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2012

人總有不知何去何從的時候:讀艾倫.狄波頓《宗教的慰藉》

科學昌明至此,人還需要宗教嗎?

在這個無論什麼需求都似乎可以找到App來滿足我們的年代,宗教這話題顯得不合時宜。在一般的社交場合,我們已愈來愈少聽到人們在談論宗教。甚至,若有人想談論自己的宗教(或非宗教)體驗,還得看看在場人士的反應,如果大家反應冷淡(通常是),那就最好識趣地轉移話題吧!(但是本文不會轉移話題,只好交由讀者自行決定是否跳走~)

就來單刀直入一下好了:無論是不想談論宗教,還是不想聽別人談論宗教,這種迴避宗教的趨勢,其實隱含著一個危機(別誤會,不是天譴),那就是,在我們把宗教視為拒絕往來戶的同時,我們也不自覺地與宗教裡美好的事物分道揚鑣了。

那麼,有沒有可能不受宗教教義的約束,直接汲取宗教中的美好事物呢?你可能認為不行,但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認為「可以!」

基本上這就是狄波頓在新書《宗教的慰藉》(Religion for Atheists: A non-believer’s guide to the uses of religion)中所提出的一個主張。


狄波頓本身是個無神論者,也就是不信仰任何宗教,他的父母更絕,根本將教徒視為軟弱無主見之人。但是,狄波頓在這本書中卻懷著敬意,認真剖析宗教的價值。

他認為,宗教裡蘊含著許多美好的元素,如音樂、建築、繪畫與雕塑,值得我們欣賞品味;宗教在千百年的演進過程中,發展出一套慰藉心靈、教化人心的有效儀式,值得我們效法學習。而他的目的並不是要說服讀者信仰任何宗教,也不是要說服讀者棄絕宗教,而是以「實用」的觀點來檢視宗教對人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好處何在。

「實用」這兩個字,好像跟宗教很不搭?然而在這本書中,透過狄波頓旁徵博引,有條理又充滿機趣的闡釋,我們會發現,宗教正是人類文明中最講究實用性的一個領域!

例如,在第二章「社群意識」中,狄波頓解釋,宗教聰明地透過種種儀式的設計來強化人的社群精神。宗教顯然深知人的孤獨本質,也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的隔閡可以造成多大的痛苦,因此劃出了特定的場域(例如教堂),創造特定的氛圍(例如耶誕節),規定各種儀式(例如彌撒),讓人在遵循宗教儀式的同時,也學習彼此接納和包容。

狄波頓指出,現代的餐廳雖然也都講究氣氛融洽輕鬆,但是人們在光顧餐廳時,卻幾乎不會跟鄰桌的陌生人交流,結帳離去時,也不會特別感到今天自己與人產生了連結而心滿意足。至於宗教則鼓勵人們在儀式中流露真情、分享自己的脆弱、關心別人的痛苦,與素未謀面的人建立連結。

除了「實用」之外,宗教還有很「實際」的一面。例如,宗教教人要悲觀。

狄波頓解釋,基督教把希望寄託於死後的生命,認為所謂的完美是存在於天堂,所謂的完美是屬於上帝,因此從不認為人有可能完美、人間有可能完美,進而也不妄信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婚姻、人際關係、工作等,有可能永遠處於幸福美滿的狀態。正因為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基督教認為保持對世界、對人生的悲觀,才是最務實的。

這與當今社會(尤其美國)強調正向、樂觀,認為科學、科技和商業可以聯手拯救世界的觀點大相逕庭。狄波頓指出,最極端的希望往往會造成最強烈的焦慮與失望。宗教提醒我們世界的不完美,更協助我們接受與原諒自己的不完美。這能使我們在面對挫折時不致陷於極度自毀的狀態,也不致在別人失敗時認定對方是自作自受。承認自己的卑微和渺小,承認自己有很多事情做不到、控制不了,反而是一種釋放與解脫。這不就是宗教可以給人的慰藉?

宗教的慰藉》試圖擺脫一般宗教論述總愛聊不停的道德判斷,從宗教的核心價值談起,讓我們看到宗教之所以存在,絕不是因為那些天花亂墜的神蹟,而是它具備豐富深刻的內涵:精心構築的社群意識、仁慈愛人的精神、教育的方法、溫柔撫慰的力量、悲觀的態度、藝術和建築的美感。

如今,人有更多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如果因為不信宗教,就全盤棄絕以上這些美好的價值,豈不是太吃虧了?而如果有宗教信仰,卻因此排斥、否定其他宗教,是否也是一種損失?



狄波頓用他一貫知性風趣的語言,把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佛教)好好地審視了一番,剝除了教義的強制性和教條化,展現宗教美好而實用的那一面。無怪乎《觀察家報》評論,狄波頓「要是轉行傳道,想必會是個非常出色的傳教士」。的確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