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2012

年輕人的「下流志向」:讀內田樹《下流志向》

稍微留意過社會新聞或教育議題的人,可能有聽過學者專家在討論,認為現在的學生學力下降、上課態度不良,程度一代不如一代,而自學校畢業之後,又有愈來愈多人不工作,窩在家裡讓父母養。這些逃避學習、逃避勞動的人,被認為懷著「下流志向」,也就是自願往社會的底層流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下流志向》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攻法國現代思想,寫了好幾本文化與社會觀察的書。這本書的副書名是「為什麼孩子不上學、不工作」。

我覺得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有趣且值得深思的觀察點,那就是,現在的孩子往往是先成為「消費主體」,然後再成為「生活主體」和「勞動主體」。

現在的孩子很早就開始參與消費行為(例如去便利商店買東西,許多父母會讓孩子選零食,讓孩子有零用錢自己支付),而消費的過程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只要有錢,人人平等。試想,平時被視為沒有行為能力、「有耳無嘴」的兒童,在消費時卻跟成人平起平坐(甚至我們常常看到商家是特別討好小孩子、父母依孩子的喜好決定如何消費)。孩子學會當消費者,體驗原本是成人才有的「權力」。

消費,有時候是跳脫生活和勞動的。身為「生活主體」和「勞動主體」時,意味著你必須透過與人互動交往、付出體力和心力,將事情做好以創造成果或獲得別人的認同。然而,現在有許多小孩子還沒學會打理生活、還沒參與過家中的勞動,卻能藉由成人所給予的金錢,成為被認同的消費主體,任意換取想要的商品。體驗過這樣的權力之後,孩子很容易就會用消費者的眼光看世界,包括教育在內。

受教育雖說是國民的「權利」,但在許多孩子的心目中會認為那是「義務」。受教育的過程其實是需要學習者付出相當的心力和堅持,還要忍受很多挫折。孩子不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卻會以消費者的眼光開始挑剔:我學這個要做什麼?我付這麼多學費,應該學到多少?這麼累我不想學、老師這麼爛我不想學……(或許連現在的成人也是用這種心態看待教育)。

消費,講求的是「等值交易」,也就是付出多少,得到多少。然而作者強調,教育絕不能被當成一種用貨幣換取服務的過程。

當孩子開始用等值交易的觀念看教育,很自然會出現逃避學習的態度。這就跟購物時說「這太貴了我不想買」的心態一樣。對著教育商品挑挑揀揀(「為什麼要學文言文?」「為什麼要學數學?」);想要先確認教育商品的價值,才願意投入心力學習(英語比較實用我願意學,物理比較不實用我不想學);有愈來愈多人抱持著這樣的態度。更糟的是,當教育者或家長試圖「拜託」孩子學習,就如同店家「拜託」消費者買東西,你覺得此時身為消費者的孩子會有什麼反應?

「我再考慮看看。」

畢竟受教育的過程不像購物一樣,總是帶來歡愉、輕鬆、high的感受,在有消費主體意識的孩子眼中,受教育變成一種必須忍受的過程。對他們來說,這就好像在跟店家殺價一樣,最好是表現出愛買不買的樣子,因為殺價時最不在乎的一方才能占上風。

如果教育真的成了消費品,那麼很可預見,半數以上的孩子不會想買(有時間又有錢的話,孩子會覺得iPhone和iPad更具吸引力吧)。逃避學習的孩子,以為自己是在行使消費者的權力,對教育機會下了一個自己也不清楚後果的決定,卻因此讓自己暴露在高度的社會風險中。

把這種等值交易的觀念放在職場上,就看見所謂的尼特族。

學校畢業進入社會,許多新鮮人會發現工作很辛苦,卻只能領到那麼點「死薪水」。對一向習慣用金錢換取需求滿足的年輕人來說,突然發現要掙得夠滿足需求的金錢竟是那麼辛苦,付出和獲得遠遠不成比例。這時,就有人覺得,與其去上班做牛做馬,進行報酬不等值的勞動,不如自己降低需求,只要窩在家裡用最少的費用活著就好。這是他們的決定,他們也認為自己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要怎麼過。

作者說,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尼特族,可是現代社會變遷的結果卻創造出大量的尼特族,粗估(日本)有超過七十萬人,已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尼特族年輕的時候還可以仰賴父母而活,然而當父母過世、家產用完,這些沒有謀生能力的人很容易流落街頭成為遊民,產生許多社會問題。

或許有人認為這些人是自作自受,不過作者卻建議應該積極協助這些尼特族不要流落街頭,要讓他們知道「無論如何政府會照顧你們」。因為如果對尼特族置之不顧,就等於跟尼特族一樣採取了等值交易的觀念(你對社會沒貢獻,所以我讓你自生自滅),這樣反而會讓尼特族變得更多。

這本書的封底有一句文案:「別以為日本的問題,不會發生在台灣。」台灣當然也有學力下降、少子化、大學錄取率超高、消費意識普及的現象,因此多多少少也會有像日本這樣的現代社會問題。不過台灣也有許多日本沒有的環境因素,例如薪資和生活水準比日本低、有國家主權威脅,還有愛拚才會贏、吃苦當吃補的觀念。在台灣當尼特族,可能所承受的社會壓力會比較大一點吧!這些現象,值得學者專家深入研究後再告訴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