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2015

為什麼愈來愈多人想「一個人住」:讀《單身社會Going Solo》

過了適婚年齡還沒結婚,社會上這樣的人似乎愈來愈多了。只是,很弔詭的是,每次社會輿論觸及「單身未婚」這一族群時(其實並不成族群),似乎只有一種角度,那就是「單身未婚不好」。多年前,就有人說單身是「公害」,多年後,又有人說單身會造成「國安危機」——有關單身未婚的議題,似乎總是能夠挑起激烈的情緒反應以及不假思索的評斷。眾人無法平心靜氣地進行討論,並且取得某種程度上的互相理解,我個人覺得是很可惜的事。

這類議題可以探討的層面很多,如果好好面對,或許可以逐步釐清所謂的問題之所在(如果真的有問題的話),並且建立共識,設法去因應。例如,首先我就不太清楚,世人認為關乎國安危機的單身者,是僅指未婚的那些人,還是也包括離了婚的那些人?然後,是否還要包括喪偶之後沒有再婚的人?因為,以上這些人都可以定義為「單身」啊。然而為什麼眾人似乎常把「單身」與「從未結過婚」劃上等號?難道這些單身者真的比另外兩類單身者造成更多的禍患和危害?

其實,不婚或晚婚、離婚、少子化、壽命延長等等,這種種的社會變動都與單身人口的增加息息相關。要知道,這種種的社會變動並不會順隨政府的意志和法律的框限。當既有的政府政策和法律條款已不足以協助社會各角落增加的各類型單身者,那麼應該有所調整的是前者而不是後者吧!?

單身未婚、離婚分居、喪偶失婚,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人生狀態是由個人性格與選擇所導致,但如果我們願意去看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就會知道單身人口增加是普遍的趨勢,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驚世駭俗,而如果因應得當,可以避免國安危機。


單身社會正在崛起

單身社會》(簡體版書名,原文Going Solo: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一書,試圖把單身獨居者增加的社會現象作一解讀。作者是1970年出生的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注1)。在此書之前,作者曾寫過《熱浪》(Heat Wave)一書,探討美國芝加哥在1995年夏天歷經高溫暑熱之後所暴露出的社會問題——有數以百計的獨居者於這波熱浪來襲之下在家中死去,其中有不少人是隔了好多天後才被發現。人們驚覺,原來城市裡存在著如此多的獨居者,而且許多獨居者已經基本上與人群斷絕了往來。

作者在這次熱浪的探討中偶然觸碰到美國的獨居者現象,而有機會獲得某基金會的補助,在美國的幾個主要城市展開長達七年的深入研究。他的團隊共訪談了三百多名不同年齡和階層的獨居者,其中有未婚者、離婚者、鰥寡者(但主要是中產階級,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這些受訪者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經歷,使此書增添了故事性和可讀性,也豐富了我們對單身獨居者的印象。

作者特別指出,單身獨居並不是一時的趨勢潮流,而是近年來最重大的社會變革­­——單身社會正在崛起,有愈來愈多的人選擇獨居,也就是一個人住。而且作者認為,這個單身獨居的社會有其正面的意義——如果我們因應得當。

順帶一提,簡體版中譯的書名「單身社會」可能會讓人以為本書是在探討單身未婚或不婚的現象,也就是「是否結婚」,但實際上本書是在探討「獨居」的現象,包括未婚獨居、離婚後獨居、喪偶後獨居等不同類型的獨居狀態,也就是「是否一個人住」。

單身者不一定獨居。例如在台灣,單身者即便有經濟能力自己租屋、買屋,也不見得會選擇一個人住。據我自己有限數量的觀察,有不少女性單身者是一直與父母或其他家人住在一起。像這樣與他人同住的單身者,反而不包含在《單身社會》探討的範圍內。

獨居者則通常都處於單身狀態。人在一生當中,多多少少有機會一個人住,只不過,單身獨居一般會被認為是暫時的、過渡的狀態,「未來」人們會結婚或再婚,組織家庭,生兒育女。然而,作者觀察到,在現代化社會中,有愈來愈多人一生中獨居的時間遠遠超出與他人同住的時間。


單身獨居者比例,愈來愈高

如果說台灣的單身者真的會引發「國安危機」,那麼外國的單身獨居者數量之大,恐怕會醞釀地球危機!讀過本書,大家終於可以稍感安心,因為最危險的國家不是台灣。根據書中的數據,美國的成年人當中,每七個人就有一個人在獨居,總人數為3100萬人(不包含生活在看護中心、監獄及輔助生活機構的那些人),其中女性約有1700萬,男性約有1400萬。美國的獨居人口占了戶籍總數的28%。(本段數據來自第6-7頁)

不過,美國的數據還不是最高的。全球獨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是北歐的瑞典、挪威、芬蘭和丹麥——其獨居者比例高達40%-45%!而日本(30%)、德國、法國、英國、澳洲、加拿大的獨居人口比例也全都比美國高。至於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印度、巴西,則是獨居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第13-14頁)

以這個趨勢來推測,台灣的獨居人口應該也在增長當中,只是不清楚比例有多高。


為什麼愈來愈多人習慣「一個人住」?

單身又獨居的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書中提到,「日益提升的獨居比例總是被當作是一種獨特的美國現象」(第8頁),但作者分析,並不是倡導個人主義的美國文化導致了獨居比例的上升,因為美國社會並不認同離群索居式的個人主義,反而非常重視社區參與。他認為,獨居比例之所以上升,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

詳細的論述請見本書。最簡化的解釋是,人們生活在現代化、商業化社會,得以賺取供個人自由支配的經濟財富,獲得穩定的社會保障、完善的醫療制度,女性地位有所提升,通訊科技日益發達,大規模城市化,以及人類壽命延長,這些條件在在使得獨居成為更可行的選擇。換句話說,群居生活在過去提供了最有利的生存條件(共同居住者互相照應、互通有無、節省開支等),而現在藉由完善的社會環境,許多人發現一個人住也能過得很好(甚至更好)。

其實,社會中的單身者一直都存在,只不過在以上社會環境的條件還未具足時,單身者不見得有獨居的能力和意念。例如,單身經驗最豐富的,恐怕是那些中年或前晚年喪偶而且沒有再婚的女性(尤其華人社會不鼓勵女性喪偶後再婚)。眾所週知,人類的壽命在延長,而女性的平均壽命又比男性長,再加上通常女性的婚配對象會比她大好幾歲,於是,萬一配偶提早離世,女性走向人生終點的「單身」路途就真的滿長的。

在台灣,許多結過婚有子女的女性,在配偶過世之後,她會跟子女住在一起。我在最近報紙上看到一個2014年的數據,中國農村有四成多的老人喜歡的養老方式是與子女同住(注2)。印象中我也覺得,華人社會的老人比較希望能跟子女住在一起,含飴弄孫,安享天年。不過,我在本書中讀到一個截然不同的趨勢方向。


群居和獨居,你選哪一種?

書中提到,一項針對老年人口的調查顯示,獨居的老人比那些喪偶後與其他成年人一起居住的老人更健康,也比那些伴侶健在並共同生活的老人更健康。意思是,獨居老人的生活品質比較好?

這還沒完。「在最近幾十年間,老年人表現出更為強烈的獨居生活的意願,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獨自生活而不是與家人朋友一同居住,或者搬入老人院。」「鮮有人相信獨居的老年生活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但那些正逐漸老去的單身人士都千方百計地希望能夠保留一個可以獨自居住的處所。」(第22頁)

讀及這段文字我有嚇到,心想難道外國的老人家比較不怕孤單?似乎,在歐美的那些國家,老年人只要身體夠健康(生活可以自理),並且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社會福利夠好),其實滿樂意自己一個人住!似乎,「獨居」這種生活形態,即便對老年人來說,也不見得是「孤獨」和「悲慘」的同義詞!這,台灣的老人家可以接受嗎?我覺得未必不可能!

書中對老人追求獨居的現象提出了解釋:「大多數美國人和歐洲人(以及越來越多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非常重視個體的獨立價值,他們甚至認為對生活的自主權決定了他們個體的完整性和自尊。放棄自己的住處,與家人同住或住進專業的看護機構確實意味著減少寂寞孤獨與健康上的風險,但如果需要以自尊為代價,那就不太值得了。我們的文化重視個體的自主權,這正是為什麼今時今日,超過1100萬美國老年人還有7200萬歐洲老年人都選擇獨自居住的關鍵原因,而基於同樣的原因,在未來的幾十年間,會有數以百萬計的老人同樣選擇獨居。」(第182-183頁)

現在,年輕人的單身獨居,或許自願的成分比較高,而老年人的單身獨居,則或許有較多是非自願或意外使然。等到二十、三十年後,當今時重視自主權的年輕人漸漸老去,相信他們會希望盡可能保有同樣的自主權,過有尊嚴的生活。

如果未來,台灣有愈來愈多的老人家,在身體健康又有足夠財力的情況下想要追求獨居生活而不願依附子女,我會認為這是社會進步的徵兆——老人不必委屈於子女有限的供養條件(說真的,孝子沒有那麼多,而經濟能力好的孝子就更少了),也不需要以照顧孫兒來換取自己的被照顧,而有機會護衛「個體的完整性與自尊」。

但是也不可否認,老人若是缺乏經濟能力,或是生了病、生活上無法自理,想要維護尊嚴就困難得多,似乎只能聽任晚輩或他人的安排。走到人生的這個階段,要是沒有子孫,或子孫不在身邊,老人家的生存就會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我想,這就是「國安危機」所指涉的其中一個問題。對執政者來說,要是所有的人民都能結婚、生小孩,養老扶老的責任自然就會在家庭內完成。政府有這樣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話說回來,鼓勵人民結婚生子以逆轉單身化的社會趨勢,會比為這樣的社會趨勢做出因應更容易嗎?(有沒有可能雙管齊下?)


怎樣才是更好的社會?

如本書原文副書名所揭示,作者對單身社會的崛起賦予了正面的意涵和期待:當社會進步到足以支持個人生涯的多元發展,當社會裡每一份子的尊嚴和自主權愈來愈受重視,當個人的心靈與精神需求愈來愈得到認同,單身獨居的這個選項自然變得極其誘人。只不過,我們不能逃避面對的是,獨自生活固然能帶來無比的喜悅和自由,但也隱含著難以避免的孤單、痛苦和風險。

一個人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在理想狀態下我們會說是由自己決定——那意味著,想要結婚成家生子就可以結婚成家生子,想要單身獨居就可以單身獨居。然而事實上好像不是如此。至少到目前為止,長期處於單身或獨居狀態下的人,還是承受著稍微多一點點的汙名和壓力。

寫到這裡,不知為何想到《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樣的大同世界,如果真的實現了,它會把鰥寡孤獨廢疾者與結婚生子家庭完整者放在平等的基礎上對待。它不會歧視鰥寡者、孤獨者、廢疾者,而是會「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建立聰明合宜的制度使人人「皆有所養」,使人人「老有所終」。這樣的大同世界,不正是彰顯人類尊嚴的美好世界嗎?



注1:繁體版書名為《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作者名艾瑞克.克林南柏格。


注2: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課題組所發佈的《2014年中國農村養老現況國情報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