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某家報紙的頭版看到這則新聞:一家美國的連鎖速食店將在德國各地的分店開始販售珍珠奶茶(Bubble Tea)。新聞的報導方向似乎覺得這是一件很引以為傲的事(是的,但是真的不要再說是什麼「台灣之光」了啦)。這家M牌速食店在德國有近800家分店,供應這種源自亞洲的飲品。
台灣人愛喝珍珠奶茶,德國人或其他外國人會喜歡嗎?我能確定,如果我人在德國,應該也會想去買一杯來試試看。去年五月我在紐約法拉盛偶然看到一家台灣風格的飲料店,好奇地買了一杯珍珠綠茶來喝。印象中茶味弱了一點,但是因為杯子長得跟在台灣一樣,所以讓人覺得特別的是,飲用環境與手上那杯飲料的反差所造成的趣味。
我對德國人的反應滿好奇的,希望新聞媒體能再追蹤報導一下。如果當地新聞夠熱,說不定會開始討論「珍珠」是怎麼做出來的。
實事求是的德國人好像什麼都可以問(這樣算不算刻板印象),在《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這本德國出版的科普書中,回答了許多平常我們沒注意,但一注意就會很想知道答案的問題。例如全書第一則:為什麼丸子會在鍋子裡翻轉呢?
這樣一問才想到,在煮湯圓或丸子的時候,湯圓和丸子真的會翻轉(滾動)耶。不過,這難道不是因為在加熱的過程中,鍋子裡的水產生對流,順便帶動丸子的翻轉?
作者優哥希瓦向我們解釋,丸子之所以會翻轉,首先因為丸子是圓的。(意思就是不夠圓或切開的丸子就不會翻轉了~)當丸子漂在湯裡,就好像皮球浮在游泳池裡,下半部浸在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此時如果用湯匙去撥動丸子,會發現它很容易被轉動。
當湯接近沸騰或已經沸騰,丸子會自動發生翻轉的現象,原因出在丸子內部的小氣泡。當湯的溫度不斷上升,丸子下半部的氣泡被加熱,就會膨脹得更大一些,於是導致下半部的氣泡產生比較大的浮力。這個浮力造成丸子下半部的密度變小,於是容易翻轉的丸子便翻轉了,也就是原本在下半部的丸子部分跑到水面上。
至於原本在水面上的丸子部分,此時突然進入溫度較高的水面下,開始接受加熱,然後也增加了浮力,於是又翻轉向上。如果水面上和水面下的溫度差異很小,這個浮力的變化就比較小,翻轉的現象比較少。如果水面上的溫度明顯比較低,例如鍋蓋沒蓋上,那就會更頻繁地看到丸子在翻轉。(所以,在天氣冷的時候煮丸子,是否翻轉的現象也會更頻繁呢?)
其實我不曉得,知道丸子會翻轉有什麼特別的用處,不過至少我現在腦子裡的問號少了一個,因為我現在知道,當我在煮芝麻湯圓時,湯圓為什麼會在水面不斷滾動了。
想著想著,又冒出了一個新的問號:為什麼丸子剛丟進去湯裡煮的時候是沉在鍋底,後來又會浮到水面,而這時媽媽就會說是「熟了」?我猜,是因為丸子已經加熱到內部的小氣泡都已膨脹(熟了),浮力帶動丸子浮在水面。是這樣嗎?希望我的推測是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