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於台北民生社區圓環附近的金X堂書店收掉了。得知消息時,還滿驚訝的。前幾天搭車經過時,看到那家書店真的已經關門熄燈,不復存在了。
四月四日(兒童節),在《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讀到一篇〈兒童書店夾縫中生存〉的文章,文中提到台北市大安區一家經營了12年的兒童外文書店,即將在六月結束營業。作者艾瑪認為網路消費型態的崛起,使實體書店的經營備受考驗。她呼籲大家用(購買)行動留住書店。
書店關門歇業,早已不是新聞,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
一家書店之所以停止營業,非內部人員其實無法得知真正的原因。有可能是經營不善、店租調漲,有可能是景氣不佳導致業績下滑,有可能是另一個實體書店被網路書店打敗的慘烈案例,甚至要歸咎於閱讀風氣不佳也都可以。無論是以上哪個(些)原因,所呈現的景象都是愈來愈少人來書店買書,於是業績變差,利潤變得微薄甚至虧損。不管苦撐多久,到最後只得結束營業。
實體書店是真的變少了。這無論在台灣或在美國都是一樣的趨勢。這家金X堂書店結束營業之所以讓我特別吃驚,是因為它位於台北市消費力相對強勁的社區內,而這附近也是許多中學生家長爭相擠進的學區。我一直天真地以為,如此優質的社區要養活一家書店是沒問題的。
為什麼去那家書店的人會愈來愈少,以致無法繼續維持營業?
或許,有愈來愈多人習慣上網買書,而不在居家附近的書店消費了。或許,由於網路上的資訊又多又豐富,很容易找到可以取代紙本書的教育與娛樂商品,甚至有許多都還是免費的。免費的電子書、App、遊戲、社群網站……多到不睡覺都看不完、玩不完。
其實在商言商,「不賺錢」的商店倒閉或歇業,是很正常的。某種程度上這可以說是消費者集體「投票」的結果,是消費者集體的行動決定了一家商店能不能繼續存在。消費者的定義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購買,消費者並沒有義務去維持某一家商店、某一個產業的存在與興盛。
只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每當一家書店宣布結束營業時,往往會激起人們一種特殊的感傷。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台大對面的桂冠書局、師大路的政大書城……一家書店的消失,就意味著書蟲少了一個可以流竄的地點,怎不令人感傷?
不過,在感傷之餘,我又覺得這種感傷很多餘。
得知書店收掉的消息,有些人覺得很惋惜,覺得生活中少了書香味,覺得少了一個可以帶孩子去的閱讀場所。但平心而論,書店的存在,就算有推廣文化或閱讀的理念,獲利仍是最基本的條件。如果在消費者心目中,實體書店的存在只剩下一種生活環境的氛圍點綴功能,只是每一、兩個月與家人一起去逛逛(而不買)的地方,那麼,實體書店會接連崩毀就不是意外了。
記得有一位長輩曾提出一個主張:多在你住家附近消費。例如,你家附近有一家獨立的藥房賣的東西比較貴,你可能會想跑遠一點,去比較便宜的連鎖藥局買。乾洗店、餐廳、菜市場、鐘錶店都一樣,如果都用同樣的思維,只比商品的價格,許多人真的寧可捨近求遠。但是這樣做是有後遺症的。後遺症就是這些在你家附近的商店,因為長期下來生意不好,到最後只得紛紛歇業,而以後你再也不能在頭痛不舒服的時候,走三、五分鐘就找到一家藥局買到止痛藥。
大家一起「聰明消費」的結果就是,書店跟著藥房、雜貨店,以及各種非連鎖的獨立商店,陷入經營的困境。
我當然可以體會失去一家書店對附近居民來說是一種損失。我當然也會感傷,也會覺得沒有書店的地方總顯得荒涼。但是,如果我們不打算採取有意識的行動來「留住」書店,那麼或許也別花力氣為書店的消失而感慨了,因為這比較像是一種無意義的慈悲。
書店業者,無論是實體或網路,都得努力將本求利,在商業世界裡為生存而奮戰。打造一家讓人真的來消費的書店,是經營者的責任。
至於消費者呢?如果在你的生活圈內還有書店存在,而且「如果」你並不希望它消失,那就請撥一部分的購書預算在這家書店消費,並且也鼓勵身邊的人這樣做。改變消費行為,就是改變經濟上的投票行為,想要逆轉商業法則並不容易,想要改變消費慣性也不容易,靠的就是消費者的意識,和行動。
我總認為,「聰明消費」的定義該稍微改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