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012

按讚之後,人們也會站出來嗎?

2012年科技業的一件大事,就是臉書(Facebook)這個擁有超過8億用戶的社群網站,打算在今年公開上市(IPO)。

社群網站近幾年很紅,這大家都知道,臉書的上市可望帶動相關網路公司的上市熱潮,這個也可以預期。那麼,社群網站的興起是否可能吸納過熱的投資,造成另一次的網路泡沫?機率不高,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猶原記得2000年的網路泡沫,我也躬逢其盛,當時在一家由傳統產業業主募資成立的網路科技公司工作,負責編輯一本少兒雜誌。(咦,這樣一回顧還真有點古怪呢。)總之,有關網路泡沫時期的胡亂投資、燒錢和坑錢的風景,我都見識到了一些~

臉書很紅,除了用戶多之外,還有人認為它促成了歐巴馬在2008年總統大選時的勝出,以及2011年初的茉莉花革命,讓好幾個伊斯蘭的專制政權變天。社群網站的影響力是一股新的勢力,無論是政黨或企業都不敢小看它們。

用過臉書的人都能理解,這個平台比BBS、部落格、MSN又更進了一步,幫使用者把新朋舊識全都拉在一塊兒。臉書打破了「距離」的隔閡,在網路的虛擬空間中為使用者建構了一個人際關係網絡,不管臉書朋友的物理距離再遠、再近都不成問題。臉書也打破了「時間」的限制,臉書朋友們不需要同時間上網,還是可以維持互動,因此也不存在時差的限制。更厲害(恐怖)的是,臉書建立了「資訊」的存續性(如果不是永恆性),任何貼圖、貼文都可以一直存在,既不會遺失也容易查找。這些特性也同時為使用者降低了維繫人際關係的「成本」。

不過,也正是臉書的盛行激起了有關隱私權的爭議。臉書的設定一再修正,逐步要求使用者表露真實身分,並提供更多個人資訊。例如,帳號名稱原來可以自己任意取,後來卻開始要求必須使用真實姓名。另外,原來單純的「朋友」,現在臉書建議你劃分出摯友、點頭之交、認識或不認識……

不但社群網站的用戶被要求提供種種個人資訊,未來,使用各類網路服務的用戶,也得釋出「被分析」的權利。Google最近通知用戶,將於3月1日起,針對六十多項產品實施一致的隱私政策(privacy policies),其中包括,只要用戶登入Google+、Gmail、YouTube等,就必須授權Google,讓Google得以分析用戶的使用偏好、搜尋內容等。Google宣稱這樣一來將可以提供用戶更快速、便捷、量身訂作的服務。

像這樣的政策改變會讓大家產生疑慮嗎?或許一開始會不太放心,但是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了繼續使用各種網路服務,網友們可能到最後都會接受這些改變吧?

對網路業者來說,個人資料若要更好用,它們就必須是真實的。例如,如果你提供的是真實的年齡和性別,當系統分析你的消費習慣,其結果才有商業上的意義,後續的廣告行銷才能更精準。網站業者當然希望用戶提供真實資料,但是,用戶想要以真實身分上網嗎?

《2012全球大趨勢》中專訪了臉書營運長雪柔桑柏格(Sheryl Sandberg),該篇文章標題為〈因為分享,所以更加關懷〉。桑柏格引述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的「分享定律」,主張數位分享資訊的數量會每年加倍。此外,她也指出,在網路上表露自己的真實身分,會是愈來愈普遍的趨勢,而且人們會發現「實名制」的好處。

實名制的好處自然是提高各種資料的可信度。若是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顛覆距離、時間、資訊、成本的傳統限制,使用者一旦表露真實身分,隱私的空間就變小了。這有利有弊。或許是我的妄想症發作:如果有個人想搞婚外情,並且同時瞞著元配和外遇對象,這個人就最好不要用真實身分上臉書,因為很容易被發現。

桑柏格認為,透過社群網站上更緊密的連結,將可以對世界造成深遠的影響。例如臉書上熱烈討論的話題,會透過按讚、留言、分享,而傳播給更多的使用者。這種一呼百應的效果當然是兩面刃,可以用來促成善舉,也可能造成難以想像的後遺症。曾一度盛行的「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網路廣傳的特性,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出匿名影片中人們的真實身分。

最後,令我比較好奇的是,桑柏格提到,「因情緒被激起所產生的連結,將會變得愈來愈真實可觸及。在網路上起的頭,不會只停留在網路上。」網路上的互動的確可以造成行為的改變,影響我們的消費方式、消費的店家,甚至投票選的總統和立委。中國政府會封鎖臉書,並打算要求微博使用者以真實身分註冊,絕非偶然。

只不過,透過網路連結促成的實際行動,到底會如何影響這個世界?是否會侷限在商業和娛樂的層次?另外,出於「情緒反應」所採取的行動,是否會像人肉搜索行動那樣,有時帶來傷人的後果?

桑柏格的看法,我們可以繼續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