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2012

感受孩子的感受:來聊一下接線人生6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小孩子,但是似乎有一部分的人在成年之後,就忘記了怎麼當小孩,也忘記或忽略了如何感受小孩子的感受。記得專線曾經有幾位實習志工,來過幾次之後就沒再出現了。其中有一兩個人,依我側面觀察,感覺他們似乎就是忘了當小孩的感覺,以致比較無法從小朋友的角度來看事情。

舉例來說,如果有個小朋友跟你說,他月考考壞了,你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

有些當父母或師長當慣了的人,會直覺這樣回答:

「沒關係,下次考試再努力!」
「一定是這次沒有好好準備,對不對?」
「只要下次認真一點,就會進步的。」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得更好,加油哦!」

這幾句話都是很誠懇地在鼓勵小朋友,看起來也沒什麼不對,問題在於,這些話比較像是從師長的角度來看考試這件事。

學生考試考得不好,主要的原因不外乎那幾個,包括考前沒好好複習、考試的時候失常,以及學生本身資質比較不好或不穩定等。不過,當一個小朋友主動跟你提到他考試考壞了的事,請相信他並不是要你把這幾個原因再講一遍給他聽。也請相信這個時候小朋友並不那麼期望有人來叮嚀或提醒他下次要好好用功。(我們自己小時候,每次被這樣叮嚀是什麼感受,還記得呢?)

有時候,大人真的會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在小孩子的身上,以為自己心裡想的就是小孩心裡想的,自己關心的就是小孩在意的。

有關考試,父母師長的需求:小朋友認真用功,考好成績;若是考壞了,會反省檢討。

有關考試,小朋友的需求:想要有好成績,但不一定想認真用功;若是考壞了,會心情沮喪,有時候怕被爸爸媽媽罵,但不一定想要反省或檢討下次如何進步。

身負教養責任的父母師長,的確必須常常提醒孩子用功讀書,有時甚至會因此跟孩子起衝突,例如當孩子沉迷於電視或電玩或漫畫,媽媽為了制止這種情況,會採取必要的措施。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認真用功或專心課業很重要,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不過,除了直接負有教養責任的父母師長之外,大人其實並不需要用這麼教養味或權威的口吻跟小孩子講話。例如身為姑姑阿姨叔叔舅舅的人,不必把督促寫作業和催促洗澡刷牙的工作攬到身上來。如果動不動就指導者的姿態上身,小孩子立刻就能察覺得到,而不想忍耐的時候他們就會快速溜走……

回到專線,志工的職責並不是教養孩子,而是陪伴孩子。說穿了就是像朋友一樣,站在平等的地位跟他們對話,因此權威的口吻是不適合的(尤其值日生若一展開說教,小朋友可是會毫不留情地掛斷電話呢)。試想,當你的朋友跟你訴苦,說他考試考壞了,你的反應會是鼓勵他好好用功嗎?恐怕不會吧!

無論小朋友丟出什麼話題,讓我們來想想他們這時到底想聽什麼(需求),以及能聽得進什麼(意願)。這有時候要用點力想。繼續以考試為例。

同理感受:
「考試考壞了……小朋友你一定覺得很難過,對不對……我覺得你的聲音聽起來悶悶的呢……」

詢問細節讓對方抒發更多:
「是今天公布成績的嗎?是哪幾科考壞了,可以跟值日生說嗎?……是數學哦,可以跟值日生說你考幾分嗎?……」

同理感受之後我還是會問問細節,這並不是要在傷口上灑鹽,而是透過詢問來表達我的關心,以及了解考壞的程度到哪裡。事實上,「考壞」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對A小朋友來說,考壞的意思是不及格;對B小朋友來說,考壞的意思是比上次退步;對C小朋友來說,考壞的意思是沒有100分(或第一名)!而且,根據經驗,我遇到比較多B和C這兩種小朋友,卻很少遇到A這種小朋友,所以真的考得很糟而來訴苦的人很少。

不管是哪一種考壞,在同理感受之後,還不要跳到「下次要加油」的結論。繼續想想,小朋友打這通電話來是純粹報告不喜歡這次的考試結果,還是有其他的情緒在裡面?例如:自己無法接受退步的事實、很自責?擔心或已經被爸媽責怪所以很沮喪?把不喜歡的科目考壞了所以心情更糟?此時不妨順著小朋友話語內容,引導他把想法和感受都表達出來(有些小朋友需要較多的引導)。

以上這些都處理過了,再來跟小朋友討論他準備考試的方法、覺得自己為什麼考壞,或是他覺得怎樣讀書可以讓成績進步等等。雖然有時候會忍不住下指導棋(「你覺得,如果每天回家先做功課再看電視,是不是功課就做得完?」),但可能的話,我們內在的大人靈魂還是要盡量hold住,站在小朋友的位置上思考他們聽得進去的話(「功課好多讓你覺得很煩惱,那你覺得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得完呢?」)。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對大人來說似乎是在降低身段,但其實身為大人又何必有身段?當一個人可以從成人的世界暫時跳開,去看到孩子所看到的世界,感受他們的感受,相信將會開始擁有一些奇妙的體驗……我只能說到這兒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