猶新。自此之後,每次專線時間到了七點二十幾分,儘管我還是會有收拾書包的動作,但接線的心態還是要保持開機。總覺得,像這種emergency般的個案總有一天會在打烊之前再度出現。相信伊森‧杭特(不可能的任務特工)、詹姆斯‧龐德,以及馬蓋先,都能體會這種感受。


當別人的鏡子,穿別人的鞋子:來聊一下接線人生3

在兒盟志工的訓練過程中,我學到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在心理學、社會工作及人際溝通等領域都是重要的概念。雖然大學時就學過這個概念,但或許當時涉世未深,也沒有實習經驗,這個硬生生的概念從來沒有真正消化進去。

一般人對「同理心」的了解就是「設身處地」,而且它的一個基本技巧是在某種程度上重複對方說過的話。記得我有個大學同學曾試圖在跟我的對話中運用這個技巧,結果感覺好像一隻鸚鵡老是在學人說話,聽了就很想扁他。例如:
 
「今天自助餐的炒蛋太鹹了,」我說。
「炒蛋太鹹……」他點頭著,似乎很認真地在思索著這句話的深意。
「而且老闆今天算我比較貴,」我又說。
「老闆算貴了……」他點頭著,似乎很認真地在思索著這句話的深意。

不可否認,這種技巧至少有做到「把焦點放在對方的身上」,但是,感覺實在拙劣了些,讓人有一種被當作實驗品的不爽之感。(不過,這位同學現在已是某國立大學心理學系的助理教授了——同學們,認真還是有用的。)

話說回來,在兒盟受訓的過程中,我發現同理心是需要「意願」以及「鍛鍊」的。

意願指的是「願意且準備好要聆聽對方,而且願意且準備好放下自己」。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有時候我們並不真的想聽對方說什麼,而只是想說自己要說的。人是一種隨時都帶著自己想法和情緒的動物,因此在與他人互動時,很容易因為陷溺在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上,而聽不到對方說的話。例如:

水果攤來了一個客人,客人猶豫地說:「老闆,這哈密瓜甜不甜哪?」
老闆回答:「我跟你掛保證,我的水果一定甜的啦,不甜包退!」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個有問有答的溝通,好像也沒什麼問題。不過,客人的疑慮會因此解除嗎?看起來老闆只回答到問題的表面(水果甜或不甜),沒有回應客人心裡的疑慮(擔心買到不好吃的水果)。甚至,有些老闆還會因為客人「嫌」他的水果而面露不悅之色(只是問甜不甜,也不代表在嫌哪)。客人會挑剔,是因為心裡有不確定感。如果老闆回答的是:

「小姐妳放心,這一季的哈密瓜都很甜,我好多客人買過都再回來跟我買哦!妳要幾個,我幫妳挑!」

這時相信客人比較會願意說:「好,那我買兩個看看。」

有培養同理心的「意願」還不夠,因為我們的想法和情緒總是會找機會跑出來,阻斷我們聆聽他人的管道。因此做些鍛鍊是很有幫助的,最好能得到他人的意見回饋,就有機會修正自己。我個人覺得很重要的是,把焦點放在別人的身上時,要有知覺地避免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放進去。

我記得督導給的一個提醒很有用:在接到電話時,無論小朋友說什麼,都要先想到運用「同理」。實際的做法是優先判斷小朋友講這些話的心情是怎麼樣,也就是先辨識他的情緒、先回應他的情緒,而不是直接去回應他所說的內容。

假設小朋友說:「我功課都做不完,你幫我做好不好?」

如果直接回應這句話,就會開始跟小朋友討論起「可是值日生不能幫小朋友做功課」或是「怎麼可能做不完?一定是你沒有好好利用時間……」這種問題很務實,但或許可以放在後面一點再討論。

如果是運用同理,就可能會說:「功課做不完,你一定覺得很煩惱,對不對?」點出這個感受,然後引導或鼓勵小朋友去抒發這個感受(畢竟這就是他們打電話來的原因)。藉由肯定這些感受的存在,讓小朋友覺得有這些感受是沒問題的。無論是負面或正面的情緒,都可以給予回應。同理負面情緒,讓小朋友覺得被肯定;同理正面情緒,讓小朋友覺得被鼓勵。

在同理的時候,心裡不免會想,那功課做不完該怎麼辦?該給小朋友什麼建議?我們往往會覺得應該幫小朋友想出解決的辦法來。其實值日生不用負責想答案,而且就算想出很棒的解決辦法,小朋友也不見得會接受、採納,因為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妨先聽他們把問題的來龍去脈陳述出來,往往他們就會自己說出問題發生的原因(例如放學回家都先看卡通,要做功課的時候就想睡覺)。這時候再來跟小朋友討論他覺得可以怎麼做。

愈來愈覺得,當我們在同理別人的時候,就像是在「當別人的鏡子」,也就是如實地「反映」出對方的想法或情緒,讓他們自己看得見,也覺得被看見——很神奇的是,這樣對方就會有被了解的感覺。

同理別人也可以說是「穿別人的鞋子」,也就是去揣摩別人的感受和想法是怎麼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很可能是跟我們不一樣的。有這個覺知,我們才會更願意放下自己的主觀,更貼近對方的想法和感受,而此時對方也才更能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尊重。

不管是當別人的鏡子,還是穿別人的鞋子,都是很有趣的體驗,也能增進我們人際溝通的品質。我個人覺得真是受益無窮。

如何把時間當禮物?

在這個消費的社會,人的許多需求都是靠消費來滿足。所謂的消費,基本上就是買東西。發生了好事,心情好要慶祝,買東西吃東西。發生了不好的事,心情不好要發洩,買東西吃東西。工作上有了重大進展,業績成長,買東西吃東西。跟主管同事處不好,陷入低潮,買東西吃東西。

不過,想必也有許多人發現到,藉由消費能夠獲得的滿足感是有限的。它可能只能維持一個晚上、一兩天或一個禮拜。當然更不能忘記,每個人的消費力基本上也是有限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隨時刷個卡買下柏金包,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餘裕隨時出國度假,在時尚飯店作SPA、喝下午茶。

意識到消費能力和消費效果的有限,或許會令我們感到沮喪。但也就是這個醒覺之心會促使我們思考:除了消費之外,難道沒有別的方式可以滿足需求?我想有的。其中一個方式便是,重新認識你所擁有的事物的價值。

在最近讀到的一篇寫給書蟲的文章 The Best Gift You Can Give a Literary Dad中,我看到一個滿特別的觀念。由於前不久是美國的父親節,文章中提到,在考慮送爸爸什麼禮物的時候,如果爸爸剛好是個熱中寫作的人,就可以考慮送他一份特別的禮物,那就是「時間」。(這裡說的爸爸,應該是具有父親身分的人,不見得一定只是你的父親。)

文章中提到,熱中寫作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寫作的時間,而一般人平常總是被各種要事和瑣事所纏擾,如果我們真的能夠贈送時間給他們,那說不定將是最棒的禮物。只不過,時間的禮物要怎麼給呢?

作者建議,以不花錢的方式來說,你可以把週末的辦公室空間借給對方用,讓他享受一段安靜不被打擾的寫作時光。你可以幫對方照顧小孩半天的時間,讓他在這段時間可以放鬆一下,專注於閱讀或寫作。當然,幫對方做一天的家事,也有類似的效果。

至於花錢的方式,包括幫對方訂一家簡單的民宿或旅館,讓他享受一段獨處的時光。買一本咖啡店的熟客券送對方,讓他隨時有需要就可以到那家咖啡店,坐下來寫作或放鬆一下。

時間這樣的禮物,可以用各種方式送給各種人。

在消費氾濫、工作爆增的世界,相信有愈來愈多人能夠認同,時間才是最珍貴的貨幣。無論是一段不受打擾的工作時間,還是一段備受尊重的放鬆時間,下一次,當我們想要對身邊的親朋好友表達情感、安慰、鼓勵或肯定,或許不見得要衝到商店裡去選購一個既傷你荷包他又不受用的禮物,而是可以把時間的價值凸顯出來,當成禮物送給對方。

6/22/2012

50部小說裡的吉光片羽

在www.shortlist.com的網站上看到一篇滿有趣的文章,標題是:「在小說中學到的50個人生智慧」(50 Pieces of Wisdom From Novels)。說是「文章」,其實沒幾個字,該文選出了50本書,每本摘出一句書裡的智慧箴言。

文中並未提及選書的標準為何,不過瀏覽一下書名和作者,發現幾乎都是經典名作或知名作家。書蟲們可以在網頁上點選自己讀過或聽過的書,看看本文作者所摘錄的字句是否也讓你深有共鳴。

以下摘錄一些自己覺得有意思的句子。希望有一天也能陸續閱讀這些名作。

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痛是難免的,苦是甘願的。)


法蘭岑,《自由》:
"You may be poor, but the one thing nobody can take away from you is the freedom to fuck up your life whatever way you want to."

瑪格麗特‧愛特伍,《盲眼刺客》:
"The best way of keeping a secret is to pretend there isn't one."

卡謬,《墮落》:
"You know what charm is: a way of getting the answer yes without having asked any clear question."

阿莎嘉‧克莉絲蒂,《牧師公館謀殺案》(Murder at the vicarage)
"The young people think the old people are fools -- but the old people know the young people are fools."

艾茵‧蘭德,《阿特拉斯聳聳肩》
"Never think of pain or danger or enemies a moment longer than is necessary to fight them."


Bret Easton Ellis,《愛情磁場》(The Rules of Attraction):
"No one will ever know anyone. We just have to deal with each other."

狄更斯,《孤星血淚》(Great Expectations):
"We need never be ashamed of our tears."

普拉絲,《瓶中美人》:
"If you expect nothing from anybody, you’re never disappointed."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We can know only that we know nothing. And that is the highest degree of human wisdom."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Great is truth, but still greater,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is silence about truth."

克萊頓,《失落的世界》:
"All your life people will tell you things. And most of the time, probably ninety-five percent of the time, what they'll tell you will be wrong."

沙林傑,《麥田捕手》:
"All you have to do is say something nobody understands and they'll do practically anything you want them to."

卡波堤,《第凡內早餐》:
"Because no matter where you run, you just end up running into yourself."

哈波‧李,《梅岡城故事》:
"People generally see what they look for, and hear what they listen for."


凱魯亞克,《在路上》:
“The best teacher is experience and not through someone's distorted point of view”

歐威爾,《1984》:
“He 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He 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

保羅‧科爾賀,《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Waiting is painful. Forgetting is painful. But not knowing which to do is the worst kind of suffering.”

馮內果,《夜母》(Mother Night):
"We are what we pretend to be, so we must be careful about what we pretend to be."

6/20/2012

生命樂章的噪音篇?:讀《低音大提琴》

早該知道的,寫出《香水》這部名作的作家徐四金,不是普通的作家。雖然前不久讀到的《夏先生的故事》相對較為親切(心得在此),但絕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種回憶童年往事的散文。

徐四金出生於1949年德國的巴伐利亞地區,父親是知名記者。他高中畢業後就開始發表散文和劇本。特別的是他很低調,並不喜歡受到大眾與媒體的注目。《香水》這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85年,而在此之前,他是以《低音大提琴》(Der Kontrabass,英文The Double Bass)這部單人獨幕劇的發表獲得注目。維基百科提到,在1984-1985年期間,該劇本公演超過500次,是當時德語地區舞台上演出場次最多的作品。

(封面看起來好像有童趣,其實這並不是童書啦!)


時至今日,不曉得是否已有新的作品打破了這項紀錄。但無論如何,這代表著《低音大提琴》在德語系國家受到相當熱烈的注目與肯定。說實在的,我很驚訝。

驚訝的原因是,這部篇幅不算長的劇本作品,裡頭只有一個角色:一個在國家交響樂團任職的三十五歲的低音大提琴手。單人獨幕劇,顧名思義就是單人、獨幕,也就是一位演出者在單一舞台布景中對著觀眾演出一整場戲。

記得多年前,湯姆漢克曾演出一部以魯賓遜漂流記為基礎而改編的電影《浩劫重生》,劇中湯姆漢克在荒島上就是單人演出。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應該都還有印象,劇中湯姆漢克與一顆排球(取名威爾森)有精采的「對手戲」。雖然排球根本不會說話也完全沒反應,但是湯姆漢克把它打扮得像個人(頭),然後彷彿跟它鬥嘴似地展開一連串的獨白。

如果跟湯姆漢克比,或許《低音大提琴》的演員也沒那麼厲害,因為至少舞台上的這位演員不必進行幻想對話,而是對著台下的觀眾講話。

全劇一開始,一個男人在他的房裡踱步。房裡正播放著唱片,是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當曲子進行到某個段落,他對觀眾說,就是這個地方出現了低音大提琴(的樂聲)。

接著,男人講起自己在國立交響樂團工作,負責演奏低音大提琴。

(德語版封面)

說到低音大提琴這個樂器,相信大多數人腦海裡只會浮現提琴的形狀,但是無法正確記起它的大小、在交響樂團中的位置,以及音樂家演奏樂器是什麼姿勢。當然,更別提有多少人能清楚知道低音大提琴的音色是怎麼樣。這毫不令人意外,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徐四金要拿這個樂器當本劇的主角:低音大提琴在交響樂團中,是個常被忽視的存在。它的體積相對龐大、笨重,但是它的樂音幾乎從來不會出現在主旋律中。低音大提琴在交響樂團中的地位,就好像我們大多數人在人群中的地位。

不過,在本劇一開始,男人特別強調這個樂器的重要:「你們可以去問任何人,每一位音樂家都會樂意為各位證實,一個樂團隨時都可以不要指揮,卻不能沒有低音大提琴。」男人說,低音大提琴在樂團中其實很重要(甚至最重要),但是「人們卻不重視它」。

他強調低音大提琴的重要,也強調低音的重要。因為如果沒有低音,就顯不出高音的力量來。他順便提到最近配合演出的一位年輕的次女高音莎拉,唱歌很感人。

男人講話的過程中,會不時停下來喝一口啤酒,偶爾也拾起琴弓,拉幾個音為觀眾示範一下。他聊起了低音提琴的發展與沿革,講解提琴的音色,言談之間,吐露出他對提琴歷史的理解以及對現狀的一些不滿。在看似閒聊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男人是個心思細膩但有點龜毛的人。

漸漸地,男人開始吐露內心比較真實的看法。他提到自己並非自願學低音大提琴:「在我所認識的同事中,也沒有人是自願學拉低音提琴的。理由非常明顯:這種樂器十分不便。怎麼說呢?說低音提琴是個樂器,倒不如說它是個障礙物。用背的嘛又背不動它,得用拖的;如果不小心摔倒了,又會摔壞它;要把它放進車子裡,行!除非你把左前方的座位給空出來,這麼一來,實際上車子也塞滿了。」

由低音大提琴手來抱怨這種樂器的占空間和麻煩,倒也滿新鮮的。接著,男人更開始抱怨,自己已經兩年多交不到女朋友了,而且這全是低音大提琴的錯!……他接著坦承自己現在暗戀的人其實就是剛剛提及的那位次女高音莎拉。

(美國某一次舞台劇公演的海報)

本來我們以為只是透過這位低音大提琴手來理解交響樂團中的生態:在交響樂團中,出鋒頭的永遠是指揮和首席小提琴手那少數幾個人。但沒想到,這樣的生態其實也在呼應人生:在人群之中,出鋒頭的也總是那少數幾個具備特殊條件的人。一旦理解了低音大提琴在樂團中的「處境」,我們好像也更能理解人在群體中的那種無可避免的卑微——不管願不願意承認,我們多數人所身處的人生位置,其實是比較陰暗、比較低沉、比較卑微,即便同樣賣力練習、賣力演出,也不會多受到一點注意。

用低音大提琴來比喻人生,實在很貼切:

「我們低音提琴手看來就像是守護冥府入口的狗,或是像西西弗斯,將音樂的重擔背負在肩上不斷往上推。」

「你們瞧它一眼吧!它看來簡直就像個肥胖不堪的老女人;臀部太低,腰部完全失敗,剪裁過高而且也不夠細;而這細長、下垂的肩部,根本就是神經有問題……」

「你根本就無法拉出一個優美的音色來,因為它本身的音色就不優美。這……不是聲音,而是……我現在不想太粗俗,但我可以告訴各位,這是……是噪音範圍中最不優美的聲音!」

樂團是人類社會的縮影。……樂團裡控制的是殘酷的能力階級、可怕的既定階級、駭人的才華階級,還有那種依據無法推翻的自然法則與物理學所產生的振動與聲音的階級,你們絕對不要到樂團來!

這一連串對於低音大提琴的閒聊,連綴到了男人的職業生涯以及人生處境,從一開始的力求自我肯定,到批判現實,到揭露內心憤恨不滿,終於導向了某種程度的自我厭惡與崩潰——不是全面崩潰,而是每個人在挫敗連連的人生中都難免要遇上的情緒失控。當男人不小心被自己的低音提琴絆了一下,他發脾氣說:「老擋人家的路!你們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一個三十五歲的男人,也就是我,要和一個永遠只會妨礙他的樂器一起生活?和這種不論是在人性上、社會性、交流技巧、性欲上和音樂上各方面都只會妨礙別人的東西?」

從樂器的無足輕重,延伸到樂手的無足輕重,再延伸到人生的無足輕重,男人的情緒真的激動了起來。他知道自己所演奏的樂器,連幫心愛的人(次女高音)伴奏都不行。他知道自己就算再怎麼認真練習和演奏,也不可能因出色的琴藝贏得讚賞。他知道他能引起女方注意的方式不是演奏得更好,而是故意拉錯音或出糗……只不過他還有足夠的理智告訴自己這樣做只會自毀前程。

終究,男人還是回到了現實。他記得他是國立樂團的團員,是個公務員,是只要按照固定的時數工作,就可以每年休五週的長假,享有疾病保險,每兩年調薪一次,甚至還有退休金。沒有驚喜波瀾的人生,至少也沒有惡浪。

「……根本就沒有自由自在的低音大提琴手。哪裡有?一旦成了低音大提琴手,就得一輩子當公務員。……但我絕對不會被趕走,我會演奏,而且能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我不會被炒魷魚的。」

結局是什麼?

結局,莎拉成為別人的女人或妻子。

結局,男人在某個B級樂團中當個首席低音大提琴手,灌灌唱片,謙虛地為了演奏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而成長茁壯。

結局,男人繼續在國立樂團當公務員,老老實實地等加薪,老老實實地領他的退休金。

徐四金針對本作品如是說:「1949年我在史坦柏格湖畔的安巴哈出生,沒學過低音大提琴,但學過鋼琴。《低音大提琴》完成於1980年夏天,內容是關於——當然除了主題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故事——一個男人在一個小房間裡思考存在的問題。

6/18/2012

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讀《最好的決定就是做出決定》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明,為什麼人類當初得以凌駕於萬物之上,成為宰制地球的生物,我想應該不只是「運氣好」。當然,科學界人士必定有興趣把人腦的優勢從頭到尾解析一遍,不過若是只能用一句話來說明,我想要武斷地說,那是因為人類比其他動物「設想周到」。

人類不必演化到完美的程度,而是只要比其他動物設想得周到一點,就可以取得相對優勢。於是乎,比起體積碩大無朋的大象、犀牛,人類可以用靈活取勝。比起爆發力十足的獵豹、獅子,人類可以用團結取勝。人類不會飛,在水裡游得也不頂快,卻都沒有因此而居於劣勢,反而在各方面占盡便宜,以致地球現在被人類搞成這樣……

不過,如果說人類什麼都比別的動物好,似乎也是言過其實。有時候,或許因為太習慣生活在人造環境之中,人已經某種程度上忘記了存活的最佳反應力。

《最好的決定就是做出決定》這本書的作者波勒博士,本身是一位工業設計師,她寫的這本書有點特別,因為她擺明了提供我們「從老鼠身上學到的人生智慧」。雖然說在演化上,老鼠算是人類的手下敗將,但是要知道,老鼠也從來沒放棄過任何求存繁衍的機會。或許在某些面向上,人類該謙虛地向鼠輩們學習……


本書藉由一群老鼠的故事來說明,在面臨重大變化的時候,不同的心態和因應模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其實,結論已經出現在書名上了。作者主張,人類可以跟老鼠學的是:最好的決定就是做出決定,而不是猶豫不決直到沒有抉擇的餘地。

故事的大意是,老鼠諾莘從巴黎返鄉。她在幾年前離開爸媽和哥哥,獨自前往巴黎闖蕩(由此可見她是一隻特別的老鼠)。這次她回來探親,得知她的爸媽正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抉擇:他們所居住的廢車處理場即將改建,場裡的廢車正逐一被壓扁運走,而此地將改建成大樓。眼前面對的是,原來的家園保不住了,但諾莘無法理解,她的媽媽還是一直嚷著不想搬走,不想放棄經營已久的家園以及長年來蒐集的各種物品,也不想決定以後要搬去哪裡。

在此同時,諾莘去探望了居住在各地方的親戚朋友,這些鼠親友們各因自己的選擇而居住在不同的環境下,有的生活安逸但沒什麼刺激,有的每天去偷獅子的食物而樂此不疲,有的安於現狀不想改變,有的想要改變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這些狀況,跟我們人類的處境沒什麼不同。

隨著故事的開展,作者提示我們有關「決定」這件事的本質。例如,看故事的人可能都會覺得諾莘的媽媽沒有認清時勢:既然明知廢車場一定會拆,怎麼還會說出「我不想搬、我不想離開這裡」這種不切實際的話呢?不過,換成人類,不也常有類似的心態?明知自己身在一場惡劣的婚姻關係中,卻還是告訴自己「我不想離開、我不想放棄」,好像這樣講就能改變結局似的。(是啦,諾莘的媽媽或許認為廢車場也有可能不會拆,賭一把?)

書中提供了13則有關抉擇的提醒語,供我們反思參考,其中包括:

*現實世界裡,有些事情是你無法改變的。
*我們隨時都在做決定,其中大部分都是不自覺的。
*要是你自己不做決定,就等於是將決定權拱手讓人。
*選擇了一個決定,就等於是排除了其他的選項。
*當理智尚在權衡得失之際,感覺早就做了決定。
*決定走一條嶄新的道路,有可能會導致令人痛苦難受的後果。這時候就需要勇氣和能力。
*知道你不想要什麼,是做抉擇的第一步。
*沒有錯失的良機,只有沒做的決定。
*不想在壓力下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沒有錯誤的決定,頂多是必須忍受在前往目標的路上多繞些冤枉路。
*倘若一個人心裡有底了,知道要怎麼抉擇,那麼這決定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
*你的決定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但你可以讓自己滿意。
*只有克服了做抉擇後的恐懼,才能做出決定。

如果我們觀察自己做決定的歷程,多半會發現有一些盲點。例如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容易讓「感覺」來作決定。這不一定是錯,但有可能不在我們自己料想之內。諾莘的媽媽對於改變的第一反應,就是有可能失去她多年來蒐藏的各種物品(老鼠喜歡囤積食物或什麼的),這種害怕失去的心態,使她無法針對問題好好地進行理性思考。

另外,人在承受壓力的情況下,很容易因為得失心升高而變得舉棋不定。這點也相當常見。破解這種心態的一個方法是把得和失列舉出來,以及覺察到自己因受壓而猶豫不決,並正在付出代價。當我們意識到「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時,就比較不會任由自己維持在舉棋不定的現狀中。

如果要說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我覺得是「不想輸給老鼠」耶。如同前述,人類之於萬物只有相對優勢,雖然我等人類有能力比老鼠設想周到,但是顯然反應沒有老鼠機敏,變通沒有老鼠迅速,而且得失心太重,不像老鼠犯錯即改沒什麼大不了。如果能把這種嚙齒類動物的優點學起來,改正身為人類容易有的怠惰與貪求安逸之心,相信可以更快做出決定。而誠如書名所主張的,做出決定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決定。

6/14/2012

皮克斯的故事專家教我們如何說故事

知名的皮克斯動畫公司(Pixar)至今還沒推出過不賣座的作品。該公司的故事藝術家艾瑪‧寇茲(Emma Coats)最近透過推特,分享了一連串說故事的原則。這22個原則被整理在The Pixar Touch部落格中。艾瑪在皮克斯工作,向資深同事學到這些原則,透露說好故事的諸多訣竅。以下摘錄幾則我個人覺得比較有意思的:

#6: 你的劇中人物擅長做哪些事?喜歡或習慣做哪些事?那麼就丟給他們完全相反的東西,給他們挑戰,看他們怎樣去因應。
感想:讓角色去做不喜歡、害怕、厭惡的事情,才能製造出吸引人的故事張力。

#7: 在構思中間的劇情之前,先把結局想出來。真的。因為構思結局是困難的,先把這部分搞定。
感想:很有道理。以前看過的電影或舞台劇當中,有些真的就是在結局的地方弱掉了,很可惜。

#8: 把故事寫完,就算不完美也要放下。在理想狀況下你可以寫出完美又完整的故事,但是現在要懂得放下。只要期許下次做得更好就行了。
感想:剛開始發想故事時,要鼓勵自己堅持下去,但是東西生出來之後,又要懂得捨棄和放下,這功課真不容易。

#9: 覺得卡住的時候,就來列一張清單,把你認為接下來不會發生的劇情寫下來。一旦這樣做,往往就會發現讓你可以接續下去的東西。
感想:卡住的時候最忌停下來,因此從反面去思考看看,說不定就幫自己解套了。

#11: 把你想的點子寫下來,你就可以開始修改它。如果一直放在腦子裡想而不形諸於文字,你就永遠沒辦法與別人分享。
感想:思想和文字的一個不同之處就在於,前者如果沒有變成後者,就難以延伸發展。

#12: 把你第一個想到的點子打個折,接著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也一樣。把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點子捨棄掉,直到你想出連自己都吃一驚的東西來。
感想:腦子裡的想法,最先倒出來的,通常都是比較平庸而普通的,唯有繼續發想、擠壓、發酵……新穎原創的東西才會靈光乍現。

#13: 讓你的角色是有立場的人。你可能覺得消極或好相處的角色比較討喜,但是對觀眾來說卻宛如毒藥。
感想:所謂的壞壞有人愛。

#14: 為什麼你非得講出這個故事不可?找出對你來說最迫切的理由,因為那就是故事的核心。
感想:在乎,才會想讓故事更好。自己會感動的故事,才比較可能感動別人。

#16: 風險或代價是什麼?給觀眾足夠的理由去為劇中人物加油。萬一劇中人物沒成功會怎麼樣?把風險和代價提高。
感想:當賭注明顯加大,觀眾總是忍不住圍攏過來。

#17: 任何想法都不會是浪費或徒勞。如果現下不管用,暫且放下,繼續往前。那些暫且捨棄的,有可能下次會用上。
感想:這是在提醒執著的人。

#18: 你必須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在盡全力,還是在瞎忙。寫故事是不斷的測試新點子,而不是不斷的改寫。
感想:這也是在提醒執著的人。

#20:試著做這個練習:把一部你不喜歡的電影的情節拿來重新拆解、組合,你會如何把它改編成你喜歡的樣子?
感想:從來沒想過可以這樣做,不過下次遇到對哪一部電影結局不滿意的,就可以來試試看,有沒有改編的空間。

6/13/2012

遙想菜鳥志工的當年:來聊一下接線人生2

每當有親友聽聞我在兒童專線當志工,第一個反應多半很驚訝:原來世界上還有這種志工!沒錯,雖然電話專線這種社會服務項目並不少見,類似張老師或生命線等電話專線所在多有,但是似乎很少人聽過有專門開放給小朋友(小學生)打的電話。

我也是在偶然的機會得知有這種社會服務的項目,而由於當時兒童福利聯盟的專線室地點離我住的地方很近,便鼓起勇氣去報名了。

想要擔任專線志工,必須先參加一天(或兩天?)的訓練,之後則必須經過一定時數的實習。所謂的實習就是在正式志工(值日生)跟小朋友講電話的時候,在旁邊側聽,必要時做筆記,然後跟督導討論。有什麼疑問都可以問督導,而督導也可能會問你問題。透過側聽,實習志工可以先了解,對話中的實況大概是怎麼樣,值日生的臨場反應又如何。而透過討論,也可以激盪出,除了這樣的反應之外,還有哪些回應小朋友的方式等等。

實習結束之後,督導會交代一份作業,上面有各種狀況題要回答,實習志工填寫完畢之後交出,督導就會跟你約一個時間進行面談。面談的時候又會問一堆問題。然後如果順利的話,就可以成為正式的專線志工了。

這樣的過程聽起來似乎很繁複,不過一關一關過去也是挺快的,而重頭戲其實在後面,也就是正式上線跟小朋友Live對話!

我不得不承認,在剛上線的頭一、兩個月,坐在電話前面等電話響的時候,心中其實是相當的忐忑。這種心情,或許只有call-in節目主持人可以體會。因為每次接起電話之前,都不會知道這位小朋友要講什麼,更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接得下去。

當然,每次接起電話都要先打招呼:「你好,這裡是XXXX小朋友電話,我是xx號哈囉值日生。」但是要知道,不按牌理出牌的小朋友也是挺多的。

值日生:「小朋友你好,請問你叫什麼名字?」
小朋友:「……」
不出聲的小朋友其實不少。不出聲也有不出聲的回應法,例如:
「小朋友你是不是第一次打電話來,所以不知道要怎麼跟值日生說話?」(停一下,等對方回答)
「那值日生跟你說明一下,這個電話是做什麼用的好不好?(停一下,接著說)這個電話是(開始介紹專線的功能)……」

現在已經算老鳥了,所以可以想出多種回應的方式,可是想當年還很菜的時候,遇到沉默的電話還真的會跟著呆掉耶,心想「這是要僵持多久?」「這個小朋友到底想幹嘛?」「我這樣回應妥當嗎?」「可以掛掉電話嗎?會不會沒禮貌?」一堆的不確定。而且,又有誰習慣對著無聲的電話一直親切地講個不停呢?(就是專線志工!)

另外還有一種菜鳥需要適應的狀況是,電話講到一半突然掛掉。哇,記得前幾次遇到這種突然掛掉的電話,還真有點錯愕,心想:「小朋友發生什麼事了?」「我剛剛說錯了什麼嗎?」真是一頭霧水。結果後來發現,小朋友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會突然掛掉電話,例如旁邊有同學在鬧,直接被掛掉;媽媽叫吃飯,直接掛掉(有些小朋友真的不懂得電話道別的禮儀)。當然,更後來發現有些小朋友是在碰觸到他們不想面對的話題時,突然把電話掛掉。無論如何,對我來說這都有一段調適的過程。

為了克服接call-in的焦慮,我開始在接線前,寫下兩個字提醒自己:「同理」。同理,簡單的說就是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和感受,並且把對方的思考和感受像鏡子一樣反映給對方。

小朋友:「我們下星期要去參觀動物園!」
值日生:「哇,聽起來很好玩,你是不是很期待那一天趕快到呢?」

有了同理這個原則和方向,就不會把注意力放在「要跟小朋友講什麼」的莫名焦慮上。因為要跟小朋友講的話,已經在小朋友自己講的話裡面。這樣就能幫助自己把焦點放在小朋友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trust me,值日生也會擔心自己講得不好~)

到後來,就算小朋友沒說出什麼具體的話,光從他們說話的語氣,也可以試著猜測他們的心情,並給予回應:

「小朋友,你今天的聲音聽起來悶悶的耶,是不是心情不好啊?」(據此引導小朋友說更多的話)
「你今天聽起來很開心耶,是不是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可以跟值日生分享呢?」(也是據此引導小朋友分享生活經驗)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會再擔心接起電話後會發生什麼狀況了。因此是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脫離了菜鳥的行列……

6/12/2012

台灣電子書出版的條件與美國不同

記得以前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很容易當機的那個年代,流傳過一則笑話:如果電腦使用者每次遇到當機,都可以跟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先生收一美元的補償金,那麼蓋茲先生可能很快就破產了。

最近我想到,這種一乘以無限大的概念,也可以用在電子書上。如果網路上熱門的非授權(盜版)電子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每次被下載,作者本人都可以收到一美元的補償金,那麼作者的資產可能早已翻了好幾倍!

電子書的威力和它的悲哀,似乎就在這裡。

眼看著美國的電子書市場風起雲湧(Kindle熱賣,不過亞馬遜網站卻不公布實際的銷售量,所以熱到什麼程度是個謎),台灣一些出版社及業外人士,對電子書的未來也深感振奮,躍躍欲試。不過,我不確定業外人士是否注意到,台灣的出版市場跟美國有一些地方不相同,使得台灣無法依樣複製美國的經驗。

英語出版品已在全球建立了一套健全而且強勢的版權交易機制。觀諸每年規模最大的出版盛會法蘭克福書展,版權交易的一大重心就是英語出版品。由英語翻譯成其他語言的書很多,由其他語言翻譯為英語的書相對少得多。這意味著,對英語系作者來說,書寫出來之後,除了可以在英語系國家銷售,市場性佳的書還可以鋪貨到全球眾多銷售英文書籍的書店(例如各大機場的書店),另外,還很有機會授權翻譯為各國語言版本。雖然並不是每一本書都能賣得好,但整體來說這樣的優勢是英語系作者所獨有的。

讓我們假設有兩位同樣優秀的小說作家,一位是用英文寫作,一位是用中文寫作,兩者分別在英語世界和中文世界稱霸,或許這位中文作家的小說,中文版的銷售量不比英文作家的英文版差,但是若論版權交易,這位英文作家的小說被翻譯為其他語言版本的機率就遠高於中文作家的小說。同樣高的才華,付出同樣的心力,所能期望的報酬卻有潛在的大不同。這個潛在的報酬空間,讓英文出版品可以吸納資源,衍生了出版相關產業,如版權經紀人、版權仲介、翻譯等,大規模的投入,將英文出版品推向全世界。

回看台灣,在出版市場裡,翻譯書的比例相當高。要出版這些翻譯書,不但得預先支付版稅給國外(先給一筆預付版稅,出書之後再按照銷量支付後續的版稅),還得翻譯。以一本300頁的書來說,翻譯費用大約十萬元。針對紙本書,各家出版社已經建立了一套成本獲利結構,可以估算付出的預付版稅和翻譯費,再加上紙張製版印刷、管銷等費用之後,要賣掉多少本書才能打平或獲利。

這套已然成熟的機制,並不能直接套用在電子書上。雖說出版電子書可以省下印刷和紙張的費用,但銷售通路、行銷宣傳和獲利結構都是新的,更重要的是,讀者群變小了(目前來說,必須是擁有電子書載具且願意改變閱讀習慣的人。不過,也有人認為潛在的讀者群應該是變大了,因為電子書可以很輕易地賣給世界各地的讀者)。要先體認到這樣的事實,在推估電子書市場潛力時,才不會流於過度樂觀和簡化。

讓我們來模擬,如果一家台灣出版社決定要出版電子書,它就必須考慮:若拿外文書來翻譯出書,必須先支付(電子書版本的)預付版稅和翻譯費用,這會形成一個成本的門檻,等於買進一個產品,還沒加工包裝就必須先付出十幾萬甚至數十萬元。精明的出版業者可能會對此有所遲疑(不過,或許樂觀的業外人士會覺得沒什麼?)至於本土書,通常是在出版之後才需開始支付版稅,也不必經過翻譯這道程序,若要把紙本書轉換成電子書,一開始的成本比較低。

回頭跟美國比,在台灣要把紙本書轉換為電子書來出版,以翻譯書來說,成本是相對較高的,以本土書來說,則成本看起來比較低(美國作者出書可以收到預付版稅,台灣本土作者通常沒有預付版稅)。當然,成本高低與銷量好壞並沒有絕對的正比關係,這裡是純粹就成本與製作條件來討論。

看過成本,再來思考效益。與美國相比,台灣還要面對一個不利的條件,那就是盜版的問題。書籍盜版在台灣原本已不太常見,消費者也普遍建立了智慧財產權的觀念。一般書籍很少聽到有盜版的狀況。但是,一旦書籍內容電子化,變成電子書,台灣的出版市場與中國大陸的出版市場將在網路上「接軌」。中國大陸或許很多方面都正在超越台灣,但是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卻仍相當落後,君不見連實體的科技產品都被盜得兇,到處可見山寨產品,而且是堂而皇之地銷售和流通,連西方科技大廠都沒轍。既然硬體都可模仿、複製了,軟體算什麼呢?

筆者認識一個中國大陸友人,他曾很熱心地向我提及,電子書將是出版必然的趨勢,而且說他現在都是看電子書。筆者很好奇地問那位友人,他都是透過哪些管道購買電子書。結果對方稍微遲疑,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他看的那些電子書並不是買的,而是下載來的(但是他仍然強調,電子書是未來的趨勢)。

這無疑將成為台灣電子書發展的威脅。可以想見,台灣出版社出電子書,無論是本土書或翻譯書,暢銷的產品很容易就會被盜版,變成在某些網站可以免費下載的電子書。雖然台灣的消費者已經有智慧財產權的觀念,但是若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免費下載的管道,相信也不會堅持一定要付費吧!而就算作者或出版社想援引法律來制裁盜版,實務上要提告是很困難的,也就是很難防止盜版和下載的行為。換句話說,一旦出了繁體中文版的電子書,差不多也等於出了簡體中文版。反之亦然。出版社辛辛苦苦投入製作電子書,到最後卻賺不到錢,可謂白忙一場。許多對電子書市場潛力抱持高度樂觀態度的人,似乎都把注意力放在「全球華文讀者市場」的想像中,卻沒有正視盜版的殺傷力。

世人為電子書勾畫了一個光鮮亮麗的未來,使得大家不知不覺忽略了一個隱晦但十分重要的問題:電子書的銷售潛力究竟有多高?如果(目前)無法複製美國經驗,究竟值不值得出版社砸下成本,在盜版威脅、侵蝕紙本書獲利的情形下投入這個市場?我想這是一個極需想像力和遠見,才能夠稍微回答的問題。

為什麼台灣的出版社不快點發展電子書?

最近身邊有買Kindle的朋友愈來愈多了,很好奇大家都用Kindle來閱讀哪類型的電子書或文字資料?我有個朋友會上某個網站下載免費的電子書。據說該網站遊走在法律的邊緣,會把有版權的中文書籍自行掃瞄(或打字?),放在網站上供人下載。據說該網站還振振有詞,認為都是因為出版社不供應電子書,使得該網站及其網友必須自行準備電子書檔案來進行環保無紙化的閱讀……(以上是我朋友告知的資訊,若有雷同,純屬巧合,若有誤解,我也無計可施。)

我其實不知道是否在台灣真的有很多人想閱讀電子書。但我可以想像真的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台灣的出版社不願意全面且全速地供應電子書。其實答案很簡單,只要能回答以下這個問題,就能回答以上這個問題:

在台灣,是否有很多人認為電子書的價格應該很便宜(例如應該是紙本書價格的三分之一),甚至免費?

有不少人認為,書籍去除了紙張的費用、製版印刷裝訂運送的費用之後,價格理應降低。某種程度上這樣講沒錯,因為某一部分的成本省卻了。但是電子書和紙本書的價格到底應該相差多少,卻一直沒有人能算得準。讀者用「自己願意付出的價格」來衡量,是不準確的,因為身為消費者基本上都希望愈便宜愈好。但如果大家認為出版社就能算出一套合理的價格,那也是一種誤解。因為說到底,電子書市場是屬於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在生產端,雖然作者創作、編輯製作、美術排版等功夫基本上是一樣的(而且身為作者應該不希望因為是電子書就少拿版稅),但是在省卻了紙張、製版印刷裝訂運送的費用同時,增加了電子書的製作費用。我知道,如果只是純文字轉檔,當然很簡便,但是若想要兼具聲音、色彩、影像等元素,那製作費就另當別論。如果牽涉到類似App的設計,那也不算是小錢。

在通路端,電子書的銷售不再需要透過實體店面,但是總要有銷售的管道,而它也絕不是隨便放上一個或一些網站上就能賣得起來。電子書的銷售也同樣需要投注行銷宣傳的費用。

在消費端,更是電子書這個商業模式的問號所在。電子書的潛在讀者在哪裡呢?基本上是那些擁有電子書閱讀器的人(我們可以暫且把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都算進去,估出一個膨脹好看的最大值)。而這樣的族群,目前比起紙本書的潛在讀者群要少得多。咦,明明潛在讀者群縮小了,可是卻有人認為一旦書籍電子化,買電子書的人就會比買紙本書的人多,並據此認為出版社應該大幅調低售價……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理解的邏輯。

所以,回到「為什麼台灣的出版社不願意全面且全速地供應電子書」這個問題,我會認為,一個規模限縮的市場(電子書潛在讀者群小,加上台灣人口少),要期待商家爭相投入,本來就不實際。另外,消費者對電子書售價的期待,也會令出版社卻步,想不出任何理由,要冒著傷害紙本書市場的風險,去電子書的新市場拚搏。

於是乎,認知的落差出現了。擁有電子書閱讀器的人興致高昂地想要找電子書來閱讀,而出版社放眼望去卻不確定到底一本電子書可以賣掉多少本,有的小試水溫,有的裹足不前。

這就給了某些網站生存的空間。明明侵犯了版權,卻用熱血和環保和免費來包裝不合宜的行為,每每聽說就令人難過。

6/11/2012

你跟蝙蝠俠或蜘蛛人講過電話嗎:來聊一下接線人生1

蝙蝠俠和蜘蛛人的電影一向很受歡迎,可惜我從來沒看過(只看過超人),因為我始終不太理解,好好的人幹嘛穿上奇怪的道具衣裳,在人類世界裡穿梭來去,難道非要這樣才能懲奸除惡、除暴安良嗎?穿上道具衣裳是為了隱瞞真實身分,還是藉此獲得神奇的超能力?也許以上皆是吧!

不過我能體會,有時候人們想要拯救世界,但又不想暴露真實身分的那種心情。就像許多人在捐善款給需要幫助的人時,留下的是「無名氏」三個字,非常低調。今年六月初,台東縣成功國小足球隊女學生為了籌措出國比賽的經費,到市場去賣蘭花,這個消息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就有個善心人立刻捐出了一百萬元,既不留姓名,也不要求收據打統編,真是帥呆了。

不過,對我們這種市井小民來說,隨手捐發票很容易,隨手捐一百萬元真的有困難,因此或許我們比較適合效法布魯斯‧韋恩(蝙蝠俠本人)、彼得‧帕克(蜘蛛人本人)、克拉克‧肯特(超人本人)這幾位熱愛變身的大哥,用我們各自的「超能力」來為社會盡一份心。

每星期某一天的下午四點半到七點半,我會出現在兒童福利聯盟的專線電話室,在那裡接聽台灣各地(包括離島)小學生的來電。

「您好,這裡是哎喲喂呀小朋友電話,我是XX號哈囉值日生……」

隨著這句電話客服般的開場白,展開了一通又一通小朋友與值日生的心情對話。這個被我戲稱為「兒童版0204」的免費專線(正確號碼0800-003-123),因為有企業熱心贊助,小朋友只要透過室內電話或公用電話撥打,都是免費的。利用這個管道,可以跟值日生分享心事、討論煩惱,讓值日生陪伴孩子們度過放學後、晚餐前那一小段無聊、寂寞、傷心、痛苦或快樂的時光。

有人會好奇,真的有小朋友會打來嗎?沒錯!這個世界上敢跟陌生人講電話的小朋友還不少!不過當然也常有人打來一聽到值日生的聲音就立刻掛掉的,或是沒立刻掛掉但也打死不出聲的……

小朋友打電話來都聊什麼呢?舉凡小學生生活中會遇到的事,都有可能是聊天的話題,例如學校的考試、運動會、校外教學、課業、打電動、人際關係,甚至是與異性相處交往,當然還有在家裡與父母或兄弟姊妹的相處。小學階段的孩子基本上都還滿單純的,有開心的事會打來分享,有煩惱的事會打來訴苦,而無聊的時候當然更會打來……

由於專線設定的功能是「陪伴」,也就是讓有需求的小朋友能找到願意聆聽他們的對象。因此,專線志工的主要工作就是發揮同理心的聆聽,以及陪孩子們聊天。這聽起來很容易,實際上卻有一些技巧,因此所有的專線志工在正式接線之前都必須上課以及完成實習,並且持續接受督導。

蝙蝠俠、蜘蛛人和超人在電影裡常常會有暴露真實身分的危險,專線志工比較不用擔心這一點,不過的確有不少小朋友會很想知道值日生的真實身分,例如姓名、年紀、地址、手機號碼、部落格或臉書網址之類的。只不過根據規定,值日生不需要也不能夠提供個人的資料給小朋友,以免造成雙方的困擾。

專線值日生沒有面具,也沒有披風,只有XX號這個代號,然而也就是這個代號賦予我們一種權利與責任,權利在於我們可以跟形形色色的小朋友交談,分享他們的生活點滴,責任在於我們必須扮演好傾聽和陪伴的角色,當一個說心事的好對象。不敢說這樣的志願工作有達到拯救世界的規模,不過我的確見證某些小朋友因為長期與值日生建立互信的對話關係,而在表達與溝通上有顯著的成長。

每一次電話鈴響,都代表著孩子的某個需求,也許是好奇,也許是煩惱,也許是開心,也許是無聊,而志工接起電話,無論怎樣都是見招拆招,這說起來也是滿刺激的。順利的話,在結束通話時,小朋友將能感受到被聆聽、被了解、被支持,或是透過值日生的回應,找出解決困擾或問題的可能方法。而萬一聊得不順利,我們也會在電話掛斷之後進行討論,找出修正的方向。

每當聽到電話中的小朋友說:「謝謝妳,我覺得好多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都讓我替他們開心。甚至,當小朋友因為心中陰霾一掃而空,已經準備好去做別的事而急欲說bye-bye,我也替他們開心。

這樣的接線人生,屈指一算也有六年了。六年的時間可以唸完小學耶,恐怖ㄋㄟ!!有關接電話的心得,下回待續。

6/10/2012

生命林間的獨行者:讀徐四金《夏先生的故事》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香水》這部作品,即便沒有讀過小說,可能也看過同名電影。多年前我讀這部小說時,沒特別注意作者,印象中一直以為作者是法國人,最近讀《夏先生的故事》,才發現徐四金是德國作家,真是太抱歉了。


夏先生的故事》不若《香水》那麼有名,但好讀很多,兩小時就翻完了。內容讀起來是第一人稱的敘事者在回憶童年往事,然而文案卻說這不是一個兒童故事。讀完之後,留下了一個淡淡的疑惑:故事中的這位夏先生為什麼鎮日走個不停?作家試圖透過這個角色表達什麼?

本書的敘事者小時候住在一個純樸的村子裡,生活中接觸的無非就是上學、騎腳踏車、爬樹、與爸爸一起去觀賞賽馬、去同學家看電視,以及幻想有一天能與心儀的女孩子一起散步等等。然而在這位敘事者的童年生活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人,就是夏先生。(以下將敘事者稱為小男孩。)

沒有人確知夏先生是從哪裡來的,一開始大家只知道他和他太太住在一間公寓裡,他的太太每天在家裡做手工洋娃娃維持生計,而夏先生呢,他每天從清晨到夜晚,總是拄著一根拐杖,背著一個背包,戴著一頂帽子,在村子方圓六十公里之內不停地走著,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嚴寒的冬天,不管是出大太陽還是下大雨,夏先生總是在路上不停地走著。

剛開始,村子裡的人還會感到好奇,許多人議論著夏先生奇怪的行徑,例如有人傳言他是患了空間恐懼症,也就是無法待在密閉的空間裡,所以才一直待在戶外。可是這無法解釋為什麼夏先生要不斷行走。當然有人去問夏先生,然而夏先生對這個問題的反應卻很奇怪,他的回答含糊不清,而且似乎很不樂意有人這樣問。夏先生幾乎不說話,也從不跟人互動、交談。

有一次,小男孩跟爸爸一起去觀賞賽馬,在開車回家的途中,天氣驟變,下起猛烈的暴雨,然後甚至也開始下冰雹。大雨和冰雹遮蔽了視線,小男孩的爸爸只好把車子暫停在路邊等雨勢緩和下來。等到冰雹下得差不多,他們看到在雨勢趨緩的路上,竟有一個行走的身影,沒錯,正是夏先生。

小男孩的父親出於直覺,很親切地邀請夏先生坐上車子,想要載他一程。沒想到,夏先生並不領情,先是不理不睬,後來在小男孩父親的強力邀請之下,夏先生明白地回答了一句:「那就請讓我靜一靜。

這是小男孩唯一一次聽到夏先生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

夏先生仍然每天不斷地散步著。人們漸漸習慣他行走在各地的景象,以至於到後來完全意識不到他的存在。儘管如此,對小男孩來說,卻有兩次偶然的機會瞥見夏先生的奇特行徑。

第一次是某一天小男孩心情不好,爬到樹上準備跳樹自盡,卻在那一刻,他看到夏先生突然來到樹下。小男孩看到夏先生停下腳步,放下拐杖和背包,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但沒過多久,他又爬起來,從背包裡拿出麵包吃,從水壺裡喝了點水,然後便又匆忙地離開。而且在這整個過程中,夏先生總是不斷左顧右盼,好像擔心被看到還是被追趕的樣子。

這幅奇異的景象,讓小男孩看呆了,以至於他頓時放下了想自殺的念頭。

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看到夏先生,是在某一天的傍晚,小男孩已經是個青少年,去同學家看完電視,在已然低垂的夜幕之下,沿著湖畔騎腳踏車回家。突然間,他居然看到夏先生在湖邊,不,仔細一看其實是在湖裡。夏先生就像在湖裡行走一般,一步一步往湖心走去。小男孩眼睜睜看著夏先生走向湖心,最後沒入湖中。

這景象實在太奇特了,小男孩不敢也不想跟任何人提起。而村子裡的人,是在兩星期之後才發現,怎麼都沒看見夏先生了呢?不過,夏先生失蹤的事情也沒引起太大的騷動,畢竟大家連他從哪裡來的都不知道啊!

這整個故事的架構看起來實在簡單,而故事中所描述的夏先生的行徑又怪得出奇,不得不令人懷疑,作者是否試圖藉由夏先生這個角色,傳達某種特殊的訊息。

我個人的理解,「夏先生」是用來比喻人群中特立獨行的「怪咖」。怪咖的行徑,在大眾的眼中總是格格不入,人們議論他們,卻從來無法理解他們,頂多認為他們病了或瘋了。至於怪咖自己怎麼想呢?怪咖之所以行徑怪異,目的並非譁眾取寵或討好世人,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無法不做出怪異的行為。

或許在精神上、心理上或身體上,存在著某種無法理解的驅力在驅動著他們,使他們表現出在眾人眼中看似怪異的行為。或許他們早已明瞭,世人無法同理他們的體驗,於是他們也就不費心去解釋或尋求世人的認同與接納。

在這個世界上,怪咖其實並不少見,只是我們常常把他們放在視線的邊緣。例如,看過《香水》小說或電影的人,應該很難不認為作家本人是個怪咖。欣賞過梵谷《星夜》畫作的人,可能也會懷疑他是個怪咖。怪咖對生命的關切重點,超越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溫飽事宜,超越了社會的認同或世俗的理解,他們的心靈世界的風景,不知為何就是與眾不同。這不是好或壞的問題、雅或俗的問題,而是差異大或小的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說,這種差異也不是個人有意識選擇的結果,而是一種天生的特質或早期的養成。擁有怪咖體質的人,不得不像書中的夏先生一樣,有如罹患強迫症似地不斷從事某種行為。他們不是為了追逐逸樂而活,而是為了削減痛苦而活。

雖然已經夠痛苦了,卻還要承受世人不斷的善意邀請,邀請怪咖們回歸「正常」的生活,這毋寧造成另一層的壓力,於是夏先生才會說出:「那就請讓我靜一靜。」

放眼生活週遭,很快地我們就能辨認出許多「夏先生」的存在。這則故事至少可以提醒我們,或許該調整看待這些怪咖的眼光:他們的人生過得並不容易,而關心他們的方式,很可能不是把他們往「正常」拉近。

也說不定,我們自己正是別人眼中的怪咖,正承受著無法被人理解的生命的挑戰和苦楚。沒有人會贈送我們解脫之道,但我們至少不必苛責自己不夠正常。

小男孩最後以沉默,保留他對夏先生的回憶。對於我們無法理解的世事,保持沉默或許是個暫時的良方吧!

健身房體驗第十週

時光飛逝,就在我國總統就職之後沒多久,西班牙發出紓困的呼救聲中,我在健身房的重量訓練課程也已堂堂邁向第十週了。

某種程度來說,重量訓練是一連串枯燥而具有機械性的健身作業。在實際參與之前,我從不認為自己會覺得這項作業「有趣」。實際參與之後,我更覺得這是一項同時考驗身體與心理耐力的作業。不過,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人得以面對真實的自己。何謂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自己就是行動中的自己——是看你實際練就了多少、有沒有堅持到底,而不是聽你說了多少或想了多少。

然而,行動中的自己,倒也並不全然由自己掌握。舉例來說,大約兩星期之前,感冒病毒找上了我,同時考驗著我的身體和心理。

人在生病的時候,再硬朗也會變弱雞。為了這場感冒,我在家癱瘓了幾天,健身房也好幾天沒去。這也就算了,但我發現最打擊我的,是心理層面。

首先是無法接受,為什麼如此勤於鍛鍊身體,還是會被傳染感冒?我知道這樣想是有點任性,畢竟病毒的感染也是要看緣份,非人為所能掌控,但是心中依然滿是疑惑與不平。

其次,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都已經去耳鼻喉科報到了四次,吃了十二天的藥,到現在還沒好。從一開始的扁桃腺發炎,轉為支氣管發炎,前兩天又回到扁桃腺發炎……真的很令人火大,唯一遺憾的是,不知道火大的對象應該是誰?

我盡量不把這種挫折感放得太大,雖然已經開始用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進行清理,也考慮下個週末或許該去廟裡收收驚。看起來,人不但必須經常性地與自己的軟弱共處,藉由運動等積極的方式磨練自己,也要不時面對沒道理可講的疾病,任由不知哪裡來的病毒或細菌打亂生活的節奏。

所以,第十週的體驗便是,人在疾病面前,不能不有某種程度的臣服:多休息、多喝開水、按時嗑藥、懷抱有點樂觀又不敢太樂觀的心情,然後在最後的底線上,又要很清楚自己絕不可以因此投降……

6/07/2012

從出國表演的珍珠奶茶講到會翻轉的丸子:讀《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

今天在某家報紙的頭版看到這則新聞:一家美國的連鎖速食店將在德國各地的分店開始販售珍珠奶茶(Bubble Tea)。新聞的報導方向似乎覺得這是一件很引以為傲的事(是的,但是真的不要再說是什麼「台灣之光」了啦)。這家M牌速食店在德國有近800家分店,供應這種源自亞洲的飲品。

台灣人愛喝珍珠奶茶,德國人或其他外國人會喜歡嗎?我能確定,如果我人在德國,應該也會想去買一杯來試試看。去年五月我在紐約法拉盛偶然看到一家台灣風格的飲料店,好奇地買了一杯珍珠綠茶來喝。印象中茶味弱了一點,但是因為杯子長得跟在台灣一樣,所以讓人覺得特別的是,飲用環境與手上那杯飲料的反差所造成的趣味。

我對德國人的反應滿好奇的,希望新聞媒體能再追蹤報導一下。如果當地新聞夠熱,說不定會開始討論「珍珠」是怎麼做出來的。

實事求是的德國人好像什麼都可以問(這樣算不算刻板印象),在《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這本德國出版的科普書中,回答了許多平常我們沒注意,但一注意就會很想知道答案的問題。例如全書第一則:為什麼丸子會在鍋子裡翻轉呢?



這樣一問才想到,在煮湯圓或丸子的時候,湯圓和丸子真的會翻轉(滾動)耶。不過,這難道不是因為在加熱的過程中,鍋子裡的水產生對流,順便帶動丸子的翻轉?

作者優哥希瓦向我們解釋,丸子之所以會翻轉,首先因為丸子是圓的。(意思就是不夠圓或切開的丸子就不會翻轉了~)當丸子漂在湯裡,就好像皮球浮在游泳池裡,下半部浸在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此時如果用湯匙去撥動丸子,會發現它很容易被轉動。

當湯接近沸騰或已經沸騰,丸子會自動發生翻轉的現象,原因出在丸子內部的小氣泡。當湯的溫度不斷上升,丸子下半部的氣泡被加熱,就會膨脹得更大一些,於是導致下半部的氣泡產生比較大的浮力。這個浮力造成丸子下半部的密度變小,於是容易翻轉的丸子便翻轉了,也就是原本在下半部的丸子部分跑到水面上。

至於原本在水面上的丸子部分,此時突然進入溫度較高的水面下,開始接受加熱,然後也增加了浮力,於是又翻轉向上。如果水面上和水面下的溫度差異很小,這個浮力的變化就比較小,翻轉的現象比較少。如果水面上的溫度明顯比較低,例如鍋蓋沒蓋上,那就會更頻繁地看到丸子在翻轉。(所以,在天氣冷的時候煮丸子,是否翻轉的現象也會更頻繁呢?)

其實我不曉得,知道丸子會翻轉有什麼特別的用處,不過至少我現在腦子裡的問號少了一個,因為我現在知道,當我在煮芝麻湯圓時,湯圓為什麼會在水面不斷滾動了。

想著想著,又冒出了一個新的問號:為什麼丸子剛丟進去湯裡煮的時候是沉在鍋底,後來又會浮到水面,而這時媽媽就會說是「熟了」?我猜,是因為丸子已經加熱到內部的小氣泡都已膨脹(熟了),浮力帶動丸子浮在水面。是這樣嗎?希望我的推測是對的~

6/06/2012

跟主管過不去,沒道理

市面上有許多的管理書,都在教老闆如何管理員工、主管如何管理屬下,至於身為屬下的人該如何「事上」,好像比較少談到(談紓解壓力的書倒是不少)。接受上司的管理這件事,真的不需要學習嗎?或者說,屬下難道不需要「管理」跟上司的關係嗎?

如果順從是事上的唯一方式,那麼或許真的沒什麼好學習的,畢竟從小到大,從家庭到學校,我們早就知道怎樣叫做乖、怎樣叫做聽話,所以我們都知道聽話是怎麼一回事。大部分的主管也會覺得聽話的屬下比較好管理。

不過,現在跟以前不太一樣了。身為主管的,不見得希望屬下只會聽話,而身為員工的,如果只知乖乖聽話,下場好像也不會太好,例如會被批評是乖乖牌,或是在愈來愈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變成忍氣吞聲的吃虧者。

那麼,如果不想當聽話的乖乖牌,又該怎麼辦呢?這部分就沒有人教過我們了。這就是問題所在。不想乖的人,想要把自己的意見傳達給上司,但是不見得知道如何跟上司溝通比較好。

舉個例,當你不認同你主管的意見,又不打算乖乖照做,你會怎麼跟主管溝通?你知道用什麼方式跟「你的」主管溝通最有效嗎?面對面?寫e-mail?上簽呈?單刀直入還是委婉陳述?你有想過,怎樣的溝通方式,你的主管最有可能買帳嗎?例如,需不需要把第三人(更高主管或其他部門同事)拉進來,提高你說服主管的機率?你的主管會期望你透過軟性說服的方式跟他溝通,讓他保有權威者被尊重的感覺,還是會希望你能展現高度自信的決斷與折衝能力?跟你的主管溝通時,有哪些地雷是不能碰的?

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不重要,可是我們在進入職場之前,卻幾乎沒有機會好好學習這種類型的溝通和表達。從小到大,我們生活在群體中,面對父母、面對手足、面對老師和同學,可是真的有人認真跟我們討論,怎樣領導和被領導嗎?在這方面,大部分都是放羊吃草。只有少數人有機會站上領導位置,磨練領導力,但大多數人沒有學習過怎樣被領導、怎樣乖乖聽話和不乖乖聽話。

管理是兩方面的事。可以有壞上司,也可以有壞屬下。壞上司有很多種,只要到上班族下班後的聚會場所側聽一下,很容易聽到一些人抱怨自己的上司有多糟糕。其實重點不在於這些人的上司到底有多糟糕,而是在於:批判上司到底有什麼實質的幫助?幾乎沒有任何幫助!可是似乎有不少人滿熱中這類批判的活動。尤其是當身為屬下的一群人聚在一塊兒,藉由批判同一個上司而感到相濡以沫的同仇敵愾之群體歸屬感。批判得愈尖銳,似乎情緒抒發得愈徹底,不過,唯一的效果好像也只有情緒上的抒發吧?

曾經有個人這樣批判他的上司:「如果要比在公司裡的人際關係,我絕對會贏他。」這樣一句話,充分顯示了說話者的自信,也顯示此人的人際關係應該很不錯。只不過,在職場環境中,人緣好壞並不是最重要的;在公司組織裡,主管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跟員工屬下交朋友,基層員工是否能接受主管的管理,遠比基層員工是否喜歡該主管來得更重要。換句話說,就算二選一,全公司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選擇不想跟該主管做朋友,也不代表任何意義:老闆選擇拔擢某人當主管,不會是因為那個人在公司內最受歡迎,而是因為那個人有成事能力。

在運作正常的企業裡,「鬧革命」是件奇怪的事,因為你要嘛就留下來,遵循這家企業的規矩,好好幹活、領薪水,要不就拍拍屁股走人,另擇良木而棲。那些在明處或暗處不尊重主管、甚至跟主管對抗的人,其實內心深處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以優異的績效表現獲得主管或公司的肯定,更無法以實力凌駕自己的主管,在企業內鬥中獲勝,所以乾脆當個製造困擾、卻又能每個月順利領薪水的破壞份子。

放眼職場,這樣的人,似乎從來都不缺?

6/05/2012

左看沉重,右看也沉重:讀書會電影《分居風暴》

有些電影,似乎可以從開場的第一分鐘就看出其不凡不俗,《分居風暴》(A Seperation)就是如此。本片一開始,鏡頭是從影印機裡面往上看。影印機正不斷在運轉,畫面中隱約可看出是在影印證件(因為有照片,而且看起來像護照)。機器啪啦啪啦不斷運轉,不但暗示著例行公事帶給人的疲憊,也代表著一些即將做出的決定:影印證件不就是打算辦理某些重要事務嗎?

如果這樣分析下去,可能要寫一萬字。雖然我認為這部電影值得用一萬字來賞析,不過我沒那麼多時間寫,也沒人有時間看。


《分居風暴》是一部伊朗電影,導演是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它獲得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11年第61屆柏林影展金熊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的伊朗電影,各界評價極高,我也認為值得一看。

故事一開始,一對夫妻坐在法官的面前。妻子希敏想要向法院訴請離婚,與結婚14年的納德分開。透過希敏的陳述,以及納德的回應,我們得知了離婚的原因,以及他們的家庭狀況。

希敏申請移民多年,終於拿到許可,可以離開伊朗這個國家,與丈夫以及女兒一起到國外(好像沒說是哪裡)展開新生活。然而,納德卻不願意離開,因為他不忍心留下患有失智症的父親。移民的許可是有期限的,希敏苦等不到丈夫改變心意,只好向法院訴請離婚。納德並不反對離婚,不過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女兒似乎不想跟希敏出國去。

法官認定兩人的狀況還不至於離婚,因此要他們回去重新考慮。無奈的希敏既無法離婚也說服不了女兒,只好先搬回娘家去。


希敏離去之前,幫納德找來了一個幫傭來照顧父親。這位少婦羅芝住在貧困偏遠的地方,帶著一個四歲左右的女兒,舟車勞頓來納德家幫傭。只是,第一天她就非常無法適應,除了一大早就要出門很辛苦之外,納德的父親尿失禁無法自理,若幫他清潔身體將違背羅芝的信仰。

第一天結束,羅芝本想辭掉這份工作,但是納德少了妻子顧家,根本無法自己照顧父親。他堅持要羅芝繼續做。羅芝有很多為難。她出來賺錢不能讓失業多日的丈夫知道;她懷有身孕,為了怕沒工作,也未向雇主表明這件事。不過,羅芝還是勉強待了下來。


過沒幾天,納德和女兒回到家,赫然發現羅芝不在,而他的父親竟被綑綁在床上,並因翻落床下而不省人事。納德一心認為幫傭偷懶,又氣又急,當羅芝回來,他大發雷霆,不由分說地把羅芝罵一頓並趕出去。羅芝雖然知道自己不假外出是理虧,但堅持必須拿到今天的工資(她很需要錢)。納德當然不願意給,而且他還指控羅芝偷了錢……雙方僵持不下,納德硬是把羅芝推出門外……

隔天,希敏接到消息,聽說羅芝出事住院了。她找納德一起去看她,才發現原來羅芝流產了。羅芝的丈夫得知納德和羅芝有過衝突,十分生氣,堅決要跟納德算帳,告他殺人罪(害嬰兒死掉)。雙方鬧上了法院。

這場流產意外應該算是後續所有事情的引爆點。羅芝的丈夫要告納德,一方面是為了流產失去的小孩,一方面是為了納德粗魯地把羅芝推到樓梯底下,另一方面他自己欠了不少債務,如果能因此拿到一些賠償金,可望解決他的財務問題。

羅芝也想要告納德,不過她向法官說,她最無法忍受的是納德誣賴她偷錢,這是對她極大的侮辱和誣陷。

納德當然想要為自己辯駁,他堅稱自己並不知道羅芝懷孕的事,而且他也覺得事發當天自己並沒有把羅芝推到樓梯底下。

伊朗的法院雖然鬧哄哄的,看起來很混亂,但還是針對這個案件展開了調查,包括詢問相關的證人,以及到納德家門口模擬事發當時納德推羅芝的情形。

納德和羅芝各執一詞,而我們發現他們兩人都各自有所隱瞞。在這個過程中,案情左彎右繞,也同時在考驗(消耗)著納德與希敏兩人原本已搖搖欲墜的婚姻。希敏出面介入協調,勸暴躁又驕傲的納德花錢和解,勸羅芝的丈夫接受和解,也與羅芝懇談以了解真相。這一切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沒想到,當關係人來到羅芝家中,準備完成和解之時,納德突然提出了一個要求:他要羅芝拿著可蘭經發誓,孩子真的是因為他那一推而流產的。信仰虔誠的羅芝發現自己做不到,這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她的丈夫……

流產的真相清楚了,但這兩家人也面臨崩解的危機。我們並不知道羅芝一家人後來怎麼樣,但是希敏和納德終究走上離婚一途,而現在唯一要確認的就是,女兒跟誰?

故事的結尾就停在這裡:法官請這對夫妻到外面去,女兒留下來告訴法官,她到底要選爸爸還是選媽媽。法庭外等待的爸爸與媽媽,已經形同陌路。經過這一場分居風暴,每個角色的心都是沉重的,而觀眾的心,我想也是一樣沉重吧!



這部電影觸及了許多議題,包括婚姻、親子、老人照護、宗教、法律、社會文化、男女地位等。我發現,雖然伊朗的社會基本上是男尊女卑,但是女性都還滿勇於為自己發聲、為自己的權益抗爭,不管她們的社經地位高或低。另外,以我們外人的眼光,宗教在這個社會裡是一種束縛,但某種程度上也補了法律不足之處。

有些人不喜歡劇中希敏的角色,覺得這個女人很自私,一心只想帶著丈夫和女兒移民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顧老年失智的公公。這點我覺得可以看得深一點。從劇中我們可以推測,在希敏搬回娘家之前,其實都是她在照顧公公的,因為當她走後,我們看到納德根本手足無措,家裡很多東西他都不知道放哪裡、怎麼用。另外,失智的公公看到新來的幫傭羅芝時,一直喊她「希敏」,由此可知希敏在公公心目中的存在感。我認為希敏並不是一個無情的人,她只是覺得公公的情況不會變好,而且會一直這樣下去,同時女兒卻一天天長大了,她很希望女兒能換得更好的教育與成長環境。相對於納德希望維持現狀(一家人在一起,由妻子照顧父親),我認為希敏只是更勇於去爭取她想要的人生。

電影在最後故意不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答案:女兒到底選了爸爸還是媽媽?結果這個安排還真是吊人胃口!好想知道選了誰,也從劇情中試圖推測選了誰,可是最後我發現這根本徒勞。因為首先,無論選了誰都還是一樁揪心悲劇,無法改變什麼。再者,無論選了誰,這家人還是會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面對各自的問題。最後,反正導演也沒準備給我們「正確答案」啊,因為劇情是虛構的嘛……

6/04/2012

蘋果是怎麼了?:讀《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

放眼當今世界,「蘋果」應該是最熱門的其中一種水果吧!不只在每一部iPhone、iPad、iPod上都有蘋果,許多人每天翻看的報紙上也有蘋果。正在想怎麼大家都用蘋果來作為品牌名稱呢,突然想到,歷史上有三顆知名度很高的蘋果,一是聖經故事裡讓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那一顆,二是在牛頓的眼前掉下來的那一顆,三則是白雪公主啃掉之後陷入昏迷的那一顆。

一種水果之所以會在歷史上處處現蹤,有可能是因為它的生長範圍很廣,屬於常民的水果,畢竟人很容易就會把生活中的物件當成題材放進故事裡。再者,也有可能是因為這種水果的形象(外型、顏色)或內涵(味道或形狀)引發了某種聯想。歷史上的這三顆知名蘋果各有玄機,可能會引發不同領域人士的好奇和探索。不過對我來說,讀了《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這本科普書之後,讓我很想重回牛頓(Isaac Newton)當年目睹蘋果掉落的現場,追溯他的思考歷程。因為如果牛頓當年是研究生物學而非物理學,那麼他可能會發現蘋果的另一個祕密。


據說,當年牛頓在花園裡喝茶,正好看到一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其實每年都有很多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啊,所以「掉下來」這件事並非關鍵所在。關鍵在於,牛頓見到此情此景,心想,為什麼蘋果是垂直往下掉落,而不是斜斜掉落,甚至往上飛呢?……這後來讓他推演出萬有引力定律,也就是,蘋果受到地球的吸引。

物理學課堂上都是這樣教的沒有錯。我們當然很敬佩牛頓在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中找出了自然定律。看起來,牛頓把注意力放在蘋果這個物體的「移動方式」,而想必他也注意到,世上所有的物體,如果由高處掉落,都是垂直往下的。

不過,如果當年是把注意力放在蘋果這個果實的「掉落」,或許牛頓也會好奇:為什麼不是所有蘋果一起掉下來?是誰或什麼原因,造成蘋果的掉落?(顯然,萬有引力的存在並無法造成蘋果一起掉落這種事。)

曾經去過農場採橘子、採草莓、採蘋果的人,可能都有印象,樹上(或地上)的水果基本上是透過柔軟但牢固的枝梗繫在母株上,有時候就算硬扯也不見得很容易採得下來。那麼,為什麼蘋果會自己從樹上掉下來呢?

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這本書的第35篇「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

本書作者優哥希瓦解釋,答案並非果實太重。換句話說,並不是因為果實太重導致果蒂承受不住而掉落。他提醒我們注意,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不一定都是最大顆,其中有些是成熟的蘋果,有些則是比較小但已經腐爛或被蟲咬壞的蘋果。至於樹上那些還未掉落的蘋果,往往都是還沒成熟且完好的。這代表什麼呢?

似乎,蘋果在已經成熟或是受損之後,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掉落。但是,「比較容易掉落」是怎麼造成的?是樹木知道這顆蘋果已經成熟了,還是蘋果知道自己已經成熟了?

原來,植物會利用荷爾蒙來了解果實的狀態。無論成熟或受損的蘋果,都會釋放出乙烯這種氣體,這是一種化學訊號,用來「通知」這棵樹,以及樹上的其他果實;時候到了。

喜歡透過做實驗來證明科學現象的優哥希瓦教我們,拿兩個塑膠袋,其中一個裝兩顆未成熟的健康蘋果,另外一個裝一個未成熟的健康蘋果以及一顆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將塑膠袋封口。經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發現,跟腐爛蘋果放在同一袋的那顆蘋果,成熟的速度比較快。也就是說,成熟或受損的蘋果,真的會開始釋放乙烯,加速鄰居(樹上其他蘋果)的成熟。

對了,乙烯這種氣體還有另一種作用,那就是促使樹葉發生特別的生化反應,製造出「離層酸」這樣的老化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會讓樹枝和果蒂之間形成一個分隔層(一排開始乾掉的細胞),使得樹木不再能輸送養分給這顆蘋果。當分隔層的細胞乾燥到某個程度,就會產生斷裂,也就是蘋果離開母株,表演自由落體的時刻!

世界上的學問就是這麼有趣,從一顆蘋果樹不但可以找到萬有引力定律,也可以找到生物的化學反應。看來我們不該放棄對蘋果(以及世上各種事物)的好奇心,因為誰知道,上帝在蘋果樹上還藏了哪些奧祕等待我們去發現呢?

說不定,魔鬼的存在是為了點化我們:讀漫畫版《浮士德》

一直對德國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很好奇,但不知為什麼,對他的作品深感敬畏,始終不太能鼓起勇氣去閱讀原典。前幾天,去德國文化中心的圖書館,偶然在架上看到一本《浮士德》(Faust)的漫畫,就很開心地借回來了。以下為內容大意以及個人的詮釋,如與原典有所出入,應該是我才份不足所致。


這部小說是歌德的代表作(另外一部知名作品是《少年維特的煩惱》),小說裡的主角喬治‧浮士德是一位學識淵博但生活平淡、心靈苦悶的博士。他雖然窮盡大半生的心力鑽研學問,獲得了博士的榮銜,卻感受不到知識的價值,也無法理解生命的真義究竟為何。甚至,因為大半輩子都在研究學問,他既沒有可以真心交陪的朋友,也不曾與異性交往,體驗愛人與被愛的感覺。這樣的情況,若放在現代來說,或許可以稱之為資深宅男?

有一天,浮士德心情苦悶極了,正打算喝下一瓶毒藥了此殘生,突然,一個名叫梅菲斯特的魔鬼出現了。梅菲斯特阻止了浮士德的自盡,但既然身為魔鬼,救人並非他的首要目的。

梅菲斯特先把浮士德奚落了一遍,譏諷他:做再多的研究也無法觸碰到宇宙的奧祕或生命的真理。這真是戳到浮士德的痛處啊!!不過接著,梅菲斯特提出了一個十分誘人的建議:他拿出一瓶靈藥,宣稱是魔女所造,只要浮士德把靈藥喝下去,就能恢復青春,人生可重新來過。剛剛才在萬念俱灰,覺得人生無望,浮士德一聽說有機會重新來過,當然很難抗拒,但是他也心知肚明,天下哪會有白吃的午餐?於是他問梅菲斯特,有什麼條件?

只見梅菲斯特狡獪地笑著說:你把這東西喝下去,就可以恢復青春,而從此刻到你對人生感覺心滿意足的那瞬間,我還會充當你的僕人,聽從你的要求……至於條件嘛,就是當博士你死掉之後,請把靈魂給我吧!

過去對《浮士德》這部作品的印象,就是浮士德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讀到這裡終於明白為什麼浮士德要這麼做。至於靈魂換來的青春體驗是什麼呢?

浮士德喝下靈藥,果然恢復青春了,梅菲斯特陪著他在酒館裡喝酒,結果因緣際會,浮士德(以亨利的化名)認識了美麗純潔的少女瑪格麗特。瑪格麗特平時在家中照顧病重的母親,而且有個哥哥瓦倫丁是個士兵。瓦倫丁脾氣不好,卻很保護妹妹,他並不希望妹妹與浮士德來往。但是浮士德對瑪格麗特一見鍾情,於是在梅菲斯特的幫助之下,運用一些手段(魔法),把瑪格麗特約出來,兩人陷入熱烈的戀情之中。

然而,不知道是梅菲斯特搞的鬼,還是事情就有那麼巧,瑪格麗特的母親在她外出約會之時居然病發去世了。事後,瑪格麗特對於母親的死相當自責和傷心,而當瓦倫丁得知妹妹是出門去見浮士德,更是憤怒不已。他認定一切是浮士德的錯,便去找他算帳。沒想到,在雙方衝突之際,梅菲斯特把瓦倫丁給殺了……

為了避風頭,梅菲斯特帶浮士德到魔界去。浮士德對於自己引起的連番風波深感懊惱,他先是責怪梅菲斯特給他喝了那瓶靈藥,以致釀出一連串的悲劇。這時,梅菲斯特才對浮士德說,他要浮士德的靈魂是因為只有人的靈魂才能進入神的領域。因為,無論神還是魔鬼,其實都是人創造出來的。……(這部分有點難理解,我暫時的理解是:人其實是創造的主體,人的心靈光明面投射出神或上帝或造物主,而心靈黑暗面則投射出魔鬼。換句話說,魔鬼是被人創造出來的,而小說中的魔鬼梅菲斯特想要取得人的靈魂,或許是為了取得創造的主體性,或許還有其他的目的。)

浮士德對梅菲斯特的說法甚感震驚,但更令他震驚的是,他從巫婆的鏡子中看到瑪格麗特正身陷獄中。他急著要梅菲斯特立刻帶他回去探望她。原來,瑪格麗特懷孕生下了一個嬰兒,卻因強烈的罪惡感和羞恥心,把嬰兒溺死了,於是因殺嬰罪入獄。在獄中等候審判的瑪格麗特,也變得有點神智不清。

眼前的這一切,對浮士德來說是莫大的打擊。他心痛之餘,竟喝下毒藥自盡……梅菲斯特見狀,立即將他帶走。

浮士德在昏迷之際,有了一段與「生命」對話的體驗。雖然他對人生感到絕望,覺得人世間充滿了苦難和悲哀,但是「生命」卻告訴他,苦難是進化的能量。「生命」很渴望被創造出來。……這段體驗,就如同一場夢。浮士德醒轉之後,改變了心態,他決定要好好地活著,為生命而戰鬥。(或許也可以說,浮士德決定親自實踐「人為創造主體」這件事,他想要盡己之力改造這個世界,讓它更美好。)

「所謂的生命,就是把運作這個宇宙的能量聚集在一起的東西。」這是浮士德的其中一個領悟。

浮士德來到王國領地邊緣的一座海岸,決定在這一帶填海造地,建立一個豐饒繁榮的城市。在梅菲斯特的協助之下,他獲得了皇帝的特許,開始一點一滴地實現願景……

有一天,耽於逸樂的皇帝因為長年疏於國政,終於遭到臣子們的唾棄。臣子們決定處死皇帝,皇帝只好來找浮士德尋求庇護。臣子們追了過來,要浮士德把皇帝交出。浮士德既不想發動戰爭,也不想交出皇帝讓他送死,但是王國的臣子們卻執意要進攻浮士德的城市。浮士德迫不得已,只好要梅菲斯特想個辦法。沒想到,梅菲斯特竟用魔法把追來的軍隊一舉殲滅。

浮士德對於這再一次因他而起的悲劇感到痛心不已。他不禁體會到,人生在世無非是一再體驗各式各樣的匱乏、罪惡、苦難和不安。雖然浮士德已經立志要為生命而戰鬥,抱持著堅定的信念,免疫於種種匱乏、罪惡、苦難,卻無法擺除不安。

「人的一生就像在黑暗中行走一樣……人是盲目的旅人,害怕黑暗……看到些微光線就相信那是希望,但不久連那道光也害怕起來……」

當魔鬼離去,當青春靈藥的法力消失,浮士德回到那個年邁的自己,他終於體悟「人是孤獨的」這個事實。人始終是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徬徨前行,為了確認自身的存在,為了逃避孤獨的痛苦,而努力求取與他人的連繫。為了獲得生命的確定感,人游離在罪惡、審判和救贖之間,並在這中間創造出神與魔鬼。

至於最後,浮士德的靈魂到底給魔鬼了沒?看起來這似乎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人理解到自己的真實處境(黑暗中的徬徨旅人),人必須直視這個真實處境,充滿勇氣地往前行。

「現在不是跪拜的時候,祈禱的時間也結束了。在黑暗之中充滿力量地往前走吧!」

雖然是漫畫,但也有令人看不懂的地方。雖然沒完全看懂,但也感覺到有某種收穫,而且這樣的哲學意涵,還真的讓我想到《道德經》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