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15

新的一年如何成為說到做到的人?讀橫山信弘《絕對達成》

Time marches on. 時間總是如此飛速奔馳,轉眼2015年過完一個半月了。等到我們從農曆新年的歡樂中回過神來,就要迎接人間三月天了。這讓人有點心慌,畢竟2015年的工作目標和新年新希望才剛剛定下,怎麼已經要開始檢視成果了?

只要能感受時間的短促,就會認同「執行力」的重要。我不斷看到自己的執行力永遠有提升的空間,不斷看到自己有多麼頻繁地受到各種內在和外在狀況的影響而無法提振執行力,也因此,若有教人落實執行力的書,我就會想參考一下。

在書店偶然看到《絕對達成》這本書,是日本作家橫山信弘的著作,其訴求在於「只要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就會覺得成功理所當然」,有沒有這麼神奇?



橫山自述沒有大學學歷,卻幸運地進入日立製造所工作。不過,儘管他自認充滿幹勁,卻始終做不出像樣的成績。揮之不去的挫敗感使他在35歲時貿然辭掉了工作,當時他的兒子才剛剛出生。

就在這種對未來缺乏自信和希望的茫然心境下,他進入了阿塔克斯銷售集團,這是一家稅務會計經營咨詢公司,他的主要業務是招攬需要咨詢服務的企業客戶。作者說,從此他的人生完全改變了。

或許有人會猜想,橫山在新公司遇到了貴人的提拔,不然就是找到了「天命」。其實都不是。讓他脫胎換骨的原因,是這家公司的風氣:「達成目標,理所當然。」


目標就是要達成的

在這家公司,達成業績目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人會去質疑或討價還價),而為了達成目標所要採取的行動,例如拜訪客戶、召開研討會,也都是理所當然的,不必質疑該不該做,或想不想做,或可不可能做得到,去做就是了。

咦,這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嘛!但是不妨比較一下,對於公司給的業績目標,通常是不是有人會抱怨「目標太高,難以達成」,有人會自行解讀「反正我只要盡力就好啦」。而若是最後目標沒達成,我們還可以「檢討」——歸咎給各式各樣的外在或內在因素。

把一件事視為理所當然,有點像是早上出門前一定會梳洗換裝。這個流程我們從不會質疑,甚至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完成。

至於沒把一件事當成理所當然,則有點像是設定了早上六點鐘起床的鬧鐘,實際上卻總是賴床到七點了還沒起來。

要怎樣做,才能達到「六點起床,理所當然」的境界呢?或許有人會設定多個鬧鐘來叫醒自己。有人會跟家人打賭,沒準時起床就輸錢。有人則是準時起床了幾天後又破功,覺得自己真是糟透了。由此看來,要將目標(和行動)無痛苦地執行出來,達到「理所當然」的境界,還真是有難度!


從糾結煎熬,到行雲流水

目標本來就是要達成的——「理所當然化」涉及心態上的徹底改變,以及行動上的具體實踐。我認為本書最具價值的部分在於,作者將自己脫胎換骨的成功經驗,用NLP神經語言程序學進行分析,列出在朝向「理所當然化」的過程中,會經歷哪些瓶頸,又該怎麼克服。

讓我們再以「準時起床」為例(這是對筆者來說最難以理所當然化的目標之一),在達到理所當然化之前,會有幾個狀態:

1) 不知不為的不懂狀態:不知道賴床不好,也沒有任何改變的行動。
2)有知不為的「明白道理卻不能付諸行動」狀態:雖然知道賴床不好,卻無法付諸行動去改變。
3)有知有為的努力狀態:知道賴床不好,也很努力地設法改變。
4)不知有為的理所當然狀態:沒有任何壓力,自然而然準時起床。

要是達到了夢幻的第四階段,將不會覺得準時起床有壓力,也不需要刻意激發動力,而是自然而然就做到。(這,是不是太神奇啦?)當然,在此之前必須經歷第二和第三階段,這兩個坎。作者以親身經歷告知,要突破這兩個坎可不是容易的事,因為過程中我們的心智會發出很多「思考噪音」來干擾我們,試圖抗拒改變。


破解思考噪音

「思考噪音」是發自我們內在的聲音,也是一些試圖讓我們退縮放棄的理由和藉口。

在第二階段出現的思考噪音,往往是為了讓我們維持現狀,鞏固既有的成見。例如,有種思考噪音叫「沒有自信做不來」:有些人認為自己沒辦法去做某件事,是因為「自信不足」。對此,作者建議我們轉念:其實,人不是有了自信才能達成目標,而是達成目標之後,才建立了自信。

另一種思考噪音叫「沒有動力做不來」:無法行動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去找原因(=藉口):覺得「累」,覺得「心情不好」,覺得「提不起勁」等等。對此,作者建議我們轉念:不要去找「無法行動的原因」,也不要去找「沒動力的原因」。找出原因不會讓我們獲得動力,反而多了些不必行動的藉口。那怎麼辦?即使我們感覺「沒有動力、提不起勁」,也不必探究「為什麼」,只要按部就班把原先設定要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還有一種很常見的思考噪音叫「做這種工作有什麼意義」:質疑工作的意義或嫌工作瑣碎沒價值,只會使我們裹足不前。作者建議我們轉念:只有專心一意投入工作之後,才會理解工作的意義所在。

作者提醒,就算我們卡在第二階段,無法有所行動,也不要責怪自己或否定自己,因為這樣會帶來更多的思考噪音(我認為思考噪音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雖然長期而言它是具有破壞性的)。要對自己有耐心,不放棄地告訴自己「有一天我一定會去做」。要認同自己,耐心找到自己行動的節奏。


鎖定目標,度過煎熬期

一旦我們能夠展開行動,就進入了第三階段的努力狀態(恭喜!)。在這階段,我們已經能「起而行」了,不過這會是一種時時繃緊神經的折騰狀態,而且會因為看不到成果而備感壓力,然後,就會覺得時間好漫長,在看不見終點的情況下堅持是很難的,一定會感到心灰意冷想放棄。

作者鼓勵我們,要相信這種糾結的階段一定會有結束的一天。他指出,從努力狀態跨入理所當然狀態,快則半年,最長也不會超過8個月。只要能持續行動,撐過這段煎熬期,就可以守得雲開見月明。

作者還特別提醒,努力的過程中要同時與周圍的人建立信賴關係。他說,人們其實都在看你能否堅持下去。當你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個說到做到、絕對達成目標的人,你就具備了某種權威性,而周圍就會有很多人願意來幫你。


執行力的最高境界

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這些體驗:達不到設定的目標、無法在某件事上成功、反覆陷入低潮、缺乏自信、感覺不被賞識、認為自己沒有好的機遇。其實,這其中有一大部分的原因都出在「執行力」。在需要堅持的時候,我們卻任由喧嘩的思考噪音搖撼意志,忽略或看輕了,大目標的達成其實來自多個小目標的積累,小目標的達成來自諸多小行動的具體實踐——這個道理,寫下來每個人看了都同意,但實際遭遇時,卻又是另一回事。

本書作者對於人性有夠深刻的洞察,因此能夠精準地針對妨礙行動的心理因素提出對治的解方。書中有不少使人改變心態、起而行動的實用方法,對於有心成為「說到做到,絕對達成」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參考的書。

1 則留言:

  1. 風的威力左右於速度;同樣地,人的威力也左右於內心、想法、行動的速度以及決心的強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