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2012

有緣千里,電話相逢:來聊一下接線人生7

每次跟別人聊起兒童專線志工的工作,大家的反應多半是驚訝和好奇。驚訝是因為這種志工的性質還滿特殊的,有些人根本沒聽過,好奇則是因為人們會想知道跟(陌生的)小朋友聊天是什麼感覺,以及電話裡都在聊些什麼。

其實,國內早有不少免費或付費的電話專線,可提供給需要諮詢或傾吐心事的民眾撥打,例如張老師專線、觀音線等等。兒童專線,由於對象鎖定在小學生,使得這個專線多了一種歡樂的氛圍,畢竟,還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不至於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人生困擾或糾葛。兒童專線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在解決小朋友的心理問題,而是在小朋友放學之後的這段時間,發揮陪伴的功能,鼓勵孩子們分享開心或不開心的生活經驗。(話雖如此,偶爾遇到小朋友有特殊的問題,如疑似家暴或自我傷害等,還是會由專人進行處理。)

專線志工可以透過電話聊天,隔空旁觀小朋友生活的某些面向。這其實是滿難得的一種經驗,為什麼呢?雖然在我們生活週遭,到處都有小朋友,而且還有跟他們面對面實際接觸的機會,但是透過兒童專線所接觸到的小朋友,其背景和生活經驗往往比較多元(這沒有比較好或比較壞的意思)。

來電的小朋友,是來自全省各地,他們不見得像我所認識的一些台北小孩。台北小孩的生活有比較明顯的都會性,許多台北小朋友熟悉的事物是電視、網路、安親課輔班、五花八門的消費商品和娛樂資訊等。至於居住在台北以外非都會區的小朋友,生活的樣貌可能就稍微不同,例如他們可能家裡還沒有上網設備、他們會去同學家玩或在家附近騎腳踏車、他們放學之後往往不會立刻回家或去安親班、他們成群打電話來專線的機率也稍高。

事實上,會打來專線聊天的台北小朋友比例並不是很高。這應該是因為兒盟刻意針對偏遠鄉鎮的學校宣傳這個專線,因此來自花東、雲嘉南、屏東等地區的小朋友來電反而比較多。

這種生活背景的差異,有時候真的會造成某種城鄉差距,使得我們跟小朋友聊天的時候必須保持敏感度。記得有一次,某個東部的小朋友跟我聊到他喜歡羅志祥。小豬我知道啊,而且我還參加過他的簽名會,因此我很熱切地詢問小朋友,是喜歡小豬唱歌還是跳舞?有沒有看到他演唱會的新聞報導?結果,那位小朋友竟然沒什麼反應,好像答不出來。我這才想到,或許這位小朋友所閱聽到的影藝資訊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多,甚至也不常看電視。有可能他認識和喜愛羅志祥,是透過同學們在傳唱的一首流行歌曲,因此,若跟他聊小豬的演唱會,他根本會一頭霧水。換句話說,一個台北小孩喜歡羅志祥,跟一個花蓮小孩喜歡羅志祥,兩者對同一位偶像的印象和認知可能是相差很多的。

除了可能的城鄉差距之外,小朋友基於生活經驗的不同,也會有各種差異。例如有些小朋友雖然是低年級,卻能說善道(令人懷疑他們有沒有謊報年齡),而有些小朋友雖然是高年級,卻有點拙於表達,甚至會聽不懂值日生說的話(有可能他們的社會互動機會比較少)。有些小朋友可以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說出來,有些則會比較遲疑。

有些小朋友會很想跟值日生建立更親近的關係,因此會一直追問值日生的真實姓名、年齡、手機號碼等資料,但也有些小朋友基本上不太在意跟他們講話的是誰,所以打來都只顧說自己想說的事情。還有一些小朋友會很熱情地唱歌給值日生聽(基本上算是盛情難卻,無法拒絕……),我還接過一通電話,電話那一頭有個小樂團演奏好幾首曲子給我聽,很酷吧!

每通電話的時間短則一兩分鐘,長則幾十分鐘,遇到不同類型的小朋友,還真得拿出敏感度以及反應靈活度,以便能達到傾聽、同理以及陪伴等等目標。雖然我不知道訓練這種敏感度可以做什麼用,不過藉由這個難得的機會,某種程度上能夠探觸到台灣各地區小朋友的生活樣貌(雖然不具有代表性),感覺好像跟這個世代的小朋友有了某種隱隱的連繫似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