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2020

解謎身世:讀平路《袒露的心》

家庭,本來就是一個人早年經驗的始發地,家庭關係是否「健康」「正常」,對一個人的身心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這其中,與父親、母親的關係又是最最強大的因子。偶然在誠品書店看到作家平路的作品《袒露的心》,說的是她私人身世之謎,好奇之餘買來拜讀。


作者在家中是獨生女,成長過程中卻始終感受不到母親的愛,這個關鍵的情感缺失使她陷入了迷惘、困惑和某種混亂中。她自言,或許正是這個缺失導致她投入了文字創作的生涯,促使她如命定般不斷透過文字,又編織又拆解,梳理著始終解不開的生命謎團。

彷彿是命運開的玩笑,在她的父親九十多歲過世的一兩年後,作者才在偶然的情況下,從母親口中得知自己原來不是她親生的孩子。這無疑是個撼動生命根基的真相,也像一把意外獲得的鑰匙,讓作者得以回溯成長歷程,對每一個帶著迷惘、困惑和混亂的情感記憶進行解鎖。因為「不是親生的」,過去母親對自己的冷淡,甚至嫌惡,就有了合理的解釋。而作者也從此開始急切地展開尋訪生母的歷程。只不過,當她遍尋線索,最後終於確認生母身分時,生母已經離開人世一年多了,此生母女無緣重逢相認。

「我是誰?」這個問題,對每個人來說有輕有重,卻都是無可迴避的大哉問。人若無法得知自己的源頭,必會產生無根的焦慮與不安,於是只要行有餘力,幾乎一定會踏上尋找根源的旅程。《袒露的心》出自作者真誠的自剖,我們看到戰亂經歷在她父輩身上刻劃的痕跡是如何的久久揮之不去,我們也看到不得母親寵愛的女兒是如何塑造出自我懷疑、叛逆與桀驁的性格,我們還看到,即便表面上的家庭關係風平浪靜,一個人的潛意識卻還是會引領著她,用某種方式(寫作)補償她所遭遇的生命缺憾(母愛的缺失、身世之謎)。

試想,若不是作者對真相的執意追尋,很有可能在她的父母過世之後,真相也就隨之深埋,她將永遠無從化解多年來的迷惘、困惑和混亂所加諸生命的沉重,她也將無法看清自己文字創作動力的深層源頭。洞察,往往伴隨著清醒的痛苦,需要當事人鼓起勇氣往下鑽探,鼓起勇氣直面真相的殘酷。

讀完此書,我著實佩服作者的勇氣,某種程度上,也羨慕她的「幸運」。畢竟,並不是所有身世曲折的人,都來得及在有生之年揭開謎底,逆轉曾有的傷害,更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備夠清晰的理路,可以憑著意念抽絲剝繭,在渾沌的世代生命圖譜中,解析出這一切對自己的積極意義。

女兒渴望著母親的慈愛,妻子希冀著丈夫的忠貞,當慈愛與忠貞缺失了,生命似乎面臨崩塌的危險。身為客觀第三方的讀者,從作者的私密身世經歷中或許會看到,純粹專屬的愛,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麽重要,它是貫串生命歷程的不可或缺的滋養。

(本文初稿寫於2017年4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