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2012

為內向者平反:Susan Cain的TED演講

最近幾年「宅」字很流行,宅經濟更備受商家的追逐,所謂的「御宅族」就是習慣窩在家裡從事個人活動的人,例如打電動、上網,或什麼事也不做。

有時候,人們會自稱「我星期天宅在家」,似乎宅也成為一種生活風格,而且大家也能認同,有時搞自閉也是一種可愛的行為。

不過,如果一個人搞自閉的行為比別人明顯、持久呢?如果學校老師跟家長說「您的兒子很宅」或「您的女兒個性內向」,家長會有什麼感覺?如果公司的幾位主管在討論手下員工時,說到:「某某人是個宅男(或宅女)。」大家會覺得這是在稱讚那位員工嗎?又如果主管在年度考核表中寫到某員工「個性內向」,這會是在建議公司給此人加薪升遷嗎?

說穿了,「宅」字只能用來描述自己,如果用來指涉別人,就不免有貶抑之嫌。「內向」就更不用說了,印象中多年來已經不曾在公開場合聽到有人使用這個字眼描述別人。

「內向」這個沒有存在感的存在,一直很少被當回事來討論,而「內向的力量」(The Power of Introverts)這部TED影片探討的就是這個我們長久以來忽略的現象。

由於這是個微妙而細膩的主題,有興趣了解的人,不妨細細體察演講者所要傳達的觀點。



蘇珊.肯恩(Susan Cain,以下簡稱蘇珊)的職業是金融業律師和諮詢顧問,但她花了七年的時間寫了一本書《安靜,就是力量》(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探討「內向」這個主題呢?

一開場蘇珊便提到,從小她就很愛看書,家人也很習慣坐下來一起閱讀。她提到九歲時第一次參加夏令營的經驗。她原以為夏令營時會有那種十個女孩子穿著睡衣,窩在同一個房間裡看書的活動,因此她帶了一整個行李箱的書去到營地。(她說這箱書是她媽媽替她準備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媽媽對夏令營的印象也跟她差不多。)

結果,去到夏令營,第一天就發現完全不是想像的那樣。營隊老師就像隨時在帶動唱那樣,呼喊各種很嗨的口號,讓蘇珊超不適應。等蘇珊終於有機會從行李箱拿書出來看,有老師對她說:「這樣不行哦,我們大家都應該努力學著外向(outgoing)一點。」結果那整個夏天,蘇珊把行李箱塞到床下,沒有再打開過。

像這樣的經驗,在成長過程中有好幾十次。內向者不被認可,蘇珊內心深處覺得這樣是不對的,但是在成長過程中,她仍不知不覺受到這樣的影響,讓自己往外向靠攏,因此後來當上律師,而沒有成為作家。

許多內向者都會這樣,違背自己的本性和直覺,去從事自己不見得很開心、很自然的工作,甚至這樣做的過程中也不自覺。這個世界上,內向者的比例大約是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間,可是(美國)主流的價值觀卻認為外向才是好的,因此壓抑甚至壓迫到內向者。

蘇珊解釋,內向和害羞不見得同義。害羞的人是擔心別人怎麼評判他,以致不知道怎麼跟人互動,而內向者是本性上不想要有太多的外在「刺激」,想要有比較多時間獨處、思考、專注於內心世界。

例如她提到,許多類型的學習和工作其實是需要專注、不被干擾,在減少「刺激」的情況下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可是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學校和職場,都是根據外向者的需求在設計,也就是盡量在增加人與人互動的機會。

以前在學校,教室裡的座椅是一排一排面對著黑板,學生可以很自然地專注在自己的功課上。而現在,(美國的)學生卻常被分組,每一組的座椅是圍成一圈,讓學生面對著彼此,連做數學題或寫作文都成了小組活動,這對內向者造成了壓力,也讓外向者更不容易專心。職場上也是。有牆壁隔開的辦公室座位讓人可以專心,也能保有隱私,但現在愈來愈多企業主張要讓辦公室氣氛活絡而把牆壁、隔間拿掉,讓人們隨時可以互動(=互相干擾),這對內向者來說是個酷刑,對工作的生產力更不見得是好事。

一般來說,外向者常被認為活潑有創意、有領導力,內向者則被認為不會帶動氣氛、不合群,有時甚至被歸類為邊緣人。這個世界有意無意一直鼓勵著外向者。以演講來說,外向者對眾人講話總是比較生動,能活絡氣氛,可是蘇珊指出:「很會講並不直接等同於講得有料,這兩件事是沒有關連的。」(There’s zero correlation between being the best talker and having the best ideas.)

內向者並非對社會沒有貢獻,蘇珊指出,蕭邦(創作了知名的《夜曲》)、渥茲尼克(蘋果電腦的共同創辦人,很宅但精通電腦)、甘地(帶領印度脫離英國而獨立的聖雄),都是典型的內向型人物。歷史上有不少知名人物,都曾宣稱自己是沉靜(quiet)、說話輕柔(soft-spoken),甚至害羞(shy)的人。他們雖不習慣與人接觸,但是卻會為了實踐理想或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在必要的時候走向群眾、走向鎂光燈齊聚的地方,即使那樣做根本讓他們渾身不自在。

蘇珊說她身邊有很多外向者,她也很喜歡他們,但她認為社會獨厚外向者的傾向,損及了人們的天份、活力和幸福。因為人們(不管內向者或外向者)有時候就是需要在獨處(solitude)和沉思(contemplation)中才能獲得創見。寫出《物種源始》的演化學之父達爾文,喜歡在樹林裡獨自散步,勝過去參加宴會。暢銷童書系列《蘇斯博士》作者蓋索(Theodor Seuss Geisel)平常喜歡窩在家寫作,而且他很排斥跟小書迷見面,因為他擔心小書迷會誤以為他本人就像書上的蘇斯那麼外向好動,而事實上他是個緘默自持的人。

「獨處是有價值的。對某些人來說,獨處甚至像空氣那麼必要。」蘇珊指出,歷史上的重要思想,都是那些思想家、宗教家在獨處中獲得創見之後,再回到人群傳播他們的理念。當今美國人崇尚外在的行動,而非內斂自主的沉思,也已不像過去重視品格(character)。人的品格其實是在沉思內斂的過程中養成的。謙虛低調與卓越領導並非反義詞。蘇珊建議應給內向者獨處的機會,獨處的空間。

在這場演講中,不知為什麼一直覺得蘇珊有一種近似悲傷的情緒,是跟她口中說的話不太呼應的。我猜原因之一是她其實不那麼習慣對著眾人講話,所以情緒的收放較不老練,說話的速度也快了一點(她有提到,為了這場TED演講,過去一年來她一直在準備!)。原因之二則是她在結論之前所提到有關祖父的往事。

蘇珊的祖父是個拉比(rabbi,根據猶太教律法給予教徒指導的學者或老師),很喜歡看書,家裡有很多很多的書。祖父是很謙虛、內向的人。他每週都要對著一屋子的教徒講道,他講了六十二年,可是從來不習慣跟認識多年的教徒有眼神接觸。如果有教徒在講道之後上前來問他問題,他會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何時該適切地結束談話。這樣的人,夠內向了吧!

但是,當蘇珊的祖父九十四歲過世後,前來哀悼他的人之多,必須出動警力把住家附近的整條街封起來……內向者並非沒有影響力,更不是對社會沒有貢獻,他們只是……不會帶動現場氣氛讓大家嗨。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就是比較習慣當聆聽者而非發言者,有些人就是比較喜歡閱讀,而非與人聚會社交,有些人就是比較喜歡用輕柔的方式講話,而不是先聲奪人。

蘇珊希望有更多人明白,內向者的天賦特質其實是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愛與成就的優點,而不是需要被矯正的缺陷。

最後,她提出了三個建議:

一是建議停止什麼事都要團隊合作的迷思。不管學校或職場,都應容許團體互動和沉思獨處並行存在,而不是只著重前者。比較好的方式是讓大家先有獨自思考的時間,之後再聚在一起交流意見,而不是一開始就讓所有人聚在一起,任由外向但可能沒做好深度思考的人直接拿走發言權。

二是建議每個人都能找機會獨處,找時間暫時切斷與外界的連繫,看向自己的內心,做更多更深度的思考。

三是在獨處之後,看看自己的「行李箱」裡裝了什麼。尤其她鼓勵內向者勇於跟這個世界分享他們行李箱裡的東西。箱子裡不只是書,也可能是興趣嗜好、思想和洞見。

因為,這個世界的的確確需要那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內向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