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2014

現在起,可不可以「做了再說」?:讀《賽斯.高汀的戳盒子宣言》

過去十多年來常讀商業書的人,應該會知道賽斯.高汀(Seth Godin)這個名字。

賽斯.高汀的戳盒子宣言》(Poke the Box: 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did something for the first time?)是我買的第一本高汀的書,但我自己覺得跟這位作家還滿熟的。我曾參與他另一本書《部落》(Tribes: we need you to lead us)繁體中文版的出版(所以讀過那本書),後來又開始訂閱他的電子報(大約有兩年以上的時間),發現他真是很勤奮的人,因為他的電子報每天都會發刊(=賽斯高汀部落格每天發文)。這一點,我想只要是從事任何形式寫作的人都能體會:要有紀律地每天孵文,而且達到每天發布的規律(不間斷哦),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別的不說,光要我每天讀完當日的賽斯高汀電子報,我都做不到了~只能說,成果不是偶然創造出來的。

賽斯高汀電子報的內容大多不長,談的多半是行銷的概念、商業模式的觀察與分析,另外也有很多勵志性的文章,對商業人士的工作美德和心態多所啓發。每一篇電子報我都會盡量讀:瞄一下標題,打開後先看第一段,如果有感覺、看得進去,就好好讀完;但要是看不懂或覺得議題與我太不相干,也就不勉強了。

這是我目前唯一訂閱且實際上真的會閱讀的內容電子報,兩年下來也是覺得滿恐怖的,因為我覺得久而久之,自己的思想會被此人感染(是好事啦),另外也會覺得似乎受惠於此人不少,於是當我最近看到他的新書出版,就覺得「買來看看好了」(也不是壞事啦)。



《戳盒子宣言》在形式上跟《部落》滿像,書裡的每篇文章都不太長(可能是部落格文章集結而成)。文章的篇名,許多都很有趣,也看得出來圍繞著書的主題在展開,但不知為何作家卻不提供目錄,使得讀者無法透過瀏覽目錄的幾秒鐘瞬間,掌握全書的架構,而只能順著一篇篇讀下去,或是翻讀、跳讀。我個人認為這在理解內容上會形成某種障礙,但或許作家就是故意在創造一種「掌握不了」的閱讀感,好讓讀者的腦子可以保持清醒,多一點懸念的刺激?純屬猜測。


戳盒子的好奇心與行動力

小孩子如果看到一個模樣特別,上面有幾個按鈕裝置的盒子,很可能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動手去戳它,每個按鈕都戳戳看會有什麼反應。有些小孩子甚至會把整個盒子拆開,想看看裡面是什麼東西。這種「戳」的行為,可以說是人的本能——想要理解眼前的事物,排除對未知的不安。然而,隨著人的成長、社會的演進,這種好奇心以及自發性的行動,似乎愈來愈減弱了。為什麼呢?

記得多年前Nike運動品牌提出「Just do it」的宣言時,許多人(尤其年輕人)都深受激勵。不過,正所謂「能自己醒來的人並不需要鬧鐘」(注1),Just do it這句鼓勵的話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不就因為遲疑和拖延是我們平凡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高汀用各種事例、各種角度詮釋,人是多麼習慣於not to do it。我們怕犯錯;我們受了良好教育,習慣獲得許可才去做某些事;我們企求師長、同儕乃至社會的認同,因此並不真的敢特立獨行;對於怕失敗、想逃避的事,我們還會講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別人無法說服我們去做,而我們自己也理直氣壯地留在不做的狀態。

《戳盒子宣言》的中文副書名「啓動未來的行動指南」,試圖點出本書的要旨,也是作者個人不斷在宣揚的理念:去行動、去嘗試、去經歷失敗;不要理會外在的限制,也不要等別人給你鼓勵,更別想著等條件俱足才要有所行動。現在,對!正是現在!就是開始行動的最好時機。養成「開始行動」的習慣,就是你最珍貴的能力。


是誰阻止你向前走?

例如,高汀在書中提到,做出重要工作的第一守則是「維持規律的工作」(第46-47頁)。他說,「藝術很難。銷售不容易。寫作很艱苦。改變很要命。」不管你在哪一行,想要創作、創造或做些與眾不同的事,一定會遭遇困難、障礙和煎熬。此時,他說,千萬不要去睡午覺、請假放空或去喝下午茶,因為這些反應都是你的大腦在逃避而已。

我一個人經營公司的頭五年,和蜥蜴腦的搏鬥似乎從未停止,但我從來沒有浪費過任何一天,也沒有睡過任何一場午覺。(我也遵守了每天在某個時間停止工作,週末也不工作的原則。這個作法有利有弊。)」(第47頁)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可以實踐到這種地步,我想就算成果還沒出現,馬步也已經蹲得夠穩了。

高汀所指的行動,其對象可以是任何你覺得想做或應該去做的事。工作上,它可能是一個你自己發想,覺得很有機會但不在公司體制規範內的新方案(你會立刻付諸行動,還是等待主管核可?)。生活上,它可能是一個你自己想到或從他處得知,一個可以使自己或他人生活更便利、更美好的革新做法(你會立刻付諸行動,還是在心裡想想就算了?)。個人事業上,它可能是你發想出來,覺得能夠創造利潤也能為人群謀福利的創業點子(你會立刻付諸行動,還是一直在「研究看看」?)。

說穿了,新穎的想法每個人都有幾個(或許你也正在醞釀幾個?),但是有多少人實際付諸行動了呢?很少。那你呢?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會拖延一些事,但有時候也覺得自己至少在工作上還滿有行動力。不過看了本書第189頁的這段,有被電流瞬間擊中的感覺。文中高汀說,有些人「總是有太多點子在腦袋裡打轉,筆記本裡寫滿各種想法,或是描繪美好未來的白日夢。」還有些人「總是忙著做筆記,寫下應該完成的事情,總是忙著發想概念,忙到沒時間真正去做任何事情。」天哪!這不就是在說我嗎?不瞞各位,「寫下各種應該完成的事情」可以說是我的興趣以及我覺得「應該做的事」。顯然這就是高汀說的,逃避行動的一種習慣(「隨身帶著一堆想法,像是背著一整袋石頭,保護[自己]不受批評和責難」。哎喲,被發現了!

想得太多,做得不夠,大概是我與許多人的通病,也是世界上會有這麼多遺憾和殘念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高汀鼓勵我們,把「開始行動」變成一種習慣。行動得愈多,會愈懂得如何實踐。「起身行動這個簡單的動作,其實是改變最深奧的祕密。向前走就是最可靠的商業資產。」這個概念並不是太令人驚奇,卻是要去實踐才有意義。

這是一本可以隨時拿起來翻看的小書(共216頁),用來檢視我們是否保持在「起身行動」的心態中。一旦發現自己陷入停滯(低潮在所難免),就可以趕緊改變。無緣閱讀此書的人,或許可以帶走這句高汀的叮嚀:「我只是想要鼓勵你開始行動。經常的。永遠持續著。成為一個付諸行動的人。」(第154頁)如果,過去的我們經常說了之後沒有去做,那麼不妨即刻開始改變習慣,想做的事,用最快的速度做了再說!



注1:這句話是我自己發明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