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父親一起去林口掃墓。這個星期天的早晨天氣晴朗,氣溫微涼,在陽光的照射下,讓人覺得挺溫暖,可以說是個掃墓的絕佳天氣。
先是去了祖父祖母的墳墓,沒有其他親戚在,但是看起來已經有人來過了。看香爐裡的殘香,應該已有十多個人來祭拜過。我們簡單燃香祭拜,先拜土地公,再拜祖父母。然後我負責把彩紙壓在墳頭,父親則忙著剪除多餘的雜草。大約只花了二十分鐘,我們就離開了那裡,然後前往祖先家墓的地點。
家族裡的長輩們已經約好了十一點鐘在那裡一起祭拜祖先。我們到的時候,大部分的親戚已經都到了,祭品和紙錢都已擺放妥當。大夥兒一起把彩紙壓在墳頭上之後,便一起燃香祭拜,同樣先拜土地公,再拜祖先。在等待燒紙錢的片刻,大家或靜靜坐著休息,或互相交談。
墓園的場景總是散發著一股奇異的氣氛,雖然在白天我不會覺得有任何陰森淒涼之感,但還是不禁好奇,人死後,靈魂是否會停留在墳墓的四周?既然人死後的肉身會在短時間內腐朽,甚至被火化而成灰燼,那麼靈魂有必要守在殘骸的附近嗎?這有點說不通。如果靈魂不會停留徘徊,那麼它又會去到哪裡?而無論靈魂之有無、靈魂之去向,子孫們是否清楚自己祭拜的是祖先的靈魂,還是祖先靈魂的「概念」?
當我拿著香祭拜的時候,我似乎是想像著祖先存在於墳墓裡頭,或是周遊在墳墓的四周。這個想像十分具體,然而似乎經不起推敲。如果人死後靈魂依然保有完整性,那麼我們其實可以設法與每一個祖先的個體,不管哪一代,進行溝通。換句話說,靈魂若實質存在,跟世間產生互動和交流,甚至發生影響,是可以變成常態的。但是目前為止,似乎沒有這種常態的頻繁的互動、交流和影響。
當呼吸止息,肉身凋零,依附在軀體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似乎便無法繼續存在。只不過,我們人類的願望,或是認知的慣性,卻會傾向相信人即便肉體消滅,思想、感情和精神也會繼續存在。這樣的信念可以減輕親友離世後帶給我們的傷悲(只要我們相信他們的一部分還存在著,便能感到有所安慰,而不致全然的絕望),也能使我們保有一絲人類精神永恆不朽的錯覺。對祖先的祭拜,對血脈的重視,正體現了我們人類意圖克服對肉身腐朽的無力感,在繁衍生息的世代中綴串出一條條有意義的連續線,指陳某某家族從何而來,由誰傳承,歷經哪些世代,有怎樣的流轉變化,家譜族系對每個成員都有意義。一個人平時或許不會特別重視自己在家譜族系中的位置,但是如果有個人沒有家譜族系,也就是一個來路不明的人(孤兒、被遺棄者、私生子女),等於他的生命沒有源頭可言,沒有過去可言,這對他來說,恐怕是個無法彌補的失落。
這樣說起來,其實所謂的慎終追遠,並不只是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孝道或尊親敬老,它其實也是讓人有機會與過去產生聯繫,而藉由與過去的血脈源頭聯繫,能為當下的存在添加意義——你不是宇宙裡隨機生發的一個有機體,而是有血有肉有慾望有期盼的人所孕育出來的生命。
掃墓、祭祖的活動,使人與其他人(祖先、親族)產生了具體的連結,也為生命添加了存在感,它在無形之中暗示人把祖先的意志和精神傳承下去。可以說,掃墓、祭祖的活動並不是為了祖先,而是為了尚存在於世間的人自己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