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2012

40歲的好日子,從哪裡開始?讀《40歲,好日子才開始》

想要預知未來,一直是人之常情,所以這個世界上才會有算命師、占卜師、星座大師,來解答人們各式各樣有關未來的疑惑。不過,如果基於宗教或個人理念,對這些「師」的預言不感興趣,還是有一種人可以請教,那就是「過來人」。

是的,沒吃過鹽巴的人,不知道鹽巴的滋味,於是就可以問問那些吃過鹽巴的人,至少他們會形容給你聽。沒走過橋的人,不曉得懸在半空中行走的感覺,於是可以問問那些走過橋的人,相信他們也會樂於分享這個經驗。

所以囉,要是還沒經歷過40歲以後的人生,又對未來感到好奇或疑惑,不妨就來問問已經走過這段路程的前輩。而《40歲,好日子才開始》這本書之所以特別,就在於作者大塚壽從三十幾歲開始,便很有心地到處向他遇到的前輩請益:四十、五十歲以後的人生是怎麼樣?有什麼事情是現在想起來會後悔的?……一路走來他問了超過一萬人。(這個樣本數也太大了吧!)

作者因為事先得知了會令人後悔的經驗有哪些,因此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確的規畫。例如他分出20%的氣力去迎接工作上新的挑戰,結果讓業績大成長,翻了好幾倍,人生格局也因此開展了。他也特別用心於家庭,雖然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不特別多,卻盡量讓妻子和子女感受到他的用心。

既然如此,就來看看作者到底聽到了什麼。


作者強調,四十幾歲的這個階段很重要。首先,他發現退休的人如果有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後悔之處,多半都是在四十幾歲這個階段。他也發現「四十歲並不是三十歲的延長線,而是一百八十度轉變為完全不同的方向」。為什麼呢?

簡單地說,如果四十幾歲只是在延續三十幾歲的生活,人會漸漸變得古板僵化,因為說奇妙也不是那麼奇妙,年過四十之後,人的心態會自然趨於保守、不喜歡冒險和改變,會傾向於守成,因此工作上不想創新和挑戰,生活上慢慢陷入例行公事,甚至也停止交新的朋友。尤其,如果在三十幾歲階段過得很順利的人,到了四十幾歲很容易陷入怠惰的陷阱,停止成長。

依照這樣的模式生活下去,當然也不會想到要為五十歲以後的人生預做準備。於是,很可能到了五十歲之後,才深深後悔自己沒能在四十幾歲這個還能有積極作為的最後階段,完成人生的一些重大目標。這大概就是作者的那些前輩們的體會。

所幸,由於這是一本勵志書,作者提出了四十幾歲人該做的50件事,具體說明在這個年齡階段可以如何經營,讓自己以後不會後悔。這其中有些是原則性的,有些則是具體的行動建議。以下就摘取幾個有意思的要點來分享。

時間和家庭

作者指出,四十幾歲的人其實非常忙碌,因為在工作上是公司倚重的中堅幹部,在家裡則面臨著奉養年老父母以及養育未成年子女,蠟燭兩頭燒的狀態。時間永遠不夠,所以更得用精準有效率的方式來達成決策。

特別的是,作者建議週末別用閒散的心情度過,而是要積極規劃利用。他把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各分成三個時段,積極安排家庭活動以及工作。時間這樣切割之後,就更有效率了。而且,他也積極利用瑣碎的時間,常常注意哪些事情是十分鐘之內可以做完的,只要一遇到空檔就拿來做。

作者認為四十幾歲的人一定要好好經營家庭,即使實際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不長,卻要設法保持與家人相處的品質。另外,他也提醒要提早為父母的看護問題做準備,基本原則是不要有人犧牲。

工作

工作上,作者認為要擴大格局,確實成為有作為、能帶領後進下屬打拚的人。而且還要提醒自己別落入守成的僵固狀態,把20%的心力用在「進攻模式」,也就是冒險和挑戰新的事物,這樣工作上才能保持有活水流動,才能繼續成長。

四十幾歲,畢竟和二十、三十歲的工作者不同了,在工作上要能掌握輕重,也就是很清楚公司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例如是負責管理和激勵下屬,還是發揮長年的商業經驗大展身手。另外,也要很清楚自己帶給公司的貢獻是什麼,知道自己的強項在哪裡,而且要把決勝的戰場拉到對自己有利的領域裡。因為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去改善缺點了,可以做的就是確立自己的強項,全力發揮。(這個意思是否代表,如果中年要轉業的人,應該想清楚自己的強項所在,而不是貿然投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想要避免守成心態,其中的一個做法就是騰出時間來學習、讀書。有許多人是離開學校之後就不太讀書的,但也有些人是當上主管或資深員工之後就停止讀書。然而現在的商業世界日新月異,年長資深的人若不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跟上時代脈動,總有一天會遇到經驗不夠用、專業落後給年輕人的情形,這時再來想辦法補救就有點遲了。

工作上的人際關係方面,則要重視與年輕人之間的互動。現在以上司或前輩的身分提攜年輕人,不但能讓自己成長,未來也能帶來機會。

人生課題

人生在世,並不是只要滿足工作和家庭的需求就夠了。作者提醒大家思考對自己重要的事是什麼,也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列出來,有意識地去實現。如果一直處在忙碌狀態下而忽略了自己內心在乎的人生目標,很可能到了五、六十歲,退休或年老體衰之後,深深感到後悔的人就會變成你。

年近40歲的人,差不多都會變得很擅長做「應該做的事」,也習慣做「可以做的事」,可是卻常忽略「想做的事」。在四十幾歲這個階段,別忘了把自己想做的事找出來,開始找機會去實踐它們!

為了後半輩子的生活品質,作者建議大家也要培養興趣和嗜好。至於該培養什麼興趣才好?原本沒有興趣和嗜好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擁有跟朋友一樣的興趣。


人生究竟該怎麼活,終究是取決於自己。40並不是什麼魔術數字,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它是現代人平均壽命的大約一半。在40歲前後,檢視一下自己的上半場是怎麼過的,再展望一下下半場想怎麼過,這樣似乎也不錯。

這就好比開車去做長途旅行,到了旅途中點的附近,差不多開始覺得有點累了、有點疲乏、有點煩,甚至也開始想「怎麼還沒到終點?」「為什麼要開車出來玩?」「好想回家!」種種令人喪氣的念頭。這時候,如果能找一家休息站歇歇腳,採買一些特別想吃的食物、把車子加滿油,上個廁所、做做伸展操,甚至跟別的旅人閒聊搭訕一下,都能讓人換個心情,再次充滿期待地出發。

找個機會,理一理自己走這一遭的初衷是什麼,那麼,接下來後半段的旅程,相信就不會只是前半段旅程的延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