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篇吃力不討好的文章。談錢,傷感情啊!許多人會認為財務狀況應該是個人私事,不會想跟人討論。在公司裡,不談論彼此的薪資,不過問同事的理財方式,好像才是不成文的默契。
不過我們也別忘了,人之所以去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賺錢、餬口、維生,或曰混口飯吃。不管喜不喜歡自己做的工作,我們都會期望透過自己的付出,換取物質報酬。想想看,上班族每週花四十多個小時在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能力和時間,才華和青春,無非就是想換取金錢,再用這些錢來完成人生的其他目標,不管是基本的溫飽、照顧家庭、休閒娛樂、身體健康……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錢都是「要角」。
不過,職場上有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許多人知道自己是為了賺錢而去上班工作,可是賺了錢之後,卻不太珍惜,很輕易的花用掉。
花錢,常是出於無意識的習慣,在需求感發生的當下,我們自然而然會想拿錢支付,換取我們渴求的東西。例如口渴了就去便利商店買一瓶飲料、想要悠閒地跟朋友相聚就去喝個下午茶、走在路上看到櫥窗裡的鞋子或衣服很漂亮就去買。需求本身沒有對錯,但如果一直無意識地花錢呢?卻會造成對我們自己不利的結果。
年輕人剛進入社會的頭幾年,可以用自己賺的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其實是一種成就感,而且由於社會新鮮人的收入水準偏低,存錢反而超沒成就感。但是,再過幾年,如果一直沒有訂定某種儲蓄計畫,也沒有養成用錢的紀律,就會自然形成無意識的消費習慣,猶如把錢包鑽了一個洞,錢會「不知何故」地一直花掉。
這會有什麼問題呢?首先,無意識的消費通常都只是在滿足短暫的感官需求,例如餐飲、服飾、影音娛樂等(再次強調,需求本身沒有對錯),這種自動化的習慣會讓我們忽略了,有一些長期的需求也很需要被關注,例如購屋置產、增進本身能力的學習、成家立業、失業或退休時的緊急準備金等。一個人如果只在意自己當下的幸福感,而忽視了長期的幸福,似乎不算是最好的人生安排。
再者,工作了五年以上,手邊卻還是沒有資產,或少量的資產始終沒在增加,其實人會開始有挫敗感。無論工作上再怎麼如魚得水,能力再怎麼強,人緣再好,五年之間必定會經歷一些高高低低,或許已經換過一、兩個工作。在遭遇瓶頸的時候,人會開始思考工作的意義、人生的意義,這時我們可能不會想到自己五年多來每個月其實過得還算快活,而是認定工作帶給我們痛苦。
「工作了這麼多年,卻連房子都買不起。」
「想要辭職,卻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想要留職停薪,出國去玩或遊學,手邊的錢卻不太夠。」
好像一切都變成是工作的錯。好像是工作把我們困在原地,每年週而復始的步調,壓力和責任,讓我們離年輕時夢想的人生愈來愈遠了。
但真的是工作造成的嗎?
工作本身可以是目的,透過工作我們發揮才華和能力,獲得成就和肯定。但工作也的確是獲得金錢報酬、社會地位和某種權勢的方式。社會地位和權勢,常會在我們離職之後就消失,但金錢報酬是否要留存一部分下來,作為日後的資源來使用(買房子、出國旅遊、遊學、成家立業),卻是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玩撲克牌遊戲「大老二」時,大家都知道基本的策略是,四張花色的2要盡量留到最後再出。這是致勝的規則。在人生中,也有一些致勝或立於不敗的原則(其中很多被寫下來,編成一本本成功勵志書)。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屬於贏家的這一邊,至少沒有人喜歡輸。只不過,對於什麼是贏、什麼是輸,可能我們心中要更有定見才行。
有沒有可能,稍微調整自己的用錢模式,可以讓自己確實進入贏家圈?
例如,買iPhone或iPad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但真的會讓我們成為贏家,抑或只是讓我們每天多玩臉書一小時?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金錢的管理當然也沒有標準答案。只不過,很確定的是,在財務管理上多用一點點心思,其實不是在限制自己,而是避免未來的捉襟見肘之苦,也是讓職場生涯更有意義、人生更充實幸福的方法。
畢竟,人生的意義該由我們自己決定,而不是讓工作來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