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2012

此生的毀壞與修補:讀米奇.艾爾邦《再給我一天》

當有第二個朋友送我《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時,我終於抱著姑且一讀的心情翻開了它。

然後,我讀了《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然後,我又讀了《再給我一天》

這三本書的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對我來說有一點點特別。他住在美國密西根州,曾是Detroit Free Press的記者。純粹因為我自己待過Detroit,就對這位作者有稍微多一點的親切感,這應該無可厚非吧。

米奇.艾爾邦的作品不會很難,即使是平常不太閱讀的人,翻開此書也可以一路順暢,沒有紅燈。他處理的主題是很世俗、很勵志的,而且帶有個人的色彩(從他在書中附的照片,你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部分經驗寫進故事裡)。故事的結構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你會感覺到他在鋪陳,他在營造某種氛圍,他在製造某種印象或錯覺,但我不得不說他的伏筆安排得很細膩,有點像魔術師——你心裡明白這其中一定有虛構的成分,但是一時看不出破綻,反而被吸引到情節裡去。

第三本《再給我一天》處理的是與最親的人的關係,包括父親與母親。


正值中年的奇克,日子過得很糟。卸下棒球球員的身分和光環之後,做的都是不稱頭的工作。財務出狀況,與妻子的關係不佳,還有酗酒的問題。他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但日子好像也只能這樣過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接到女兒來信告知「已經」結婚的消息,那種「自己竟未受邀」的強烈被遺棄感終於讓他承受不住。他決定要自殺。他決定在自己生命開始的地方結束自己(這倒是挺浪漫的想法),因此他一個人開車疾駛,回到他出生的那個小鎮。

在那裡,他出了車禍,又從高塔上跳下,奄奄一息。他回到兒時的老家,在老家,他遇見了死去的母親。「再給我一天」指的就是與母親共度一天的過程(不得不佩服這點安排得很有創意)。

在這靈異般的情節安排中,我們得以和奇克一起回溯他成長的歡樂與疼痛。在這個過程中,他重新看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糾葛,尋求認同、崇拜、依賴、抗拒與疏離……。他也在這一天中看到一些過去未曾得知的真相(也就是祕密)。悔恨和傷痛,在這一天的過程中釋放了,最後得到的是了解和諒解。奇克重新找回自己與母親的連結,確認了對彼此的愛與祝福。

與父母的關係,是每一個人此生最重要的關係。朋友可以換,父母不能換,就是這麼簡單。生命的傷痛有許多是與父母有關,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每個家族裡都有部分成員不知道的真相(誰能得知所有的真相?),但我們卻往往以為自己知道的就是一切。對於不知道的事,我們是無法也不可能去了解和諒解的,於是傷痕也就無可避免地創造出來。當我們年近中年驀然回首,有時還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生命會被傷痕裝飾成眼前這個樣!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one more day,去修正過去沒做對的事,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原諒父母、原諒自己。在本書中,米奇.艾爾邦呈現了一個毀壞的生命,然後讓我們看到這樣的生命是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修補的。

我在第三本書的作者簡介中發現,作者已經不是Detroit Free Press的記者了。現在應該在專事寫作吧。活在才華裡是很好的。看到他還是住在密西根州,很是欣喜。私自希望他不要搬走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